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1节-地壳地形地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型大陆边缘
东太平洋型(又称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由 大陆架、大陆坡和深海沟等地形单元组成, 整体地形险峻陡峭、高差悬殊,沿岸的安 第斯山脉通过狭窄的大陆架、大陆坡直接 与“秘鲁一智利”海沟相连,而无大陆裙;
西太平洋型(又称东亚型)大陆边缘由大 陆架、大陆坡、边缘海盆、岛弧和海沟组 成,整体地形复杂而宽阔,亦无大陆裙。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 使其回退,常形成陡崖。
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 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
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 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原
(2)陆架谷
其外形与陆地上的河流沟谷相似,大多分布在 世界各大河口外的大陆架上,也有人称之为沉溺 河谷或水下古河道。如我国东海陆架上,有长江 延伸的沉溺河谷,全长270 km;非洲的刚果河、 欧洲的易北河、莱茵河和泰晤士河在其口外的陆 架上均有沉溺河谷。
陆架沟谷的成因,一般认为是从前陆地上的河 流侵蚀或冰川刨蚀而形成的谷地,由于后来海水 侵进陆地而沉溺于现今陆架上。此外,也有潮汐 作用形成的,如海南琼州海峡两端的沟谷。
(一)山地
海拔在500 m以上,地势起伏很大的地区称为山地。
按其高程又可分为低山(海拔500~1000 m),中山(海 拔1000~3500 m),高山(海拔3500 m以上)。呈线状延 伸的山岭叫山脉;成因上相联系的若干相邻的山脉叫山系。 大陆上的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现今的大陆边缘或古大陆边 缘,前者如美洲西岸的科迪勒拉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后 者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本章将重点讨论地壳表面的地形(地貌) 特征及其物质组成、构造变动和演化历史 等问题。
第一节 地壳表面的地形(地貌)特征
一、地壳表面形态的一般特征
陆地与海洋是地壳表面二个最大的地形 (地貌)单元。从宏 观上看,陆地和海底不仅仅是高度不同,而且都具有明显 的平面特点,分别代表了两个高程不同的平台。大陆平台 平均高880 m,而海底平台则以平均深度为3700 m的深 海底部作为主体,两者相差4580m。
大陆裙的沉积物往往是由河流搬运、浊流或重力作用沿 着陆坡携带而下的陆源碎屑物质组成的,在其底部再由底 层流重新分布。其特征是坡度非常平缓,仅5′~35′,面 积广阔,宽度可达100~1000km,最厚处可达10km.。 海沟发育的太平洋地区没有这一地形单元,而在海沟不发 育的印度洋、大西洋中大陆裙则广为分布。
从成因上看,可以是山地发展的晚期,向平原 方向转化;或者是正在向山地转化的平原。一般 来说,丘陵是山地和平原之间的过渡产物。
紫金山天文台
海拔 448m
千岛湖
(三)平原
平原是海拔在600m以下,一般低于200m的 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其内部相对高差多 不超过数十米。典型的平原一般为冲积平原,如 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等。主要为巨厚的松 散沉积物覆盖,其下伏基岩表面有时有较大起伏, 表明原来是个低洼下沉地区,以后被沉积物填平 而成平原。
地壳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它们在地 球内部及外部各圈层内各种过程所产生的内力和 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即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 壳表面地形(地貌)的形态。
内力作用
岩浆活动
喷出作用(火山作用)
侵入作用
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火山口
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及 其对地貌的影响
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关系
✓ 大陆架平均坡度0.07′,各地宽度不等,狭窄处仅 几公里,宽阔处可达1500km。全球大陆架面积约 2 710万km2,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
✓ 大陆架地形较平坦,有小的丘陵、盆地和沟谷;局 部有基岩出露,大部被沉积物覆盖。
✓ 大陆架上资源非常丰富,石油藏量占全球的25%, 渔获量占世界海洋渔产量的90%,海滨砂矿藏量 很大,海底还有煤、铁等矿藏。
(1)陆架平坦面
据回声测深记录,大陆架表面并非单一倾斜面, 而是有许多平坦面构成的。全球大陆架有六个平 坦面,水深分别为:15m、32m、52m、68m、 87m、100m(谢帕德,l937)。我国东海大陆架有 五个平坦面,水深分别为20m、50m、75m、 130m、150m。大陆架平坦面的形成主要与海水 的进退有关。
成都平原
东北平原
珠江三角洲平原
(四)高原 高原是海拔在600 m以上,顶部较为平坦,大多经过切
割并稍有起伏的广阔地区。 从成因上来说,高原为近期大面积整体隆起上升的地区。
如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东、南、西三面均为地震较多、活 动性较强的地带,地表被新生代的黄土覆盖,表面平坦, 但由于地势高,被地表水系冲刷出许多很深的沟谷,实际 上是个上升了的平原。不过高原这个术语在地形(地貌)和 成因上有时不十分严格,需具体分析。如青藏高原海拔 4000 m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但其内部的唐古拉、 念青唐古拉山脉,实际上是密集并排的活动带。
(3)陆架边缘坝(堤) 大西洋和太平洋大陆架的部分外缘,地形呈坝
状突起,称陆架边缘坝(堤)。当其露出水面时则 形成岛屿,如我国东海陆架外缘上的钓鱼岛、赤 尾屿等。陆架边缘坝(堤)的成因主要是内力作用 的结果,也有的是生物礁成因。
(4)陆架砂丘 我国台湾海峡南部的陆架上有一片水下浅滩,
其面积达3000km2,水深为30~40m。浅滩上分 布着数以百计的水下砂丘,此称陆架砂丘。
单个海盆一般呈椭圆形或近似的菱形,乃是一 些平坦或为个别海底隆起切割的洼地,多为第三 纪塌陷构造或埋藏的地垒、地堑构造。边缘海盆 平均深度为3500m,我国南海中央深水盆最深处 达5559m(秦蕴珊等,1982)。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其面积达5×107 km2以 上。
青藏高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
(五)盆地 四周为高原或山地,中间低平的地区,外形似
盆而得名。如我国的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非 洲的刚果盆地。
(六)洼地 陆地上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低洼地区。如我国
新疆艾丁湖,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 m,称为克 鲁沁洼地。
海洋地质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地球与海洋 第三章 地壳 第四章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第五章 海洋地质作用 第六章 海岸带的现代过程 第七章 河口与三角洲 第八章 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 第九章 深海沉积 第十章 古海洋学 第十一章 海洋矿产资源
第三章 地壳
第一节 地壳表面的地形(地貌)特征 第二节 矿物 第三节 岩石 第四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五节 地质年代
岛弧—海沟系
马里亚纳群岛
马里亚纳海沟
世界大洋海沟分布
在东太平洋与海沟伴生的是位于美洲西海岸呈弧 形展布的山脉,即南美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北 美西海岸的海岸山脉,此称海沟山弧系。
5.边缘海盆 边缘海盆又称弧后盆地,是一种岛弧内侧的深
水盆地,多见于太平洋西部边缘。北起白令海, 向南经鄂霍茨克海、日本海、东海、南海、苏录 海等,再往南至塔斯曼海分布着一长串边缘海盆, 其延伸方向与海沟岛弧系一致。
天 山, 5445m
太 行 山, 2882m
中山 黄山莲花峰,1873m
黄山莲花峰,1873m
北岳山西恒山,2017m
西岳陕西华山,2200m
东岳山东泰山,1545m
中岳河南嵩山,1590m
湖南衡山,1290m
低山
丹霞山,最高618m
(二)丘陵
海拔一般在500m以下,相对高程不超过200m, 为高低不平、连绵不断的低矮浑圆山丘地形。如 我国的东南丘陵、川中丘陵。其特点介于山地和 平原之间。
(一)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是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的一个广 阔过渡带,从地形变化和地壳结构的角度来说, 它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也是大陆地壳和 大洋地壳之间的过渡带,属过渡型地壳。
大陆边缘按其地形组合特征,可分为三种 类型:即大西洋型、东太平洋型和西太平洋 型。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通常由大陆架、大陆坡 和大陆裙组成,整体地形表现出宽阔而平 坦的特征,是一个没有火山和地震、较为 稳定的大陆边缘包括大西洋、印度洋和北 冰洋的大部分大陆边缘。
活动性大陆边缘
(左为西太平洋岛弧型,右为安第斯亚型)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大 西 洋 型 大 陆 边 缘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东亚型大陆边缘
1.大陆架 • 大陆架(陆架):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范围从海
岸线开始,向海洋方向延伸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 陆架坡折处为止,陆架坡折处水深在20一550m之 间,平均深130m,把200m等深线作为大陆架下 限。
大西洋陆坡上有三个平坦面,水深分别为550m、1650m、 2950m 。我国东海陆坡上,从陆架边缘到冲绳海沟,可分 辨出6~8个平坦面,其水深分别为170m、200~210 m、 230m、250~255m、400~500m、800m、1000m和 1500m。
3.大陆裙
大陆裙(Continental rise)又称大陆基、大陆隆、大陆 裾。它是大陆坡坡麓缓缓向大洋底展布的扇形堆积体,一 般分布在水深2000~ 5000m处,其上半部覆盖在大陆坡 的基部,下半部则覆盖在大洋盆地上,是一个地跨陆坡和 洋底的沉积体,故称为大陆裙。
2.大陆坡
指自大陆架外缘至洋底这一陡峻的斜坡地带;
平均坡度为4°17′,最大坡度可达35°~45°;
各地水深不一,平均水深从130m到2000m,个 别地方可达3000m以上。
大陆坡是地球上最长、最直和最高的斜坡,呈平 均宽度为20~40km的条带围绕着大陆架。
大陆坡地形复杂,通常发育着二个主要的次一级 地形单元:
世界大洋大陆裙分布(据谢帕德.1979)
4.海沟与岛弧
位于大陆边缘靠近大洋一侧、深度大于6000 m, 延伸数千公里的狭长槽形海底凹地叫作海沟;而 靠近大陆一侧(海沟的内侧)延伸距离很长,呈弧 形分布的火山列岛称为岛弧。二者平行伴生,构 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也有人把海沟与岛弧 的这种伴生关系称为共轭体系。
坦噶尼喀湖
东非大裂谷 ( 6500km )中段
大裂谷的角马群
大裂谷的长颈鹿
大裂谷的斑马群
东非大裂谷
图为埃塞俄比亚大裂缝,目前此裂缝在不断的扩 大中,一百万年后,非洲之角将会成为新大洲 -东非洲。
三、海底地形(地貌)特征
根据海底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一般把海底 地形分为: 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裙、岛弧、海 沟; 大洋盆地; 大洋中脊。
(1)海底峡谷 大陆坡上最显著的特征是有许多两岸陡峭 甚至直立、高差很大的凹槽横切其上,有的甚至切穿大陆 架与现代或近代河口相连。这种切割很深,外形呈“V”字 型的凹槽(或谷地)犹如陆地上的峡谷一样,称为海底峡谷。
(2)大陆坡平坦面 据回声测深资料,大陆坡表面亦不是一 个连续的倾斜面,而是由若干个阶梯状平坦面构成的。
四川盆地
盆地也是一种复合地貌类型,它 由周围的山地或高原和中部的平 原(或低矮的丘陵)所组成。盆 地是构造运动差异的产物,周围 的抬升和盆地内部的相对沉降形 成明显的对照。
(七)裂谷
大陆上呈线状分布的大规模谷地,许多地质和地 球物理证据表明,这些地带是地球表面的巨型裂 隙。地壳在这些地方被拉张而裂开,称为裂谷或 大陆裂谷系。如东非大裂谷,世界著名。其两侧 为高出谷底数百至一二千米的大断崖,平面上呈 开阔的“之"字形曲折延展,为一系列湖泊和峡谷, 全长约6500 km。
因是黄土高原地表植被较少,加之土质疏松、夏天多暴雨,黄土 地貌是风暴堆积形成的.
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 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
二、陆地地形(地貌)特征
陆地地形(地貌)按照高程和地势起伏特征,一般 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洼地和 裂谷。
地表形态是由高低悬殊的“条条"与相对平坦的“块块” 镶嵌而成的。这种“条条块块”,既是地壳表面形态的基 本特征,又反映了地下地质状况的基本格局。
大洋中脊 大洋盆地 海沟大陆坡大陆架 滨海带 大陆
地壳本身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地壳表面的地形 (地貌)更不是抽象的几何形态的组合。确切地说, 地壳表面的地形(地貌)是由各种具有一定的地质 构造、并受到大气圈、水圈中的各种过程和地球 内力不断作用或影响的个体形态的综合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