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收入分派与社会公正目题 ( 一 )社会公正的重要表现1.什么是收入分派公正?为什么要收入分派公正?(1)收入分派公正,要求收入分派相对同样,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够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派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丰饶的表现。
2.怎样实现社会公正?(1)坚持和完满按劳分派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的分派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正、形成合理有序的公民收入分派格局供应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增加居民收入,重视保护劳动所得,激励勤劳守纪致富,坚持在经济增加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酬金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
(3)要促进收入分派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集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治过高收入,撤消非法收入。
要履行好政府再分派调治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派差距。
[ 思想纠偏 ]( 判断正误并说明原由)1.收入分派公正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不能够存在差距。
( ×)辨析:收入分派公正要求收入分派的相对同样,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够过大,而不是没有收入差距。
2.实现社会公正要提高劳动酬金在公民收入分派中的比重。
( ×)辨析:实现社会公正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公民收入分派中的比重。
1.提高“两个比重”的必要性和意义(1)“两个比重”是指居民收入在公民收入分派中的比重和劳动酬金在初次分派中的比重。
(2)我国收入分派中存在“两个偏低”的问题,即居民收入在公民收入分派中的比重偏低、劳动酬金在初次分派中的比重偏低。
(3)提高“两个比重”,保护了劳动者获取劳动酬金的权益,增加了居民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
(4)收入是花销的基础和前提。
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扩大花销,发挥花销拉动经济增加、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有利于解决我国多年来投资率连续偏高、花销增加缓慢、花销率偏低的问题,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doc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复习目标1.一个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
2.两大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3.两大重要举措: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4.一对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二、复习要点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授课过程考点精析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拓展升华1.正确认识各种分配方式温馨提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都属于劳动收入。
但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和外资经济中,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2.正确认识各种收入温馨提示:(1)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例: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2)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例: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3)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只有在雇佣劳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的收入才是剥削收入。
(2016·高考上海)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
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A.按劳动要素分配B.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技术要素分配D.按惯例要素分配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我国的分配方式。
“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体现的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具体而言是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的分配,故C符合题意;AB项的分配方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中不存在D项的分配方式,D项不选,故选C。
考点精析考点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1)内涵: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高中政治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二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2、知道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3、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或体现公平的。
(重点)4、懂得效率的含义,识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5、理解当前我国为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重点)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重点: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或体现公平的。
难点:理解当前我国为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二、【知识结构】:收入分配公平(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实现[一个制度,两个举措])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有矛盾,又有一致性)————※如何处理?效率(是什么,为什么)三、【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要求保证人们的。
☐2、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实现☐3、如何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1)制度保证:☐,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2)保证“两个合理比重”:☐保证占合理比重、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①意义:☐②措施:⏹(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措施:☐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调节,取缔。
通过强化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宏观把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主干知识整合】一我国的分配制度1、是什么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分配制度?①生产决定分配,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必须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是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地位。
2、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3、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友情提示: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存在于个体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个人收入分配高一政治教案
个人收入分配高一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同方式和主要因素;3.分析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与不公平现象及其影响;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其社会问题意识。
二、教学重点1.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同方式和主要因素;2.分析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与不公平现象及其影响。
三、教学内容1.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概念个人收入分配是指社会中个人所获得的收入在各个层面上的分布情况。
个人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
2. 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同方式个人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劳动收入:个人通过劳动所得到的报酬;•资本收入:个人通过资本(如股票、房产等)所获得的收益;•转移收入:个人通过政府或其他组织的转移支付所获得的收入;•非货币收入:个人通过非货币形式(如食物、住房等)所获得的收入。
3. 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个人收入的分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背景:受教育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影响其获得的收入水平;•职业选择:不同职业的报酬水平有所差异,个人的职业选择直接关系到其收入;•工作经验:个人的工作经验对其收入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经验丰富的个人通常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收入;•性别差异:在一些社会中,性别差异也会导致个人收入分配不均衡;•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也会导致个人收入分配的差异。
4. 分析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与不公平现象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着公平与不公平的现象。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差异是正常的,体现了个人努力和能力的不同。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制度问题,一部分人的收入过低,而少数人的收入过高,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现象。
5. 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个人收入分配不平衡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平现象。
个人收入的分配不公平会导致社会的贫富差距扩大,贫困人口增加,社会矛盾加剧,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7课《个人收入分配》word学习教案
【教课方案】第七课个人收入分派第一框《按劳分派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一、教材剖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框主假如让学生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另一项经济制度一一分配制度。
加上从前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构造( 基本经济制度),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 明确这是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 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以及全书内容的学习确定理论基础。
从现实生活来看, 推行什么样的分派制度, 可否理顺分派关系, 是事关广大民众的亲身利益和踊跃性可否充足发挥的大问题, 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我国推动收入分派制度改革, 完美分派系统, 理顺分派关系。
所以, 讲好本课时的内容是特别重要的。
二、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能识记按劳分派的基本含义、按生产因素分派的基本含义。
能理解按劳分派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
(二)能力目标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本质,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派方式。
2)认识按劳分派的必定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因素分派的必需性。
3)培育学生在采集、剖析、概括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办理信息、剖析信息、获取悉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商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取与人交往的方法。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国现阶段的分派制度合适我国国情,使学生建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课要点难点1、要点:以按劳分派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把按劳分派和按生产因素分派联合起来的必定性。
2、难点:推行按劳分派的原由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派方式。
四、学情剖析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派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
学生已有所认识,学习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劳分派及其必定性和以按劳分派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把按劳分派和按生产因素分派联合起来的必定性。
对于其余分派方式,只简单掌握其主要内容即可。
五、教课方法教师解说中的指引、点拨、启迪与学生阅读、思虑、回答相联合。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收入的概念和来源;2.理解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和现状;3.掌握个人收入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收入观念和合理的消费理念。
二、教学内容1.个人收入的概念和来源;2.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3.个人收入的现状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1.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2.个人收入的现状和影响。
四、教学难点个人收入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引入个人收入的概念,解释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在一段时间内从各种经济活动中获得的经济收益。
2.提问学生个人收入的来源,引导他们思考个人收入的多样性。
第二步:学习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30分钟)1.介绍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劳动创造收入原则:个人收入与个人的劳动量和劳动质量成正比。
–能力报酬原则:个人收入与个人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成正比。
–贡献报酬原则:个人收入与个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成正比。
–福利原则:个人收入与社会福利的分配成正比。
2.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各个原则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第三步:了解个人收入的现状和影响(45分钟)1.分析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包括收入差距的存在和社会阶层的形成。
2.探讨不同收入分配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各自对个人收入分配现状和影响的认识,展开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第四步:总结与拓展(1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个人收入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收入观念和消费观念进行反思和调整,培养理性消费的意识。
3.提供有关个人收入分配和消费理财的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对该领域的进一步了解。
六、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对问题的回答、讨论的参与度等。
2.收集和评估学生撰写的小组讨论总结和个人思考反馈。
3.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的掌握情况。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入:利用MTV动画《1234567多劳多得》歌曲以及卡通人物猪太的动画将课题展示出来,并在播放动画前提示:请留意歌词,猪太告诉我们什么呢?猪太的收入方式是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呢?(学生都可以指出猪太告诉我们要多劳才能多得,要勤劳致富,但是有少数学生把多劳多得等同于按劳分配,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误区并给予指正。
)(本框题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所谓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的分配方式。
因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个方面。
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便是经济制度中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分析点拨: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①生产决定分配。
(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五大发展理念,能够分辨区别,把握联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能够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自觉贯彻执行。
环节三:完善收入分配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3.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4.按劳分配
5.按生产要素分配
探究1.什么是国民收入?对于我国而言,国民收入是如何合理分配的?
通过对国民收入的解读,以及二十大报告关于收入分配的相关内容,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考分配的相关问题,认识到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的生产要素,并能正确比较按劳分配和安生产要素分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我国的居民收入的途径
1.必要性(原因)
探究2.结合赵小梅案例和林泉乡现状,作为当地居民,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得收入?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居民收入的合法途径和方式,树立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意识。正确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增强尊重知识、劳动、人才、创造,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7.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素材:如何做大蛋糕,如何分好蛋糕?
结合素材和课文,初步理解本课教学内容。
观看素材
思考议题
讲授新课
环节一:增进民生福祉
展示视频: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国民收入分配
2.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7课《个人收入分配》word教案
【教学设计】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教材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 本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另一项经济制度一一分配制度。
加上以前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 基本经济制度 ),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 , 明确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 , 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书内容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从现实生活来看 , 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 能否理顺分配关系 , 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 , 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我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完善分配体系 , 理顺分配关系。
所以 , 讲好本课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
能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能力目标(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四、学情分析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
学生已有所了解,学习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对于其他分配方式,只简单掌握其主要内容即可。
高一政治教案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
政治:《经济生活》第七课《》学案(新人教必修1)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习目标】:1、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3、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地位 4、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课前预习】【知识点梳理】(必做部分)一、基础落实(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①(生产力角度)
②(基本经济制度角度)(市场经济角度)
2、什么是按劳分配?
3、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1)必要性①(由谁决定?)。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1《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教案
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I部分【自主预习学案】一.【高考导航】二.【考点梳理】————你能默写准确吗三.【知识整合】————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第II部分【课堂探究学案】要求:一、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二、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思考与理解1.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2.如何辨证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和影响?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如何实现社会公平?五.【热点探究】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十二五”经济增长的“主旋律”将围绕包容性增长展开。
这说明在“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千方百计让人民富裕起来,实现社会公平,成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
名词解释:包容性增长,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
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
材料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高一新课改《个人收入的分配》政治教案-个人收入分配
高一新课改《个人收入的分配》政治教案|个人收入分配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课本的重要内容,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新课改《个人收入的分配》政治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个人收入的分配》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一个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对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两个重要举措:实现社会公平的两个重要举措;两种重要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判断出生活中的各种分配方式;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教学难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三、教学方法课前调查、自主复习,课上小组内互动讨论与教师的引导、点拨、启发、归纳相结合,探究讨论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学案导学法。
四、教具:导学案、多媒体、展台五、课型:复习课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自主复习1.运用“查、划、写、记、练、思”预习六字诀预习本课,对我国的分配制度以及各种分配方式有初步的了解。
2.向家长了解家庭收入的构成,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家庭收入构成分析表家庭收入构成属于何种分配方式(二)创设情景、导入本课(3分钟)教师:课前要求同学们向家长了解家庭收入的构成,完成表格的填写,请同学结合对自己家庭收入构成的调查,试着谈谈家庭收入的各项构成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学生:结合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发言。
教师:从同学们的发言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存在按劳分配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共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预习评价、小组展示(7分钟)教师:通过课前的自主复习,你都记住了哪些问题,请给大家展示一下。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教案.doc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教案一、高考主要考点1、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2、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3、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4、了解公平与效率的含义;5、说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2、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注意: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为前提。
而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普遍实行,它存在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意味着劳动者只是受雇于企业主,他们只能作为劳动要素的提供者参与生产和分配。
两种收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不同。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3)按劳分配的意义和地位。
例1、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最终原因是()a.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3452019-03-14一、高考主要考点1、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2、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3、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4、了解公平与效率的含义;5、说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2、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注意: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为前提。
而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普遍实行,它存在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意味着劳动者只是受雇于企业主,他们只能作为劳动要素的提供者参与生产和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结合现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 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
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
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
本教材打乱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按照“为何生产”(消费)———“是谁生产”(生产)———“为谁生产”(分配)———“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安排了全书四个单元,才将这两者活生生拆解开来。
虽然体系变了,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
只有讲清讲透、学会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把握。
接下来的第二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则是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虽然由来已久,但在党的xx大上又有新的发展。
只有学好这一节,才能使学生做到与时俱进地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2019-10-17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结合现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 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
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
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
本教材打乱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按照“为何生产”(消费)———“是谁生产”(生产)———“为谁生产”(分配)———“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安排了全书四个单元,才将这两者活生生拆解开来。
虽然体系变了,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
只有讲清讲透、学会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把握。
接下来的第二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则是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虽然由来已久,但在党的xx大上又有新的发展。
只有学好这一节,才能使学生做到与时俱进地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2019-10-17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结合现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 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
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
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
本教材打乱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按照“为何生产”(消费)———“是谁生产”(生产)———“为谁生产”(分配)———“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安排了全书四个单元,才将这两者活生生拆解开来。
虽然体系变了,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
只有讲清讲透、学会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把握。
接下来的第二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则是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虽然由来已久,但在党的xx大上又有新的发展。
只有学好这一节,才能使学生做到与时俱进地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2019-10-17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结合现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 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
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
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
本教材打乱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按照“为何生产”(消费)———“是谁生产”(生产)———“为谁生产”(分配)———“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安排了全书四个单元,才将这两者活生生拆解开来。
虽然体系变了,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
只有讲清讲透、学会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把握。
接下来的第二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则是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虽然由来已久,但在党的xx大上又有新的发展。
只有学好这一节,才能使学生做到与时俱进地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2019-10-17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