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标准操作流程及维护

合集下载

picc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操作流程及维护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插入至中心静脉的导管,用于输液、输血、药物给药等治疗目的。

PICC的操作流程及维护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PICC的操作流程及维护方法。

首先,PICC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适当的导管: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长度和直径。

2.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包括导管、消毒液、透明敷料等。

3. 术前准备:让患者保持舒适姿势,清洁皮肤,消毒操作部位。

4. 插管操作:医护人员穿戴好手套,用无菌技术插入导管至目标位置,确认导管位置后固定。

5. 检查导管位置:通过X光或超声等方法确认导管位置是否正确。

6. 连接输液管路:将输液管路连接至导管,开始输液治疗。

7. 完成操作:完成导管插入后,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包括固定导管、观察患者反应等。

其次,PICC的维护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更换敷料:每周更换一次敷料,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2. 定期冲洗导管:每日冲洗导管,防止导管堵塞。

3. 定期更换导管:根据导管使用时间和患者情况,定期更换导管,避免导管感染。

4. 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定期通过X光或超声等方法检查导管位置是否正确。

5. 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定期进行导管周围皮肤消毒,预防感染发生。

6. 观察患者反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

总之,PICC的操作流程及维护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在进行PICC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安全、准确。

同时,患者及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做好导管的日常护理和观察,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PICC标准操作及维护【学习资料】

PICC标准操作及维护【学习资料】

PICC 维护操作流程 ...................................................................................................................... 1 PICC 维护操作评分标准 .............................................................................................................. 6 PICC 标准书写 .............................................................................................................................. 7 PICC 操作评分标准 .................................................................................................................... 12 PICC 维护标准操作流程 ............................................................................................................ 14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 14 PICC 维护操作流程与质量标准 ............................................................................................... 16 三向瓣膜PICC 维护操作评分标准 .......................................................................................... 18 PICC 维护、冲、封管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19)PICC 维护操作流程用物准备———洗手、戴口罩观察局部、酌情测量臂围——打开敷料包外包装撕除胶布、纱布——用无水洗手液清洁手————揭去旧贴膜———消毒穿刺置管部位—— ————更换接头———固定导管外接头清理用物用无水洗手液清洁手记录维护情况及发现的异常情况PICC 维护操作步骤PICC导管敷料更换操作评分标准(有敷料包)PICC导管敷料更换操作评分标准(无敷料包)PICC维护操作评分标准科室操作者分值2013.5考核人考核日期PICC标准书写PICC穿刺前准备穿刺静脉首选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入锁骨下静脉至上腔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入腹主静脉至下腔静脉。

picc管维护操作流程

picc管维护操作流程

picc管维护操作流程
摘要:
1.picc 管的概述
2.picc 管的维护操作流程
3.picc 管维护操作的注意事项
正文:
【概述】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长期、稳定地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血液透析、重症监护等病人群体。

PICC 管维护操作得当,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维护操作流程】
1.保持PICC 管通畅
(1)每次输液前,先抽吸导管,确保通畅。

(2)若PICC 管内有血栓形成,应及时处理。

2.更换敷料
(1)建议每3-5 天更换一次无菌透明敷料。

(2)更换敷料时,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3.观察局部情况
(1)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渗出等异常情况。

(2)观察导管是否有移位、打折、受压等现象。

4.维护导管
(1)每周对导管进行冲洗、封管。

(2)遇到导管堵塞时,可用注射器回抽生理盐水,再推注,以解决导管堵塞问题。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3.定期冲洗导管,确保通畅。

4.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患者在活动过程中导致导管移位或受损。

5.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PICC 管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做好PICC 管的维护操作,对降低并发症风险、确保治疗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picc维护操作流程2020

picc维护操作流程2020

picc维护操作流程2020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通过外周血管插入体内,直至心脏附近的中央静脉的导管,用于输液、输血、化疗等治疗目的。

在临床上,PICC的维护操作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2020年PICC维护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1. 术前准备:在插入PICC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过敏史、血管情况等。

同时,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确保操作顺利进行。

2. 插管操作:在插管过程中,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保持操作区域清洁。

插管完成后,护士需要确认导管位置是否正确,并进行X光检查确保导管的位置准确。

3. 导管固定:插管完成后,护士需要将导管固定在患者体表,避免导管移位或脱落。

固定方法可以选择透明敷料、导管固定器等。

4. 导管护理: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性,观察导管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同时,护士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

5. 导管使用:在使用导管进行输液、输血等操作时,护士需要注意导管是否有漏液、渗血等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

同时,护士需要根据医嘱更换输液管路,避免交叉感染。

6. 导管拔除:当患者不再需要PICC时,护士需要根据医嘱拔除导管。

在拔管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避免导管断裂、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操作安全。

总的来说,2020年PICC维护操作流程需要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持操作技能的熟练性,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的护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PICC维护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PICC维护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P I C C维护护理技术操作
流程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PICC维护的操作流程
1、个人准备: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治疗盘、手消液、正压接头、10ml注射器2个、A导管换药包、生
理盐水、肝素盐水、皮尺、治疗巾。

3、评估穿刺点是否渗血、渗液,置管血管有无压痛、局部肿胀。

4、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安置体位,铺治疗巾,测量臂围
6、手消毒
7、揭开固定输液接头的胶布,用酒精棉签清洁胶粘
8、手消毒
9、生理盐水预充接头
10、卸下旧接头,酒精棉片包裹消毒导管接头(用力多方位螺旋式擦拭15秒)并
消毒导管接头下方皮肤。

11、连接新接头,连接注射器抽回血
12、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
13、正压封管
14、去除原有透明敷料
15、手消毒
16、酒精脱脂消毒(距离穿刺点处)、碘伏消毒(消毒面积大于10cm)
17、手消毒,戴无菌手套
18、调整导管位置,导管塑形,贴胶布固定外导管
19、贴敷料(完全待干),蝶形胶布固定。

20、标注操作者及日期,臂围,外漏长度贴于敷贴上缘。

21、整理用物脱去无菌手套
22、交代注意事项,洗手记录。

PICC维护技术操作规范

PICC维护技术操作规范

PICC维护技术操作规范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通过周围血管插入至中心静脉的导管,可用于输液、输血、抗生素治疗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

为了确保PICC的安全使用及延长其在体内停留时间,维护技术操作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术前准备1.确认医嘱的要求及指示。

2.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选择适当的导管规格和长度并确认导管适用性及使用时间。

4.准备所需器械和敷料,保证操作环境清洁。

5.提供患者舒适的体位,保持患者血压稳定。

二、操作步骤1.洗手、穿无菌手套,将患者置于平躺仰卧位。

2.寻找PICC插入部位,进行局部皮肤消毒。

3.固定好患者肢体,清理所需工具,将导管插入至适当位置。

4.确保导管插入深度正确,进行X线片确认导管位置。

5.连接导管,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及验证通畅性。

6.将导管固定在患者体表,保持导管外露部分清洁。

7.在必要时更换透析器,保证导管畅通。

8.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导管插入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

9.定期检查导管位置、通畅性及使用时间,及时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

10.在PICC拔除时,注意避免感染及出血,保证顺利拔除。

三、注意事项1.导管插入前请确认导管适用性及患者是否存在适应症。

2.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保持操作环境清洁,避免引入细菌感染。

3.导管插入后应保持室温、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

4.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导管插入部位清洁干燥。

5.导管使用过程中,避免受力或扯动,防止导管脱出或移位。

6.操作过程中应耐心细致,避免出现误操作及并发症。

7.导管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拔除,避免导致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8.定期进行PICC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意识。

通过以上规范的PICC维护技术操作,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在体内的使用寿命,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体验。

picc护管操作流程

picc护管操作流程

picc护管操作流程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静脉的导管,用于输液、输血、药物给药等治疗目的。

PICC护管操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PICC护管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术前准备。

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医嘱,解释PICC护管的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的同意。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包括PICC导管、导管固定器、透明敷料、消毒剂、无菌手套等。

接着,进行手部消毒。

护士需要先洗手,然后戴上无菌手套,再使用消毒剂对双手进行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

然后,选择插管部位。

通常选择上肢的肘窝部位,因为该部位的静脉较粗,插管相对容易。

护士需要使用无菌巾将患者的手臂固定好,然后用消毒剂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

接下来,插入PICC导管。

护士需要将导管插入患者的静脉,通过X光或超声等辅助检查确保导管的位置正确。

插管时要注意避免血管穿孔和导管弯曲,确保导管顺利插入。

插管完成后,固定导管。

护士需要使用导管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避免导管移位或脱落。

然后使用透明敷料覆盖导管插入部位,保持导管的清洁和干燥。

最后,进行术后护理。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性和固定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同时,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正确护理导管,避免导管被拉扯或感染。

总的来说,PICC护管操作流程包括术前准备、手部消毒、选择插管部位、插入导管、固定导管和术后护理等步骤。

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配合护理工作,共同维护导管的通畅和安全。

PICC维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PICC维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PICC导管维护操作流程(一)、目的1、确保PICC穿刺点的无菌状态2、确保PICC导管通畅3、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维持导管正常功能( 二)、PICC维护操作方法项目操作规程分值操作前准备20 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圆帽 42、评估:患者病情,配合程度,导管有无移位,贴膜有无潮湿、脱落、污染,是否到期,并查阅上次维护记录53、用物准备:①、治疗车上层:PICC换药包1个(从上至下摆放:垫巾1个、纸尺1个、手套1副、酒精棉片1片、纱布2包、手套1副、酒精棒1包、碘伏棒1包、敷贴胶布2片、10cm×12cm透明敷贴1张):10ml生理盐水2支及10ml注射器2支,或预冲式导管冲洗器2支,稀释肝素液(10U/ml)1瓶,0.5%碘伏、75%酒精、无菌棉签1包,输液接头1个,思乐扣1个,油性记号笔,快速手消毒液1瓶②、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利器盒8 4、环境准备:清洁无尘,光线良好,温度适宜,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3操作程序65分1、核对解释:①、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和对患者(腕带、床头卡)②、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要求42、检查局部:①、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②、检查穿刺点有无触痛及分泌物43、测量臂围;①、开换药包,在穿刺肢体下铺垫巾②、用皮尺测量肘横纹上10cm处臂围,并记录44、更换输液接头:①、揭开固定输液接头的胶布,去除胶痕,用酒精棉签清洁输液接头下皮肤②、消毒手,打开预冲注射器,释放压力,或抽取生理盐水预冲输液接头③、卸下旧输液接头,手消毒并带手套,酒精棉片包裹消毒导管接头,用力多方位擦拭15秒,连接新的输液接头。

95、评估,冲洗导管:①、抽回血,判断导管的通畅性。

②、用预冲式注射器(或抽好10ml生理盐水注射器)脉冲方式冲洗导管。

③、实行正压封管④、脱手套7 6、撕除透明辅料,拆除思乐扣:①、“0”度自下而上平拉去除原有透明辅料②、用酒精棉签充分浸润、溶解固定思乐扣装置下方的粘合剂③、手消毒,将思乐扣投入换药包内,在戴手套,用2D方法拆除旧思乐扣(轻轻打开锁扣,小心地从锁扣上移开导管,将思乐扣固定装置从皮肤移开。

PICC导管标准维护流程

PICC导管标准维护流程

4、 除拆旧思乐扣:
• 脱离:轻轻打开锁扣,小心从锁扣上移开导管 • 卸除:用酒精浸润、溶解思乐扣固定装置下方的粘合剂,
直至将Statlock固定装置从皮肤上移开
打开思乐扣
移除导管
酒精浸润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第三步 :更换思乐扣、透明敷料
以保证安全连接
• 2013卫计委《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 范》
• ---6.6.6所有附加装置宜选用螺旋接口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34.无针输液接头 标准 34.1 利用螺口连接可保证血管通路装置(VAD)导管座或 穿刺部位上无针输液接头的安全连接。 34.2 在每次连接装置前对无针输液接头进行消毒。 34.3 使用无菌非接触技术更换无针输液接头。 34.4 无针输液接头只可与无菌装置连接。
PICC导管标准维护流程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一、PICC维护的目的
1、确保PICC穿刺点的无菌状态 2、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3、确保PICC导管通畅 4、维持导管的正常功能 5、体现护理专业价值,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二、静脉导管维护常见并发症预防措施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二、静脉导管维护常见并发症预防措施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二、静脉导管维护常见并发症预防措施

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是一种在外周静脉插入导管,穿过上肢深静脉进入上腔静脉或右心房的手术操作。

下面是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的详细介绍。

1.准备工作:确认患者身份和医嘱,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宣教工作。

准备器械和材料,包括导管、引导线、消毒液、消毒刷、导管固定带等。

2.患者准备:患者要保持适当的体位,通常是平卧位,上肢完全伸展。

对于手术部位,使用无菌巾和无菌草布进行包扎。

3.消毒操作:准备PICC置管的部位,在置管部位周围进行消毒。

消毒液选择无菌酒精/碘酒等消毒剂。

4.麻醉:一般情况下,PICC置管不需要麻醉,但是对于严重焦虑或者过度紧张的患者可以进行局部麻醉。

5.插管操作: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器械,将导管从插管点推进患者的上肢静脉中,穿过上腔静脉进入心脏。

在导管离心脏适当位置后,拔除导管内部的内芯,并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

6.引导线拔除:待导管固定好后,将引导线缓慢拔除。

7.测试置管位置与通畅性:在患者的胸部进行X光检查,确认导管位置的准确性,并确定是否有通畅性。

8.导管固定:使用导管固定带定位,确保导管不松动。

9.维护操作:对于PICC置管,通常在24小时后进行家庭护理,包括定期更换包扎,定期检查导管、包扎和置管点的情况,观察有无感染迹象等。

PICC维护:1.导管固定带:确保导管固定牢固,避免导管移位。

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导致压迫性损伤。

2.日常观察:定期检查导管及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局部疼痛等症状,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流量观察:观察导管流量是否正常,如发现流量变小或中断,及时排除异常原因。

4.定期更换包扎:根据需要,每天或几天更换一次包扎,保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

5.静脉通路的保持:保持静脉通路畅通,定期进行静脉引流以防阻塞。

6.插管部位消毒:每次更换包扎前,应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7.静脉药物使用:使用静脉途径给予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稀释和慢推注射,避免药物造成损伤。

PICC导管的日常维护护理流程

PICC导管的日常维护护理流程

PICC导管的日常维护护理流程
PICC 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由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术。

该技术选择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作为插入点,导管尖端达到上腔静脉。

因其创伤少,并发症少,无生命危险且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而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

日常护理
一:敷料更换
1:洗手,戴口口罩
2:评估病人的穿刺部位
3:备齐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和姓名
4:暴露导管穿刺部位,在手臂下垫一次性治疗巾,自下而上去除敷料,注意切忌将导管引出体外
5:用快速消毒液消毒手
6:备无菌透明敷料、无菌免缝胶带、20ml注射器、头皮针、肝素帽及无菌纱布块
7:将适量酒精、碘伏分别倒入治疗碗内
8:戴无菌手套
9:抽吸生理盐水20ml与头皮针连接,并排气
10:用酒精棉球消毒距穿刺点1cm以外皮肤,第一个棉球顺时针消毒,第二个棉球逆时针消毒,第三个和第四个棉球分别消毒体外导管、连接器及肝素锁,第五个棉球再顺时针消毒
11:用碘伏棉球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方法及范围同酒精消毒,待干12:用无菌纱块衬垫取下原有肝素锁,酒精消毒连接器
13:更换肝素帽,并用脉冲方法(冲一下停一下)冲洗导管
14: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型弯曲,用免缝胶带第一条固定连接器后覆盖透明敷料,第二条自连接器下向上蝶形交叉固定在透明敷料上,第三条覆盖在第一条与透明敷料接壤处,第四条横行固定在连接器的延长管上,第五条固定在肝素帽上
15:在免缝胶带或透明敷料、治疗卡上注明换药者姓名、日期和时间
16:妥善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17:洗手,记录。

picc标准维护流程

picc标准维护流程

picc标准维护流程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PICC 标准维护流程如下:
1. 评估:评估患者穿刺点有无异常、导管有无打折、脱出、是否到期。

2. 物品准备:PICC 维护包、20ml 生理盐水、10ml 生理盐水、肝素帽或正压接头、肝素钠稀释液、消毒用品。

3. 手臂下垫治疗巾,暴露穿刺部位,自下而上拆除原有敷料。

4. 打开 PICC 维护包,戴无菌手套,将酒精棉片包裹导管接头处旋转消毒 15 秒,再用碘伏棉片消毒导管接头处及周围皮肤各三次。

5. 用 20ml 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正压封管。

6. 更换肝素帽或正压接头。

7. 在穿刺点上方 10cm 处扎止血带,以穿刺点为中心用酒精、碘伏消毒皮肤各三次,直径大于 15cm,待干。

8. 妥善固定导管,透明敷料上注明维护日期、时间、操作者姓名。

以上是 PICC 标准维护流程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维护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在维护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向医生报告。

picc导管血栓预防维护操作流程

picc导管血栓预防维护操作流程

picc导管血栓预防维护操作流程PICC导管血栓预防维护操作流程1. 背景PICC导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的血管留置装置,它能够在临床上为患者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提供便利。

然而,PICC 导管留置后,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

因此,制定科学的导管血栓预防维护操作流程对于保护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2.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PICC导管血栓预防维护操作的标准化流程,帮助医务人员正确操作,降低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的风险。

3. 操作流程步骤一:术前准备1. 清洁操作区域,采用规范的消毒方法清洁手部。

2. 确认患者身份和医嘱,并解释操作过程给患者。

步骤二:导管留置1. 使用无菌技术进行导管留置。

2. 根据确切的留置位置进行操作,遵循规范的导管插入技术。

3. 留置后,应确认插管的位置和功能。

步骤三:导管血栓预防维护1. 每天至少每8小时检查导管插口,包括观察有无渗液或感染症状。

2. 每次使用导管前,应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并观察导管通畅。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3. 每天更换敷料,并确保敷料干燥、整齐。

4. 每周更换一次透明固定贴膜。

步骤四:活动监测和抗凝治疗1. 监测患者的体位变动情况,避免长时间的固定位姿。

2. 在医嘱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抗凝治疗。

步骤五:导管拔除1. 在医嘱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护理评估结果,及时拔除导管。

2. 拔除后,记录拔管时间,并观察出血情况。

4. 引用本操作流程参考了相关医学文献和专家建议,并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定制化。

picc导管清洁维护操作流程

picc导管清洁维护操作流程

picc导管清洁维护操作流程
本文档旨在介绍PICC导管的清洁维护操作流程,以下是步骤说明:
1. 准备工作:
- 检查所需清洁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性。

- 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洗手。

2. 清洁前操作:
- 将患者的信息记录在患者信息表上,并与患者核对。

- 检查导管固定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应及时处理。

- 观察导管附近皮肤的情况,如有创面或红肿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3. 清洁操作:
- 手部消毒后,取用无菌的清洁巾用力擦拭导管外部表面,确保清洁彻底。

- 对导管与皮肤连接处进行消毒处理,使用消毒棉球蘸取适量医用酒精擦拭,擦拭区域应包括连接部位和周围皮肤。

- 注意避免酒精或清洁液渗透到导管内部。

4. 维护操作:
- 清洁完毕后,确认导管是否固定良好并没有松动。

- 检查导管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如有异常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 记录清洁维护操作的实施情况,包括清洁时间和操作人员签字。

5. 清洁后操作:
- 将清洁巾和其他清洁工具正确丢掉。

- 清洁操作人员进行手卫生,并进行相关记录。

以上为PICC导管清洁维护的操作流程,请操作人员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导管的清洁和良好维护,以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本文档仅为操作流程的指导,具体实施应遵循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指南。

picc导管维护流程

picc导管维护流程

操作步骤—更换敷料
• 目的:预防感染
• 频率:
-每7天一次,包括思乐扣
–敷料松动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操作步骤—更换敷料
• 更换原则: –更换敷料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透明贴膜应在导管置入后第一个24小 时更换,以后每7天更换一次或在发现 贴膜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潮湿、脱落 或危及导管时随时更换. –所有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更换 敷料的时间
需要立即报告护士的情况
• 手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 • 敷料:污染、潮湿、翘起、脱落 • 导管:回血、漏水、脱出、折断 • 输液时:注射时疼痛、输液停滴、
输液缓慢
正压封管:在注射最后0.5ml生理盐水时, 边注射边向后拔针
操作步骤—冲洗导管
注意点: • 操作时避免跨越、污染; • 冲管时要观察穿刺点及导管有无渗水,渗
液; • 导管是否通畅; •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 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
操作步骤—固定一
• 以病人感觉舒适,避 免压痕,日常活动导 管不受压为原则
操作步骤—更换敷料
• 操作要点
1、要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摩擦消毒, 棉球干湿适宜,并有一定擦拭力度;
2、消毒范围应大于贴膜粘贴范围; 3、操作中要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局部
皮肤情况
操作步骤—更换接头
• 目的:把由于过渡使用接头而引发 的潜在感染的危险降到最低
• 何时更换:
每7天一次
接头可能发生损坏时 每次经由肝素帽取过血后 不管什么原因取下接头后
连接处 第2根:以高举平抬法固
定于接头处 第3根:贴于第1根胶布
上,并注明时间和姓名 第4根:以高举平抬法固
定在白色的延长管上
PICC维护记录
• 上臂臂围

(完整版)PICC维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完整版)PICC维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PICC导管维护操作流程(一)、目的1、确保PICC穿刺点的无菌状态2、确保PICC导管通畅3、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维持导管正常功能三、PICC维护注意事项:1、冲封管:①、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可产生较大压力,如遇导管破裂②、必须用脉冲式冲管法进行冲管,以防止药液残留管理③、必须采用正压式封管法封管,以防止血液返流进入导管。

④、冲封管应遵循SASH原则:S生理盐水,A药物注射,S生理盐水,H 肝素⑤、用生理盐水冲管⑥、用10-100U/ml稀释肝素盐水封管,备注与肝素不相容的药物或液体前后均用生理盐水冲洗,在用肝素盐水冲管。

⑦、封管液量应两倍于导管+辅助延长管容积2、更换肝素帽;①、肝素帽每周更换1或2次,最多不超过7d,输注血液或胃肠道营养,需24h更换一次②、如果肝素帽内有血液残留或完整性受损,或从输液装置取下后,均应更换新的肝素帽。

3、更换敷料:①、更换敷料时,自下而上去除辅料,切忌将导管带出体外,同时应注明更换敷料的时间及姓名。

②、纱布及纱布用于无菌透明辅料下的形式,应每48h更换敷料4、其他注意事项:①、严格无菌操作,不要用手触及无菌透明辅料覆盖区内皮肤②、将体外导管放入S形弯曲,以降低导管张力,避免导管在体内移动③、体外导管需完全覆盖于无菌透明辅料下,以避免发生感染④、不能将PICC通路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⑤、用乙醇棉签消毒时应避开穿刺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PICC导管维护操作评分标准(无敷料包)姓名科室工作时间得分监考者项目分值要求标准分得分存在问题ⅠⅡⅢⅣ操作前准备20分4着装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亲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帽子4 3 2 1 8 备齐用物,放置合理8 6 4 2 5评估:患者病情,配合程度,导管有无移位。

贴膜有无潮湿,脱落,是否到期5 4 3 2 3 环境准备 3 2 1操作过程65分4 核对解释 4 3 2 1 4 检查局部及穿刺点有无触痛及分泌物 4 3 2 1 4 开换药包在穿刺肢体下铺垫巾,测量臂围 4 3 2 1 9更换输液接头,揭开胶布,去除胶痕,卸下旧输液接头,手消毒并戴手套擦拭15秒,连接新输液接头9 7 5 3 7 抽回血,评估导管通畅性,脉冲冲管、正压封管,脱手套7 6 5 4 90度自下而上撕除透明辅料,手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免导管进出体内的方法



排除贴膜中的空气,贴牢导管 导管出穿刺点处骑放白色固定翼,用无 菌胶布固定好白色固定翼。逆血管方向 顺势摆放导管贴好贴膜。 根据病人的血管情况选择穿刺点,选择 在肘关节上下两横指的地方穿刺 穿刺时科先经皮下在进入血管,避免直 接进入血管,既可有效控制神学也可帮 助固定导管。
重要的血管
长度 管径 ------------------------------上腔静脉 20mm 无名静脉 2.5cm 19mm 锁骨下静脉 6cm 19mm 腋静脉 13cm 16mm 贵要静脉 24cm 8mm 头静脉 38cm 6mm 肘正中静脉 6cm 6mm 7cm
第三肋间示意图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导管)
穿刺点渗血 原因:

处理:
加压包扎:施压于穿刺 点上方而不是恰好位于 穿刺点处,弹力绷带、 沙袋、冰袋等
凝血机制异常的病人

导管自由进出穿刺点 频繁


穿刺位置不好:恰好 在活动最深、最多处, 解决导管自由进出 或皮肤穿刺点于血管 选择肘关节下两横指的 穿刺点过近 位置进针,导管在皮下 能走一小段再进血管最 压迫位置不正确 佳
警 告
使用 10ml以上 注射器 建议使用 20ml以上 注射器
维 护 时 刻
输液前:

输液后:
输液完后,用20ml生理盐水以连 续脉冲方式注入生理盐水,当剩 余最后0.5-1ml盐水时,边直推 注射器的活塞边分离注射器。 (即脉冲冲管加正压封管)
用10-20ml生理盐水冲管 确认导管通畅后再输液。 注意:不能抽回血, 避免血液残存、粘 附在导管壁内,引 起堵管及血栓形成
维护步骤

请观看VCD 问题解答-5分钟
防止导管自由出入体内的方法
• 摆放S状弯曲
• 扣上白色固定翼 • 贴以无菌胶布
• 无菌胶布固定连接器翼形 部分
• 贴以透明贴膜
• 胶布蝶形交叉加强固定
• 再以胶布横向贴覆固定肝 素帽
气栓

气体沿着导管进入中心静脉,从而 阻碍血液循环
气栓
原因 临床表现 预防 处理
导管损伤的处理
更换连接器——严禁重复使用连接器
原因: 1.修复破损的导管 2.修复体外部分过长 的导管 注意事项: 1.呈90度直角剪断导 管 2.导管推到金属柄底 3.导管勿在金属柄上 有褶 4.锁死连接器时,不
怀疑导管断裂,形成导管栓塞

在怀疑导管断裂稍靠上的位置结扎止血带
止血带松紧适宜,以能阻止静脉回流同时不影 响动脉血供为宜
1. 置 管 过 程
1.头昏眼花或意识
1.使用旋转固定的方
1.瞩病人左侧卧位
中导管与空气 相通 2. 导 管 或 导 管接头脱开 3预冲不够
不清 2.血压过低或面色 苍白 3.心动过速 4.焦虑 5.胸痛 6.无反应性 7.如果气栓太大, 即使不使用听诊器 也能在心包处听到 像推磨样的摩擦音

按无菌原则投递透明贴膜、贴好新的贴

更换肝素帽

目的:把由于过渡使用肝素帽而引发
的潜在感染的危险降到最低

何时更换:

每7天一次或听从厂家建议 肝素帽松动或受损时


每次经由肝素帽取过血后
不管什么原因取下肝素帽后
更换肝素帽

使用无菌技术打开肝素帽的包装,用
生理盐水预冲肝素帽


置管后24小时 每7天一次 敷料松动或潮湿时随时 更换
维护步骤



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 对床号、姓名 测量臂围并记录(肘窝上10cm处) 病人臂下铺治疗巾建立无菌区 暴露导管穿刺部位
维护步骤


自下向上拆除原有敷料,注意切忌将导管引出体外
检查穿刺点有无红肿、渗出、查看导管刻度 再次洗手,打开PICC换药包,戴好无菌手套 在病人臂下铺无菌巾,建立无菌区,并将用物移至无菌 区内
单纯的穿刺侧肢体肿胀
原因: 处理: 单纯的静脉回 抬高患肢 流障碍 给或不给患肢热敷 肿胀时减少肢体活动 机械刺激性静 脉炎
皮肤过敏
原因: 处理: 过敏体质 更换敷贴种类严重者使 用纱布 对敷贴过敏) 抗过敏治疗 对导管材质过 拔除导管 敏
抽回血顺畅,输液不畅

消毒肝素帽 用20ml注射器抽好生理盐水 使用小号针头插入肝素帽,用脉冲方 式冲入 生理盐水


正压封管:在注射最后0.5-1ml生理盐 水时,边 注射边向后缓慢拔针




生理盐水用量:


成人用量:20ml
儿童用量:6ml
特别限制生理盐水用量病 人减半
固定导管
导管外露部分逆血管方向摆放“L”或“U” 弯 使用无菌胶布横向固定园盘或护翼 10×12cm 透明贴膜无张力粘贴,透明贴膜应 覆 盖到导管、园盘部分,排尽贴膜下空气,皮肤、 导管、贴膜三者合一 抗过敏胶布蝶型 交叉固定 再以抗过敏胶布横向固定肝素帽
导管维护标准流程
请观看VCD
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导管损伤 导管断裂/导管栓塞 导管内返血 穿刺点渗液 穿刺点渗血 单纯的穿刺侧肢体肿胀 能抽回血,不能输液 皮肤过敏 导管自由出入 气栓
导管损伤

导管体外部分损伤 — 可以用厂家 配的配件修复

根据情况决定是修复还是拔管 如果不能修复导管,考虑原位更换 导管
经常观察穿剌点有无红肿、硬节、渗出物,应及时作局部处理
留置过程中的观察





置管口有无红肿、液体渗出 置管口有无疼痛或硬结 置管肢体有无红肿、疼痛 置管肢体皮肤状况 体温有无变化 液体输入情况 导管有无滑入体内及脱出 敷料情况 目的:预防感染 频率:
处理: 原因: 更换连接器 有异物堵住 连接器的金 — 作为预防,可以 属柄口(液 考虑使用无针连 体流通口) 接系统 拔除导管并充分压 误穿进入动 迫止血 脉系统
导管自游出入体内


原因 导管没有固定好 病人特别瘦,皮肤太皱,导管不好固 定 穿刺点在肘关节上,是导管不好固定 血流的原因 活动不当


不能将导管兰色部分放在贴膜外,避免导管损伤后细菌进入体内
不能在导管兰色部分上贴胶布,避免撕裂导管 一定要手动脉冲方式冲管,不可依赖静脉重力静滴方式冲管 如果经由此导管抽血、输血、输注其他粘滞性液体,必须先用手动 冲管后再接其他液体

经常观察导管滴速,发现滴速减慢时应及时察明原因妥善处理
三向瓣膜阀
直推:水注 只能在导管 中心流动, 无法冲洗导 管壁,容易 造成导管腔 狭窄而堵塞 导管
维护要点
封管的正确步骤:S A S
S 生理盐水 A 药物 S 生理盐水
脉冲冲管
正压封管
确保导管的通畅
维护注意事项

不能用10ml以下的注射器
不能高压注射造影剂 不能用含有血液和药液混合的盐水冲洗导管
日期
输液输血流速
局部状况
刻度
臂围
换贴膜
脉冲冲管

正压封管
换肝素贴
取下旧有肝素帽 消毒导管连接器的外壁 连接新的肝素帽 以脉冲方式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固定好肝素帽和连接器





目的:保持导管通畅 标准维护方式:

治疗间歇期每7天一次 每次静脉输液、给药后 或输注血液或血制品 或输注TPN、脂肪乳、粘滞性液体




操作步骤(间歇期):
随时检查挠动脉脉搏 同时通知医生 止血带应由医生取下 限制病人活动 摄X光片确认导管断端的位置

导管栓塞治疗措施

静脉切开取出
开胸手术取出
在导管室用抓捕器取

导管内自发反血
原因:

处理方式:
在发现反血的第一时间用 20ml或以上的生理盐水脉冲 方式冲洗导管 解决导管受损/导管易位—— 修理、拔出导管、更换导管 一些妥协性的用法,比如安 装可来福接头,使用肝素生 理盐水封管
维 护 时 刻
如果治疗中: 脂肪乳、白蛋白、TPN、甘露醇或其他粘滞性液体等 前组速度快+后组速度慢的中间隔
一定要手动脉冲冲管+正压封管再接 后一组输液,不能直接接其它液体或靠重力 静滴方式冲管!!
脉冲与直冲比较
三向瓣膜阀
脉冲:产 生正、负 压形成涡 流,可有 力地将粘 在导管壁 上的内容 物冲洗干 净
瓣膜受损/导管受损 瓣膜处有阻挡物 导管易位 突然的胸腔内压力升高, 例如咳嗽 导管末端弯曲,使瓣膜 偶然打开


导管内自发返血
做到正压封管,可以有效预防 -剩余最后0.5-1ml生理盐水时,推 注注射器活塞缓慢拔出
穿刺点渗液
原因:
病人处于低蛋白血症期 血液、肿瘤、老年病人全身状况差, 伤口趋向于不易愈合 淋巴管受损 导管于穿刺点下、血管外发生破损 纤维蛋白鞘生成
式固定所有接头 2.给氧 2.导管与空气相通时,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瞩病人仰卧位或左侧 4.通知医生 卧位,并瞩病人屏住 5.要使病人安心 呼吸 3.当导管出现破损或 小孔时,教会病人在 破损处和穿刺点之间 夹住导管
导管换药及冲洗跟踪记录

使用单位
使用状况
维护状况
医院名称
维护护士



用酒精消毒皮肤三次,直径达20cm
碘伏消毒三次 按无菌原则投递透明贴膜、贴好新的贴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