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轨和社会控制65页PPT

合集下载

社会学课件第四章 越轨

社会学课件第四章 越轨
降低社会生活的可预期性、危害群体生 活的信心。
二是,越轨的正功能
越轨行为有助于社会规范的明确 越轨行为促进社会群体的团结 越轨行为能带来和促进社会系统的变迁 越轨行为也可能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
会规范
二、越轨的理论
1、生理学理论 越轨(犯罪)者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 龙布罗索(Lombroso):生物有机体在导致
儿童向周围的人学习越轨技术和价值观
理论缺点:最早的越轨理论是如何产生的,有 些越轨者在和其他人接触前就有越轨行为
社会解组论
一个社会组织起来时,从人类相互依存 (亲属群体、情爱关系、朋友关系)中 自然生长起来的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社 会关系比正规的社会关系重要的多,前 者称为首属关系,后者成为次属关系, 一个社会中前者比重越大,则组织程度 越高,越轨行为越少。
某些对越轨行为进行纠正的地方,成了 传授越轨行为知识的地方,比如监狱, 老犯人向新犯人传授知识。
差异交往理论
每个人都会有越轨和遵从两种行为影响,哪种 行为会对人得行为引导,取决于周围的人对他 的期望,出现越轨是因为与他交往的人得影响
影响因素:与教唆越轨的人的联系越密切,与 之交往的次数越多越频繁越持久,与其接触的 年龄越小,越轨的可能性越大
涂尔干:规范通过人们相互交流、彼此 影响而发生作用,社会发生变迁后,交 流减少,规范制约作用减少
墨顿:四种越轨类型(五种行为)(结构紧张理 论)
1、遵从,社会成员接受并追求社会规定的正统目标, 并运用社会正统的手段去实现。
2、创新:社会成员愿意追求目标却得不到正统手段 3、形式主义:能得到正统手段却对正统目标不感兴趣 4、隐退主义:对正统目标和正统手段都不感兴趣 5、反叛:以非正统的手段去追求非正统的目标
为什么农村犯罪率低于城市

(社会学课件)第11章社会控制

(社会学课件)第11章社会控制

三、越轨的类型
1.违反法律规定
在越轨行为中,对社会危害最大的刑事犯罪,直接扰乱 社会秩序,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如纵火、投毒、 抢劫、谋财害命。
三、越轨的类型
2.青少年越轨和犯罪
青少年处在人生的发育期,伴
三、越轨的类型
一、群体越轨控制
2.加快经济发展
保障就业,使各个群体安居乐业。特别对失地农民, 下岗失业职工的安置政策要落实。防止无事生非。
二、青少年越轨控制
1.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控制体系
学校、家庭、社区相互配合,对青少年要正面引导,加 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建立社区学习场所,防止坏人的误 导、诱惑。
二、青少年越轨控制
二、社会控制功能
1.维护社会秩序
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保证社会结构的稳定协 调。社会控制通过制裁,抑制了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保持 社会安全。
二、社会控制功能
2.维护正常生活
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相互关系模式和正常生活形态。 但是,部分社会成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违反规范时,可能引 起冲突。需要运用控制消除危机。
一、控制越轨观念和行为
3. 纪律强控制方式
纪律是由国家机关或组织单位为其成员制定的行为要求 , 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纪律的严厉程度由组织的性质、任 务决定。组织任务越艰巨,环境越恶劣,纪律就越严格。
一、控制越轨观念和行为
4. 风俗、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外在软控制
社会舆论是大众对社会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具有价值评 价的意义。针对现实问题,是群体互动的产物,依靠大众 传播形成。
(社会学课件)第11章社会控制
社会学目录
第一章 社会学导论 第二章 社会及其构成
第三章 社会化 第四章 社会互动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控制与越轨 PPT

社会控制与越轨 PPT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2、2、2 政权、法律和纪律
❖ 一、政权得社会控制作用
❖ 政权就是建立在某种合法性之上得、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得权力,就是国家一切权力得
❖ 基础。
❖ 统治阶级通过建立行政体系,设置各级政府和为人政府官员来实现对内得管理任务,并凭借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专政工具对破坏国家利益、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得行为进 行制裁。
pany Logo
❖ 12、1、2 社会控制得涵义
❖ 在社会学中,社会控制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基本上就是在约束人们得、损 害社会秩序得行为得意义上被使用得。
❖ 罗斯提出得社会控制就是针对人得天性得衰败而言,她认为应该用人性 之外得社会得力量来约束人们得行为。后来,社会学家们对社会控制得 对象做了更广泛和深入得研究,并把社会控制得对象概括为社会中违反 既定社会规则得行为,特别就是对社会秩序有明显危害得犯罪行为。她 们认为,那些违反制度和规范得行为应该得到控制和约束,而发挥控制和 约束作用得主要不就是内在得心理机制,而就是外在得社会力量。因此, 社会控制就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得行动实习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 定得社会规范保持一致得社会过程。
pany Logo
12、4 越轨行为得社会学解释
❖ 12、4、1 结构性紧张理论
❖ 这就是罗伯特·默顿在1938年提出得。默顿得理论建立在迪尔凯 姆得古典失范概念(anomie)得基础上。所谓失范,就是规范和价 值相互冲突或者规范与价值相对脆弱得一种社会状况。默顿指出, 当社会得文化与结构之间存在紧张或者冲突得时候,越轨就可能产 生。
pany Logo
12、2 社会控制得方式
❖ 社会控制得方式,就是指得社会和群体以何种方 式、何种手段去预防、约束和制裁期成员得可 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得违规行为。

《越轨与社会控制》幻灯片PPT

《越轨与社会控制》幻灯片PPT

第二节 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与视角
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越轨行为,人为什么 会采取越轨行为?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角 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有的偏向生理因素, 有的认为是心理因素,社会学家那么从社 会角度理解越轨行为。由于越轨行为的形 式复杂、多样,所以没有哪一种单一理论 观点能解释所有形式的越轨。
• 一、自然环境论与生物学的解释 早期对越轨行为的解释,着重在自 然原因或基因因子
焦虑与不安,形成了心理上的隔离与恐惧,影响
社会成员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 四是越轨行为的预防和治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 和财力。

越轨行为特别是一些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具
有较大的破坏性,会使社会陷入恶性运行状况之
中。因此要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开展的
顺利进展,就必须对越轨行为进展预防和治理。
进展这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上要受到一定的心理压力;

违德行为是指违反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违反道德
标准往往触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对人际关系和社会
公共生活秩序起着消极影响,社会后果比违俗要严重,惩 罚也更重;

违规行为是指违反组织纪录的行为,它一般发生在
社会组织内部;

违警行为是指违反警察部门为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
序所作出的各种制止性规定的社会行为;
• 二是增强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团结。通过对越轨 行为的控制和惩罚可以使社会成员相互认同。当 群体发现越轨行为破坏了公共秩序时,他们会采 取一些共同的行动来控制和制止越轨现象,社会 标准的遵奉者与越轨者之间的界限得以明确,从 而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团结。
• 三是越轨行为可以加速社会变迁。虽然大多数 越轨行为会对社会运行的某些环节带来破坏性影 响,但有些标准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开展,越轨行 为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社会标准中不合理、不完 善的方面,从而导致规那么的改变,转变人们的 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人们以积极的方式适应社 会。如果没有这些积极的越轨行为,社会只是死 水一潭。

越轨和社会控制 PPT

越轨和社会控制 PPT

行为的结果)
① 社会赞同的越轨行为:并不导致社会成员不满的越轨行为。
② 社会不赞同的越轨行为:妨碍了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的越
轨行为。
偏差行为,违规行为,违警行为和犯罪行为(根据行为背
离的对象和背离的严重程度)
三、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
1. 越轨行为的负功能
2. 越轨行为的正功能
1、越轨行为的负功能
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l8wMV8wMQ
二、越轨行为的分类
反抗行为和反常行为(根据越轨者特征) ① 反抗行为(不遵从越轨):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希望改变
不合理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② 反常行为(反常越轨):虽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但是为
了个人私利逃避惩罚的行为。
社会赞同的越轨行为和社会不赞同的越轨行为(根据越轨
区别:后者是一种行为发生的频度或多或少地偏离正常水
平。收集某种东西也许不是流行的嗜好,但也不是对社会
规范的违反,另一方面有些行为在社会上传播较广,如闯 红灯和偷税漏税等,在统计学上比较普遍的现象,却是一
种温和的社会越轨行为。
越轨行为的决定因素
① 不同的社会环境。例如地位卑微的人,特别是穷人和外来
人口,与那些富人和本地人相比,更容易被蒙上社会越轨
0.17 0.72 4.63 7.35 21.23 54.74 11.17 100.00
几种现代犯罪类型
有组织的犯罪:以团伙形式参与非法赌博以及毒品和色情
服务等非法领域获取巨大利润的犯罪。有组织犯罪成员决 不能混同职业罪犯(professional criminal)。
白领犯罪:由公司经理、政客和专业人才等白领从事的与
第七讲
越轨和社会控制

越轨行为及其控制PPT课件

越轨行为及其控制PPT课件

9
当权者越轨行为群体性越轨行为源自我国社会中的越轨 行为及其控制
-
10
建立社会 预警系统
周密地进行改 革,减少社会 解组的现象, 制定社会政策, 减轻对弱势群 体的伤害
重建社会 道德体系
加强法 制建设
越轨行为的控制
-
11
THE END THANK YOU
-
12
2 心理学
解释
本我失控,本能随便表现,就会造成侵犯他 人的行为
3
社会学 解释
失范理论 手段-目标论 亚文化群体论
标签- 论
8
社会学 解释 失范理论
手段-目标 论
亚文化群 体理论
标签论
•失范是指社 会失去行为 规范而出现 的反常状态。 •达尔凯姆认 为在社会迅 速变动的时 代,如果社 会分工的发 展快于这种 分工所要求 的道德基础, 社会就会导 致失范。
•默顿认为社 会失范的原 因是社会为 人们提出的 文化目标与 达到目标的 合法手段不 配套、不统 一。
-
•亚文化群体 理论认为所偏 差者或越轨者 并不是自己有 意违背社会规 范,只是他们 遵从的行为规 范在主流文化 群体看来属于 越轨亚文化。
•标签论认为 因为他人给 某一行为下 定义、贴标 签才使这一 行为成为越 轨,并引发 了越轨行为, 越轨行为是 被社会建造 而成的。
越轨行为及其控制
-
1
越轨行为的含义
越轨行为是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 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
-
2
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共同 创造的并遵守的行为方式。
-
3
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
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权利结构
越轨行为的判定与群体价值

《社会化与越轨》课件

《社会化与越轨》课件
1 预防策略
加强道德教育、完善法律制度、提供心理辅导等多种手段综合预防越轨行为。
2 重要角色的职责和作用
家庭、学校、社会各界都需承担起引导和监管的责任,共同构建预防越轨行为的系统。
3 未来展望
社会化的科技化和全球化将给越轨行为的预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结束语总结社会化的概念及其源自 要性通过社会化,个体可以获得社会 角色和行为准则,有助于适应社 会和建立社会关系。
强调社会化预防越轨行为 的意义
社会化能培养个体的道德意识和 自我控制能力,预防越轨行为的 发生。
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化, 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只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 社会化中,才能共同建设和谐有 序的社会。
3
可能引发的原因
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压力、缺乏正确的行为模范和家庭环境问题等都可能导致越 轨行为的产生。
青少年的越轨行为
类型
• 违法犯罪行为 • 校园暴力和欺凌 • 早恋和性行为
原因
• 家庭问题 • 社会压力 • 学校环境
社会化因素
• 家庭教育 • 学校教育 • 社会关注和支持
社会化如何预防越轨行为
社会化的概念
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社会交往和文化学习,逐渐获得社会角色和行为准则的过程。
重要性
社会化帮助个体适应社会、建立社会关系、获得社会认同,并有效参与社会生活。
过程
社会化过程涵盖家庭、学校、媒体等多个社会化机构,通过内化、外化和反化等环节进行。
社会规范
定义 种类 作用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念,以指导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
《社会化与越轨》PPT课件
# 社会化与越轨 PPT课件 ## 1. 社会化的概念 - 社会化的定义 - 社会化的重要性 - 社会化的过程 ## 2. 社会规范 - 社会规范的定义 - 社会规范的种类 - 社会规范的作用 ## 3. 社会化对越轨行为的影响 - 越轨行为的定义 - 社会化对越轨行为的预防作用 - 社会化对越轨行为的可能引发的原因 ## 4. 青少年的越轨行为 -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类型 -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轨和社会控制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