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课件

合集下载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ppt课件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ppt课件
.
2015年2月30日,杭州11岁女孩因被“叫家长”,跳楼身亡。
2015年3月24日,邯郸磁县住宅区内,一名年仅16岁少年因学习 压力大从16楼跳下身亡。
2015年3月29日、4月3日,河北衡水二中两名高三中学跳楼自杀。
2015年4月7日, 扬州11岁男孩因作业未完成被老师批评,自缢 身亡。
2015年4月24日,福建三明泰安一中一高三学生跳楼自杀。
2015年4月27日,南京一初中女生因父母责备压力太大,跳楼身 亡。
2015年5月5日, 江西赣州八中高中一年级一男生,因受不了老 师对其说“你是尖子班的还打瞌睡”,跳江自杀。
2015年5月14日,山东一高中生因“校园欺凌”而跳楼自杀。
.
大学生案例
2013年15日22时13分,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该校医科在 读研究生黄洋病重入院,寝室饮水机疑遭室友林某投毒。
和道德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
.
心理健康
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 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 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 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
心理健康
指一种持续的、正常的心理状态,个体具有良 好的适应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身心潜能。
.
.
1、体育运动的心理效益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蔡元培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
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
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
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
是谓俱泰。
——毛泽东
.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系一、身体健康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体育运动可以提高青少年的体能素质,促进他们的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长期坚持体育运动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耐力和爆发力,提高他们的身体适应能力,降低患病风险。

体育运动还可以促进青少年的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物的排出,从而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

最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有助于调节青少年的生理功能,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率。

二、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体育运动可以释放青少年的压力,缓解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享受身体运动的快乐,从而减少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体育运动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体育训练中,青少年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动作,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情绪调控能力。

最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可以激发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体育运动,青少年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失败观,从而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

三、社交健康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社交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积极的。

体育运动可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青少年需要与队友合作,与对手竞争,这些活动可以促进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体育运动可以丰富青少年的社交生活。

通过体育运动,青少年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避免孤独和孤立。

最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可以培养青少年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领导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系密切而又不可分割。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免疫力的提高,还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丰富他们的社交生活。

第三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第三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三、从心理因素的影响去认识心身疾病
(一)什么是心身疾病?
(二)常见的心身疾病
1、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心绞痛(冠心病)、雷诺氏病、心动 过速。
2、胃肠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厌食。 3、泌尿系统疾病:排尿障碍、阳痿、阴冷、月经失调或痛经。 4、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 5、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慢性呃逆。 6、皮肤疾病:荨麻疹、斑秃、神经性皮炎。 7、肌肉和骨骼系统疾病:周身疼痛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心身疾病产生的原因: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分裂型人格障碍 (三)适应障碍——失落、冷漠、自杀 (四)其他心理困扰: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求职与择业问题, 四、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
(一)余暇时间存在大量的浪费 (二)电视和网络时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生活的快节奏引起的种种困扰 (四)生活方式的变化引起疾病谱的变化
9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二、情绪与健康
(一)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祖国医学中的论述
民间谚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怒伤肝、恐伤肾、 思
伤脾、忧伤肺” ;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养生有五难,名不去为 一
难,喜怒不去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
为五难。”
(三)现代医学的论述
3
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早就指出“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 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体。育运”动国与身外心还健有康(医钱学建龙研)究发展,“一切对人不19利.09的.2020

论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以及感情 上 , 与他人心 理健康不 相矛盾 的范 围内 , 在 将个 人心境
人格是指一个人 的整个精 神面貌 , 即具有一定倾 向性 的心理 特征 的总和。心 理学 的研 究表明 , 人格 的形成及其发展 与人 的行 为活动密不 可分 。在体育 锻炼 的过程中 , 锻炼者 自己是活动 的主 体, 这样有 利 于思维 活动与机 体活动 的紧密结合 , 而促进人格 从
2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 我 国中学 生大多属 于心理健康 者 , 但也有 约 占 1%的中学生 0 存在不 同程度 的心理健 康问题 , 这不 能不引起我们 的重视 。心理 健康 问题 主要 表现在 : 自闭、 抑郁 、 焦虑 、 偏执 、 强迫及精神 分裂等 方 面 。社会 的高速发展 在给我们带来 日益丰 富的物质 享受 的同 时, 也使我们 的身心受到更 多的心理 困扰 , 承受更大 的精神压力 。 而体 育锻炼是促进 心理健康 的有效 手段之一 。迄今 为止 , 已经有 许 多学者就体 育锻炼 与 些心理健康 指标 ( 如情 绪、 个性 、 人格 、
成 良 的人 际关 系 ; 好 著名学者 麦亦尼认 为 , 戏和运动 具有启 发 游
创 造性 、 消除 紧张 、 持友谊 、 保 使人乐 观等心理保健价 值 ; 还有 一
体育锻炼还可 以增强人 的社会适 应能力 、 应变能力 , 标准 : 1有 充分 的安 全感 ;2 充分 了解 自己 , 能估 计 自身能 些研究 发现 , () () 并 培养和谐 的人际关系以及 良好 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力 ;3 生活 目标 , () 理想的确定要 切合实际 ;4 与 现实 环境保持接 ()
记忆 、 反应 、 思维 和想 象等能力得 到提高 , 还可 以使其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 , 民追求健 康的意识不 断增 加 , 人 也逐渐 意 的注 意力 、 情绪稳定 、 性格开朗 、 疲劳感 下降等 , 这些非智 力成分对人的智力 识到健康对 中学生 的重要 性。目前 , 中学生长身体 、 正是 学知识的

体育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

预防疾病
定期参与体育活动可以降低灵活性
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 使学生更抵抗疾病。
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耐 力和灵活性,使他们更加健 康和活跃。
总结
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提高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学生交流,促进学 业表现,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了解这些好处可以帮助更多的人重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增强自尊和自信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可 以培养自信心,提高自我价 值感。
减轻压力和焦虑
体育活动可以释放压力,缓 解焦虑,并提升学生的心理 健康。
体育活动促进交流与合作
运动是社交的桥梁,体育活动提供了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这有助于学生建立友谊,增加 合作精神,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促进社交交流
体育活动是学生们相聚的机会,帮助他们结识新朋友,拓宽社交圈子。
提高专注力,更好地应对学业挑战。
3
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表明,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强 大脑功能,提高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改善记忆力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细胞之间的 信息传递,改善学生的记忆和思维 力。
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提高体能和灵活性。
体育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不仅提高身体健康,还促进 社交交流,改善学业表现,减轻压力和焦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远不止于身体上的好处。它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弹性,增强 抗压能力,提升自尊和自信。
提高心理弹性
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面对 挑战和困难时更加灵活和坚 韧。
增加合作精神
通过团队运动,学生可以学会合作,分工合作,共同追求目标。

体育活动与你的心理健康 体育课件

体育活动与你的心理健康 体育课件

二、近日小东心情不好,整日郁郁寡欢, 慢慢变得离群索居,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作为 小东的朋友,你应该怎样帮助他驱散消极情绪, 踏上健康之路?
参考答案:选择一项适合小东的锻炼方式,如打 球、爬山、慢跑等。通过体育锻炼改变小东不良的 心理状态。驱散消极情绪,踏上健康之路。
教师赠言:
活到老, 学到老, 锻炼到老,
1、破坏你身体各系统机能的平衡,让你获得疾病。 2、对患者来说不容易恢复。
小资料: 英国调查250个癌症患者有156个有过重大精神伤害。
二 、两者的关系
1.身体健康 是你的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2.心理健康有助于你的身体健康。 1)相互影响 2)相互促进 3)密切相关
体育活动能促进身体健康
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1)……提高学习效率; 2)……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3)……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强身、健体、增寿。
小资料:伊朗的老寿星
阿巴斯· 哈萨(156岁)长寿的秘诀
“我有快乐的性格”
(二)、消极的心理状态会降低你的身体健康水平
消极的心理状态:
<1>
<2>
<3>
<4>
<5>
<6>
<7>
消极的心理状态的危害:
体育活动与你的心理健康
《空城计》片段
空城计片段
体育活动与你的心理健康

• • •

学习目标:
1、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2、了解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3、明白体育活动能获得运动愉快感,进 而增进心理健康。 4、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一、心理健康有助于你的身体健康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课件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课件
关键概念
• 身体表象 • 身体自尊 • 应激 • 应激源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虑 • 抑郁 • A型人格 • B型人格 • C型人格 • 放松技术 • 表象训练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1
重要问题
•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应激源的类型及应激模式 • A型人格与B型人格类型的人参加体育锻炼
的方式 • 体育锻炼为何能控制应激 • 锻炼的时间控制的策略 • 应对应激的放松方法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15
四、应激模式
• 应激模式是将生活情景中的中性事件看作 为忧伤的事情开始的。当消极的认知评价 出现后,紧接而来的是焦虑、神经质、愤 怒等消极的情绪唤醒,随后出现的是心率 加快、血压升高、出汗增加等生理唤醒, 最后导致心身疾病,与家庭和朋友发生争 执等不良结果。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n 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当驾驶员 惊慌失措时,不能保持高度警觉状态,不 能对其它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作出迅速反 应,就可能导致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19
• (二)体育锻炼可控制应激
• 虽然长时间或高强度的锻炼会带来身心的 紧张,但是,研究也显示,坚持参加低到 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如跑步、游泳或骑 自行车等)是减少应激的最有效的方法。
和力量流进了我的的双腿、臀部、腹部、胸部、双臂、双手、颈部、头
部。这力量使我感到轻松和充满活力。我恢复了活动。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29
• 二、呼吸锻炼
• 呼吸锻炼按如下方式进行:
• (一)取一个舒适的位置,坐或躺下来,闭上眼睛。
• (二)开始慢慢地呼吸,每次呼气与吸气的时侯数数, 从一数到三,以维持慢而有规律地呼吸模式。

体育锻炼与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与学生心理健康

改善睡眠质量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疲 劳,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运动可以释放压力,减少 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改
善睡眠质量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分泌, 提高睡眠质量
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减少疾病发生,从而改善
睡眠质量
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从而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供氧量,从而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高情绪稳定性
体育锻炼可以增 强社交能力,提
高情绪稳定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社交能力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 学生的自信心和自 尊心,提高他们的 社交能力。
体育锻炼可以培养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和领导能力,提 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体育锻炼可以培养 学生的沟通能力和 社交技巧,提高他 们的社交能力。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神经元连接,提高大脑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从而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稳定性,从而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增强意志力和耐力
体育锻炼可以增 强学生的意志力 和耐力,帮助他 们在面对困难和 挑战时更加坚定 和坚韧。
体育锻炼可以培 养学生的毅力和 耐力,使他们在 面对困难和挑战 时更加坚定和坚 韧。
案例分析结果
体育锻炼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Part Six.
体育锻炼与学生心 理健康的未来展望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系【摘要】体育运动在青少年身心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可以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

体育运动有益于青少年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免疫力。

体育运动能提升青少年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增强社交能力。

体育运动能帮助青少年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身心健康密切相关,鼓励青少年多参与体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运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心理压力,发育,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发展。

1. 引言1.1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素质提升,还可以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体育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参与体育运动,青少年能够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体育运动还能够帮助青少年释放精力,缓解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能够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运动中,青少年需要不断挑战自己,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巧。

通过取得运动成绩,他们会感到自豪和自信,从而建立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通过参与体育运动,青少年可以全面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该鼓励青少年多参与体育运动,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1.2 青少年身体发育与运动的关系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此时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和发育的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支撑身体的发育。

体育运动在这一阶段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青少年维持健康的身体状况,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成长。

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促进骨骼生长发育,使身体更为健康和强壮。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课件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课件
生命和力量流进了我的的双腿、臀部、腹部、胸部、双臂、双 手、颈部、头部。这力量使我感到轻松和充满活力。我恢 复 了活动。
19
二、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按如下方式进行: (一)取一个舒适的位置,坐或躺下来,闭上眼睛。 (二)开始慢慢地呼吸,每次呼气与吸气的时侯数数,从 一数到三,以维持慢而有规律地呼吸模式。 (三)伸展四肢与呼吸相结合,可以获得更大的放松和减 少应激。例如:吸气的时侯,手臂向上伸,呼气的时侯, 手臂向下放。
9.练完了这种技术后,我以前所有的
应激症状(头痛、肌肉紧张、焦虑)都消失。 1 2 3 4 5
10.每次练完这种技术后,我的脉率比我开始练
这个技术前要低。
பைடு நூலகம்12345
23
第五节 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
人既是有着细胞器官等组织的生物人,又是有着丰富 情感和独特个性的心理人,而从本质上看,人是一个社 会人,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
21
四、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又称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心理演练等,它 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所有感觉在脑中对过去经历 过的事进行重现或再创造的过程。使用这种技术能够降 低个体的应激水平,其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表象转移 (二)回想成功的情景或经历 (三)技能的表象训练
22
五、休息和睡眠
细节透视10-1
7
一、应激的定义
应激(stress)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作出
的反应。
应激反应是一种包含有应激源、个体对应激源的评
价以及个体的典型反应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应激有:积极的应激与消极的应激之分。
在生活与工作中,人需要一定程度的应激。
8
二、应激的征兆
(一)生理征兆

体育运动对心理的影响ppt课件

体育运动对心理的影响ppt课件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 的影响
.
1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是指每一天个对都自进己能行否的成锻功地炼完活成 动, 且这种锻炼锻炼活动持续很长时期一项。任用务所于持有研的究信心的和长期望期,体
育指锻持炼续安 时排 间一 为般30都分持钟续左1右0的—运12动个即活月对所动自具。己备。一成的有功潜次地在研性完能究成力运一的报动项认任识告活务,动仅是 一次以自行车功率计的练习就使健康和不太健康的大学 生焦虑程度下降。但是,这种一次性运动活动没有对消
8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生活事件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 各样的社会生活变动,如结婚、升学、求职、
亲人亡故等。由于生活事件的增加而产生的应 激体验与各种各样的生理障碍和心理障碍有着 明显的联系。
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 性关节炎、胃肠溃疡、癌症、神经症、事故、 体育活动中的损伤以及学习成绩的下降等都与 生活事件的明显增加有密切关系。
儿童可引起智力发育迟滞,成人则可引起整个心理活动 过程的迟钝,不仅智力受到损害,而且性格上还会变得 幼稚、保守和狭隘。
5
据消息,身高2米55被称为亚洲第一巨人的王峰军因
贫血、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等病,于3月31日晚去世,年
仅39岁。
王峰军出生在农村,家中兄弟姐妹共6个,只有他自己
超高。他的个头与患脑垂体瘤和巨大蛛网膜囊肿有
所以,运动有助于睡眠,但同样重要的是 要按规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运动量来进行有规律 地锻炼;否则,适得其反。
14
第三节 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功效的原因和机制
一、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因 (1)身体和心理是统一的整体。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健康的心理
寓于健康的身体,既然体育运动能够强身健体, 那么体育运动能就为健康的心理打好基础。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五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五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基本内容五:体育活动对应激的影响
1. 体能与心理应激后较低水平的心血管唤醒水平相关; 2. 短期的体育活动计划可以有效地降低心理应激过程
中的唤醒水平; 3. 短期的体育活动计划可以有效地降低抑郁; 4. 体能与长期生活应激导致的较低抑郁水平相联系; 5. 体育活动计划能有效地提高心脏病患者的心血管功
理环境、体育活动的特征等
基本内容八:锻炼行为理论
1. 根据健康信念模型的观点,人们一般不会主动进行 体育活动,除非他们具备了一定水平的活动动机和 活动知识,或认为自己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或明白 了进行体育活动的好处并且感觉到完成运动并不困 难。
2. 美国学阿齐赞(Ajzen)1985年提出的合理行为理 论和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意向和行为控制 感对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4. 多数退出体育活动的人在活动初期都有2—4个基本 目标,他们希望通过体育活动达到预期的结果。一 旦锻炼者发现体育活动没有帮助他们达到预期的目 标,他们就有可能退出活动。
5. 影响体育活动坚持性的个人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
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 状态等。 6. 影响体育活动坚持性的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物
基本内容二:体育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 体育活动与认知活动之间有着适度的正相关,但它 与认知活动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不能被看作为是 因果关系。
2. 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在不同年龄人群的身 上 有不同的体现,但大部分情况下表现出有益作 用。
3. 不同的活动项目、活动时间、负荷,以及坚持年 限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也不相同。
基本内容四:体育活动对人格的影响
1. 体育活动对某些人格特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 有氧锻炼使A型行为特征发生积极的变化。

运动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运动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运动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概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几个重要影响方面。

促进积极情绪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积极情绪。

参与体育活动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情绪,并增加快乐和满足感。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等化学物质,从而提高幸福感和积极情绪。

增强自尊心运动还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尊心。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青少年可以发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并获得成就感。

成功的体育表现可以提高自信心,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增强自尊心。

提升社交能力参与团队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提升社交能力。

团队合作和协作是体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队友互动,青少年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

这种社交经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培养社交技巧。

缓解焦虑和抑郁运动对于缓解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也具有正面作用。

体育活动可以分散注意力,减少负面思绪,并促进身体和心理的放松。

运动还可以提高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这是一种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

增强应对压力能力青少年面临着学业、社交和家庭压力等多种挑战。

参与运动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通过面对竞争、适应困境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表现,青少年可以学会处理压力和挫折,培养坚韧和适应性。

总结综上所述,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积极情绪、增强自尊心、提升社交能力、缓解焦虑和抑郁,并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运动,将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leine(1994)对62名遭受应激后的高中生进行干预研究 ,结果发现,体育锻炼组较阅读组的应激反应水平出现 明显下降。
15
(四)体育竞赛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
体育竞赛可以对青少年儿童下列人格素质产生影响: 竞争意识:积极向上、进取精神 意志品质:抗挫折能力 自尊、自信: 团队意识: 责任心: 人际交往能力: 处事态度:乐观开朗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及青少 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体育运动的作用
身 力量 体 速度
抵抗力、 免疫力、
效 耐力
健康、

益 灵敏
长寿



பைடு நூலகம்心 情绪
理 效 认知、智力
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
益 意志、人格
2
3、身体锻炼产生的良好情绪体验
有不少锻炼者报告他们出现“流畅体验”、或 “跑步者高潮”、或“高峰体验”、“身体锻 炼快感”等。Berger(1996)等认为,这种体验 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9
(二)体育锻炼与认知衰老
许多研究均发现身体锻炼与中老年的认知功能的改善有 密切关系。
Powell(1974)对30名59岁到89岁老年人研究发现,身体 锻炼使渐进式矩阵测验和韦氏记忆测验成绩明显出现了 明显进步。
毛志雄(1996)用《数字广度测验》对中老年的研究发 现,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组的测验成绩明显优于不积极锻 炼的对照组。
2.社会交往假说:认为与朋友或同事一起锻炼令人愉快的事,它具有
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3.转移注意说:体育锻炼可以使人的注意从忧虑烦心事上转移开,从
而减少负性情绪。
4.心血管健康假说:认为心境状态的改善与心血管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关,身体锻炼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从而改善脑功能。
5.胺假说:锻炼可以增加去甲肾上腺素、DA、5-HT等胺类神经递质;
毛志雄(1996)、Lupinacci,等(1993)均发现进行积 极身体活动的中老年人其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比不 积极身体锻炼组要快。
10
(三)身体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Ismail & Young(1973)报道,长期的锻炼使中 年男子的自信心、控制感、想象力、自我满足 感较对照组明显要高;
Fox(1997)指出,身体锻炼可能和实验者的自 我观念、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相联系。
研究发现,锻炼对低自尊者的效果更加明显, 特别是对那些低自尊、低自信、低身体自我价 值、低身体自我表象的人、对身体残疾人、超 重和肥胖者效果更加(Fox,2000).
11
(四)身体锻炼心理效益的理论解释
1.认知行为假说:认为体育锻炼鼓励和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情感,
并产生自我效能感。这些思想和情感以及自我效能感可以用来抵制消极情 绪,如抑郁、焦虑等。
Anthony(1991)认为是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与智力及记忆 能力存在高度正相关。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大脑血流量 ,从而增加向大脑提供营养,进而提高有机体的认知功 能。
14
(三)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应激反应能力的影响
Bown,等人(1986,1988)使用自陈量表对生活事件、身体 疾病、心情及运动等变量对220名青春期女孩进行调查, 探讨体育锻炼是否对应激反应产生良好影响,结果发现 ,长期坚持锻炼者比不锻炼或不经常锻炼者,遭受应激 的负面影响更小,在遭受重大生活事件时,有规律参加 体育锻炼者比不锻炼者更少患身体疾病。
6.内啡肽假说:身体锻炼使大脑分泌一种具有吗啡一样作用的肽类物
质,可以使人消除疼痛并产生欣快感,从而降低消极情绪。
12
二、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体育锻炼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研究
Grubuer,j.j.(1986)对27项关于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儿童自尊之间 关系的实验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儿 童的自尊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有情绪障碍、知觉 障碍、智力落后的残疾青少年儿童自尊的影响更大。
Marsh & Peart,(1988)对11-14岁的女孩进行了6周的无竞争有氧 锻炼,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主要对儿童的身体自尊产生作用,而 对其他维度自尊没有影响。
Fox,(2000)对1971年以来的37项实验研究进行了
元分析,发现有78%的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
自尊或身体自尊的某一维度,有50%的研究认为
16
(五)体育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心理 发展的影响
1.游戏对情绪的影响: 2.体育游戏对智力的影响: 3.体育游戏对人格的影响: 4.体育游戏对
社会人际交往的影响:
17
Thank you! 谢谢!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9
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整体自尊。
此外,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意志力也是一个磨练。
13
(二)体育锻炼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傅政军等(2001)对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 研究,发现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发展的均衡程度与幼儿 心理潜能有关,认为运动技能的提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 展。
Clarke(1958)研究了体育锻炼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发 现两者之间有正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