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温超导物理研究新进展
我国高温超导技术研究现状
第2期2008年4月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Journal of C AE I TVol .3No .2Ap r .2008收稿日期:2007209210 修订日期:2007212204综 述我国高温超导技术研究现状杨天信,谢毅立,胡来平,王生旺,王贤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6研究所,合肥 230043)摘 要:从高温超导材料技术、超导强电技术和超导弱电技术三个方面陈述了我国高温超导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并列举了国内一些高温超导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应用水平。
对国家重大高温超导研究计划项目,超导材料技术、器件、组件和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用推广情况,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对我国超导技术军、民用技术的市场潜力做了研究、评估和预测。
针对国内外高温超导技术发展应用的水平差距,提出了对我国高温超导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高温超导材料;超导强电技术;超导弱电技术;超导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O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692(2008)022122206St a tus of Research i n H i gh Tem pera ture Superconducti v ityTechnology i n Ch i n aY ANG Tian 2xin,X I E Yi 2li,HU Lai 2p ing,WANG Sheng 2wang,WANG Xian 2hua(The 16th Research I nstitute of CETC,Hefei 230043,China )Abstract:The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research and devel opment of high te mperature superconduc 2tivity (HTS )technol ogy in China fr om such three as pects as high te 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material and superconductivity thin fil m technol ogy,power app licati ons of superconductivity,and app licati on of superconductivity t o electr onics .The study on the p r ogra m s of HTS superconductivity technol ogy and their app licati ons in China are als o p resented .The perf or mance of main and significant p r ojects on supercon 2ductivity materials,superconductivity thin fil m s,devices,components and their integrated syste m s are al 2s o discussed .The popularizati on of HTS technol ogy,the scale of HTS technol ogy industry,levels and trends of vari ous superconduct or research and app licati ons devel oped in China are discussed and ana 2lyzed .The potential markets of HTS superconductivity technol ogy used in the m ilitary and civil fields are surveyed,evaluated and p redicted .Meanwhile,the suggesti ons on devel opment and app licati on on HTS superconductivity are given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levels bet w 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Key words:high te 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power app licati ons of superconductivity technol 2ogy;app licati ons of superconductivity t o electr onics;app licati on of superconduct ors0 引 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高温超导的发现,在全球掀起了一股“超导热”。
REBCO高温超导材料-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姚忻教授
报告题目:REBCO高温超导材料(单晶,块体和膜)生长
科学和技术研究
时间:2012年4月6日上午10:00
地点:固体所三号楼3楼会议室
姚忻教授简介
姚忻1993年7月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3年8月至2001年12月在日本国际超导研究所任主任研究员。
2002年1月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长江计划特聘教授。
超导体晶体生长对高温超导从机理到应用的重大突破具有重要意义,REBa2Cu3O z (REBCO)氧化物的非一致熔融特性引起的低生长速度和多组元引起的原子间相互替代,是大尺寸、高质量REBCO晶体生长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姚忻教授在解决大尺寸REBCO晶体生长和化学组分控制这一复杂的高科技问题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研制成世界最大YBCO,NdBCO超导体大单晶,研制了多种REBCO单一和混合系统单晶体和外延膜。
其中包括: 95年在高氧气氛下研制出92K的YBCO超导大单晶; 97年在大气环境下研制出95 K 的NdBCO超导大晶体。
获9项国际发明专利。
两次在美国召开的国际超导会议上与研究小组成员一起获“最大超导体单晶体及高质量晶体奖”,作为主要研究者名列第一。
2002年在交大组建晶体生长实验室,研制成最大体积SmBCO超导晶体;氧气氛下生长获得95K SmBCO超导单晶的最好成绩;研制成大尺寸(2英寸)REBCO超导晶片;系统地研究了REBCO薄膜过热现象、影响因素、机理和应用;报道了液相外延生长的面外和面内取向的YBCO厚膜生长和机制。
同时晶体生长领域扩展到相关系、微观生长机制和物理现象的探索;并通过提供优质和具有特色的超导晶体,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合作研究。
铁基高温超导体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2008年 第53卷 第19期: 2265 ~ 2273 2265《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评 述铁基高温超导体的研究进展及展望方磊, 闻海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 联系人, E-mail: hhwen@ 2008-07-21收稿, 2008-09-03接受摘要 自从2008年2月末F 掺杂的LaFeAsO 被报道有26 K 的超导电性后, 基于此体系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在短短几个月中被迅速地提高到55 K, 很多新超导体被发现, 同时人们对具有更高临界转变温度的新超导材料充满希望.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这种体系中材料的探索、制备以及设计, 另外在理论和实验上对其超导机理的认识也给予了介绍和总结. 最后基于目前的实验数据, 对铁基超导体和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重要物理参数进行了比较, 同时展望了这种新超导体的应用前景.关键词 铁基超导体 超导转变温度 ZrCuSiAs 结构配对对称性超导是一种宏观量子现象, 费米面上动量相反的电子配成对, 同时建立长程的位相相干进而发生凝聚, 其结果是超导体在临界温度下电阻的消失(零电阻)和对磁力线的排斥(完全抗磁性). 在正常金属中, 电子在一个充满各种振动的背景中运动, 最普通的是晶格的振动. 晶格的振动模可以被一种称为“声子”的元激发进行描述. 电子和声子碰撞后损失了动能进而导致能量的损耗. 这也就是正常金属在有限温度下电阻的来源. 然而在零温极限下所有的振动模式都停止了(不计量子涨落), 所以一个干净的系统中能量的损耗和电阻率都是为零的. 对于一个超导体而言, 费米面上的电子两两吸引形成束缚对, 这种束缚的电子对被称为库珀对. 库珀对服从玻色统计, 在临界温度(T c )下发生凝聚. 这种凝聚态具有很长的相干长度, 因而对晶格振动导致的局域散射不敏感, 所以输运上并不损耗能量, 电阻率可以在较高温度(T c 以下)保持为零. 与此同时, Ⅱ类超导体具有在很高的磁场下承载巨大电流密度的优越性能, 人们因此对高临界温度的新超导体充满了期望.人类寻找新超导体的历史已经持续将近100年, 在最初的几十年中, 新超导体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单元素材料和多元素合金上. 然而这些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不超过23 K(Nb 3Ge)[1]. 一个重大的突破发生在1986年底, 在IBM Zurich 工作的Bednorz 和 Muller [2]发现铜氧化物LaBaCuO 的超导转变温度高于30 K. 自此寻找更高T c 的超导体的浪潮席卷全世界, 在短短的几年中, 铜氧化物超导转变温度被提升到134 K(常压)和164 K(高压). 然而铜氧化物超导体的相干长度非常短, 各向异性度很高, 又因为是陶瓷, 所以材质很脆, 这些不利因素都妨碍了它在工业上大规模的应用. 所以, 超导界的科学家们一直希望发现另外一种非铜氧基的高温超导体, 并且这种超导体具备更优异的性质.转机发生在2008年的2月末, 日本东京工业学院Hosono 教授的研究小组发现在母体材料LaFeAsO 中掺杂F 元素可以实现26 K 的超导电性[3]. 此类母体材料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74年美国杜邦公司Johnson 等人[4]在寻找新的功能材料中的工作. 随后, 一个德国的研究组合成了系列的具有同样ZrCuSiAs 结构的新材料[5]. 这些新材料被取名为四元磷氧化物LnOMPn(Ln=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M=Mn, Fe, Co, Ni; Pn=P, As). 图1是LaFeAsO 的基本结构. 这个体系空间群为P4/nmm, 具有四方的层状结构, 在c 方向上以—(LnO)2-(MP)2-(LnO)2—形式交替堆砌, 一个单胞中有两个分子LnOMP. 对于母体材料而言, 层和层之间电荷是平衡的, 例如,2008年10月 第53卷 第19期2266(LnO)+1和(MP)−1的电荷是平衡的. 由于四元磷氧化物LnOMPn 中的一些材料在低温下是超导体, 因此 这个体系构建了铜氧化物外的另一个层状超导体家族[6,7]. 在Hosono 小组发现LaFeAsO1−x F x (x =0.05~ 0.12)具有26 K 的转变温度后[3], 新的一轮寻找高温超导材料的浪潮再次到来.图1 LaFeAsO 的原子结构图LaFeAsO 属于ZrCuSiAs 结构, 在c 方向—(LaO)2-(FeAS)2-(LaO)2- (FeAs)2—相互交叠进而构成一个典型的层状化合物. 铁离子排布成一个四方结构, 近邻的铁离子距离2.853 Å, 对角的铁离子距离3.97 Å1 追寻更高T c在Hosono 小组的工作发表后的很短时间,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王楠林小组、闻海虎小组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Mandrus 小组, 分别独立地制备出超导温度26 K 的LaFeAsO 1−x F x 并作了系统的输运测量[8~10]. 数据揭示LaFeAsO 1−x F x 的载流子为电子型而且载流子密度很低, 这些性质和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都很类似. 随即不同小组追寻更高超导转变温度的竞争拉开序幕. 大部分的研究进展都以非正式发表的形式及时刊登在美国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的免费电子资源平台上(/list/cond-mat. supr-con/). Takahashi 等人[11]利用高压技术(3 GPa)把LaFeAsO 0.89F 0.11的转变温度从26 K 提高到43 K. 2008年3月20日闻海虎小组报道了利用二价的Sr 代替部分三价的La(空穴掺杂), La 1−x Sr x FeAsO 可以实现25 K 的超导转变, 从而否定了Hosono 小组关于空穴掺杂在铁基母体中不能实现超导的结论[12]. 几天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小组报道了SmFeAs- O 0.85F 0.15中实现43 K 的超导电性[13]. 几乎同一时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王楠林小组[14]发现41 K 超导体CeFeAsO 1−x F x , 赵忠贤小组[15]报道了接近或超过50 K 的超导体NdFeAsO 0.85F 0.15和PrFeAsO 0.85F 0.15. 在追逐更高T c 的激烈竞争中, 人们发现高压技术合成样品是效率较高的, 例如, 低于2 h 的样品烧结时间以及高压导致F 的有效掺杂. 高压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容易实现高的超导转变温度, 稀土金属Ce, Pr, Nd, Sm, Eu 和Gd 的铁基超导体基本都可以达到50~55 K [16]. 另外, 赵忠贤和任治安等人认识到由于名义上的化学计量比的F 含量在烧结过程中可能丢失, 铁基超导体中氧缺位实际上是存在的. 因此, 任治安等人利用高压技术直接合成了无氟缺氧的LnFeAsO 1−x , 发现超导转变温度达到了55 K, 从而证实了他们的氧位缺失导致超导的观点[17]. 但必须说明的是, 常压合成的无氟缺氧LnFeAsO 1−x 并不超导, 即使样品很纯净, 也没有任何超导迹象出现[18]. 一种可能性是此类缺氧的相是一个亚稳相, 在常压下合成出来的实际上是不缺氧的相. 此外, 曹光汉和许祝安小组还发现利用Th 替换Gd 的方法在Gd 1−x Th x FeAsO 中观察到56 K 的超导电性[19]. 同时他们在Tb 1−x Th x FeAsO 中也观察到超过50 K 的超导电性[20]. 最近利用高压技术, 重稀土Tb 和Dy 的铁基超导体也实现了40 K 的高温超导电性[21]. 在图2中, 我们给出了超导转变温度和发现时间的关系曲线, 可以很清楚地发现超导转变温度随时间上升得非常快, 同时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能否超过液氮温度77 K, 也给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在探寻具有更高转变温度的超导体的时候, 有几种可能的途径. 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合成一个单胞中有多个FeAs 层. 这个想法来自铜氧化物超导体, 因为两个体系的上临界场都特别高, 从而配对势很强, 但超流密度却很低[8~10]. 所以按照提高铜氧化物超导温度的思路, 只要超导转变由相位涨落控制而不受配对强度影响的话, 多层可以产生更高的超流密度.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 铁基超导体的位相涨落并不是特别的强, 至少最优掺杂的样品是这样. 能斯特效应的测量确实发现在超导转变温度以上能斯特效应很弱, 而且扩展的温区只有10 K 以内, 确实说明此类材料中的相位涨落很弱[22]. 闻海虎小组[23,24]最近率先测量了NdFeAsO 0.82F 0.18单晶的上临界磁场和超导态电阻随磁场的各向异性, 发现各向异性度Г = (m c /m ab )1/2小于5或者6. 但对低掺杂的样品的各向异2267性度和配对能隙的研究至今没有报道, 如果没有比最佳掺杂提高很多, 反而像BCS 型超导体要求[25]的那样2∆sc /k B T c ≈4, 那么利用多层来提高超导转变温度的可能性就大大受到限制.但不管怎样, 一种新的结图2 铁基超导体的发现时间和超导转变温度的关系图(2008年6月15日以前)白色的圆点代表电子型超导体, 由F 掺杂或者氧缺位所致. 黑色的原点代表空穴型超导体. 具有更高超导转变温度的新超导体是值得期待的构往往导致配对强度和费米面上态密度的改变, 从而多层系统的T c 可以随机地增大或者减小.第二个寻找高T c 的途径就是通过元素替代来合成新材料. 目前为止, 并没有直接的解释为什么FeAs 系统中的T c 要高于NiAs 或者FeP 系统, 然而探寻不含As 的超导体是物有所值的, 毕竟As 带有毒性. 如果坚持以FeAs 为基的话, 空穴掺杂也许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向. 按照闻海虎小组的观点, 空穴掺杂可以导致超导电性[12], 同时T c 的变化随着空穴或者电子的掺杂量是基本对称的. 这个观点的提出在开始遇到很大阻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被实验事实所支持. 一个类似的结果就是Hosono 小组报道的LaFePO 中实现了电子掺杂(F 替代O)和空穴掺杂(Ca 替代La), 但该文作者把Ca 掺杂提高T c 的结果归于晶格的收缩而不是能带的填充[26]. 最近闻海虎小组又成功制备了LaNiAsO 1−x F x 和La 1−x Sr x NiAsO 体系[27], 发现T c 的改变随着空穴或者电子的掺杂量也是基本对称的. 在Sr 掺杂的样品中, T c 随着晶格常数的增加而单调上升, 事实上Sr 2+的离子半径(0.112 nm)大于La 3+的离子半径(0.106 nm), 所以在不考虑结构畸变的情况下, 晶格应该有所膨胀. 关于ZrCuSiAs (1111)结构中可以利用空穴导致超导电性, 目前只有闻海虎小组有报道. 也有报道称, 可能是氧缺位导致超 导[28]. 然而, 闻海虎等人的数据表明, 只要二价金属原子Sr 等被有效掺到晶格位置, 就会出现超导[29]. 这方面的结论需要更多研究组工作的确认, 相信不久就会有最终结论. 最近, Rotter 等人用K +替代Ba 2+离子, 发现(Ba 0.6K 0.4)Fe 2As 2中存在38 K 的超导电性[30], 这是FeAs 基材料中空穴掺杂导致超导的进一步例证. 其母相BaFe 2As 2从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上看是一个坏金属, 在140 K 附近有一个自旋密度波反常, 这些性质非常类似于零掺杂的LnFeAsO 的电输运特性. 总的来说, Rotter 等人的工作很明确地证实了闻海虎小组早期提出的空穴掺杂导致超导的观点[12]. 因而从这个方面而言, 通过空穴掺杂寻找新超导体仍有广阔天地.2 材料的合成为了对FeAs 基超导体物理性质有准确及深入的认识, 高质量的样品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为止, 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小组合成出接近单相的LnFeAsO 1−x F x (Ln=La, Ce, Pr, Nd, Sm, Gd [31], Eu, Tb, Dy, Gd/Th). 制2008年10月 第53卷 第19期2268备样品的主要途径就是化学固相反应, 固相反应合成可以一步或者分步完成, 所谓一步法就是把金属单质和其他化合物按照化学计量比称量研磨和烧结, 而分步法就是先制备出砷化稀土和砷化铁, 再和其他所需化合物按照化学配平称量研磨和烧结, 如闻海虎小组初期采用的两步法合成单相样品的工艺就是行之有效的[9]. 不管一步还是分步合成样品, 原料需密封在石英管中烧结, 烧结温度在1150~1260℃之间. 由于稀土元素很容易被氧化, 研磨和压片的过程必须在充满保护气体的手套箱中进行. 另外, 砷单质和其化合物都是有毒的, 所以任何涉及砷的材料制备过程都必须严格控制在手套箱中以保护科研人员的健康. 第二种制备材料的方法就是前面提到的高压合成技术, 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元素反应迅速而且非常高效, 但由于反应时间过短, 化学合成不充分, 有杂相存在, 如FeAs 等. 第三种获得纯相的途径就是助溶剂方法[23,24],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烧结温度比较低. 我们已经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制备出系列的NdFeAsO 1−x F x 单相样品.为了获得FeAs 基超导体的本征性质, 单晶的制备极为重要. 尽管有很多小组在随后的时间中报道了Ba 1−x K x Fe 2As 2单晶的生长, 但是在作者完成这篇初稿时(2008年6月15日之前), 只有两个小组报道了ZrCuSiAs(1111)相单晶样品的合成, 因此本文不再对Ba 1−x K x Fe 2As 2晶体的制备过程进行介绍. 关于F 掺杂的LnFeAsO 晶体的制备, 其中一个小组利用高温高压技术(ETH, Zurich)成功制备出最大尺寸为100 µm 的单晶[32], 他们利用混合的NaCl 和KCl 作助溶剂, 原料ReFeAsOF 和助溶剂的量控制在1:1到1:3之间, 原料和助溶剂充分混合后压片放在一个BN 坩埚中, 外面再用叶腊石包套密封. 实验采用的压力为3 GPa, 在1 h 之内升温至1350~1450℃之间, 保温 4~10 h, 最后用5~24 h 降温来促进晶体长大. 实际上, 同期我们已经在常压下利用助溶剂方法生长出NdFeAsO 1−x F x 单晶, 化学计量比的FeAs, NdAs, Fe 2O 3, NdF 3, Fe 和助溶剂NaCl 均匀混合(原料量:助溶剂量=1:10), 压片真空封管, 在1050℃保持5~10 d 后以3℃/h 降温到NaCl 的熔点800℃, 随即断电随炉降温. 所得大量片状单晶附着在NaCl 单晶上, 用水洗去NaCl 即得NdFeAsO 1−x F x 单晶. 图3(a)显示了图3(a) NdFeAsO 1−x F x 单晶面内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超导转变在50 K 附近, 转变宽度小于2 K; 插图显示一个20 µm 的单晶, 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化学气象沉积了Pt 膜作为四个电极; (b) 单晶的X 射线衍射谱, 只有(00l)方向的布拉格峰出现, 显示了单晶很好的取向性; (c) 不同磁场下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超导转变起始温度点随磁场的加大而略微平移, 显示铁基超导体具有很高的上临界场(以正常态电阻率的95%作为判据); (d) NdFeAsO 1−x F x 单晶磁场随温度的相图, 四方格子代表T c 附近上临界场斜率, 原点线是超导体的不可逆线(以正常态电阻率的1%作为判据)一个NdFeAsO1−x F x单晶面内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超导转变在50 K附近, 转变宽度小于2 K. 图3(b)是一片单晶的X射线衍射谱, 只有(00l)方向的布拉格峰出现, 显示了单晶很好的取向性. 我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晶体形貌测量发现单晶最大尺寸为70 µm, 如果进一步控制晶体生长的成核率以及优化成核温度, 更大尺寸的单晶是可以获得的. 不管怎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长大尺寸FeAs基超导体单晶的方法将不断涌现.3理论和实验对超导机理的研究进展当FeAs基材料的超导电性被相继报道后, 科研工作者随即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 希望能找到超导电子配对的机理. 最初的理论计算发现电声耦合常数λel-ph仅为0.21[33], 这么低的λel-ph显然不足以导致55 K之高的超导转变温度. 实际上一个类似的系统LaFePO已经有了能带计算结果[34]. LaFePO的超导转变温度为4 K, 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是一个金属型的(0~300 K), 这种金属型的电输运行为和零掺杂的LaFeAsO截然不同, LaFeAsO的电阻率在150 K有个很大的下降, 接近零温时电阻率反而微微上翘[3,35]. 电阻率在150 K下降的起因早期被解释为费米面上电子口袋和空穴口袋之间的叠套引起的自旋密度波(SDW), 随后中子散射实验观测到对应此SDW的布拉格峰, 这些布拉格峰对应着一种相互交错的反铁磁长程序, 这种反铁磁长程序发生在136 K, 在此温度之上的150 K体系还有一个结构相变发生, 因而可能是结构相变先发生然后反铁磁序才被建立[36], 然而很难说电子态的不稳定和材料结构的畸变究竟谁是诱因. 很快穆斯堡尔谱实验也证实了零掺杂的LaFeAsO中结构相变和SDW序的共存[37], 显示了不同测量手段所得结论的一致性. 通过F掺杂, 电阻率在150 K的突降被逐渐抹平, 电阻率在低温下的上翘也被严重压制, 当电子和空穴掺杂量到了一定程度后超导就出现了. 由于在样品制备过程中F很容易损失, 因此实际的掺杂和名义上的掺杂量是不同的, 所以超导究竟在哪个掺杂量出现还是不确定的. 此外在欠掺杂区超导转变温度是否随掺杂量单调上升也不明确. 在掺杂最优化的情况下, 单晶正常态ab面内的电阻率显示连续弯曲的特性, 这显然与理论上预言的非常规金属正常态电导线性特征相违背, 这方面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最佳掺杂点的电阻超线性行为. 因此, 在铁基超导体中目前还很难说某些掺杂点附近存在量子临界点.据已报道的数据, 最高的掺杂可以达到50%, 然而T c仍然维持在55 K或者仅比55 K有轻微的提高, 所以在严重过掺的样品中相分离可能存在, 因为F显然是不均匀的.最早的理论工作是关于能带的计算, 按照Lebègue的工作[34]及Singh和Du的计算结果[38], 母相LaFePO和LaFeAsO中Fe3d电子的5个轨道跨越了费米能, 费米面由5个部分组成, 沿M-A方向的电子型的费米面, 这个费米面上的电子费米速度比较高; 沿Γ-Z方向的空穴型的费米面, 费米速度在这个区域比较低; 还有一个三维的在Z点的空穴口袋. 由于电子型的圆柱形费米面上费米速度比较高, 因而面内电导被认为由这部分费米面负主要责任. 然而这些理论计算并没有考虑到电子的关联效应, Kotliar用动力学平均场方法(DMFT)估算到电子关联能大概为4 eV, 并认为母体LaFeAsO是一个坏金属, 处在金属绝缘体转变(MIT)的边缘[39]. 在考虑到电子的关联效应以及Fe-Fe键(J1, 近邻)和Fe-As-Fe键(J2, 次近邻)的超交换相互作用后, 理论上发现LaFeAsO的最低能量态是反铁磁长程序[40], 电子的自旋相互交错(interpenetrated), 在134 K进入反铁磁长程序以降低系统的能量, 同时在较高温度还有一个结构相变. 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反铁磁序和结构相变之间是否有紧密的联系, 如果有联系, 那么谁起主要作用也有待考证.关于超导态的配对对称性的研究, 理论上已经提出了很多可能, 限于篇幅以及个人的认识, 我们只能挑选出一部分来加以阐述. 第一种是扩展的S波配对, 认同这种观点的工作目前不多, 基于特殊结构的配对势V kk′, 费米面上不同部分的能隙符号相反, 因而超导波函数的能隙方程为扩展的S波[41,42]. 此外,一些理论工作者关注费米面上环绕着M点的两个电子型费米口袋, 根据第一性原理计算, 依赖于掺杂的超导转变温度被认为受控于这两个费米口袋的轨道能级简并度[43]. 第二种观点是能隙带有节点(node)的配对对称性, 一些理论认为Fe的d轨道中的铁磁性的洪特耦合将起到很重要的配对作用, 例如Dai等人[44]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配对方式, 即组成库珀对的22692008年10月 第53卷 第19期2270两个电子来自不同的电子口袋, 导致了自旋的三重态, 轨道的单态以及动量空间的偶宇称. 另一方面, Lee 和Wen [45]认为洪特耦合将导致带间的p 波对称, 特别是在能级劈裂的情况下, 这种配对对称性将更加稳定. 其他一些理论或多或少基于电子-空穴对称性或者假设带间带内的涨落为配对的媒介[46,47]. 由于实验上对铁基超导体的微观描述比较少, 因而对其超导配对对称性的定论还不能得到. 然而纯粹从对称性角度出发, 某些理论并不需要实验上的微观结果, 已经能推演出超导态对称性的一些普遍性质[48~50].实验上关于FeAs 基超导体能隙可能存在节点的报道最早来自闻海虎小组, 该小组利用低温比热测量超导转变温度为26 K 的LaFeAsO 0.9F 0.1的低能元激发, 发现电子比热系数γ和外加磁场成非线性关系[25], 同时点接触隧道谱也显示零偏压电导峰(ZBCP)的存在, 随着温度和磁场的增加, ZBCP 逐渐消失. ZBCP 通常被解释为电子隧穿一个金属和一个能隙存在节点的超导体的界面效应[51]. 随后, 两个不同小组基于µSR 实验分别指出FeAs 基超导体的配对对称性为脏的d 波[52,53], 他们指出这个体系的超流密度很低, 超流密度符合Uemura 关系, 即T c ∝ρs [54]. 如果Uemura 关系真能满足, 那么两层结构的FeAs 基超导体将具备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 最近, 核磁共振实验发现自旋点阵弛豫率1/T 1T 符合一个幂次关系(power law), 自旋点阵弛豫率测量的是超导态的准粒子态密度, 因而在超导态随着温度升高费米面上已经有准粒子态密度的存在, 因此超导态的能隙函数可能有节点存在. 作者进一步指出库珀对为自旋单态[55,56]. 但也有些测量倾向于没有节点的能隙, 例如在SmFeAs- O 0.85F 0.15上面的点接触隧道谱的结果认为是一个单一的S 波能隙, 基本满足BCS 预期[57]; 在NdFeAs-表1 铁基超导体和铜氧化物超导体的物理性质比较物理参数 铁砷基铜氧化物 评价H c 1约50~100 Oe (1 Oe = 79.5775 A/m) ~100 Oe下临界场比较接近, 欠掺杂铜氧化物符合Uemura 定律, 铁基可能符合H c 2H c 2(H ||c ): ~70 T H c 2(H ||ab ): ~300 T由NdFeAsO 0.88F 0.12单晶输运数据估算而得 对YBCO 而言 H c 2(H ||c ): 100 TH c 2(H ||ab ): 300~600 T 两个系统的上临界场都很高, 所以配对能隙很强各向异性 Γ=(m c /m ab )1/24~5: NdFeAsO 0.88F 0.12单晶T C 附近 ~2: Ba 1−x K x Fe 2As 2单晶T C 附近对YBCO 而言7~20; 对Bi-2212而言100目前为止单层的铁基超导体的各向异性甚至小于YBCO能隙 LaFeAsOF 的能隙在4 meV 左右, 对(Nd, Pr,Sm) FeAsOF 而言7~10 meV, 2∆/k B T c = 3.5~4.5, 可能有双能隙2∆/k B T c = 8?由于赝能隙的存在,能隙值还不确定 铁基超导体的涨落效应可能不是很强, 但这和低的超流密度相违背能隙对称性 自旋单态观点居多. 带节点、节线的能隙和S 波能隙观点相当. 这方面的结论目前分歧很大主要是d 波配对 目前多数在1111结构中的实验结果支持超导体能隙是带节点的(也有S 波实验结果), 然而在122结构中看见了S 波能隙超流密度 低 低 铜氧化物中位相涨落很明显, 但铁基超导体中似乎不强相干长度对T c = 52 K 的NdFeAsOF 而言ξab = 15-25 Å ξc = 5-10 Å 对T c =90 K 的YBCO 而言ξab = 10 Å ξc = 2~3 Å 两个体系的相干长度都很小, 对应着比较小的凝聚能钉扎势 穿透深度λab = 1000-2000 Å λc = 3000-5000 Å对YBCO 而言 λab = 1000~2000 Å λc = 3000~6000 Å两个系统的λ都很大, 显示低的超流密度母体性质反铁磁或者自旋密度波序, 磁矩0.3~1 µB反铁磁长程序, 磁矩0.5µB, 交换关联能J为0.13meV 二个体系的共同之处是反铁磁序的压制可以诱导超导的出现能带多带空穴掺杂的材料是单带,电子掺杂的材料是多带铁基超导体更类似于电子型的铜氧化物超导体O0.9F0.1单晶上的穿透深度测量就倾向于超导序参量是不带节点的弱各向异性的S波[58]; 另外, NdFeAs- O0.9F0.1单晶上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测量发现在Γ点的空穴型费米面在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有完全的能隙打开, 因而超导序参量是各向同性的S波或者是各向异性的S波[59]. 需要指出的是, 作者并没有说明另外两个电子型费米面上的能隙分布如何, 毕竟电子型费米面对正常态输运也起重要作用, 所以序参量S波对称的观点还有待更好的实验数据来证实. 总之从目前的实验数据而言, 单层的FeAs基超导体(ZrCuSiAs 结构)配对对称性d波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还没有定论. 然而, 在BaFe2As2结构中, 最近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等数据表明S波配对对称性的可能性较大[60]. 鉴于此类超导体具有极其复杂的费米面构成, 因此关于超导能隙的对称性的定论尚需时日.4 铁砷基超导体(ZrCuSiAs结构)和铜氧化物超导体物性的简单比较在表1中我们对铁基超导体和铜氧化物超导体的物理性质做了一个初步的比较, 所有的物理参数均来自于已发表的或者刊登在arXiv数据库上以及我们自己测量的结果.比较表1所列的物性参数, 我们可以发现铁基超导体和铜氧化物超导体有很多类似之处. 然而目前为止还很难说两者的超导配对机理是相同的, 因此基于单晶样品的详实可靠的数据是必需的.5结论与展望很明显, 铁基超导体为探索超导体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同时它的物理性质也可能是非常规的. 高的上临界场、较小的各向异性和更大的相干长度(相对铜氧化物超导体而言)保证了这种材料的应用潜力. 图3(d)中我们给出了单晶的相图, 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它的临界场已经远远超过了MgB2, 因而铁基超导体在工业应用上有很大潜力. 在机理方面, 对于所有欠掺杂的样品而言, 反铁磁序是否是一个共同的特征是非常值得探寻的, 进一步来说, 反铁磁涨落对超导是否有影响将非常重要. 下一步从单晶样品上获得可靠数据将对阐明费米面的形状以及费米面随掺杂的演化, 及超导机理问题非常重要. 沿着空穴掺杂、新结构或者多层的思路去探索新材料, 可能会发现具有更高T c的新超导体.编后语此文的主体部分是2008年6月15日前完成的, 因此它主要反映的是此前的信息. 随后的一些重要工作可能未能够反映出来, 请见谅.参考文献1 Poole C P. Handbook of Superconductivit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0002 Bednorz J G, Muller K A. Possible high T c superconductivity in the Ba-La-Cu-O System. Z Phys B, 1986, 64: 189—1933 Kamihara Y, Watanabe T, Hirano M, et al. Iron-based layered superconductor La[O1−x F x]FeAs(x=0.05-0.12) with T c=26 K. J AmChem Soc, 2008, 130: 3296—32974 Johnson V, Jeitschko W. ZrCuSiAs: A “filled” PbFCl type. J Solid State Chem, 1974, 11: 161—1665 Zimmer B I, Jeitschko W, Albering J H, et al. The rare earth transition metal phosphide oxides LnFePO, LnRuPO and LnCoPO withZrCuSiAs type structure. J Alloys Comp, 1995, 229: 238—2426 Kamihara Y, Hiramatsu H, Hirano M, et al. Iron-based layered superconductor: LaOFeP. J Am Chem Soc, 2006, 128: 10012—100137 Watanabe T, Yanagi H, Kamiya T, et al. Nickel-based oxyphosphide superconductor with a layered crystal structure, LaNiOP. InorgChem, 2007, 46: 7719—77218 Chen G F, Li Z, Li G, et al. Superconducting properties of Fe-based layered superconductor LaO0.9F0.1−δFeAs. Phys Rev Lett, 2008,101: 0570079 Zhu X Y, Yang H, Fang L, et al. Upper critical field, Hall effect and magnetoresistance in the iron-based layered superconductor2271。
高温超导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高温超导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高温超导技术(HTS)是一种新型的超导技术,相较于低温超导技术(LTS),其工作温度可以达到液氮温度(约77K),且不需要低温下运行,因此,其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一、应用领域1.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的像素化图像。
HTS技术可以制造强磁场,从而使得MRI所用的磁场足够强大,提高成像精度。
2. 能源传输HTS技术可以用于能源传输,例如,能量传输线。
由于其导电性能极好,可以大大减少能量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的能源传输。
3. 船舶制造超导技术可以用于造船工业,代替传统的燃油发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HTS技术可以用于制造磁悬浮船舶,实现更为高效、可持续的运输。
4. 磁体制造HTS技术可以用于磁体制造,在磁体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磁体的制造和电动化学储能。
5. 风电发电HTS技术可以用于提高风电机组的效率,减少能量损失,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的风能利用。
二、国内发展现状我国在HTS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了不少进展。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稀土材料,可用于制造HTS电缆;华南理工大学建成了世界最大的HTS电缆制造生产线;上海申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台2MW变压器。
在船舶制造领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制造出了我国第一艘磁悬浮船舶,使用HTS技术。
在磁体制造方面,多家国内企业在HTS磁体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不少进展。
三、发展趋势未来HTS技术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科学家们正加紧研究如何降低HTS材料的成本。
新型HTS材料的制备技术将得到突破,从而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HTS技术还将在能源、环保、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将HTS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铁,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
总之,HTS技术是一项重要的高新技术,其广泛的应用保证了其发展前景的广阔,它将在很多领域成为创新的动力。
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研究综述
第39卷第7期2020年7月电工电能新技术AdvancedTechnology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dEnergyVol.39ꎬNo.7Jul.2020收稿日期:2020 ̄04 ̄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21005ꎻ51977203ꎻ51477168)作者简介:张㊀东(1977 ̄)ꎬ男ꎬ黑龙江籍ꎬ副研究员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为超导电力技术ꎻ肖立业(1966 ̄)ꎬ男ꎬ湖南籍ꎬ研究员ꎬ博导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为电工理论与新技术ꎮ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研究综述张㊀东1ꎬ2ꎬ3ꎬ肖立业1ꎬ2ꎬ3ꎬ林良真1ꎬ3(1.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ꎬ北京100190ꎻ2.中国科学院大学ꎬ北京100049ꎻ3.中国科学院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ꎬ北京100190)摘要: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相对于常规的交流感应加热技术ꎬ能够显著提升有色金属材料的透热处理加热效率ꎬ还具有工件加热速度快㊁工件加热均匀㊁工件加热过程重复性好等优势ꎬ在金属冶炼和压延成型加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ꎮ本文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对于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原理和主磁体新结构探索的研究现状ꎬ综述了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示范样机的研制情况ꎬ对比分析了两种感应加热技术ꎬ总结出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的优势及形成机理ꎮ探讨了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发展趋势㊁关键技术及科学问题ꎬ本文相关分析结果将对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ꎮ关键词:高温超导ꎻ直流感应加热技术ꎻ主磁体新结构ꎻ节能原理DOI:10 12067/ATEEE2004023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 ̄3076(2020)07 ̄0045 ̄09㊀㊀㊀中图分类号:TM371㊀引言我国是有色金属铜铝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大国ꎬ根据工信部发布的规划ꎬ十三五期间精炼铜的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3 3%ꎬ预计2020年表观消费量13500ktꎬ十三五期间原铝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5 2%ꎬ预计2020年表观消费量40000ktꎮ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铝挤压材消耗量将达到9461ktꎬ在总量上将远超我国以外地区总量的50%以上ꎮ感应加热技术在锻件穿透加热ꎬ淬火加热ꎬ焊接以及熔炼等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ꎮ在透热处理方面的应用包括钢管扩径ꎬ钢坯热锻ꎬ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热压延加工ꎮ感应加热在金属熔炼方面的应用包括黑色金属ꎬ有色金属熔炼ꎬ铸造等[1]ꎮ感应加热技术应用相关领域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ꎬ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被列入高耗能行业ꎮ2019年ꎬ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 9%ꎬ有色金属增长2 2%[2]ꎮ目前大中型交流感应加热技术应用中ꎬ加热钢铁的有效电热转换效率在50%~60%之间[3]ꎬ铜铝等非铁磁性材料的有效电热转换效率低于35%~45%[4]ꎮ行业的发展对感应加热技术及其装备提出了效率提高的需求ꎬ近些年来随着高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和低温制冷技术的进步ꎬ高温超导应用技术已经在电力电工装备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5 ̄15]ꎬ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是高温超导应用技术和感应加热技术的结合[16]ꎬ新型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可以提高现有交流感应加热技术的效率ꎬ开发大功率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系统以及进一步加速应用于感应加热领域ꎬ对于我国的节能减排有实际意义ꎬ同时对于推进高温超导应用技术在电力电工装备实用化进程ꎬ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ꎮ2㊀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与传统交流感应加热技术对比㊀㊀传统感应加热技术的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焦耳-楞次定律ꎬ交变的电流产生交变磁场ꎬ交变的磁场在导体中感生涡流ꎬ利用涡流的焦耳热来加热导体ꎮ传统的感应加热系统主要包括交流电源ꎬ交流感应铜线圈及其水冷却系统等ꎮ影响感应加热设备有效电热转换效率的因素为46㊀电工电能新技术第39卷第7期线圈中的焦耳热损以及加热工件和线圈的材料特性ꎮ在线圈的焦耳热损方面ꎬ感应线圈一般为铜线或铜管等常规金属导体绕制ꎬ高频㊁大电流导致导体自身焦耳热非常巨大ꎬ例如感应熔炼炉感应线圈自身的焦耳热占感应炉额定功率的20%以上ꎬ而像焊管等感应线圈匝数少的感应加热设备ꎬ导体自身的焦耳热所占的比重更大ꎮ例如在热锻㊁金属加工与深加生产线上的感应加热设备ꎬ线圈的焦耳热要通过铜管内或线圈冷却箱体内的强迫冷却水带走[17]ꎮ加热效率与工件和线圈的电阻率㊁磁导率等材料特性关系为:η=pwpw+pc=11+ρcρwμw(1)式中ꎬη为电热转换效率ꎻpwꎬpc分别为工件和感应线圈中的电能消耗功率ꎻρc为感应线圈电阻率ꎻρwꎬμw分别为工件电阻率和相对磁导率ꎬ对于非铁磁性金属的相对磁导率为1ꎬ其电热转换效率低于50%[18]ꎮ新型超导感应加热技术的原理是直流励磁的超导主磁体产生强直流磁场ꎬ铝质或铜质的工件在直流背景磁场中旋转切割磁力线ꎬ进而在工件中形成涡流并产生焦耳热将工件加热到工艺温度ꎮ新型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主要包括直流励磁电源ꎬ超导主磁体系统和机械旋转系统等ꎮ图1将超导感应加热与常规感应加热技术进行能耗分析ꎬ超导感应加热技术与常规感应加热技术进行综合对比ꎬ常规感应加热技术中ꎬ加热效率为35%~40%ꎬ加热频率为50~60Hzꎬ工件加热的透入深度为15mmꎬ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加热效率可以达到80%~85%ꎬ加热频率为4~12Hzꎬ工件加热的透入深度为50mmꎮ新型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运行过程中ꎬ工件中的感应电流产生阻碍旋转的制动反向转矩ꎬ机械能通过电磁感应的作用转变成了热能ꎬ超导主磁体系统中直流载流的超导线圈几乎不存在损耗ꎬ其主要损耗为低温冷却系统损耗和旋转电机损耗ꎬ而对于大功率的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中ꎬ旋转工件的电机损耗占主导ꎬ电机的效率很高ꎬ因此新型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的效率可以提升很多ꎮ此外由于主磁体具有良好的磁场梯度变化均匀性和稳定性ꎬ新型超导感应加热技术中还具有加热均匀ꎬ加热可重复性好ꎬ无需大功率无功补偿的优点ꎮ图1㊀超导感应加热与常规技术耗能对比Fig.1㊀EnergyconsumptioncomparisonofIHtechnology3 新型超导感应加热原理探索研究现状2002年ꎬ挪威SINTEF能源研究所和科技大学的研究者M.Runde和N.Magnusson尝试采用超导线圈来代替传统感应加热中的铜线圈ꎬ可以使加热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ꎬ在研究中指出ꎬ超导感应加热器的效率很大程度取决于高温超导带材的性能ꎬ尤其是超导带材交流损耗的幅值会对效率影响很大[19]ꎮ通过用Bi带绕制超导线圈并通有交流电进行系列试验ꎬ如图2所示ꎬ线圈的设计值为190A/10kWꎬ测试中线圈仅达到108A/2kWꎬ此时的效率仅为35%ꎬ未达到其设计效率59%ꎬ并在结论中再次提及超导线圈中交流电产生的交流损耗成为影响效率的重要因素ꎬ更低交流损耗的超导带材绕制的线圈会提升效率[20ꎬ21]ꎮ研究工作首次探索了通过采用超导线圈通交流电的方式来提高铝棒加热的效率的可行性ꎬ进行了10kW的超导感应加热系统的初步设计ꎬ并在实验中未能实现满功率运行及设计效率ꎬ科研工作的启示是ꎬ高温超导带材的交流损耗成为交流背景磁场式超导感应加热的瓶颈ꎬ用于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的超导磁体尚需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构造以实现预期的电流及功率设计值ꎮ2004年ꎬ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研究小组通过理论分析及优化设计对基于Bi2223高温超导带材的感应加热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与概念设计[22]ꎮ如图3所示ꎬ采用超导螺线管磁体直流载流产生直流背景磁场ꎬ在平行磁场中旋转两个工件切割磁力线产生涡流加热的结构ꎬ通过最大化平行磁场沿线圈径向的梯度变化来最大化输出功率的优化目标来设计超导磁体ꎬ采用了有限元电磁场算法耦合二次规划张㊀东ꎬ肖立业ꎬ林良真.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研究综述[J].电工电能新技术ꎬ2020ꎬ39(7):45 ̄53.47㊀法优化设计了超导磁体ꎬ基于传导冷却Bi2223超导磁体的稳定性分析来确定磁体的失超电流ꎮ文中指出ꎬBi2223高温超导线圈可以用在新型感应加热中ꎬ并可以把感应加热总的电热转换效率提高到90%以上ꎮ研究工作首次探索了在螺线管磁体的平行磁场中采用旋转工件于径向梯度变化的磁场中产生变化的磁通进而产生涡流加热ꎮ从科研工作中得到的启示是ꎬBi2223可以用于高温超导感应加热主磁体中ꎬ同时本文主要旨在分析磁体的优化设计及分析平行磁场旋转工件式感应加热结构的可行性ꎬ其系统的功率分析和工件的效率计算仅为估算ꎬ需要进一步细化ꎮ图2㊀10kW超导感应加热原理样机Fig.2㊀10kWsuperconductingIHprototype图3㊀平行磁场原理的超导感应加热结构Fig.3㊀ParallelmagneticsuperconductingIH2005年意大利研究小组开展了用于非铁磁性金属材料加热的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的可行性研究ꎮ他们研究的整体思路为:驱动工件旋转于直流超导磁体产生的静态磁场中ꎬ由于超导磁体直流通电产生静态磁场ꎬ因此没有磁体交流损耗ꎬ系统的效率主要为驱动电机的效率ꎮ建立了等效热网络方法的数学模型并计算背景磁场下的工件的温度分布ꎮ研究发现:工件中的温度分布与磁场不均匀性㊁旋转角速度无关ꎬ在工件轴向两端面以及径向透入深度位置处温度梯度有明显变化ꎬ在工件的中部的温度梯度变化很小[23 ̄25]ꎮ之后通过仿真平台ꎬ对铝锭转速㊁外磁场强度以及加热时长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做了对比㊁分析ꎬ并研究其对加热功率㊁温度均匀性的影响ꎮ通过永磁磁体构造了等效背景磁场的实验平台ꎬ测试了转速㊁磁场以及温度之间的数据ꎮ提出了鞍形磁体(见图4)超导磁体结构改善铝工件由端部效应引起的轴向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26ꎬ27]ꎮ图4㊀鞍形线圈的超导感应加热结构Fig.4㊀SaddlecoilforsuperconductingIH2008年ꎬ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工技术大学和德国汉诺威大学的学者合作开发二维和三维数值仿真程序对螺线管磁体端部磁场感应加热的模型进行了电磁和热过程的仿真求解[28ꎬ29]ꎬ分析了磁体的结构对于工件中温度分布的影响ꎬ可以通过采用合理的磁体构型来降低工件端部过热ꎮ研究的意义在于建立的数值模型为接下来研究加热过程的参数ꎬ优化铝压延过程ꎬ优化工件内部温度分布的研究做了前期工作ꎬ同时在三维求解模型中ꎬ考虑了通过导磁环技术调整磁场来提高工件温度的分布均匀性ꎮ研究中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仅适用于无铁磁的模型ꎮ2011年ꎬ阿尔及利亚的研究者提出了组合结构线圈中通过线性运动来对铝工件感应加热的线圈结构(见图5)ꎬ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组合结构的优化设计[30]ꎮ研究的意义在于首次提出通过直流背景磁场中工件线性运动的感应加热主磁体结构ꎮ计算为二维场分析ꎬ未能分析工件端部的加热情况ꎬ而且采用的直线运动的结构要求主磁体的长度很长ꎬ很大程度降低了这种结构的实用性ꎮ2018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小组提出了新型多磁路高温超导感应主磁体结构如图6所示ꎬ通过并行连接多个磁路ꎬ可更充分有效地利用高温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ꎮ同时给出了新结构的适用范围与准则ꎮ研究工作还包括设计了图7ꎬ图8和图9所示兆瓦级感应加热磁体系统ꎮ48㊀电工电能新技术第39卷第7期图5㊀直线运动超导感应加热结构Fig.5㊀LinearmotionsuperconductingIHstructure图6㊀多磁路新型感应加热结构Fig.6㊀IHstructurewithmultimagneticcircuit图7㊀MW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主磁体系统Fig.7㊀MainmagnetsystemforMWclassHTSIH图8㊀MW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主磁体电磁分布Fig.8㊀ElectromagneticfielddistributionofmainmagnetsystemusedforMWclassHTSIH图9㊀MW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系统功率和加热周期Fig.9㊀OutputpowerandheatcycleoftheMWHTSIH㊀㊀主磁体由铁心和YBCO高温超导材料绕制的高温超导线圈组成ꎮ磁体系统由两台AL325通用制冷机冷却ꎬ工作温度为20~30Kꎬ加热工件的转速为240~720r/minꎬ对于Φ446ꎬ1 5m加热工件7min以内可以达到500ħ加热温度ꎬ系统效率可以达到80%[31]ꎮ4 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示范项目发展现状2005年ꎬ欧洲开展了超导感应加热项目AL ̄HEATER的研究[32ꎬ33]ꎬ目标是设计并研制一台200kW的MgB2超导感应加热原理样机(见图10)ꎬ计划2007年进行样机的制造ꎬ2008年进行系统的实验测试工作ꎮ其研究团队来自于挪威SINTEFEner ̄gyResearch研究所ꎬ德国FraunhoferGesellschaftꎬ芬兰Tampere理工大学ꎬ波兰有色金属研究所ꎬ意大利Columbus超导公司ꎬ波兰GKKetyꎬ德国SMSElo ̄thermꎬHannover大学ꎬ以及捷克共和国SkodaVyz ̄kumꎮ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㊁挪威SINTEF能源研究所㊁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ꎬ开展了低温系统设计项目研究ꎬ低温系统定位为制冷机传导冷却的低温系统ꎬ研究工作包括低温系统中涉及的热损耗计算ꎬ机械性能评估ꎬ电流引线优化等关键技术[34]ꎮ挪威科技大学研究了MgB2超导材料的接头以及磁体设计工作[35]ꎮ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开展了MgB2超导磁体的稳定性研究[36 ̄42]ꎮALHEATER项目研究工作的意义在于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基于空心螺线管DC磁场下旋转铝棒工件的新型超导感应加热技术ꎬ其主磁体为外径1 16m的大口径MgB2磁体ꎬ磁体的接头和稳定性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ꎬ但是能够检索的研究工作仅为部件的集成及低温测试ꎬ后期的系统级的测试未见报道ꎮ张㊀东ꎬ肖立业ꎬ林良真.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研究综述[J].电工电能新技术ꎬ2020ꎬ39(7):45 ̄53.49㊀图10㊀ALHEATER超导感应加热项目Fig.10㊀ALHEATERsuperconductingIHproject㊀㊀2007年5月ꎬ德国Bültmann公司与ZenergyPower公司合作开展超导感应加热技术研究ꎬ于2008年成功研制了可用于加热铝锭㊁铜锭的新型感应加热设备(见图11)ꎬ其电热转换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ꎬ并能够通过改善金属锭的透热深度获得更加均匀的温度分布㊁更短的加热时间和更高的生产效率ꎮ系统包括两套电机拖动系统ꎬ每台功率360kWꎬ总效率达到85%[43]ꎮ研究工作的意义在于首次研发750kW量级的有铁心的超导感应加热装置并成功在企业的生产线上示范运行ꎮ图11㊀750kW高温超导感应加热项目示范运行Fig.11㊀750kWHTSIHdemonstration韩国的J.Choi团队开展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的研究ꎮ2014年研制了10kW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系统ꎬ高温超导磁体中采用了无绝缘技术ꎬ磁体运行温区为45 9Kꎬ运行电流为100Aꎬ两个铁心之间中心磁场为0 2Tꎮ系统在转速1760r/min下对4 1kg铝工件进行了旋转加热测试ꎬ工件在480s后加热温度为500ħ[44]ꎮ接下来的研究为10kW级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系统的性能评估ꎬ并对铝㊁铜㊁铁等多种金属加热工况下进行了效率分析ꎬ同时ꎬ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多种材料的加热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ꎮ研究结果证明了超导直流感应加热系统在黑色金属ꎬ有色金属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ꎬ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应用[45]ꎮ2018年提出了两种低温恒温器设计应用于传导冷却高温超导磁体ꎬ研究了高温超导磁体的损耗㊁温升以及失超过程的超导磁体稳定性ꎮ采用有限元法对单级和二级制冷机的冷却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ꎮ研究结果将应用于300kW级超导感应加热器的制造[46]ꎮ300kW超导感应加热用磁体和低温系统已经完成了研制ꎬ如图12所示ꎮ小组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跑道线圈磁体结构以及直线运动的感应加热方式[47]ꎮ图12㊀300kW超导感应加热项目磁体系统Fig.12㊀Magnetsystemfor300kWsuperconductingIH国内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同北京交通大学㊁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㊁上海交通大学的团队共同开展了高温超导感应加热技术的研究以及MW级示范样机的研制ꎮ研究工作将无绝缘磁体技术㊁变铁心气隙结构应用于超导感应加热系统中ꎬ这种变气隙结构可以获得可调节的加热梯度[48 ̄50]ꎬ2018年完成了MW级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样机的研制ꎮ主磁体气隙磁场为0 5Tꎮ为克服启动时的低转矩特性ꎬ提出了FES启动方式应对电机拖动系统的低转矩特性ꎮ系统中采用了可调气隙技术获得了轴向100ħ范围内的可调温度梯度[51]ꎮ如图13所示ꎬ2019年1MW高温超导感应加热通过了满负荷的测试ꎮ5 新型超导感应加热技术发展趋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㊀㊀从前面所述的文献可以看出ꎬ新型感应加热技术未来将在金属材料透热处理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ꎮ高温超导感应加热技术沿着大功率高效率的方向发展ꎮ高温超导感应加热技术在原理性探索ꎬ示50㊀电工电能新技术第39卷第7期图13㊀1MW超导感应加热装置Fig.13㊀1MWsuperconductingIHdevice范样机运行方面已经展开了一些研究工作ꎮ但是在高温超导感应加热新结构㊁高温超导主磁体系统㊁大功率超导感应加热设计等方面尚有很多的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有待深入研究ꎮ(1)在新型感应加热新结构方面:探索更能体现高效率㊁大容量㊁高稳定性并能展示超导技术优势的高温超导感应加热新拓扑结构ꎬ形成优势机理以及系统级的相关设计和工程实践等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ꎮ(2)开展新型高温超导感应加热主磁体的基础问题研究:基于Bi2223㊁YBCO㊁MgB2等实用化超导材料的面向高温超导感应加热主磁体应用的特性研究ꎬ探索多种超导材料构造大口径超导主磁体的可行性并明确适用范围ꎬ研究机械应力效应引起的高温超导磁体性能退降的机理及解决方法ꎬ研究高温超导磁体的热失控以及磁体稳定性ꎮ(3)大容量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系统的瞬态过程研究ꎬ如结合输出特性的瞬态调功过程研究ꎬ在系统故障状态下的瞬态过程研究ꎬ在瞬态变化的过程中系统部件尤其是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策略都值得深入研究ꎮ(4)开展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系统面向工程化应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ꎮ针对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主磁体结构ꎬ不同低温制冷方式和优化运行方式ꎬ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探索未来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ꎮ6 结论感应加热技术在诸多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ꎮ高温超导感应加热技术依据直流背场下旋转工件涡流加热这种高效率的直流感应加热新原理ꎬ结合了产生背景磁场的低损耗高温超导磁体技术以及旋转工件高效率的电动机旋转拖动技术ꎬ实现了电能为主的加热方式替代以及大功率高效率新的电加热技术革新ꎮ新型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的效率有望达到80%~85%ꎮ相比目前40%的效率ꎬ提升感应加热的效率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ꎮ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中金属热处理领域ꎬ能源转型提出了以电能为主㊁电加热替代燃气加热以及采用更高效率感应加热技术的需求ꎮ新型高温超导感应加热技术预期未来将在金属材料透热处理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ꎮ参考文献(References):[1]JohnDaviesꎬPeterSimpson.Inductionheatinghandbook[M].UK:Mcgraw ̄hillBookCompanyꎬ1979. [2]国家统计局(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Statisticalbulletinonna ̄tional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2019)[R].2020.[3]沈庆通ꎬ梁文林(ShenQingtongꎬLiangWenlin).现代感应热处理技术(Moderninductionheattreatmenttech ̄nology)[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Beijing:ChinaMachinePress)ꎬ2008.[4]王晓勇(WangXiaoyong).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用主磁体的电磁优化设计及热稳定性研究(Electromagneticoptimizationdesignandthermalstabilityofhightempera ̄turesuperconductingmagnetforinductionheating)[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2017.[5]肖立业ꎬ林良真(XiaoLiyeꎬLinLiangzhen).超导技术在未来直流输电中的应用(Superconductingapplica ̄tionsforDCpowertransmissioninfuture)[J].电工电能新技术(AdvancedTechnologyofElectricalEngineer ̄ingandEnergy)ꎬ2014ꎬ33(5):1 ̄4. [6]丘明(QiuMing).超导输电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Applicationsofsuperconductingpowertransmissioninpowergrid)[J].电工电能新技术(AdvancedTech ̄nology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dEnergy)ꎬ2017ꎬ36(10):55 ̄62.[7]陈中ꎬ肖立业ꎬ王海风(ChenZhongꎬXiaoLiyeꎬWangHaifeng).超导电力技术在未来智能电网应用研究(Studyofapplicationsbasedonsuperconductingpow ̄ertechnologyinsmartgrid)[J].电工电能新技术(AdvancedTechnology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dEn ̄ergy)ꎬ2010ꎬ29(1):49 ̄53.[8]梁爽ꎬ张东ꎬ陈彪ꎬ等(LiangShuangꎬZhangDongꎬ张㊀东ꎬ肖立业ꎬ林良真.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研究综述[J].电工电能新技术ꎬ2020ꎬ39(7):45 ̄53.51㊀ChenBiaoꎬetal.).500kW高温超导发电机负载三相断路故障运行分析(Three ̄phaseloadbreakingfaulta ̄nalysisof500kWhigh ̄temperaturesuperconductinggen ̄erator)[J].电工电能新技术(AdvancedTechnology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dEnergy)ꎬ2019ꎬ38(1):76 ̄81.[9]高晓晶ꎬ胡元潮ꎬ段志强ꎬ等(GaoXiaojingꎬHuYuanchaoꎬDuanZhiqiangꎬetal.).连续脉冲电源用超导脉冲变压器设计与试验研究(Designandtestre ̄searchofHTSpulsedpowertransformerforrepetitivepulsepowersupply)[J].电工电能新技术(AdvancedTechnology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dEnergy)ꎬ2019ꎬ38(3):82 ̄88.[10]宋文峰ꎬ王倩ꎬ李亚楠ꎬ等(SongWenfengꎬWangQianꎬLiYananꎬetal.).基于电阻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的双馈风电场故障穿越策略研究(Researchonfaultride ̄throughofDFIGwindfarmbasedonresistivetype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ingfaultcurrentlimit ̄er)[J].电工电能新技术(AdvancedTechnology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dEnergy)ꎬ2019ꎬ38(1):39 ̄46.[11]HuiDꎬWangZKꎬZhangJYꎬetal.Fieldtestanddem ̄onstratedoperationof10 5kV/1 5kAHTSfaultcurrentlimiter[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 ̄tivityꎬ2007ꎬ17(2):2055 ̄2058.[12]XiaoLiyeꎬWangZikaiꎬDaiShaotaoꎬetal.Fabricationandtestsofa1MJHTSmagnetforSMES[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2008ꎬ18(2):770 ̄773.[13]XiaoLiyeꎬDaiShaotaoꎬLinLiangzhenꎬetal.Develop ̄mentoftheWorld sfirstHTSpowersubstation[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2012ꎬ22(3):5000104.[14]ZhangDongꎬDaiShaotaoꎬTengYupingꎬetal.Testingresultsforthecablecoreofa360m/10kAHTSDCpow ̄ercableusedintheelectrolyticaluminumindustry[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2013ꎬ23(3):5400504.[15]ZhangDongꎬXiaoLiyeꎬSongNaihaoꎬetal.Researchontheconduction ̄cooledYBCOmagnetforanMWclassin ̄ductionheatingsystem[J].IEEETransactionsonAp ̄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2018ꎬ28(3):1 ̄5. [16]王晓勇ꎬ张东ꎬ马韬ꎬ等(WangXiaoyongꎬZhangDongꎬMaTaoꎬetal.).感应加热用传导冷却YBCO高温超导磁体的热稳定性实验研究(Experimentalre ̄searchonthermalstabilityofconduction ̄cooledYBCOmagnetforinductionheating)[J].电工电能新技术(AdvancedTechnology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dEn ̄ergy)ꎬ2017ꎬ36(4):16 ̄23.[17]唱鹤鸣(ChangHeming).感应炉熔炼与特种铸造技术(Inductionfurnacemeltingandspecialcastingtech ̄nology)[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Beijing:Met ̄allurgicalIndustryPress)ꎬ2002.[18]DaviesEJ.Conductionandinductionheating[M].Lon ̄donꎬUKꎬ1990.[19]RundeMꎬMagnussonN.Inductionheatingofaluminiumbilletsusingsuperconductingcoils[J].PhysicaCꎬ2002ꎬ372(376):1339 ̄1341.[20]RundeMꎬMagnussonN.Designꎬbuildingandtestingofa10kWsuperconductinginductionheater[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2003ꎬ13(2):1612 ̄1615.[21]MagnussonNꎬRundeM.Efficiencyanalysisofahigh ̄temperaturesuperconductinginductionheater[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2003ꎬ13(2):1616 ̄1619.[22]IiroHiltunenꎬAkiKorpelaꎬRistoMikkonen.SolenoidalBi ̄2223/Aginductionheaterforaluminumandcopperbil ̄lets[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 ̄tyꎬ2005ꎬ15(2):2356 ̄2359.[23]FabbriMꎬMorandiAꎬNegriniF.Temperaturedistribu ̄tioninaluminumbilletsheatedbyrotationinstaticmag ̄neticfieldproducedbysuperconductingmagnets[J].COMPEL:TheInternationalJournalforComputationandMathematicsin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ingꎬ2005ꎬ24(1):281 ̄290.[24]AraneoRꎬDughieroFꎬFabbriMꎬetal.ElectromagneticandthermalanalysisoftheinductionheatingofaluminumbilletsrotatinginDCmagneticfield[J].COMPEL:TheInternationalJournalforComputationandMathematicsin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ingꎬ2008ꎬ27(2):467 ̄479.[25]FabbriMꎬForzanMꎬLupiSꎬetal.Experimentalandnu ̄mericalanalysisofDCinductionheatingofaluminumbil ̄lets[J].IEEETransactionsonMagneticsꎬ2009ꎬ45(1):192 ̄200.[26]FabbriMꎬMorandiAꎬRibaniPL.DCinductionheatingofaluminumbilletsusingsuperconductingmagnets[J].COMPEL:TheInternationalJournalforComputationandMathematicsin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ingꎬ2008ꎬ27(2):480 ̄490.[27]MorandiAꎬFabbriMꎬRibaniPL.Designofasupercon ̄ductingsaddlemagnetforDCinductionheatingofalumi ̄numbillets[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 ̄ductivityꎬ2008ꎬ18(2):816 ̄819.[28]ZlobinaMꎬNackeBꎬNikanorovAꎬetal.Numericalmodellingofaninnovativeinductionheatingtechniqueforaluminiumextrusionprocess[A].3rdInternationalFo ̄52㊀电工电能新技术第39卷第7期rumonStrategicTechnologiesꎬIFOST2008:IEEE[C].2008 487 ̄491.[29]ZlobinaMꎬNackeBꎬNikanorovA.AdaptiveinductionsystemforheatingofaluminiumbilletbyrotationinDCmagneticfield[A].Hannover:InternationalScientificColloquiumModellingforElectromagneticProcessing[C].2008.[30]HakimBensaidaneꎬYoucefOuazirꎬThierryLubinꎬetal.InductionheatingofaluminumbilletswithlinearmotioninastrongDCmagneticfield:Magnetothermalanalysisintwo ̄dimensional[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 ̄perconductivityꎬ2011ꎬ21(4):3479 ̄3487.[31]ZhangDongꎬXiaoLiyeꎬSongNaihaoꎬetal.Researchontheconduction ̄cooledYBCOmagnetforanMWclassin ̄ductionheatingsystem[J].IEEETransactionsonAp ̄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2018ꎬ28(3):4602305. [32]MagnussonNꎬRundeM.A200kWMgB2inductionheaterproject[A].Proceedingsofthe7thEuropeanConference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C].ViennaꎬAustriaꎬ2006 1019 ̄1022.[33]StenvallAꎬMagnussonNꎬJelinekZꎬetal.Electromag ̄neticviewpointsona200kWMgB2inductionheater[J].PhysicaCꎬ2008ꎬ468:487 ̄491.[34]HiltunenIꎬStenvallAꎬKorpelaAꎬetal.Cryogenicde ̄signoftheALUHEATproject[J].AdvancesinCryogenicEngineering:TransactionsoftheCryogenicEngineeringConferenceProceedingsꎬ2008ꎬ53:1015 ̄1022. [35]FrodeSætre.SplicingandcoilwindingofMgB2supercon ̄ductors[D].Norwegian:Norweg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2008.[36]StenvallAntti.AnelectricalengineeringapproachtothestabilityofMgB2superconductor[D].Tampere:Tampere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2006.[37]StenvallAꎬHiltunenIꎬKorpelaAꎬetal.Achecklistfordesignersofcryogen ̄freeMgB2coils[J].SuperconductorScienceandTechnologyꎬ2007ꎬ20:386 ̄391. [38]StenvallAꎬKorpelaAꎬMikkonenRꎬetal.Criticalcur ̄rentofanMgB2coilwithaferromagneticmatrix[J].Su ̄perconductorScienceandTechnologyꎬ2006ꎬ19(1):32 ̄38.[39]StenvallAꎬKorpelaAꎬMikkonenRꎬetal.Stabilitycon ̄siderationsofmultifilamentaryMgB2tape[J].Supercon ̄ductorScienceandTechnologyꎬ2006ꎬ19(2):184 ̄189.[40]StenvallAꎬKorpelaAꎬMikkonenRꎬetal.Quenchanal ̄ysisofMgB2coilswithaferromagneticmatrix[J].Super ̄conductorScienceandTechnologyꎬ2006ꎬ19(6):184 ̄187.[41]StenvallAꎬKorpelaAꎬLehtonenJꎬetal.Currenttransferlengthrevisited[J].SuperconductorScienceandTech ̄nologyꎬ2007ꎬ20(12):92 ̄99.[42]StenvallAnttiꎬKorpelaAkiꎬMikkonenRistoꎬetal.Dis ̄crepanciesinmodelingmagnetsutilizingMgB2conductorwithferro ̄andnon ̄magneticmatrixconfigurations[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2007ꎬ17(2):2369 ̄2372.[43]MagneRundeꎬNiklasMagnussonꎬChristophFulbierꎬetal.Commercialinductionheaterswith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orcoils[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2011ꎬ21(3):1379 ̄1383. [44]ChoiJꎬKimKꎬParkMꎬetal.Practicaldesignandoper ̄atingcharacteristicanalysisofa10kWHTSDCinductionheatingmachine[J].PhysicaC:Superconductivityꎬ2014ꎬ504:120 ̄126.[45]ChoiJꎬKimSꎬKimKꎬetal.Designandperformancee ̄valuationofamulti ̄purposeHTSDCinductionheatingmachineforindustrialapplications[J].IEEETransac ̄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2015ꎬ25(3):3700105.[46]ChoiJꎬKimSꎬKimKꎬetal.CharacteristicanalysisofasampleHTSmagnetfordesignofa300kWHTSDCin ̄ductionfurnace[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 ̄perconductivityꎬ2016ꎬ26(3):3700405.[47]KimJꎬHahnSꎬChoiJꎬetal.Adesignstudyonamulti ̄billetHTSinductionheaterwithREBCOracetrackcoils[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2019ꎬ29(5):4603205.[48]YangJꎬGaoHꎬWangYWꎬetal.Designandexperi ̄mentalresultsofaDCinductionheaterprototypeforalu ̄minumbillets[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 ̄conductivityꎬ2014ꎬ24(3):0500704.[49]WangYWꎬPingYꎬLiKꎬetal.Analysisandcompari ̄sonbetweenno ̄insulationandmetallicinsulationREBCOmagnetfortheengineeringdesignofa1 ̄MWDCinductionheater[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 ̄tivityꎬ2017ꎬ27(4):3700105.[50]YangPꎬWangYWꎬQiuDRꎬetal.Designandfabrica ̄tionofa1 ̄MWhigh ̄temperaturesuperconductorDCin ̄ductionheater[J].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 ̄conductivityꎬ2018ꎬ28(4):3700305.[51]HuLeiꎬMaTaoꎬDaiShaotaoꎬetal.Experimentalinves ̄tigationonconductioncoolingoflargediametersupercon ̄ductinginductionheatingmagnet[A].2ndInternationalSymposiumonApplicationofMaterialsScienceandEner ̄gyMaterials[C].ShanghaiꎬChinaꎬ2018 072028.张㊀东ꎬ肖立业ꎬ林良真.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研究综述[J].电工电能新技术ꎬ2020ꎬ39(7):45 ̄53.53㊀ReviewofHTSDCinductionheatingtechnologiesZHANGDong1ꎬ2ꎬ3ꎬXIAOLi ̄ye1ꎬ2ꎬ3ꎬLINLiang ̄zhen1ꎬ3(1.InstituteofElectricalEngineeringꎬ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Beijing100190ꎬChinaꎻ2.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Beijing100049ꎬChinaꎻ3.KeyLaboratoryofAppliedSuperconductivityꎬ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Beijing100190ꎬChina)Abstract:ComparedwiththeconventionalACinductionheatingtechnologyꎬ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ing(HTS)DCinductionheating(IH)technologycangreatlyimprovetheheatingefficiencyofmetalmaterialsthroughheattreatment.Italsohastheadvantagesoffastheatingspeedꎬuniformheatingandgoodrepeatabilityofheatingprocess.Ithaswideapplicationprospectsinmetalsmeltingandcalendaringprocessingindustry.Inthispaperꎬtheresearchstatusof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ingDCinductionheatingprincipleandnewstructureofmainmag ̄netareintroducedindetail.Thedevelopmentofdemonstrationprototypeof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ingDCinductionheatingisintroduced.Theadvantagesandformationmechanismof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ingDCinductionheatingaresummarized.Thedevelopmenttrendꎬkeytechnologiesandscientificproblemsofhightemper ̄aturesuperconductingDCinductionheatingtechnologyarediscussed.Theresultsofthispaperwillproviderefer ̄encefortheresearchofHTSDCinductionheatingtechnology.Keywords:HTSꎻDCinductionheatertechnologyꎻnovelstructureofmainmagnetꎻenergysavingprinciple。
中国近百年在物理上的成就 事件
中国近百年在物理上的成就事件中国近百年来在物理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和事件。
这些成就涉及到了从基础物理研究到应用物理技术等多个领域,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初,中国的物理研究受到了西方物理学的影响,一批杰出的物理学家相继涌现。
1910年,中国第一所大学北京大学成立了物理系,创办了物理实验室,开始了中国现代物理教育的历史。
在物理基础研究方面,中国的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相对论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以陈南燕为代表的一批物理学家为了寻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统一,提出了“物象”理论。
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物象观,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在一起,虽然理论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但是为中国的基础物理研究树立了标杆。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高能物理研究开展,中国最早参与国际高能物理合作的项目,建设了“南极”高能物理实验站,这是中国与国际物理界进行广泛合作的第一个项目,标志着中国高能物理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先河。
在应用物理领域,中国近百年来在天文学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
中国的天文学家首次测量地球半径和地球自转周期,建造了多台大型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参与了“天问一号”、“天问二号”、嫦娥探月工程等多个航天项目,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中国在激光技术、纳米技术、核物理、固体物理、等物理学研究领域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中国的科学家在开展纳米技术研究中发明了“金纳米棒”,并首次实现了对单个分子进行直接观察。
在核物理方面,中国的科学家成功地研发了重离子加速器,为中国的核物理研究开创了新的方向。
中国在固体物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
中国的物理学家在半导体材料和光电子器件方面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研究了高温超导材料,研制出了各种新型光电子器件。
近年来,中国在量子通信、超导、激光技术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中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量子通信的卫星传输实验,这一成就被誉为首次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量子通信网络。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物性和超导机理研究
2010.5.7 4:55:09 PM
科研进展
构半导体纳米材料,研制出具有SERS活性 和生物敏感性的电学/光学多功能传感器。 英国皇家化学会、英国物理学会在网页显 著位置对上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此外, 研究组发现了纳米结构表面荧光共振能量 转移的放大效应,设计出纳米结构表面的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光诱导电子能量转移 双向可逆的荧光开关,结合纳米表面的选 择性分子识别,实现了对痕量爆炸物气氛 和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相关论文在Chem.
量子计算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
江峰研究组和香港中文大学刘仁保等专家合
利用最优动力学解耦的固态系 统电子自旋共振实验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年报2010 13
DA10040204-2-p1-15-cs3.indd 13
2010.4.26 10:45:10 AM
科研进展
在Nature 发表。Nature 指出,该研究“被证 明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并且有效对抗量 子信息流失的一个重要资源”,“向实现量 子计算迈出的重要一步”。
Eur-J 发表。
囚禁汞离子微波频标研究
武汉物
理与数学研究所囚禁离子研究组在高性能汞离 子微波频标研究中,在国内首次实现囚禁汞
Chem.Eur-J报道纳米敏感 材料及仿生器件研究
离子微波频标闭环锁定,并连续运行十多个小 时。初步测试表明,稳定度达5.6×10-13/1000 秒、2.2×10-13/4096秒。与现行原子频标相 比,囚禁离子频标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稳定 度、相对体积小等特点,目前只有少数发达 国家研制成功。
高维拟线性波方程可控性研究
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姚鹏飞研究组为解决 变系数波方程可控性的著名难题,首次创 造性地引入黎曼几何方法,并将其与非线 性偏微分方程理论相结合,得出了高维拟 线性波方程在任意平衡态附近的局部可控
二维高温超导体机理
而,当需要进一步提高频率时,这些器件便遭遇到瓶颈:HBT的截止频率最终被基区渡越时间所限制,而HET则受限于无孔、低阻的超薄金属基区的制备难题。
近年来,石墨烯作为性能优异的二维材料备受关注,人们提出将石墨烯作为基区材料制备晶体管,其原子级厚度将消除基区渡越时间的限制,同时其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也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的低阻基区。
“目前已报道的石墨烯基区晶体管普遍采用隧穿发射结,然而隧穿发射结的势垒高度严重限制了该晶体管作为高速电子器件的发展前景。
”该研究团队负责人表示。
他们通过半导体薄膜和石墨烯转移工艺,首次制备出以肖特基结作为发射结的垂直结构的硅—石墨烯—锗晶体管。
该研究人员表示,与已报道的隧穿发射结相比,硅—石墨烯肖特基结表现出目前最大的开态电流和最小的发射结电容,从而得到最短的发射结充电时间,使器件总延迟时间缩短了1000倍以上,器件的截止频率由约1.0MHz提升至1.2GHz。
据悉,我国科研人员同时对器件的各种物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实验数据建模发现了该器件具有工作于太赫兹领域的潜力,这将极大提升石墨烯基区晶体管的性能,为未来最终实现超高速晶体管奠定了基础。
二维高温超导体机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教授与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张远波课题组合作,在揭示高温超导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超导是物理学中最迷人的宏观量子现象之一,是历久弥新的研究领域。
但是非常规高温超导的机理依然没有完全获解。
找到通向高温超导秘密之门的钥匙,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物理学家通常的研究方法是尝试用最简洁的模型来揭示世界本源规律。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具有形式多样的三维层状晶体结构,迄今发现的所有铜基超导体的晶体结构均含有相同的铜氧结构单元。
这些铜氧结构单元被认为是高温超导电性的起源,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在研究高温超导机理时,主要基于铜氧面结构单元建立二维理论模型。
因此,在实验上验证含有铜氧结构单元单层的二维超导体是否与相应的大块晶体具有相同的超导电性和正常态物理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赵忠贤中国高温超导领军人
2017年 3月31日,“世界因你而美丽 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举办,赵忠贤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地把做科研比作打麻将,“科学研究是会有突破的,每一次新的突破,就像麻将和牌,会带来特别的喜悦和快乐。
”在赵忠贤看来,超导研究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能将个人兴趣与生活结合起来,是最理想的选择。
”他说,“我每研究一段时间后就能看到新的东西。
虽然有时生活苦一些,干活累一些,但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能够看到崭新的世界,我感到很快乐。
”做有价值的事爱好在此,便不会觉得难以坚持。
高温超导材料的探索曾经一度陷入低迷,一些研究者纷纷离开这个领域转投他处。
难度极高,道阻且长,赵忠贤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一生不辍,不仅仅是兴趣使然,浓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他一路走下来的精神支柱。
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赵忠贤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该奖项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自2000年正式设立至今,全国仅有27位科学家获奖。
超导体对信息通讯、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很大影响。
赵忠贤认为,高温超导是科技前沿,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一旦成功,将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并且在探索过程中,它还能解决跟超导有关的其他问题。
高温超导必将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他说:“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作为一个中国人去做一些贡献,这本身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胸怀大我多年的成就使赵忠贤已然成为中国在国际物理学界的一枚鲜明符号,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
第5届国际超导大会主席、第26届国际低温物理大会主席、第12届国际超导大会主席,各种国际身份纷至沓来,但赵忠贤对此并不以为意。
同样,对于诺贝尔奖这项无数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他也并不热衷。
赵忠贤表示,获得诺贝尔奖不是自己的目标。
他培养和影响了大批领先全球的中国高温超导研究优秀人才,桃李遍天下。
“我愿做铺路石子,让年轻的朋友大展宏图。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中科大的成就
中科大的成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科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如在量子信息、高温超导、热核聚变、单分子科学、人工智能、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了系列突破。
2. 技术创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等。
3. 人才培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包括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学者和企业家。
4. 学术影响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机构之一。
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均居国内高校前列。
总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超导进行时——记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赵忠贤
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代表全体获奖者发言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超导研究史中,曾出现过两次高温超导重大突破,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和发现系列50K(开尔文,热力学温度单位)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面对接踵而来的各大奖项和荣誉,赵忠贤总是淡然处之。
他说:“我CHINA AWARD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了很多关于“老大哥”的新进展,卫星、火箭、半导体等,这更坚定了他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愿望。
不过,他最初的科学目标其实并不在超导。
高中毕业前,赵忠贤曾经考虑过学地质,因为寻找矿产资源很有意义。
可惜,体检时被误检为平足。
后来他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招生简章吸引,第一、第二志愿均填报了中科大,并于195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录取。
而这一年对于中国的超导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麦林·昂纳斯发现,在一定的低温状态下,某些固体的电阻会突然间降到一个很小的数值,几近于零。
这种状态就是超导。
了解近代历史的人或许会发现,在国际上发现超导的这一年,正好是我国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超导研究才开始慢慢拉开帷幕。
1952年,在海外留学研究多年的洪朝生先生,毅然决定放弃海外优渥的环境回国,并在钱三强先生的建议下投身于新中国低温物理事业的创建与发展。
1956年,由他们自行设计、自行加工的我国第一台氢气液化器调试成功,在国内首先获得了液氢。
1959年,在经历“试验—结果分析—改进—再试验”的多次反复之后,又在国内率先实现氦的液化。
实现氢与氦的液化,标志着我国低温物理研究得以展开。
这也为我国超导物理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氦的液化为我国创造了极低温的条件,而超导研究必须建立在极低温的基础上进行。
也就是说,只有在1959年实现氦液化并创造了极低温的条件之后,中国才能够做超导研究。
中国超导临界温度
中国超导临界温度
摘要:
1.中国超导临界温度的研究历程
2.中国超导临界温度的突破性进展
3.中国超导临界温度的应用前景
正文:
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在电能传输、磁浮列车、核磁共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超导临界温度是指在液氮温度(77 K)以上,超导材料可以表现出超导性质的最高温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科学家在超导临界温度的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1.中国超导临界温度的研究历程
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了超导研究的历程。
当时,国际上对超导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超导研究也处于跟随状态。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科学家逐渐在超导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2.中国超导临界温度的突破性进展
2008 年,中国科学家在超导临界温度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高温超导材料BaFe2O4 中,成功实现了临界温度为140 K 的超导性质。
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在超导临界温度的研究上迈入了国际领先行列。
2015 年,中国科学家再次刷新了超导临界温度的世界纪录。
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高压下对硫化氢进行了研究,成功实现了在203 K 的临界温度下
表现出超导性质。
这一成果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在超导临界温度研究领域的实力。
3.中国超导临界温度的应用前景
随着中国在超导临界温度研究上的突破,超导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未来,随着超导临界温度的提高,超导材料在电力传输、磁浮列车、核磁共振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总之,中国在超导临界温度的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王进喜事迹简介100字
王进喜事迹简介100字王进喜是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中国科学家和教育家。
他于1960年出生在中国江苏省镇江市,并在该地长大。
他自小就展示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影响了他高中时选择学习物理学。
王进喜在198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并于1986年毕业。
在校期间,他表现出极高的学术才能和出色的科研潜力。
毕业后,他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王进喜于1990年回到中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物质科学研究所工作。
他投身于高温超导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个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他与他的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温超导材料,这项成果为超导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并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除了在科研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外,王进喜还致力于培养年轻科学家的教育事业。
他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教授,并且是许多重要科研项目的指导导师。
他极具激励力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并让他们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王进喜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力,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被多个国际权威杂志评为封面文章,并被广泛引用。
他还多次获得了国家级和地区级的科学荣誉和奖励,如国家自然科学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等。
除了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王进喜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科普宣传。
他经常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讲,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并鼓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
他还参与一些科技创业项目,并为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
总之,王进喜是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事迹和贡献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养高水平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和国际间产生了广泛影响,对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教育事业也为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内容:- 王进喜:高温超导与固态电子学专家 [新浪科技]- 王进喜:建全球超导领域重要高效科学合作网络 [人民日报] - 王进喜:杂质与晶界对铁基超导材料性能的调控和优化 [中国科学院学部库]- 中国科学家王进喜荣获两项国际奖项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官网]- 物理领域研究的中国科学家王进喜,坐在了「南大曾国藩」的位置上 [科技日报]- 高温超导专家王进喜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民网]。
对中国物理学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中国物理学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物理学界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贡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物理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屡创佳绩,也对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中国的物理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声誉。
中国物理学家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各种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发表了大量优秀的科研论文,不断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中国的物理学研究机构也获得了多个国内外重要的奖项和荣誉,进一步增加了中国物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
其次,中国在基础物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中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在粒子物理学、量子力学、宇宙学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工作。
比如,中国科学家在巴坦克山引力波探测器项目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在碰撞黑洞合并中探测到引力波,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此外,中国还成功研制了多台杂交束缚态钙原子钟,实现了高精度漫游和纳米传感器的实验验证,为精密测量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同时,中国的物理学研究也积极投身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
中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新能源材料、半导体器件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中国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成为全球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跑者。
中国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此外,中国还积极发展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
中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年轻的物理学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优质的培养机会。
近年来,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在物理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年轻科学家,他们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声誉,并推动了中国物理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物理学界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贡献。
中国的物理学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和成果,不断提升了中国物理学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中国还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为物理学领域的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
相信在未来,中国的物理学研究将继续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赵忠贤高温超导的中国力量
25INTERNATIONAL TALENT 赵忠贤:高温超导的中国力量2020年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表示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传播、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本刊特开设“中国科学家”栏目,诚邀广大读者撰写文章,介绍中国科学家科学报国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3000—5000字,附至少3张相关照片(高清,1MB以上),并注明作者本人电话、邮箱和通信地址。
投稿邮箱:wetalent@。
编者按赵忠贤,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1941年1月30日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
1959—1964年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我国低温物理与技术的发源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4年他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从事第Ⅱ类超导体量子磁通运动研究,这一现象最早由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尼斯于1911年发现,之后不断有科学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1977年,赵忠贤在《物理》杂志上发文阐述对“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的看法。
从1976年起积极倡导、推动和践行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体(以下简称高温超导体)和相关机理研究,为高温超导研究在我国的启动、扎根和发展并进入国际前列作了突出贡献。
赵忠贤是国际上最早认识到柏诺兹和缪勒关于“在Ba-La-Cu-O 中存在35K超导性可能”(后获诺贝尔奖)的重要意义的少数几位学者之一。
该工作与他多年坚持的“结构不稳定性可以导致高临界温度”的思路产生共鸣。
1987年2月,赵忠贤及合作者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为Ba-Y-Cu-O,推动了国际高温超导研究热潮。
1987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物理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此奖项。
赵忠贤:探寻超导世界“新高度”
赵忠贤:探寻超导世界“新高度”
作者:暂无
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7年第2期
赵忠贤,生于1941 年,辽宁新民人,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1964年毕业于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
1987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学部委员(院士)。
赵忠贤长期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探索高温超导电性研究。
1983 年开始研究氧化物超导体BPB 系统及重费米子超导性,1986 年底在Ba-La-Cu-O 系统研究中注意到杂质的影响,并于1987 年初与合作者独立发现了临界温度为92.8K 的钇钡铜氧超导体。
1987 年获第三世界科学
院物理奖,1988 年获首届陈嘉庚物质科学奖,1989 年因“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电性的发现”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集体一等奖,200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5 年作为成员获中国科
学院杰出成就集体奖。
2009 年因对铁基超导的贡献与其他7 位学者获“求是”基金会“杰出
科技成就”集体奖。
2014 年初,因“40K 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2013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7 年1 月9 日获2016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插层FeSe高温超导体的高压研究进展
插层FeSe高温超导体的高压研究进展孙建平;程金光;Prashant Shahi;周花雪;倪顺利;王少华;雷和畅;王铂森;董晓莉;赵忠贤【摘要】通过对FeSe进行化学插层可以将其超导转变温度(Tc)从约8K提高到40 K以上,实现高温超导电性.最近,我们对两种插层FeSe高温超导材料(Li0.84Fe0.16)OHFe0.98Se和Li0.36 (NH3)yFe2Se2开展了高压调控研究,发现压力会首先抑制高温超导相(称为SC-Ⅰ相),然后在临界压力Pc以上诱导出第二个高温超导相(称为SC-Ⅱ相),呈现出双拱形T-P超导相图.这两个体系的Pc分别约为5和2 GPa,两个体系SC-Ⅱ相的最高Tc分别可以达到约52和55 K,比相应SC-Ⅰ相的初始Tc提高了10 K.对(Li0.84Fe0.16)OHFe0.98Se的正常态电输运性质分析表明,SC-Ⅰ和SC-Ⅱ相的正常态分别具有费米液体和非费米液体行为,意味着这两个超导相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还发现这两个体系的SC-Ⅱ相的Tc与霍尔系数倒数1/RH(∝载流子浓度ne)具有很好的线性依赖关系.对(Li0.84Fe0.16)OHFe0.98Se的高压X射线衍射测量排除了其在10 GPa以内发生结构相变的可能,因此Pc以上SC-Ⅱ相的出现和载流子浓度的增加很可能起源于压力导致的费米面重构.【期刊名称】《物理学报》【年(卷),期】2018(067)020【总页数】11页(P105-115)【关键词】插层FeSe;高温超导体;高压调控;超导Ⅱ相【作者】孙建平;程金光;Prashant Shahi;周花雪;倪顺利;王少华;雷和畅;王铂森;董晓莉;赵忠贤【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北京光电功能材料和微纳器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北京光电功能材料和微纳器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2;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铁基超导体是继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之后的第二个高温超导家族[1],自2008年被发现至今,吸引了国际上大量的关注[2,3].与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类似,铁基超导体也具有层状的准二维晶体结构,由超导层与电荷库层交替堆叠而成.根据超导层中铁原子的配位阴离子不同,铁基超导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FeAs基和FeSe基超导体.由于FeAs基超导体的材料体系丰富且高质量的单晶样品相对容易制备,是铁基超导体发现早期的主要研究对象.随着温度降低,它们的母体通常会发生四方-正交结构相变,并伴随形成长程反铁磁序;通过掺杂载流子或者施加化学/物理压力等调控手段,将结构相变和反铁磁序压制后会出现高温超导电性.目前,FeAs基超导体的最高超导转变温度(Tc)是在RFeAsO1−xFx(R= 稀土)体系中实现的55 K[4].由于大多数FeAs基超导体的费米面包含位于布里渊区中心(Γ点)的空穴口袋和布里渊区顶点(M点)的电子口袋,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空穴和电子费米面之间散射造成的费米面嵌套是造成高温超导电性的主要机理,而且超导配对波函数具有S±对称性[5].相对于FeAs基超导体,FeSe基材料表现出诸多特殊的电子性质,特别是Tc具有大范围的可调性,有望突破液氮温度,成为近年来铁基超导领域的研究热点[6].常压下随着温度降低,FeSe会首先在Ts≈90 K发生四方-正交结构相变[7],形成具有平面内各向异性的电子结构[8,9],称为电子向列相.但是与FeAs基超导体不同的是,FeSe 在向列相内并没有形成长程反铁磁序,目前对FeSe中电子向列序到底是起源于自旋涨落还是轨道序仍存在很大争议[10,11].随着温度继续降低,FeSe在非磁性的向列相内出现Tc≈8.5 K的超导电性[12].由于FeSe是费米面很小的补偿半金属,有研究指出其超导电性很可能处于BCS-BEC渡越区[13].尽管块材FeSe的Tc较低,但是人们发现电子掺杂可以大幅度提高其Tc到40 K以上,进入高温超导行列.本文称这种通过电子掺杂实现的高温超导相为超导I相(SC-I).常见的电子掺杂途径包括:化学插层(如KxFe2−ySe2[14],Lix(NH3)yFe2Se2[15],(Li1−xFex)OHFeSe[16]),门电压电场调控[17],Sr-TiO3衬底上生长单层FeSe薄膜等[18].特别是,人们发现单层膜FeSe的Tc高达65 K[19],甚至可能突破液氮温度[20],这激发了人们极大的研究热情.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测量显示,上述FeSe基高温超导体的费米面只有M 点附近的电子口袋,与FeAs基高温超导体的费米面拓扑结构截然不同,即空穴费米面的缺失使得费米面嵌套机理不再适用,这也给统一理解铁基超导机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1].因此,关于FeSe基超导体的高温超导机理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Tc成为近年来铁基超导领域的焦点问题.虽然电子掺杂可以大幅度提高FeSe的Tc,但是过掺杂会使得Tc趋于饱和甚至转变为绝缘体[22,23].目前,常压下通过电子掺杂的手段在块体FeSe基高温超导材料中达到的最高Tc约为47 K[17],比FeAs基超导体的最高Tc低了近10 K.这意味着,单纯通过电子掺杂提升FeSe基块材超导体的Tc存在极限,能否通过其他途径来进一步提高Tc至50 K以上,甚至趋近单层膜FeSe约65 K的Tc是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由于高压可以缩短原子间距进而调控材料中的微观相互作用和电子能带结构,因此高压调控是一条重要的途径.2012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孙力玲和赵忠贤团队[24]对AyFe2−xSe2(A=K,Tl,Rb)系列样品进行了高压研究,他们发现高压会首先抑制SC-I相,在Pc≈10 GPa时诱导出第二个高温超导相(SCII),其最高 nset达到约48.7 K,比SC-I相的Tc提高了近15 K,这表明对电子掺杂的插层FeSe施加物理压力是进一步提高其Tc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AyFe2−xSe2超导体系存在内禀的相分离,即超导相与铁空位有序的A2Fe4Se5反铁磁绝缘相总是共存的[25],而且A2Fe4Se5的空位有序和反铁磁序恰好在Pc附近消失[26],严重阻碍了人们对SC-II相的全面认知.此外,目前高压电输运测量所采用的金刚石压砧技术,通常将样品放置在固体传压介质中,其非静水环境不利于获得材料的本征压力效应,这造成不同研究组对AyFe2−xSe2的高压测量结果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27].另外,Izumi等[28]对Cs0.4(NH3)yFeSe的高压调控实验虽然也在Pc≈5—10 GPa观察到了高压诱导的SC-II相,但由于采用多晶粉末样品和固体传压介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高质量的插层FeSe单晶样品,另一方面需要能提供10 GPa量级良好静水压环境的高压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课题组[16]在2014年首次报道了电子掺杂的(Li1−xFex)OHFeSe高温超导样品,随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董晓莉和赵忠贤团队[29]利用水热合成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成功获得了高质量的单晶样品,常压下Tc最高可达42 K,并且不存在AyFe2−xSe2中的本征相分离问题.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的雷和畅课题组[30]在2017年成功制备了碱金属和液氨共插层的Lix(NH3)yFe2Se2单晶样品.这些高质量的插层FeSe单晶样品为开展深入的高压调控研究提供了保障.因此,我们利用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搭建的能达到最高15 GPa静水压的大腔体六面砧高压装置[31],对上述两种插层FeSe 高温超导单晶开展了仔细的高压调控研究[32,33],发现这两个体系都会在临界压力Pc以上出现SC-II相,最高Tc可以达到约52 K和55 K,比SC-I相的初始Tc提高了10 K,已经接近FeAs基高温超导体的最佳Tc,为进一步提高FeSe基超导体的Tc 提供了新思路.此外,高质量的电阻率数据还揭示了SC-II相的正常态具有非费米液体行为.本文将对上述插层FeSe高温超导材料的高压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关于(Li1−xFex)OHFeSe和Lix(NH3)yFe2Se2单晶样品的制备和常压下物性表征,分别可以参阅文献[29,30],而关于六面砧高压低温物性测试装置的介绍可以参考文献[31,34].2 (Li0.84Fe0.16)OHFe0.98Se单晶的高压调控研究常压下,(Li1−xFex)OHFeSe单晶的Tc具有较大范围的可调性[35]. 首先选择接近最佳Tc的(Li0.84Fe0.16)OHFe0.98Se单晶开展高压研究[29]. 图1给出了该样品在不同压力下的电阻率ρ(T)和交流磁化率χ(T)曲线,其中0.7—12.5 GPa范围内的ρ(T)采用2.5 mm砧面的高压腔测试,而2—7 GPa范围内的χ(T)采用4 mm砧面的高压腔测试. 从图1(a)中可以看出,(Li0.84Fe0.16)OHFe0.98Se单晶的正常态ρ(T)随压力增加首先显著降低,在6.5 GPa以上则变化很小,同时ρ(T)的温度依赖关系也发生明显改变;而低温下Tc随压力增加呈现出非单调性的变化.为了清晰看出Tc随压力的演化规律,在图1(b)中重新给出了100 K以下的ρ(T)曲线并进行了平移.其中,将偏离正常态电阻率行为的温度定义为超导起始温度Tco nset ,将零电阻率温度定义为Tcz e ro,分别用向下和向上的箭头在图中标记.从图1(b)中可以看出,Tc随着压力增加首先降低,超导转变也逐渐变宽,5 GPa时Tco nset 降至约13 K,而Tcz e ro降到1.4 K以下(1.4 K是实验的最低温度).然而,当压力继续增加到6.5 GPa时,超导转变重新出现,且转变较宽,其Tco n set 升至约31 K,Tcz e ro约为12 K,即在(Li0.84Fe0.16)OHFe0.98Se中观察到高压诱导的SC-II相.随着压力继续增加,Tco n set 与Tcz e ro也逐渐升高,并且超导转变越来越窄,在12.5 GPa时分别达到了52.7和46.2 K,这是首次在FeSe基的块体材料中突破50 K的超导转变温度.为了进一步验证Tc的非单调变化和检验SCI/II相的超导含量,用互感法测试了样品高压下的交流磁化率,将(Li0.84Fe0.16)OHFe0.98Se单晶与一块尺寸接近的Pb同时放进探测线圈,通过对比样品和Pb的抗磁信号来确定超导体积.定义抗磁信号出现的温度为Tcχ,在图1(c)中由向下的箭头标识.可以看出,Tcχ随压力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与图1(b)中的电阻率结果完全符合,而且SC-II相的超导体积与SC-I相保持一致,证明SC-II相仍为体超导.图1 (Li0.84Fe0.16)OHFe0.98Se的高压电阻率ρ(T)((a),(b))和交流磁化率χ(T)(c)曲线,图(b)中除了0.7 GPa以外其他ρ(T)曲线均向上平移,nset 与ero由向下和向上指向的箭头标记,图(c)中出现超导抗磁信号的温度Tcχ也用向下箭头标记(摘自文献[32])Fig.1.Tempe rature dependence of resistivity ρ(T)((a),(b))and ac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χ(T)(c)under various pressuresfor(Li0.84Fe0.16)OHFe0.98Se single crystal.Except for the data at 0.7 GPa,all other ρ(T)curves in(b)have been vertically shifted for clarity.The set and roare denoted as down-and up-pointing arrows,respectively.The superconducting diamagnetic signal appears below in(c)(Adapted from Ref.[32]).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建立(Li0.84Fe0.16)OHFe0.98Se单晶的温度-压力相图. 如图2(a)所示,随着压力增加,SC-I相被逐渐压制,在Pc≈ 5 GPa出现了SC-II相,其Tc 随压力逐渐升高至饱和,呈现出双拱形相图.此外,还测试了一个常压下Tc≈28 K的样品在高压下的电阻率,也观察到类似的SC-II相.与之前利用金刚石压砧对AyFe2−xSe2的高压结果对比[24,27],在(Li0.84Fe0.16)OHFe0.98Se中观察到的SC-II相的首次突破50 K,不仅成功实现零电阻,而且超导转变相对较窄,另外,SC-II 相存在的压力区间较大.这些差异主要归因于采用了高质量的单晶样品和能提供良好静水压的六面砧压腔.这使得可以分析图1(a)中测得的高精度ρ(T)数据,从而获得更多关于SC-I相和SC-II相的正常态信息.图2 (a)(Li0.84Fe0.16)OHFe0.98Se单晶的温度-压力相图,其中等值线彩图显示的是正常态电阻率的温度指数α;(b)霍尔系数RH,载流子浓度ne和电阻率ρ∼AT2的系数A随压力的变化关系(摘自文献[32])Fig.2.(a)Temperature-pressure phase diagram of(Li0.84Fe0.16)OHFe0.98Se single crystal.The contour color plot shows the normal-state r esistivity exponent α up to 12.5 GPa.(b)Pressure dependences of the Hall coefficient RH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neup to 8 GPa extracted from the transverse resistivity ρxy,and the pressure dependence of the resistivity coefficient A in the plot of ρ ∼ AT2below 5 GPa(Adapted from Ref.[32]).为了定量描述正常态行为,将图1(a)中的ρ(T)曲线按照双对数log(ρ−ρ0)-logT形式重新作图,其中ρ0是剩余电阻率,而曲线的斜率则对应电阻率ρ∝ Tα的指数α.如图3(a)所示,当0<P 6 4 GPa时,样品的正常态具有费米液体行为(α=2);在过渡区间P=5和6.5 GPa,1.5<α<2;当P>6.5 GPa时,正常态转变为非费米液体(α 6 1.5).还可以对图3(a)中的数据求导,定量确定α,即将α(T,P)按照等值线彩图形式叠加到图2(a)所示的T-P相图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样品的正常态从SC-I相的费米液体转变为SC-II相的非费米液体.值得注意的是,SC-II相的正常态电阻率具有准线性的温度依赖行为,与最佳掺杂的铜氧化物超导体[36]和FeAs基超导体[37]非常类似,意味着可能具有类似的非常规配对机理.为了进一步获得SC-II相非费米液体正常态的信息,测试了不同压力下正常态的磁阻和霍尔电阻ρxy(H).如图3(b)和图3(c)所示,在测量的压力范围内,MR值都很小且单调降低,5 T下的磁阻从0.7 GPa时的3%降低到8 GPa时的0.5%.所有的ρxy(H)都是具有负斜率的直线,表明SC-I相和SC-II相的主导载流子都是电子.与MR随压力的单调降低不同,ρxy(H)的斜率呈现非单调变化,通过线性拟合可以确定霍尔系数RH≡ dρxy/dH.如图2(b)所示,随压力增加,|RH|首先升高然后在4 GPa以上迅速降低.在单带模型的假定下,可以根据ne=−1/(RH·e)估计电子浓度,如图2(b)所示,SC-II相的ne显著提升,而且与Tc(P)的变化规律一致,这表明SC-II相的出现和ne的增加密切相关.此外,我们还测试了(Li0.84Fe0.16)OHFe0.98Se的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详细结果可参考文献[32].结果表明,(Li0.84Fe0.16)OHFe0.98Se在14 GPa以内并没有发生结构相变,而且晶格常数及体积在10 GPa以内连续平滑减小,从而排除了Pc附近发生结构相变的可能.因此,高压诱导的SC-II相不应该归因于结构相变.图3 (a)以log(ρ−ρ0)-logT双对数坐标形式显示的(Li0.84Fe0.16)OHFe0.98Se单晶在高压下的正常态电阻率,从中可以看出正常态从费米液体(ρ∼T2,P<5 GPa)到非费米液体(ρ∼T1.5,P>6.5 GPa)的转变;(b)0.7—8.0 GPa范围内的正常态磁阻MR;(c)霍尔电阻率ρxy(摘自文献[32])Fig.3.(a)A double logarithmic plot oflog(ρ − ρ0)-logT for the normal-state resistivityof(Li0.84Fe0.16)OHFe0.98Se under high pressure,illustrating the change of the normal state from the Fermi-liquid ρ ∼ T2for P<5 GPa to non-Fermi-liquid ρ ∼ T1.5for P>6.5 GPa;(b)f i eld dependence of themagnetoresistivity MR;(c)the transverse resistivity ρxyat the normal state just above Tcunder various pressures(Adapted from Ref.[32]).3 Li0.36(NH3)yFe2Se2单晶的高压调控研究由于(Li1−xFex)OHFeSe的(Li1−xFex)OH插层具有反铁磁序[16],其在高压下的行为尚不清楚.为了避开插层磁性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索高压诱导的SC-II相是否为插层FeSe基高温超导材料的普遍现象,我们对液氨和锂离子共插层的Li0.36(NH3)yFe2Se2单晶开展了类似的高压调控研究[33].图4(a)给出了Li0.36(NH3)yFe2Se2单晶在0—12 GPa范围内全温区的ρ(T)曲线.常压下的ρ(T)在高温区有一个较宽的鼓包,随着压力增加,正常态ρ(T)显著降低,高温鼓包特征也在3 GPa时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准线性的温度依赖关系,与图1(a)中(Li0.84Fe0.16)OHFe0.98Se的行为非常类似;当P>8 GPa时,正常态ρ(T)表现出明显的弯曲,而且电阻率的绝对值显著增加.根据后面的分析,这是由于Li0.36(NH3)yFe2Se2样品失去部分液氨和锂离子转化为FeSe,而FeSe在8 GPa 以上会发生结构相变,转变为具有半导体特性的“MnP”型三维结构[38].相对而言,(Li0.84Fe0.16)OHFe0.98Se的晶体结构要稳定得多,在高压下并没有出现类似的现象.图4(b)给出了平移过的低温ρ(T)曲线,具体展示了超导转变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其中Tco n set与Tcz e ro 的定义与前文相同.常压下,Tco nset=44.3 K,Tcz e ro =42 K.当压力增加至2 GPa时,Tconset与Tcz e ro分别降至25 K和15 K,超导转变展宽.随着压力继续增加,Tc突然升高,Tco n set与Tczero分别升至37 K和26 K,表明出现了SC-II相,与(Li0.84Fe0.16)OHFe0.98Se类似,不过Pc≈2 GPa要低很多.值得注意的是,Tco n set 与Tcz e ro表现出不同的压力依赖关系:Tco nset首先快速升高然后趋于饱和,在11 GPa时约达到55 K,之后在12 GPa稍微降低;然而Tcz e ro先升高,在6 GPa时达到最高约40 K,然后迅速降低,造成Tco n set 与Tcz ero的差别(即超导转变宽度)越来越大,最后几乎不能达到零电阻.由于在相同的压力下观察到(Li0.84Fe0.16)OHFe0.98Se具有非常窄的超导转变,上述展宽不应归因于压力的不均匀性,而是体现了样品的本征压力效应.图4 (a)Li0.36(NH3)yFe2Se2单晶在不同压力下的全温区电阻率ρ(T)曲线;(b)100 K以下不同压力的ρ(T)曲线,其中超导转变Tco n set 与Tcz e ro用向上和向下的箭头标识;除了0 GPa曲线,其他压力下的曲线向下平移(摘自文献[33])Fig.4.(a)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resistivity ρ(T)forLi0.36(NH3)yFe2Se2single crystal under various pressures up to 12 GPa;(b)ρ(T)curves below 100 K illustrat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with pressure.Except for data at 0 GPa,all other curves in(b)have been vertically shifted for clarity(Adapted from Ref.[33]).图5 Li0.36(NH3)yFe2Se2单晶在不同压力下的交流磁化率χ(T)和电阻率ρ(T)曲线 (a)2—5 GPa;(b)7—11 GPa(摘自文献[33])Fig.5.AC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χ(T)and resistivity ρ(T)curves measured under dif f erent pressures:(a)2–5 GPa;(b)7–11 GPa(Adapted from Ref.[33]).同样,我们还测试了不同压力下的交流磁化率χ(T)来进一步确认Tc随压力的演化规律并试图揭示6 GPa以上超导转变展宽的原因.如图5(a)所示,P<6 GPa的χ(T)曲线只显示一个超导转变,随压力增加而升高,与电阻率结果一致,而且超导体积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加,5 GPa时接近90%,证明SC-II相是体超导.然而,当压力升至7 GPa 时,χ(T)曲线分别在约50 K(高Tc相)和30 K(低Tc相)出现两个连续下降,意味着存在两个超导转变,而它们分别对应ρ(T)上的Tco nset 与Tcz e ro.从χ(T)曲线下降的幅度,可以看出高Tc相的体积含量约为30%,造成电阻率在Tco n set的突然降低,但是只有当低Tc相也进入超导态后才能达到零电阻.随着压力继续增加,高Tc相几乎保持不变,但是低Tc相的超导转变温度和超导体积都显著减小,在11 GPa时几乎消失,这也很好地解释了6 GPa以上ρ(T)曲线的超导转变越来越宽以及在11和12 GPa时难以达到零电阻的现象.因此,可以认为P 6 6 GPa时的SC-II相是体超导,而P>6 GPa时则含有两个超导相.基于以上测试结果,可以建立Li0.36(NH3)y Fe2Se2单晶的温度-压力相图.如图6所示,6 GPa以上χ(T)曲线上定义的低Tc相的Tcχ和ρ(T)曲线上定义的Tcz e ro 与FeSe单晶的Tcz e ro很好地吻合,这意味高压可能将部分样品中的液氨和锂离子从Li0.36(NH3)yFe2Se2样品中挤出从而部分转化为FeSe.这一推测可以解释图5(b)中9 GPa以上低Tc相消失,因为在这个压力下FeSe转变成了半导体型的“MnP”结构,也可以解释图4(a)中9 GPa以上ρ(T)曲线的弯曲行为.但是,6 GPa 以上ρ(T)曲线定义的nset和χ(T)曲线上定义的高Tc相的Tcχ表现出连续平滑的演化,应该对应SC-II相的本征压力响应.从图6可以看出,常压下通过液氨和锂离子共插层使得Li0.36(NH3)yFe2Se2实现了o nset=44.3 K的高温SC-I相,但是其很容易被高压抑制,在2 GPa以上出现SC-II相,其最高Tc≈55 K,是块材FeSe基材料中目前报道的最高纪录,而且已经非常接近FeAs基高温超导体的最佳Tc.为了进一步表征SC-II相,我们也测量了Li0.36(NH3)yFe2Se2单晶在2—6 GPa 范围内的正常态霍尔电阻ρxy(H).结果与图3(c)中(Li0.84 Fe0.16)OHFe0.98Se的结果类似,即所有的ρxy(H)呈线性,并且具有负的斜率,表明SC-II相由电子型载流子主导,而且|RH|随压力逐渐减小,与Tco nset (P)的行为一致.在单带模型近似下,可以估计2 GPa和6 GPa的电子载流子浓度ne分别约为0.39× 1027m−3和1.5× 1027m−3. 如图2(b)所示,在(Li0.84Fe0.16)OHFe0.98Se的SC-II相中也观察到Tc和ne的同步升高,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起源.为了验证这一推论,将(Li0.84Fe0.16)OHFe0.98Se和Li0.36(NH3)yFe2Se2的SC-II相的Tco nset与1/RH∝ne做图,确实得到很好的线性关系,如图7所示,而且两条线几乎平行,进一步印证了这两种插层FeSe在高压下出现的SC-II相具有相同的起源.图6 Li0.36(NH3)yFe2Se2单晶的温度-压力相图(摘自文献[33])Fig.6.T-P phase diagram of Li0.36(NH3)yFe2Se2single crystal(Adapted from Ref.[33]).图7 (Li0.84Fe0.16)OHFe0.98Se与Li0.36(NH3)yFe2Se2的SC-II相的Tco n set与RH/RH(Pc)的依赖关系(摘自文献[33])Fig.7.Tco n setas a function of RH/RH(Pc)in the SC-II phase of(Li0.84Fe0.16)OHFe0.98Se andLi0.36(NH3)yFe2Se2single crystal(Adapted from Ref.[33]).4 讨论通过在FeSe层间插入(Li0.84Fe0.16)OH或Li0.36(NH3)y可以实现对FeSe超导层的电子掺杂,从而分别实现Tc高达42和44 K的SC-I相.对这两种插层FeSe高温超导材料开展了较详细的高压调控研究,观察到高压会首先抑制SC-I相,然后在Pc=2—5 GPa诱导出SC-II相,呈现出双拱形相图,而且SC-II相的最高Tc可以达到52 K和55 K.对电输运性质的分析表明,SC-I相和SC-II相的正常态分别对应费米液体和非费米液体,并且SC-II相的出现还伴随电子载流子浓度的同步升高.由于对(Li0.84Fe0.16)OHFe0.98Se的高压结构研究显示其在Pc附近没有发生结构相变,而且晶体结构参数连续平滑变化,而Li0.36(NH3)yFe2Se2在Pc=2 GPa发生结构相变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它们在压力下出现的SC-II相应该跟晶体结构转变无关,很可能是由于费米面重构造成的电子结构变化.在图2(b)和图7中,确实观察到SC-II相的载流子浓度比SC-I相提高很多.由于对材料施加物理压力并没有引入额外的载流子,上述现象应该是由于费米面附近的有效载流子浓度提高造成的.Phan 等[39]利用ARPES研究了面内应力对FeSe费米面大小的影响,他们通过选择SrTiO3和CaF2衬底分别对FeSe薄膜施加面内拉伸和压缩应力,并与无应力的块体FeSe进行对比,发现CaF2衬底上生长的具有压缩应力的FeSe的空穴和电子费米面比块体FeSe大很多,而具有拉伸应力的FeSe的费米面则减小.类似地,在这些插层FeSe中,在Pc以上对FeSe超导层的面内压缩可能会造成突然的费米面重构,或者Lifshitz相变,导致费米面增大.虽然高压没有造成晶体结构相变,但是会有效改变FeSe层内的Se—Fe—Se键角或者Se离子高度,这些可能是调控费米面大小的关键因素.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高精度的高压结构测试和分析,获得结构参数随压力的具体变化规律,这将有助于深入认识插层FeSe高温超导体中出现的SC-II相.结合本文和之前对插层FeSe的高压研究,压力诱导的SC-II相似乎是电子掺杂插层FeSe的普遍现象.由于SC-II相的最高Tc比SC-I相的初始Tc提高了10 K以上,对插层FeSe施加高压应该是进一步提高FeSe基超导体Tc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比实验,发现SC-II相的最高Tc与SC-I相的初始Tc具有正相关性.因此,通过优化插层FeSe的载流子浓度,尽可能提高其初始Tc,然后结合高压调控有可能实现更高Tc.此外,SCII相出现的临界压力Pc似乎跟FeSe层与插入层之间的键合强度有关,Li0.36(NH3)yFe2Se2中的键合能力最弱,因而Pc≈2 GPa最低,然后依次是(Li0.84Fe0.16)OHFe0.98Se的Pc≈5 GPa,AxFe2−ySe2的Pc≈ 10 GPa.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过掺杂的LaFeAsO1−xHx(0 6 x 6 0.53)[40]和LaFeAsO1−xFx(0 6 x 6 0.75)[41]中也观察到两个超导相:前者的两个超导相分别毗邻两种不同类型的反铁磁有序态;而后者的SC-II相则与四重旋转对称性破缺的结构相变有关,与低能磁涨落无关.对于插层FeSe高压下出现的SC-II相,是否伴随反铁磁涨落或者结构不稳定性,也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此外,在其他非常规超导体系中也观察到两个超导相的现象[42].例如,对重费米子CeCu2(Si1−xGex)2体系施加高压可以诱导出两个超导相,分别对应长程反铁磁序的量子临界点和化合价态的不稳定性[43].因此,在非常规超导体系中出现两个超导相往往暗示该体系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物理内涵.最近对AxFe2−ySe2的理论研究认为,由于费米面拓扑性质的改变,SC-I相和SC-II相可能具有不同的配对对称性[44].总之,目前还缺乏对插层FeSe基高温超导体在高压下出现两个超导相的深入认识,进一步探究SC-II相的物理机理并试图获得更高Tc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5 结论和展望尽管电子掺杂可以使FeSe的Tc提高4—5倍,但是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纯通过电子掺杂的手段很难在块体FeSe基材料中实现Tc>50 K.本文通过对两种插层FeSe材料(Li0.84Fe0.16)OHFe0.98Se和Li0.36(NH3)yFe2Se2开展高压调控研究,发现压力会首先抑制SC-I相,然后在Pc=5和Pc=2 GPa诱导出SC-II相,其最高Tc分别可以达到52 K和55 K,比SC-I相的初始Tc提高了10 K,这是首次在块体FeSe基材料中突破了50 K的超导转变温度.上述结果表明,对FeSe进行电子掺杂和物理高压联合调控是进一步提高其Tc的有效途径.由于SC-II相的最高Tc与SC-I相的初始Tc具有正相关性,对最优化电子掺杂的插层FeSe开展高压调控,有可能实现最佳Tc,能否接近单层膜FeSe约65 K的Tc是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从超导机理角度来说,SC-I相和SC-II相的配对机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问题.对于这两种插层FeSe,在没有发生结构相变的情况下,会在压力下出现两个高温超导相是非常奇特的,特别是高精度的电阻率数据还揭示出SC-I相和SC-II相的正常态具有截然不同的费米液体和非费米液体行为,意味着这两个超导相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于LaFeAsO1−x(H/F)x中出现的SC-II相都毗邻其他电子有序相,目前并没有直接实验证据显示插层FeSe在高压下会形成其他电子有序相,SC-II相正常态的非费米液体行为和载流子浓度显著提升的起源值得深入实验和理论研究.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Kamihara Y,Watanabe T,Hirano M,Hosono H 2008 J.Am.Chem.Soc.130 3296[2]Chen X,Dai P,Feng D,Xiang T,Zhang F C 2014 Natl.Sci.Rev.1 371。
超导机理进展实验报告
超导现象是指某些材料在低于一定温度时,其电阻突然降至零的现象。
自从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发现超导现象以来,超导机理一直是物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导机理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对超导机理的最新实验进展进行综述。
二、超导机理研究进展1.高温超导机理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打破了传统超导材料临界温度的限制,引起了广泛关注。
目前,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超导材料。
我国科学家在高温超导机理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如:- 清华大学物理系张定/薛其坤研究团队利用范德瓦尔斯堆垛技术制备出原子级平整、角度精确可控的转角铜氧化物约瑟夫森结,开展了直接判定超导配对波函数相位部分的实验。
-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团队成功合成了高质量的三层镍氧化物La4Ni3O10单晶样品,并证实了其在高压下具有体超导电性,超导体积分数达到了86%。
(2)铁基高温超导材料铁基高温超导材料是另一种重要的高温超导材料。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铁基高温超导机理研究中取得了以下进展:- 我国科学家在铁基高温超导材料中发现了马约纳拉零能模,为理解高温超导机理提供了新视角。
2.非常规超导机理非常规超导材料是指除了铜氧化物和铁基高温超导材料之外的其他超导材料。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非常规超导机理研究中取得了以下进展:-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合成了新型铬基笼目晶格反铁磁体CsCr3Sb5,该材料在压力调控下显示出超导电性,为探索非常规超导机理提供了新方向。
超导机理实验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 约瑟夫森结实验:通过制备超导约瑟夫森结,研究超导配对波函数的性质。
2. 比热容测量:通过测量超导材料的比热容,研究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和超导态性质。
3. 磁化率测量:通过测量超导材料的磁化率,研究超导材料的磁性质。
王志才个人资料
王志才个人资料王志才个人资料王志才,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出生于1965年10月15日。
他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志才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明尼苏达大学期间,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凝聚态物理学。
他在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主要探索了高温超导的机制、铁磁性材料的性质以及自旋涨落物理等领域。
毕业后,王志才回国加入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他在该研究所致力于研究复杂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新奇现象,尤其专注于非线性光学材料和低维材料的研究。
他在这些领域的工作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材料性质的量子效应和场量子化学性质。
王志才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并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国际物理学期刊选为封面文章,广泛被同行引用。
此外,王志才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他多次受邀参加国际物理学会议,并与国内外许多知名的科学家合作开展研究工作。
他还担任了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辑和评审工作,促进学术界的交流和发展。
王志才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奖励和荣誉,他曾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中国物理学会优秀论文奖等。
他的杰出贡献也使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中国科学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除了研究工作,王志才也非常关注青年科学家的培养和学术交流。
他多次担任研究生的导师,并积极推动年轻科学家的发展和成长。
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为许多研究生开设专题学术讲座。
在闲暇时间,王志才热爱阅读、旅行和室内摄影。
他欣赏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常常从中获取灵感和放松。
总的来说,王志才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对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力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也是一位优秀的导师和学术交流推动者,致力于培养和培养下一代科学家的发展。
《一辈子就做一件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记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赵忠贤詹媛赵忠贤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除去搞国防任务的五年,一直从事超导研究,他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探索高温超导体。
超导现象最早由一位荷兰科学家于1911年发现,指某些材料在低于一定的临界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现象。
“假如超导现象能在常温下实现,远程超高压输电将没有损耗,能节省很大电量。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王玉鹏说,医疗中常用的核磁共振仪器,其核心部件就是超导磁体。
在探索十余年后,赵忠贤迎来了第一个科研高峰——1987年2月,他带领团队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为Ba-Y-Cu-O。
国际上很多实验室验证了中国的工作,掀起了国际高温超导研究的热潮。
赵忠贤因此于1987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物理奖,他也成为首次获此奖项的中国科学家,这一成果在1989年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集体一等奖。
随后,低谷不期而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物理学界在通过铜氧化物超导体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上遇到了瓶颈。
国内的研究也遇冷,有人转投其他领域,但赵忠贤却坚持要坐“冷板凳”。
“热的时候要坚持,冷的时候更要坚持。
”忆及这段往事,他说,“我当时很正常,不痴迷也不呆傻。
我认为超导还会有突破,所以才坚持。
”多年的坚守之后,赵忠贤科研人生的另一个高峰出现在了“大家想都不敢想”的方向上——赵忠贤与国内的同行分别打破了国际物理学界普遍认为的40K 以上无铁基超导的“禁忌”。
2008年,赵忠贤带领其团队不仅发现了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还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55K的纪录,这项研究又为他赢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而他本人则在2015年被授予国际超导领域的严重奖项——Matthias奖。
在跌宕起伏之间,赵忠贤对“初心”的追逐从未变过,用他的话说:“我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更好的超导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温超导物理研究新进展陈仙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合肥 230026)摘 要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建校50周年之际,文章作者对近年来中国科大在高温超导物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作一介绍,包括新型高温超导材料探索研究和高温超导机理实验研究.在新型高温超导材料探索研究方面,文章作者首次发现了除高温超导铜基化合物以外第一个超导温度突破麦克米兰极限(39K )的非铜基超导体———铁基砷化物S mO 1-x F x Fe A s,该类材料的最高超导转变温度可达到55K;中国科大还成功地制备出大量高质量的超导化合物单晶,包括Nd 2-x Ce x Cu O 4,Na x CoO 2,Cu x TiSe 2等.在高温超导机理实验研究方面,中国科大系统地研究了S mO 1-x F x Fe A s 体系的电输运性质给出了该体系的电子相图;发现了在电子型高温超导体中存在反常的热滞现象和电荷-自旋强烈耦合作用;在Na x CoO 2体系中也开展了系列的工作,并且首次明确了电荷有序态中小自旋的磁结构问题;此外,还系统地研究了Cu x TiSe 2体系中电荷密度波与超导的相互关系.关键词 高温超导,铁基砷化物,自旋-电荷耦合,电荷有序,电荷密度波H i gh 2T c superconducti v ity research i n the Un i versity ofSci 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 n aCHEN Xian 2Hui(Hefei N ational L aboratory for Physical Sciences at M icroscale and D epart m ent of Physics,U 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Abstract To celeb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 2na,a brief review is p resented of recent research on high 2T c superconductivity there .The search for new high 2T c materials and experi mental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 m of high 2T c superconductivity led to our discovery of the Fe 2based arsenide superconduct or ———S mO 1-x F x FeA s,which is the first non 2copper 2oxide superconduct or with a transition temperature beyond the Mc M illan li m it (39K ),while the highest transiti on temperature in this system can reach 55K .A variety of superconducting single crystals including Nd 2-x Ce x CuO4,Na x Co O 2and Cu x TiSe 2have been successfully gro wn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 m of high 2T c superconductivity we hav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electr onic transport of the S mO 1-x F x FeA s system and p r oposed a corresponding electronic phase dia 2gram.Abnor mal ther mal hysteresis and s p in 2charge coup ling have been found in electr on 2type high 2T c supercon 2duct ors .I n the Na x Co O 2system the magnetic structure of the s mall magnetic mo ment in the charge ordered state has been clarified .The relationshi p bet ween charge density waves and superconductivity in the Cu x TiSe 2system has als o been studied .Keywords high 2T c superconductivity,Fe 2based arsenide,s p in 2charge coup ling,charge ordering,charge den 2sity wave2008-06-10收到 Email:chenxh@ustc .edu .cn1 引言上世纪80年代末,高温超导铜氧化合物的发现引发了全球研究高温超导的热潮.至今,高温超导的研究已经有22年的历史,在20多年的广泛研究中,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方法.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有许多很好的理论模型,但是高温超导机理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许多实验的结果还存在争议.铜氧化物的奇特物理源自于电子的强关联效应,而且人们发现这种强关联效应是普遍存在于物质之中的,尤其是在d电子和f电子化合物中最常见.高温超导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认识高温超导电性本身,而是要理解强关联效应背后所有的物理现象以及如何建立研究强关联体系的范式.因而强关联体系中的超导现象也就成为高温超导的研究范围,并且吸引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我们的工作的重点就是围绕新的高温超导材料以及强关联超导材料开展的.这里我们将分为两个方面来介绍我们的工作进展,即新型高温超导材料探索和高温超导机理实验研究.2 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2.1 新型高温超导材料探索2.1.1 新高温超导体的发现1986年,I B M研究实验室的德国物理学家柏诺兹与瑞士物理学家缪勒在层状铜氧化合物体系中发现了高于40K的临界转变温度[1],随后该体系的临界温度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了163K(高压下)[2].该发现掀起了全球范围的超导研究热潮并且对经典的“BCS”理论也提出了挑战.德国物理学家柏诺兹与瑞士物理学家缪勒也因为他们的发现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自从层状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体发现以来,人们一直都在致力于寻找更高临界温度的新超导体.然而到目前为止,临界温度高于40K的超导体只有铜氧化合物超导体.在非铜氧化合物超导体中,临界温度最高的就是39K的Mg B2超导体[3].但是该超导体的临界温度非常接近“BCS”理论所预言的理论值[4].因此,寻找一个临界温度高于40K的非铜氧化合物超导体对于理解普适的高温超导电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高温超导的机理到目前还没有得到类似于“BCS”一样完美的理论.在我们最近的研究中,我们在具有Zr CuSi A s结构的钐砷氧化物S mFe A s O1-x Fx中发现了体超导电性[5].我们的电阻率和磁化率测量表明,该体系的超导临界温度达到了43K.该材料是目前为止第一个临界温度超过40K的非铜氧化合物超导体.高于40K的临界转变温度也有力地说明了该体系是一个非传统的高温超导体.该发现势必会对我们认识高温超导现象带来新的契机.2.1.2 超导单晶的制备在高温超导的研究当中,单晶是获得本征信息的关键,重要的实验结果以及进展往往都是在单晶的基础上完成的,因而开展单晶的制备工作是高温超导机理研究的基础.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高温超导单晶以及新超导体单晶的工作,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我们主要是利用传统的自助熔剂坩埚法、气相输运沉积法和光学浮区法等方法,成功地制备了电子型超导体Nd2-xCexCuO4,Pr2-x-yLayCexCu O4,空穴型超导体La2-x-yNdySrxCu O4以及新超导材料NaxCoO2和CuxTiSe2等其他强关联材料.这些材料的成功获得,为我们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2 高温超导机理实验研究2.2.1 S mO1-x F x Fe A s体系的电子相图研究最近,由于在铁基La O1-xFxFe A s(x=0.05—0.12)化合物中发现有26K的超导电性[6],层状的Zr CuSi A s型结构的LnOMPn(Ln=La,Pr,Ce, S m;M=Fe,Co,N i,Ru;Pn=P,A s)化合物引起了科学家很大的兴趣和关注[7,8].今年3月,该类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在S mO1-xFxFe A s化合物中被首次提高到43K[5],并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在该类材料中最高超导临界温度可达到54K[9].这些重要的发现使得人们又重新对高温超导体的探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为研究高温超导的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材料基础.近期初步研究表明,这类新超导体属于非传统超导体,电声相互作用并不能导致如此高的临界转变温度[10],强的铁磁和反铁磁涨落被认为是可能的原因[11—13],然而其机理还不是很明朗,其丰富的物理性质有待人们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La OFe A s母体化合物在150K会发生一个自旋密度波(S DW)转变.随着氟原子的掺杂,S DW 会被压制而超导电性则被引入到系统中.系统地研究S DW和超导随氟掺杂的演变对认识其物理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我们系统地研究了氟含量x= 0—0.3样品的电阻和霍尔系数,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体系的相图.在母体化合物中,电阻和霍尔系数在Ts=148K都表现出反常,这与S DW的发生相一致.随着掺杂,Ts温度逐渐降低,这表明超导与S DW之间存在竞争.在x~0.14时,随着掺杂,发生了一个从高温线性行为到低温线性行为的转变.以上这些现象都表明,这个体系存在可能的量子相变.这些发现将对于我们认识这个体系的超导电性带来非常有用的信息.2.2.2 电子型超导体Nd2-x Ce x Cu O4的研究Nd2-x CexCu O4±δ(NCCO)是电子型铜氧化物超导体中的一个代表性体系,随着Nd被Ce的取代,电子被注入到Cu O2面上,一个很明显的证据是霍尔系数(RH)和热电势(TEP)都为负值[14].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某一合适的掺杂范围内,NCCO和PC2 CO的输运行为是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的竞争结果起作用[15—25].角分辨光电子谱(ARPES)实验得到的费米面的结果也直接支持了两种载流子共存的这一观点[26].理论计算显示费米面能有效地用两能带体系来描述[27,28].最近罗洪刚和向涛提出了d x2-y2对称的弱耦合两能带模型[29],这个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电子型铜氧化物超导体中超流密度ρs的异常的温度依赖行为.另外,Anders on[30]强调,在铜氧化物超导体中,输运行为由两种不同的散射时间所决定,其中τtr(∝T-1)决定平面内电阻行为而霍尔角受τH(∝T-2)所决定.其他的观点也认为霍尔角的余切正比于散射率的平方,而此散射率能通过零场的面内电阻直接得出[31].因此,研究NCCO体系中霍尔角与面内电阻率的关系将是很有意思的事.我们系统测量了NCCO单晶中x=0.025,0.06, 0.17和0.20的霍尔系数和欠掺杂到过掺杂区域的样品的热电势[32].结果显示随着掺杂的增加,RH和TEP都发生符号从负到正的转变.霍尔角的研究表明,在x=0.025和0.06的组分中,霍尔角的余切遵循T4的行为,而对x=0.20的样品,则是T2的行为.尽管这三个组分的电阻率在金属行为的温区几乎都是T2依赖关系,但其霍尔角的余切对温度依赖行为则表现出巨大的不同.这与空穴型的超导体有很大的不同.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与费米面形状随掺杂的演化而紧密联系的.通过研究eRHx=V的行为,我们也试图从同一个角度来解释电子型掺杂NCCO和空穴型掺杂的LSCO这两个不同的体系中的RH的符号改变行为.我们认为,必须从两能带模型出发才能很好地解释RH和TEP的这种符号改变的行为.极欠掺杂反铁磁铜氧化物中电荷与Cu2+自旋磁矩之间具有很强的耦合作用,并且在此体系中观察到了许多奇特的现象[33—36].在电子型铜氧化物母体材料中(Pr2Cu O4,Nd2CuO4),自旋序排列形成反铁磁noncollinear结构[37,38].在反铁磁collinear结构的排列中,所有的自旋方向都以平行或反平行的方式排列在同一方向上.在反铁磁noncollinear结构的排列中,相邻两层间的自旋排列互相垂直.在极欠掺杂的Pr1.3-xLa0.7CexCuO4中,磁场能诱导磁结构的noncollinear结构向collinear结构的转变,并且这种转变也引起了面内及面外电阻率的一系列的奇特性质[36].最近的中子衍射实验的结果指出,在Nd1.975 Ce0.025Cu O4±δ中,在ab面内加磁场时会引起c方向自旋无序排列,进一步引起反铁磁相变产生回滞行为[39].我们系统地研究了极欠掺杂Nd2-xCexCu O4±δ中面外磁阻Δρc/ρc对温度的依赖[40],对掺杂浓度的依赖和对磁场转动角度的依赖行为.结果显示, c方向的电阻和磁电阻在自旋重新取向的温度观察到明显的异常,这就明显给出巡游电子与局域自旋耦合的直接证据.在磁阻曲线中也观察到了磁滞行为.另一个有趣的特征是磁阻随磁场转动角度的各向异性行为在每个不同的反铁磁自旋结构中显示四度对称,而在自旋重新取向的温度则为两度对称. 2.2.3 Na x CoO2体系的研究最近对层状钴氧化物NaxCoO2的研究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Na的掺杂导致了自旋为1/2的Co4+转变为无自旋的Co3+.Na0.35 CoO2・1.3H2O中5K的超导电性的发现[41]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注意.人们自然而然地会问NaxCoO2中超导电性是否和铜氧化物中的超导电性一样,都是通过对母体Mott绝缘体进行掺杂而引入的?进一步,人们预期在这种层状三角格子的钴氧化物中,应该会存在一些奇特的电子性质和磁性质.比如说存在安德森的共振价键态[42]和强的拓扑受挫相[43—45].实际上,NaxCoO2体系中存在许多异常的输运性质,诸如大的磁场依赖的热电势(TEP)[46],霍尔系数具有线性温度依赖行为,并且延伸到500K都没有观察到饱和现象[47],电阻率存在非常规的线性温度依赖行为[46,48,49],存在巨大的电子-电子散射[50]等等,这些结果表明,Na0.35CoO2・1.3H2O中的超导电性是非传统的机制.在没有水插层的NaxCoO2中,电输运性质对x值变化的响应非常灵敏.当x=0.5时,NaxCoO2处于绝缘基态,并且在热电势、Hall系数和热导上有异常变化[48].这个组分的晶体结构中Na有序的排成Z字形长链,这种有序的结构调制了钴氧面内的Co离子,使得它也处于电荷有序的状态[51].理论上还预言,在x= 1/3和1/4时,也会出现电荷有序行为[43].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实验中被观察到.关于电荷有序NaxCoO2体系的磁结构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磁结构有两种:一种是由美国M I T实验组提出的类似“stri pe”的磁结构[52],另一种是由日本实验组提出的有大、小磁矩的磁结构[53].通过研究磁场下角度依赖的磁阻,我们从实验上给出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日本实验组给出的磁结构更加合理[54],从而解决了关于磁结构的争论.并且我们还通过我们的结果首次确定了电荷有序NaxCoO2体系的小磁矩的磁结构.另外我们还在实验中发现,在x=0.55时,体系的小磁矩会形成面内铁磁性[55].该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大、小磁矩磁结构的正确性,并且表明体系的小磁矩的磁结构是强烈依赖于Na的含量.基于以上两个发现,我们又进一步证明了,在强场下,小磁矩会发生一个磁场诱导的自旋90度翻转,并且同时伴随有磁性的转变[56].至此,我们对该体系的磁结构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并且给出了该体系在电荷有序附近的磁性相图.在对磁结构认识的同时,我们还发现了该体系具有很强的自旋电荷耦合,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体系的超导电性.2.2.4 Cu x TiSe2体系的研究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 MD’s)具有非常丰富的物理现象.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可以导致迥然不同的物理性质.例如,两维体系的电荷密度波是首先在T MD’s中发现的[57].电荷密度波态,1T结构的TaS2会在费米面打开一个能隙[58],但在2H结构的TaS2中,能隙只是部分打开[59],而在1T结构中的TiSe2中却没有任何能隙的打开[60].非常有意思的是,超导电性总是在2H结构的T MD’s材料中和电荷密度波相互共存、相互竞争[61—63],但在1T结构的化合物中,却很少观察到这种现象.最近,在1T结构的CuxTiSe2中发现的超导电性进一步丰富了T MD’s材料的物理内容[64].在不掺杂的1T结构的TiSe2中,体系表现为CDW,并且这种材料中的CDW机制到目前还在争论中.随着铜原子的掺杂, CDW转变温度会迅速下降,这种情况类似于M x2 TiSe2’s(M=Fe,Mn,Ta,V和Nb)化合物[65—68].与此同时,超导电性会在掺杂量为x=0.04出现,并在x=0.08达到最大值4.3K,然后转变温度开始下降,在x=0.10时下降为2.8K.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个相图和高温超导铜氧化物以及重费米子体系是非常的类似的[69],所不同的是,在这里与超导相互竞争的是电荷序,而在高温超导铜氧化物以及重费米子体系中是反铁磁序.在1T-CuxTiSe2体系中存在这种普适的相图是非常重要的,对它的研究将会给其他相关领域也带来重要的帮助.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系统地研究了CuxTiSe2(0.015≤x≤0.110)单晶的输运性质、电子结构以及低温热导(x= 0.55)[70—72].当x≤0.025,体系在低温下会形成电荷密度波,并在面内和面外的电阻率随温度曲线都表现出一个宽峰行为.随着Cu的掺杂,电荷密度波被完全压制在x=0.55附近,随后体系会出现超导电性且随Cu掺杂而增强.体系的超导电性在x≥0.08以后开始被压制,在Cu0.11TiSe2样品中,直到1.8K都没有发现超导电性.通过角分辨光电子谱的研究,发现1T-TiSe2母体具有半导体类型的能带结构,并且发现,随着Cu掺杂体系的化学势显著提高,从而导致电荷密度波的压制以及超导电性的出现.我们还通过低温热导的测量确定了该体系的超导为单带的s波超导.3 小结以上介绍了我们在高温超导领域的最新进展.我们不但在高温超导铜基化合物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新超导体研究中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是在新的铁基高温超导体的研究方面.参考文献[1]Bednorz J G,Muller K A.Z.Phys.B,1986,64:189[2]Gao L,Xue Y Y,Chen F et al.Phys.Rev.B,1994,50:4260[3]Naga matsu J,Nakaga wa N,Muranaka T et al.Nature,2001,410:63[4]Mc M illan W L.Phys.Rev.,1968,167:331[5]Chen X H,W u T,W u G et al.Nature,2008,453:761[6]Ka m ihara Y et al.J.Am.Che m.Sco.,2008,130:3296[7]Dong J et al.ar Xiv,2008,0803:3426[8]Cruz C et al.ar Xiv,2008,0804:0795[9]Ren Z A et al.ar Xiv,2008,0803:4283V1[10]Boeri L et al.ar Xiv,2008,0803:2703[11]Cao C et al.ar Xiv,2008,0803:3236[12]Dai X et al.ar Xiv,2008,0803:3982[13]Ma F,Lu Z Y.ar Xiv,2008,0803:3286[14]Onose Y,Taguchi Y,Ishizaka K et al.Phys.Rev.Lett.,2001,87:217001[15]Hagen S J,Peng J L,L i Z Y et al.Phys.Rev.B,1991,43:13606[16]Seng P,D iehl J,Kli m m S et al.Phys.Rev.B,1995,52:3071[17]J iangW,Mao S N,Xi X X et al.Phys.Rev.Lett.,1994,73:1291[18]JiangW,Xu X Q,Hagen S J et al.Phys.Rev.B,1993,48:657[19]W ang Z Z,Chien T R,Ong N P et al.Phys.Rev.B,1991,43:3020[20]Yang H S,Chai Y S,L iu J et al.Physica C,2004,403:203[21]Fournier P,Jiang X,JiangW et al.Phys.Rev.B,1997,56:14149[22]B rinkmann M,Bach H,W esterholt K.Phys.Rev.B,1996,54:6680[23]Fournier P,Mohanty P,Maiser E et al.Phys.Rev.Lett.,1998,81:4720[24]B rinkmann M,Rex T,Stief M et al.Physica C,1996,269:76[25]Dagan Y,Qazilbash M M,H ill C P et al.Phys.Rev.Lett.,2004,92:167001[26]A r m itage N P,Ronning F,Lu D H et al.Phys.Rev.Lett.,2002,88:257001[27]Yuan Q S,Chen Y,Lee T K et al.Phys.Rev.B,2004,69:214523[28]Kusko C,Markie wicz R S,L indr oos M et al.Phys.Rev.B,2002,66:140512(R)[29]Luo H G,Xiang T.Phys.Rev.Lett.,2005,94:027001[30]Anders on P W.Phys.Rev.Lett.,1991,67:2092[31]Var ma C M,Abraha m s E.Phys.Rev.Lett.,2001,86:4652[32]W ang C H,W ang G Y,W u T et al.Phys.Rev.B,2005,72:132506[33]Thi o T,Thurst on T R,Preyer N W et al.Phys.Rev.B,1988,38:905;Thi o T,Chen C Y,Freer B S et al.Phys.Rev.B,1990,41:231[34]Ando Y,Lavr ov A N,Sega wa K.Phys.Rev.Lett.,1999,83:2813[35]Ando Y,Lavr ov A N,Kom iya S.Phys.Rev.Lett.,2003,90:247003[36]Lavr ov A N,Kang H J,Kurita Y et al.Phys.Rev.Lett.,2004,92:227003[37]Skanthakumar S,Lynn J W,Peng J L et al.Phys.Rev.B,1993,47:6173[38]Sumarlin IW,Lynn J W,Chatt opadhyay T et al.Phys.Rev.B,1995,51:5824[39]L i S L,Mandrus D,Zhao B R et al.Phys.Rev.B,2005,71:054505[40]Chen X H,W ang C H,W ang G Y et al.Phys.Rev.B,2005,72:064517[41]Takada K,Sakurai H ir oya,Takayama-Mur omachi E et al.Nature(London),2003,422:53[42]Anders on P W.Mater.Res.Bull.,1973,8:153;Anders onP W.Science,1987,235:1196[43]Baskaran G.Phys.Rev.Lett.,2003,91:097003[44]Kumar B,Shastry B S.Phys.Rev.B,2003,68:104508[45]W ang Q H,Lee D H,Lee P A.Phys.Rev.B,2004,69:092504[46]W ang Y Y,Rogado N S,Cava R J et al.Nature,2003,423:425[47]W ang Y Y,Rogado N S,Cava R J et al.cond-mat/0305455[48]Ma w L F,W ang Y Y,Sat oshi W et al.Phys.Rev.Lett.,2004,92:247001[49]Hasan M Z,Chuang Y D,Q ian D et al.Phys.Rev.Lett.,2004,92:246402[50]L i SY,Louis T,Ha wthorn D G et al.Phys.Rev.Lett.,2004,93:056401[51]Huang Q,Foo M L,Lynn J W et al.J.Phys.:Condens.Mat2ter,2004,16:5803[52]Gas par ovic G,O tt R A,Cho J H et al.Phys.Rev.Lett.,2006,96:046403[53]Mai Yokoi,Taket o Moyoshi,Yoshiaki Kobayashi et al.J.Phys.Soc.Jpn.,2005,74:3046[54]W ang C H,Chen X H,W u G et al.Phys.Rev.B,2006,74:172507[55]W ang C H,Chen X H,W u T et al.Phys.Rev.Lett.,2006,96:216401[56]W u T,Fang D F,W ang G Y et al.Phys.Rev.B,2007,76:024403[57]W ils on J A,D i Salvo F J,Mahajan S.Adv.Phys.,1975,24:117[58]Pill o T et al.Phys.Rev.Lett.,1999,83:3494[59]Shen D W et al.A rxiv:cond-mat/0612064[60]Aebi P et al.Phys.Rev.B,2000,61:16213[61]Valla T et al.Phys.Rev.Lett.,2004,92:086401[62]Castr o Net o A H.Phys.Rev.Lett.,2001,86:4382[63]Yokoya T et al.Science,2001,294:2518[64]Mor osan E et al.Nature Physics,2006,2:544[65]Cui X Y et al.Phys.Rev.B,200673:085111[66]D i Salvo F J,W aszczak J V.Phys.Rev.B,1978,17:3801[67]Levy F.J.Phys.C:Solid St.Phys.,1980,13:2901[68]Baranov N V et al.J.Phys.:Condens.Matter,2007,19:016005[69]Dagott o E.Science,2005,309:257[70]W u G,Yang H X,Zhao L et al.Phys.Rev.B,2007,76:024513[71]Zhao J F,Ou H W,W u G et al.Phys.Rev.Lett.,2007,99:146401[72]L i S Y,W u G,Chen X H et al.Phys.Rev.Lett.,2007,99:1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