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本知识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者,无也。 — 老子《道德经》
大爆炸理论
1、又称“大爆炸宇宙学” 2、创建:伽莫夫1946年创建
3、支持:爱德温·哈勃发现红移现象 阿尔诺·彭齐亚斯与罗伯特·威尔逊发现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烟火理论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奇 点”。在“奇点”里,温度和密度都高得无法 想象,这时物质所处的状态至今还无法描写. 这种状态可能极不稳定,最终,“奇点”发生爆 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 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 温度则相应下降,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逐 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 星等。
赤道坐标系
• 天体的赤纬从天赤道起算
90
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坐标系)
• 时角从子午圈起算,顺时针 0h ~24h
时角随观测地不同、时间不同而变化。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道坐标系)
• 赤经从春分点起算,逆时针 0h ~24h
赤经不随观测地及时间而变化
优越的赤道坐标系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评价:
现代国际通用的是中国古代的赤道 坐标系,而不是希腊古代的黄道坐标系。
坐标值不随时间变化,也不受观测 点地理位置的影响,可唯一确定恒星 在天球上的位置。
问题: 在地球上某处观测天体 有没有永远不落的天体? 有没有永远不升起的天体?
在地球的北极:(北极星在头顶)
• 地平圈与天赤道平行 • 所有天体的周日平行圈
无限的宇宙没有黑夜!
Olbers
宇宙是有限的吗?
• 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么宇宙的边界和中 心在何处?边界以外又是什么?
• 卢克莱修的“飞矛”:如果宇宙是有限的, 倘若一个人一直走到它的边上,猛掷一根 飞矛,那么试问:它将飞向何处?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础知识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性质的科学。
它包括天体物理学、宇宙学和天体测量学等分支。
本文将介绍一些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天体分类、星系和恒星的形成、宇宙的扩张等内容。
一、天体分类天体是宇宙中存在的各种物质,根据其性质和特征可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和流星等。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它们以核聚变的方式产生能量,并通过发光和辐射能量来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
行星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根据其距离太阳的远近,分为类地行星和巨大行星。
卫星则是绕着行星或恒星运行的天体,比如地球的月亮就是一个卫星。
流星是从太空中进入地球大气层并燃烧的小天体,也被称为陨石。
二、恒星的形成恒星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是有足够的物质和能量。
大多数恒星形成于分子云中,当分子云中的物质密度较高时,由于引力的作用,分子云会逐渐坍缩,形成一个致密的气体核。
随着坍缩的进行,气体核的温度和密度不断增加,最终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使得核心的温度足以引发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恒星光和热的主要能量。
三、星系的形成星系是宇宙中巨大的恒星聚集体,包含了数百亿颗甚至更多的恒星。
根据形状和结构的不同,星系可分为椭圆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几种类型。
星系的形成与恒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通常出现在星际物质较为密集的地方。
当分子云坍缩形成恒星时,附近的其他物质也会受到引力的影响,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星系。
四、宇宙的扩张宇宙的扩张意味着整个宇宙空间在时间上的膨胀。
这一概念源于观测到的红移现象,即远离我们的星系中的光线呈现出红移的特征。
根据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科学家发现宇宙早期经历了一次叫做“大爆炸”的事件,而接下来的演化过程中,宇宙不断膨胀扩大。
宇宙的扩张速度也受到暗物质和暗能量等未知物质的影响,这些未知物质构成了宇宙的大部分物质和能量,并推动着宇宙的持续扩张。
总结:天文学基础知识包括天体分类、恒星的形成、星系的形成和宇宙的扩张等内容。
天文学基础知识
15
紫金山天文台的古观象仪浑仪(左)和简仪(右),明代复制
16
天文学的观测工具
光学望远镜
17
18
哈勃太空望远镜
19
射电望远镜
20
21
22
空间探测器 Explorer 1-5 ,
1958:1-8
Pioneer 3 & 4 1958:12; 1959:3
23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27
1宇宙的概念
狭义(可观测宇宙) : 指一定时代观测所及的 最大天体系统,即天文 学中的“总星系”。 天文学所称的宇宙,是 广漠空间以及其中存在 的各种天体和各种形态 的物质的总称。
28
universe和cosmos 前者强调的是物质现象的总和,后者强调的是整体 宇宙的结构或构造。 人类认识宇宙是一个无限深化的过程,在某一个具 体的时间断面上,人类只能认识到由有限对象组成 的具体的宇宙。 目前普遍认为:宇宙产生于大爆炸,宇宙是平坦的, 并在做加速膨胀。
43
玫瑰星云和疏散星 团 NGC2244( 玫瑰星 云看起来像玫瑰花, 一百万年前疏散星 团 NGC2244 在 其 间 形成,并使星云明 亮可见)
44
球状星团M3 (NGC5272,在猎犬座)
球状星团的成员星常 达几万甚至上千万颗, 形状比较规则, 分布比较均匀
45
球状星团——杜鹃47, NGC104
68
天文学的发展
第二次飞跃:哥白尼提出宇宙日心体系,形成太阳 系的概念。
69
天文学的发展
第三次飞跃:万有引力定律和天体力学的建立。 第四次飞跃:认识到太阳系有其产生到衰亡的演化 史。(星云假说) 第五次飞跃:建立银河系和星系概念。 第六次飞跃:天体物理学兴起。 第七次飞跃:绝对时空观到相对论时空观的革命。
天文学最基础的知识点总结
天文学最基础的知识点总结一、太阳系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由太阳和其周围的一系列天体组成,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彗星等。
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太阳,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它的引力影响着整个太阳系的运动,使得行星、卫星等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
太阳系中最为重要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它们围绕着太阳运动,形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此外,太阳系中还有许多卫星和小行星。
二、恒星恒星是宇宙中自发光的天体,是宇宙中最为常见的天体之一。
恒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在核心处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强烈的核能。
恒星的形成通常起源于星云的坍缩,经过恒星的形成、演化过程,最终可能成为红巨星、超新星、黑洞等不同形态的天体。
在恒星的演化过程中,不同的恒星有不同的寿命和演化轨迹。
根据光谱特征和色温,恒星可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主序星、巨星、超巨星等。
太阳就是一颗主序星,它的演化轨迹会影响地球和太阳系的命运。
三、星系星系是天体的集合,包括太阳系、银河系和其他星系。
银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我们看到的银河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螺旋状星系,包含着数以千亿计的恒星和行星。
除了螺旋星系,宇宙中还有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等多种形态的星系。
此外,还存在星系团、星系群等更大的天体集合。
四、宇宙宇宙是包含一切天体和空间的整体,是包括我们所在宇宙空间在内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组成的总体。
宇宙有着起源于大爆炸的宇宙演化史,自大爆炸以来,宇宙不断地膨胀和演化,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宇宙景象。
宇宙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等。
暗物质是一种不发光的物质,它占据着宇宙中大部分的质量,但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它。
暗物质的存在对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其性质仍然是一个科学难题。
暗能量则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能量,也是宇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上是天文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概述,天文学是一门古老且富有挑战性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
初级天文入门知识点总结
初级天文入门知识点总结1. 天文学的历史天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观测天空,并通过观测星象来预测天气和季节。
古代的天文学家们还通过观测天体的运动来制定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日历系统。
在古代,人们还发现了一些行星和恒星的运动规律,比如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运动轨迹、太阳的日食月食等现象。
2. 天体的分类在天文学中,天体可以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系、星云等多种类型。
恒星是宇宙中的主要光源,包括了太阳和其他的恒星;行星是绕着恒星运行的天体,比如地球、火星、金星等;卫星则是绕着行星运行的天体,比如月球等。
彗星是由冰、岩石和尘埃组成的天体,它们经常会呈现出明亮的尾巴。
星系是由恒星、星云、星际气体等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其中包括了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等;而星云是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云状结构,它们通常是新恒星的诞生地。
3. 天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天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了天文观测、天体物理学、宇宙学等多个方面。
天文观测是天文学的基础,通过观测天体的运动和现象,可以了解天体的性质和特征;天体物理学则研究了天体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相互作用规律,比如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等;宇宙学则是研究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最终命运,探讨了宇宙的整体结构和性质。
4. 天文学的研究方法天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了观测、实验和理论推导等多种手段。
观测是天文学研究的基础,通过使用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等仪器,天文学家们可以观测到天体的运动轨迹、光谱特征、射电辐射等现象;实验则是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天体的物理过程,来验证理论和观测结果;理论推导则是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法来推导出天体的性质和规律,比如引力理论、相对论等。
5. 天文学的重要发现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
比如,他们发现了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太阳是恒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等;还发现了宇宙膨胀的现象,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模型,这些发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同时,天文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比如黑洞、脉冲星、星云等,这些现象为我们认识宇宙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天文学基础知识点详解
天文学基础知识点详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被广袤的宇宙所吸引。
我们想要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研究天文学的,以及他们探索宇宙的奥秘。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几个天文学的基础知识点,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运行。
一、太阳系的结构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带和彗星带等组成的巨大物质系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围绕太阳运行的是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在内的行星。
而行星的卫星也围绕行星自转。
此外,太阳系中还有一片较为稀疏的小天体区域,称为小行星带,以及远离太阳的彗星带,这些小行星和彗星的轨道也受到太阳的引力影响。
二、恒星与星系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构建单元,由巨大的气体核心和被引力束缚在周围的等离子体组成。
恒星可以通过测量其亮度、颜色和光谱进行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恒星类型包括红矮星、黄矮星和蓝巨星。
恒星之间以银河系等大型星系的形式组织在一起。
星系是由庞大数量的恒星、行星、恒星附近的气体云和黑洞组成的。
银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它包含大约2000亿颗星星。
三、宇宙膨胀宇宙膨胀是现代天文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基于观测到的宇宙中的星系在互相远离。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是在约137亿年前从一个极端高温高密度的初始状态膨胀而来的。
而事实上,宇宙膨胀并不意味着事物扩张到了宇宙中的某个地方,而是空间本身的膨胀。
四、黑洞和中子星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之一,它是一种密度极高、引力极强的天体。
黑洞的引力场非常强大,甚至连光都无法逃离,因此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
中子星是由大质量恒星爆炸后残留下来的,它的质量非常庞大,但体积却非常小。
中子星由中子组成,这些中子被压缩得非常紧密,以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抵消自身引力。
五、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中广泛存在的物质,由气体和微尘组成。
这些星际物质形成了星际云,它们是新星形成的原材料。
星际云具有不同的密度和温度,当其中的一些地区足够密集时,就会形成新的恒星。
总结:天文学是人类对宇宙和天体的研究。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础知识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的形成、演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星系、恒星、行星、星际介质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宇宙的奥秘。
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是天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巨大爆炸,初始物质和能量在此后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星系、恒星和行星等天体。
宇宙的膨胀速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广泛研究,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在以加速度膨胀,这也被称为暗能量的存在。
二、恒星和行星系统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之一。
它们由巨大的氢气云塌缩而成,核心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恒星开始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通过辐射照亮周围的空间。
我们的太阳就是一个典型的恒星。
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如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行星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类。
内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表面较为坚硬。
外行星由气体和冰构成,体积较大,没有固体表面。
三、星系和宇宙结构星系是由大量恒星、星际介质和暗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根据形状和结构的不同,星系可以分为椭圆形星系、螺旋形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
最著名的星系是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它是一个巨大的螺旋形星系。
宇宙的结构以星系群、星系团和超星系团为单位。
星系群是由多个星系组成的较小结构,而星系团是由多个星系群相互吸引形成的更大结构。
超星系团是宇宙中最大的结构,包含了数千个星系团。
四、天文观测和仪器天文观测是研究宇宙的基础,科学家通过观测和记录天体的相关数据,推测宇宙中的规律。
天文学家使用各种观测仪器,如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探测器等,来观测和分析宇宙中的天体。
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放大远处天体的图像。
望远镜可以分为地面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两类。
射电望远镜则是用于观测射电波段的天体。
空间探测器可以在地球轨道上或离开地球进入宇宙深处进行观测。
五、天文学的应用天文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还有许多实际的应用。
02 天文学基础知识
奖的摇篮。
空间探测:将空间探测器与人类送上其它天体或在其附近 进行近距离观测。
宇宙层次
宇宙秩序
地月系 太阳系
Natural:太阳,行星,卫星,
Artificial:
彗星,小行星,流星。
人造卫星,星际探测器
银河系
恒星、双星、聚星、星团、星云、星系
总星系(宇宙)
主要内容
《宋史· 天文志》(公元1131 年):“绍兴元年二月己卯, 日中有黑子,如李大,三日乃伏。六年十月壬戍,日中有 黑子,如李大,至十一月丙寅始消。七年二月庚子,日中 有黑子,如李大,旬日始消。四月戊申,日中有黑子,至 五月乃消。”
《宋史· 天文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 年)“四月
辛卯,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栗大。”
着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
天文学的产生
对原始农牧民族来说,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昼
夜的交替成了天然的时间计量单位。
农牧业生产活动还随寒来暑往,四季循环而变化。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出现不同的天象。 观察天象
确定季节、位置、方向
古埃及:天狼星与太阳一起升起后不久,尼罗河水就开始 泛滥。
以日心为原点的直角坐标表示有
x a (cosE e) 2 y b sin E a 1 e sin E
②开普勒第二定律: 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即
dA 1 2 d h r const dt 2 dt 2
③开普勒第三定律:
主要成就
3. 彗星、流星和陨星 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前613年《春秋》,
之后多达31次。
天文学基础知识和星座
天文学基础知识和星座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和宇宙现象的科学,它深入探索了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和天体的运动规律。
本文将介绍一些天文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星座的起源和意义。
一、天文学基础知识1. 星体的分类天体可以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等几个主要分类。
恒星是太阳系以外的恒星,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卫星是围绕行星或恒星运行的天体,彗星是由冰和尘埃组成的天体,流星是太阳系外的小天体进入大气层燃烧产生的明亮光点,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状物体。
2. 星系和星团星系是由恒星、气体、尘埃和星际介质构成的庞大空间结构,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一个星系。
星团是由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有球状星团、散开星团等不同种类。
3. 星等和视星等星等是用于表示星体亮度的术语,通常用绝对星等和视星等来描述。
绝对星等是指星体在10秒差距的距离上的亮度,视星等是指观测者从地球上看到的星体亮度。
4. 星历和恒星座标系星历是关于恒星和其他天体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上的位置信息。
恒星座标系是一种基于恒星位置的坐标系统,用来确定一个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
二、星座的起源和意义1. 星座的定义星座是一种天文学上用于划分夜空区域的方式,将天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代表性的星座名字。
共有88个星座,其中12个黄道星座是以黄道带上12个星座名字命名的。
2. 星座的历史星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期的人们观察到夜空中的星星分布不均匀,发现了一些形状相似的星体构成的区域,于是将它们命名为星座。
古希腊人首次将星座的概念系统化,并制定了一套命名和划分规则。
3. 星座的意义星座不仅仅是用来区分天空区域的标志,它们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和象征意义。
不同的文化中,星座常常与神话故事和传说联系在一起,被用来叙述神话或传统故事。
此外,星座也被用作导航和时间测量的工具。
4. 主要星座的特点每个星座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
举例来说,白羊座代表着独立、活力和冲动;金牛座代表着稳定和坚持;双子座代表着灵活和善变。
天文学基本知识
近处的恒星可以用三角测量法
在地球上利用三角测量法的困难 地球上的基线太短,地球直径1.3万 公里(1.3×10-9光年) 最近恒星4.3光年 角度太小无法测量 地球轨道提供3亿公里基线,情况好转, 可用测恒星周年视差的方法估计距离。
周年视差
观测某一恒星,隔半年 再观测一次,由于地球绕 太阳作轨道运动,我们是 在相距2倍日地距离在基线 两端观测这颗恒星的。结 果可发现恒星在天球上的视 位臵会发生变化,也就是有 视差。测量其视差,便可 以得到距离。(见右图)
• 中国古代:分为四大区,东苍龙,西白虎,
南朱雀,北玄武。 二十八宿,我国古代神话中28个神仙 • 古希腊人: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或动物来为星座命名, 共40多个。
• 星座不是有机整体 • 星座只是某一方向范围内所有天体 的集合(亮星) 银河系中的恒星、星云 河外星系、类星体…… • 在同一个星座内的天体的距离 极其悬殊.
3.4 天球坐标系
借鉴地球的地理坐标
• 基本点 :北极、 南极 • 基本圈 :赤道、 纬圈,经圈、本初经圈 纬度、 经度
纬度:从赤道面起算 到北极0~90o 到南极0~-90o 经度:从本初经圈起算 (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 向东方向,东经0~180o 向西方向,西经0~180o 杭州东经120度10分,北纬30度15分
星空的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的最 重要证据。 地球的轨道运动自转轴与轨道平面 的法线成230.53。
2.3 四季星空
在地球上只能看见背着太阳方向的天空中 的恒星 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导致星空也随季节的 变化而不同
春季星空 小熊座 α星是北极星 大熊座,大熊星座中有北斗七星, 顺着斗勺边缘上两颗星的联线 可找到北极星 狮子座 头部由六颗星组成, 狮子座流星雨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础知识1.什么是宇宙?宇宙是天地万物,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辨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可以转换不同的存在形式,但在本质上是永久存在,永久不灭的。
宇宙是普遍永恒的物质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
从空间看宇宙是无边无际,它没有边界,没有形状,也没有中心,如果承认宇宙以外还有什么东西,就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本性;从时间看宇宙无始无终,它没有起源,没有年龄,也不会终结,如果承认宇宙有起源,就会导致创世说,实际上也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本性。
但具体事物的有限性也不能否认。
宇宙的无限与具体事物的有限并不矛盾,因为只有无数具体的有限才能构成全部的无限。
人类观察到的宇宙是动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所知的宇宙在不断扩大。
18世纪以前人类认识宇宙的范围只限于太阳系,随后认识到太阳系以外还有千亿个恒星,它们组成了银河系。
19世纪人类又发现了河外星系,发现银河系在宇宙大家庭中只不过是相当渺小的一员。
20世纪50年代的光学望远镜、60年代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把人类对宇宙的探测距离猛增,人类可以永远扩大自己对物质世界的观察视野,不会停留于某一固定的边界上,这有力证明宇宙是无限的。
天文学上通常将天文观测所及的整个时空范围称为“可观测宇宙”,有时又叫“我们的宇宙”,或简称“宇宙”。
现代科学的基本观念之一,就是可观测宇宙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有它诞生发展的历史。
据现代宇宙学说估算,宇宙年龄是极其漫长的,约为150亿岁;可观测的全部宇宙空间是极为庞大的,已观测到的最远的星系距离我们大约150亿光年。
宇宙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宇宙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宇宙的多样性在于物质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组成宇宙的物质在存在状态、质量和性质上有着极大的差异。
宇宙是由各类天体和弥漫物质组成的。
宇宙中有形形色色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天体都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
2.什么是恒星和星云?宇宙中最主要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因为它们拥有巨大的质量。
天文学基本知识
天文学基本知识
天文学是由研究天体运动和次要衍生现象,形成对宇宙和自然界
之间联系的学科。
以数十万年的历史被认为是科学的核心,还影响了
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天文学的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宇宙中发生的过程,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科技,尤其是航天和航空技术。
星宿数不胜数,即使现在,我们也在观测站学习和探索它们,并
且通常可以观察到月亮,太阳和行星。
星座可以帮助定位天文对象,
以及根据所观察到的天体活动来推断出未来。
比如,多年来,火星的
活动一直给人们带来有关未来的暗示。
望远镜是天文学的一个基础,它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而现
代的电子望远镜则拥有一个更广阔的观测范围。
电子望远镜内部的结
构会根据太阳的活动变化,它还有助于与空间站进行连接,追踪行星
的轨道,根据行星的运行变化准确预测太阳系未来的变化。
当今,科学家们现在正在研究结果,使用计算机模拟进行数值模拟,使用海量的空间数据来建立精确模型,以期更好地了解宇宙中发
生的活动。
通过对宇宙中发生的活动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制定准
确的太阳预测。
随着科学家们在宇宙中的研究和发现,人类已经可以
知道他们的行星的精确轨道,更准确地预测将来的发展。
总之,天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更准确地预测天体
运行,决定宇宙未来发展方向。
天文地理知识大全
天文地理知识大全一、概述天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天体和地球的科学,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天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天体运动、地球的结构和地理现象等内容,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个有趣的领域。
二、天文知识1. 天体观测天象观测是天文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测天体可以获得关于它们的位置、运动和性质等信息。
人们使用望远镜、天文摄影和其他观测设备来观测星星、行星、彗星、星系等天体。
2. 星系和恒星星系是由大量恒星、星际物质和暗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我们的银河系是一个螺旋状星系,其中有许多星团、星云和行星。
恒星是星系中自发光的天体,通过核融合反应将氢转变为氦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3. 行星和卫星行星是绕着恒星运行的天体,它们包括内行星和外行星。
内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外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这些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也叫月亮),地球只有一个卫星,即月球。
三、地理知识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包括陆地和海洋。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是由岩石和熔岩组成的热流体。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由铁和镍组成,温度非常高。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地球自身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一天约为24小时。
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年约为365天。
地球自转和公转带来了白天和黑夜、季节的变化和日食月食等现象。
3. 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地球上存在着许多地理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台风等。
地震是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现象,通常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
火山喷发是地下熔岩喷出地表的现象,形成火山口和火山喷发物。
洪水和台风则是因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引起的水灾。
四、结语天文地理知识广泛而深奥,本文只是对其进行了简单介绍。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对天文地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如果您对某个具体领域有更深入的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天文地理学是一门充满奇迹和发现的领域,欢迎您加入这个精彩的科学探索之旅!。
天文学基础知识资料
天文学基础知识资料天文学基础知识1.星座中星星的命名规则星座中星星的命名规则是这样的:按照每颗星星的亮度,从明到暗,每颗星各由一个希腊字母代表。
当所有二十四个希腊字母用完后,接着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星等”的概念“星等”是天文学上对星星明暗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记为m。
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来表示,星等数越小,说明星越亮,星等数每相差1,星的亮度大约相差2.5倍。
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6m星)。
天空中亮度在6等以上(即星等数小于6),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星有6000多颗。
当然,每个晚上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半,3000多颗。
满月时月亮的亮度相当于-12.6等(在天文学上写作-12.6m);太阳是我们看到的最亮的天体,它的亮度可达-26.7m;而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能看到暗至24m的天体。
我们在这里说的“星等”,事实上反映的是从地球上“看到的”天体的明暗程度,在天文学上称为“视星等”。
太阳看上去比所有的星星都亮,它的视星等比所有的星星都小得多,这只是沾了它离地球近的光。
更有甚者,象月亮,自己根本不发光,只不过反射些太阳光,就俨然成了人们眼中第二亮的天体。
天文学上还有个“绝对星等”的概念,这个数值才真正反映了星星们的实际发光本领。
3.“天球”的概念天文学上为了与人们的直观感觉相适应,把天空假想成一个巨大的球面,这便是天球。
天球的中心自然就是我们地球,它的半径无穷大。
天球只是人们的一种假设,是一种“理想模型”,引入天球这一概念,只是为了确定天体位置等方面的需要。
4.“天赤道”和“天极”的概念天文学上,确定天体位置的方法与地球表面非常相似,也是通过经纬坐标系来实现。
最常用而且最重要的天球坐标系,就是赤道坐标系。
地球赤道所在平面与天球的交线是一个大圆,这个大圆就称为“天赤道”,它就是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向南北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地球自转轴所在的直线,与天球形成两个交点,分别叫作北天极和南天极。
16条天文学基础知识
16条天文学基础知识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其直径约为1.39百万公里,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
2.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自然卫星,距离地球平均约38.4万公里。
3.太阳系由8颗行星、5颗矮行星和数百颗卫星组成,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远近分别为水星、金星、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4.金星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其表面温度高达约462摄氏度。
5.恒星是太空中发光的天体,由氢、氦等物质组成。
最著名的恒星是太阳。
6.星际云是星系间漂浮的大量气体和尘埃,它们是新星、超新星等天文现象发生的重要场所。
7.银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其直径约为10万光年。
8.宇宙大爆炸是宇宙形成的一种假设,指宇宙在138亿年前从一个极小的点瞬间膨胀成现在的规
模。
9.超新星是恒星爆炸的现象,它们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物质,是宇宙中最亮的天体之一。
10.黑洞是一种非常紧密的天体,它的引力非常强大,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范围。
11.巨大的星系团是由数百个星系组成的,它们在宇宙中非常罕见。
12.星系是数百万至数百亿颗恒星和星际云组成的,其中最著名的是仙女座星系和大麦哲伦星系。
13.暗物质是一种不发光、难以探测的物质,它的存在是为了解释星系和星系团的引力。
14.暗能量是一种假想的物质,它的存在是为了解释宇宙膨胀的加速度。
15.太阳风是太阳表面释放出来的带电粒子,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和电离层。
16.星际尘埃是星际云中的一种物质,它对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苍龙之象: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
南方朱雀之象: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
西方白虎之象: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
北方玄武之象:斗宿、牛宿、女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
• 天体测量仪器: 浑仪、简仪、仰仪、象限仪、地平经纬仪、赤道
– 其次是观天仪器的研制和管理。 – 三是修订历法,编算历书历谱并印制颁发。
主要成就
1. 赤道坐标系的使用
– 唯一性:坐标值不随时间、观测点位置变化。 – 古希腊使用黄道坐标系。
2. 太阳黑子和日食的记录
– 公元前140年就有对太阳黑子的观测记录,比欧洲早了近千 年。对太阳黑子出现的时间、大小和位置有详细描述。
• 古代中国:
– 每年开始耕种时,“大火”(心宿二)在傍晚出现于东方。 在三千年前设置了“火正”职位,专门观测“大火”来确定 季节与时令。
– 二千多年前,用土圭定出了冬至与夏至,且最早测出了一年 365.25天。春秋、秦汉时期,又定出了春分、秋分以及其他 二十个节气。
天文学及其发展史
天文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学科,它的 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阶段。
• 《宋史·天文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 年)“四月 辛卯,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栗大。”
主要成就
3.彗星、流星和陨星 – 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前613年《春秋》,之 后多达31次。 – 战国时代已有彗星形态记载。 – 精彩的流星雨记载。
哈雷彗星
• 《春秋》:“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 《史记·六国表》载:“秦厉共公十年彗星见。” • 《汉书·五行志》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 “元
星座: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在我国有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之分,据《史记·天官书》 记载: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三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 天市垣。四象分布于黄道和白道近旁,环天一周。每象各分 七段,称为“宿”,共计二十八宿。
• 东方苍龙之象: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 • 南方朱雀之象: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 • 西方白虎之象: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 • 北方玄武之象:斗宿、牛宿、女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轴和天极 天球赤道(面) 天顶和天底 天球地平面(圈) 天球子午面(圈) 子午线和四方点 垂直圈和卯酉圈
P N
Q´
Z
E
M
q
q´Biblioteka WZ´Q S
P´
黄道和黄极 黄赤交角 二分(至)点
Q´
二分(至)圈 时圈
P
ε
π
s Υ
P´
ε
Q
π´
主要内容
• 天文学的产生 • 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史及成就 • 西方天文学发展历史 • 地月系及其运动 • 太阳系及银河系简介
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出河戌北, 率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日,夕 见西方,……锋炎再贯紫宫中。……南逝度犯大角、摄提。 至天市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苍 龙俱伏。”
古代天文学 近代天文学 现代天文学
主要内容
• 天文学的产生 • 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史及成就 • 西方天文学发展历史 • 地月系及其运动 • 太阳系及银河系简介
古代天文学
• 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
– 宇宙说 – 星座: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 古代天文仪器及天文官史 – 主要成就
• 赤道坐标系 • 太阳黑子和日食 • 彗星、流星和陨星 • 新星和超新星
– 4000年前夏代仲康元年首次日食记录,至元朝末年已有650 次之多。
• 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 年)《汉书·五行志》: “成帝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 居日中央。”
• 《后汉书·五行志》(公元188 年):“中平⋯⋯五年正月, 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数月乃销。”
• 《宋史·天文志》(公元1131 年):“绍兴元年二月己卯, 日中有黑子,如李大,三日乃伏。六年十月壬戍,日中有 黑子,如李大,至十一月丙寅始消。七年二月庚子,日中 有黑子,如李大,旬日始消。四月戊申,日中有黑子,至 五月乃消。”
天文学的产生
• 天文学: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研究探索 宇宙及其所包含的所有天体的本质,主要指天体 在宇宙空间的位置、分布、物理状态、化学组成、 运动和演化过程的自然科学。
• 天文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学科,它是随 着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
天文学的产生
• 对原始农牧民族来说,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昼 夜的交替成了天然的时间计量单位。
元 司天监 太史院;提点 司天 监 太史院史。259人
隋
太史曹 太史监;太史令
明
钦天监;太史令 监正。
41-23人
唐 太史局 浑天监 浑仪监 太史监 清 司天台;太史局令 浑天监 太 史监 司天台监。824人
钦天监;监正。 154人
天学机构的主要工作如下:
– 首先是天象的观测记录,内容有:
• 恒星位置的测定,并编制成星表或绘制为星图; • 日月食和掩星观测; • 行星在恒星背景下的视运动状况; • 异常天象的观测记录,包括彗星新星流星太阳黑子等。
• 农牧业生产活动还随寒来暑往,四季循环而变化。 •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出现不同的天象。 • 观察天象 确定季节、位置、方向
• 古埃及:天狼星与太阳一起升起后不久,尼罗河水就开始 泛滥。
• 古希腊:每年日影最短的一天之后五十天是最适合航海的 时候;昴星团在早晨掉进海里以后,暴风季节就要开始。
宇宙学说
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 盖天说:
– 第一个阶段:天圆地方,假想天是个半球形的盖子盖住地面,人 住在地上,星星在天上;
– 第二个阶段:基本假定是天地平行,其间相距八万里。
• 浑天说:天地具有蛋状结构,地在中心,天在周围。 • 宣夜说:东汉时提出,认为天是空而无质,无穷无极,日、
月、星辰浮于其中,或静或动,积气而成。
经纬仪、黄道经纬仪
• 时间测量仪器: 日晷、圭表、漏刻、沙漏
浑仪
简仪
纪限仪
地平经纬仪
赤道经纬仪
黄道经纬仪
象限仪
中国古代天文官史
朝代
部门、官员
朝代
部门、官员
秦 西汉
太史令 太史公、太史令
宋 司天监 太史局 天文院;司 天监 太史局令
辽
司天监;太史令
东汉
太史令
金
司天台;提点 司天监
魏晋南 北朝
太史局;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