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病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病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病理学重点知识总结一、名词解释1.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3.细胞水肿(水变性):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起因于细胞容积和胞质离子浓度调节机制的功能下降4.脂肪变: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

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等5.窦道: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只开口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深在性盲管6.瘘管:连接两个内脏器官或从内脏器官通向体表的通道样缺损7.虎斑心: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8.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细胞的死亡9.凋亡:是活体内局部组织中单个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10.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11.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12.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13.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14.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15.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16.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17.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18.肉芽肿:显微镜下以炎症局部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19.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20.异型增生(非典型增生):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性,多用于上皮的病变,包括被覆上皮(如鳞状上皮和尿路上皮)和腺上皮(如乳腺导管上皮、宫内膜腺上皮)。

病理学知识点总结

病理学知识点总结

病理学知识点总结1. 适应性反应的的常见形态学类型是萎缩、肥大、增生、化生2. 萎缩的分类:萎缩分为生理性和非生理性萎缩两类。

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原因分为:①营养不良性萎缩(脂肪>肌肉>肝、肾>心、脑)②压迫性萎缩③失用性萎缩④去神经性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⑥老化和损伤性萎缩3. 肥大根据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可分:内分泌性肥大和代偿性肥大4. 鳞状上皮化生简称磷化,最常见的是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5. 细胞水肿(水变性)好发于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实质性器官6. 脂肪变多发生于肝细胞7. 玻璃样变常可分为: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胞内玻璃样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8. 脂褐素又称消耗性色素或老年色素,在细胞中常常位于核周围或核的两端为黄褐色的细颗粒9. 细胞死亡有两种类型:坏死和凋亡10. 坏死的基本病变:细胞核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大致可表现为三种形式: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11. 坏死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纤维素样坏死12. 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析出、机化包裹、钙化13. 凋亡的主要形态学特征:细胞皱缩、染色质凝聚、凋亡小体形成、邻近细胞吞噬、质膜完整14. 病理性钙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15. 人体的细胞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分为三类:不稳定细胞:体腔、体表、自然管道、淋巴造血细胞稳定细胞: 肝、胰、汗腺、肾小管上皮细胞永久细胞:神经元、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16. 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成分):肉眼观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平行排列,新生的纤维结缔细胞散在分布于毛细血管网之间,多少不等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核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散在其中17. 肉芽组织的功能:填补缺损、抗感染保护创面、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18. 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区别19. 血栓形成条件:心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包括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高20. 血栓的类型: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21. 血栓栓塞是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

病理知识点重点总结

病理知识点重点总结

病理知识点重点总结一、病理学的基本概念1. 病理学的定义与发展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科学。

病理学早在19世纪中叶,人们在对出现在活体上的各种组织病理变化进行研究时,人们发现不同的疾病可以引起相同的解剖和组织病理变化,而不同疾病也可以引起相同的组织病理变化,这是多种疾病的基础。

20世纪病理学的特点是连续性与积累性发展,今后病理学将不断扩展,提供更多信息。

2. 病理学的分类病理学分为肿瘤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病理学、化学病理学、病理解剖学等。

3.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组织病理学、免疫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病理化学、分子病理学等。

其中,免疫病理学是研究免疫体系在机体中的作用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细胞病理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在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变化。

病理化学是以化学方法分析物质分布和变化的方法。

二、病理学的基本知识1. 病因和病理机制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病理机制是指疾病产生的原因、过程,以及疾病引起的体内变化。

2. 炎症炎症是病理学中的一种基本反应,它是机体对外界有害刺激和损伤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的总称。

炎症包括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两种类型。

3. 肿瘤肿瘤是机体过度增生的组织,它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肿瘤病理学是研究肿瘤的形态学、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疾病学。

4. 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指机体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包括糖尿病、痛风等。

5. 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所导致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6. 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疾病、多基因遗传疾病等。

7.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

8.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等。

9.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呼吸道和肺部的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等。

病理科的工作总结(4篇)

病理科的工作总结(4篇)

病理科的工作总结(4篇)病理科的工作总结(4篇)病理科的工作总结篇1 在进入医业时: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

我将要给我的师长应有的崇敬及感戴;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的顾念:我将要尊重所寄托给我的秘密;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我的同业应视为我的'手足;我将不容许有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见或地位的考虑;介於我的职责和病人间;我将要尽可能地维护人的生命,自从受胎时起;即使在威胁之下,我将不运用我的医学知识去违反人道。

我郑重地,自主地并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约定。

我们医院内科是普内科,作为科室主任,我始终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强化“四个意识”,即: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学习意识。

继续强化专科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各项诊疗制度,牢固树立“救死扶伤、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业务、钻研业务上,不断拓展知识面,将新技术、新疗法应用于临床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树立将自己的业务能力转化为推动科室科学发展、构建医院创新发展的能力意识,强化门诊工作的重要性,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病人看病就医,努力做到热情服务、微笑服务、耐心服务、文明服务。

作为,在医护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头参加各项工作,设立专科,进行专病管理。

认真接诊每一位患者,仔细询问病史、重视认真严谨体格、合理开具辅助检查、科学合理用药合理,不计较个人一时之得失,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满意,用过硬的技术、高水平的医疗质量获得了病人的认可。

作为一名内科医生,我时刻认识到治病不如防病。

我积极加入到义诊为民、健康宣教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健康宣传,把真正的健康知识普及给广大的老百姓,现在我有几十个“粉丝”这些都是社区的老人家,他们每每看到有推销保健品的人员都会给我打个电话问问,我也每每耐心的解答建议他们理性的健康的管理自己的健康,渐渐地我收获了许多友谊,他们有时家里的家长里短也会找到我,这可能与我的专业无关,可是这与他们的健康有关,我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渐渐地我成为很多家庭的健康朋友,我真的很欣慰并且乐此不疲。

病理知识点分章总结最全

病理知识点分章总结最全

病理知识点分章总结最全第一章:细胞学基础知识1.细胞的组成和结构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3.细胞的代谢和能量4.细胞的运动和形态5.细胞的损伤和修复第二章:组织学基础知识1.上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2.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3.肌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4.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5.血管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第三章:免疫学基础知识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免疫系统的认识和记忆3.免疫系统的炎症和免疫反应4.免疫系统的异常和免疫疾病5.免疫系统的治疗和预防第四章:病理生物学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2.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传播3.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4.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和防控5.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诊断第五章:炎症与修复1.急性炎症的病理过程2.慢性炎症的病理过程3.炎症的细胞和介质4.炎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5.组织修复与瘢痕形成第六章:肿瘤学基础知识1.肿瘤的分类和命名2.肿瘤的生长和扩散3.肿瘤的遗传和基因变异4.肿瘤的诊断和分期5.肿瘤的治疗和预后第七章:器官病理学1.心脏病理学2.肝脏病理学3.肺部病理学4.肾脏病理学5.消化道病理学6.内分泌系统病理学7.神经系统病理学8.骨骼肌肉病理学第八章:血液病理学1.贫血病理学2.白血病病理学3.淋巴瘤病理学4.出血性疾病的病理5.骨髓病理学第九章:神经病理学1.神经元的损伤和变性2.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3.神经疾病的分类和病理4.神经退行性疾病5.神经感染和炎症第十章:妇科病理学1.子宫和卵巢的病理2.乳腺的病理3.宫颈和阴道的病理4.妇科肿瘤的病理5.妇科炎症和感染第十一章:儿科病理学1.新生儿常见疾病2.儿童感染和免疫3.儿童遗传疾病4.儿童肿瘤和血液病5.儿童器官病变第十二章:老年病理学1.老年疾病的特点和病理2.老年痴呆和认知障碍3.老年代谢性疾病4.老年心血管疾病5.老年肿瘤和衰老病变第十三章:实验病理学1.动物实验的病理学意义2.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3.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病理4.药物毒性评价和临床试验5.病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第十四章:环境病理学1.食物和水源污染的病理效应2.空气和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3.职业毒物和有害因素4.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的毒性5.环境病理学的防治和预防措施总结:病理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学科,涉及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等多个方面,对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个人总结4篇

病理个人总结4篇

病理个人总结病理个人总结精选4篇(一)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通过病理学的学习和病理科的实践,我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这里,我总结了病理学学习的几个重要内容和体会。

首先是对常见疾病的基本认识。

在学习病理学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常见疾病的病理特征和变化规律,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病等。

通过对这些疾病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并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其次是对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认识。

病理学的核心是研究疾病发生时组织和细胞的变化。

在病理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了正常和异常组织与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结构,以及其在各种疾病中的变化。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进行组织检查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我还了解了病理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联系。

病理学是与各个临床学科紧密相关的学科,它为各个学科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病理学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病理与临床的关联,掌握了病理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交叉知识,加强了多学科协作的能力。

总的来说,病理学的学习使我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通过病理学的学习,我不仅了解了疾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还学会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理学的学习对于我今后从事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病理个人总结精选4篇(二)作为病理医生,我个人的总结如下:1. 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病理医生,我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还需要掌握病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我熟悉常见的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并能够准确判断和鉴别病变。

我也掌握了病理检查、标本制备和显微镜技术等实践操作的技能。

2. 精确和细致的工作态度:作为病理医生,我清楚自己的工作存在着很大的责任和风险,因为病理诊断往往是疾病诊断的基础。

因此,我始终保持精确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在每个标本的检查和分析过程中都要认真仔细,确保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病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病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以下是病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病理学基础知识:
-细胞病理学:研究细胞在疾病中的异常变化,如细胞增生、凋亡和异型等。

-组织学:研究组织的正常结构和疾病引起的组织损伤及修复。

-免疫病理学:研究免疫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和异常,如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

2. 疾病分类与诊断:
-疾病分类: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将疾病进行分类,如遗传疾病、感染病、肿瘤等。

-病理诊断:通过病理检查(如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分析病变特点,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选择。

3. 炎症与免疫病理:
-炎症: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和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包括血管变化、炎细胞浸润和局部组织损伤等。

-免疫病理: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或异常反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等。

4. 肿瘤病理学: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如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和分期等。

-癌症病理学:研究癌细胞的形态特征、遗传变异和治疗靶点等。

5. 器官病理学:
-心血管系统病理学:研究心脏和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呼吸系统病理学:研究肺部和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消化系统病理学:研究消化道器官疾病,如胃溃疡、结肠癌等。

-泌尿系统病理学:研究肾脏和泌尿道疾病,如肾炎、膀胱癌等。

以上只是病理学中的一部分重点知识点,还有许多其他疾病和器官的病理学内容。

病理学的研究对于疾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病理学知识点

病理学知识点

病理学知识点
什么是病理学?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组织和细胞变化的科学,主要通过观察和分析病理标本来了解疾病的发展和机制。

病理学的分类
1. 解剖病理学:研究疾病对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的影响和病变特征。

2. 细胞病理学:研究疾病对人体细胞的影响和病变特征。

3. 临床病理学:结合临床资料,对病理标本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病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病理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炎症:炎症是免疫系统对于损伤或感染的一种反应,包括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2. 癌症:癌症是指由于细胞的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生长
和分化控制机制,从而无限制地增殖和侵袭周围组织的疾病。

3. 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血液或组织中可以检测到的
与肿瘤相关的特定分子,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

4. 增殖和凋亡:增殖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加,凋亡是指细胞的有
序死亡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5. 血液病理学:研究与血液相关的疾病,如贫血、白血病和血
栓等。

6. 病理诊断:通过对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确定疾病的确诊
和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7. 免疫组化: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抗体与细胞或组织中特定抗原的结合情况来识别病理变化的技术。

以上只是病理学领域的一小部分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病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病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病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变化规律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疾病的形态学、生理学、化学和免疫学变化,以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改变。

病理学主要分为一般病理学和特殊病理学两大部分,其中一般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改变,特殊病理学主要研究各种特定器官系统的疾病及其病理学改变。

二、疾病的发生机制疾病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等。

遗传因素是指个体遗传基因的影响,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

环境因素是指外界环境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化学物质、辐射、病毒感染等。

免疫因素是指免疫系统对疾病的免疫应答,包括炎症、自身免疫等。

生活方式因素是指个体生活习惯和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包括饮食、运动、抽烟等。

三、病理切片的解读病理切片是病理学的重要研究工具,主要指通过组织学技术将活体组织标本切割、染色并制备玻片,以便于镜下观察。

在解读病理切片时,需要考虑组织形态学特征、细胞结构、染色效果和病变范围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解读病理切片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四、常见疾病的病理知识1. 癌症:癌症是一类以组织细胞的恶变和不受控制的增生为特征的疾病。

常见的癌症有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其病理特点包括细胞异型性、核分裂活跃、异常增生和浸润等。

2. 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变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其病理特点包括心肌纤维变性、坏死、纤维化等。

3. 炎症性疾病:炎症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组织反应,常见的炎症性疾病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肾病等。

其病理特点包括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纤维化等。

五、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1. 临床诊断: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作为一种重要诊断手段,可以通过病理切片的解读、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诊断。

2. 治疗指导:病理学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分期和预后,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监测提供依据。

病理学考试重点复习总结

病理学考试重点复习总结

病理学考试重点复习总结病理学重点名词解释(一)1萎缩: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

3坏疽:是指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颜色通常呈黑色。

4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凝块、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的过程5肉芽组织: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多少不同的炎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6心衰细胞:肺淤血时痰液中出现胞质中含有棕黄色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

7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切面可见红色的淤血区与黄色的脂变区相间排列,呈槟榔样外观。

8炎症:机体对致炎因子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9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过程中液体从血管内渗出成分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

10蜂窝组织: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11肿瘤:是机体局部组织的正常细胞受到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细胞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12异型性: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的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分化的不同,是区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依据。

13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和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

14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15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16原位癌:指癌细胞累积上皮的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的早期肿瘤。

17肝硬化:肝细胞弥漫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病变反复交错进行;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肝变性变硬,形成肝硬化。

18肾病综合症:三高一低,即高蛋白尿,高脂血症,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

19结核结节:结核结节的一种病变;由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中央常见到干酪性坏死;对结核的病理学诊断有意义。

20伤寒小结:见于伤寒病;伤寒细胞即巨噬细胞吞噬有伤寒杆菌、受损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以及坏死细胞碎片;伤寒细胞聚集成小结节病灶。

(整理)病理重点总结

(整理)病理重点总结

第一章 细胞损伤、适应与修复第二节 组织细胞的可逆性损伤-变性概念: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增多。

类型(一)细胞水肿(hydropic degeneration)(二)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1.肝脂肪变性 脂蛋白合成障碍 中性脂肪合成过多 脂肪酸氧化障碍2.心肌脂肪变性(虎斑心) 主要见于贫血、缺氧、中毒、感染3.肾脂肪变性 主要见于贫血、缺氧、中毒、感染(三)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性):在血管壁,组织间质,细胞内出现嗜伊红染色的均匀物质 (四)纤维素样变性:结缔组织,小血管壁伴有纤维肿胀、断裂、血管壁破坏→纤维素样坏死 (五)其它类型的变性:1.粘液样变性(mucoid deg.) 2.淀粉样变性(amyloid deg.) 3 .病理性色素沉积:主要有含铁血黄素、脂褐素、胆红素 、黑色素等(六)病理性钙化 (calcification):在机体的骨和牙以外的部位,组织内有固体的钙盐沉着。

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第三节 细胞的死亡1、概念:活体内组织或细胞的死亡2、类型:坏死和凋亡坏死(necrosis)-活体内组织或细胞的死亡 (一)基本病理变化:自溶性的变化过程 (1)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2)胞浆:分解,水分↑,均匀伊红染色 (3)间质:出现较晚,均匀无结构物质 (二)类型1.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on necrosis):部位:肾、脾、心的缺血性坏死;生长迅速的肿瘤中心 眼观:变实、干燥、灰白灰黄色;早期有充血出血带 镜观:细胞结构消失、轮廓存在干酪样坏死:富含类脂质,奶酪样,坏死彻底,细颗粒样2.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on necrosis):蛋白溶解酶的作用,呈液状,形成坏死腔脑组织含脂肪和水分多而蛋白质少,常为液化性坏死。

脂肪坏死:眼观:黄白色 不透明 斑点 斑块。

镜下: 脂肪细胞轮廓模糊。

见于急性胰腺炎。

各种损伤因子 → 组织细胞损伤可复性-变性不可复性—坏死细胞水肿 脂肪变性 玻璃样变 纤维素样变性淀粉样变 粘液样变 病理性色素沉着适应性变化 :萎缩、增生、肥大、化生{凝固性坏死(干酪样)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 纤维素坏死 坏疽{3.坏疽(gangrene):体表肢体,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病理知识点总结

病理知识点总结

病理知识点总结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疾病的机制、特征和演变规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我将对病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疾病的分类1.根据病因分类(1)遗传病: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性遗传病、染色体异常疾病等。

(2)感染病: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结核、流感、艾滋病等。

(3)变态反应性疾病:由机体的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如风湿病、过敏性鼻炎等。

(4)代谢疾病:由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等。

2.根据病理生理过程分类(1)炎症性疾病:由机体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疾病,如感染性炎症、非感染性炎症等。

(2)肿瘤性疾病:由体细胞或组织细胞的异常增殖引起的疾病,如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等。

(3)退行性疾病:由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的疾病,如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

3.根据病变部位分类(1)全身性疾病:病变涉及全身各器官系统,如全身性感染、全身性免疫疾病等。

(2)局部性疾病:病变仅局限在某一部位或器官系统,如心脏病、肝病等。

二、病变的描述1.形态学描述(1)肿胀: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2)萎缩:组织或器官体积减小。

(3)变性:组织或器官细胞发生退行性改变,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4)坏死:组织或器官细胞因缺血、缺氧或损伤等原因,发生不可逆的死亡。

(5)增生:组织或器官细胞数目增加。

(6)炎症:组织或器官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充血、渗出和组织破坏等。

2.病理生理学描述(1)炎症反应:炎症过程中,机体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学变化,包括免疫细胞的介入、炎症介质的释放等。

(2)肿瘤发生:肿瘤发生是由一系列基因突变和失控的细胞增殖引起的。

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两种。

(3)退行性变化:组织和器官因代谢异常、损伤等原因发生退行性改变,包括脂肪变性、纤维化等。

(4)血管变化:包括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血管病变。

三、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征1.癌症(1)肿瘤的形成:恶性肿瘤的形成与细胞基因的突变和失控增殖有关,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

病理科工作总结4篇_工作总结

病理科工作总结4篇_工作总结

病理科工作总结4篇一年来,在院党委、行政班子领导关心、支持下,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加强科学管理,紧扣开展“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的主题,全面落实了《医疗质量全面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各项工作指标任务,全科上下心往一处使,使科室管理医疗质量、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成为区内病理学科专业的龙头科室。

一. 加强管理,细化职责,确实开创医疗质量新局面病理科重视思想政治学习,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并完成医院开展各项工作及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病理工作规章制度,针对不同环节重新强化科主任、医师、技术员岗位职责,做到了制度健全、管理有章可循、职责落实到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xxxx年度市卫生局组织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目标责任书》检查评比中排名第一,xx年本人被银川市政府授予“十佳医生”,病理科在xxxx年度、xxxx年度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科主任”。

二. 拓新工作,健全制度,努力发掘病理诊断新亮点病理科能较好地完成所签定的“五大责任书”规定的各项内容,认真完成半年及年终“五大责任书”的自查工作,始终把医院开展的“医1/ 19疗质量服务年”等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不摆花架子,转变服务观念,一切工作围绕临床转,临床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积极创造人力、物力条件,大力引进、应用和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先后有5人外派到长春、内蒙、北京、上海等地学习,特别实学习了国外疑难切片病理诊断的思路及方法、免疫组化质控标准、分子生物学----原位杂交技术操作、细胞病理学诊断,两年多来我科先后开展了四项新技术:1.持笔式针吸细胞学穿刺;2.多药耐药基因检测;3.原位杂交检测hpv感染;4.液基细胞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

解决了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受到临床医生的好评和认可,并大大提高了科室的整体业务技术水平,增强了医院综合竞争实力。

积极开展科研立项两项,培养科研人才,提高了科研能力及水平。

病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病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病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一)1.简述淤血的原因、病变及其结局.(1)淤血的原因:①静脉受压;②静脉阻塞;③心力衰竭.(2)病变:1)肉眼:①淤血组织、器官体积增大;②呈暗红色③皮肤出血时发绀,温度下降;2)镜下:①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②有时伴水肿;③实质细胞变性。

3)结局:①淤血时间短可以恢复正常;②淤血时间长则组织器官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致淤血性水肿、体积增大、淤血性硬化2.描述梗死的病理变化。

(1)贫血性梗死:1)肉眼:①外观呈锥体形,灰白色;②切面呈扇形;③边界清楚;④尖部朝向器官中心,底部靠近器官表面;⑤梗死周边可见充血、出血带.2)镜下:①梗死区为凝固性坏死(脑为液化性坏死);②梗死边缘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③梗死边缘有充血和出血等.(2)出血性梗死:1)肉眼:①梗死区呈暗红色或紫褐色;②有出血;③失去光泽,质地脆弱;④边界较清;⑤肺的出血性梗死的底部靠近肺膜、尖部指向肺门的锥形病灶.2)镜下:①梗死区为凝固性坏死;②梗死区及边缘有明显的充血和出血;③梗死边缘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等。

3.简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三者相互关系。

(1)概念:1)血栓形成:①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②血液成分凝固;③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栓塞:①循环血液中;②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③阻塞血管腔的过程.3)梗死:①动脉阻塞;②侧支循环不能代偿;③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2)三者相互关系: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梗死(无足够侧支循环时发生).4.简述栓塞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后果.(1)栓塞的类型:①血栓栓塞;②气体栓塞;③脂肪栓塞;④羊水栓塞;⑤其他如寄生虫及其虫卵栓塞,肿瘤细胞栓塞等。

(2)后果:①肺动脉栓塞,可致肺出血性梗死,甚至急性呼吸衰竭、心里衰竭而死亡;②脑动脉栓塞,可致脑梗死,呼吸中枢核心血管中枢的梗死可引起患者死亡;③肾动脉栓塞,可引起肾脏梗死;④脾动脉栓塞,可引起脾脏梗死;⑤肠系膜动脉栓塞,可致肠梗死,湿性坏疽形成;⑥肝动脉栓塞,可引起肝梗死等。

病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病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病理学重点总结1、常见的病理性萎缩包括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

2、细胞坏死组织学上的主要标志是核的变化,光镜下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3、坏死的结局包括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

4、属于永久性细胞的有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

5、常见的病理性色素沉着有含铁血黄素、脂褐素、黑色素_。

6、细胞、组织的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7、骨折愈合的过程依次分为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四个阶段。

8、器官和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而发生的充血称淤血9、血液自心脏和血管内逸出称出血。

10、动脉性充血时,光镜下可见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11、引起淤血的原因除了静脉外压、静脉内塞外,还有心力衰竭。

12、最常见的栓塞是血栓栓塞。

13、最常见的栓子是_血栓_。

14、门静脉系统的栓子常栓塞到肝。

15、白色血栓主要由_血小板组成。

16、肉芽组织取代血栓的过程称血栓机化。

17、透明血栓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

18、静脉系统及右心的栓子常栓塞到肺。

19、淤血时漏出液潴留在组织内引起淤血性水肿,潴留在浆膜腔引起浆膜腔积液。

20、血栓形成的条件是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和血液的凝固性增强。

21、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的血栓称透明血栓,主要由粘集的血小板构成的血栓称白色血栓,血栓呈灰白色和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称为混合血栓。

22、羊水栓塞除引起肺循环的机械羊水栓塞除引起肺循环的机戒性阻塞外,还可引起过敏反应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23、梗死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前者常见于脾、肾脏、心脏等器官,而后者常见于肠、肺等器官。

24、当失血量较快超过循环血量的20%—25%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迅速进入静脉的空气量超过100ml时,可致循环中断而猝死。

25、血栓结局为溶解软化吸收、机化再通和钙化。

26、淤血的后果有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淤血性硬化、萎缩变性坏死。

病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病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病理学一、名词解释1、是指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

2、是在损伤因子作用下,活体局部组织,细胞死亡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3、是指坏死组织由于腐败菌的感染而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形态的改变4、是肿瘤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5、是由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并有各种炎细胞参与。

在开放性创伤的表面呈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柔软,似鲜嫩的肉芽,故称为肉芽组织6、肉芽组织成熟后形成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7、为疏松组织发生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例阑尾炎8、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形成脓腔,例疖和痈9、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血管或体腔,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肿瘤的过程10、是指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并取代各种失活物质或异物的过程11、12、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13、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炎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14、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二、简答1答:结构: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一定量的炎性细胞。

功能:1. 抗感染保护创面;2. 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 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2答: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脂肪栓塞、其它(虫卵、肿瘤细胞等)栓塞栓子的运行途径与血流的方向一致,包括:顺行性栓塞、交叉性栓塞、逆行性栓塞3答:组成:瘢痕组织由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

影响:(1).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①它能把损伤的创口或其他缺损长期地填补连接起来,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②瘢痕组织抗拉力强(虽比肉芽组织的抗拉力强但比原有组织要弱得多,缺乏弹性,故可造成瘢痕膨出,在腹壁可形成疝,在心室壁可形成室壁瘤)。

(2).瘢痕组织对机体的不利和危害:①瘢痕收缩,可引起变形②瘢痕性粘连,可引起的梗阻③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又称肥大性瘢痕。

病理科工作总结(3篇)

病理科工作总结(3篇)

病理科工作总结(3篇)病理科工作总结(3篇)病理科工作总结篇1 一年来,在院党委、行政班子领导关心、支持下,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加强科学管理,紧扣开展“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的主题,全面落实了《医疗质量全面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各项工作指标任务,全科上下心往一处使,使科室管理医疗质量、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成为区内病理学科专业的龙头科室。

一.加强管理,细化职责,确实开创医疗质量新局面病理科重视思想政治学习,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并完成医院开展各项工作及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病理工作规章制度,针对不同环节重新强化科主任、医师、技术员岗位职责,做到了制度健全、管理有章可循、职责落实到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x年度市卫生局组织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目标责任书》检查评比中排名第一,XX年本人被银川市政府授予“十佳医生”,病理科在x年度、x年度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科主任”。

二.拓新工作,健全制度,努力发掘病理诊断新亮点病理科能较好地完成所签定的“五大责任书”规定的各项内容,认真完成半年及年终“五大责任书”的自查工作,始终把医院开展的“医疗质量服务年”等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不摆花架子,转变服务观念,一切工作围绕临床转,临床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积极创造人力、物力条件,大力引进、应用和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先后有5人外派到长春、内蒙、北京、上海等地学习,特别实学习了国外疑难切片病理诊断的思路及方法、免疫组化质控标准、分子生物学----原位杂交技术操作、细胞病理学诊断,两年多来我科先后开展了四项新技术:1.持笔式针吸细胞学穿刺;2.多药耐药基因检测;3.原位杂交检测hpv感染;4.液基细胞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

解决了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受到临床医生的好评和认可,并大大提高了科室的整体业务技术水平,增强了医院综合竞争实力。

积极开展科研立项两项,培养科研人才,提高了科研能力及水平。

病理学重点总结-对考试很有用

病理学重点总结-对考试很有用

病理学病理学(Pathology)---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适应和损伤性变化都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改变。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一.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

其本质是该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

肉眼观察:萎缩的组织、器官体积常均匀性缩小,重量减轻,质地硬韧、色泽加深。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2)萎缩细胞胞浆内常有脂褐素增多(3)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增生。

电镜观察: 萎缩细胞的细胞器减少,自噬泡增多。

分类: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炎症性萎缩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肉眼观察: 肥大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2)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减少.血管受压。

电镜观察:肥大细胞内细胞器及细胞内物质含量增多。

分类: 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时的心脏。

内分泌性肥大:如雌激素作用下的乳腺。

三.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数量增多。

分类:弥漫性.局灶性增生的原因:激素:如前列腺增生。

生长因子:如再生性增生。

代偿:如缺碘所致的甲状腺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常见类型:.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宫颈肠上皮化生:发生于胃粘膜。

骨组织化生:多见于间叶组织、纤维组织。

意义:1.有利于强化局部抗御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

2.常削弱原组织本身功能。

3.上皮化生可癌变。

(化生是一种对机体不利的适应性反应,应尽量消除引起化生的原因.)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1缺氧:使细胞代谢紊乱 2化学物质和药物 3物理因素4生物因子5营养失衡:生命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剩 6内分泌因素 7免疫反应8遗传变异 9衰老10社会—心理—精神因素:致心身疾病 11医源性因素:致医源性疾病:可逆性损伤(变性) 不可逆性损伤(坏死)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受损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又称细胞内外的物质蓄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重点总结——护理三班绪论名词解释病理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包括形态机能和代谢) ,结局和专柜的基础学科。

病理学总论——普通病理学病理学各论——系统病理学研究方法人体病理学1尸体剖检2活体组织检查 3 细胞学检查实验病理学1 动物实验 2 组织和细胞培养(发展什么的随便看看吧)第一章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适应形态学表现 1.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营养性不良萎缩先皮下脂肪——四肢肌肉——靠近中线肌肉——内脏器官(慢性消耗性疾病)压迫性萎缩因组织与器官长期受压所致失用性萎缩器官或组织长期工作负担减少和功能下降所致去神经性因运动神经元或轴突损害引起的效应器萎缩肉眼观体积变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深质地变硬特征性改变光镜包浆缩小包核缩小脂褐素(萎缩标志,细胞内未被溶酶体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膜包被细胞器残体心脏萎缩标志心外膜表面出现弯曲血管脑萎缩脑沟变宽脑回变窄2.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通常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所致)代偿状态——功能增强失代偿状态——功能衰竭高血压心脏病后负荷增加或左室部分心肌坏死后周围心肌功能代偿引起的左室心肌肥大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脂肪细胞却可以增生,以维持器官的原有体积。

甚至造成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假性肥大3.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加,可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的结果肿瘤性增生(移行性细胞癌)对于细胞有丝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的组织器官,其肥大可以使肥大和增生的共同结果对于细胞有丝分裂增殖能力低的组织细胞,如心肌,骨骼肌,其肥大仅是单纯性肥大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是组织细胞是成分成熟和生长调节紊乱的形态学表现,通常发生在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和间叶细胞之间吸烟者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易发生鳞状上皮化生慢性胃炎,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上皮组织——肠上皮化生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超过组织和器官的适应能力,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

形态学变化1变性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细胞水肿或水变性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钠钾泵功能障碍,导致包内钠离子水过多蓄积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肝肾心等器官的实质细胞细胞器肿胀,胞内出现红染细颗粒状物——细胞中出现空泡状——气球样变肉眼观体积变大,颜色变淡脂肪变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多发于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骼肌细胞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或称透明变细胞内玻璃样变位于细胞质内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小滴浆细胞免疫球蛋白蓄积——Rusell小体酒精性肝病——Mallory小体多数情况下不可逆,某些细胞内玻璃样变可逆转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为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特点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等肉眼呈灰白色,质韧半透明监狱萎缩的子宫和乳腺间质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及各种坏死组织的机化细动脉玻璃样变细动脉硬化见于缓进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肾脑脾等的细动脉因血浆蛋白质渗入和基底膜代谢物质沉积,使细动脉管壁增厚管狭狭窄易激发扩张破裂出血2细胞死亡凋亡(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死亡程序导致细胞主动性死亡的方式,不会引发炎症反应)和坏死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或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坏死基本病变核固缩核破碎核溶解类型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多见于肝肾脾因缺血缺氧细菌毒素化学腐蚀剂引起细胞微细结构消失而组织结构轮廓仍可保存在结核病,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干酪样坏死液化性坏死细胞组织坏死后发生溶解液化细菌或某些真菌感染引起的脓肿,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软化,死亡细胞完全被消化,局部组织快速被溶解纤维素样坏死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常见坏死形式见于某些变态反应如风湿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新月体性肾小球炎急进型高血压病等坏疽局部组织大块坏死病继发腐败菌感染干性坏疽常见于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通畅的四肢末端,坏死区干燥皱缩呈黑色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腐败变化较轻,湿性坏疽肺肠子宫阑尾胆囊动脉阻塞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肿胀呈蓝绿色气性坏疽属湿性坏疽深大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湿性和气性坏疽常伴全身中毒症状结局1急性炎症反应 2 溶解吸收3分离排出形成缺损糜烂浅表皮粘膜坏死物溃疡深表皮粘膜坏死物窦道只开口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瘘管连接两内脏器官或从器官通向体表的通道样缺损空洞肺肾等内脏坏死物液化后经支气管输尿管等自然管道排出所残留的空腔4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的过程)包裹(坏死组织过大,有周围增生的肉芽组织将其包围),两者最终可形成纤维瘢痕钙化第二章(刘成媛)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的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修复的方式包括再生和纤维性修复,其中纤维性修复又称为瘢痕修复第一节:再生按再生能力的强弱,人体细胞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不稳定细胞(持续分裂分化,以代替衰老或破坏的细胞),稳定细胞(正常情况下不再分裂分化,但一定条件上仍具有分裂分化的潜力),永久性细胞(神经、骨骼肌、心肌细胞)第二节: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观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肉芽组织的作用: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组织损伤;机化和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异物。

肉芽组织最终转化为瘢痕组织,其特点是间质水分减少、炎性细胞减少、毛细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减少、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增多第三节:创伤愈合创伤愈合:机体组织遭受外力作用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合过程。

皮肤愈合过程:伤口早期变化(出血、凝血、炎症反应);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一期愈合: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二期愈合:创口大,创缘不整,组织缺损多,炎症反应重,肉芽组织从底部和边缘将伤口填平,然后表皮再生骨折愈合过程: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第一节充血概念:血管内含血量增多类型: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动脉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 主动性充血、充血)(一)概念: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的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二)原因:生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减压后充血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 淤血congestion)(一)概念: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动脉和毛西细血管内,也称淤血。

(二)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三) 病变及后果:肉眼观:肿胀,皮肤蓝紫色镜下观:(1)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2)淤血性水肿(3)淤血性出血(4)实质细胞损伤(萎缩、变性、坏死)(5)淤血性硬化重要器官淤血:肺淤血病变多见于左心衰竭早期肺水肿早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水肿液,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

晚期晚期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后在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即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肺褐色硬化。

临床表现气促,发绀,咳大量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

肝淤血:病变多见于右心衰第三节血栓形成一.概念:活体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积成固体质块的过程二.血栓形成条件及机制(一)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二)血流状态改变相关因素:血流缓慢、形成涡流(三)血液凝固性增高三血栓形成的过程和血栓的形态血栓形成过程:血小板粘集堆形成(头部),血小板小梁形成,小梁间纤维素网形成并网罗红细胞(体部),血管腔阻塞,血流停止血液凝固(尾部)血栓类型:白色血栓部位: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室壁和动脉内在静脉延续性血栓中构成头部肉眼观灰白色小结节或赘生物,粗糙,质实,不易脱落镜下观主要由血小板小梁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血小板小梁上附着白细胞(二)混合血栓部位:静脉血栓体部,又称为层状血栓(灰白色与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

)形态:变性的血小板(小梁状)纤维素网,红细胞、白细胞(三)红色血栓部位:静脉血栓尾部,易脱落造成栓塞形态:与血凝块相似。

(四)透明血栓部位:微循环小血管,见于DIC。

形态: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

注:血流缓慢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血液涡流是动脉和心脏血栓行程的主要原因四.血栓的结局:溶解吸收,机化——再通,钙化五.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有利的作用:防止大量出血有害的作用:阻塞血管造成组织缺血;栓塞;心瓣膜变形;出血第四节栓塞embolism一.概念: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与血液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的现象二.栓子运行途径:(一)与血循环的方向相同的栓塞左心、大动脉的栓子更小的动脉分支静脉、右心的栓子肺动脉及其分支(二)交叉性栓塞房或室间隔缺损(三)逆行性栓塞下腔静脉栓子逆行三.栓塞的类型:(一)血栓栓塞(最常见)1.肺动脉栓塞2.体循环动脉栓塞(二)脂肪栓塞栓子的来源:长骨骨折,脂肪组织、脂肪肝严重挫伤(三)气体栓塞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压成正比有两种情况可造成气体栓塞(大量空气进入血循环或原溶于血液的气体迅速游离)(四)羊水栓塞分娩时子宫强烈收缩将羊水压入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内,羊水中的角化物质、胎毛、胎脂等不溶于水,成栓塞。

第五节梗死概念: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一.梗死的病因和形成条件(一)病因1.血栓形成2.动脉栓塞:多为血栓性栓塞3.动脉痉挛4.血管受压:多为静脉受压回流受阻(二)梗死形成的条件1.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2.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3.供血血管类型4.血氧含量(氧含量低时易发生梗死)梗死的病变(一)肉眼观梗死灶的形状:肺、肾、脾为锥体形;心为地图状;肠为节段性梗死灶的颜色:贫血性梗死–-白色出血性梗死—红色1.贫血性梗死:好发部位:心、肾、脾发生机理:组织结构致密侧支血管细而少病理形态:灰白色、扇形。

2.出血性梗死好发部位:肺、肠病理形态:梗死灶呈暗红色(二)梗死镜下病变可为凝固性坏死:心、肾、脾;也可为液化性坏死:脑(三)机体的影响取决于:部位和面积的大小本章重要名词充血,淤血,血栓形成,(白色、混合、红色)血栓,栓塞,栓子,梗死第四章炎症1、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2、本质:血管反应3、病因(致炎因子):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坏死组织变态反应其中,由生物性的病因引发的炎症叫做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