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养学部通识必修课程介绍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一)通识课程I修读说明:1.通识课程Ⅰ均为必修,总计39学分。
除历史学院、外国语学院和信工学院等院系部分专业外,其余各专业学生必须修满全部39学分。
所修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发展、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大学体育(4门)、大学英语(4门)、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等规定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的修读,按照《首都师范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课程设置方案》(教发[2011]第56号文)执行。
2.历史学院学生不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识课程I总计37学分;另外,世界历史专业与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修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的开课学期相同。
3.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师范)与英语专业不修《大学英语》4门课程(16学分),只在第二外语课程中选择日语、德语、法语、西语其中一种,修读该语种课程1-3系列共计10学分,因此英语专业(师范)与英语专业通识课程I共计33学分。
4.信工学院为全校开设《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分为《程序设计基础》(文)、《程序设计基础》(理),分别由文、理两类专业修读;艺术专业(音乐、美术)修读《计算机应用基础》、《动画设计与制作》两门课同此学分;教育技术系自行开设此两门课程;数学学院不上此两门课,自行开设《计算机1》(计算机概论与C语言);物理系信息工程专业(光电信息方向)不上此两门课,自行开设《机械制图与CAD》、《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
5.信工学院所有专业不修信工学院为全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故信工学院各专业的通识课程I共计35学分。
6.《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文科类学生于第2学期开设;理工科学生于第3学期开设。
通识课程II一览表修读说明:1、课程系列中的A类:文科(含艺术、外语)类一年级学生必须选修课程。
通识课程清单和介绍 - 通用
监督、控制和调节。
• 元认知监控主要包括确定认知目标、选择认知策略、控制认知操作、评价认知活 动并据此调整认知目标、认知策略和认知操作等环节。 • 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最重要的心理成分。
1.1元认知策略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学习之道 <如何高效学习> <尽管去做>
<自控力>
1.1.1如何阅读一本书
2.1.1学会提问
• 第一次读《学会提问》,隐隐有种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的错觉。第二遍读之,也不过略懂其 皮毛。 后来,在李笑来老师的《把时 间当作朋友》和采铜大神的《精进》
中看到了《学会提问》的影子时才渐
渐懂了,《学会提问》绝对不是一本 速成的工具书,而是一本会潜移默化 改变你思维方式的宝典。
• •
有关作者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Kelly McGonigal, Ph.D.)是斯坦福大学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也是医学健 康促进项目的健康教育家。她为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包括“意志力科学”(The Science of Willpower)和“在压力下好好生活”(Living Well with Stress),都是斯坦福大学继 续教育学院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她还为《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杂志网站开设了 “意志力科学”博客。
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
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莫提默· J. 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 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人
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相异而闻名于世。
教务处关于通识课程的说明
教务处关于通识课程的说明(一)思政类课程思政类课程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设置,为全校必修课程。
由课内学时与课外学时两部分组成,课内学分、学时如下:(二)军理类课程军理类课程为全校必修课,学生必须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和军训方可获得学分。
(三)体育类课程本科生必须获得4个体育学分(一学期只能选修一门体育课程,成绩合格后获得0.5学分)。
体育学分包括三个方面:一、体育课程《1(特色)+2(兴趣)学分》;二、课外体育锻炼(0.5学分);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0.5学分)。
三者均合格是获得体育学分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1、本科生必修课(每学期只能选择1个项目)(1)特色项目(指定必选,任选二项):太极拳1、游泳1、人体工程1、足球1、篮球1、排球1、体育舞蹈1。
(2)兴趣选项(选择必修,每学期开设的项目略有调整)2、课外锻炼课外体育锻炼是北航体育学分的一部分,要求学生1-6学期,每学期不少于48次课出勤,方可获得必修0.5学分。
3、体质健康测试每个学生每学期评定一次,在1-7学期内进行。
未完成需补齐方可获得必修0.5学分,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四)核心通识类课程是由通识委员会负责组织建设的,主要包括四个模块:经典研读、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科技文明(包含新生研讨课、专业研讨课、名师研讨课)。
目前核心通识课程清单如下:(五)一般通识类课程将目前公选课纳入通识课程建设,逐步淘汰达不到要求的。
目前开设课程清单见EXCEL表。
其中至少选2学分我校或国内外国际暑期学校全英文课程。
(六)博雅类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博雅课堂、各类讲座、艺文空间艺术馆音乐厅的活动等。
综合素质类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选课说明
综合素质类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选课说明一、2008、2009级学生大学本科期间共修读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号末位为“t”)12学分。
包括以下课程:1、艺术类课程建议学生修读艺术类课程(课程号第4位为“y”)2学分(艺术类相关专业免修)。
2、文理渗透类课程/国际文化类课程:建议普通学生:农、工、理类学生修读人文社科类课程(课程号第4位为“r”)6学分;文、管、法类学生修读自然科学类课程(课程号第4位为“z”)6学分;艺术类学生修读自然科学类课程(课程号第4位为“z”)6学分。
建议合作办学学生修读国际文化类课程(课程号第4位为“h”)6学分。
3、综合类选修课建议学生修读综合类课程2学分(课程号第4位为“s”)(艺术类相关专业修读4学分)。
学分可以替代人文社科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和国际文化类课程学分。
4、形势与政策课1学分。
5、创业教育1学分。
二、2010、2011、2012级学生大学本科期间共修读综合素质类选修课(课程号末位为“t”)9学分。
包括以下课程:1、公选类课程:公选类课程在春季学期开设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中华文明与民族传统概论;在秋季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政府管理、应用文写作;大学本科期间学生最低修读公选类课程4学分(课程号第4位为“g”)。
表1 公选课课源2、艺术类课程:建议学生修读艺术类课程(课程号第4位为“y”)2学分(艺术类相关专业免修)。
3、文理渗透类课程/国际文化类课程:建议学生:农、工、理类学生修读人文社科类课程(课程号第4位为“r”)3学分;文、管、法类学生修读自然科学类课程(课程号第4位为“z”)3学分;艺术类学生修读自然科学类课程(课程号第4位为“z”)5学分。
综合类课程(课程号第4位为“s”)学分可以替代人文社科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学分。
2017版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设置一览表
3
必修课
平时+考试
60
44
16
1
工学
A922002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3
必修课
平时+考试
60
44
16
2
A92200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
列入专业基础必修或选修课
平时+考试
54
42
12
4
模块2
A922001
大学计算机
3
必修课
平时+考试
60
44
16
1
理学、农学
A922002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3
必修课
附件:4:2017版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设置一览表
1、通识教育必修课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联系人:贾中海、于敏)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性质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
学期
备注
说明
1
A25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考试
36
36
1
课外12
2
A251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考试
36
36
2
16
2
模块5
A922001
大学计算机
3
必修课
平时+考试
60
44
16
1
医学
A922007
数据库及程序设计
3
必修课
平时+考试
60
44
16
2
模块6
A922001
通识任选课三个模块
通识任选课三个模块通识任选课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可以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
在通识任选课中,有三个模块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它们分别是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下面我将分别从这三个模块入手,介绍一些有意思的课程。
首先是人文社科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涵盖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门非常受欢迎的课程叫做《心理学导论》。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门叫做《哲学概论》的课程,它帮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次是自然科学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
其中,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是《宇宙学导论》。
这门课程介绍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帮助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微小和渺小,进一步拓宽视野。
此外,还有一门叫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它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最后是工程技术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
其中,一门非常热门的课程是《人工智能导论》。
这门课程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此外,还有一门叫做《工业设计基础》的课程,它介绍了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通识任选课的三个模块涵盖了不同学科领域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这些课程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通识任选课,发掘自己的潜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一年级: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
大学一年级: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1. 引言1.1 概述大学一年级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踏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刻。
在这个阶段,学生除了接受专业性课程的培养外,还需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发展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基础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使他们具备跨学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课程对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就其设计与实施以及案例分析进行详细讨论。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案例分析、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目的和结构,在后续章节中深入探讨相关话题。
1.3 目的本文旨在强调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对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这样的课程。
首先,我们将分析现代社会对综合素质的需求,并评估大学一年级学生目前的综合素质现状。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通识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与价值。
然后,我们将研究设计原则和目标设定,以及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此外,我们还将强调教师角色和学生参与度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进行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案例分析,分享成功案例并评估其效果,并探索创新型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思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重要性和意义,并提出改进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课程的方法和策略,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为大学一年级教育者、学校领导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有益参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2. 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性:2.1 现代社会对综合素质的需求:现代社会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而更加强调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积极主动、自我管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责任感等诸多方面。
这些素质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中获得成功至关重要。
通识必修课课程简介
综合素养学部通识必修课程开设方案一、课程设置通识必修课程分为人文、社科、自然、交叉新学科四大模块。
每一模块下设不同具体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每一模块中自由选修一门课程,即可获得1个学分。
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必须修满四大模块的课程, 每一模块必修且只能选一门,多选作废,且取消下次选课资格;选定课程原则上不予退选。
二、课程安排1.本学年开设模块——人文、社科针对2016级新生,我部计划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同时开设人文、社科两大模块的课程。
人文模块目前下设4门课程:“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中国制度文化”、“国史与国情”、“阅读与赏析”;社科模块目前下设3门课程:“政治、权力与国家”、“哲学思辨与科学方法”、“中国当代社会探究”。
2.“两大模块”课程开设具体安排每一个通识必修课程模块设置1个学分、18学时,3节连上,共计上课6周。
人文、社科模块课程计划开设38个班,每班120人。
三、学生选课需知商学院、电子通信与软件工程系、护理系、音乐系、医学与健康系的学生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可选修人文模块下设课程;文学与传媒系、公共管理学系、会计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艺创系的学生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可选修社科模块下设课程。
四、两大模块下设课程简介(一)人文模块课程简介1.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现代文明启示录》——黄家瑜(台湾博士)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明间冲突与合作的原因,并吸取相关经验。
本课程选用美国著名战略学者亨廷顿教授的经典之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为主要授课教材,结合最新的国际情势分析,让学生对国际事务中的冲突、战争、妥协、合作等议题有基本的认识。
随着国力不断提升,今日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负责任的国际行为者”之一,对世界局势的影响举足轻重,本课程可使学生透过对世界各文明互动合作的了解,培养更全面的国际观。
《中国外交与世界》——陈腾华(教授)本课程通过讲者十几年在中国外交界的亲历与体会,试图从“大格局、大思维”的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历史上的中国外交,分析国家强弱与外交的关系;介绍中国外交的重点布局,分析中国的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小国外交对国策的影响。
综合素质的课程
综合素质的课程
综合素质的课程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已经逐渐
成为了国内外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
它是指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增加一
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实施这样一门综合素质的课程呢?下面简要地谈一下
我的看法。
首先,该课程的设置应是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
教育
部门可以统一规划制定,同时为了能够有计划、有序地进行改革,每
个学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次,综合素质的课程需要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和实践性。
在这门
课程中,需要将很多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例如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同时,在开展这门课程教学时,需要将学
科知识和实践性操作相结合,尤其是注重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运用到
工作和日常生活中。
第三,该课程需要被认可并具有评估的性质。
教育部门可以制定
课程标准,并对老师进行培训,加强他们对综合素质课程的认知和能力。
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可以考虑制定综合能
力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估。
最后,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是该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教育部门和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和社会沟通,让他们了解综合素质课程的实质和
实现方式,让他们积极支持学校开展这门课程,促进家校合作。
综合素质的课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改革内容,可以促进学生
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但是要让这门课程真正地实施起来,需要
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多方合作。
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在一门课程中,学生将要学习的具体主题、知识点、技能和活动。
它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理论部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理论框架、历史背景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2. 实践部分:涉及实际操作、实验、案例分析、项目制作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技能训练:专注于特定技能的培养,如编程、写作、演讲、数据分析等。
4. 讨论与反思: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个人反思等方式,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5. 评估与反馈:包括作业、测试、报告、演示等,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并提供改进建议。
课程内容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背景、兴趣以及课程目标,确保内容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此外,课程内容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进行调整。
综合素养专题课程体系
主题拓展
6
你的团队成员之间是否经常出现沟通不畅的现 象? 团队成员之间是否经常出现抱怨对方,出现冲 沟通力提升训练 突与争论的现象? 《高效沟通,团队 你的团队是否因为没有很好的沟通机制而影响 之本》 团结的现象? 你们的工作是否因为沟通不畅而效率低下的现 象?
• 体验并认识团队沟通中的机制障碍 • 培养积极的沟通心态 • 加强相互信任和心理开放度 • 掌握冲突管理的基本方法,改善信息传递效率 ——通过特定项目再现企业各个沟通环节的情境,让学 员在培训中主动尝试和探索建立高效沟通的方法,在实 践中解决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经常会遇到的沟通 障碍
综合素养专题课程体系
重点关注员工职业化心态塑造与职业化能力打造;基于工作压力的情绪梳理与积极心理的把控;优化办公软件与公 文写作技巧,提升工作效率。
序 号 类别 课程名称 导 论 学习收益
• 导入员工心灵修炼理念,认识到员工职业化的六化认 知 • 认识职业化,意识到职业化塑造的重要性 • 明白职业化塑造与职场危机的关系 • 掌握职业化塑造的方法与途径 • 能够检讨与思考自己平时职业化行为中的不足
10
《阳光普照——销 售人员情绪管理方 法》
• 了解工作压力、情绪的本质及成因 • 明白销售中的压力是必然的,关键是找到缓解的方法 • 体验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方法的效果,促进学员进行 工作压力自我管理 • 掌握压力管理技巧和情绪调节的方法,打造和谐工作 氛围
1
《我为自己做代言 》 ——职业化塑造与 商务礼仪
• 探寻员工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 • 不抛弃团队,不放弃责任,是一个人从平凡到卓越的 核心动力 • 责任成就自我--修炼责任感
4
• 帮助新人加深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快速融入企业文化 • 加强新人之间的彼此了解和沟通,培养团队精神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新人对公司的归属 • 帮助新人认同企业目标,建立归属感,明确努力的方 新生代员工融入团 感? 向 队 如何帮助新人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团队? • 培养新人的创新思维,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如何让新人更好的了解和融入企业文化? 《激扬青春,助跑 力 如何使新人迅速转变角色,并建立良好的同事 职场》 • 完善人格,磨练意志,增强进取心 关系? ——新人在各个拓展环节中,亲身体验公司的文化,在 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迅速融入团队,逐渐建立起对公司的 归属感
综合素质类课程课程体系介绍
综合素质模块培训内容及培训时间:综合素质模块从现代企业管理对员工的要求出发,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和员工必备的管理知识,设计八个内容:第一讲公司概况及发展规划3课时;第二讲公司企业文化6课时;第三讲职工职业道德规范3课时;第四讲电力法律法规3课时;第五讲应用文写作3课时;第六讲团队与拓展3课时;第七讲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3课时;第八讲拓展训练6课时。
培训时间根据课表安排,3个课时的内容根据课表安排上午或下午3个小时,6个课时的内容上午4小时、下午2小时。
培训对象:国家电网公司新进员工培训目标:了解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传递“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理念,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了解沟通、创新、团队建设、人际交往等职业技巧,快速进入职业化角色;感悟积极心态,培养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提升员工的精神面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学习电力行业基本管理知识,在管理和接受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
师资力量:培训团队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思路设置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突出应用、体验、分享的培训目标,由15名具有一定的理论造诣、又有实战经验的专、兼职培训师组成。
团队中双师型培训师9名;副高职称及以上的培训师7名;培训师拥有博士学位的2名、硕士学位的6名。
培训教学方法:综合素质模块的学习是个接受、认同、行为转化、内化为价值观的过程,重在自我修炼和自我提高。
培训师采用双向、互动式教学,注重发挥学员的个人能力,使学员通过课堂参与和体验,提高认识,转变行为方式。
主要培训方法有:1.体验式培训在拓展训练、公司企业文化培训中,培训师将班级分为几个团队,学员为自己的团队设计队名、队呼、队标,并进行团队展示。
设计和展示的过程就是团队文化建设的过程,学员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统一团队的思想、行动和形象。
结合企业案例及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学员讨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价值。
2.案例式培训在电力法律法规、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培训中,将电力实践中经常发生的案例作为教学载体,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等环节,让懂法、守法、守规则成为每个员工的行为元素。
2017版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设置一览表0001
3.0
考试
54
54
2
18
A931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C
3.0
考试
54
54
3
18
A933037
数学实验I
0.5
考查
10
10
1
A933038
数学实验n
0.5
考查
10
10
2
A933039
数学实验川
0.5
考查
10
10
2
A933040
数学实验W
0.5
考查
10
10
3
模块4
A931008
大学数学
3.0
1:
17
A162017
大学俄语n
2
考试
60
44
16
2
18
A162018
大学俄语川
°
考试
60
r44
r16
3
19
A162019
大学俄语V
2
考试
60
44
16
4
20
A162020-2
5
大学俄语A1-6
36
768
192
中俄2+2
(四)计算机基础课程(联系人:秦贵和)
模块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性质
考核性质
总学时
数学实验川
0.5
考查
10
10
2
A933040
数学实验W
0.5
考查
10
10
3
模块2
A931004
高等数学BI
通识教育必修课 英文
通识教育必修课1. 介绍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识教育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人文素养2.1 文学与艺术•探讨文学与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不同文学作品或艺术形式的内涵和风格•理解文学与艺术对个人思想境界的影响•讨论文学与艺术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2.2 历史与文化•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理解历史对社会的影响•分析文化冲突和文化交融的原因和结果•探讨历史与文化对个人和国家认同感的影响2.3 社会科学•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探讨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3. 科学素养3.1 自然科学•研究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自然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探索科学方法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分析科学发展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3.2 数学与逻辑•学习数学基本原理和逻辑思维方法•掌握数学和逻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析数学和逻辑思维对个人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探讨数学和逻辑对决策和推理的重要性3.3 科技与创新•研究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趋势•理解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探讨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分析科技创新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4. 社会责任感4.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分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探讨个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4.2 公民意识和公共服务•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探讨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性•学习公共服务的范畴和方式•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4.3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和合作困难•学习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技巧•探讨多元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分析跨文化交流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4.4 多元价值观和尊重•研究多元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探讨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难点•学习包容和接纳不同观点的方法•分析多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结论通识教育必修课的内容涵盖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养学部通识必修课程开设方案
一、课程设置
通识必修课程分为人文社科模块和自然科学模块两大模块。
每一模块下设不同具体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每一模块中自由选修至少一门课程,即1个学分,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必须修满两大模块的4门不同的课程,即修满4个学分,学生可采用以下三种模式进行通识必修课程的修读:第一种,选修人文社科模块下设的1门具体课程(1学分),选修自然科学模块下设的3门不同的具体课程(3学分);第二种,选修人文社科模块下设的3门不同的具体课程(3学分),选修自然科学模块下的1门具体课程(1学分);第三种,选修人文社科模块下设的2门不同的具体课程(2学分),选修自然科学模块下设的2门不同的具体课程(2学分)。
选定课程原则上不予退选。
二、课程安排
1.本学年开设模块——人文社科模块和自然科学模块
针对2019级新生,我部计划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人文社科模块和自然科学模块的课程。
人文社科模块目前下设2门课程:“中外政治与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审美观念”;自然科学模块目前下设1门课程:“科学技术发展史”。
2.“人文科学模块”课程和“自然科学模块”课程开设具体安排
每一个模块下设的1门具体课程为1个学分、18学时,学生可选修第6-11周的教学班,3节连上,共计上课6周;可选修第12-18周的教学班,4节连上,共计上课5周(第13周和14周为军训停课,第18周为2节连上);也可选修第14-18周的教学班,4节连上,共计上课5周(第18周为2节连上)。
人文社科模块课程计划开设26个班,每班118人。
自然科学模块计划开设6个班,每班118人。
三、学生选课需知
2019级各院系的学生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选修人文社科模块下设课程和自然科学模块下设课程。
四、人文社科模块下设课程简介
1.中外政治与文化交流
(1)黄家瑜(台湾博士)
本课程以中国著名战略学者胡波教授所著《后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作为主要授课教材,上课内容除了老师对中国现今海洋安全情势的讲解之外,每周课堂上也会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上台报告讨论结果,藉由透过上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中国发展海权的思想、过程、争辩有基本的认识与掌握。
海洋事务已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最重要议题之一,维护海洋权益也是捍卫国家利益的基石,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问题之一,本课程可使学生透过对中国海权发展的了解,启发学生的海洋意识。
(2)李朋飞(助理研究员)
本课程内容以华侨华人历史发展为主题,贴近现实生活,充分运用历史学和跨学科思维研究中国侨情侨貌。
本课程除了讲授华侨华人专题之外,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实践以启发式教育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在充分运用好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浅出的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注意采用讨论、辩论、演讲、影像等生动活泼的课堂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华侨华人历史发展过程有基本的认识与掌握。
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侨务工作主题为“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工作主线为“根”“魂”“梦”。
侨务工作已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最重要议题之一,本课程可使学生透过对华侨华人历史发展的了解,启发学生知侨、爱侨、为侨的意识。
2.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审美观念
陈腾华(教授)
本课程扼要介绍东西方文明起源;从四大文明古国兴衰看传统文化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东西方文明思维差异对东西方国家发展的影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今中国发展的意义;和平崛起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与贡献等。
授课教师
结合其在国家层面(包括驻外)工作十余年的体会,以实例教学为主,以时新案例与学生开展互动性交流以巩固教学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继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对当今中国全方位和平崛起的理解。
五、自然科学模块下设课程简介
1、科学技术发展史
(1)陈梦雅(副教授)
《科学技术发展史》将分为基础、专题、番外三个版块。
在基础版块中,学生将主要学习有关科学的定义,科学的古希腊起源,科学革命等知识。
在专题版块中,学生将依次学习有关天文、物理、生物、大脑、人工智能五个科学领域的主要知识。
番外版块主要讨论科幻作品的一些情况和意义。
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2)曾婷婷(助理研究员)
《科学技术发展史》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古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历史脉络。
根据时间脉络,通过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沿革,给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历史启迪,学生将主要学习科学的起源、经典的科学精神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明在农业、数学、医学、天文、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状况,由使学生掌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总的脉络和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文明史上所处的地位及贡献。
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分组展示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