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

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

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中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又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状况,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将很难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甚至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难以得到保障。

农业不稳、农民不富、农村不强,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欠缺,社会事业的不足,收入水平的低下,也直接带来城乡矛盾、工农矛盾的进一步加剧,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

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
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XX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指出,我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XX”的新农村。

从社会文明建设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前者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是要建设精神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村容整洁”是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条件;“管理XX”是要建设政治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可以说,这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角度对和谐农村建设的高度概括。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X畴。

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

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

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
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都成了现实。

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

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解决农村问题上已经进行过三次大的改革。

第一次是80年代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核心是分权。

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是第二次,改革的核心是减负。

作为第三次大的改革和调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方案,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际措施。

过去两次改革是单向的,这次新农村建设则带有系统性、综合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方位政策设定。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5年的8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建国初期,我们党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提出要建设新农村。

那时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格局下进行的,体现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理念,反映的是城乡差别。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的发展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最低收入的阶层是农民,最薄弱的产业是农业,发展滞后的农村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关
键。

因此,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的历史任务,是在我国开始实行城乡统筹战略,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它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同时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体现了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它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走向的根本转变。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从理论上说,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

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是一个新的政策定位。

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是系统性的、综合性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在于全方位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在未来的5到10年里,我们应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总题目,作为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总纲。

这说明,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眼光,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党中央把农村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

只有近八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X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从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常深远。

具体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

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
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

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

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民收入近80%来自农业。

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
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尽管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虽然我国一再加大农业基建投资,但农业基建投资占我国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灌溉和生活用水设施严重老化,导致水资源浪费。

同时村上不存在进行科技服务活动的场所,没有文化设施,村民一般不进行集体文化生活,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三)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重复时有发生,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X,订单屡约率较低。

(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五)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我区部分地区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

农户住宅80%是普通砖瓦房,20%是年久的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

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

整个村巷卫生很差,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六)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

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

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

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当前,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

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

所以城乡的良性互动的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农民的内在素质上,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改变过去为增加农民收入而让他们进城打工的做法。

同时,这种“互动”还应当在产业链的结构调整中体现出来,由过去的“产业链水平分工”转变为“产业链垂直分工”,比如一个产业链的设计、开
发、市场开拓等部分在城市,空间资源及需要密集劳动力的部分在农村,改变过去封闭式的水平格局。

2、把发展经济、农村社会制度的完善、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结合起来。

要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同时针对农村的社会问题,像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治安、社会保障、养老、等问题日趋复杂等。

我们应逐步建立起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把在城市中已经相对过剩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向农村,帮助农民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发展起来。

做到经济、社会保障、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3、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

在很多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的国家,农村大都风光秀美、民风淳朴,很多城里人有向农村回流的意愿,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趋向。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应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应该重新恢复农村本来就拥有的田园风光,农民应该生活在一种相对比较和缓,比较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让一些精神紧X、不堪污染的城里人被新农村所吸引。

同时,按照“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农民自身投资为主,村集体出资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以民俗旅游产业为依托进行旧村改造的新路。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凤华. 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探析[A].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2] 赵林中. 浅议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A]. 提升核心竞争力——XX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
会论文汇集[C], 2005 .
[3] 宋明印. 城郊工业村规划发展的思考——以株洲市兴隆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A]. 2006XX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 2006 .
[4] 廖敏军. 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遭遇的几个瓶颈问题——以新化县正中村为例[A]. 2006XX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 2006 .
[5] 陈诗达. 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 XX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
[6].中共中央关于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5-10-19(1).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02-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