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docx

合集下载

医学化学教案范文

医学化学教案范文

医学化学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医学化学教学目标:1.理解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医学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3.掌握医学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和试剂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介绍医学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b.讲解医学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如离子、分子、化学键等。

c.介绍基本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原理,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d.讲解溶液中的浓度计算方法和浓度单位。

e.介绍常见的化学元素和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生物功能。

2.医学化学的应用a.讲解医学化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如血液与尿液检查。

b.介绍医学化学在药物研发和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c.讲解医学化学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实验教学a.介绍医学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和试剂,如分光光度计、pH计、色谱仪等。

b.讲解医学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步骤。

c.指导学生进行医学化学实验,如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等。

d.教授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具,结合图表和实例进行讲解,解释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互动讨论:提问学生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对医学化学的理解。

3.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和试剂,加深对医学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考察学生对医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结果及分析等。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具:使用电子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

2.实验仪器:提供分光光度计、pH计、色谱仪等实验仪器供学生操作。

3.教材和参考书:根据课程内容选用合适的医学化学教材和参考书。

教学安排:本课程总共需要12学时,每学时计划50分钟。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学时:介绍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医用化学教案

医用化学教案
蛋白质的其他功能
蛋白质还参与免疫调节、血液凝固、 物质转运等生理过程,是生命活动的 重要承担者。
04 药物化学基础
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01
02
03
药物的分子结构
了解药物的分子组成、官 能团、立体构型等,探究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药物的物理性质
掌握药物的溶解度、熔点 、沸点、密度等物理性质 ,为药物制剂和储存提供 依据。
04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提 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 手能力。
02 基础知识回顾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01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
分层运动。
02 03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放在同 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 ,称为一个族。
医用化学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回顾 • 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 • 药物化学基础 • 临床化学检验基础 • 实验技能培养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医用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医用化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 要基础课程,它研究生物体内的 化学过程以及与医学相关的化学
问题。
医用化学为医学生提供了必要的 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有助于理 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药
容量瓶
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并用蒸馏水清洗干净;配制溶液时应用玻璃 棒引流,避免溶液溅出;定容后需摇匀并检查体积是否准确。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 结果分析 报告撰写
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现象、测量值、 计算结果等。
对数果。
药物的分析与检测

中职《化学》(医药卫生类)-电子教案

中职《化学》(医药卫生类)-电子教案

《化学》(医药卫生类)电子教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化学》(医药卫生类)电子教案内容涵盖新《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中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所有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即新《大纲》建议基础模块讲课的36学时及医药卫生类职业模块讲课的24学时的全部内容。

教案内容以2学时(个别设为1或3学时)为单元进行设计,共计30单元。

各教案的单元内容及教学时数见下表。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①本电子教案配套的电子演示文稿为PPT或PPS文件,将PPS文件更改为PPT文件的方法为:○a显示文件扩展名:任意进入一个盘(例如D盘)→单击菜单栏“工具”→单击“文件夹选项”→单击“查看”→将“隐藏已知文件类型和扩展名”前面的“√”去掉→单击“确定”;○b将PPS文件更改为PPT文件:方法是右击PPS文件→单击菜单栏中“重命名”→将“×××.pps”更改为“×××.ppt”→单击“是”。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

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绪论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化学表征和测量的科学。

其他定义: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研究测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

欧洲化学联合会(FECS)化学部(DAC)定义:“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策略以获得有关物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组成的信息的科学。

”2.任务:鉴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定性分析测定各组分的含量定量分析确定物质的结构结构分析3.作用:21世纪是生命和信息科学的世纪,科技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要求无机及分析化学尽可能快速、全面和准确地提供丰富地信息和有用的数据。

a.现代无机及分析化学正在把化学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精密仪器制造科学等学科结合起来。

b.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国防建设等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c.在各学科的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健康从而12、按研究对象分:无机分析、有机分析3、按试样用量和操作方法分:常量分析>0.1克>10毫升半微量分析0.01-0.1克1-10毫升微量分析0. 1-10毫克0.01-1毫升超微量分析<0. 1毫克<0.01毫升4、按方法原理分:化学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滴定法(酸碱、络合、沉淀、氧化还原)仪器分析法: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热分析法、色谱分析法5、其他特殊命名的方法仲裁分析、例行分析、微区分析、表面分析、在线分析等。

6、按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分: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衡量组分分析< 0.01%三、无机及分析化学发展简史人类有科学就有化学,化学从无机及分析化学开始。

1661 Boyle “The Sceptional Chemistry”Lavoisier发明天平1841Fresenius定性分析导论定量分析导论绪论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化学表征和测量的科学。

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考试依据与原则.docx

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考试依据与原则.docx

化学科一、考试依据与原则(一)考试依据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精神,参考科学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下册)》,并结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二)考试的原则1、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落实省教育厅有关中考命题的文件精神。

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化学课程的学业水平;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高中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

2、遵循课程标准,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杜绝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拔高。

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3、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4、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学生对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初步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关注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基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水平;力图反映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能力要求1、观察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2、实验能力①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实验的能力。

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简单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③能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和仪器的能力。

④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进行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的能力,能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研究方案,有对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正确评价的能力。

(陕桂专用)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第3讲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教案苏教版

(陕桂专用)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第3讲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教案苏教版

第3讲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考纲要求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2)表达式:c B =n B V。

(3)单位:mol·L -1或mol/L 。

2.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w =m 溶质m 溶液×100%。

3.对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的理解 (1)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 、Na 2O 、Na 2O 2――→水NaOH ,SO 3――→水H 2SO 4,NO 2――→水HNO 3。

②特殊物质:如NH 3溶于水后溶质为NH 3·H 2O ,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 3作为溶质。

③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 4·5H 2O→CuSO 4,Na 2CO 3·10H 2O→Na 2CO 3。

(2)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c =nV中的V 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应根据V =m ρ计算。

(1)1mol·L -1NaCl 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molNaCl( )(2)用100mL 水吸收0.1molHCl 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mol·L -1( ) (3)1L 水中溶解5.85gNaCl 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mol·L -1( ) (4)将25gCuSO 4·5H 2O 晶体溶于75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5)将40gSO3溶于60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 )(6)3.31gNa2O溶于水,配成1L溶液,c(Na2O)=0.5mol·L-1( )(7)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其体积比为3∶2∶1,则SO2-4浓度之比为3∶2∶3()(8)0.5mol·L-1的稀H2SO4溶液中c(H+)为1.0mol·L-1( )答案(1)×(2)×(3)×(4)×(5)√(6)×(7)×(8)√1.(1)1.204×1024个氯化氢分子溶于水配成1L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定量分析化学习题(1).doc

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定量分析化学习题(1).doc

2.加入 99.9% NaOH 时的 pH=? 4.选用什么指示剂? 6.如何测定混合溶液中的一、下列各溶液的组成如何?具有什么性质?1.50 mL 0.1 mol/L H3PO4 + 25 mL 0.1mol/L NaOH 2.50 mL 0.1 mol/L H3PO4 + 50 mL 0.1 mol/L NaOH 3. 50 mL 0.1 mol/L H3PO4 + 75 mL 0.1 mol/L NaOH二、用 0.05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050mol/L HC1 和 0.100mol/LNH4CI 的混合溶液中的HCL 问:1 .化学计量点时的pH=?3. 加入 100.1% NaOH 时的 pH=?5. pH=4.0时,终点误差为多少? 三、某试液含有Na 3PO 4和NaOH (二者均为常量),请用酸碱滴定法设计一分析方案,测定Na 3PO 4和NaOH 的分别含量,要求写出设计原理、分析步骤及计 算公式,组分含量以 g/L 表示。

已知 H 3PO 4 的 K al =7.6X IO 。

, K a2=6.3 X 10'8, K a3=4.4X 10'13o四、试用…最简便的方法测定用于络合滴定的蒸馅水中是否含有能封闭铭黑T 指示剂的 干扰离子。

五、 用络合滴定法拟定分析方案1.测定Mg-EDTA 溶液中二者的各自含量; 2. 测定Mg?+和Zt?+混合液中二者的各自含量(要求只用一份溶液)六、 在AH 、Zn 2\ Mg?+共存的酸性容液中,请指出下列测定Mg?+ 的分析步骤中错误之处(简述理由),并改正之。

移取25.00 mL 试液于三角锥瓶中,加入10% KCN 溶液ImL,以NaOH 调节溶液的 pH=10.0,加入1: 3三乙醇胺15mL,再加入0.2%二甲酚橙指示剂2〜3滴,以EDTA 标准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紫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七、 于0. 100 mol/L Fe 3+和0. 250 mol/L HC1混合溶液中。

医学有机化学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医学有机化学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CH2OH CO HO
CH2OH
CO
O
OH
O
皮质酮
CH2OH
CO
HO
OH
O
可旳松
CH2OH HO OHC C O
HO
氢化可旳松
2024/9/28
O
醛固酮
结束
COOH
3
7
HO
OH
H
鹅脱氧胆酸
2024/9/28
COOH
3
HO H
石胆酸
四、甾体激素
性激素
HO H H
HO CH3
OOCCH2CH3 H
HH O
睾丸酮
O
甲基睾丸酮
O
睾丸酮丙酸酯
CH3 CO
H
OH β H
H
HH
HH
HO
O
O 黄体酮
β-雌二醇
2024/9/28
OH H3C
C CH HH
HH
炔诺酮
肾上腺皮质激素
5
C
4
C
CH
3
CH
2
CH2OH
1
CH3(CH2)12
H
鞘氨醇
四、磷脂与细胞膜
细胞膜旳液态镶嵌模型
卵磷脂旳分子模型
2024/9/28
磷脂双分子层
第三节 甾族化合物
一、甾族化合物旳基本构造
12
R3 R2 17
11
R1
C
13 D 16
14 15
1 2

3 4
9 10 8
B
57 6
甾类化合物基本构造
2024/9/28
第14章 脂类
LIPID
2024/9/28

医用化学教案模板范文

医用化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常用药物的性质和作用,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医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医用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药物的性质。

2.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3. 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2. 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化学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药匙等3.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铜、葡萄糖、维生素C等4. 教学案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播放医学影像,引出医用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2. 提问:什么是医用化学?它在医学领域有哪些应用?二、讲授新课1. 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 解释医用化学的定义和范畴。

- 介绍医用化学在医学研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2. 常用药物的性质- 以实例介绍常用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抗病毒药等)的性质。

- 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

3.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介绍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 分析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分组讨论,解答练习题中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医用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医用化学?它在医学领域有哪些应用?二、讲授新课1. 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 以实例介绍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如抗生素、维生素等)。

- 讲解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 介绍常用化学实验操作(如滴定、萃取等)。

- 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强调安全操作规范。

三、实验演示1. 实验教师演示常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2. 学生观摩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步骤。

医用化学学习教案

医用化学学习教案

医用化学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医用化学教材的第四章“血液与循环”。

具体内容包含:血液的组成、血型的分类以及血液循环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ABO血型的分类及特点。

3. 学生能够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血液的组成,血型的分类,血液循环的过程。

难点:血液循环的具体路线和作用,血型的交叉配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血液组成模型,血液循环图。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医院输血的场景,引发学生对血液和血型的兴趣。

2. 教材讲解:利用多媒体展示血液的组成,血型的分类,以及血液循环的路线。

详细讲解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ABO血型和Rh血型的特点。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血型的交叉配血原则,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以实际病例为例,讲解血型不符导致的溶血反应。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实验手册上的相关练习,如绘制血液循环图,判断血型等。

6. 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血液的组成;血型的分类;血液循环路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血液的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2)绘制血液循环图,并标注主要器官。

(3)简述ABO血型的分类及特点。

2. 答案:(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血液循环图见板书设计。

(3)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病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血型不符导致的溶血反应,加深学生对血液和血型的认识。

《医学有机化学教案》课件

《医学有机化学教案》课件

《医学有机化学教案》课件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医学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反应类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医学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性质。

3. 熟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及其应用。

4. 能够分析和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医学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性质。

3.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及其应用。

4. 医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医学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反应类型。

2. 实验: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性质验证和结构分析。

3. 案例分析:分析医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进行解决。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医学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示例:第一章:医学有机化学概述1.1 医学有机化学的概念1.2 医学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1.3 医学有机化学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2.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2.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2.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第三章:有机化学反应类型3.1 加成反应3.2 消除反应3.3 取代反应3.4 氧化还原反应第四章:医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分析4.1 药物设计中的有机化学原理4.2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4.3 医学实验中的有机化学应用第五章:实验技能培养5.1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5.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验证5.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医学有机化学教案》课件六、第六章:有机化合物的光谱分析6.1 红外光谱(IR)6.2 核磁共振光谱(NMR)6.3 质谱(MS)6.4 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七、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7.1 碳碳键的形成7.2 碳氢键的7.3 碳氧键的形成7.4 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八、第八章:生物有机化学8.1 生物大分子结构8.2 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8.3 药物设计与有机化学8.4 天然产物合成途径九、第九章:有机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9.1 药物化学基础9.2 药物设计实例分析9.3 生物标志物与有机化学9.4 疾病机理与有机化学十、第十章:综合案例分析与实验技能提升10.1 案例一:抗病毒药物的合成与分析10.2 案例二:抗癌药物的设计与合成10.3 实验技能提升:有机合成实验的设计与优化10.4 实验技能提升:现代有机分析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医学有机化学教案》课件十一、第十一章:有机合成策略与方法11.1 碳骨架的构建11.2 官能团转换与修饰11.3 立体化学控制11.4 现代有机合成方法学十二、第十二章:药物化学中的有机化学12.1 药物分子设计原则12.2 药物作用机制12.3 药物合成路径设计12.4 药物化学案例分析十三、第十三章:生物活性分子的有机化学13.1 天然产物与生物活性13.2 生物合成途径与有机化学13.3 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13.4 结构优化与活性提升十四、第十四章:有机化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4.1 有机化合物在生物探针中的应用14.2 有机化合物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14.3 有机化合物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14.4 有机化合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十五、第十五章:实验项目与研究案例15.1 实验项目一: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15.2 实验项目二:药物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活性测试15.3 研究案例一:基于有机化学的药物发现与开发15.4 研究案例二:有机化合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

陕西化学课程设计

陕西化学课程设计

陕西化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陕西省特有的化学资源及其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本年级化学课程要求的基本概念、原理,如化学反应、物质组成和化学计量等。

3. 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陕西地区的一些特有的自然现象和资源利用。

2. 学会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3. 培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2. 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观和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对陕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陕西地区的化学资源为背景,结合本年级化学教学大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课程设计力求生动有趣,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准备教学资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陕西化学资源的介绍:包括丰富的矿产资源、特色的农业产品和新兴的化工产业。

- 矿产资源:以铜川煤矿、金堆城钼矿为例,了解其开采、加工和应用。

- 农业产品:以陕西苹果、红枣等为例,探讨其化学成分及营养价值。

- 化工产业: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介绍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2. 化学基础知识:涵盖化学反应、物质组成、化学计量等基本概念。

- 化学反应:结合课本相关章节,学习化学反应的类型、特点及规律。

- 物质组成:分析常见物质的组成,如水、空气、金属等。

- 化学计量:掌握摩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学会化学计算。

3. 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 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如称量、溶解、过滤等。

- 实验安全:了解实验室安全规范,预防化学实验中的意外事故。

陕西省化学课程设计

陕西省化学课程设计

陕西省化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陕西省化学课程中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的相关知识,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同分异构体等概念。

技能目标为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碳原子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共振结构。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系统命名法,习惯命名法,命名原则。

3.同分异构体: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立体异构。

4.有机化合物的性质: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同分异构体等基本概念,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

3.实验法:安排有机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将充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陕西省化学课程教材》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

2.参考书:有机化学相关著作,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等,直观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等知识点。

4.实验设备:有机化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论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陕西省化学课程中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通过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新部编本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
班级
专业,层次
药学,大专
教师
专业技
术职务
授课方式
(大,小班,实习)
大班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即,C已知﹑V已知﹑V样C样
2.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也称滴定液。
3.化学计量点:也称等量点、等当点,滴定液与被测物质完全作用的瞬间。
4.指示剂:在滴定操作中加入的一种辅助试剂,借助其颜色变化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
5.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正好发生变化停止滴定的转变点。
6.终点误差:也称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之间存在很小的差别,由此引起的误差。
时间利用:比较合理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述(一)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分析化学》王世渝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分析化学》李发美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21世纪的分析化学》汪尔康主编,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2.熟悉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
3.熟悉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各种滴定方式
教学内容:
1.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
3.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各种滴定方式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
教具:PowerPoint幻灯片、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各种滴定方式(重点)

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doc

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doc

子子子 原分离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化学(人教版)总复习备课参考主题一 物质构成的臭祕[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知道物质的多样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区分,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知道三种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3) 能认识并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 周期表。

(4)记住并能运用一些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并学会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了解物质三态及其转化,并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进行解释。

(2) 通过调查体会化学元素与人类生命活动及人体新陈代谢的密切关系。

(3) 通过必要的习题训练,能看憧并理解某些商品标签的数据涵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2) 积极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主动撰写论文,发表见解。

(3) 通过复习,进一步树立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 新的科学作风。

[内容标准分析1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通过本主题的复习,进一 步帮助学生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理解一些化学现象的本质;通过加深学生对五彩缤纷 的宏观世界的认识,引导学生摆脱经验形态,形成科学的理论,进入神奇的微观世界。

只有了解了物质的微观结构,才能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化学的内涵, 提高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

因此本主题内容,尽管涉及面很广,但要求不是很高, 对初中生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标准中的一 级、二级主题在教材中的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一级主题二级主题 内容分析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穿插在第二、三、六、八、十、十 一单元和第十二单元的课题3微粒构成物质 第三单元的课题1、课题2;第四 单元的课题1、课题4认识化学元素第四单元的课题2;第十二单元的 课题1、课题2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四单元的课题4[知识结构透视]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种物质不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种物质(化合物)元素符号 化学式构成物质的粒K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组成的表示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纯 净 按组成物质f物 的种类分--------------- Y 混 、合物单 c 质按组成元素的种类分〈非金属单质 岫有气体单质〃氧化物<酸 碱'盐2、物质的构成微粒及组成元素同种1净 物1合 物J「金属单质3、物质组成的表示r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分类及化合价元—相对原子质量素 __、—元素周期表组.L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索守恒「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物—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及其含义质一—相对分子质量 _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教学策略分析]本主题的内容较多的涉及到物质构成的概念,即抽象繁杂乂枯燥无味。

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二习题.docx

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二习题.docx

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二习题班级姓名号数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D、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3、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A、阴极B、正极C、阳极D、负极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B、催化剂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D、反应物的浓度5、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6、用铁片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中,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B、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C、锌与稀硫酸的反应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8、下列各组电极均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对应溶质的溶液中,其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10°C20mL 3mol/L 的 X 溶液B、20°C30mL 2molL 的 X 溶液C、20°C10mL 4mol/L 的 X 溶液D、10°C10mL 2mol/L 的 X 溶液10、反应4源3 (气)+5。

2 (气)==^4N0 (气)+6名。

(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 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A、v (NH3)=0. OlOOmol.U1. s-1B、v (02)=0. OOlOmol. U1. S-1C、v (N0)=0. OOlOmol.L-1. s-1D、v (H20)=0. 045mol. L-1. s-1 11、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A、在炭粉中加入KC10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H2O2中加入少量MiA,即可迅速放出气体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D、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可使电解速率加快12、把a、b、c、d四块金属板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形成原电池。

高等化学电子教案(大专版)

高等化学电子教案(大专版)

高等化学电子教案(大专版)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大专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高等化学的电子结构概念。

简介
高等化学的电子结构是化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

了解原子核周围电子的分布和排布方式对于理解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化学反应都至关重要。

教学内容
1. 原子结构和电子能级
- 电子的发现与性质
- 原子核的构成
- 原子中的电子分布
- 电子能级和电子云
2. 元素周期表
- 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元素
- 填充原理和轨道
- 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
3. 化学键和分子构型
- 共价键和离子键
- 分子轨道理论
- 分子构型的影响
4. 光谱学和电子结构分析
-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
- 原子和分子的光谱学分析
教学方法
1. 讲解概念和理论知识
2. 展示示例和演示实验
3. 进行小组讨论和问答环节
4. 布置作业和进行考核评估
教学资源
1. 教科书:《高等化学电子结构导论》
2. 实验器材:原子模型、元素周期表、光谱仪教学评估
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准时提交作业并达到要求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电子结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结束语
本教案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教学框架,旨在帮助大专学生深入了解高等化学的电子结构。

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欢迎学生们提出问题和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教学内容实验一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一、目的要求:1.掌握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2.熟悉称量方法,特别是减重称量法二、方法原理:分析天平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质量称量,主要由天平梁、天平柱、天平箱和舷码装置等组成,按称量精度分为千分之一(±0.001g)和万分之一(±0. OOOlg)分析天平。

一般的称量方法有直接、减重、固定质量称量法。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半机械)读数:币去码盒>lg;指数盘0.01〜0. 99g;微分标尺0.0001-0. 0099go三、操作步骤:1.检查天平:是否水平、清洁,各部件是否能正常工作;是否调零。

2.粗称(准确至0. lg)称量瓶+样品,做到心中有数。

3.称量:①天平的开启:插好电源,叠放好天平罩。

②零点的调节:先微调,再调节零点调节螺丝。

③磁码的取放:学会判断轻重,轻取轻放,注意环码的加放。

④读数,正确记录原始数据(准确至0. 0001 g)。

⑤整理天平、收拾台面。

四、注意事项:1.称量时,注意天平的开启、关闭;不能用手直接拿取被称物、磁码。

2.读数时,升降枢纽必须全部打开;及时记录数据。

3.称量范围应在相对误差±10%以内。

4.称量结束后台面的整理。

结合理论知识讲授板书15 min简单介绍操作演示35 min辅导学生实验145 min小结(3min) 1.分析天平的原理及分类;2.分析天平的构造;3.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和步骤。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2min)1.怎样调节天平的零点?2.怎样能合理保护玛瑙刀口?教学后记评估:评教一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评学一一下一节课前5分钟测试改进方法:板书结合实验仪器时间利用:比较合理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教学内容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一、目的要求:1.掌握滴定分析仪器的洗涤方法及操作技术2.熟悉观察与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二、方法原理:滴定分析:也称容量分析,指溶液样品中滴加C曲的试剂溶液,反应完全后,根据C已知、V阴、V样一一C样准确测量溶液体积是获得良好分析结果的重要前提之一,所以必须学会正确使用滴定分析仪器,掌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操作技术。

三、操作步骤:1.洗涤:洗液刷洗、自来水冲洗、蒸憾水荡洗、装液润洗。

(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2.检漏涂油(滴定管、容量瓶)。

3.定量转移溶液、定容、装液。

4.滴定练习:排气泡、滴定(快、慢、半滴)、判断终点、读数。

四、学生在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平行滴定操作时第二、三次滴定液未重新加至0. 00ml刻度线(甚至滴定液放至40〜50ml )o2.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不规范,不能准确控制滴定终点、准确读数。

3.移液管吸取好溶液才找锥形瓶等容器。

4.容量瓶振摇方法不对。

5.各实验台间的试剂、仪器乱拿乱放。

结合理论知识讲授板书5 min简单介绍操作演示35 min辅导学生实验55 min小结(3 min) 1.滴定分析仪器的洗涤方法;2.滴定管、移液管及容量瓶的操作技术;3.滴定操作。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2 min) 1.玻璃仪器冼净的标志是什么?2.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前应如何处理?为什么?3.用移液管量取溶液时,遗留在管尖内的少量溶液应如何处理?教学后记评估:评教——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评学一一下一节课前5分钟测试改进方法:板书结合实验仪器时间利用:比较合理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教学内容实验三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2.熟悉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二、方法原理: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CO?,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须先配制成近似浓度,再进行标定;本实验以KHP为基准物质、酚駄为指示剂,标定反应如下:KHP + NaOH = KHP-Na + 出0三、操作步骤:1.NaOH 溶液(0. lmol/L)的配制:取澄清饱和NaOH溶液2. 5ml —一500ml塑料试剂瓶一一加400ml蒸憎水,摇匀,备用。

2.标定:精密称取KHP约0. 5g (3份)一一250ml锥形瓶一一加50ml蒸憾水,溶解一一加酚駄2滴一一用NaOH溶液(0. lmol/L)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且30秒不褪、即为终点,记录乞剛。

3.计算CzaOH。

四、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分析天平并记录读数。

2.滴定前应对滴定管检漏、排气泡,规范使用滴定管。

3.正确判断滴定终点并读数。

4.锥形瓶编号以免混淆。

五、思考:P20、七1.2.3.结合理论知识讲授10 min 板书简单介绍操作演示10 min 板书辅导学生实验80 min教学内容实验四食醋的总酸量测定一、目的要求:1.熟悉强碱滴定弱酸时指示剂的选择2.熟悉移液管的使用及液体样品的取样方法二、方法原理:乙酸的电离常数Ka= 1.8X10$,可以用NaOH (强碱)直接滴定,反应如下:NaOH + CH3COOH = CH3COONa + H2OO.lmol/LNaOH作滴定液时,计量点pH为&7,突跃范围为7.7〜9.7, 酚駄作指示剂,终点显淡红色(30s不褪)。

三、操作步骤:精密吸取25. 00ml食醋样品溶液一-置于100ml容量瓶一-蒸僭水稀释、摇匀一-精密吸取稀释液10. 00ml (三份)一-置于250ml锥形瓶加入蒸憾水25ml、酚駄指示剂2滴 ---------------- 用0. lmol/L NaOH标液滴定至溶液显淡红色且30S不褪即为终点,记录V Na0H =四、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移液管。

2.正确判断滴定终点并读数。

3.计算百分含量时需乘以稀释倍数。

五、思考:P24、七1. 2.结合理论知识讲授5 min板书简单介绍操作演示10 min 板书辅导学生实验80 min小结(3 min) 实验三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减重法称量基准物质;2.滴定操作。

实验四食醋总酸量的测定1.移液管的正确使用;2.滴定操作。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2 min) 1.配制标准碱溶液时,用台秤称取固体氢氧化钠是否会影响浓度的准确?2.为什么移液管要先润洗三遍再取溶液?教学后记评估:评教——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评学一一下一节课前5分钟测试改进方法:板书结合实验仪器时间利用:比较合理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教学内容实验五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含量一、目的要求: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二、方法原理:混合碱指NaOH + Na^CO,药用NaOH)或NaHCOs + Na2CO3的混和物,可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测定,即a.NaOH + Na=C03 —HC1\V11S!. > NaC 1 + NaHC03.HC1^V21H}. >NaC 1 + CO昇+ H=0酚St 甲基橙Vi > v2b.NaHCOj+NaiCU HCl,Viml >NaHC(V+NaHCO;3 HCl,V2ml >NaCl+CO: t +H20酚駄甲基橙Vi < V2滴定完成后,先根据%、孔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再进行各组分的含量计算。

三、操作步骤:精密吸取25. 00ml样品溶液(三份)一-置于250ml锥形瓶一-加入蒸憾水25ml、酚駄指示剂2滴一-用HC1标液(0. lmol/L)滴定至溶液由粉红色变至无色,记录V HCI. 1 —-再加甲基橙1滴一一继续用HC1 标液(0. lmol/L)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记录V H ci. 2 —-根据V】、V?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并进行含量计算。

四、注意事项:1.正确判断两个滴定终点并及时记录V】、V2o2.适量加入指示剂。

五、思考:P150 七、2. 3.结合理论知识讲授10 min板书简单介绍操作演示15 min板书辅导学生实验70 min小结(2min) 1.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原理;2.移液管的规范操作方法;3•本节实验学生能认真完成,达到教学要求。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3min) 1.排列下列物质的酸碱性强弱。

HAC、Ac\ NH3、NHf、H2C2O4、HC2O4、C2OJ_ 2.如何计算弱酸的滴定终点误差?教学后记评估:评教——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评学一一下一节课前5分钟测试改进方法:板书结合实验仪器时间利用:比较合理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教学内容实验六水的硬度测定一、目的要求:1.熟悉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的原理2.掌握水的硬度测定方法及计算方法二、方法原理:水的硬度:水中钙、镁离子总量,常以CaCO3mg/L计算。

用EDTA滴定水中Ca2\ Mg2+总量,一般是在pH~10的氨性缓冲液中进行,用縮黑T作指示剂。

化学计量点前,Ca2\Mg2+与辂黑T形成酒红色配合物,当用EDTA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由于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比指示剂配合物的稳定性大,指示剂被游离出,溶液呈现纯蓝色。

三、操作步骤:1.0. 0100mol/L EDTA 标液的配制:精密吸取50. 00ml EDTACO. 0500mol/L)标液一-置于250ml容量瓶,稀释、摇匀。

2.水的硬度测定:精密吸取自来水样100. 00ml (三份)一-置于250ml锥形瓶一-加入2mlNH3.H2O-NH4Cl 缓冲液、2 滴辂黑T 指示剂一-用0. 0100mol/L EDTA 标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记录V EDTA =四、注意事项:1.EDTA的体积消耗较少,终点颜色变化敏锐,注意判断滴定终点,避免滴定过量。

2.正确以CaCO3mg/L计算水的硬度。

五、思考:P32、七1. 2.结合理论知识讲授板书10 min简单介绍操作演示15 min辅导学生实验70 min小结(3 min) 1.掌握配位法测定水的硬度的原理及方法。

2.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

3.终点的判断。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2 min) 1.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有哪些?2.为什么在滴定时要加入NHs-HzO-NHqCl?教学后记评估:评教一一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评学一一下一节课前5分钟测试改进方法:板书结合实验仪器时间利用:比较合理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教学内容实验六NazSzCh标准溶液的标定一、目的要求:1 ■掌握Na2S2O3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2.熟悉碘量瓶的正确使用二、方法原理:Na2S2O3标准溶液只能用间接法配制,常用K2G2O7作基准物质标定,反应如下:Cr2O72 + 14『+ 6厂(过量)=2Cr 3+ + 3L + 7H=0 (1)I2 (析出)+ 2S2O广=2厂 + Sa2「(2)K2CT2O7 6Na2S2°3其中,反应(1)必须在较强的酸性介质中进行,还要放置lOmin;反应(2)只能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标定以淀粉作指示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