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电图

合集下载

视觉电生理检查

视觉电生理检查
全视野ERG 评价总体视网膜功能的一种标准化临床检查 多焦ERG(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 mERG) 是一种分析后极部视网膜(250)局部功能的新检查技术 常用37、61、103、241个测试位点 类型:闪光mERG、图形mERG
常用的103个位点闪光刺激
暗适应F-ERG
明适应F-ERG
Figure : Diagram of the five basic ERG responses defined by the Standard. These waveforms are exemplary only, and are not intended to indicate minimum, maximum or even average values. Large arrowheads indicate the stimulus flash. Dotted arrows exemplify how to measure time-to-peak (t, implicit time), a-wave amplitude and b-wave amplitude.
ms
N1
P1
N2
四象限平均反应
SN
ST
IT
IN
每个象限22个位点
上、下半野反应
上、下半野各46个位点
20 nV/deg^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ms
1
2
14.2
-13.6
27.5
24.6
41.6
-18.8
14.2
-15.0
27.5
27.0

视网膜电流图测定过程中的护理配合-精品文档

视网膜电流图测定过程中的护理配合-精品文档

视网膜电流图测定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4.275
ERG是视觉电生理诊断学中应用最早的一种方法。

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目前临床视觉电生理发展的主要方向是:①运用计算机技术,简便、快速有效地提供测试结果;②用多种指标对波形进行分析,除常规测定振幅和绝对期外,还采用Fourier分析测定多次谐波、视网膜电流图的强度-反映函数分析等,为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多的指标;③运用不同的刺激条件,对视网膜病变休憩局部定位。

用暗视ERG主要测定周边部视网膜功能,而用明视ERG则主要测定后极部功能。

闪光ERG、局部ERG及图形ERG可反映黄斑部功能;④选用高强度的刺激光,可克服屈光间质浑浊的障碍,测定视功能,如白内障术前、玻璃体浑浊作切割术前ERG的检查可帮助预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另外,尽管有屈光间质的浑浊,也可能把深层视网膜疾患(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或视网膜脱离)与浅层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循环障碍)区分开来。

目前,ERG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与科研。

2007年12月~2009年1月我科对223例患者进行了ERG的检查,通过检查摸索出在护理配合中的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FFA结合F-VEP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

FFA结合F-VEP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

FFA结合F-VEP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导读: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optico-neuropathy)系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疾病。

一般以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约9~11mm进入视神经处为界,临床上分前段和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两型。

……
目的分析荧光素眼底(FFA)血管造影、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FFA)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0例(45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FFA、F-VEP以及闪光视网膜电图进行分析。

主要指标为FFA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荧光充盈变化,F-VEP P100的潜伏期和幅值变化以及闪光视网膜电图a波、b 波潜伏期和幅值的变化。

结果所有患者FFA早期视盘部分或大部分呈现荧光充盈迟缓,缺血区表现为局部的充盈缺损;晚期全视盘呈强荧光。

P-VEP异常率94.3% ,17%患者潜伏期(110.38 ms±15.2 ms)延长,90%患者幅值(3.83 μv±1.14 μv)下降。

闪光视网膜电图异常率100%,b波幅值(221.83±98.43) μV下降率96.8%;振荡电位(OPs) 总和幅值(97.22±28.76) μV下降率100%。

结论 FFA
结合F-VEP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
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临床视网膜电图标准-2019年医学文档资料

2018年临床视网膜电图标准-2019年医学文档资料

(三)儿科的ERG记录 从婴儿到儿童的ERG均可以被记录下来,
但由于他们的眼球尚未充分发育且配合程 度差,应予以特别的注意。 安静或麻醉状态:大多数儿科检查不需要 安静状态或进行常规麻醉(局麻对于连接 电极是必须的),如果必要小婴儿可以被 束缚起来。偶尔不配合的儿童(尤其是2-6 岁自制力差者)可经过口头安慰或关怀使 之安静下来。下医嘱时应充分注意各种症
(五)电子记录装置 电流放大:建议放大器及前置放大器的通
频带应至少有0.3-300Hz的可调范围,这样 才能记录下振荡电位及满足其他特殊要求。 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应至少为10MΩ。放 大器通常为电容藕合的交流放大器,能过 滤掉电极所可能产生的极化电位。 病人的隔离:建议依据各国对临床生物记 录仪器的现行安全标准对病人进行电子隔 离。
(四)特殊反应 视杆细胞反应:建议患者在做记录之前暗
适应至少20分钟(如患者事先受到强光刺 激则需更长时间)。由于视杆细胞反应是 对明适应最敏感的反应,因此暗适应后应 首先测量其信号。标准的刺激是低于白光 单闪,强度为2.5log的较弱白光。建议两次 闪光之间的最小间隔为2秒。符合标准的蓝 光同样适用。 最大混合反应:最大联合反应由白色标准
(二)视网膜电图的测量
振幅和绝对时间都应测量以选择ERG信号。
为达到检查目的,最常测量的是最大联合 反应和单闪视锥细胞反应的b波振幅,以及 单次闪光视锥细胞反应和30Hz闪烁反应的b 波峰值时间。 按现在的习惯,a 波振幅的测量是从基线到 a波波谷,b波振幅是由a波波谷到b波波峰, 而b波峰值时间是由闪光时刻到波峰的时间。 (见下图) 振荡电位:怎么样测量和描述振荡电位在
光刺激及背景亮度的校准:由全视网膜刺
激器所产生的每一次闪光的强度应由医务 人员或制造商记录下来,最好是有一个内 置式光度仪在刺激球上。大多数的动态镜 每次闪光的光输出随着闪光频率变化而变 化。因此,应为单闪及连续闪烁制造不同 的校准器。光度仪在非内置状态下应能记 录光刺激器表面的亮度。它应能满足基于 明适应发光函数(光适应——发光度曲线) 为光强度测量所制定的国际标准,同时它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视觉电生理检查是通过视觉系统的生物电活动检测视觉功能,是一种无创性、客观性、视功能检查方法,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以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法。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成像,经光电转换后以神经冲动的生物电形式经由视路传导到视皮层,形成视觉。

视觉电生理检查适用于检测不合作的幼儿、智力低下患者及诈盲者的视功能;可分层定位从视网膜至视皮层的病变;在屈光间质混浊时亦可了解眼底有无严重病变;选用不同的刺激与记录条件,还可反映出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的局部病变,对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功能状况进行检测。

(一)眼电图法眼电图(EOG)是测定随着明适应和暗适应状态改变或药物诱导而使眼球静息电位发生改变的规律性变化,主要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功能,也用于测定眼球位置及眼球运动的变化,及黄斑部营养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药物中毒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诊断、用于眼球运动障碍的检查。

1基本技术(1)使用带有局部光源的全视野球,水平注视点夹角为30o o(2)电极使用非极性物质,如氯化银或金盘皮肤电极。

电极电阻V1OkQ。

(3)光源为白色,光的亮度用光度计(Photometer)在眼球所在位置的平面测量。

(4)使用交流电放大器时,高频截止为IOHz或更高(但要低于50HZ或60Hz),低频截止(1owfrequencycutoff)为0.IHz或更低。

(5)放大器应和被检者隔开。

(6)记录信号时,监视器显示原始波形,以此判断信号的稳定和伪迹等。

2.检查前准备(1)可以散大被检者瞳孔或保持自然瞳孔。

(2)电极置于被检者每只眼内外眦部的皮肤,接地电极置于其前额正中或其他不带电的位置。

(3)向被检者说明检查过程,嘱其跟随两个固视点的光的交替变换而往返扫视。

(4)变换频率在0.2〜O.5Hz(每1~2.5s变换1次),不能坚持的少数被检者可将扫视放慢到每分钟1次,每分钟测定1次电位的谷和峰。

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诊断技术讲座#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原理和临床应用(二)吴德正3仪器的使用目前主要使用二类m f E RG测量仪,一类是由美国ED I公司生产的VERIS,另一类是由德国ROL AND公司生产的RET Iscan。

这二类仪器均达到以上提到的I SCEV指南的要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本文就该两类仪器的主要不同点作一阐述,这些不同点也是其仪器的特色之处。

3.1刺激器VERIS使用的是CRT,其刷新频率常用为65H z或75H z,刺激屏幕的分辨率为1024@768,最大的刺激光亮度可达到200cd/m2以上。

而RETIscan的刺激器也使用CRT,其刷新频率为60H z,刺激屏幕的分辨率为640@ 480,最大的刺激光亮度可达到120cd/m2。

此外,另一种为发光二极管(li g ht e m itti n g diode,L ED)刺激屏幕。

3.2m2序列VER I S采用长的m2序列,对103个六边形,当取K 值(为2的幂)为14、15或16时,对应75H z刷新频率,需要总的测试时间分别为3m i n38s、7m in17s和14m in34s。

长序列能减少各六边形序列环的起始点相距太近的缺点,提高信噪比,但由于测试时间太长,受试者会感到疲劳,因此可进行分段测试。

一般一个测试段时间为30s,稍作休息后可继续后一测试段,,直至全长测试完毕。

得到的结果包含一阶函数核和二阶函数核的反应,根据需要选取函数核,临床上多数选用一阶函数核。

RETIscan采用短的m2序列,并同时结合矫正序列的方法,减少了系统误差。

K值可选7、8、9或10,其一阶函数核和二阶函数核的反应需分别测试,当取K值为9、刷新频率为60H z、61个六边形或103个六边形时,其一阶函数核的一个循环时间为47s,可作多次循环,最多为8次,通常作4~5次循环,如波形良好则可完成测试。

二阶函数核的一个循环时间为89s,最多可循环12次。

3.3闪光序列作者单位:510060广州,眼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通讯作者:吴德正(Em ai:l wd zz oc@gzs um .c n)m2序列控制刺激六边形的闪烁顺序,虽然有闪光和无闪光的出现是随机的,但是在随机出现过程中,二次刺激之间的间隔时间是可以选定的,在临床上商品化的仪器都已作了默认的设置,VER I S仪器选定的间隔时间为1313ms(根据该仪器刷新频率计算出的1帧时间);RET Iscan仪器选定的间隔时间为8313m s(根据该仪器刷新频率计算出的5帧时间,其中第1帧为随机有闪光和无闪光,第2帧至第5帧均为黑屏)。

临床图形视网膜电图标准

临床图形视网膜电图标准

波形的瞬态刺激产生,按照惯例 阳性波的波形向上。 (一)瞬态图形视网膜电图 Parameters: check size 0.8°, field size 15°x15°, contrast 98%, mean luminance 45 cd/m2, 4.5 reversals/s. 在瞬态刺激(6次翻转或更低,等同于3Hz或更低)下可诱发瞬 态图形视网膜电图(见后图)。波形特征是有一个小的起始负 性(N)成分,大约35ms,可记作N35。紧接着是一个的大的 阳性(P)成分,约45-60ms,可记作P50。再接着的是一个大的 阴性成分,约90-100ms,N95。 对于瞬态图形视网膜电图,波幅的测量是在峰与谷之间测得: P50波幅的测量是从N35的谷部到P50的峰部,在某些病人中 N35很难获得,此时N35就用零时相到P50开始之间的平均值代 替。N95波幅测量是从P50峰值到N95谷值,这样,N95波幅就 包含了P50。 潜伏期是指刺激开始到有关波形峰值的出现,无经验的工作者 也许会注意到,如果有肌肉活动或其他人工影响干扰的话,那 波形上的最高点就并不总是符合峰值的意义。记录峰值时,峰 值应该表现在平滑且理想的波形上。 (二)稳态图形视网膜电图 更高水平的瞬态刺激,比如高于10次翻转,等同于5Hz,连续 的波形就会重叠,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稳态的图形视网膜电图。 波形更似正弦图形,就要用Fourier分析法去测定波幅及瞬态的 时相变化(相对于刺激)。
临床图形视网膜电图标准
Michael Bach1, Marko Hawlina2, Graham E. Holder3, Michael F. Marmor4, Thomas Meigen5, Vaegan6 and Yozo Miyake7 1Univ.-Augenklinik, Freiburg, Germany; 2University Eye Clinic, Ljubljana, Slovenia; 3Moorfields Eye Hospital, London, UK; 4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tanford (Calif.)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5Univ.-Augenklinik, Würzburg; Germany; 6Visiontest Australia, Sydney, Australia; and 7Nagoy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agoya, Japan. M. Bach chaired the PERG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and Y. Miyake is President of the ISCEV.

视觉神经生理学课件 视网膜电图

视觉神经生理学课件 视网膜电图

特殊ERG
• 黄斑或局部ERG、多焦ERG & 图形ERG • 光感受器早期电位 • 暗视阈值反应,STR • 明视负波反应,PhNR • 直流电ERG • 长时程闪光ERG(ON和OFF反应) • 超强闪光ERG、双闪光ERG、色光ERG • 暗适应和明适应 • 刺激强度/反应振幅的相关分析
第二节 产生机制及起源
• ERG的测量
– 潜伏期 – 峰时(隐含期) – 振幅
• OPs的测量
– ……
• 30Hz闪烁反应
– ……
二、技术参数
• 电极种类
– Burian-Allen电极、DTL电极、ERG-jet电极、 皮肤电极
• 刺激参数
– 刺激光波长、刺激强度、背景亮度、刺激时间
• 记录
– 先记录暗视ERG,后记录明视ERG – 三种电极:记录电极、参考电极、接地电极
Fundus photograph in patient with latestage RP with the classic triad. Bone-spicule retinal pigmentation (black arrow), retinal vessel attenuation (white arrow) and waxy disc pallor (red arrow).
标准ERG
• 由ISCEV规定的五项检查组成 – 暗适应弱闪光ERG – 暗适应强闪光ERG – 震荡电位 – 明适应强闪光ERG – 明适应闪烁ERG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of Vision
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 ISCEV
第1版 (2006年9月1日) • 平装:205页 • 定价:150元 • ISBN:7530433989 • 尺寸: 28.5 x 21 x 0.8 cm

视觉电生理VEP--ERG

视觉电生理VEP--ERG

大电极:金属(常用银,金等)丝或面积为几平方厘米的金属片
把大电极放在待测部位即能记录到该处存在的生物电。 它记录到的是许多细胞(例如一个器官)的电活动综合而成的生物电。
大电极放在胸前心脏附近,就能记录到心脏跳动时发生的电活动——心电。 用同样方法可记录到脑电、肌电等多种器官和组织的电活动;

微电极:尖端直径可小于1μm,也可大至几μm的玻璃管或金属丝
电极位置同全视野ERG

检查前不需要暗适应,检查时弱光即可 刺激次数可视情况,30~60次,时间太长患者疲劳影响结果
PERG

ERG评价全视网膜功能,PERG主要评价黄斑功能且对黄斑功能异常较敏感 PERG对黄斑功能的客观评价,补充了ERG对局部视网膜功能评价的不足
黄斑病变P50振幅明显降低,重症者甚至没有波形
大多数黄斑病变,PERG的振幅下降和视力下降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黄斑功能保留而周边视网膜弥漫性变形时,ERG异常而PERG正常


通常N95和P50具有共同性,所以N95/P50振幅比一般不下降
全视野ERG正常,PERG异常,呈熄灭型,病变在黄斑 PERG正常但ERG检测不到,呈典型RP,即黄斑功能良好,周边功能差 ERG稍好,各项振幅均比正常低,PERG P50完全丢失,即黄斑功能差,周边稍好 PERG和ERG均完全消失,视网膜整体功能都很差
PERG


视神经疾病:主要影响N95的振幅 视神经脱髓鞘疾病:N95异常率85%,P50异常率仅50%。
P50异常眼,往往有N95异常。 PVEP异常,P50也异常。


视神经压迫症:N95异常也常见于颅内占5异常最常见,P50异常只见于严重病例

临床图形视网膜电图标准

临床图形视网膜电图标准
➢ 然而图形视网膜电图信号非常弱,依据刺激源的特性,在0.5-8.0 μV区域信号比较典型, 并且图形视网膜电图的记录比常规的ERG记录要求要高得多。在文献中报道的诸多记 录方法在技术要求与技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一个新的使用者很难从中选择。
➢ ISCEV认为现在已有充足的技能和临床经验去设定一个标准,本标准源自Marmor等的 “图形视网膜电图指南”,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并旨在解释图形视网膜电图。
President of the ISCEV.
简介
➢ 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图形视网膜电图)是视网膜的一个生物电位,在 当注视一个瞬态变化调节的稳定的全亮度的刺激器(棋盘格或光栅)时,这个电位便 会诱发出来。
➢ 最常用翻转变换的棋盘格样图象刺激器诱发,黄斑部或内层视网膜机能不良时会在图 形视网膜电图上有针对性地表现出来,而这在常规的全视野ERG上则不会表现出来。 图形视网膜电图在神经学和眼科学临床与基础研究实践中受到了的关注。
临床图形视网膜电图标准
Michael Bach1, Marko Hawlina2, Graham E. Holder3, Michael F. Marmor4, Thomas Meigen5, Vaegan6 and Yozo Miyake7 1Univ.-Augenklinik, Freiburg, Germany; 2University Eye Clinic, Ljubljana, Slovenia; 3Moorfields Eye Hospital, London, UK;
基本技术
➢ (一)电极 ➢ 记录电极: 推荐使用可以接触角膜或附近的球结膜的电极,不包括接触镜电极及其他一些可降低视
网膜成像的电极,薄的DTL和箔电极放置时局部通常可以不麻醉。实验操作者要注意一些人为的损 伤。插人电极前应检查电极的完整性,以达到各种电极的说明书要求。注意:在原位测量阻抗时一 些设备可能会给病人带来伤害。电极尽量固定(主要的人为因素和干扰来源)。 ➢ DTL电极: 应该放置于穹隆的下部,电极在内眦部通过下眼睑或贴于面颊部,有助于固定。 ➢ 箔电极: 应该直接固定于瞳孔中心的下方,这样病人在眨眼时电极基本不动。如果箔线圈通过下眼 睑而不接触,然后系于面颊部,则可获得最佳效果。电极和导联的连接尽量成一直线,并不要接触 皮肤。 ➢ 环状电极: 放置于下部穹隆。环状电极应该绕起来,这样绝缘线的接触部位就位于球结膜上,距下 缘约5mm,环状电极不要接触角膜,这就要求在接触前就应该把电极的各个分支尽量分开(15- 20mm),而后导联固定于面颊部。 ➢ 不同的电极需要其适应的技术,这对于获得平稳和可重复性的图形视网膜电图记录非常重要,对于 特殊的电极还需要一些额外条件。 ➢ 参考电极: 表面参考电极应该放置于同侧外部眼角处,乳突,耳垂或前额部位会由于皮层电位或对 侧眼所产生的图形视网膜电图而造成干扰。如果在做单眼图形视网膜电图记录,遮盖眼的电极可以 作为参考电极。 ➢ 地线: 一个单独的表面电极应连接在放大器的“地线接入”上,前额是一个典型的位置。 ➢ 表面电极特性: 皮肤参考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的阻抗应该小于5KΩ,应用适当的清洁剂处理皮肤, 应用合适的导电膏以确保良好的连接。由于眼内电极阻抗很小,因此参考电极的低阻抗对于获得最 佳的抗干扰(普通模式)就十分重要。 ➢ 电极的清洁与消毒: 参照全视野闪光ERG的ISCEV标准。

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其应用

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其应用
维普资讯
中国实用 眼科 杂志第 2 卷 (0 2 O 20 )第 4 期
专题 笔 谈
和 比较 。
多焦视 网膜 电 图及 其应 用
张 伟 综述 赵堪 兴 审校
由于多 焦视 网膜 电图几乎 同时对 视 网膜 的不同部
位进行刺激 ,各部位的刺激时间几乎重叠 ,因而测量 时间相对较短,临床上可采用 4 分钟 、 分钟、l 分 8 6 钟或 3 2分钟 ,以 4或 8分 钟 较 为 常用 ,因为 记 录 时 间过长 ,受检 者不 易耐 受 ,反 而影 响记 录效果 。整个
进气泡等原因而使原始波形不规则时可重新开始该节 段 的记录。而刺激 图形阵列可选取 6 个 刺激单元 或 1 13 4 0 、21等 ,刺激野 半 径为 2 3,刺 激器 的最高 照 明
强度为 80d m ,这样 可有 效抑 制视 杆 细胞 的 反应 , 0 c/ 2
背景光照度不超过 1c/ 2 0d m ,可由专用的测量仪测定 并定时 校 准 。 m一 列 长度 为 2 ,大 多 数 情 况 下 1 序 3 选 l ~1 ,1 2 6 3 值的大小影响整个测量时间。帧频一般 为6 7或 7 Hz 5 。该项 检查 无需 暗适 应 ,无需 散 瞳 ,如 散瞳则 刺激器 的最高照 明强度选 择为 20 dmz 0 c/
由于信号 较 弱 ,放 大器 的放 大倍数 为 5 ,0 0 0 0~ 10 0 ,带通 为 1 0 ,0 0倍 0~3 0 z 0 H ,如 需 要 记 录震 荡 电位 ,则 带 通 为 10 l0 1z 。放 大 器 有 滤 波功 0 ~ O 0I”J -[ 能 ( oc ie) N thFlr ,在 消 除 6 H t 0 z干 扰 方 面 有 一 定 作 用 ,但也 容 易造成 反应 渡变形 ,因而一般 情况 下不提 倡使用 。此外 ,Ⅵ I R S系统本 身设 计 有 “ 除 干扰 ” 去 和 “ 滑”功 能 ,可帮助 提高信 噪 比。 平 多 焦视 网膜 电图的 固视控 制可有两 种方 法 。一是

应用视网膜电图评估高度近视的视网膜功能改变

应用视网膜电图评估高度近视的视网膜功能改变

应用视网膜电图评估高度近视的视网膜功能改变高度近视是指的是近视度数大于-6.00D,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遗传性致盲病。

表现为儿童学龄(前)期出现近视,近视度数进行性增加,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逐年加重,从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

因而检测、监测其视网膜功能改变及异常定位,对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视网膜电图特别是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应用,为早期客观评价视网膜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主要就视网膜电图在评估高度近视视网膜功能改变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标签:高度近视;视网膜电图;on-off反应;周边视网膜最早通过全视野刺激器诱发,从角膜记录到的人视网膜电图(ERG)是全部视网膜细胞产生的一簇反应。

1934年,Granit首先阐明了ERG主要成分的细胞起源,即a波起源于感光细胞,代表光感受器的电反应,b波起源于Muller细胞,代表了内核层的电活动,此后临床ERG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虽然多焦ERG各成分的起源尚未完全明确,但多焦视网膜电图能在短时间内客观的对被检测部位每一局部区域视网膜功能进行分析,及对视网膜功能异常进行定位;而且通过变换多焦刺激条件,亦能够记录到人视网膜多焦ERG的on和off反应。

近年来,高度近视视网膜功能改变的研究对这一技术的利用日趋频繁,并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就传统视网膜电图、多焦视网膜电图对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功能的评估及其on-off反应的改变三方面进行综述。

1 传统视网膜电图ERG可分为闪光ERG (Flicker ERG)、图形ERG(pattern ERG)和局部ERG(local ERG)。

闪光ERG是视网膜受到闪光刺激后从角膜面记录到的生理电反应,主要反应视网膜第一、第二级神经元的功能。

图形ERG是用光柵或棋盘格图形翻转刺激视网膜时从角膜面记录到的生物电反应,主要反应视网膜第三级神经元的功能。

局部ERG是给黄斑以局部光刺激,在角膜面记录到的生物电活动,主要反应黃斑部视网膜的功能。

视觉电生理veperg

视觉电生理veperg

PERG
ERG评价全视网膜功能,PERG主要评价黄斑功能且对黄斑功能异常较敏感 PERG对黄斑功能的客观评价,补充了ERG对局部视网膜功能评价的不足 黄斑病变P50振幅明显降低,重症者甚至没有波形 大多数黄斑病变,PERG的振幅下降和视力下降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黄斑功能保留而周边视网膜弥漫性变形时,ERG异常而PERG正常 通常N95和P50具有共同性,所以N95/P50振幅比一般不下降 全视野ERG正常,PERG异常,呈熄灭型,病变在黄斑 PERG正常但ERG检测不到,呈典型RP,即黄斑功能良好,周边功能差 ERG稍好,各项振幅均比正常低,PERG P50完全丢失,即黄斑功能差,周边稍好 PERG和ERG均完全消失,视网膜整体功能都很差
人视野各部位的功能是很不均匀的 随着离心度的增加视敏感度迅速下 降而暗视敏感度增加,色觉功能在 视野各部位也不均匀
mfERG
mfERG是Sutter在1992年发明的,记录电极仍为一个角膜 接触镜电极,刺激图形为若干个黑白相间的六边形(常 用61或103)组成,在同一时刻,一般为黑,一半为白, 六边形黑白颜色随机转换,经过计算机处理,可得到视 网膜相应区域的ERG波形曲线,即为多焦ERG(mfERG, multifocal ERG)
生物体电学特性测量技术:使一定量的电流流过细胞膜,测量它在细胞膜上产生 的电位差,根据欧姆定律,即可算出细胞膜的电阻。
用类似方法可测出生物体的电感,电容等参数。
电生理技术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s 是以多种形式的能量(电、声,光等)刺激生物体,测
量、记录和分析生物体发生的电现象(生物电)和生物 体电学特性的技术。
VEP
正常VEP有赖于视网膜,视路,视皮质的传导功能。 >2周岁均可检查PVEP(适用于视力>0.1患者)。 刺激图形采用60′或15′的黑白棋格翻转。 对于固视不好,眼球震颤和伪盲者, 可采用Pattern Onset/Offset VEP。 刺激图形是黑白棋盘格和灰色背景交互转换。

视觉神经生理学ppt课件 视网膜电图

视觉神经生理学ppt课件 视网膜电图

二、视网膜电图的主要组分
• a波:最早出现的负相波 • b波:快速向上的正相波 • c波:正相慢反应波 • d波:一长串慢反应,包括负相快速震荡谷
向的大慢波(光峰),因其出现很慢,故 很难记录,临床上一般用眼电图代替
三、各波的起源
• 确定ERG各波起源的方法
– 视网膜内ERG – 单细胞记录 – 药理学技术 – 层次特异性病变 – 细胞光反应的定量模型
Dark adaptation Dark adaptation of rods (green line) and cones (red line) in a healthy subject (top) and disturbed dark adaptation (loss of red-green dissociation) in RP patient (bottom).
三、影响因素
• 视网膜的适应状态 • 刺激参数
– 刺激强度、时程、有效面积、间隔
• 生理因素
– 瞳孔大小,年龄、性别,日昼变化
• 记录技术和实验室条件
第四节 视网膜电图及临床应用
一、正常视网膜电图
• 暗视视网膜电图
– 弱白光或弱蓝光:纯视杆细胞反应,b波峰时较 长,a波极小或者没有
– 标准白光:视杆、视锥混合反应,a、b波振幅 增加,b波峰时缩短,b/a振幅比>2.0
Fundus photograph of a patient with retinitis pigmentosa with the typical bone-spicule pigmentary changes (arrows). Left: photograph; right: fluorescein angiogra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早期感受器电位
是在闪光刺激,尤其是在暗适应眼条件下使用高强 度光刺激所产生的快速的瞬间的波形。整个波形 时限1.5ms。
包括两个成分:R1和R2 R1:峰时在100μ m,为视锥反应。 R2:峰时在900 μ m,来源于视杆和视锥。
在人类其反应主要来源于视锥细胞。
其两个成分耐受缺氧。 其电活动反应的是光感受器内视色素的分子变化
在明暗适应条件下正常的 ERG波形
锥细胞反应在明适应条件下, 使用单次光闪或30Hz闪烁光引 出。杆细胞反应通过使用单次 或10Hz低照度短波(蓝光)刺 激可引出。 在暗适应条件下,使用高照度 白光刺激所引出的为视杆视锥 的混合反应,并且在正常人, 此结果的主要成分为视杆的反 应。
在30分钟暗适应后明适应1分钟和20分钟时使用单次 和30Hz白光刺激所引发的明适应ERG波形
1、波形意义
a-波 即晚期感受器电位 光刺激 光感受器细胞外节胞膜内向钠离子流的减 少(超极化) 角膜上产生负波(a-波)
b-波 (1)明适应ERG:双极细胞超极化和去极化 调节
到达Müller细胞的胞外钾离子浓度,Müller细胞去 极化 产生b波 (2)暗适应ERG:来自于杆体on-双极细胞
c-波
下释放钾离子并导致Müller细胞去极化。
4、明适应阈值反应
在明适应条件下,所引出的由视锥系统所产生的 延迟的角膜负向波。
可能来自于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以及无长细胞。
5、振荡电位
OPs频率在100~160Hz(a-,b-波在25Hz)。 主要起源于无长突细胞。 在视网膜缺血性疾病中OPs幅值的减少非常明
视觉电生理
视觉电生理检查
视觉电生理是一种客观检查技术,能够客观 反映视网膜至视中枢各水平的功能变化。
无创伤、易于重复和定量检查,它的重要性是无 可非议的.被广泛用于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工作中。
常用视觉电生理检查项目包括:
视觉诱发电位(evoked visual potentials,VEP) 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aogram, ERG) 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aogram, PERG) 多焦点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RG) 眼电图(electroocularogram, EOG)
显。
蓝光刺激所产生的OPs来自视杆系统,而白光的反应来自视锥系统。
二、明、暗适应条件下的ERG
1、ERG检测的项目
视杆细胞反应(暗适应) 暗适应眼的最大混合反应(暗适应) 振荡电位(暗适应) 视锥细胞反应(明适应) 对快速重复刺激的反应(闪烁光融合频率)
国 际 视 觉 电 生 理 标 准 检 查
使用单闪或频 闪的色光记录 ERG
低照度蓝光引出为 视杆细胞反应
30Hz长波(红光) 刺激引出为视锥细 胞反应。
单次红光刺激诱发 反应为视杆视锥的 混合反应。
并与视色素的光电化学动力学向一致。 R1:视紫质转变为间视紫质Ⅰ;
R2:间视紫质Ⅰ转变为间视紫质Ⅱ 。
早期感受器电位(ERP)起源于光感受器细胞外节的视色素的变化。 在ERG的常规记录中并未使用。
3、暗适应阈值反应
在长时间的暗适应后使用非常弱的光刺激引出的 小的负向波(STR)。
来自于视网膜无长突细胞的电活动,它在光刺激
可见在暗适应一段时间后,明适应的时间会影响到 明适应ERG的结果。
7、ERG评价视网膜功能
要通过ERG获得有关视网膜的全面信息,需 有以下的刺激条件: 1. 在暗适应条件下,利用稳定的刺激光强度。 2. 对暗适应视网膜,采用不同强度的光刺激。 3. 使用不同波长的颜色光进行刺激。 4. 记录对不同闪烁频率的光刺激的反应。
3、记录电极
记录ERG的电极符合以下特点 材料本身所具有的低噪音性,可提高反应的稳定性。 病人对其的耐受性要好,减小对角膜的刺激。 能够以合理的价价格获得。
常见的电极:Burian-Allen电极;Dawson-TrickLitzkow(DTL)电极;ERG-Jet电极、金箔电极;皮 肤电极;棉芯电极;环状电极
ERG
ERG a 波、b 波参数的测量方法
Latency:从刺激开始到反应开始的时间 Implicit time:从刺激开始到 b 波峰或 a 波谷的时间
2、记录程序
准备皮肤(安放地极和参考电极) 暗适应 >20min 散瞳(先排除青光眼) 表面麻醉角膜 安放参考电极、地极(红光照明) 安放角膜电极 连接电极到前置放大器
4、其它影响ERG的因素
1. 刺激的持续时间 2. 被刺激的视网膜的面积 3. 刺激之间间隔时间的长短 4. 瞳孔大小 5. 血液循环和使用药物情况
6. 视网膜的发育情况 7.屈光介质的透明度 8.年龄、性别、屈光不正 9. 麻醉 10. 昼夜节律
5、暗视ERG的特征
临床检测,在暗室内适应30分钟后,在暗 室环境内进行光刺激,得到的波形。
在暗适应期间使用暗适时 间所引发的ERG波形
随着暗适应时间的延长,a、 b波的幅值均增加。
OPs随着暗适应的延长,也 越来越明显。
在暗适应期间使用不 同强度刺激所引发的 ERG波形
在暗适应期间使用不 同强度刺激所引发的 ERG波形
闪光刺激强度—反应幅值功能曲线
6、明视ERG的特征
在暗视ERG检测后,明适10分钟漂白视网膜, 用较强光刺激视网膜得到的波形。
以上项目均可以用于动物实验研究
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为一种诱发电位
微电极问世-定位 Granit 三导程(three processes) 1992年多焦mfERG
• 组成: • 1.负波a • 2.正波b • 3.正时相c波 • 4.d波
一、ERG组成及起源
a-, b-, c- 波和d- 波 早期感受器电位 暗适应和明适应阈值反应 振荡电位
(1)RPE细胞顶端膜的超极化介导的跨色素上皮电流 的改变(2)Müller细胞远端的超极化所产生的角膜 负向成分即慢Ⅲ成分所组成 。
d-波
来自于超极化双极细胞,是ERG的一种撤光反应,也 称关闭反应,是传向视中枢作为感觉停止的讯号。
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可看出明适应 ERG b 波包含着d-波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