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
论《呐喊》《彷徨》中的对比手法
论《呐喊》《彷徨》中的对比手法
《呐喊》《彷徨》是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经典篇章,它
们所采用的对比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双重意义的世界。
《呐喊》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庄,其中有一家姓吴的家庭,老父亲
受到宋江和卢俊义集结民众讨伐英雄山的号召,离开家乡进行反抗。
离开后,鲁迅用肃穆的叙述方式让孩子们看到了刻骨铭心的一幕,那
就是妻子的哭泣声和孩子们的悲叹。
而这里面最突出的对比就是老吴
对于家国热爱的感情和妻子和孩子们的痛苦。
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达
了不幸的学者与抗争之间发生的冲突。
而《彷徨》则是作者在反思和批判政治局势时所渗透出的表达方式。
主人公迷失在一片沧海中,无暇起伏,只能彷徨于此,一时无智,被政治的困境所束缚。
然而在这种沉寂的氛围中,作者还是让读者看
到了另外一种对比手法——那就是大海的宽阔与主人公的狭隘的心态
相照的对比。
作者在这种表达方式下向读者展示了当物欲忘却其情义时,努力捍卫自己理想、信仰和希望的可贵精神。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呐喊》《彷徨》两篇文章都采取了对
比手法以展现他们所批评的社会现实。
一方面,鲁迅先生通过对比来
表达对民众反抗的赞美;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来表达对物欲忘却其情
义的愤怒。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精神,他并不是把眼泪流下来,而是带
着勇气走进改变的世界,把自由和希望带给人民。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基于女性形象的视角探讨鲁迅的妇女观XX(XXXXX大学名学院专业)摘要: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先生在《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创造了那个时代中一个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这深刻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他以小说寄予了对中国妇女的同情,深入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封建根源,客观批判了她们的历史弱点,并为中国女性的解放探索出路。
本文以小说中不同的女性形象为出发点,剖析鲁迅先生的妇女观,对鲁迅小说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以及文化批判和经济审视进行再解读。
关键词:鲁迅;女性形象;妇女观;妇女解放1 引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先生于1918至1925年期间,创作了《呐喊》与《彷徨》,这位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以这两部作品将中国现代小说带入了成熟阶段。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的手中开始,又在鲁迅的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并不多见的[1]。
因此,如若探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乃至中国思想,鲁迅及其作品断然不可以被忽视,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和文化遗产[2]。
鲁迅先生的一生都在不断追求人的意识觉醒与思想解放,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解放。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直至生命的结束,鲁迅先生始终在其小说和杂文的创作中不停地注入着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
他对妇女身份、地位、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的思考与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男女平等意识,及五四反封建的启蒙精神是相一致的,而他的论述却更为现实与深刻。
2《呐喊》、《彷徨》与女性形象在小说《呐喊》与《彷徨》中,鲁迅先生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不但深刻反映出了他对于女性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先生的妇女观。
他站在广大被压迫妇女的立场上,感同身受地体察到了她们的悲惨处境,批判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
同时,鲁迅也表达了自己怒其不争的态度,针砭了女性的麻木和愚昧,并希望她们能够自醒自爱,走向彻底的解放。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可编辑)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姓名:张静丽学号: 0903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学站点: 山西省电大朔州分校入学时间: _______200903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王卯根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2011年3月16日提纲一序论1.中心论题;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2,写作意图:《呐喊》与《彷徨》在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上,与以往传统小说对比,鲁迅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思想的深刻,眼光的独到:重在揭示中国人病态的灵魂。
二、本论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对呐喊彷徨的剖析1 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概括性及战斗性;2 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3 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4 表现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和精神上遭受的迫害;5 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6 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四)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1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2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三、结论《呐喊》与《彷徨》,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精华,借鉴外国文学艺术形式、致力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革新。
突破中国传统小说的格局,建立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
融个、散文、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法于一炉,进行小说文体实验。
以出色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表现时代特征。
摘要分析鲁迅作品的部分背景对《呐喊》、《彷徨》的剖析,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关键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麻木愚昧封建伦理冷漠剥削阶级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简述《呐喊》、《彷徨》的主题
简述《呐喊》、《彷徨》的主题
解析: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的主题为:揭示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扩展:
一、《呐喊》
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
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二、《彷徨》
小说集《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
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
作品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前者以《祝福》和《示众》为代表;后者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代表。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精品名师资料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
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鲁迅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正文】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
《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
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
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
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
《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
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
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呐喊》和《彷徨》是在两种不同的观念下所产生的作品,有人从字面上作品相之谈,以为《彷徨》显示了作者的更浓重一些的"悲观思想",或者另外有人从《彷徨》的卷头所引《离骚》的句子,认为这表示了作者思想"转变"的起点,故“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我看来,这两个见解,都成问题,我以为《呐喊》和《彷徨》里所表见的作者宇宙观并无一致,但是作者观察现实时所取的角度却显然有殊。
《呐喊》是作者在一方面虽然觉得那时"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未能"彻底",但另一方面又认定在反封建这点上应给予赞助,——是在这样的立点上他发出了他的"呐喊"的,所以《呐喊》主要地表现了那些长起受封建势力压迫与麻醉的人们,在怎样痛苦地而又麻痹地生活着,他们有急怒,而又如何愚昧,他们不明白生活痛苦的来源,他们有起见,固执,然而他们能哭能笑,敢哭敢笑,而且敢于咒诅;象一条红线似的贯穿于他们的痛苦而又麻痹的生活之中的,是他们对于生活之执著,他们的生命力之旺盛和坚强!他们是"大地的儿女"从泥土里出来,被缚札于泥土,终身不能离开泥土的人。
在这样的人们身上,作者看见了革命的力量,然而还没有看见革命的人物;这一股革命的力量,需要去唤醒,但唤醒了以后,需要给他们以斗争的"武器",作者在当时的"新文化运动者"那里,没有看见那种武器,所以他曾说,唤醒了以后而仍旧被禁在黑屋子里是加倍的痛苦。
然而作者终于发出了雄壮的"呐喊"。
《彷徨》呢,则是在于作者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毕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先生的两部代表作品,这两部作品都描绘了民族的痛苦和国家的困境。
在这两部小说中,鲁迅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批判精神,触及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痛点和问题,展现了众多国民的痛苦经历,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
我们来谈谈《呐喊》这部小说。
《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风波》、《故乡》等十三篇短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白话文写成,直接表达了鲁迅对于中国社会的不满和悲愤。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开篇的《狂人日记》,全书以第一人称陈述,描写了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和精神分裂。
主人公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狂人”,以此抨击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沦丧。
小说中的主人公通过自己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个体的压迫和异化,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怀疑和不满。
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民族痛苦,正是中国社会在近代所经历的磨难和折磨。
《呐喊》的出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让人们对于鲁迅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不义。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彷徨》这部小说。
《彷徨》是鲁迅在日本东京发表的一系列小说的总集,收录了《热风》、《故乡》、《白光》、《全民族之怒》等十七篇短篇小说。
这部小说集中了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和民族状况的深刻观察和批判,充分展现了他对国民痛苦的关注和思考。
在《彷徨》中,鲁迅以极其震撼的笔触,揭示了中国社会的腐败和封建传统对于民众的压迫。
其中《故乡》一文,更是以一种特殊的叙述方式,展现了对于故土的怀旧和对于朝气蓬勃的理想的追求。
整部小说集透露出浓烈的民族情怀和家国情怀,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在《彷徨》中,鲁迅以其深沉的激情和敏感的洞察力,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民族痛苦和艰辛历程。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国家前途的忧虑。
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国民痛史,不仅是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鲁迅先生对于民族精神的抒发。
论鲁迅小说《呐喊》《彷徨》思想的矛盾性
论鲁迅小说《呐喊》《彷徨》思想的矛盾性《呐喊》《彷徨》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其思想具有明显的矛盾性,在情感上,表达了对麻木国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深度上,既看到了人民群众“被吃”的悲惨命运,又看到了每个人都是吃人者的悲哀。
作品中纠结的爱恨情仇,理想关照下的嫉愤情思,以及对人民群众“吃”与“被吃”的深刻洞悉,使作品的思想成为一个深刻的“矛盾体”,体现出鲁迅思想的高深独到之处标签:鲁迅;《呐喊》;《彷徨》;矛盾性“《呐喊》《彷徨》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写于“五四”新文化时期,资产阶级政党虽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陈腐、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封建制度从思想上扼杀了人民群众,使新兴的革命政权只剩下一个空壳。
《呐喊》和《彷徨》是先生心的呐喊,他渴望唤醒几千年来被封建观念束缚、奴役的中国人的灵魂;是先生内心的彷徨,面对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面对着麻木没有活力的群众,孤独无依,进退失据。
《呐喊》《彷徨》是一个非常纠结的“矛盾体”,无论是叙述者对笔下人物的情感态度,还是对叙述对象深刻本质的体认,以及叙述者所持有的评判标准都具有明显的矛盾性。
一、“爱”与“恨”的相互纠结《呐喊》、《彷徨》思想的矛盾性,首先表现在其对笔下人物的情感态度上。
俗言说,乱世出英雄,乱世逼出来的不仅仅是文治武功的明主,飞檐走壁的将军,还有鲁迅这样高瞻远瞩、目光如炬的思想家、文学家。
凭借新式枪炮的入侵的帝国主义、冥顽不灵闭关锁国的清政府、麻木愚昧的底层人民、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祖国,使他在痛恨、无奈、沉默中辗转、彷徨、呐喊,喷发出对人民群众纠结的爱恨。
既有对悠久五千年历史的祖国的满腔热爱,又有对祖国陈腐封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痛恨,既有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又有对其麻木冷淡人性的抨击,既有对知识青年和革命者的赞美,又有对其不幸的无奈。
对笔下人民的“爱”——哀其不幸《呐喊》、《仿徨》, 无论主人公悲剧的文本故事有着怎样的千差万别, 他们都毫无疑问地匍匐在传统“铁屋子”里驯服地接受传统文化的奴役,心甘情愿的等待和接受传统文化将其烹制成一道菜肴, 端上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主义的“人肉筵席”《呐喊》《彷徨》中陈列着无数失去生命力,失去意志,失去人格的“稻草人”,他们在传统中国的黑暗现实的重压下“奄奄一息”,鲁迅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观照着芸芸众生,对他们悲惨命运寄予着深切的同情。
《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简答1.《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一)鲁迅从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和角度观察中国的社会现实,他首先注意的是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敏锐地观察到了存在于广大民众中的思想弱点,即“愚弱的国民性”。
(二)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小说十分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社会现实的某些重要方面。
(三)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还特别表现在注重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上。
(四)鲁迅小说在题材上有重大开拓,他把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引进现代文学创作领域。
2.《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答:(一)鲁迅的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达到共性而个性统一,能从他们的性格中看出某种负责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1)鲁迅总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中来表现。
(2)鲁迅非常重视向人物心灵世界的深入挖掘,能够用最简练的笔墨,把潜藏着的人物心理深层的东西挖出来。
(二)鲁迅的小说把客观地描写生活画面,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这方面采取的是十分严谨的态度。
(三)鲁迅的小说把清醒,冷静的客观描写和烈火般的激情结合着,在表面的冷峻之下,包藏着也时时流露着作家内心的激情。
3.阿Q的形象: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2)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3)阿Q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失。
4)“精神胜利法”则是他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
4.叶圣陶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1)由于叶圣陶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他写的最多的也最成功的还是学校里的教员学生,以及教育界的种种弊端。
2)叶圣陶是以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权色生活著称的,他笔下的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的习气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和尖锐的抨击讽刺。
3)反应农村劳苦大众的贫苦生活和他们无力反抗压迫的现实的苦难命运。
4)1925年五卅运动后,叶圣陶开始有意识地反映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一些觉醒了的投入现实革命斗争的人物形象。
《呐喊》、《彷徨》的讽刺艺术
变化 到 某 种
情 况 的 时候 再 回 过 头 去寻找 它 的不 是
一
也不
(
责任 编 辑
丁 )
44
一
弊
”
⑦ 的 可贵 之 处
“
。
《 呐 喊 》 和 《 仿徨 》 正
,
子 串通一 气
,
“
立 刻 成 了 情 投意 合 的 同志
,
,
体 现 出鲁 迅
以公 心 讽 世 ” 的 严 肃 态 度
它
也 相 约去 革命
,
我们 会强
。
他 并 且 主 张 讽 刺 艺 术应 当 疾 ⑤ 认为
`
,
针 泛社 会 的 锢
,
烈 地 感到 其 中 燃 烧 的 猛 烈 的讽 刺 火焰
讽刺
“
非倾 于 对社 会 的讽 刺
,
即堕
“
性
是
《 呐喊 》
、
《 仿 徨 》 体 现 其 巨大 的 社
。
入 传统 的
说 笑话
。
和
`
讨 便宜
`
,
,
而
讽
会价值 和 艺 术 生命 力 的主 要 特 色之 一 如鲁 迅所 说
九 斤老 太 的 慨叹 不
、
思 想 文 化 的毒 害而没 有觉 醒
,
赵七 爷 公 然 的 威 吓 和 气势 汹 汹 的 动 作
,
写 出 了 当 时 中 国 农村 的 社 会 矛 盾
,
以 及 村 人 们 的 冷 淡和 麻木
六斤 的 被 重 新裹 辛
“
和 阶级 关 系
,
控 诉 了封 建 统 治 阶 级 对农 民 的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界伟大的文学家,其代表作中,《呐喊》和《彷徨》受到许多
读者的喜欢与追捧。
这两部作品的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以"嘲讽式的思考"自觉抵抗于极其严
重的"意识形态局限",表达了大量的反抗精神与时代气息。
首先,在《呐喊》中,鲁迅以另类的视角表达了反抗精神。
这种反抗精神是以"嘲讽"
的思考方式背弃传统价值观念,追求另一种价值世界的内心表达。
姚立夏实验了许多较为
封建的经典框架,但是得不到期望的满足,反而只会让他感到空虚和收获一片悲壮。
可以说,《呐喊》展示出了一种叛逆及其精神勇气,旨在表达鲁迅自身反抗意识形态局限的感受。
其次,《彷徨》也通过"嘲讽式思考",强调了其反抗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窦娥,在小
说的前两章就已经清晰地表现了其强烈的反抗意识,即对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模式的抗拒。
尤其是窦娥与老荆的戏剧式冲突,以及涉及到的社会现象,表现了鲁迅对时代的批判与反思,也是片中重要的反抗比例。
最后,这两部作品都通过"嘲讽式思考",体现了反抗精神,来反映当时许多现实社会
现象。
鲁迅在这两部作品中,采用不同的手法,对传统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局限的情况进
行了深入的探讨,既给新的思想带来了激励,也为改变社会状况提供了参考。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呐喊》是一部充满了痛苦和彷徨的作品,作者鲁迅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们内心的挣扎。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社会现实的写照,让人深刻地反思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丑恶。
小说以主人公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展开,他是一个酒馆里的酒保,酗酒成性,性格孤僻,被人们排斥和欺凌。
他内心的彷徨和绝望在整个故事中贯穿始终,他试图通过酗酒来逃避现实的残酷,却最终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之中。
孔乙己的命运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了社会对弱者的冷漠和对人性的扭曲,也让人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孔乙己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黑暗。
孔乙己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人,他在酒馆里饮酒发泄,却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怀。
他的内心充满了孤独和绝望,他试图通过酗酒来逃避现实的残酷,但最终却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之中。
这种扭曲的人性和社会的冷漠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了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丑恶。
通过对孔乙己的命运的描写,作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们内心的挣扎。
在那个时代,社会的阶级分化和人们的冷漠让弱者无法得到温暖和关怀,他们被迫沦为社会的边缘人,生活在绝望和孤独之中。
这种社会的黑暗和人们内心的挣扎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了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丑恶,也让人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呐喊》是一部充满了痛苦和彷徨的作品,它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的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们内心的挣扎。
作者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丑恶,也让人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社会现实的写照,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了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丑恶。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其激烈的笔触
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深深地触动了我。
小说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饱受社会歧视和压迫的人,他在
酒馆里卖力地干活,却始终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他在酒后大
声呐喊,表达着内心的彷徨和无助,这种呐喊让我深感心痛和无奈。
通过孔乙己的故事,鲁迅先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
残酷,以及人们的冷漠和无情。
他用悲愤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
种种不公和不义,让人深思社会的不公平和人性的扭曲。
读完《呐喊》,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关怀和对
人民的热爱。
他用自己的文字,揭露了社会的丑恶和黑暗,为受压
迫的人们发声,呐喊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怒。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反思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也让我
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
同时,它也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关注
社会的不公,努力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奋斗。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
能像鲁迅先生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世界,让社会更加美好。
浅析《呐喊》《彷徨》中的叙述视角
浅析《呐喊》《彷徨》中的叙述视角随着文学新潮汹涌而来,鲁迅先生的作品也是当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曾写过许多经典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可能是《呐喊》和《彷徨》。
这两部作品都以鲁迅先生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笔触书写而成,为后世读者描绘出深刻的社会黑暗和人性深沉。
本文将从叙事角度分析这两部作品,以深入探讨叙述视角的作用。
《呐喊》是鲁迅先生晚期创作的一部社会小说,记述了清末民初中国北方农村的沧桑变迁,其中叙述视角的使用显得尤为突出。
作者有意展示出处于社会底层的各类人物形象,以直接的,令人俯视的方式叙述他们的苦难,表达出自己对人性的看法。
例如,作者在刻画了全乡最失败者、贫穷乡民宋江时,以“在比他更加贫穷的家中,宋江也是最底层的一层”的叙述方式,强调了宋江的贫穷,表达对穷苦的同情心。
《彷徨》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小说,主人公为青年宋平,他处于国家进步改革的边缘,感受着激烈的内心矛盾。
这部小说中,作者把叙述视角定位在宋平身上,书中大量宋平的内心活动,充分揭示了宋平内心世界的萧条,也使空虚没有营养的社会也在这种萧条中显露出来。
一如鲁迅先生笔下,宋平感受到了“被困在一个复杂而恐怖的世界里,他被无时无刻的紧张害怕折磨得几乎不能呼吸”的叙述,把时代的混乱与难以抑制的恐惧的表现的淋漓尽致,叙述视角的作用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表达出作者对这个时代的不满。
通过对《呐喊》和《彷徨》的叙述视角的分析,我们能够窥见鲁迅先生丰富的社会观念。
他以敏锐的视角把握了历史脉络,并以微观的叙述视角展现出社会现实中被压抑的一面。
他用丰富和深入的语言铺陈了穷苦和萧条,把人民的忧患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运用叙述视角,不仅抒发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展现了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反思与深刻的追求。
《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
《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在《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的小说占有重要的位置。
鲁迅深切同情中国农民的命运,他看到农民们所遭遇的苦难,也洞察他们的弱点与病态,当然也更理解造成他们精神上病弱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在创作中,鲁迅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展现了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和闭塞的典型环境;同时,鲁迅着力塑造在这典型环境中生存、挣扎的中国农民的典型性格,把解剖中国农民灵魂和改造“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从而通过对农民性格中的愚弱、麻木和落后的批判,导向对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的揭露和批判。
在这一方面,《阿Q正传》堪称代表,其他如《药》、《风波》、《故乡》等也是如此。
《药》通过清末革命者夏瑜惨遭杀害,而他的鲜血却被愚昧的劳动群众“买”去治病的故事,真实地显示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和悲剧性:由于这场革命没有真正唤起民众,因而缺少群众基础,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华老栓们的无知、迷信,既是落后、愚昧的民族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必然原因之一。
鲁迅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农村现状和农民的生活图景,在与中国民主革命的联系中探索农民问题,这里所表明的是这样一个思想认识:中国必须有一场深刻而广泛的思想革命,这个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清除以农民为中心的广大社会群众中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的影响。
在鲁迅的农民题材的小说中,同样值得重视的是他的一组以反映农村妇女命运为内容的作品,如《明天》、《祝福》、《离婚》等。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在感受着农民及其他下层人民的精神苦痛,把批判锋芒指向毒害人民灵魂的封建宗法制度与思想的同时,更集中地对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进行了清醒的批判。
《明天》中,单四嫂子的不幸不仅在寡妇丧子,更重要的是她周围一般人对于受苦人的冷漠以及她处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得不承受的精神上的孤独和空虚。
鲁迅正是通过对农民,包括广大农村妇女灵魂深处的病态与弱点的开掘,尖锐地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在现代小说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呐喊》《彷徨》中的叙述视角
浅析《呐喊》《彷徨》中的叙述视角
《呐喊》和《彷徨》都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所写的作品,两者的叙述视角也有一定的共性。
首先,两部作品均是内省式叙事,在叙述视角上,作者把主观体验及其见解正确地作为主要视角,把读者置于作者自身的体会之中,让读者与作者共同反思苦难的命运,从而进行引发思考。
例如,在《彷徨》中,六小龄童望着“帷幔中似乎有一个模糊的脸孔”,使人深感心痛,然而他却被无尽的沉默所扼紧。
此外,在《呐喊》中,以拘束形式将读者拉进主角谢晔的夜晚梦境,用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其中的情境,加之鲁迅生动的叙述,使人感受到极大的心灵刺激,从而启发深远的思考。
此外,在叙述视角上,两部作品也反映了鲁迅对新文化和天真烂漫青年的关注。
他不仅把叙述视角定格在主人公的视角上,而且把贫穷和苦难的景象给表现出来,例如,在《呐喊》中,作者描绘出谢晔生活的艰辛和他深切的感受,叙述了谢晔惊醒时处在的苦难之中,从而呼唤人们关注年轻一代的生活艰辛的情况。
在《彷徨》中,作者以外公的视角描绘了贫穷凄凉的景象,而六小龄童蝴蝶般坚强的性格又充满着希望,呼唤人们对青年和新文化态度的启发。
总之,《呐喊》和《彷徨》这两部作品中,鲁迅以内省式叙事、关乎青年态度的
叙述视角,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
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引言《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代表作,其情感表达的思想鲜明突出。
作品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恨情仇,对于下层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表达尤为深刻。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先生内心的“呐喊”,他希望通过这种“呐喊”唤醒人民被封建思想束缚的灵魂,从而不断地激励人民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专制背景下,鲁迅的文章也被赋予了革命的色彩,通过小说的思想表达与情感宣泄从而不断地改变人民“吃人”与“被吃”的命运,为当时的革命斗争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鲁迅先生爱憎的情感表达也引起众多爱国志士的共鸣,从而不断地促进着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
从文章题材的选择上表达情感1.从文章题材的选择上表现出的悲愤情绪。
不同的题材往往反映着不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背景,鲁迅的文章从现实的社会背景出发,描述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状况,选用的悲剧性题材更加引人深思。
首先反映的就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现状。
这一悲剧在文章《狂人日记》中表现为封建礼教“吃人”的惨状。
文章中描绘的赵贵翁的眼色,小孩子们的窃窃私语,说“咬你几口”的女人,围着一哄而出的“青面獠牙”的人,他们用嘲笑和谩骂来对待一个疯子,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这种世俗的眼光和封建等级制度正是戕害人们的主要罪魁。
作者让一个疯子来说出文章的主旨正是作品意义的深刻所在,更让读者深思。
其次是对于劳动妇女的悲剧性体现。
在《祝福》中由于受到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祥林嫂的丈夫死了,儿子阿毛也死了,但是因为受到贞操观的影响只能守寡而不能改嫁,还被夫家当作私有财产卖掉赚钱,这是封建礼教对于妇女的残害。
另外,鲁迅还从她们自身的思想对自己的约束寻找病根,发现她们受害的同时不断地建立起奴性的思想,仿佛只有不断地做工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当祥林嫂第一次在鲁镇做工的时候,因为她是一个寡妇,所以只有用更多的劳动才能换取别人对她的认可,但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在祭祀当中被“祥林嫂,你放着吧!”这样的拒绝伤害,也证明了她终究在别人眼中是个不洁的人。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彷徨和无奈。
作为一名文学家,鲁迅先生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和丑恶,让人不禁感叹他的勇气和魄力。
在小说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痛苦。
他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那些被压迫和迷茫的人们,让人深感心痛和无奈。
他所描述的那种彷徨和无助的情感,让我不由得为那些被社会所辜负的人们感到心痛和悲哀。
通过阅读《呐喊》,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和对于人性的无比怜悯。
他所揭示出的那些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让我深感震撼和感慨。
同时,他对于人性的关怀和对于社会的呼吁,也让我深感敬佩和感动。
总的来说,读完《呐喊》让我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会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也会更加关心身边的人们,
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感谢鲁迅先生的作品,让我得到了这样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从“呐喊”到“彷徨”的心灵历险——《呐喊》和《彷徨》差异性的思考
知识文库 第19期140从“呐喊”到“彷徨”的心灵历险——《呐喊》和《彷徨》差异性的思考宋佳程前言:鲁迅作为那个时代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一直是现代学者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中心。
在鲁迅的两个代表作《呐喊》和《彷徨》中对作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探索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感悟,通过比对二者的差异性来对两个作品的本身进行思考,为作者在其中所经历的心灵历险进行合理的阐述,从而实现对作者更加深刻的研究。
1 《呐喊》到《彷徨》的心理发展历程 1923年,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其内容描述的时间段从辛亥革命开始,五四运动结束,在融入作者心理感悟的基础上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的剖析,通过小说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那时候鲁迅内心的渴望。
结合鲁迅那些年梦想的变化轨迹,无论是学医还是从文,最后的重点都落在唤醒国民沉睡的灵魂上。
少却了年轻时的一腔热血,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沧桑,《呐喊》反映出来的心理是复杂的,借由时代的种种因素,并不能完全展现作者真实的自己,对于一些社会弊端的暴露还处于压抑的阶段,怀疑、失望和寂寞成为了心灵上的主旋律。
几年后,《彷徨》的出版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出作者心理有所变化,结合当时作者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变故,可以看出《彷徨》时期的鲁迅从激烈的呐喊中退了出来,更加注重自我的展现。
在无所适从中陷入了彷徨的情绪中,对生命意义的感触更加深刻,从启蒙的寂寞转变为对启蒙本身的怀疑和绝望,表明了作者的心理发展历程。
2 《呐喊》和《彷徨》差异性的思考 2.1 封面设计的差异《呐喊》与《彷徨》封面设计的差异性对作者的内心世界有一定的折射,也是属于两本小说集的不同,通过对封面设计的思考和探究,来对二者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了解。
《呐喊》的封面大范围的使用了红色,这种红色是热烈的红,代表了一种振奋的心态,对隶书书写的呐喊二字起到衬托的作用,烘托了紧张、饱满和激昂的气氛,也与《呐喊》所想表现的激烈情绪相互照应。
黑色代表着黑暗,在封面的设计中使用少量的黑色可以显示出那个时代的压抑,充分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黑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引言《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代表作,其情感表达的思想鲜明突出。
作品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恨情仇,对于下层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表达尤为深刻。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先生内心的“呐喊”,他希望通过这种“呐喊”唤醒人民被封建思想束缚的灵魂,从而不断地激励人民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专制背景下,鲁迅的文章也被赋予了革命的色彩,通过小说的思想表达与情感宣泄从而不断地改变人民“吃人”与“被吃”的命运,为当时的革命斗争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鲁迅先生爱憎的情感表达也引起众多爱国志士的共鸣,从而不断地促进着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
从文章题材的选择上表达情感1.从文章题材的选择上表现出的悲愤情绪。
不同的题材往往反映着不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背景,鲁迅的文章从现实的社会背景出发,描述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状况,选用的悲剧性题材更加引人深思。
首先反映的就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现状。
这一悲剧在文章《狂人日记》中表现为封建礼教“吃人”的惨状。
文章中描绘的赵贵翁的眼色,小孩子们的窃窃私语,说“咬你几口”的女人,围着一哄而出的“青面獠牙”的人,他们用嘲笑和谩骂来对待一个疯子,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这种世俗的眼光和封建等级制度正是戕害人们的主要罪魁。
作者让一个疯子来说出文章的主旨正是作品意义的深刻所在,更让读者深思。
其次是对于劳动妇女的悲剧性体现。
在《祝福》中由于受到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祥林嫂的丈夫死了,儿子阿毛也死了,但是因为受到贞操观的影响只能守寡而不能改嫁,还被夫家当作私有财产卖掉赚钱,这是封建礼教对于妇女的残害。
另外,鲁迅还从她们自身的思想对自己的约束寻找病根,发现她们受害的同时不断地建立起奴性的思想,仿佛只有不断地做工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当祥林嫂第一次在鲁镇做工的时候,因为她是一个寡妇,所以只有用更多的劳动才能换取别人对她的认可,但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在祭祀当中被“祥林嫂,你放着吧!”这样的拒绝伤害,也证明了她终究在别人眼中是个不洁的人。
在那个封建专制的时代,妇女受到“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观念的影响,祥林嫂在这种环境中一步步地走向了死亡。
正是这种悲剧性的题材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更加深刻地凸显了人民生活的悲惨,这也是作者内心对底层人民表现出的深切的悲哀,爱怜他们的身世却又愤怒他们的奴性思想。
2.从文章题材的选择上表现出的悲剧性精神。
农民题材在《呐喊》、《彷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鲁迅对中国农民的命运表现了深切的同情,他看到农民所遭受的苦难,也洞察他们的弱点和病态,揭示了造成他们悲剧的主要原因。
悲剧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人民精神的麻木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的压迫下,普通的民众依然麻木地生活着。
鲁迅最开始学习的是医学,因为他觉得治病救人能够帮助人民减轻身体上的痛楚,但是一次次的惨痛经历使他意识到国民意识的麻木性,他断然选择了弃医从文,从心灵上给予麻木的群众以抨击和拯救。
在他的文章中“看客”式的人物出现频率很高,他们自己困苦却喜欢看别人的笑话,以此给自己安慰,这点在《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身上最为突出(精神胜利法)。
这一类国民的形象是那个时代的典型,无疑他们都是悲苦的。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迷信和奴性思想才使得他们越陷越深,在外国思想不断地进入到中国的过程中,他们对于那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思想表现出的是一种恐惧,反而,让他们见着人下跪行礼才会让他们觉得安心和满足。
这正是国民思想悲剧的所在。
知识分子题材在《呐喊》、《彷徨》中也占很大比重。
一类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如孔乙己、陈士成、高尔础;还有一类人是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不断走向迷惘和绝望知识分子。
他们勇于接受新思想的熏陶,不断地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革命的队伍当中,例如鲁迅在《药》中塑造的夏瑜、《伤逝》中的子君,《孤独者》中的魏连殳,都是作为觉醒的革命者的形象存在,但是在与现实斗争的过程中他们无疑是悲哀的,他们发出的号召得不到大家的响应,最终只能是悲哀地死去,鲁迅着重揭示了他们的悲剧精神。
这种悲剧精神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软弱性,最终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以悲剧结局。
从景物设置中表达情感1.从景物月亮的设置中体现的情感。
月亮自古以来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意象,因着月的皎洁、月的阴晴圆缺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意境,历来受到我国骚人墨客的青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如《诗经·陈风·月出》、《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李白《静夜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在鲁迅小说中借月亮表达的情感也十分突出,鲁迅在他的文章《故乡》里就描述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也是少年对故乡圆月的深刻的印象,这里对月的描写和作者在《社戏》中的描绘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借助月亮这种景物来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月亮的感情象征:美好和单纯。
另一类月亮的情感设置则是更加的深刻和发人深省,例如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开篇就描写了“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仿佛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能够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不至于迷失方向。
作者看到了一种希望,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革命的未来也是一片迷茫之色,作者借助月亮在黑夜中所展现的圣洁和明亮,不断地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生活的希望。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对月亮倾注了很强的情感,它或是一种思想或是一种希望,总能给人带来美好。
2.从“夜”的描写中倾注的情感。
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有极强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和作者善于对景物的描写脱不开关系,鲁迅在文章中对“夜”有着自己特殊的解读。
例如在作品《药》中描写的“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通过对这种黎明前的黑夜的描写,突出黑夜的阴森和恐怖,反映出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由此逐步地烘托出“人血馒头”的荒唐事件,引发人们思考。
还有在《狂人日记》当中的描写“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夜既反映了当时整体社会环境的黑暗,也是作者对于夜色的敏锐的审美感知显现出的精神特征。
在鲁迅的小说中黑夜无处不在,这也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情绪,他不断地关注现实中的黑暗,不断地从黑夜中揭示出人生的哲理。
黑暗是到达光明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在黑夜中进行斗争和反抗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正是因为鲁迅自身对黑夜有着清醒的认识,才不断借助黑夜来传递自己坚定的意志,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从人物形象塑造中表达情感1.在鲁迅的小说中对于笔下的小人物都存在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他们都是中国封建制度下的产物,饱受着封建等级制度的迫害,但是却又心甘情愿地不断地奴化自己,这正是他们让人觉得悲哀的地方。
在《闰土》一文中作者带着无限的遗憾和感伤描写了自己幼年时候的朋友,从幼年的天真小英雄到长大了为生活所累,每天担心着苛捐杂税的“稻草人”,再也不是小时候可以直呼姓名的朋友而变成了所谓的下人,不断地被驯化成为“奴隶”。
而在对爱姑和祥林嫂这类妇女形象的刻画上,也表现出了别样的同情,爱姑虽然在面对封建礼教的迫害下敢于反抗,能够骂公公是老畜生,骂丈夫是小畜生,不愿意一个人默默地忍受,但是面对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压力和吞噬,她无路可走,只能选择屈服。
鲁迅在刻画这些小人物的时候,注重对于情感的把握,将底层人民的悲哀和无奈刻画得十分清晰,从而不断地表现出这些人物的可怜和悲哀,充分表达了对这些形象的爱怜和同情。
2.在鲁迅的笔下很多的小人物都没能逃出“被吃”的命运,在封建统治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少之又少,好似只有不断地从别人的痛苦中获得快乐才能得到满足,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便是如此。
他一心沉浸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中,一旦落榜又没有什么手艺最终只能沦为别人的笑柄。
对待别人的悲苦,众人选择了嘲笑而不是关怀,从别人的痛苦中获得快乐。
可悲的孔乙己还觉得自己和那些“短衣帮”不是一类人,将自己列为上等人。
孔乙己死后众人也只是觉得少了一个笑料而已,而孔乙己也注定在笑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是被生活以及残酷的封建制度下的冷漠灵魂“吃掉”的。
而在《阿Q正传》当中对于阿Q的刻画和描写也表现出一种“怒其不争”的情绪,阿Q虽然饱受欺凌,然而他想到的不是反抗,而是选择精神胜利法来进行自我安慰,阿Q 在被赵老太爷打后,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地保欺负他,他却将火气撒在更弱小的人身上,竟然去欺侮小尼姑。
作者对这类人给予了可怜,但更多的是对“阿Q们”不懂得以抗争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表现出愤怒。
他们从小接受封建文化的熏陶,在这个吃人的社会里只想安然地做着奴隶,过着坐吃等死的生活,从未想过通过抗争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作者对他们愤怒的情感表达。
结语鲁迅从现实的实际出发,不断地结合自己的领悟和阐释,创造出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之作,给黑暗的现实社会以最猛烈的抨击和揭露,对作品中一个又一个的小人物以同情、鞭挞和嘲讽,反映了作者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
《呐喊》、《彷徨》从题材的选择、景物的设置、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多元地表达了鲁迅的情感特征,这样的情感特征有利于激发人民的思想觉悟从而唤醒人民沉睡的灵魂,让他们起来为自己战斗,为民族战斗,为国家战斗,赢得自己的生存权利,体现自己的生存价值。
参考文献:[1]王富仁.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3]李希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4]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5]王家平.鲁迅精神世界凝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作者简介:陈兴强,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