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受戒》中人物性格及其生活状态
简析《受戒》中人物性格及其生活状态
简析《受戒》中人物性格及其生活状态作者:陈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6期摘要:从《受戒》结尾“一九八O年八月十二日,写四三年前的一个梦”可以推算出小说中人物所生存的年代,但是小说中没有明显的时代标记。
小说展现给人的是一种悠闲自由,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小说中的人物更是充满人性美的。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生活状态形成的原因与人物生存的环境和作者自身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人物性格;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原因指导老师:缪军荣[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2《受戒》作者为汪曾祺。
汪曾祺幼年时期即1937年曾随父、祖外出逃避战乱,于乡间小庙住过半年,庙附近有一户赵姓人家。
汪曾祺晚年以在庙中居住的看到和尚生活的状态和赵家人生活为素材,经过加工创作了《受戒》。
“《受戒》的线索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明线,描述明子受戒、明子和小英子的初恋,第二条是暗线描述作者理想中真实自然简单淳朴的世外生活,这两条线索贯穿小说始终,由点写面,由面衬点”[1]。
两条线索上的主要人物是明子和小英子,次要人物主要是明子舅舅仁山、明子师傅仁海、仁渡、赵大叔、赵大娘、大英子等人。
这些人主要活跃在荸荠庵、庵赵庄内,在这特定的环境下人物性格鲜明而富有特色,人物的生活状态富有田园诗意。
一、人物生活环境——荸荠庵和赵家人物生活的环境对人物的性格和生存状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小说开头便介绍了荸荠庵名字的由来。
庵本是住尼姑的,但是“荸荠庵不大,大者为庙,小者为庵”,故荸荠庵为庵。
荸荠庵本名菩提庵,只是后来被讹叫成了荸荠庵。
荸荠本是赵家种的一种农作物,但是却被用来当做一个庙的名字。
荸荠庵是当地人叫的,这侧面说明荸荠庵在当地比较出名,另一方面也暗示荸荠庵周围的人都是朴实的农民,里面的和尚也不外是当地农民出身。
小说后面又对荸荠庵进行详细的介绍,荸荠庵不大,构造很简单,佛像小,房间小,这进一步说明荸荠庵地处小地方,当地人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可见一斑。
《受戒》的人物形象塑造
《受戒》的人物形象塑造《受戒》是汪曾祺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这篇小说以三十年代苏北里下河为背景,描述了小和尚明子和农家女小英子朦朦胧胧、青涩纯洁的初恋,同时也展现了当地一些农民以及和尚的生活,整篇小说正如汪曾祺所言:“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
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小说中,明子纯朴善良聪明能干,小英子天真可爱美丽多情,仁山大大咧咧,仁海勤快踏实,仁渡聪明精干,大英子文静漂亮,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体现了自然真诚的人性,寄予了汪曾祺对人性美好的向往。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显示出汪曾祺对文字优秀的驾驭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溶人土风情于一体在这篇小说中,人物形象和风土人情高度统一,从人物形象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地淳朴自然的风土人情,从风土人情的描述中,我们又能看出人物形象之所在之寄托,人物形象和风土人情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受戒》的线索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明线,描述明子受戒、明子和小英子的初恋,第二条是暗线,描述作者理想中真实自然简单淳朴的世外生活,这两条线索贯穿小说始终,由点写面,由面衬点。
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几乎淹没于对风土人情的描述中,但又惊人地在风土人情的描述中凸现出来,给读者以极深刻的印象。
在《受戒》中,自然风光是美好的,像汪曾祺描述小英子家里的风景――“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棵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
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
栀子花香得冲鼻子”,让人顿时有远离尘嚣、恬淡安静之感。
小说的最后,当英子向明子表白后,汪曾祺又描述了一段自然风光,“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飞远了”,让人禁不住掩卷长叹,回味无穷。
同样,淳朴真实的人情也构成了人物塑造的基石,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地的和尚并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他们可以不念经、不做早课,不但如此,和尚还可以娶媳妇儿、找情人、谈恋爱,还可以杀猪、吃肉,甚至还可以唱那些酸溜溜的曲子。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黄娟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摘要:环境造就人物,人物的刻画必定离不开人物所处的环境。
汪曾祺在文中以寥寥数笔描绘出了小说发生的几个主要场景,运用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寄寓着作者内心的审美境界和情怀。
关键词:环境;人物形象《受戒》是汪曾祺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
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小女子英子之间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歌颂人情和人性的美妙。
一、人物塑造的环境人物形象依托于一定的人物环境,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人物所处的环境的。
荸荠庵是明海出家当和尚的地方。
荸荠庵的地势很好,在一片高地上,这一带就数这片地势高。
大殿东侧有一个小小的六角门,白门绿字刻着一幅对联: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
进门有一个狭长的天井,几块假山石,几盆花,有三间房。
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想起,他们经常打牌、吃肉不瞒人。
老和尚普照整天关在“一花一世界”里、也不念佛;当家的仁山(明子的舅舅)爱吃水烟,负责庵里的三本账簿,他不具备当好和尚的三个条件,聪明也是很难说的,因为他打牌老是输;仁海师父有老婆,两口子很爱干净;仁渡师父打牌常赢,不但经忏悔俱通,而且身怀绝技,会“飞铙”,会放“花焰口”,他还有好几个相好的。
荸荠庵可谓是不受戒规约束、自由自在的地方。
要不怎么能说“小和尚的日子清闲得很”呢。
而小英子生活在一个四口之家。
她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
小英子有三个家人;能干、“全把式”、样样精通、身体健壮、和气的赵大伯,精神得出奇、眼睛清亮亮的、头梳得滑滴滴的、衣服格挣挣的会说话的赵大娘,文文静静、爱美的大英子。
四口人日子过得很兴旺。
赵大伯是一颗摇钱树,赵大娘是一个聚宝盆。
赵大娘不仅会剪吉利的花样子,还会说话,二三十里的人家都来请她:“大娘,好日子是十六,你一定得来!”而小英子像极了赵大娘。
小说中的故事是发生在庵赵庄这个大环境背景下的。
《受戒》赏析
《受戒》赏析作者:王兰香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0期【提要】《受戒》写的凡人凡事凡物,用轻快明朗的笔调讲述了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之间清清爽爽、懵懂温情的爱情,是一篇包含诗情的小说,表现的是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关键词】受戒赏析汪曾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学习写作,被称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
《受戒》是1980年发表的,也是他的代表作品。
一、率性自然的荸荠庵小说描写了荸荠庵的和尚们的寺庙生活和小英子家的世俗生活。
寺庙生活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息。
明海出家当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是一种职业,一种风俗。
小明子以世俗谋生的态度,参与与神圣的宗教生活,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作者以平常人的角度写和尚们的寺庙生活,甚至以喜感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寺庙生活和世俗生活没有两样。
“当家的”仁山放债收租子,仁海有老婆,仁渡会放“花焰口”,他们打牌赌钱,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而且杀猪就在大殿上,明海的日子也清闲的很,开山门,扫地,烧香,敲磬,宗教圣地的神秘、枯寂、禁忌一扫而光,小说营造了一个充满人情味和世俗味的美好世界。
正如汪曾祺所说:“我认为和尚也是一种人,他们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凡作为人的七情六欲,他们皆不可缺少,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二、“散”与“淡”的完美结合小说以平淡的笔调叙述了一个宗教圣地的佛门故事,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淡化故事情节,用散文化的笔调来写小说。
无紧张曲折的矛盾冲突,无一波三折的韵味,人物少有情感起伏,小说很接近生活的原貌,紧贴真实生活状态,结构松散但疏放自由,用看似平淡的方式表达强烈的情感。
散文化的笔调是通过大量的风俗描写来表现的。
小说中多生活风俗画,细节等的描写,极富诗情画意的向我们展现了三十年代江南水乡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和世外桃园般的荸荠庵。
小英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葚,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院墙小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柿子树,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的很,小英子的家也如世外桃源般清雅纯朴。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作者:黄娟来源:《神州·上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环境造就人物,人物的刻画必定离不开人物所处的环境。
汪曾祺在文中以寥寥数笔描绘出了小说发生的几个主要场景,运用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寄寓着作者内心的审美境界和情怀。
关键词:环境;人物形象《受戒》是汪曾祺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
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小女子英子之间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歌颂人情和人性的美妙。
一、人物塑造的环境人物形象依托于一定的人物环境,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人物所处的环境的。
荸荠庵是明海出家当和尚的地方。
荸荠庵的地势很好,在一片高地上,这一带就数这片地势高。
大殿东侧有一个小小的六角门,白门绿字刻着一幅对联: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
进门有一个狭长的天井,几块假山石,几盆花,有三间房。
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想起,他们经常打牌、吃肉不瞒人。
老和尚普照整天关在“一花一世界”里、也不念佛;当家的仁山(明子的舅舅)爱吃水烟,负责庵里的三本账簿,他不具备当好和尚的三个条件,聪明也是很难说的,因为他打牌老是输;仁海师父有老婆,两口子很爱干净;仁渡师父打牌常赢,不但经忏悔俱通,而且身怀绝技,会“飞铙”,会放“花焰口”,他还有好几个相好的。
荸荠庵可谓是不受戒规约束、自由自在的地方。
要不怎么能说“小和尚的日子清闲得很”呢。
而小英子生活在一个四口之家。
她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
小英子有三个家人;能干、“全把式”、样样精通、身体健壮、和气的赵大伯,精神得出奇、眼睛清亮亮的、头梳得滑滴滴的、衣服格挣挣的会说话的赵大娘,文文静静、爱美的大英子。
四口人日子过得很兴旺。
赵大伯是一颗摇钱树,赵大娘是一个聚宝盆。
赵大娘不仅会剪吉利的花样子,还会说话,二三十里的人家都来请她:“大娘,好日子是十六,你一定得来!”而小英子像极了赵大娘。
汪曾祺小说《受戒》人物
汪曾祺小说《受戒》人物 受戒》是汪曾祺 的代表作之一。
是一篇饱含诗情的小说 ,表现的是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那么关于汪曾祺小说《受戒》人物,大家 又有多少的了解呢?下面去看看吧! 《受戒》中的小明子正是作家当初在避难寺庙里所见的小和尚,同时,又有 作家自己少年时的影子, 比如作品开始写小明子出家路上对沿路店铺的好奇, 尤 其是小明子朦胧的初恋,都融进了作家自己的感受。
小明子出家时十三岁,四年 后受戒时十七岁时,汪曾祺十七岁时也正经历着初恋,和善而儒雅的汪父(汪曾 祺曾说“多年父子成兄弟”),还在他写情书时给他出谋划策。
而小说中的小英 子,也有现实生活的影子,甚至也有作家自己的影子,比如小英子的父母和善能 干,勤俭持家,一家人过着殷实的生活,这与汪曾祺家的生活情景非常相似。
汪 曾祺非常愿意始终像小英子那样无忧无虑地生活, 像小英子那样开朗活泼, 但世 事不如意,他又是男性,因此,只能抱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有 点女性化,这种不争也是无奈的,因此,他的小说中多有这种不争而忍耐的人物 形象。
因此, 《受戒》其实就是作家对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的理解,是对自己渴望 的生活的描述,是对自由而淳朴的人性的歌颂。
汪曾祺所理解的真正的生活是, 它是命定的, 正如小明子命定要出家当和尚, 庄稼人命定要为收成与一日三餐一 年忙到头,但人可以不完全受制于命定,可以把种种对生活的戒律抛开,因为人 是有创造力的,有情感的,正是创造力与情感,使人创造了风俗,而这种风俗就 是对命定的抵抗。
汪曾祺之所以喜爱旧生活, 正因为旧生活中有这种风俗, 而“移 风易俗”的新生活,把全部的风俗都扫荡尽了。
风俗不仅是仪式,更是当地民众 的生活观念与生活形态,破坏了风俗,也就破坏了当地的生活。
大量的风俗描写是汪曾祺小说散文 化的一个主要特征。
汪曾祺曾说: “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 。
”而风俗主要保存在民间社会。
散文化小说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抒情性,但 不是通过主观的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 正是通过对田园牧歌般的风俗的描写, 营 造意境,类似“借景抒情”。
受戒 读后感
受戒读后感《受戒》是一部由中国作家贾平凹创作的小说,该小说以中国西部小城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
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成为了贾平凹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一个普通的西部小城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受戒的一生,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
受戒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他在小城里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悲剧色彩。
他的父亲因为政治原因被打倒,母亲也因此而疯疯癫癫,受戒的妻子也因为一场意外而离开了他。
在这样的环境下,受戒一生饱受磨难,但他却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作者通过对受戒一生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西部小城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
在小说中,作者透过受戒的一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表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受戒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是他却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他在生活中遭受了很多的磨难和打击,但是他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小说的结尾,受戒虽然身患绝症,但是他却依然坚定地走向了自己的终点。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
小说《受戒》通过对受戒一生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西部小城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
在小说中,作者透过受戒的一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表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受戒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可以看到作者对中国西部小城的深刻描绘和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映。
小说《受戒》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成为了贾平凹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受戒一生的描写,作者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西部小城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
在小说中,作者透过受戒的一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表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受戒》是张爱玲的一部代表作品,小说中塑造了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些角色各具特点,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凸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下面将对《受戒》中的人物进行分析。
1. 小曼小说中的女主角小曼是一个成熟、独立、聪明的女性形象。
她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丈夫和孩子都非常关心和负责。
小曼在家庭中是具有权威性的,她的话语能够左右全家人的行为。
小曼的心思细腻,她能够站在家庭成员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也非常懂得如何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在小说中,小曼的形象表现了作为女性的社会责任和角色,她既是一个好妻子,也是一个好母亲。
2. 富治富治是小曼的丈夫,他是一个成熟、稳重、有责任感的男性形象。
在小说中,富治是一个公司的高级主管,他在工作中总是兢兢业业,非常注重细节和执行力。
在家庭中,富治对待妻子和孩子非常体贴和关心,他始终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尽职尽责地履行着自己的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富治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理想的丈夫和父亲的形象,他在家庭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家人信赖和依靠的对象。
3. 阿秀阿秀是小曼的妹妹,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形象。
在小说中,阿秀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她工作努力,生活有条不紊。
她在小曼家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在家务上还是在照顾孩子方面,阿秀总是能够非常得心应手。
阿秀也是一个有思想的女性,她对生活和婚姻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认识。
在家庭关系中,阿秀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独立、自信和有思想的现代女性的形象。
4. 阿三阿三是小曼的侄子,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
在小说中,阿三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孩子,他天真无邪,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
阿三在家庭中是一个天使般的存在,他给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欢乐。
在小曼和富治夫妇眼中,阿三是他们的骄傲和希望,他是全家人的幸福源泉。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受戒》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大师鲁迅的小说之一,描写了一个少年因为一次意外的机缘接受了佛教戒律,但最终却被社会和现实所打败的悲剧故事。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其中主要人物包括少年主人公江太史、佛教三宝、宋老爷等。
江太史是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家贫学少的少年,才气异于常人,但又过于敏感和自我感觉过剩,对周围的人和事总是心有不甘。
他本来有机会通过文才考入县学,但因为遇到妻子的前男友和县官的勾结,而被拒之门外,心灰意冷之下,误入寺庙接受了佛教戒律,并希望通过苦行和虔诚的信仰来获得精神安慰和解脱。
但最终,江太史的理想破灭了,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和才华,去做一名小学教师谋生,同时还要面对社会现实的种种矛盾和无奈。
江太史的形象鲜明生动,他的内心世界和悲惨遭遇呈现出了鲁迅对于中国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关注。
佛教三宝包括方丈师兄、禅僧弟子、小沙弥。
他们代表了不同层面的佛教教义和修行体系,但都没有真正帮助和拯救江太史。
方丈师兄作为寺庙领袖和江太史的“傅相”,虽然表现出智慧和慈悲,但在关键时刻却没有真正为江太史排忧解难。
禅僧弟子是江太史的“戒父”,他严格要求江太史苦行和修行,却对江太史内心的痛苦和挣扎缺乏理解和同情。
小沙弥是江太史的“侄子”,他自以为高人一等,总是自视清高地向江太史传授佛法,却没有真正理解江太史的困境和挣扎。
佛教三宝的形象充满了鲁迅对于佛教虚妄和敬鬼神而迷信的批判和幽默。
宋老爷是县学校长,是江太史的“仇人”,他代表了中国封建官僚和地方贵族的腐朽和黑暗。
在小说中,宋老爷是一个又懒又贪又恶的官僚,他不惜通过贿赂和勾结来排除异己和维稳,向江太史和他的母亲施加压力和威胁,使江太史失去了参加县试的机会,最终只能投身多年来鄙视的小学教师这个低下职业。
宋老爷的形象深深地揭示了中国封建地主阶级阻碍社会变革和人民进步的罪恶和危害。
综上所述,小说《受戒》中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他们的形象和命运鲜明地揭示了鲁迅对于中国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思考,展示了中国人民奋斗和抵抗的历史轨迹和困境。
原野奇葩——《边城》和《受戒》的女主人公形象比较赏读
原野奇葩——《边城》和《受戒》的女主人公形象比较赏读《边城》和《受戒》是鲁迅的代表作,本文将分别聚焦于其中的女主人公,从其形象构建层面做出一番比较,以探讨鲁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变化与创造。
首先,从女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出发,《边城》中的林家鸿是沈阳一个富贵家庭的主子,而《受戒》中的绯荷前知识少女则是随父亲到北京谋生。
从此可以看出,在故事背景上,鲁迅女性形象的构建有了明显的变化。
从家庭背景上看,《受戒》的女主人公具有强烈的自立意识,她在拼搏中发展着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命运有自主的把握,与《边城》中的林家鸿有着鲜明的对比。
其次,从女主人公的情感状态上看,《边城》中林家鸿在诸多周遭的环境中游走,而他的心态却一直处于困惑状态。
他茫然不知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做出了许多不可理喻的选择。
《受戒》中的绯荷前知识少女,则是一个自信自立的女子,她对未来坚信不疑,在校内的表现无论是学习还是社交绝不逊色,她的抗争精神和自立意识是《边城》林家鸿及其他女性形象所不具备的。
她与周围的环境抗争着,努力打拼自己的未来,令人敬佩。
最后,从女性角色的多元化来看,《边城》中林家鸿不仅仅只有一种角色,他可以作为女性爱情的受害者,也可以作为社会的反抗者,但只有一种角色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他的家庭背景。
《受戒》中的绯荷前知识少女则拥有多种角色身份的游刃有余,在校园里,她可以既是弱者又能成为强者,不计较外人的争议与看法,她能够自由地探索自己的特质并不断发展。
女性形象上看,《边城》和《受戒》中女主人公的构建有着明显的变化。
《边城》中的林家鸿是家族影响下的受害者,而《受戒》中的绯荷前知识少女则是一位自信、自立、勇敢的女子,在不同的角色中游刃有余,不被困于家族影响下从而探索自我,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把握。
鲁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一直在变化,而从中可以看到的是他对于女性的探索和尊重,并鼓舞女性勇敢和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当今的女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受戒读后感800字
受戒读后感800字《受戒》读后感。
《受戒》是一部由余华所著的小说,该小说以中国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
小说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人的生活,展现了他们的苦难和坚韧。
通过这部小说,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农村的生活,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一个叫做李光头的男孩展开。
李光头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困,他只能依靠自己和姐姐生活。
在农村,李光头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他始终坚强不屈,努力奋斗。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李光头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农村人的坚韧和勇气,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农村人的生活。
在小说中,作者对农村人的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他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农村人的朴实和真诚。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态度。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耕种着土地,用自己的汗水养活着家人,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真情和温暖。
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感受到农村人的真诚和纯朴,也可以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除了对农村人生活的描绘,小说还通过对李光头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人生的真谛。
在小说中,李光头虽然经历了许多的困苦,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努力奋斗。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不断地面对困难,不断地克服挑战,最终取得了成功。
通过李光头的故事,作者告诉读者,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这种对人生的态度,让人深受启发,也让人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总的来说,通过《受戒》这部小说,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农村人的生活,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小说通过对农村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朴实和真诚;通过对李光头的成长故事,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这部小说不仅给人以启发,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小说,从中汲取力量,不断前行。
《受戒》中小英子的形象分析
《受戒》中小英子的形象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读完《受戒》,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小英子真的是太天真无邪了,是一个开朗乐观的小女孩,对待爱情毫不避讳,敢爱敢恨。
而明海却显得过于胆怯,弱小了一些。
他们之间的爱情,从头到尾都是小英子显得主动一些,明海虽然被说得很聪明,但是对于爱情却像是一个白痴。
这样的一对绝妙搭配,他们俩之间的爱情是懵懂的,也是最纯洁的。
小英子的形象,前面已经说了,他是一个乐观,自信,大方,勇敢的女生。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是天生的,是怎样的因素让小英子形成了这样的性格?环境永远是塑造一个人性格的重要因素,这里分为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来说。
首先,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里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
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
岛上有六棵大桑树,一个菜园子……再联系小说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知道,高邮是一个水乡,一个田园之都。
这样开阔的环境,给人一种旷达,豪爽的感觉。
在这样的田园中生长,生活的人,他们的性格也会受到渲染,从而变得开朗,大气,不拘束。
我觉得,小英子开朗的性格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另外,她们一家人住在一个小岛上,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
岛上有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
因为这些年人不得病,牛不生灾,也没有大旱大水闹蝗虫,日子过得很兴旺。
他们家自己有田,本来够吃的了,又租种了庵上的十亩田。
家里喂了一大群鸡鸭,单是鸡蛋鸭毛就够一年的油盐了。
小英子家里还有船,还能经常划着船去城里。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相当于开着自家的私人游艇进城购物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英子家在庵赵庄算得上是一个富裕家庭。
小英子家人口不多。
一共四口人:赵大伯、赵大妈、两个女儿,大英子、小英子。
赵大伯是个能干人。
不但田里场上样样精通,还会洗磨、修水车、修船、砌墙、烧砖等。
他不咳嗽,不腰疼,结结实实,像一棵榆树。
赵大娘像老头子一样,一天不闲着。
煮猪食,喂猪,腌咸菜,磨小豆腐,编蓑衣,织芦席。
她还会剪花样子。
汪曾祺《受戒》的人性美
汪曾祺《受戒》的人性美《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小和尚明海和一个女孩小英子之间朦朦胧胧的爱情故事,还有大量对庵赵庄风光的描写,里面风景秀丽,如诗如画,还住了一群淳朴善良的人们,他们种田耕地,打牌唱曲,画画绣花等等。
读《受戒》可以感受到全文有一种浓烈的生活气息,里面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充满了人性美。
小说的叙事线索是明海为谋生出家当和尚,需要受戒,但是受戒却在最后才出现,反而是花了大量的笔墨描绘荸荠庵里世俗化的生活场景,为的就是告诉我们,这里的人是自由的,是可以追求俗世的幸福的,是无所谓清规戒律束缚的,是充满着人性美的。
庵赵庄被人们称为“荸荠庵”,本来庵里住的应该是尼姑,而这里住的是和尚,并且文中写道:“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戒律,连这两个字也不会有人提起。
”和尚本应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食肉的戒律,但是荸荠庵的和尚不穿袈裟,打牌,杀猪吃肉,娶老婆,收租放债。
在那里,他们当和尚并不是出于宗教的信仰,只是出于谋生,和尚在他们眼里是一种职业,和其他捕鱼、画匠、织席子的人们没啥不同,都是平等自由的。
另外,佛教的圣地也没有神秘肃穆的气氛,他们不做早课和晚课,敲三声磬就代替了,和尚们出去放焰口会收钱,有时还放花焰口,他们还会唱小曲,杀猪都在大殿上杀的,吃肉不瞒人。
这一切在小说中的人们看来,也是很正常的,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亵渎神灵,这是不合身份的。
这里的和尚世俗化了,荸荠庵也是个世俗化的人间乐园,他们是用人的感觉来生活,人的天性来看世界,充满了人性,他们没有被宗教所束缚,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无异。
人性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爱,每个人都向往爱和被爱,爱是与生俱来的人性,爱的存在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美好。
小说中的和尚们能够还俗娶妻,有的还能和妻子一起生活在庵里,有的还有几个相好,在这和尚们也是世俗化的人,他们拥有了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他们和常人无异。
在这种解放人性、和谐温馨的环境里,小英子和小明子的恋情诞生也就显得水到渠成,合情合理了。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受戒》是中国作家杨绛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曾在意大利留学的女教师受到师长之爱、敬重和男友之青睐但内心却受到世俗和道德规范束缚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下面是《受戒》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分析。
一、安子愚安子愚是《受戒》中的男主角,陈明焰的好友。
他是一位善良、聪明的人。
他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善良而真诚地对待他人。
他一直对女主角钟声怀有真挚的感情,对她的事业和内心的挣扎给予了理解和支持。
他同情女主角在内心的痛苦中挣扎,愿意付出一切来拯救她。
尽管安子愚的感情在故事中随着女主角的变化而受到伤害,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的关心和牵挂,从不放弃对他们的感情。
二、钟声钟声是《受戒》中的女主角,她是一位年轻而才华横溢的女教师,曾在意大利留学。
她在故事中受到了师长的关爱和鼓励,也得到了男友的青睐,生活看似幸福美满。
在内心深处,她深受来自社会规范和道德束缚的痛苦困扰。
她对自己的感情选择感到迷茫和困惑,并开始对外界的价值观产生怀疑。
最终,她选择了成为一位尼姑来摆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钟声是一个内心善良、敏感、深思熟虑的人。
她对真爱充满向往,但被传统道德所束缚。
她通过成为一位尼姑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她用信仰和精神追求来代替世俗的婚姻和物质的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痛苦和折磨,但也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三、陈明焰陈明焰是女主角钟声的男友,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他对钟声深情款款,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他对钟声抱有诚挚的爱情和承诺,并支持她的事业和选择。
钟声的选择让他感到迷茫和困惑,他无法理解和接受她的转变。
陈明焰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认为婚姻和事业是一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试图说服钟声改变她的选择,但最终无法改变她的决定。
他的失望和痛苦展示了男女之间的理解和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尽管最后他们的感情以分手结束,但他对钟声的感情依然深沉。
在《受戒》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塑造这些人物,展示了个体在世俗和道德规范之间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受戒》是张爱玲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上海滩风情万种的故事。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各异,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命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受戒》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揭示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心理活动。
我们来看一看小说中的女主角沈从文。
沈从文是一个妙龄女子,她美丽而聪慧,同时又带有一些孩子气的天性。
她一心向往着爱情,却在纷繁的感情中举棋不定。
在和管程和方玉帆之间选择的时候,她显得犹豫不决,表现出了对自己和对爱情的无奈。
在小说中,她的形象被塑造成一个充满情感的化身,她的内心矛盾和挣扎也深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管程是沈从文的前任男友,他是一个为情所困的人,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和支配欲。
在小说中,他对沈从文的执着和激情有着消遣性的追求,他的性格使得他迷失在了自己的情感中,无法自拔。
管程的形象展现了一个被爱情束缚的男人,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比之下,方玉帆则是一个稳重而成熟的男人。
他对待爱情和生活都有着理性的认识和持久的耐心。
他的出现给了沈从文不少启示,同时也让她看到了自己心灵的缺憾。
方玉帆在小说中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沈从文的情感选择和人生定位,他的出现为小说增添了一些静谧的氛围。
小说中还有一些次要的人物,比如沈从文的妹妹沈从雅和她的未婚夫顾先生。
沈从雅是一个典型的上海小姐,她的性格开朗而独立,对婚姻和生活有着自己的态度。
而顾先生则是一个勤勉而细腻的人,他在小说中对沈从雅展现出了深深的爱意和体贴的关怀。
他们的形象丰满了小说的情节,也为小说增添了一些青春和活力。
我们再来看一看小说中的男主角——韦小宝。
韦小宝是一个充满了魅力和诱惑的人,他的出现给了沈从文以启示,也对她的人生产生了一些不小的影响。
他的形象在小说中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他的存在为小说增添了一些波澜和戏剧性。
通过对《受戒》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命运。
他们之间的交织和纠结展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和情感的迷离。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受戒》是泰国作家查理·帕克尔(Chart Korbjitti)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泰国一个乡村的僧人在尽职尽责担任寺庙首领期间,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下面将对其中几位重要人物进行分析。
首先是主人公潘帕普(Pamabhup),他作为僧人在乡村寺庙担任首领,受到了整个村庄的尊敬。
潘帕普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和责任感,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他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践行佛法教义,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自己的行为都有严格的规范。
随着小说的发展,潘帕普渐渐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如村民的不理解和嘲笑、寺庙的资金问题、自己内心的矛盾等等,这使得他逐渐陷入困境,无法摆脱,最终导致了他内心的崩溃。
第二个重要的人物是拉玛子(Ramasoe),他是潘帕普的学生,也是寺庙的住持,被潘帕普视为继任者。
拉玛子有着天真善良的性格,对佛法教义十分虔诚。
在小说中,他一度被村民视为寺庙的新希望,但随着故事的进展,他也逐渐面临很多挑战和困境,如寺庙的管理和资金问题,以及自己对佛法教义的理解和态度等等。
尽管他曾经努力克服困难,但最终他也感到自己力不从心,可能无法胜任寺庙的责任。
拉玛子的形象体现了一个人在面对外来压力和困难时,内心的挣扎和困惑。
除了潘帕普和拉玛子,小说中还有其他一些人物也具有重要影响力。
缇达(Tida)是潘帕普的妹妹,她对佛法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通过她,作者也让读者了解到了泰国社会对佛教的种种误解和偏见。
还有一些村庄的居民,如胖软、阿纳等人,他们对寺庙和僧人并不了解,对潘帕普的要求和行为持有怀疑和嘲笑的态度。
这些人物形象的设定和描写,使得小说的情节更加丰满和有血有肉。
《受戒》通过对人物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内心的种种情感和冲突。
小说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展示了泰国社会对佛法的误解和偏见,同时也质疑了传统僧人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
通过对人物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与思考人性、信仰以及现代社会等议题相关的问题。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受戒》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杂剧,该剧除了有一些古代人物的形象外,还有一些虚构的角色。
下面对该剧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进行分析。
首先是女主角风烟袅,她是个外貌美丽、聪明机智的女子。
她不仅美丽动人,而且有非凡的才智和勇敢的性格。
她通过机智勇敢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聪明。
尽管她在剧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被人误会、囚禁和误入非婚夫的家等,但她依然能够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并最终成功逃脱困境。
风烟袅这个角色在剧中展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自主性,也传达了作者对女性独立自主的向往。
除了风烟袅,剧中还有男主角颜素魁。
他是个正直勇敢的男子,性格坚强而豪爽。
剧中描述了他的英勇护卫风烟袅的经历,以及他与她之间的爱情故事。
颜素魁虽然是一个武将,但他内心温暖善良,对风烟袅充满了爱和关心。
他为了保护风烟袅,不惜与强敌战斗,最终也在剧中起到关键作用。
颜素魁这个角色展现了男性的阳刚和正直,也传达了作者对男性英勇和真诚的推崇。
除了主角外,剧中还有一些次要角色。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风烟袅的哥哥风铃儿。
他是个性格多变的人,有时善良纯真,有时狡诈狠毒。
虽然风铃儿一直对妹妹有着一种执着的爱,但他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也不惜欺骗和伤害他人。
这个角色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受戒》这个剧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多样,塑造了一系列立体的角色。
每个人物都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这也是该剧的魅力所在,人物的塑造使得剧情更加深入人心,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
《受戒》是一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女子在寺庙中受戒后的经历。
在小说中,有
许多不同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和行为都有所不同,下面就对小说中的一些人物进行分析。
首先是主角,一个年轻的女子。
她本是一个家庭主妇,因为家庭不和而去寺庙中受戒。
她的性格比较软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也比较容易受到他人的利用。
在寺庙里,她受
到了其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开始慢慢适应寺庙的生活。
同时,在一些事情上,她也表
现出一种坚定的态度和信念,比如她的独立和自立意识。
其次是寺庙里的住持。
他是一个年约七十岁的老和尚,他的性格比较严厉,对自己和
别人都要求很高。
他经常说一些富有哲理的话,在小说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他对一
些不好的现象和行为进行批评,促使住持和居士们保持良好的品德。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居士和和尚,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也各有不同。
有些人比较努力,有些人比较懒惰,有些人比较好学,有些人比较散漫。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追
求真理和正道。
总之,《受戒》中的人物相互交织,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性格和行为,他们共同构成
了一个细腻的寺庙世界。
这些人物的生动形象和深刻内涵,使得整个小说更加具有深度和
思考性。
汪曾祺小说《受戒》人物
受戒》是的代表作之一。
是一篇饱含诗情的,表现的是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那么关于汪曾祺小说《受戒》人物,大家又有多少的了解呢?下面去看看吧!
《受戒》中的小明子正是作家当初在避难寺庙里所见的小和尚,同时,又有作家自己少年时的影子,比如作品开始写小明子出家路上对沿路店铺的好奇,尤其是小明子朦胧的初恋,都融进了作家自己的感受。
小明子出家时十三岁,四年后受戒时十七岁时,汪曾祺十七岁时也正经历着初恋,和善而儒雅的汪父(汪曾祺曾说“多
年父子成兄弟”),还在他写情书时给他出谋划策。
而小说中的小英子,也有现实生
活的影子,甚至也有作家自己的影子,比如小英子的父母和善能干,勤俭持家,一家人过着殷实的生活,这与汪曾祺家的生活情景非常相似。
汪曾祺非常愿意始终像小英子那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像小英子那样开朗活泼,但世事不如意,他又是男性,因此,只能抱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有点女性化,这种不争也是无奈的,因此,他的小说中多有这种不争而忍耐的人物形象。
因此,《受戒》其实就是作家对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的理解,是对自己渴望的生活的描述,是对自由而淳朴的人性的歌颂。
汪曾祺所理解的真正的生活是,它是命定的,正如小明子命定要出家当和尚,庄稼人命定要为收成与一日三餐一年忙到头,但人可以不完全受制于命定,可以把种种对生活的戒律抛开,因为人是有创造力的,有情感的,正是创造力与情感,使人创造了风俗,而这种风俗就是对命定的抵抗。
汪曾祺之所以喜爱旧生活,正因为旧生活中有这种风俗,而“移风易俗”的新
生活,把全部的风俗都扫荡尽了。
风俗不仅是仪式,更是当地民众的生活观念与生活形态,破坏了风俗,也就破坏了当地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
简析《受戒》中人物性格及其生活状态
陈晨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 要:从《受戒》结尾“一九八O年八月十二日,写四三年前的一个梦”可以推算出小说中人物所生存的年代,但是小说中没有明显的时代标记。
小说展现给人的是一种悠闲自由,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小说中的人物更是充满人性美的。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生活状态形成的原因与人物生存的环境和作者自身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人物性格;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原因
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62-02
《受戒》作者为汪曾祺。
汪曾祺幼年时期即1937年曾随父、祖外出逃避战乱,于乡间小庙住过半年,庙附近有一户赵姓人家。
汪曾祺晚年以在庙中居住的看到和尚生活的状态和赵家人生活为素材,经过加工创作了《受戒》。
“《受戒》的线索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明线,描述明子受戒、明子和小英子的初恋,第二条是暗线描述作者理想中真实自然简单淳朴的世外生活,这两条线索贯穿小说始终,由点写面,由面衬点”[1]。
两条线索上的主要人物是明子和小英子,次要人物主要是明子舅舅仁山、明子师傅仁海、仁渡、赵大叔、赵大娘、大英子等人。
这些人主要活跃在荸荠庵、庵赵庄内,在这特定的环境下人物性格鲜明而富有特色,人物的生活状态富有田园诗意。
一、人物生活环境——荸荠庵和赵家
人物生活的环境对人物的性格和生存状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小说开头便介绍了荸荠庵名字的由来。
庵本是住尼姑的,但是“荸荠庵不大,大者为庙,小者为庵”,故荸荠庵为庵。
荸荠庵本名菩提庵,只是后来被讹叫成了荸荠庵。
荸荠本是赵家种的一种农作物,但是却被用来当做一个庙的名字。
荸荠庵是当地人叫的,这侧面说明荸荠庵在当地比较出名,另一方面也暗示荸荠庵周围的人都是朴实的农民,里面的和尚也不外是当地农民出身。
小说后面又对荸荠庵进行详细的介绍,荸荠庵不大,构造很简单,佛像小,房间小,这进一步说明荸荠庵地处小地方,当地人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可见一斑。
荸荠庵虽小,但是所处地势好。
处在高地上,门前有河,门外有很大一片打谷场。
打谷场自然是用来打谷子,晒谷子的。
一个寺院居然有打谷场,这说明寺院里有田地,并且有寺院里的和尚在耕种。
一般寺院给人的印象是庄严肃穆,远离人间烟火,念经吃斋,修行内心,研究佛法的。
但是荸荠庵里有和尚耕种,这就给寺院生活增添了一种生活气息。
后文还提到寺院内有田地,除了寺内的和尚种,还会租给农夫来收取田租作为寺内的一大收入。
寺门前的打谷场赵家赵大叔会借用。
这就拉近了寺内和尚与外界居民、农夫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使寺院生活味道浓厚,寺院不像是寺院,更像是一个有产业的大家庭。
导致寺内人生活状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庵赵庄当地“出”和尚。
在庵赵庄人心里,做和尚不是远离世俗,而是一种职业,一种风俗。
在他们的认知里做和尚可以吃现成饭,不用挨饿,因为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做和尚还可以有收入,只要学会放瑜伽焰口和拜梁皇忏就可以按例分到钱。
攒到了钱就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还俗回家娶亲,也可以继续做和尚。
明海七岁那年知道自己要做和尚内心并不觉得难受,反而认为在情在理,因为他知道做和尚的好处。
明海那年才七岁就知道做和尚是件好事,这说明做和尚在当地是非常常见而且做和尚有饭吃、有钱拿的好处是大家公认的,做和尚在大家心里已是一种非常好的一种职业。
荸荠庵内的和尚大多是本地人去做的,而本地人把和尚当做一种谋生职业的观念势必会影响到做和尚时那种生活状态。
当地人对和尚的认知与界定又意味着当地人不会对和尚期望太高,不会严格要求和尚们吃斋念佛、严守清规戒律,和尚也不用顾忌世俗的眼光。
赵家在荸荠庵附近,三面都是河,河多自然水多,水多自然使耕种容易,产量高。
赵家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
荸荠庵与赵家交通顺畅,也就使小英子和小明子在一起玩耍、小明子去赵家帮忙、玩自然合理。
赵家人口不多,赵大伯能干手艺多,是个和气人,赵大妈勤劳手巧。
在作者眼中“赵大伯是摇钱树,赵大妈是聚宝盆”。
赵家自家有地,又在荸荠庵内租地,家里的地应该会很多,照理说赵家人可能会忙不过来。
但是庵赵庄民风淳朴,庄里人互帮互住,兴换工——排好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所以赵家粮产高,再加上赵家大伯大妈勤劳能干,赵家日子自然过得富足。
赵家日子兴旺,赵家生活也就过得悠然,使小英子可以不必为生活担忧,过得无忧无虑,自然可以无拘无束地和明子玩。
同时受父母和当地民风
62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
影响,小英子眼睛好看,为人活泼大胆,不受世俗礼法拘束。
二、人物性格与生活状态
(一)人物性格
首先,明海给人的最初印象是聪明懂事。
因为在知道自己要去做和尚时他觉得在情在理。
这一是因为他明白做和尚有很多好处,二是他知道自己家里生活不容易。
做和尚要远离父母,但是明子没有反抗,甚至给人一种他早有预料的感觉,不难看出年仅七岁的明子是个懂事聪明的孩子。
明子因为聪明记性好悟性高,所以字写好,画画得惟妙惟肖,画的绣花样子甚至得到许多绣花女孩的肯定。
明子与小英子初次见面,小英子热情大方,明子就显的有点腼腆羞涩。
但是明子勤快善良,在庵里做完了自己的事会经常去小英子家帮忙干农活。
小英子活泼大胆纯真,可以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
小英子在与明子的感情中是处于主动地位的,或者说她大胆纯真,毫不掩饰自己对明子的喜欢。
她会故意用自己的脚去踩明子的光脚,把明子心里弄的痒痒的。
在赵大娘面前毫不掩饰自己对明子的感情,非常骄傲地夸明子的嗓子是“一十三省数第一”,丝毫没有情窦初开的小女生羞涩造作的心理。
甚至在明子说出自己会做沙弥尾和方丈时,小英子直接问明子要不要自己做他的老婆。
明子害羞、惊讶,但还是“嗯”了一声,但是小英子对明子“嗯”的回答并不满意,又问一句“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一个小姑娘在自己的感情面前没有羞涩与忸怩,更多的是一种勇敢,大胆追求自己喜欢的人。
追求爱情是人性的一种自然诉求,小英子大胆问明子要不要自己做他老婆恰恰体现了这种人性的美与健康。
仁山是明子的舅舅,长得“黄、胖”,是荸荠庵的主持,但是他负责管账事宜,老打输牌。
仁海是明子的二师父,他有老婆,他和他老婆都爱干净。
仁渡是明子的三师父,精明能干,经忏俱通,会唱山歌小调,招女人喜欢,有相好的,而且不止一个,但是在女人面前却很守规矩,老老实实。
赵大伯是个话少的人,但他能干,是“全把式”,为人和气。
赵大妈虽已五十岁,但是精神得出奇,贤惠勤劳,手巧。
这些人都是次要人物,但是他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生活的小天地下的生活都反映着庵赵庄当地人情美与人性美,反映着大环境中的淳朴民风。
(二)人物生活状态
整篇小说中的全部人物的生活给人一种悠闲自由、非常惬意的感觉,体现的是人性的美与健康。
他们荸荠庵内的和尚们不做早课,晚课,有人找做焰口时就出去做焰口、做法事,阴雨天就在寺内和收鸭毛的、打兔子兼偷鸡的人打牌。
明子和他师父们不必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吃肉不瞒人,甚至在大殿上杀猪。
仁山在输钱后可以粗口骂人,仁渡在一伙人的要求下可以唱一些低俗歌曲。
明子喜欢和小英子玩,在寺内做完自己的事就可以去找小英子,他不时会给小英子家帮忙,两人倒像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一对。
赵大娘不介意明子和尚的身份,看到明子画得绣花样子,心里喜欢便认他做干儿子。
明子也可以不受和尚身份的拘束认赵大娘做干娘。
明子不用考虑自己前途的问题,放弃做方丈的机会,和小英子在一起。
他和小英子的感情没有任何阻力。
庵赵庄的村民们互帮互助,邻里相处和谐。
忙完一天,赵大叔、明子、小英子他们在一起看场,坐在石碾子上,听青蛙打鼓,听寒蛇唱歌。
人性美与人情的融合,人物生活在有山有水、和平安宁的环境中,这俨然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
三、作者自身对作品呈现的影响
汪曾棋在晚年时写了这部小说,他以自己十七岁时在小庙待过的那段时间为背景,把自己的所闻所感经过艺术加工呈现给读者。
小说中“除了和尚庙、庵赵庄中诸人都有生活原型外,他还把祖母擅长剪花样的生活细节嫁接到了小说人物赵大娘身上”[2],他们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不拘天性的,这也正是汪曾棋想表达的人性美,他曾说:“我写的是美,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我认为和尚也是一种人,他们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凡作为人的七情六欲,他们皆不可缺少,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故小说中和尚不用严守清规戒律,可以吃荤,打牌,甚至可以在大殿前杀生吃肉。
汪曾祺经历过启蒙救亡、反右斗争、文革等等事件,历经千帆的他却有一种平静旷达的心态,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
故“《受戒》几乎回避了所有带有战乱印记的标识,它没有时代,是一个真正的属于古中国的梦”[3]。
这也是作者自己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与对人性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何权锋.《受戒》的人物形象塑造[J].文学教育(下),2010,(4):100.
[2]苏北.一往情深——回忆汪曾祺先生.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47.
[3]汪琬绮.《受戒》,我们总得相信生活[J].名作欣赏,2018,(5):130-131.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