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一)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一)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2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通过回顾曾经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的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同学们的策略意识,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初步体验转化阿普顿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对没有大学文凭的爱迪生有点瞧不起。

有一次,爱迪生让他测算一只梨形灯泡的容积。

于是,他拿起灯泡,测出了他的直径高度,然后加以计算。

但是灯泡不具有规则形状:它像球形,又不像球形;像圆柱体,又不像圆柱体。

计算很复杂。

即使是近似处理也很繁琐。

他画了草图,在好几张白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算式,也没有算出来。

爱迪生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阿普顿报告结果。

他走过来一看,便忍不住笑出了声,“你还是换种方法吧!”只见爱迪生取来一杯水。

轻轻地往阿普顿刚才反复测算的灯泡里倒满了水,然后把水倒进量筒,几秒种就测出了水的体积,当然也就算出了灯泡的容积。

这时羞红了脸的阿普顿傻呆呆地站在一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这个故事让你联想到什么?将不规则物体转化成求水的体积,用到了一个重要的策略——转化。

二、观察交流,明确转化的策略1.出示例1:师:这两个图形像什么啊?你觉得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仔细观察图形,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师:思考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两种想法:(1)数方格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后再比较。

提醒学生把方格线补画完整。

(2)将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再比较它们的面积。

如果学生说出这一种想法,则引导用数方格的方法要注意什么?如果没有学生说出第二种想法,则引用书上:能否把原来的图形都转化成长方形,再比一比。

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转化的策略,并能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转化策略的含义,掌握转化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图形的面积、体积等知识,对一些基本的转化方法已经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转化策略的含义,知道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方法,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转化策略的含义及应用。

2.转化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转化策略,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转化方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策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练习题。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后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让学生意识到转化策略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讲解转化策略的含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转化策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自主选择合适的转化策略解决问题,巩固转化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转化策略在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转化策略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仅供参考,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苏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在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三章节第一节内容。

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画图和列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方法——转化。

转化就是将问题中的数量或者形状进行改变,使其更容易计算或者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转化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入转化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转化的策略,通过随堂练习来巩固学生对转化的理解。

对于板书设计,我会将转化的步骤写下来,以便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转化的过程。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题目,以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理解转化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在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三章节第一节内容。

在我看来,有几个细节是本节课需要重点关注的。

转化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

转化就是将问题中的数量或者形状进行改变,使其更容易计算或者理解。

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因此我会在课堂上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转化的概念。

如何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转化的策略,并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和讨论如何将问题转化得更简单。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转化的策略。

我在课堂上会使用一些教具和学具来辅助教学。

这些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转化的过程。

例如,我可以使用一些图形的模型或者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转化的效果。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加深对转化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将转化的步骤写下来,以便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转化的过程。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要求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含义,明确转化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转化策略的本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2. 如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具模型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2. 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转化策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含义、作用及操作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理解转化策略的本质,并学会运用。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一些典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进行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进行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新课讲解1. 转化的含义2. 转化的作用3. 转化的操作步骤三、案例分析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下列问题是否适合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并说明原因。

2. 填空题: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填写解题过程。

3. 应用题: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写出解题步骤。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让学生明白了转化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学会了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燕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努问题。

教学难点:当假设铀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耶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硝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夷直接导入:1.直接出示祥你知道吗?ldquo; 静鸡兔同笼 rdquo;问配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邢之一。

它出自于我国古代冰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掌。

1 / 8书中的题目是这样的:锭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斑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樊鸡兔各几何?师:你能理存解这句话的含义吗?学生语回答。

2.师说明:解答中鸡兔同笼问题时,我们会摸用到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凹策略mdash;mda 苔 sh;假设,同时要用到立以前的策略 mdash; 真 mdash;画图或列表疯。

教师板书:解决问题的叠策略 mdash;mda 喝 sh;假设。

二、以鸡兔惨同笼为例,探究假设 1. 雌教师出示题目:鸡和兔一员共有 8 只,数一数腿有 2 醋 2 条。

你知道鸡和兔各有霹多少只?教师边出示边说运明:为了解答方便,老师钾适当的改了几个数据。

师船:看到这个题目,是否觉于得比较难?师:这样吧,痔我们用以前的一种策略 m 杜 dash;mdash; 铸画图来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1例1、72、74页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运用转化策略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教学具准备:纸剪平行四边形、圆片和一副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自制课件、学案等教学过程:一、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确定转化的策略。

1、计算,说出计算的过程。

(见课件)2、课件演示: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面积时,把它们拼割成什么图形?提问:这些都是运用了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这些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板书:新问题 -----------------原问题3、小结:“转化”是一种常用的,也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相机揭示课题: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转化的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1、出示例1:师:这里有两个图形,它们像什么?我们要研究什么问题?师:仔细观察,两个图形形状不同,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小组里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可能有两种想法:1.数方格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后再比较。

提醒学生把方格线补画完整。

2.将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再比较它们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拿出下发的导学案,结合自学提示,请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移一移、比一比。

学生自主探索转化的具体方法,解决问题:“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转化“的过程。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转化策略的含义,并能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并总结转化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前几册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举等。

但是,对于转化策略,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转化策略,并学会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转化策略的含义,并能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转化策略的含义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转化策略。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转化策略。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4.练习巩固: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转化策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将一个正方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化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将正方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转化策略。

教师在旁边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转化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转化的过程,理解转化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一些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转化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转化的策略,并能够主动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转化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转化策略。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转化的过程,理解转化的方法。

2.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3.分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转化的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转化策略。

2. 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 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转化策略。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转化策略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转化策略。

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策略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转化策略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转化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转化的概念,知道转化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策略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转化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转化策略。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理解转化策略。

2.问题引导: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策略。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交流和分享转化的方法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转化的概念。

例如,解决一个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引导学生发现,将长方形转化为一个正方形,可以更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转化策略来解决。

例如,解决一个问题:一个水池,长是20米,宽是10米,求它的面积。

引导学生发现,将水池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可以更方便地解决这个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解决一个问题: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它们的面积相等,求它们的边长。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二)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二)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第73页的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的第5—6题。

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用简便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增强策略意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转化策略对学习的作用,能有意识、有目的、适当地运用转化策略。

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增强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老师这儿有一个图形,你能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你是怎么求的?为什么这样做呢?通过转化,我们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了规则的图形。

第二单元中,我们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时是怎么做的呢?这时,我们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了已知的图形(板书),“转化”为我们解决问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如何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交流汇报时说说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提问:在刚才的做题、交流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发现?要想写对分率,一定要找准单位“1”。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感受单位“1”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二、新授,尝试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学生自己读题。

提问:你会做这道题吗?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答,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先请学生说方程解法及除法解法的思路。

小结:这道题是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大家的解答过程也比较复杂。

但是老师刚才看到有的同学只用了一道乘法算式就求出了本题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做的。

这道算式的含义你能看懂吗?你能说说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吗?在这样的思路中,我们把什么做单位“1”的,这个分率表示什么呢?教师小结:也就是说,我们把女生人数做单位“1”转化为了美术组总人数做单位“1”,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转化成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把较复杂的题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与同座位说说通过“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怎样思考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3.通过示例,展示转化的具体步骤:以具体题目为例,演示如何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转化的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各小组分享解题思路:让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展示不同的转化策略。
3.教师点评与指导:对每个小组的解题方法进行点评,强调转化策略的合理运用,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4.组织课堂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具有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不满足于一种解题方法,追求更优解。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转化策略的要点。
2.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学生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课堂所学,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基础作业: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些基础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分数、小数、整数四则运算等问题,巩固基本概念,提高解题技能。
5.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注意事项:
1.作业量适中,避免过多影响学生的休息时间。
2.作业难度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锻炼。
3.作业反馈要及时,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提高解题正确率。

苏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六下第71~7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的1~3题执教日期4月8日星期三三维目标1.进一步提高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初步渗透等积变形、等周变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3.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策略分析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资源学生经验:学生已学会了运用画图和列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对运用策略的价值有一定的体验,并且学生在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中等常运用转化的策略教师准备:PPT预习作业1.看书本P71~722.收集以前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过的问题,并做简要整理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整反思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7分钟)1.生回答:要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要求出他们的面积(预设)2.小组讨论这两张图形面积的大小3.学生的想法:(预设)(1)数方格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后再比较(2)将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再比较它们的面积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7分钟)1.学生充分列举三角形、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小数乘法、分数除法等计算方法的转化过程还有如: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等计算方法的转化过程2.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22分钟)1.试一试(1)学生尝试计算(预设)①通分计算②(1-12)+(12-14)+(14-18)+(18-116)=1516【板块一】1.出示课题,激发学生斗志2.出示图片师:已知两个图形,如何来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3.师: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你是怎么想的?4.小结:刚才我们运用了什么策略?想一想转化的过程中,图形的什么没有变化?【板块二】1.引导: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2.师:这些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小结:学习数学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复杂→简单,未知→已知【板块三】1.试一试过渡:在解决有关图形问题的时候,需要转化,计算中需要用到转化吗?出示算式,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计算?出示题目右边的正方形图,提出要求:假如这个正方形表示单位“1”,那大家能在③在正方形中分别表示出12、14、18和116,算出结果(2)计算:如果老师在算式的后面再添上一个加数132,和是多少?2.完成“练一练”(1)观察下面的两个图形,讨论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2)通过平移,这个图形的周长转化成了长方形的周长,左边长方形的周长就等于右边这个图形的周长(渗透“等周变形”数学思想方法)3.练习十四第1题明确图中每一排的点分别表示每一轮参加比赛的球队,把两个点合成一个点的过程表示进行了一场比赛单场淘汰制就是每场比赛都要淘汰1支球队4.练习十四第2、3题(1)先独立看图填空,再交流是怎样想到转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别是怎样转化的?小结:运用转化的策略,通过平移和旋转把复杂的图形转化成了简单的图形,问题就顺利解决了,转化时,注意第2题要等积变形,第3题要等周变形5.阅读数学小故事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9分钟)1.自主评价2.布置课堂作业:★:《补充习题》P46第1题★★:《补充习题》P46第2、3、4题3.家庭作业:《一课一练》第55页这个图上,把这些分数在图上表示出来吗?你能说说图中哪一部分表示这几个数的和吗?引导:看图想一想,可以把这一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延伸:如果老师在算式的后面再添上一个加数132,和是多少?小结:在计算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有时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转化方法2.指导完成“练一练”出示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1)想一想: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否必须要知道八条边的长度,怎样计算比较简便?(2)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练习十四第1题出示问题,指导学生理解图意如果不画图,有更简便计算方法吗?进一步提问:如果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4.练习十四第2、3题注意学生方法的多样化,小结:刚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采用了什么策略呢?怎样转化的?阅读数学小故事,师:课后,上网搜一搜,古今中外的有关“转化”的数学小故事【板块四】总结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后反思:本节课让学生明白“转化”就是化复杂为简单、转未知为已知为了让学生体验转化策略方法的多样性,设计了一些练习第一部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练习,这部分内容在计算图形的面积与周长时主要采用分割法,通过平移与旋转实施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这是解决复杂图形面积或周长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方法第二部分是数与代数领域的练习练习中的题目都是比较特殊的转化方法,可以在学生将异分母分数加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基础上,介绍借助图形的计算方法,说明这是一种新的技巧,让学生知道根据算式可以转化为图形结合的计算,从而找到另一种解答方法在练习中让学生通过这些变化的图形和变化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选择最优的转化方法,充分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课上对于p74第三题的的第二小题,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大圆周长的一半加上小圆的周长,然而张柳华同学竟然会转化成相当于一个大圆的周长,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这种方法是科学的、正确有效的,他真正体验到转化策略的价值了课本上的“回顾”列举了四个例子: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圆面积公式、计算小数乘法、计算分数除法而在课堂中,孩子们的“回顾”远远不止这四个,比如推导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体积公式,比如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比如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又比如推导梯形面积的公式,还有……,孩子们说得特别带劲,加上要简单的叙述推导过程,所以,这个环节费时较多,但我还是觉得有价值!然而,这节课的有不少不足之处,时间分配或许还不够合理,如果能给学生五分钟作业时间就好了等等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我期待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通过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等。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转化的方法,并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策略意识,不能有效地运用转化策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转化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并能够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转化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转化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转化策略。

2.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转化策略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转化策略。

2.教学素材:教师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作为学生练习的素材。

3.学具: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学具,如直尺、三角板等,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例如,计算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将其转化为一个规则图形的面积。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例如,计算一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可以将其转化为计算底面积和高的乘积。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8 +4 +2 +1 = 15(场)
有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 场淘汰制进行。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后才能产生冠军?
(淘汰多少支球队?)
16-1=15
(场)
如果有64支球队参加比赛,产生 冠军要比赛多少场?
64-1=63 (场)
如果有N支球队参加比赛,产生 冠军要比赛多少场?
(N -1)场
梯形 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高 (上底+下底)
因为:S=(a+b)h
所以:S=(a+b)h÷2
计算圆的面积时,把圆转化 成长方形。
4 3 2 1 16 15 10 5 6 7 8
9 14 11
13 12
4
5
3
2 1
16 16 15 15
6 7 8 9 9
10 10
S
3 4
13 122 =πr Nhomakorabea14 14
1 1 1 1 +1 +1 + 1 + + + 2 4 8 16 32 64 128 1 1 1 + + + 256 512 1024 1 = 1- 1024 1023 一尺之棰 ( 木棍 ), 日取其半 , = 1024
万世不竭。 ——庄子
有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 场淘汰制进行。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后才能产生冠军?
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转化?
怎么转化的? 转化有什么好处?
早在1700多年前,我国著名数学家刘徽就用“以盈 补虚”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 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割补法。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 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 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转化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对于复杂的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在这一章节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掌握转化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能够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能够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引导发现,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转化的策略;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掌握转化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转化的策略。

例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哪个面积更大?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转化的策略。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复杂的图形,如何通过切割和拼接,转化为简单的图形来计算面积。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71—7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转化的多样性。

增强解决问题时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转化”策略。

1、这里有几个平面图形,回忆一下当初学习的时候是怎么推导出它们的面积公式的,选其中一个说一说。

在学习这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们都使用了一种策略——转化。

(板书:转化)转化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策略。

当时为什么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呢?2、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知识新学的时候也是转化成旧知识的?师:从同学们所举的这些例子看来,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多次使用过转化这个解题策略。

它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往往是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

(板书:新知旧知)智慧心语:学习新知识,往往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

板块二:体验“转化”策略1、这是两个不规则的图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吗?(生)(有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师:谁来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生上来边指图便回答。

先说左边一个,说过师演示,再说右边一个,演示。

在完成这道题目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转化”这个策略。

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而不一格一格地去数呢?2、仔细观察,它们的面积大小关系怎么样?到底谁说的对呢?拿出作业纸,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

找到比较方法的举手。

好多同学都找到方法了,和同桌交流一下,注意交流清楚些,让同桌都听懂。

师选作业纸,实物投影,请作业纸的同学解释过程。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些,请看屏幕上的演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