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规避

合集下载

财务管理法律风险防范

财务管理法律风险防范

财务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一、法律风险的定义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对法律法规的不了解或者不遵守,导致可能面临的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

财务管理涉及到大量的法律法规,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要注意防范法律风险。

二、财务管理法律风险的类型1. 税务风险:包括逃税、偷税漏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可能导致高额罚款和经济损失。

2. 财务欺诈风险:包括虚假财务报表、资金挪用、内部人员违规等行为,可能导致法律制裁和企业形象受损。

3. 合同风险:包括未履行合同义务、违反合同约定等行为,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合同解除。

4. 劳动法风险:包括不合规的人力资源管理、违法解雇等行为,可能导致劳动争议和劳动仲裁。

5. 知识产权风险:包括知识产权侵权、商业竞争纠纷等行为,可能导致高额赔偿和法律纠纷。

三、财务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1. 加强法律意识:企业财务人员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防止财务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3. 定期进行合规检查:企业应定期开展对财务管理的合规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4. 留存核心证据: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应及时留存核心证据,以备可能的法律纠纷。

5. 合规培训:定期为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合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四、财务管理法律风险的后果如果企业未能有效防范财务管理法律风险,可能会面临以下后果:1. 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可能面临高额的罚款、赔偿等经济损失。

2. 法律责任追究:企业可能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

3. 企业形象受损: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后,企业的形象可能受到损害,影响业务发展和公司声誉。

4. 经营困难:面临法律问题后,企业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经营限制等影响,导致经营困难甚至倒闭。

五、财务管理法律风险是企业经营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强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定期进行合规检查等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管理法律风险的发生,确保企业的经营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出纳工作中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出纳工作中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出纳工作中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出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岗位,负责处理现金收付、银行结算、票据管理等诸多事务。

然而,由于出纳工作直接涉及资金的流动,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为了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出纳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法律风险。

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制度出纳人员首先要熟悉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财务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

同时,要认真执行企业内部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每一项操作都有章可循、合规合法。

例如,在现金收付方面,要按照规定的限额控制现金库存,超过限额的部分及时存入银行;在办理银行结算业务时,要严格遵守银行的结算纪律,不得签发空头支票、不得出借银行账户等。

二、确保资金收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1、仔细核对收付凭证在办理资金收付业务时,出纳人员必须对原始凭证进行认真审核,包括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以及审批手续的完备性。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凭证,坚决不予受理。

例如,对于发票要核对发票号码、日期、金额、发票专用章等信息是否准确无误;对于支付申请单,要核实申请金额、用途、审批人的签字等是否合规。

2、规范资金收付操作在收付现金时,要当面点清金额,防止出现差错;在收支票时,要仔细核对支票的各项要素,如收款人名称、大小写金额、日期、印鉴等是否正确。

对于收到的款项,要及时存入银行,并在记账凭证上准确记录。

同时,要加强对资金收付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如保管好现金、支票、印章等重要物品,防止被盗用或丢失。

三、妥善保管财务票据和印章1、财务票据的保管出纳人员要对收到和开出的各种票据进行妥善保管,包括支票、汇票、本票、发票等。

设立专门的票据登记簿,对票据的领用、注销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定期对票据进行盘点,确保票据的数量和金额与登记簿相符。

对于作废的票据,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2、印章的保管企业的财务印章包括公章、财务专用章、法人章等,这些印章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国企财务人员作为企业中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公司财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

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时刻注意法律风险,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本文将从国企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识别、风险防范策略和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法律风险识别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国企财务人员首先需要了解相关的财务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对法律法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还要了解国企内部的相关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范围,避免在执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2. 风险预警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风险预警和识别,及时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

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企业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相关财务行为进行监控,防范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等。

3. 定期风险评估国企财务人员还需要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工作,查找与企业相关的法律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法律风险情况,为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提供依据。

二、风险防范策略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流程和规范,规范相关财务操作。

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分工和责任,明确资金的保管和使用规定,有效防范财务管理的风险。

2. 提高责任意识国企财务人员需要提高责任意识,坚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杜绝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3. 加强合同管理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加强合同管理,确保企业签订的合同合法合规。

对于重大合同,需要及时进行法律风险评估,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对于合同的履行情况,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合同的执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财务法律风险防范

财务法律风险防范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规避公司财务人员在公司运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每项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财务的支持。

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财务人员作为利益的分配者,被法律赋予了及其重要的角色。

正是因为财务人员的这种地位,导致财务人员在各类经济犯罪中被推向风口浪尖,使财务人员的执业面临很大的风险。

财务人员的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对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防范这种风险。

一、财务人员法律风险的根源从法律风险的根源来说,财务人员产生法律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故意犯罪行为毋庸置疑,任何人故意犯罪都是触犯刑律应当都到刑罚处罚的,并不只是财务人员如此。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每个部门法都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公布,这就使法律预测作用得到体现。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法律条文,决定我们是否做出某种行为,以防范违法行为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后果。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罪名有400多个,对财务人员来说,可能触犯的罪名为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偷税罪等,如某出纳截留收入,某会计私刻印章将单位资金转入自己的私人账户,某财务负责人在公司办公会提出以为职工谋福利为名私分国有资产并得以通过、实施等等。

财务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与专业性,许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财务人员往往因此对犯罪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没有人会知道,但这种以身试法所带来的风险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转移。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种触犯刑法的行为终究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财务从业人员对此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二)“迫于压力”一一多数风险的缘起人们常常因为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而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财务部门在公司中属于要害部门,财务人员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都会引来无数关注,财务人员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事才能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

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屈从于领导的压力违反程序做事。

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投资的多元化,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如果财务人员坚持原则,往往会受到单位负责人和来自其他方面的阻挠、刁难甚至打击报复、财务人员的个人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可能丢了饭碗。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一)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一)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一).pdf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一).pdf正文:一.背景介绍二.法律风险概述2.1 法律风险的定义2.2 法律风险的分类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法律责任3.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法定职责3.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4.1 加强组织管理4.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4.3 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4.4 定期进行法律风险评估五.常见法律风险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5.1 财务人员违规报销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5.2 财务人员侵占公款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六.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七.附件:附件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职责明细表附件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范本附件3:行政事业单位法律风险评估报告模板附件:附件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职责明细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职责明细表职责名称:财务核算职责明细:- 负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编制财务报表和会计报告;- 负责财务账簿的设立和日常会计凭证的录入;- 负责财务收支的审核,发放工资和奖金;- 负责编制年度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等。

职责名称:财务管理职责明细:- 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划和实施;- 负责编制预算和预测,控制预算执行情况;- 负责资金计划和投资决策,合理调配资金;- 负责财务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负责与税务部门、审计机关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附件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范本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目标:- 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保护资产的安全,预防损失;- 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运行。

原则:- 分工与协作原则;- 审核与监督原则;- 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原则;- 经费公开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原则。

附件3:行政事业单位法律风险评估报告模板行政事业单位法律风险评估报告一.评估目的二.评估方法三.评估内容四.评估结论及建议五.评估责任与保密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1.行政事业单位: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具有法定管理职能并且独立承担社会管理的事业组织,包括政府机关、群众组织、事业组织、公益性基金会等。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国企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规经营。

随着经济法规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也需要不断加强。

本文将从国企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出发,探讨其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 税务风险在税务方面,国企财务人员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逃税、偷税、骗税等行为,以及税收违法、税务违法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收调查,对企业和个人进行罚款、责任追究等处理。

2. 财务造假风险财务造假行为可能会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国企财务人员如果参与或者默许财务造假行为,将会受到刑事、民事甚至行政责任的追究。

3. 内部控制风险国企财务人员在内部控制上可能存在瑕疵,如财务管理、风险管控、内部审计等方面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内部管理混乱、损失增加等方面的法律风险。

4. 财务违规风险包括资金占用、挪用、私分利润等违规行为,公司财务人员如果参与将会受到法律责任的惩处。

5.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一些国企财务人员可能对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较弱,容易陷入法律风险之中,因此需要加强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培训和教育。

1. 强化法律意识国企财务人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严格遵循国家税收政策和会计准则,遵纪守法、诚信经营。

2. 加强内部管理国企财务人员应加强内部管理,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程序,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审批制度,严禁私分利润、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

3. 严格财务报告国企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不得篡改财务资料,不得虚构交易,不得隐瞒重要事实,做到实事求是,不作虚假记录。

4.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国企财务人员应当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及时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对可能的风险做出预警和处理,防患于未然。

5. 监督检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财务工作进行自查和自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财务管理的合规性。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财务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管理和监控企业的财务活动。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财务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人员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财务报告和披露的法律风险财务报告和披露是财务人员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他们必须确保财务报告准确、完整,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然而,如果财务报告存在错误、虚假陈述或遗漏重要信息,财务人员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此外,如果财务人员故意隐瞒或篡改财务信息,他们可能会被指控犯有欺诈罪。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财务人员应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他们应熟悉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并遵循内部控制程序。

此外,财务人员应保持透明度,及时披露重要信息,并与内部和外部审计人员进行合作。

二、违反税收法律的法律风险财务人员负责处理企业的税务事务,包括申报税款和遵守税收法律。

如果财务人员故意或过失地违反税收法律,他们可能会面临税务罚款、利息和刑事指控等法律后果。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财务人员应熟悉相关的税收法律和规定,并确保企业遵守税务义务。

他们应及时申报税款,准确填写税务文件,并与税务部门进行合作。

此外,财务人员还应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三、违反证券法律的法律风险如果企业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融资或发行股票,财务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证券法律和规定。

如果财务人员提供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或者违反内幕交易规定,他们可能会面临证券欺诈指控和民事赔偿。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财务人员应了解证券法律的要求,并确保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和完整的信息。

他们应遵守内幕交易规定,并与证券监管机构进行合作。

此外,财务人员还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以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四、违反反洗钱法律的法律风险财务人员在处理企业的资金流动和交易时,需要遵守反洗钱法律和规定。

如果财务人员未能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或者故意参与洗钱活动,他们可能会面临刑事指控和法律责任。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财务人员的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国企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和资金,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

但是在工作中,难免会面临各种法律风险,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法律纠纷中。

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做好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应对措施的准备,确保自己在工作中不出现法律问题。

一、合规意识国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首先要具备合规意识,即要切实履行职责,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在财务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不得出现财务造假、账外资金往来等违规行为。

要加强对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自己在工作中遵纪守法,不会因为对法律法规的不了解而犯错。

二、风险防范意识国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大量的资金和财务数据,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风险。

比如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税务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等,财务人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风险,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和稳定运转。

三、规范操作国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规范操作,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流程进行财务管理。

不得擅自私吞资金、挪用企业资金等违法行为,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操作,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要做到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核算,不得存在资产减值不足、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不足等问题。

只有规范操作,才能避免因操作不当而产生的法律风险。

四、自我保护国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好自我保护,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可以通过购买相关的职业责任保险,以便在遇到纠纷时能有一定的法律保障。

在签订合同、开展商务谈判等活动时,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还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法律意识国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具备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会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

会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

会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会计不准确、虚假财务报告、泄露财务信息等问题,给公司和自身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因此,会计人员应该了解并积极采取措施来防范这些法律风险。

一、财务报表不准确一个最常见的法律风险是因为财务报表不准确。

这可能是由于会计人员的错误、遗漏或有意作假造成的。

为了防范这个风险,会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来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

同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进行定期的内部审计和复核。

二、违反财务报告要求会计人员还面临着不合规、违反财务报告要求的风险。

例如,未及时提交财务报表、未按规定披露财务信息等。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会计人员应该熟悉相关的财务报告要求和法规,并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流程来确保及时、准确地提交财务报表。

此外,公司内部应该有相应的审核和复核机制,确保财务报表的合规性。

三、隐瞒信息会计人员泄露财务信息或隐瞒重要信息也会造成法律风险。

这可能是为了隐藏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或者为了个人利益而泄露财务信息。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公司应该建立严格的信息保护制度和安全控制措施,限制对敏感财务信息的访问和使用。

同时,制定道德和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监督,提高其法律风险意识。

四、遵纪守法和道德风险会计人员还面临着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风险。

例如,故意虚报财务信息、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等。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会计人员应该遵守公司的内部规定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公司应该建立相应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确保他们的工作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

五、相关法律问题总之,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时刻关注法律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公司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和法律遵从能力。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1.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了解国家税收政策、企业会计准则、公司章程等重要法律法规,以避免不知不觉地违规。
2.制定合规的公司财务制度
利用公司成立时制定的章程、内部管理规定等,制定合规的公司财务制度以规范公司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如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求助审计机构为公司提供准确的财务报表等。
三、结论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人员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合规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保护财务人员权益的必要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合法合规运营的重要保证。财务人员要准确把握公司的财务风险,积极应对各种可能的法律风险,才能保证公司稳健发展。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财务人员作为公司管理者之一,肩负着管理资金、财务记录、税务等方面的任务。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财务人员面对着各种法律风险,在不经意间可能会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给公司和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本文将从财务人员可能面对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财务人员可能面对的法律风险
3.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建立以风险防控为基础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财务人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并防范各种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4.加强员工培训
对公司内部的财务人员加强法律意识培训,使其深刻了解财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非法行为,以预防风险的发生。
1.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是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中遇见的最大风险之一。在税务方面,可能会违反公司所在国或地区的税收政策,主要表现为偷税、逃税、拖欠税款等。
2.公司财务风险
公司财务风险是指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公司利益受损风险。财务人员可能泄公司核心财务信息、管理不当导致公司利润下降、财务记录不准确等。

财务管理法律风险防范

财务管理法律风险防范

财务管理法律风险防范财务管理法律风险防范1. 概述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财务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 财务管理中的法律风险2.1 涉税风险在财务管理中,涉及到税务的方面往往是一个法律风险的高发区。

企业应该遵守各项税务规定,如申报纳税、缴纳税款等。

如果企业不合规操作,可能面临罚款、税务调查等法律风险。

2.2 财务造假风险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虚构、隐瞒或歪曲事实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企业信誉受损,也面临法律追究的风险。

例如,虚报利润可能涉及到欺诈、虚假宣传等法律问题。

2.3 财务合规风险财务合规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未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例如,企业未按时披露财务信息、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

这些行为容易引发相关监管部门的处罚和法律风险。

3. 防范财务法律风险的措施3.1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财务管理程序和要求,并对员工进行培训以确保其合规操作。

,制度应随时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法规的变化。

3.2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财务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对其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合规操作的知识和能力,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机制。

3.3 定期评估财务风险企业应定期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法律风险。

评估应包括对涉税风险、财务造假风险和财务合规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以便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3.4 寻求专业法律服务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面临的法律风险较大,可以寻求专业法律服务的帮助。

法律专业人士可以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合规指导等,帮助企业避免财务法律风险。

4. 结论财务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应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评估财务风险以及寻求专业法律服务等措施都能帮助企业有效防范财务法律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财务造假的法律风险与规避策略

财务造假的法律风险与规避策略

财务造假的法律风险与规避策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诱惑,这也导致了一些企业在财务报表上进行虚增、隐瞒或篡改等不法行为,即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在法律上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企业和投资者都带来重大风险。

本文将就财务造假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规避策略。

一、财务造假的法律风险1. 刑事风险财务造假行为往往涉及到虚假宣传、欺诈、行贿等违法行为,严重时甚至触犯刑法。

企业主要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包括被投资者或相关机构起诉、被税务部门追究欺诈行为以及被执法机构调查等。

2. 管制风险财务造假行为会触犯国家财务监管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证券法》等。

企业可能面临的管制风险包括受到证券交易所的暂停交易、监管机构的处罚措施和被责令退市等。

3. 民事风险财务造假对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造成了财务损失,他们有权向企业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追究责任和赔偿损失。

同时,企业还需面对合同纠纷、信用受损等民事法律风险。

二、财务造假的规避策略1.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施制度和规范,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此外,要加强内部审计,对财务报表进行定期审核,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 强化独立审计企业应聘请独立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独立性和可信度。

注册会计师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审计,发现财务造假行为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3. 加强公司治理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造假风险。

企业应建立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加强对财务报表和财务决策的监督和约束。

此外,要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通过正当的激励手段来减少财务造假的动机。

4.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企业应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教育,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遵守。

同时,要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员工积极举报财务造假行为,并提供相应的保护机制。

5. 强化外部监管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财务报表的监管,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一、任务背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处理和管理企业的财务事务。

然而,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和复杂化,财务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人员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1. 财务造假风险财务人员可能面临的最大法律风险之一是财务造假。

他们可能会通过虚报收入、隐瞒负债或其他手段来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从而获得非法利益。

这种行为可能触犯刑法和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财务人员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和民事诉讼。

2. 贪污受贿风险财务人员处理企业的资金流动,可能面临贪污受贿的风险。

他们可能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企业资金或收受他人贿赂。

这种行为不仅涉及刑法和行政法律法规,还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损失和声誉受损。

3. 法律合规风险财务人员在企业运营中需要遵守众多的法律法规,如税法、劳动法、公司法等。

如果财务人员未能正确理解和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可能导致企业违法行为,引发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

例如,未按时缴纳税款可能导致罚款和税务处罚。

4. 数据安全风险财务人员处理大量的敏感财务数据,如银行账户信息、客户信息等。

如果财务人员未能妥善保护这些数据,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

这不仅会给企业造成财务损失,还可能触犯相关的数据保护法律法规。

5. 知识产权风险财务人员在处理企业的财务事务时,可能接触到公司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

如果财务人员泄露或滥用这些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可能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损,并触犯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三、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确保财务人员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政策。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

2. 定期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案例分析和合规操作指南等。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为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了解和应对相关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关注和防范的法律风险。

一、违法违规风险国企财务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内部规定,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要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要求,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准确。

要遵守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及时、足额缴纳税款。

还要遵守公司法和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二、内部控制风险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关注和防范的另一个法律风险是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营、保护企业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财务人员履行职责的基础。

国企财务人员应该参与和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

也要遵守企业的内部规定,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防止发生内部舞弊和财务丑闻。

三、合同风险国企财务人员在与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合作和交易时,要注意合同风险的防范。

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合法合规。

要对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对方违约或者自身违约的风险。

国企财务人员还要防范合同纠纷的风险,尽力减少和化解合同纠纷,维护国企的合法权益。

四、知识产权风险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关注和防范的还有知识产权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防止他人的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商誉。

在与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合作时,也要注意合同中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款,确保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五、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风险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关注和防范的法律风险是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风险。

国家对于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国企财务人员应该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违法违规的行为。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作为财务人员,你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处理企业的财务事务,包括账目记录、报表编制、税务申报等。

然而,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人员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违反财务规定和法律法规的风险作为财务人员,你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财务规定和法律法规,包括财务会计准则、税法、公司法等。

一旦违反这些规定,你将面临以下风险:1. 财务造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如果你故意虚报或隐瞒财务信息,可能涉及财务造假的风险。

这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法律诉讼、罚款甚至破产等后果。

应对策略:作为财务人员,你应该始终遵守财务会计准则,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

如果你发现任何错误或不一致之处,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积极配合内部审计。

2. 税务违规:在进行税务申报时,如果你故意漏报或虚报税款,可能触犯税法,面临税务违规的风险。

税务机关可能对公司进行税务调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应对策略:作为财务人员,你应该熟悉税法和税务政策,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如果你对税法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税务专业人士。

二、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的风险作为财务人员,你可能接触到公司的机密信息,如财务报表、合同文件、薪资信息等。

一旦这些信息泄露,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并涉及法律风险。

1. 内部泄露:如果你故意或过失地泄露公司的机密信息,可能触犯商业秘密保护法,面临法律追责。

应对策略:作为财务人员,你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确保公司机密信息的安全。

不得将机密信息外传,避免使用个人邮箱或移动存储设备存储公司敏感信息。

2. 外部攻击:公司面临来自黑客、病毒等外部威胁的风险。

如果你的电脑或账号被黑客入侵,可能导致公司机密信息的泄露。

应对策略:作为财务人员,你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定期更新电脑系统和杀毒软件,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IT部门报告。

三、违反职业道德的风险作为财务人员,你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保持诚信、公正和保密。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人员作为公司内部的核心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财务人员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着许多法律风险。

如果不加以防范,这些风险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财务人员常见法律风险财务造假财务造假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故意在财务报表等文件中伪造或掩盖信息。

财务造假不仅违反公司法律规定,还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

财务人员如果参与财务造假,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的错误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是公司财务报表的必备组成部分。

如果财务人员处理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时出现错误,这将会对公司和股东带来财务上的损失。

而且,如果这些错误是故意的,财务人员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税务问题财务人员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税务规定。

如果财务人员违反税法规定,将会面临罚款、拘留或监禁等法律后果。

监管问题监管问题是指财务人员在处理公司金融或财务方面的业务时,违反相关监管规定。

如果公司在金融或财务方面的业务违反监管规定,财务人员可能面临国家的监管机构的法律制裁或者公司的内部审计。

如果财务人员明知公司的金融或财务业务违反监管规定仍然参与其中,那么他们将会面临法律制裁。

防范措施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防范法律风险:学习相关法律和法规财务人员必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业务涉及的各种法律和法规。

这些法律和法规包括税务法、金融法、刑法等。

此外,财务人员还应该关注最新的法律和法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业务操作。

遵守公司的规定和程序财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规定和程序,包括公司财务制度、安全政策、业务流程等。

如果财务人员发现公司的操作不规范或存在违法行为,应该及时向上级报告。

责任分工和监督制度公司应该建立清晰的责任分工和监督制度。

财务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责任,确保自己不会违反法律和公司规定。

另外,公司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财务人员的行为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法律规定。

财务管理制度的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

财务管理制度的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

财务管理制度的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需要考虑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还需要重视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的管理。

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了解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财务管理制度中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法律风险1. 法律风险的概念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法规不明确或不完善、解释模糊、执行力度弱等原因,导致可能面临的法律纠纷、责任承担以及经济损失的风险。

在财务管理中,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税务管理、财务合规等方面。

2. 法律风险的表现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数据造假、偷逃税款、违规披露信息、虚假广告等。

这些行为不仅可能违反相关法规,还可能导致企业信誉受损、经济损失等后果。

3. 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为规避法律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保持财务数据真实、完整、准确。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法规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二、合规风险1. 合规风险的概念合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未能全面、及时地履行相关法规、规章、标准要求,导致可能面临的处罚、信誉受损、经济损失等风险。

在财务管理中,合规风险主要体现在税收合规、财务报告合规等方面。

2. 合规风险的表现合规风险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逃税、偷税漏税、财务报表不真实、不完整等。

这些行为不仅可能违反相关法规,还可能导致企业遭受严重处罚、失去市场信任等后果。

3. 如何规避合规风险为规避合规风险,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了解最新法律法规变化,并及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确保企业合规经营。

结语在财务管理中,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但也是机遇。

通过正确的风险管理和合规监管,企业可以降低风险、提升盈利,并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公司财务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公司财务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公司财务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公司财务管理是保证企业经营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法律法规的不断更新,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税务合规风险在公司财务管理中,税务合规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时候,企业可能会因为未能及时了解税收法规的变化而导致纳税错误,从而引发税务风险。

此外,企业还可能因为未能按照税法要求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而被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并处以罚款。

为了防范税务合规风险,企业应当加强财务人员的税法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最新的税收法规。

同时,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强化税务风险的监测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税务合规问题,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公司财务管理中另一个重要的法律风险。

在企业融资活动中,存在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等各种风险。

要防范金融风险,企业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研究,提高对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策略,合理控制借款成本,降低金融风险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

三、合同风险在公司财务管理中,合同风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风险。

企业在进行各种交易时,需要与各方签订合同,合同的不完善或违约可能导致经济损失。

为了防范合同风险,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合同并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此外,企业还应当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合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知识产权风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知识产权对企业的价值日益凸显。

在公司财务管理中,企业需要合理使用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为了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企业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保护和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财务管理法律风险防范

财务管理法律风险防范

(二)票据业务法律风险
【风险防范】 • 不接受未背书或者背书不连续的支票; • 在转让票据时按规定背书转让。
(二)票据业务法律风险
• 二、不写收款人且未限制背书转让导致资金损失的风险 【案例】A为支付货款签具一张未写收款人的支票,后在交
接过程中遗失,未及时发现,发现后申请公示催告,最终 在法院挂失止付通知送达银行之前,被人在银行兑现,造 成资金损失。
(二)票据业务法律风险 【风险防范】
• 在取得票据的时候,一定要保留好合 同、送货单等交易凭证。
(二)票据业务法律风险
• 五、合理使用“不得转让”规定是对自己权利最有效的 保护
•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出票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 ”字样的,票据不得转让。如果是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 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 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 ”字样,是通过牺牲票据的流通性来提高票据的安全性。 相对而言,出票人签发票据,其在乎的是票据的支付功能 ,而非流通功能。在实现支付功能后,为了安全而牺牲流 通性,也是可取的选择。在记载“不得转让”字样且填写 收款人的情况下,即使票据遗失,也能大大降低资金损失 的风险。
• 分析意见:根据《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应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可以说,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 务关系是票据关系的法律基础和事实基础。没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 关系的票据关系,就如建筑在流沙上的房屋,是非常危险的。而且,真实的 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对于持票人而言,与票据关系一道为持票人提供双 重保障,即使在票据权利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仍可主张真实交易权利。但是 ,如果失去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这一基础,结果将是一重保障都 没有,可能会既无法实现票据权利,也无法实现真实交易的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规避公司财务人员在公司运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每项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财务的支持。

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财务人员作为利益的分配者,被法律赋予了及其重要的角色。

正是因为财务人员的这种地位,导致财务人员在各类经济犯罪中被推向风口浪尖,使财务人员的执业面临很大的风险。

财务人员的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对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防范这种风险。

一、财务人员法律风险的根源从法律风险的根源来说,财务人员产生法律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故意犯罪行为毋庸置疑,任何人故意犯罪都是触犯刑律应当都到刑罚处罚的,并不只是财务人员如此。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每个部门法都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公布,这就使法律预测作用得到体现。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法律条文,决定我们是否做出某种行为,以防范违法行为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后果。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罪名有400多个,对财务人员来说,可能触犯的罪名为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偷税罪等,如某出纳截留收入,某会计私刻印章将单位资金转入自己的私人账户,某财务负责人在公司办公会提出以为职工谋福利为名私分国有资产并得以通过、实施等等。

财务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与专业性,许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财务人员往往因此对犯罪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没有人会知道,但这种以身试法所带来的风险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转移。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种触犯刑法的行为终究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财务从业人员对此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二)“迫于压力”——多数风险的缘起人们常常因为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而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财务部门在公司中属于要害部门,财务人员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都会引来无数关注,财务人员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事才能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

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屈从于领导的压力违反程序做事。

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投资的多元化,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如果财务人员坚持原则,往往会受到单位负责人和来自其他方面的阻挠、刁难甚至打击报复、财务人员的个人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可能丢了饭碗。

而往往一旦财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下做了假账提供了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被追究责任时,单位负责人又会以“账是财务做的,报表是财务出的,我不懂财务,我也不知道……”为由推脱责任。

试想不是单位负责人给财务人员施压,财务人员如果没有得到单位负责人的同意或默许,他们能不恪守职业道德擅自做假账、出假报表、编虚假会计资料吗?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

(三)无故意行为引起的法律风险如果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既没有故意犯罪的行为也没有迫于领导的压力不得不从事的行为,是不是就不会存在法律风险了呢?让我们看看以下的案例。

某公司总经理在正常工作日时间交给单位出纳5000元的餐费发票,说是前几天陪客户吃饭的发票,要她拿去帮着把票贴一贴。

我们大家都知道,这种事情其实财务人员干得多了,也是不足为怪的。

该出纳拿到发票后,自己找了“票据报销单”和“粘贴单”贴好后,找财务经理签字,并向财务经理说明这是今天总经理拿过来的,要帮忙贴一下,财务经理也并不怀疑,就把字签了,然后拿着去找这位总经理签批,自然很顺利就签了字。

之后,她从自己保管的保险柜中拿出5000元直接给了总经理。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出纳只是让总经理在“批准人”一栏中签了字,而“报销人”和“领款人”两栏都是出纳代这位总经理签了字——其实她是出于好心,想既然是总经理安排的,并且已经过他批准了,其他这些“小事”就帮着做了吧。

可事实上,这是她经验严重不足,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这点。

大约一年后,这位总经理离任,总公司安排做离任审计,大家知道,在离任审计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查清总经理在任期内所报销的所有事项,包括金额、内容等。

审计人员最后拉出一个清单,要总经理确认,这位总经理发现有一笔5000元的餐费报销,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审计人员说这种事情好办,立即就把那笔5000元的报销单子找了出来,总经理仔细一看,马上就说“报销人和领款人虽然是我的名字,但都不是我签的字。

”这时审计人员也发现“批准人”一栏的字体明显和“报销人”、“领款人”的字体不相同,又把财务经理叫过来,财务经理一看就说这是出纳的笔体,那就把出纳叫过来,出纳一看就知道这笔单子是怎么回事,说这是哪年哪月哪日总经理交给的餐费发票,要我帮忙贴一下,我贴好领出钱来就给老总了。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总经理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不承认领过这笔钱。

这可真把出纳给急坏了,因为总经理说是出纳自己把钱领走了,还要报案,说是出纳贪污公司财产;而从目前的证据来看,对出纳是很不利的,因为出纳并不能证明她将这笔钱交给总经理了,而“领款人”一栏又确实是她签的字。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能看到财务人员法律风险的一种类型。

造成这种法律风险类型的成因,大多数是因为财务人员在观念上法治意识比较淡薄,对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知之甚少;具体操作当中没有严格按照公司财务制度及财务流程办事。

二、财务人员可能触犯的刑事犯罪提起刑事犯罪,大家可能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因为大家都是遵纪守法的人。

大家可能觉得,我只要不主动犯罪刑法就与我无关了。

现实中一些人由于对刑法不了解,无意中触犯了刑法的规定,最后被公安机关带走的时候还不知到底怎么违法了。

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根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为了不被“高压线”伤害,我们要去研究它,研究明白后我们才可能去防范它。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财务人员要想规避来自刑法的法律风险,就必须先了解财务工作可能触犯刑法的哪些罪名。

(一)职务侵占罪1、概念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据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2、特征(1)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犯罪对象是行为人所在单位的财务。

此处的“公司”是指依公司法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

这一特征有三个要点:一是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便利。

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职务上所具有的主管或管理、经手本单位财务的方便条件。

如果行为人未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而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如因工作关系而熟悉周围环境等便利条件,非法占有本单位财务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本罪。

二是实施了占有本单位财务的行为。

三是数额达到较大。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具有将本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的目的。

3、案例: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58万被告人夫妻王某、李某原系四川省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

2005年5月底,被告人李某利用与结算中心银行出纳孙某相邻办公的便宜条件,趁其不备偷取三张空白现金支票,将其中两张分别填写20万元和21万元,并伪造孙某的信息将支票交给王某由其在天原公司银行分理处提取款项。

2005年6月15日,李某再次窃取孙某手中保管的公司转账支票,在填写金额后由王某偷盖其所在单位会计徐某所保管的印章,先后两次从银行提取现金17万元。

据悉,以上现金人民币58万元均被被告人王某、李某据为己有。

为掩盖事实,被告人王某还利用其负责天原公司资产财务部网络管理的便利条件,对公司财务程序底库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改动。

2006年12月1日,天原公司发现并报案,被告人王某和李某遂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并追缴两人用赃款所购商品房一套及现金2万元。

职务侵占罪如何量刑2007年6月7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一审以职务侵占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王某、李某有期徒刑各五年六个月。

分析:本案中王某、李某作为公司的财务人员,以故意非法占有本单位财务为目的,利用经手本单位财务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已经触犯了《刑法》第271条规定,依法应当按照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二)挪用资金罪1、概念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2、特征(1)犯罪客体是公司财产占有、使用权。

犯罪对象是行为人所在单位的资金。

资金包括以货币形态表示的人民币、外币和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股票、国库券、债券等。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

这一特征有三个要点:其一,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

其二,挪用资金必须是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使用,不能是归其他单位使用,否则不能构成本罪。

其三,行为人的挪用行为必须是利用了其职务上的便利。

所谓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其在本单位中所担任的主管、经营管理本单位资金的职权和形成的便利条件。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3、案例西安某公司出纳张某,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司30万元挪作自己买房使用半年,被公司发现后依法追究挪用资金罪,判刑四年有期徒刑。

分析:张某作为公司出纳,身为公司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买房使用,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未还,已经触犯《刑法》第272条规定,依法应按照挪用资金罪定罪处罚,因为挪用金额巨大,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张某挪用资金是用来盈利活动或非法活动,即使挪用不超过三个月,也会构成犯罪;(三)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1、概念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务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2、特征(1)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正常管理秩序及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在职务上的主管、经管、经手办理本单位事务的权利所产生的方便条件,具体说,就是行为人的职务上的权力能够为他人谋取某种利益,也能够使他人得不到其应得的某种利益。

因此,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实质上就是利用本人职务权力,对他人利益的制约性,这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

要注意《刑法》第163条第2款还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也应当以本罪论处。

(3)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4)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