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景图片

合集下载

杭州西湖十景简介

杭州西湖十景简介

杭州西湖十景简介杭州西湖十景简介杭州西湖,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画中仙境”,西湖景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誉为“西湖十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西湖十景”的由来及简介。

1、“断桥残雪”“断桥”是指跨过西子湖中青田岛和南屏山岸边的三孔石桥,是西湖六十四条桥中最知名的桥之一,它的美景,在古今中外都有广泛的传扬。

雪后的断桥显得更加凄美,因此又称“断桥残雪”。

2、“雷峰夕照”西湖北岸的雷峰塔,是杭州城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它巍峨挺拔,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历经万般曲折,至今仍屹立不倒。

而雷峰塔夕阳下的倒影,则成为了“雷峰夕照”的代表景观。

3、“柳浪闻莺”位于中南路与宋城路的拱桥,拱桥下有一条小河,名为“柳浪闻莺”,桥上挂满了柳条,形成了满池繁花似锦的景象,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花港观鱼”“花港观鱼”,位于花港观鱼台后山的苏堤上,此地属于杭州西湖旅游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是观看西湖美景不可错过的一个景点之一。

5、“三潭映月”西湖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西湖中心湖面的北侧,是一座小岛,上立有三座殿阁。

每逢夜晚,满池映着月光,景象迷人,令人陶醉。

6、“曲院风荷”“曲院风荷”出自元代袁宏道的《西湖志》。

曲院是居民李播的宅院,风荷,指他家后面的荷塘。

欣赏曲院风荷,不仅可以观赏到数不尽的荷花,还能感受到山水环绕的宁静与美丽。

7、“平湖秋月”“平湖秋月”和“三潭映月”一样,也是西湖最有名的景点之一。

秋天的夜晚,在平湖上,月影映照,清音悠扬,令人心曲怀抱。

8、“双峰插云”双峰指的是南屏山和北高峰,从下望去,两座山峰互相呼应,好似上下一致,一侧的山峰倒影在水面上,简直是一道绝美的画面。

9、“苏堤春晓”苏堤是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修建的,以便在其住处与兄弟苏辙相会。

春天的清晨,在苏堤上欣赏春日的绚丽,并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生机。

10、“杨梅秋实”古时候,杨梅并不是杭州的产物,它是从广东流入杭州的。

在秋季的时候,西湖的杨梅香气四溢,供游客品尝,而成了西湖美景之一。

演示文档西湖十景

演示文档西湖十景

三台云水:
三台山景区集浙江山地和江南水乡风貌于 一身,它以浴鹄湾景区为核心,东靠杨公堤, 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乌龟潭景区,南到虎跑路。 重新修复后的三台山景区内恢复了黄公望故居、 先贤堂、黄篾楼水轩、武状元坊、霁虹桥、三 台梦迹等故迹。三台山景区的茶楼,是杭州茶 楼的一大特色。飞檐仿古的建筑,亭阁宛然, 花木葱茏,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 “ 三台云水”点出了这里景观的多样性和立 体化,同时借用了宋代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中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以颂扬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热血 千秋,清白一生。
钱祠表忠:
钱王祠旧名表忠观,供奉钱氏三世五代国 王。钱王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 通称为钱王祠。祠内有苏轼撰书的 《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 “碑记”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 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 节,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 事迹,褒扬了历代钱王的功绩,认为“有德于 斯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大”。 2003年,在保护原有遗迹的前提下,配 合西湖水体景观,钱王祠重新复建,成为西 湖南线集游览观赏、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于 一体的园林景点和研究吴越文化的重要基地。 景名“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 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 文化底蕴
梅坞春早:
梅家坞位于云栖西二公里的琅砀岭北麓的山坞里, 四周青山环绕,茶山叠嶂,是杭州最大的龙井茶生产 基地,茶地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 梅家坞原来是一个很不知名的小山村,由于周总理的 五次来访使得梅家坞的名气大增。80年代,梅家坞虽 是一个小山村,但是已经是很多国外宾客的来访之地, 梅家坞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漫山遍野的茶园。经过 2003年的整治,梅家坞营造出“十里梅坞蕴茶香”的农 家休闲旅游环境,成为杭州一个具有独特性品牌的旅 游新亮点。 现在的梅家坞是杭州一处独具风姿的旅游热点,农 家茶庄迎接着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梅家坞盛产的茶 叶是西湖龙井中的珍品。每年采茶分作四次,清明之 前的头茶称“明前茶”,也叫“莲心”;谷雨之前是“雨前茶 “;立夏之际为“三春茶”,也称“雀舌”;一个月后最晚采 摘的称“四春茶”,也名“梗片”。所以,“春”在梅坞便是 茶香之意;春茶四摘,又以最早的“明前茶”最为名贵。

乾隆为杭州西湖十景留下的诗词全集

乾隆为杭州西湖十景留下的诗词全集

杭州西湖,素有“人间天堂”之称,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眷恋的地方。

其中,乾隆皇帝更是对西湖情有独钟,他在位时多次南巡杭州,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的诗词。

这些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更是了解乾隆皇帝情感和品味的窗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全面解读乾隆为杭州西湖十景留下的诗词全集,逐一展开讨论。

我们来看一下乾隆为杭州西湖十景所留下的诗词。

在《西湖十景诗题》中,乾隆皇帝为西湖十景分别留下了十首诗。

然而,他并没有在这些诗中直接描绘景物,而是借景抒怀,表现了对西湖山水的倾慕之情。

这种借景抒怀的手法,既凸显了西湖的魅力,也展现了乾隆皇帝的豪情壮志。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十首诗逐一展开解读。

在乾隆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西湖各个景点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

在诗句“呜呼大观箕斟乎宁忧、於贡峰高最胜天游”中,乾隆皇帝表现出对大观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大观的情感表达。

乾隆皇帝还在其他诗句中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展现出了对西湖各处景点的真挚赞美和情感倾注。

在全面解读了乾隆诗中对西湖景点的描写后,我们不妨对这些诗进行总结和回顾。

从总体上看,乾隆皇帝留下的这些诗词,不仅表现了他对西湖山水的倾慕之情,也展现了他豪情壮志和文学修养。

这些诗歌虽然只是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我认为乾隆为杭州西湖十景留下的诗词全集,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乾隆皇帝对西湖山水的真挚情感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这些诗词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将西湖的婉转和妩媚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葩。

乾隆为杭州西湖十景留下的诗词全集,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了解乾隆皇帝情感和品味的重要窗口。

通过全面评估和深度解读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乾隆对西湖的情感表达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也能更加深入地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

愿西湖永远风景如画,愿乾隆诗词永远流传。

乾隆皇帝特别喜欢西湖的美丽景色,他在位期间多次南巡杭州,每到西湖总是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的诗词。

知道杭州西湖,了解西湖老十景、新十景

知道杭州西湖,了解西湖老十景、新十景

知道杭州西湖,了解西湖老十景、新十景展开全文一期——知道杭州西湖,了解西湖老十景、新十景风度翩翩旅游君4小时前各位读者,自古以来杭州西湖被列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景点,但是最经久不衰、令人向往的还是南宋时期形成的西湖十景,我们称之为南宋西湖十景。

下面请允许我将它们一一向你们介绍。

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

顾名思义,苏堤春晓当然是在西湖三堤之一的苏堤上。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3 公里,是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

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每年寒冬一过,苏堤就犹如一位姗姗来迟的报春使者,桃红柳绿,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

每当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真让人销魄。

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的,是以夏日观荷为主题的曲苑风荷。

“曲苑”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植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后曲苑逐渐衰芜、湮废。

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苑风荷”景碑亭。

曲苑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

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

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多种荷花。

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

西湖十景里春夏秋冬各有代表,而平湖秋月就是秋天的代表了。

它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

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凸出湖面的水泥平台及附近的亭台楼阁,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

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

另两处是三潭印月及凤凰山上的月岩景点。

杭州西湖十景

杭州西湖十景

杭州西湖十景杭州景色一直都被人所推崇,尤其是西湖景色更是美不胜收,连俗话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而熟知西湖景点的小伙伴都知道,去西湖不能错过西湖十景,究竟是哪十景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杭州西湖十景,一起来了解吧!杭州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

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苏堤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

苏堤两旁遍植桃柳,四季景色各异,每逢阳春三月,柳树成烟,掩映湖面,风趣横生。

有诗为证: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

苏堤由南而北有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六座桥,杭州人将这六座桥俗称为“六吊桥”,民间有“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歌谣。

解放后六桥重新加固并拓宽,桥栏杆全部采用青田雕刻民族形式图案,保持古桥原有风貌。

苏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

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之为“苏堤春晓”。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

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每当春风吹拂,苏堤上杨柳吐翠,艳桃灼灼,长堤延伸,六桥起伏。

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

置身堤上,湖光胜景如画图般展开,多方神采,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沿堤建有六座单孔石拱桥,古朴美观,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俶塔,近实远虚;望山桥: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桥上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西湖十景》教案

《西湖十景》教案

《西湖十景》教案教案:《西湖十景》教学目标:1.了解《西湖十景》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2.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了解《西湖十景》的历史背景,包括宋代西湖的十大景点以及后来的扩展。

2.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如山水、古迹、建筑等。

3.学习如何欣赏和描述自然景观的方法和技巧。

课时安排:1.第一课:介绍《西湖十景》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2.第二课:学习如何欣赏自然景观以及描述自然景观的方法和技巧。

3.第三课: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西湖,并在回校后进行景点的讨论和展示。

4.第四课:总结学生对西湖的印象和感受,并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步骤:第一课: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西湖的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介绍《西湖十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包括宋代的十大景点以及后来的扩展。

3.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如山水、古迹、建筑等。

4.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他们根据所学的词汇和表达能力来描述西湖的美景。

第二课: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词汇和表达。

2.学习如何欣赏自然景观,包括观察、琢磨、描绘等步骤。

3.学习如何描述自然景观,包括使用形容词、动词和名词等进行描写。

4.进行练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短文来习作文。

第三课:1.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西湖,让他们亲自欣赏和体验西湖的美景。

2.在游览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思考,并记录下自己对每个景点的印象和感受。

3.回到学校后,组织学生进行景点的讨论和展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第四课:1.复习学生对西湖的观察和体验,引导他们进行总结和思考。

2.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写出一篇关于西湖的文章。

3.学生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和修改,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西湖的理解和兴趣。

2.收集学生的写作作业,评价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程度。

西湖十景讲解

西湖十景讲解

西湖十景讲解篇1满陇桂雨西湖秋游,日赏桂,夜赏月。

赏桂以南山满觉陇最盛。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

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

西湖早期诗篇中每每以桂入诗,都是西湖北山灵隐、天竺一带寺庙所植。

而满觉陇秋赏桂花,是明以后才形成规模气候的。

满觉陇亦称满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

吴越时,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圆兴院,后改满觉院,地以寺为名,花大约也是寺僧所植并渐成大观。

桂花学名“木樨”,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性喜湿润,满觉陇两山夹峙,林木葱茏,地下水源丰富,环境宜于桂花生长。

这里的山民以植桂售花为主要经济来源,一代传一代,终于造就了这一片“金粟世界”。

如今更是家家户户皆植桂,屋前后,村内外,满山坡,路两旁,一丛丛,一片片,一层层,举目皆是。

每年中秋前后,几番金风凉雨,秋阳复出之时,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诚如清人张云敖七言绝句《品桂》所云:“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花朵细小而量大盛开时,如逢露水重,往往随风洒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树丛中,沐“雨”披香,别有一番意趣。

满陇桂雨入围新西湖十景后,满觉陇村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年年九、十月间举办西湖金秋桂花节,南山一带,车水人流,道为之阻,西湖秋游又添一大韵事。

虎跑梦泉西湖胜景,湖山相依相连,这相依相连的“使者”,便是三南云山间的泓泓清泉,道道溪涧。

位于大慈山下的虎跑泉,则是西湖从多名泉中的翘楚。

虎跑泉的得名,始于佛教神话传说,实际上这是历史上西湖名泉的开发、保护、利用乃至留存与佛、道信徒及寺观兴衰休戚相关的一种世俗的折射。

虎跑泉是地下水流经岩石的节理和间隙汇成的裂隙泉。

它从连一般酸类都不能溶解的石英砂岩中渗透、出露,水质纯净,总矿化度低,放射性稀有元素氡的含量高,是一种适于饮用,具有相当医疗保健功用的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故与龙井茶叶并称“西湖双绝”。

龙井问茶龙井,一句龙泓,龙湫,位于西湖西南的风篁岭山。

关于西湖的资料及图片

关于西湖的资料及图片

西湖简介西湖全貌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方,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

断桥上的白娘子更为西湖增添了几许浪漫色彩。

西湖是仅次于天下第一湖-大明湖的著名城市湖泊,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

水面面积约4.37平方公里杭州西湖(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约15公里。

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最深处在5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

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

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选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现在被列为世界遗产。

西湖古称“钱塘湖”,古代诗人苏轼就对它评价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美景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所以又名“西子湖”。

西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子湖区间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造成各湖区水质差异,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湖水总面积5.593平方公里;,总容积1.1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质是一种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湖沼相沉积,属于粉砂质粘土或粉砂质亚粘土,最上层皆为藻骸腐泥层(黑色有机质粘土),中层泥炭层或沼泽土,最下层为基底粉砂层;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涧,主要补水河流为金沙涧、龙泓涧和长桥溪泄流。

杭州西湖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

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西湖美景(5张)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

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

它们像众星捧月一样,捧出西湖这颗明珠。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

• 30、1861年的5月7日,有一位诗人诞生, 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他的代表作包括诗集《吉檀迦利》、《新 月集》、《飞鸟集》等。请说出他的名字 和国籍。 ( ) • 泰戈尔 印度
猜一猜,赏一赏!
西湖新十景!
西湖新十景
• • • • • • • • • • 云栖竹径 满陇桂雨 虎跑梦泉 龙井问茶 九溪烟树 吴山天风 阮墩环碧 黄龙吐翠 玉皇飞云 宝石流霞
宝 石 流 霞
西湖新十景
• • • • • • • • • • 云栖竹径 满陇桂雨 虎跑梦泉 龙井问茶 九溪烟树 吴山天风 阮墩环碧 黄龙吐翠 玉皇飞云 宝石流霞
西湖旧十景 双 峰 插 云
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锋夕照、 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 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西湖旧十景 三 潭 印 月
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锋夕照、 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 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西湖旧十景 曲 院 风 荷
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锋夕照、 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 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 22、下列关于成语‚负荆请罪‛的解释中, 正确的是( ) A、指廉颇背负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B、指刘备归还了荆州,向孙夫人请罪 C、指燕王辜负了荆轲,向高渐离请罪 • A
• 23、请说出下列著名风景名胜所在的城市 :天涯海角 苏堤春晓 居庸叠翠 • 三亚 杭州 北京
• 24、文学名著《水浒》栩栩如生地塑造了 梁山好汉形象,请指出下列书中人物与绰 号哪一个对应错误( ) A、智多星吴用 B、入云龙卢俊义 C 、豹子头林冲 • B
西湖欢迎你!
你知道吗?
西湖来历的传说
• 请一位同学根据材料向我们介绍西湖的传 说。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杭州西湖---三潭印⽉ 三潭印⽉是西湖⼗景之⼀,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亭、阮公墩⿍⾜⽽⽴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称⼩瀛洲。

⼩瀛洲是利⽤疏浚的湖泥堆筑⽽成的湖中⼩岛,岛外⼜筑有环表堤埂,堤岛之间有九转三回、三⼗个变的曲桥相连,构成了⼀个湖中湖、岛中岛的园林格局。

因此,有⼈说,西湖是⼀颗璀璨的明珠,⽽湖中三岛,则是镶嵌在这颗明珠上的三颗绿宝⽯。

⼩瀛州的修建是为了放⽣。

放⽣是⼀种宗教⾏为。

西湖放⽣,盛⾃北宋。

真宗天禧四年(1020),杭州知州王钦若奏请朝廷“以西湖为放⽣池,禁捕鱼鸟,为⼈主(即皇上)祈福”,从此西湖⼜名“放⽣池”。

明万历三⼗五年(1607年),钱塘县令聂⼼汤忽发奇想在西湖湖⾯再辟放⽣池。

他效仿苏东坡故事,取湖中葑泥环⽔⼼保宁寺寺基筑堤,形成“湖中之湖”,专供放⽣,这就是今天西湖仙境⼩瀛洲。

⼜在岛南湖中,原苏轼⽴塔处重新建造三座较⼤的瓶形⽯塔。

清初岛上⼜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麟在此营造别墅,⼩瀛洲初具风貌。

从雷峰塔上看到的⼩瀛洲(三潭印⽉)从苏堤上看到的⼩瀛洲(三潭印⽉) 知道三潭印⽉的多,知道⼩瀛洲的少,连⼀些杭州⼈也搞不清楚⼩瀛洲与三潭印⽉的关系,坐在船上⼀个劲地嘀咕:以前坐船去三潭印⽉还能到⼩瀛洲去呢,现在不能去了。

实际是以前坐船都是先到湖⼼亭(并不是这些杭州⼈说的⼩瀛洲),游完湖⼼亭后再坐船到⼩瀛洲(三潭印⽉)。

杭州申遗成功后,根据申遗过程中专家提出湖⼼亭游客过多的建议,在游船游览三潭印⽉中,取消了湖⼼亭的景点。

现在你要游玩湖⼼亭,只能坐西湖边的⼿划船去,到湖⼼亭再买20元的门票上岛。

跑题了,还是继续说三潭印⽉吧。

三潭印⽉在西湖⼗景中排⾏末尾。

这个排名,如果苏东坡⽼先⽣地下有知,肯定会⼤叫冤屈的。

三潭印⽉是杭州的标记,在杭州很多城市的名⽚中,都印有三潭印⽉中标记性的⽔中⽯塔。

相传苏轼在杭为官时,疏浚西湖之后,为了显⽰湖泥再度淤积情况,在堤外湖⽔三个最深处⽴了三座瓶形⽯塔以⽰标记,形成“湖中有深潭,明⽉印⽔渊,⽯塔来相照,⼀⼗⼋⽉圆”的奇异景致,明令从苏堤到这⾥的⽔域不得种植菱芡,以防湖泥淤积。

关键词 介绍西湖十景_杭州西湖十景介绍

关键词 介绍西湖十景_杭州西湖十景介绍

关键词介绍西湖十景_杭州西湖十景介绍关键词介绍西湖十景_杭州西湖十景介绍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他命名为苏堤。

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有如一位姗姗来迟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媚桃灼灼,更存有湖波例如镜,映衬倩影,无穷温柔。

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现,月浮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起去,柳丝舒卷潇洒,置身于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

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

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曲苑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顺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

“曲苑”原就是南宋朝廷开办的酿酒作坊,坐落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频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适逢夏日,和风徐去,荷香与酒香四处妩媚,令人不尝亦醉酒。

南宋诗人王洧存有诗赞道:“消暑人归属于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

爱渠香阵随其人离,行及过低桥方买船。

”后曲苑逐渐衰芜,湮废。

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横跨虹桥畔建好曲苑风荷景碑亭。

遗留下来的,只不过就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苑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

西湖十景美术优质课教案

西湖十景美术优质课教案

《嘿,西湖十景美术优质课教案大揭秘》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西湖十景美术优质课教案是啥样儿的。

有一回啊,我去学校听美术课。

一进教室,就看到黑板上画着美丽的西湖风景。

同学们都兴奋地讨论着。

小张说:“哇,今天要画西湖啊,肯定很漂亮。

”小李也点头说:“嘿嘿,是啊,我可喜欢西湖了。

”这时候,美术老师走了进来。

老师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西湖十景。

大家都知道西湖十景有哪些吗?”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

小王说:“有苏堤春晓。

”小赵说:“还有曲院风荷。

”老师点头说:“对啦!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美景的图片吧。

”老师打开投影仪,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西湖十景照片。

同学们都发出惊叹声。

“哇,好漂亮啊!”“真的像画一样。

”老师接着说:“我们今天要用画笔把这些美景画下来。

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景色的特点。

比如说,苏堤春晓的时候,有嫩绿的柳树,还有盛开的桃花。

我们可以用绿色和粉色来画。

”同学们都认真地听着。

然后,老师开始示范画画。

老师一边画一边说:“我们先画一个大大的湖,然后在湖边画上柳树和桃花。

注意颜色要鲜艳一点哦。

”同学们都跟着老师一起画。

在画画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很多问题。

小张说:“老师,我的柳树画得不好看。

”老师走过去,耐心地指导他:“你看,柳树的枝条要画得柔软一点,像这样。

”小李也说:“老师,我的颜色涂得不均匀。

”老师又教他怎么涂颜色。

大家都画得很认真,教室里只有画笔在纸上沙沙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同学们都画好了自己的作品。

老师把大家的画都展示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互相欣赏。

小王说:“哇,你的画好漂亮啊!”小赵也笑着说:“嘿嘿,你的也不错。

”同学们都很开心。

最后,老师总结说:“今天大家都画得非常好。

通过这次课,我们不仅学会了画西湖十景,还感受到了西湖的美丽。

希望大家以后多观察身边的美景,用画笔把它们记录下来。

”嘿,通过这次美术课,我们看到了西湖十景的美丽,也学到了很多画画的技巧。

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画出更多美丽的画。

景点命名探讨———谈“西湖十景”名称之启示

景点命名探讨———谈“西湖十景”名称之启示

景点命名探讨———谈“西湖十景”名称之启示作者:严柳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8年第10期“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

最著名的以南宋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闻名[1]。

“西湖十景”,景名合一,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深受国内外广大游客欢迎,堪称景点命名的典范之作。

“西湖十景”景名之美,甚至打动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评审专家,对西湖申遗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1 景名名称直观,包含景观要素,景如其名,景名合一,让游客感觉名副其实将“西湖十景”的名称、景观要素、景观特色列表分析(见表1),名称很直观,包含景观要素,让游客闻名就知其景点有什么景观。

例1:“柳浪闻莺”其位于西湖东南岸,南山路涌金门至清坡门滨湖地带。

南宋时是宋孝宗为奉养宋高宗而建的京城最大御花园———聚景园。

春日,黄莺在柳荫啼呜“,柳浪闻莺”就此得名。

游客听到“柳浪闻莺”的名字是就知道此景点观赏什么,游客来到次景点时,当听到黄莺在柳荫啼呜,就觉的景名合一,名副其实。

例2:南屏晚钟,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长达千余米。

后周显得元年,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

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

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

2 景名名称突出景观特色,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西湖十景”在名称就突出其景点的特色,每个听到景名的人几乎不需要专业导游,就知道什么时候赏什么景色(见表1)。

西湖十景简介

西湖十景简介

第一景:苏堤春晓苏堤是西湖上的一大亮点,又名“苏公堤”,是北宋时期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

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

每到春季,新柳吐绿,春桃秀红,漫步堤上,意境动人,故称之为“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

苏堤春晓不愧位列“西湖十景”之首,春天桃红柳绿的苏堤绝对让你见识什么是水墨画一般的山水。

清晨的苏堤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候,湖面上薄雾朦朦,远处隐约可见雷峰塔、三潭印月、湖中三岛,像是瑶台仙境一般;堤上满是湿漉漉的露水,空气清新得让人忍不住大口得呼吸,嫩绿得草坪上桃流树木也好像刚刚睡醒,伸着懒腰……此时,如果和爱人携手漫步在苏堤之上,一定有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第二景:曲院风荷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称,为西湖十景之一。

据记载,宋代洪春桥畔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麯院荷风”。

清代,酒坊关闭,康熙游湖时御书西湖十景碑,便将“麯”字改成为“曲”,易“荷风”为“风荷”,“曲院风荷”的景名便由此沿用至今。

第三景:平湖秋月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

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勤石建景碑亭于其左。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新建,这里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更加宜赏月,宜品茗,宜休闲。

第四景:断桥残雪断桥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白堤东端,据明代《西湖游览志》所说,断桥是由于孤山来的白堤到此而断才得名的。

宋代叫宝佑桥。

元代因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故又称为段家桥。

由于断桥背城面山,正处于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上,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佳处所。

每当瑞雪初晴,如站在宝石山上眺望,桥的阳面已冰消雪化,所以向阳面望去,“雪残桥断”,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故从阴面望去,“断桥不断”。

杭州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和旧十景

杭州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和旧十景

杭州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和旧十景杭州西湖十景其实也分新十景和旧十景白居易说的好:“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是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个融入城市生活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

那么杭州旅游,不得不提的是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面,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被誉为“天下第一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更有白娘子的传说吸引着无数游客!西湖是到杭州的每一个游客必去的景点。

西湖的美让所有人迷恋。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西湖十景你都去过嘛?每一个点都知道怎么去嘛?西湖十景其实分为:西湖新十景和旧十景,这个一般人还不知道吧。

一、西湖旧十景1、苏堤春晓现在苏堤已改为柏油路面,但苏堤的风光依然旖旎,春天清晨尤佳,“苏堤春晓”绝非虚名。

乘K4、308、504、游1、2、3、5路、假日1、4、5、7线到“苏堤”站、“花港”站下或乘西湖游船到花港可抵苏堤南端,或乘7、15、27、28、游1、2、3、4、5路、假日1、4、6线到“岳庙”站、“曲院风荷”站下,可达苏堤北端。

2、断桥残雪断桥之名因何而来并不重要,这里有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遇的说法,就足够它得意的了。

乘807、游1、2路到断桥站下。

507路、游2路;27路葛岭站下;7路、K7路断桥站下。

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

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

3、平湖秋月湖面平静如镜,秋月当空与湖水交相辉映,“一色湖光万顷秋”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到的。

湖畔有块题有“平湖秋月”的碑。

乘游1、2、3路到西泠桥或断桥下车,步行前往或乘西湖游船到中山公园上岸。

4、柳浪闻莺“醉柳”“狮柳”“浣纱柳”等,有柳洲之名并非空穴来风。

乘K4、12、30、308、504、游1、2路、假日5、7线到柳浪闻莺站下。

这里是欣赏三面云山一面水的最佳位置。

5、双峰插云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是一幅泼墨淋漓浓淡有致的水墨画卷。

南宋版杭州“西湖十景”-景点命名的经典之作

南宋版杭州“西湖十景”-景点命名的经典之作

南宋版杭州“西湖十景”-景点命名的经典之作杭州“西湖十景”,杭州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景致。

杭州西湖十景先后有南宋版“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其中最有名是南宋期间定名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南宋前期杭州人李嵩所作的《西湖图》据学者考据,南宋版西湖十景的定名,来源于宋朝画家对西湖景致所创作的山川画作。

其实,西湖十景中单个的景名早在北宋就有了,我们所熟知的大画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就画过《南屏晚钟图》。

到了南宋,各个景名逐步出如今南宋画师的笔端之下,如陈清波就画了《三潭印月图》《苏堤春晓图》《断桥残雪图》《曲院风荷图》《南屏晚钟图》《雷峰夕照图》,马麟更绘有《西湖十景册》,申明到南宋中前期,西湖十景作为画作、游景,在重合与不重合之间,已然逐步构成了。

《梦粱录》外面说了一句话,说南宋的画家们浏览湖上“四时风景最奇者”,事实上,宋朝画师在绘画时也特别强调春夏秋冬四时风景的齐备,那毫无疑问西湖十景中就至少得有西湖一年四时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点,而苏堤春晓时的桃红柳绿、曲院盛夏时的风送荷香、中秋月圆时到平湖弄月、冬季雪霁后到断桥观雪就已先疾足先得占了前四席。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除强调四时风景的齐备,画师在落款画作时还要强调四字落款意境的对仗和相当,也让以下景点可以出双入对地进入十景当中,即柳浪闻莺和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和南屏晚钟、两峰插云和三潭印月。

试想一下,春柳对夏荷,秋月对冬雪,四时皆全。

柳浪对花港,有树有花,闻莺对观鱼,有听觉有视觉。

夕照对晚钟,南屏对雷峰,不只意境极佳,视、听兼备,连地点也是对得上的。

再好比,两峰插云对三潭印月,一个上天,一个下湖,一个日间观云,一个夜里寻月,都是极工整的。

二者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都有些若隐若现。

西湖景区十大景点

西湖景区十大景点

西湖景区十大景点西湖景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市中心,是杭州市的地标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文化历史价值的风景区之一。

西湖景区被誉为“人间天堂”,因为它自然、文化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西湖景区的十大景点。

一、断桥断桥(又称白堤)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西湖十景之一。

这座桥建于公元1631年,桥面长8米,宽6米,由6句诗脍炙人口的景区形象广告“天下西湖”中拍摄的角度所形成的景象。

断桥之名来自于明代时这里还没有桥时,只有一条狭长的堤道把西湖分成了两部分。

当时,南岸的堤道延伸到西湖中央,形成了一段“桥”般的景观。

后来,在清朝末年,断桥成为了名人墨客聚集的胜地。

二、雷峰塔雷峰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位于西湖的绮青翠岸北部。

塔高五层,高45.73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建筑之一。

特别的是,雷峰塔和潮音洞相连,塔顶和洞顶相通,成为了文学作品《白蛇传》的重要场所。

现在,雷峰塔已经成为了西湖景区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三、苏堤苏堤是西湖之南的一条堤道,连接着园林景区扬因堤和浙江省博物馆等景点。

苏堤,是为了纪念唐代名将、李公蕙父李承恪所建,全长约3公里,两旁栽种着老榕、枫杨、山楂等树种,蜿蜒曲折的道路上风景如画,我们可以欣赏到西湖秀美的自然风光。

四、岳庙岳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所重要文化遗址,位于西湖北岸的岳王庙中,主要向历史上的武曲星君“岳飞”致敬。

岳庙的代表性建筑是五进式的清代建筑,内部陈设着关于岳飞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如各种文献、史料、剪纸、锦缎、铜像等。

五、三潭映月三潭映月指的是西湖中间的三个小湖泊,正对着玉皇山峰。

三潭映月是古代江南园林的代表之一,名列西湖十景之首。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别样的月亮景观,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到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六、柳浪闻莺柳浪闻莺是西湖六大景之一,古人常常在这里借幽作修行,品味兰亭典故,度过青春少年时光。

这里的自然景观十分优美,柳荫垂软,夕阳斜照,一如素纱盖挂在湖畔,极具诗情画意,很容易让人陶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标题]篇一:五年级上西湖十景13西湖十景一、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西湖十景的山水之美,了解西湖十景的文化内涵2、学会用写意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方法,表现西湖十景的意境之美3、培养关注、尊重人类文化遗产的情感,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墨色的浓淡、虚实表现西湖山水近景、远景、中景的关系2、难点:能表现西湖十景的意境之美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国画工具、西湖十景图片、文字资料(教师)多媒体课件、国画工具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1)欣赏西湖十景图片,请学生用一组形容词说说西湖十景,导入课题《西湖十景》(2)课件出示晴雨西湖的图片,联想苏轼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提升西湖十景的人文内涵2、探究(1)欣赏晴雨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水墨韵味。

说说:这样的山、水、天给你怎样的感受?(2)欣赏水墨作品《夕照》,引导学生通过作品与雷锋夕照实景照片对比,感受西湖之美恰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3)欣赏童中焘《三潭印月》,思考:画面中的三潭印月有何特点?画家又是如何表现山、水、天交融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从如何凸显意境、国画用笔、墨色变化等角度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画面意境(4)教师示范,用墨色的浓淡相融和用清水渲染墨色边缘的技法表现西湖山色和水色交融的意境。

引导学生感受水分与画面效果的关系,用淡墨表现远山和其他景色(5)同龄人作品欣赏,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画面突出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作品采用了哪些用笔、用墨方法?对你接下来的创作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有意识地借鉴他人的成功创作经验3、创作(1)学习建议: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十景之一,用水墨晕染的技法表现印象中的西湖山水(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4、评价举办以“西湖印象“为主题的作品赏评会,引导学生找出最能体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画,并说说推荐理由5、拓展引导学生搜集、赏析表现西湖十景的国画作品第二课时1、导入:(1)画家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感受西湖水色交融的意境,回顾水墨表现技法(2)温故知新,说说西湖十景留给你的印象和水墨西湖带给你的印象2、探究(1)欣赏曲院风荷景点,思考:画面中的荷花、树木、水面、游船能用上节课学习的渲染的方法来表现吗?(2)学生欣赏作品,结合课件探究作品中细节的用笔用墨手法(3)学生实践探究,尝试表现波光粼粼的湖面(4)结合学生探究作品,教师示范用精细笔墨表现细节部分,引导学生用浓淡不同的墨色叠加相互交融表现荷叶和树(5)引导学生欣赏林风眠的作品《西湖》,提醒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构图、意境,引导学生学生从近景、远景、中景的用笔用墨上感受美术作品中的画面意境(6)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提问:作品重点刻画了什么?表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什么韵味?3、创作(1)学习建议: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西湖十景之一。

创作过程中可以再显示的基础上适当删减或增加部分景物,以表现自己心中的西湖十景,增强画面意境感(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1)把画好的作品贴在展示墙上(2)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提供评价建议,引导学生从创意、构图、技法等方面进行评价5、拓展欣赏用不同形式表现的西湖十景,引导学生关心、热爱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情怀,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篇二:《西湖十景》教案《西湖十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画以及水墨技法的基础知识。

2、利用水墨技法画出西湖十景的美丽景象。

3、感受西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秀美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西湖的美,初步掌握水墨画的技法,体会水墨画的美感。

难点:如何用水墨画表现出西湖的美景。

教学设计:1、情景导入。

从西湖的神话传说导入课题,揭示课题:《西湖十景》。

2、感受西湖。

(1)我们班有没有同学游过西湖?老师想请他们为没游过西湖的同学做个小导游,谈谈西湖的美景,及对西湖美景的切身感受。

(2)教师提问:还有哪些诗词也是赞誉西湖之美的?组织学生讨论。

(3)由学生讲述、讨论他最喜欢什么时候的西湖,它具有怎样的美。

3、欣赏作品。

(1)欣赏课本中的《夕照》、《苏提春晓》,感受水墨画是通过怎样的效果表现出西湖春意盎然。

(2)欣赏《满湖曲折》,可以通过与“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西湖盛夏景象进行对比欣赏,从而感受西湖的美景。

4、尝试与探索。

(1)将同学分成四组,尝试水墨技法的效果表现。

(2)注意观察画面的变化,并请每组选一个代表谈谈他的发现。

5、深入了解。

(1)结合潘天寿先生的《荷花图》,请学生说说水彩画与这些水墨画有什么相同之处。

(2)根据水墨画的艺术特点,用水墨画来表现家乡风景的美。

6、课外拓展。

(1)建议用水墨画表现一处西湖景色。

(2)收集有关西湖的图片和资料,举行专题展览。

篇三:西湖十景英文介绍(附图)Ten Scenes in West LakeSu Causeway in Spring DawnSu Causeway became a tourist attraction as early as 1090. That year, Su Dongpo, a famous poet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governor of Hangzhou, had the lake dredged. The silt and debris were piled up and formed into a causeway. In order to honor the poet governor, local people named the Causeway after him. Today’s causeway is the result of many refurbishing projects over centuries. Romanticized as Spring Dawn by Su Causeway, the scenery has stayed on the top of the best ten resorts around the West Lake since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Lotus Flowers in the Breezing Winding CourtyardQuyuan Park (Crooked Courtyard) is situated near the mouth of Jinshajian Stream, the biggest natural water supply into the West Lake.In the South Song Dynasty a royal wine workshop was set up here. In the lake next to the winery stood a large area of lotuses waggling and dancing a little bit intoxicatingly in summer breezes. Visitors felt wonderful with both the scenery and wine while aromas of lotus flowers and wine were wafting in the air. The spot got its fame as one of the top ten best attractions in that dynasty and has kept its charm in colors and odors since then.Autumn Moon over the Calm LakeThough the Autumn Moon over the Calm Lake refers nowadays to a fixed location and one of the top ten attractions around the West Lake, it was in the South Song Dynasty a general reference to the autumn nights when people went boating on the lake appreciating the bright moon and enjoying the cool breeze.Lingering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Once in a fine day after a snowfall, standing on the bridge and looking toward the northwest at the Solitary Hill and Ge Hill, one can see the hills and buildings covered with snow and the lake and hills look crystal clear. Although the snowy beauty of the scenery is a little bit chilly and lonely, many people regard it better than noisy greens and reds in other seasons and they believe the Broken Bridge fully deserves the top position it has enjoyed for hundreds of years as the best one of the Ten Westlake Scenic Spots.Presumably, the West Lake in a fine day is no better than in rain, in rain no better than inmoonlight, in moonlight no better than in snow. Lingering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 provides a proof to justify the vivid description.Orioles Singing in the WillowsOrioles Singing in the Willows wa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Ten Views of the West Lake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but began to be neglected from the Yuan Dynasty (1271-1368) on. The park came back to life again 1950s by a series of refurbishing projects. Today, the park covers an area of 21 hectares, with luxuriant trees surviving the past dynasties along the winding bank. Vast lawns stretch, flowers are bright, pavilions reveal their ancient romantic style, birds flap by and grasses show their best greens.Viewing Fish at Flower HarborFlower Harbor (Huagang) Park is adjacent to Su Causeway consisting of Red Fish Pool, Peony Garden, Flower Garden, widespread lawns and woods, occupying an area of 21 hectares. Initially, the park was a small private garden built and owned by Lu Yunsheng, an imperial official of the South Song Dynasty. The garden was located near the Flower Home Hill. Inside the park was a fishpond and a stream nearby was ushered into the pond for raising goldfish. Later the private garden began to gain a big fame in Hangzhou as Flower Harbor and became a recreation resort for viewing goldfishes.Leifeng Pagoda in Evening GlowLeifeng Pagoda, on the Evening Glow Hill situated on the south shore of the West Lake, was erected in celebration of the son his favorite concubine, Huang Fei, gave birth to. The 7 storied pagoda was a storied –pavilion –type structure, built of brick and wood. In the ancient time, Leifeng Pagoda and Baochu Pagoda stood far apart facing each other. Leifeng Pagoda appeared to be an old gentleman, but Baochu Pagoda appeared to be a beauty. When the sun was setting, the pagoda bathed in the evening glow looked radiantly beautiful. It was therefore named as “Leifeng Pagoda in Evening Glow”.Twin Peaks Piercing the CloudTwin peaks are the Northern Peak and Southern Peak. One locates southwest to the West Lake and the other locates northwest west. Northern Peak is with an elevation of 256.9 meters, Southern Peak is with an elevation of 355 meters. The two peaks face each other at a distance of more than 5 kilometers. On a drizzly day in spring or autumn, visitors may find a spectacular view of the two peaks while they look up from the Hongchun Bridge. It seems as if an enchanting landscape painting was hanging before them with the peaks disappearing and appearing amidst drifting clouds.Evening Bell Ringing at Nanping HillEvening Bell Ringing at Nanpinjg Hill, it is one of the “Ten Views of West Lake”with the longest history. In 972 A.D. a famous temple, named as “Xingjiao Temple”was built on the Nanpin Hill. After that, a few more small temples were built around it. Therefore, Nanpin Hill was locally called as “Buddhism Kingdom Hill”. Formed of limestone, the Nanping Hill contains lots of caves and cavities. The shape of the hill is just like a painted screen. Therefore, when the bell was rung in the evening, its sonorous sound echoed through the caves and cavities, even reached as far as the other shore of the West Lake. And then the Ge Hill locating there sent back a big echo over the lake.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The largest isle in the West Lake, It is also called the Lesser Yingzhou Isle, the namesake after alegendary Islet in the depth of the Eastern China Sea. The isle is elegant, harmonizing nature and man-made landscape. The isle is one of the top ten Westlake Scenic attractions for centuries.The beauty of the scenic spot is the moon in the sky, in the water and in the heart of onlookers. The three stone miniature pagodas standing in the lake off the isle are presumably the best place for moon viewing. These pagodas produce many magic views of the moon in the water, making people nostalgic and reminiscent of the woebegone days and happy moments in the past. On the night of the Autumn Moon Festival, the isle and its three miniature pagodas are the best attraction for moon spectato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