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课件
【活动建议】利用见的物品设计实验方案,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1. 物质的构成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①______、②______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分子很小,通常以③_______ <m></m> 为单位来度量.
第11题图
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命题点4 分子动理论(2019.13、2015.2、2013.4)
2023年安徽物理
「2022版新课标要求」
1.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大致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2.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大致历程.知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了解物质世界的大致尺度.
4.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引力
斥力
命题点精准练
1.(2022连云港)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 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 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 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
8.结合图片,对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实验解释正确的是( )
图甲: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 图乙:抽去玻璃隔板,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图丙: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些,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 图丁:铅块与金块长时间紧压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透,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子动理论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关系的理论,它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基础,对于理解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分子的运动状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宏观性质的关联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分子的运动状态。
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具有三种基本的运动状态,即平动、转动和振动。
平动是指分子沿各个方向做直线运动,转动是指分子围绕自身中心进行旋转运动,振动是指分子内部原子相对位置的周期性变化。
这些运动状态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状态。
其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分子动理论的重要内容。
分子之间存在各种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静电力、共价键和离子键等。
这些相互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如融化点、沸点、热容等。
此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还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溶解度、反应活性等。
最后,分子动理论还涉及到分子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联。
根据分子动理论,宏观性质可以通过分子的平均运动状态来描述,如温度可以看作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压强可以看作是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
因此,分子动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微观角度理解宏观性质的方法,为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总之,分子动理论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它涉及到分子的运动状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宏观性质的关联。
通过深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分子动理论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知识点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那么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那么运动的宏观反映。
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间隔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增大。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间隔增大而减小。
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别。
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互相转化。
〔2〕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别。
4、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表达式:W+Q=ΔU〔3〕符号法那么: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物体吸收热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ΔU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ΔU取负值。
《分子动理论全章》课件
3
分子动能的定义
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分子动能。
分子平均动能的计算
分子平均动能等于分子总动能除以分子总数,分子总动能等 于每个分子的动能之和。
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
分子的分布规律
理想气体分子分布规律
在理想气体中,分子以一定的概率密 度分布在空间各个位置,这种分布规 律可以用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来描述 。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应用
反应速率方程
分子动理论可以用来推导 反应速率方程,从而研究 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 速率变化。
催化剂作用
通过分子动理论,可以解 释催化剂如何降低化学反 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 应速率。
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反应中的光吸收和 光散射等现象也可以用分 子动理论来描述。
05
分子动理论的实验验证
通过求解该微分方程,可以预测 分子在空间中的分布和运动情况
。
分子动理论的积分方程
01
分子动理论的积分方程描述了大量分子在空间 中的统计行为。
02
该方程通常采用积分的形式,通过积分运算来 描述大量分子的总体行为。
03
积分方程通常用于描述分子在空间中的分布、 扩散、热传导等现象。
分子动理论的边界条件
趋势。
材料科学
03
通过分子动理论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关 系,有助于发现新型材料和优化现有材料的性
能。
生物医学
04
分子动理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如药物传 输、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疾病
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分子动理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研究尺度的深入,分子动理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面 临更大的挑战;同时,实验技术的限制也制约了理论预测的 验证和应用。
大学物理第三章 分子动理论
乙
分子力的形成说明图
Epr
用分子力解释几个物理现象如物 质的三态等。
o
斥力 分子力
r0
r
引力
势能曲线
r
点评 相变与相变理论
物质的相态 固,液,气,等离子体
相变理论 相变温度 相变点 相变能 相变系数
第二节 理想气体的压强
气体对容器壁作用表现为气体的压强,此压强可以用气体动理 论加以微观解释。
本章研究内容:
1 宏观量 P,T与微观量间的统计关系.
2 微观量与微观量间的统计关系. 运用统计方法
名句赏析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内容提要
宏观量压强和温度的微观解释 物质的内能 理想气体的速率分布规律 几个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 分子运动论 1 宏观物体是由大量不停息地运动着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称 为分子热运动。如在气体内部一分子一秒遭一百万次碰撞。1827年 被英国植物学家布朗证实:布朗运动,微粒受到周围分子的碰撞的 不平衡引起的。
第二编 热 学
返回
热学是研究热现象的规律。热现象是物质中大量分子热运 动的集体表现。本篇将介绍统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气体动理论的 基本内容以及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气体动理论或称分子物理学的系统研究源于十八世纪以后, 伯努利,罗蒙罗索夫,道耳顿等开辟了奠基性的工作。十九世纪 六十年代,麦克斯韦,克劳修斯,玻耳兹曼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 应用统计的方法,探索物质大量分子集体性质的一般统计规律, 从而阐明了热现象的本质。二十世纪初发展的量子理论,对上述 经典统计理论做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
十八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尤其是蒸气机的应用,促进了热 力学的发展,建立了系统的计温学和量热学。经焦耳,迈尔,卡 诺等人系统的总结,建立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克劳修斯和开尔文 又独立的发现了热二律。形成了今天的热力学理论。
第三章输运现象与分子动理学理论的非平衡态理论1
③ 多元系中各组元浓度分布的不均匀也可导致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此时系统内各种组元的物质由浓度大的部分向浓度小的部分迁 移,这个现象称为扩散现象。
热传导现象、黏滞现象和扩散现象称为输运现象,是近平衡 的非平衡态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dz
f du A
dz
——牛顿黏性定律
2. 说明:
⑴ 负号表示若 du 0 ,则牛顿黏性阻力的方向与流速方向相反
dz
⑵ 比例系数 ——流体的黏度(或动力黏度、黏性系数)
单位: 帕斯卡秒(Pa·s) 1Pa s 1N s m-2 1kg m-1s-1
常用单位泊(P): 1P 0.1Pa s
因此两端维持不同温度的金属棒处于非平衡态。
由于系统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能量由高温端向低温端传 递的现象称为热传导。
② 流体各部分宏观流动速度分布的不均匀也可导致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① 两端维持不同温度的金属棒处于非平衡态。
由于系统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能量由高温端向低温端传递 的现象称为热传导。
② 流体各部分宏观流动速度分布的不均匀也可导致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迁移(输运)产生的。
由于气体分子无规的热运动,在相邻气体层间交换分子对的同时,交 换了相邻气体层的定向运动动量。结果使流动较快的层净失定向动量,流 动较慢的层净得定向动量,黏性力由此而产生.
2. 对于压强非常低的气体以及所有的液体,其黏性产生的微观 机理与气体不相同。
§3.1.2 泊肃叶定律 一、泊肃叶定律
二、 稳恒层流中的黏性现象
《分子动理论》教案
分子动理论龙台七一中学王松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2)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3)知道影响扩散现象的因素(4)了解气休、液体和固体分子的模型;(5)会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简单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和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悟通过直接感知的宏观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微观事实,知道这是一钟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的观察,能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并能应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现象中的实例。
三、教学难点:从某些宏观热现象中推断出其微观本质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从初中二年级我们就学习了关于分子的一些知识,知道物体由相应的物质所组成,物质由所对应的分子所构成,那么构成物质的分子是怎样的呢?〈二〉、新课教学1、物体的组成向学生介绍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物质组成的探究,并从中引出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通过一些计算如:一颗小露珠就有1021个分子,假如有一个微小动物,每秒喝去1万个水分子,喝完这滴露珠,要用30亿年。
让学生感知分子的体积小,某一物体中所含的分子数很大。
2、分子的运动提出问题:组成物体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猜想和假说:①分子不会运动.②分子是运动的.进行实验和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经历:①打开香水瓶,一会儿就会满屋生香.②春天,花开时,很远就能闻到花的香味。
③在无风的天气里,从烟囱里冒出的浓烟逐渐远去,越来越疏散.④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皮内部会变黑.结论:上述实验中的现象都是扩散现象.扩散指的是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3、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提出问题: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测:分子运动的快慢可能与温度有关。
实验: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子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热水和冷水,把两滴蓝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比较两杯水中墨水扩散的快慢。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3.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
5.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热运动。
6.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二、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越大。
2.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物态。
5.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7.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8.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9.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10.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实质不同,做功是能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
三、比热容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c表示。
2.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4.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点的认识】一、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的大小①分子直径:数量级是10﹣10m;②分子质量:数量级是10﹣26kg;③测量方法:油膜法。
(2)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N A=6.02×1023mol﹣1。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
【命题方向】常考题型是考查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
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分子热运动特点,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明确布朗运动特点是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解:A、墨水中的碳粒的运动是因为大量水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力不平衡导致向各方向运动,并且没有规则,故A正确;B、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所以当分子从大于r0处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C、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间的势能最小,分子可以从距离小于r0的处增大分子之间距离,此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越大,因此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故D正确。
分子动理论 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2)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对微观量的估算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a.分子质量:b.分子体积:c.分子数量:二、分子的热运动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3、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
2、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
3、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数量级为m,相当于位置叫做平衡位置。
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四、温度的温标1、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2、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五、内能1、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分子动理论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有空隙
气体分子的空隙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表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 液体分子的空隙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小于两种体积之和,说明液 体分子间有空隙。
固体分子的空隙
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进入对方 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着空隙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
解析 : 1.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为:
29 10 MA 26 m 4 . 82 10 kg 23 N A 6.02 10
2.成年人做一次深呼吸所吸入的空气 质量为: 6 450 10 3 4 m 29 10 kg 5.8 10 kg 3 22.4 10 3.所吸入的分子数为: -4 m 5.8 10 kg 22 N 1.2 10 (个) 26 m 4.83 10 kg
F斥
r>r0 F引 F引
F斥
(3)当r>r0时,随r 的增加,F引、F斥都减小,F斥比F引减
小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当r>10r0时,分子力等于0,分子力是短程力。
F
0
r0 F引
F斥 F分
r
把一块洗净的玻璃 板吊在细线的下端,使玻 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 图所示).如果你想使玻 璃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 璃板重量大的力向上拉 细线.动手试一试,并解释 为什么?
2、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
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
二.引起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原因 •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由原子内带正电的原子 核和带负电的电子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第三章 输运现象与分子动理学理论的非平衡态理09共92页文档
2、掌握钢球模型下的平均自由程和碰撞频率的概念, 深刻理解其物理意义。
3、理解描述三种输送过程 的系数的统计含义和统计 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比较,了解理论的正确性和 近似性。
重点和难点: 、 z 是重点,输送过程的微观机制和
V lS Qlimlim vS
t 0t t 0 t
流量单位: m3/s 13
泊肃叶 (Jean-Lous-Marie Poiseuille 1799~1869)
•
• 法国生理学家 他长期研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他发表过一系列 关于血液在动脉和静脉内流动的论文。其中1840~1841年发表的 论文《小管径内液体流动的实验研究》对流体力学的发展起了重
Re vr
Ⅰ、当Re<2000,流体状态为层流; Ⅱ、当Re>3000,流体状态为湍流; Ⅲ、当2000<Re<3000,或出现层流,或出现湍流, 依赖于环境(如管道直径和方向改变,外来的轻微振动都 易促成湍流的产生),此为过度区;
6、 非
1、其速度梯度与互相垂直的黏性力间不呈线性 函数关系,如血液、泥浆、橡胶等。
牛
顿
2、其黏性系数会随着时间而变的,如:油漆等
流
凝胶物质。
体
3、对形变具有部分弹性恢复作用,如沥青等黏
弹性物质。
7、气体黏性微观机 理
气体的黏性是由于流速不同的流 层之间的定向 动量的迁移所引起的。
11
选学内容(开始)
§3.1.2 泊肃叶定律 管道流阻
1、流量:在 t 时间间隔内,通过流管某横截面 S 的流体的体积为 V ,V和t 之比当t→ 0 时的极 限,称为该横截面上的流量。 若流管的各条流线平行,且横截面上各点流速相等, 取与这些流线垂直的横截面,以 v 表示该横截面上 的流速,用Q 表示流量,则有
人教社十四五中职公共基础教材物理通用类教学设计-分子动理论
《3.1 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第1节。
【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温度和气体压强的微观机制;了解分子力的作用特点,物质的扩散现象和分子大小。
2.能运用“类比法”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类比;让学生感受宏观世界是由微观物质构成的,知道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3.通过对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分析,对学生逐步形成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通过分子动理论的学习,体验微观世界的奇妙与微观与宏观的辩证统一关系;激发学生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运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宏观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渗透“统计物理”的基本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烧杯、水、酒精、香水、铅柱、电子秤、小钢珠等等。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出课题1.回顾初中所学内容(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分子)(2)分子运动吗?若运动,怎样运动?那些事实可以证明分子的这种运动?(运动。
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激烈。
扩散现象。
)(3)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力吗?是什么性质的力?(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斥力的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
)2.交流评价: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探讨与分子有关的知识──分子动理论及其运用。
◆合作探究──新课学习一、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1.分子大小的认识(1)分子非常小:人类的肉眼根本看不到分子。
(2)物质内的分子数目非常大:人喝下的一口水中,有几百亿个水分子;直径1μm的小水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跟地球的上的人口数相当。
(3)分子形状各异:在电子显微镜下,人们看到的各种物质分子的形状不同。
(4)分子大小数量级: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则构成各种物质的分子球的直径不同,但差异不大,用米做单位表示分子直径,一般是几个10-10m。
(5)长度的又一单位──2.交流评价: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有些物质,比如金属,通常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原子具有分子一样的运动特性);构成宏观物质的分子数目非常巨大,描述分子数目的数量级是1023;分子非常微小,若把分子看成球形,则描述其大小的物理量──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
人教版高中物理 选择性 必修第三册: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精品课件】
一口水大约喝掉的水分子个数。
(2)由水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求出摩尔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求出一个
水分子的体积,再利用球的体积公式求出一个水分子的直径。
知识归纳
1.两种分子模型
(1)球体模型
固体和液体可看作由一个一个紧挨着的球形分子排列而成,忽略分子间空
3.分子的热运动
(1)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空隙
(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3)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各自的分子能够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
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统计规律
(1)微观方面: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具有偶然性。
(2)宏观方面:大量分子的运动表现出规律性。
自我检测
1.正误判断,判断结果为错误的小题请说明原因。
(1)1 mol氧气和1 mol水所含的粒子数相等。(
)
答案 √
(2)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答案 ×
V
Vm和一个分子的体积V0 NA= V 0
物质的摩尔质量M和一
个分子的质量m0
物质的体积V和摩尔体
积Vm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M
m0
物质的分子数
N=
V
V
NA
适用说明
反之亦可估算分子的大
小,对气体不适用
反之亦可估算分子的质
量,对包括气体在内的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分子动理论 一.教 法 建 议抛砖引玉本单元内容是研究微观的现象,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机械运动是全然不同的。
它的研究对象就不能像机械运动只研究某个物体或是由少数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而是研究数目庞大的分子;研究的内容也不能像机械运动那样简单,只研究物体受力后其运动的规律,而是研究分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分子运动与热现象的关系、物体三种状态的性质及物体三态变化的规律等;研究方法也不同,因为是研究大量分子运动的表征,所以研究方法采用统计学的方法,以物体中分子集体运动的统计规律去描述物体分子运动的规律。
这些可以在本单元开始研究前就做好铺垫,本单元研究完后,再做一个对比性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因为我们研究的都是一些微观的现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最好多通过一些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去引导学生理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开发一些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
在介绍油膜去测阿伏加德罗常数时,可做一个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实验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课下去做。
这里关键是使学生明白油滴靠重力的作用,它在水平面上缓慢摊开,为了减小摊开的面积,用油的体积要尽量的小,为达此目的,可将一滴油溶入一较大体积的溶剂中,然后以这样的溶液一滴滴滴在水面上,可得一较小面积的油面,即可测量其面积。
实验可按以下方法做:(1)用有刻度的移液管吸取1ml 油酸,令其一滴滴地滴出,看共有多少滴。
若为a 滴。
(2)将一滴油酸溶入酒精,制成20ml 的油酸酒精溶液。
再用移液管吸取1ml 该溶液、看能滴几滴。
若为b 滴。
(3)取1滴该溶液滴在水面上,静置一天后测出油面的面积。
一滴该溶液含油酸的体积:320/1cm ba v ⨯= 最后要向学生交待,这个实验测出的结果只是表示了分子的一个粗略的数量观念,反映了分子所占有的空间。
在做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时,先把加点红色的水灌下去,而后将酒精沿管壁缓慢注入,混合前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52:48,实验效果较好。
实验完毕分析时要注意强调:是分子重新分布的结果,一部分分子空隙被其他分子占据了,不能简单地认为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互相插入。
布朗运动可以用仪器模拟或计算机软件模拟,但都不如实际做一下布朗运动的实验。
这个实验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细心点还是能比较容易地做出。
选用好的松烟墨在砚台中细磨,静置后取一滴(用小细棍蘸一滴即可),溶入100ml 水中,取一滴该溶液置于载玻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看,或用电视显微镜观看。
除了用墨做实验外,还可用花粉或藤黄粉来做花粉可用棉花棍蘸花的雄蕊,然后弹到水中,可看到很细的花粉飞到水中,即可。
而藤黄粉最好用研钵多研磨一下再用。
指点迷津本单元是从微观角度出发来研究物体的热现象,即根据分子动理论来解释宏观观察的微观本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弄懂以下知识: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同学们应弄懂油膜实验测油膜分子直径的道理,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能找到摩尔质量、密度、分子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物理量的关系。
2.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扩散和布朗运动是上述内容的实验基础。
要清楚布朗运动指是是悬浮在液体(如水)内的物质微粒(如碳粒)的无规则的运动。
从观察到的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观察不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不要误认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布朗运动。
这里还要注意:物体中大量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这是因为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激列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对于单个分子来说,是无所谓温度的,单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能称为热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力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图6-1所示实线部分即为二力的合力。
图6-1二.学海导航思维基础1.知道什么是分子例:物质是由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具有各种物质的的最小粒子。
分析:这道题就是让你知道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是具有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也正因为是由大量分子组成,所以研究的方法就与机械运动研究方法不同,这是我们思维的基础。
2.分子很小,那么究竟小成什么样例: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为,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
分析:利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利用摩尔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即可求出,一般约在10-27~10-25kg之间。
3.要熟记阿伏加德罗常数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1)1cm3的氧气中所含有的氧分子数为6.02×1023个(2)1克氧气中所含有的氧分子数为6×1023个;(3)1升氧气中含氧分子数是6×1023个;(4)1摩氧气中所含有的氧分子数是6×1023分析:阿伏加德罗常数表述的是1mol某种物质的分子个数,它是一个基本常数,是必须牢记的,一般计算时记作6.02×1023mol-1,粗略的计算可用6×1023mol-1。
4.知道用“油膜法”测定分子大小的实验例:将一颗已知其体积的小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油膜,因为把油膜的厚度看成是,所以只要再测定出这层油膜的,就可标出油分子直径的大小。
用“油膜法”可粗略地测定分子的大小,是因为:(1)油比水轻;(2)油分子比水分子大;(3)油分子与水分子间不发生作用;(4)把油分子看成一个个小球,油膜视为是一层单分子排列的薄膜。
分析:油膜实验是分子动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实验,该理论是从这里展开的,油膜实验的理论基础是把分子看成一个个小球,当在水面上散开时,形成单分子油膜。
5.要知道分子间是有间隙的(1)气体比液体或固体容易压缩;(2)沙土比黏土容易渗透水;(3)蓝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水会被染成蓝色;(4)打足了气的车胎,气会慢慢地“漏掉”。
分析:要抓住通过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的事例,说明由于分子重新分布,原来的分子间的空隙有一部分占据了的缘故,从而认清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用此可解释(3)。
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气体才能被压缩,所以(1)也是正确的。
6.能清楚地表述布朗运动实验的现象例:在显微微镜下观察花粉悬浮在水中,将会看到:(1)水分子的运动情况;(2)花粉分子的运动情况;(3)水分子对花粉微粒的作用;(4)花粉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分析:课本177页图6-4记录的是每隔30秒观察到的微粒位置,而后用直线把它们依次连接起来的,根本看不到水分子。
7.能叙述分子热运动例: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这种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所以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运动。
分析:分子的永不停息的运动是建立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自己通过实验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得到启示。
8.会利用布朗运动实验现象,推论分子是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例: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布朗运动说明了物体分子是在做无规则的运动;(2)布朗运动表示了物体的分子间是有相互作用的;(3)布朗运动又证实了物体内部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4)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仅由布朗颗粒的大小来决定;分析:这一例题实验上是让你总结出我们能从布朗运动的实验中知道些什么。
首先,人们必须搞清楚悬浮微粒为什么能发生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不是就是分子运动,怎样从中得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论。
这个问题解决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间有空隙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其次,我们要通过实验弄清布朗运动的激烈与否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了以上问题,我们对布朗运动的全貌就清楚了。
9.应掌握分子间是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例:坚硬的固做我们很难使它伸长,这是因为物质分子间存在着力;我们也很难使固体压缩,这是因为物体分子间存在着力。
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合力就是表现出来的力。
分析:这例就是要求我们掌握表现出来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实质是分子相互作用的合力,分子之间是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
10.能分析分子力随分子距离改变而变化的情形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跟物体间分子的距离有关。
当分子的距离r=r0时,(r0的数量级为10-10m),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力为 ;当分子间的距离r<r 0时,不是斥力在增大,引力在减小,而是都在增大,只不过斥力要增大的快;而r>r 0时,不是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而是二者都在减小,只不过要减小的快罢了。
学法指要本单元在高中只是对分子动理论的一个初步介绍,同学们要通过上述的例题把以上10个基本要点研究透,在此基础上可以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1:已知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10-3kg/mol ,计算1个氢原子的质量。
分析:这是一个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有关化学知识的计算问题。
这里就要求同学们对摩尔、摩尔质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要清楚,同时还要清楚它们的内在联系,这样在解题时就不会困难了。
M H =2×10-3kg ·mol -1 N A =6.02×1023mol -1 ∴)(103.31002.610223233kg N M m A H H --⨯=⨯⨯== 例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设某种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此物质样品质量为m ,体积为V ,总分子数为n ,则下列表达式中能表示一个分子质量的是:(1)N A /M ;(2)M/N A ρ;(3)m/n ;(4)M/ρV 。
分析:此题是把有关描述物质质量、体积及它们关系的物理量都提出来,让你能与阿 伏加德罗常数结合起来,进行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的计算。
首先,要指导各量的物理意义弄清。
N A 是表示1mol 某物质的分子个数。
M 表示1mol 某物质的质量ρ表示单位体积某物质的质量m 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其体积,n 表示它含的分子数。
用上述知识去分析备选答案,可看出只有(3)最后能得出质量单位,进一步分析可看 出是物体质量被物体含分子数去除,与题意相符。
一、智 能 显 示心中有数分子动理论的知识: 定义:构成物质,并且具有这种物质的性质的最小微粒。
1.分子: 大小:通常近似把分子视为球形,直径只有几个埃(Å)(1埃=10-10m )。
数目:1摩尔(mol )各种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数目是相同的,都等于6.02×1023个,这个数称为阿伏加德甸常数,一般用N A 表示。
2.分子的热运动: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做着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且该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剧烈,这种杂乱无章的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种力有时显斥力,有时显引力,具体显何种力,取决于分子间的距离。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为几个埃时,其引力和斥力相等,此时对外则显示分子处于平衡态,两个分子间距离我们用r 0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