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完整PPT
合集下载
第16课《诫子书》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1-
武 侯 祠 图 片
-22-
武 侯 祠 图 片
-23-
武 侯 祠 图 片
■ 称颂诸葛亮的诗句
-24-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知
——杜甫《八阵图》
识
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累
——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修身名言,请选一个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4-
·
道出了“志”与“学”的关系,“志”是成才的前提 和基础,胸怀大志方能成才。
分
层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两
赏
句话有什么作用?
析
点明“淫慢”“险躁”的不利之处,从反面补充论述
,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
二
■“文章最后一段话表达了什么?
诸葛亮劝诫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有所作为。
■ “静”与“俭”关系是怎样的?。
文题解读
《诫子书》——“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 写给儿子,旨在告诫、劝勉的信。以此为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 容,简洁明了。
诫子书
-7-
夫(fú)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dàn
诵
读
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
词类活用
1.非淡泊无以明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2.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3.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文
4.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言
《诫子书》PPT-完美版
《诫子书》PPT-完美版
《诫子书》PPT-完美版
字词学习
◆生难字
夫( fú )
●
遂( suì )
●
淡泊(dàn bó)
●●
穷庐( lú )
●
淫慢( yín )
●
险躁( zào )
●
《诫子书》PPT-完美版
《诫子书》PPT-完美版
字词释义
诫子书
助词,用于句
首,表夫示君发端子。之操行守,、品静德以。 修身,俭以养德。非内心淡恬泊淡,无不以慕名明利志。 ,
《诫子书》PPT-完美版
16 诫子书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
《诫子书》PPT-完美版
《诫子书》PPT-完美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能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理清 文章思路。(重点) 2.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 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难点)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热爱生活、热爱 大自然的情感。(重点)
疾行,指迅速逝去。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振奋精神。励,振奋。
修养性情。治,修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岁月。
穷困潦倒之人 住的陋室。
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PPT-完美版
《诫子书》PPT-完美版
◆古今异义
夫君子之行( 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 今义:丈夫
《诫子书》PPT-完美版
《诫子书》PPT-完美版
文体知识
写信
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称 谓,在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为了表示尊敬、亲 切,可在称谓前加上“尊敬的”或“亲爱的”等词。这由写信 人与收信人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问候语,第二行开头空两格 写问候语。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尊敬。
《诫子书》PPT-完美版
字词学习
◆生难字
夫( fú )
●
遂( suì )
●
淡泊(dàn bó)
●●
穷庐( lú )
●
淫慢( yín )
●
险躁( zào )
●
《诫子书》PPT-完美版
《诫子书》PPT-完美版
字词释义
诫子书
助词,用于句
首,表夫示君发端子。之操行守,、品静德以。 修身,俭以养德。非内心淡恬泊淡,无不以慕名明利志。 ,
《诫子书》PPT-完美版
16 诫子书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
《诫子书》PPT-完美版
《诫子书》PPT-完美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能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理清 文章思路。(重点) 2.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 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难点)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热爱生活、热爱 大自然的情感。(重点)
疾行,指迅速逝去。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振奋精神。励,振奋。
修养性情。治,修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岁月。
穷困潦倒之人 住的陋室。
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PPT-完美版
《诫子书》PPT-完美版
◆古今异义
夫君子之行( 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 今义:丈夫
《诫子书》PPT-完美版
《诫子书》PPT-完美版
文体知识
写信
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称 谓,在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为了表示尊敬、亲 切,可在称谓前加上“尊敬的”或“亲爱的”等词。这由写信 人与收信人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问候语,第二行开头空两格 写问候语。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尊敬。
《诫子书》PPT课件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54岁,临终之时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
下。
拓读,启迪“子”心
六年冬,魏国征西将军邓艾 伐蜀...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赐 琅琊王。”瞻怒,斩艾使。遂战, 大败,阵前死。时年三十七岁。瞻 长子尚幼,与瞻俱没。
从诸葛瞻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读出“君”意
(原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改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学以广才、志以成学
双重否定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 诲与无限的期望: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 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不学习就无从增长才识,不立志就不 能成就学问。而肯定句就削弱了语气。
请在《诫子书》中选择一 个字,为诸葛亮补写“一字箴 言”寄给诸葛瞻。你会选择哪 一个?
说说你的理由。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静,审也。从青, 争声。”自审、内省,以求内心的安静
《说文解字》中解释俭为:“俭,约也。”段玉裁在注 释“约”字时说:“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 意”。俭字本义就是对自己加以约束
◆词类活用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用作动词,立志)
1.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 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前提
内心宁静专一
立志 成才
外在节制欲望
静俭
保障 惜时
学习 基础
读出“君”意
诸葛亮的这封家书虽仅有86字,却充满了智慧 之语,这些智慧之语寄托了自己对儿子的无限期望:希 望能儿子勤学励志,能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不要淫 慢险躁,从而修身养德,治学做人,同时还希望能珍 惜时光,最终成为一名胸怀大志的君子。
54岁,临终之时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
下。
拓读,启迪“子”心
六年冬,魏国征西将军邓艾 伐蜀...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赐 琅琊王。”瞻怒,斩艾使。遂战, 大败,阵前死。时年三十七岁。瞻 长子尚幼,与瞻俱没。
从诸葛瞻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读出“君”意
(原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改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学以广才、志以成学
双重否定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 诲与无限的期望: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 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不学习就无从增长才识,不立志就不 能成就学问。而肯定句就削弱了语气。
请在《诫子书》中选择一 个字,为诸葛亮补写“一字箴 言”寄给诸葛瞻。你会选择哪 一个?
说说你的理由。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静,审也。从青, 争声。”自审、内省,以求内心的安静
《说文解字》中解释俭为:“俭,约也。”段玉裁在注 释“约”字时说:“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 意”。俭字本义就是对自己加以约束
◆词类活用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用作动词,立志)
1.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 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前提
内心宁静专一
立志 成才
外在节制欲望
静俭
保障 惜时
学习 基础
读出“君”意
诸葛亮的这封家书虽仅有86字,却充满了智慧 之语,这些智慧之语寄托了自己对儿子的无限期望:希 望能儿子勤学励志,能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不要淫 慢险躁,从而修身养德,治学做人,同时还希望能珍 惜时光,最终成为一名胸怀大志的君子。
《诫子书》课件(48张PPT)公开课获奖课件
教学反思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评估和反馈,对本 次公开课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 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06 课件使用指南及 建议
适用对象及场景介绍
适用对象
本课件适用于中学阶段的语文教 师及学生,特别是对于需要深入 了解《诫子书》的人群。
场景介绍
适用于课堂教学、公开课、研讨 会等场合,旨在通过多媒体手段 ,生动形象地展示《诫子书》的 背景、内容、意义及影响。
案例分析与思考
课件中提供了与《诫子书》相关的 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05 现场教学演示环 节
教师现场授课展示
引入课题
通过故事、案例或问题等方式 ,激发学生对《诫子书》的兴
趣和思考。
讲解背景
介绍作者诸葛亮及《诫子书》 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 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俭以养德,静以修 身
诸葛亮提倡节俭以培养品德,保持内心的宁静以修养身心 。
勤学励志,立志为 学
诸葛亮认为学习是成才的关键,鼓励子女勤奋学习,树立 远大的学术目标。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理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谐是国家治理、天下太平的基础 。
仁爱之心,推己及人
儒家倡导仁爱之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文字简洁明了
课件中的文字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方便学生快速把握关键信 息。
动画效果,增强互动性
自定义动画
课件中运用了多种自定义 动画效果,如文字飞入、 图表展开等,使得课件更 加生动有趣。
交互式练习
通过添加交互式练习题目 ,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参 与答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和学生参与度。
视频和音频素材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5张PPT).ppt
疏通文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行为操守。 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翻译: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来修 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疏通文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课文 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朗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生字词
夫( fú ) 淡泊(dàn bó ) 淫慢( yín ) 遂( suì ) 穷庐( lú ) 险躁( zào )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做名词,远大的目标 )
文言句式
倒装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宾语前置,
即“以静修身,以俭养德”)
课文解读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 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 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中心句: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课文解读
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俭:节俭、俭朴、不过分追求物质和外在
(1)非淡泊无以明志。(2)非志无以成学。
课文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 静以“明志”,即时时将 “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 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没有志向,则 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志和学都很重要, 二者缺一不可,既要立志,又要学习。
第16课《诫子书》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提出论点
正(静)反(躁)论 证(治学、修身)
劝诫惜时勤学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
第二课时
1、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你由 此想到了哪些诗句?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 及!(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 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 间有什么关系?
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需先立志,之 后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珍惜时间,刻苦学 习。“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 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 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 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必须“宁 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 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养品德呢?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 德”是成才的关键。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
告诫、劝勉之义。
诫子书
即诸葛亮写给儿子的旨在告诫、劝勉的信。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
《诫子书》(共23张PPT)
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
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就别浪费时 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 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 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 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 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 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 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 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 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 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 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 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7、诸葛亮告诫我们“淡泊以明志,宁静 以致远”,你能为本文的观点补充一个论 据吗?(道理或事实均可)
居里夫妇的居室里简单到只有两把椅子, 他们自己刚好每人一把。因为担心来访的客人 在舒服的座位上逗留过久会占用她宝贵的研究 时间。这就是“静”的最高境界。
居里夫人把英国皇家学会颁给她的金质奖 章送给小女儿做玩具,她说:“我是想让孩子们 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 能永远守著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这是因为 居里夫人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所以她能在科 学的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1、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期望儿子修身养德,把自己培养成 君子;勉励他珍惜光阴,刻苦学习,把 自己培养成为有用之才。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46张PPT).ppt
合作探究
作者又明确了“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静”与“明志”“成才”分 别有怎样的关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强调了“明志”“致远”是“淡 泊”“宁静”的目的,即作者认为明确志向和达到目标是目的,其途径是“淡 泊”“宁静”,并用双重否定句的句式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
读出情韵
我们如何读出文中这位慈父拳拳爱子之心呢?
这封书信虽历经千年,闪耀 着不仅是一位智者的谆谆告 诫,也是一位慈父殷殷叮嘱 与期望。所以这不仅是一封 告诫书,也是一封爱的遗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父亲是充满智 慧、立意深远、用心良苦的, 应该读得字字铿锵,读出慈 爱柔和、语重心长的语气。
合作探究
诸葛亮认为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 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 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而“修身、养德” 是成才的关键。
肆
明事理,读情韵
伍
知家训,抒胸臆
读出情韵
除了本文,还有哪些家训的力量鼓励着你呢?
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家训资料。 2.以书面的形式推荐你们小组喜欢的名家家训,谈谈你的理 解并阐述推荐的理由。 3.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谈谈你学完本文的认识和收获。
古人家训
博士买驴,书券三纸,尚未见一驴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朱子家训》。 今诲汝等,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贾昌朝家训》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我性不喜华靡。——司马光《训俭示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敕后主辞》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曾国藩《家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修《示子》
《诫子书》课件 (共25张PPT)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 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 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 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 对比鲜明。
积累字词
⑴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⑵行:操守、品德。 ⑶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⑷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⑸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⑹广才:增长才干。 ⑺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淫,过度 ⑻励精:奋勉,振奋。 ⑼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⑽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⑾驰:消失、逝去。 ⑿日:时间。 ⒀遂:于是,就。 ⒁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⒂穷庐:破房子。 ⒃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⒄才须学也:才:才干 ⒅意与岁去:意:意志 (19)俭以养德:以简朴节约财务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 (20)枯落:枯叶一样飘零 (21)夫:大丈夫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写作思路
•
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请按照议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理解每层的内容。
一、提出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二、论证——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
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
故事引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 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 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 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 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 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 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 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 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 世,享年 54 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 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 田 15 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 “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 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 死 而 后 已 , 深 为 后 人 传 诵 。
部编版15《诫子书》课件 (共37张PPT)
15 诫 子 书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 词和虚词。(重点) 2.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赏析精彩论点,积累 名言警句。(重难点) 3.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难点)
“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子”在文中 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是古代一种应用性文 体。以“诫子书”为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 洁明了。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使学习 有所成就。 精析:从立志方面来谈,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性。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 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于是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那时可 悲地守着贫寒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精析:对爱子反复告诫,人生短暂,要珍惜时光,刻苦 学习。
(2016·山东聊城中考,12分) 阅读【甲】【乙】两文, 完成下面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 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依__靠__屏__除__杂__念__和__干__扰__来__修__养__身__心__,__依__靠__节__俭__来__培__养__自__己____ _的__品__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注释】①淫慢:放纵懈怠。②励精:振奋精神。③接 世:接触社会。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 词和虚词。(重点) 2.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赏析精彩论点,积累 名言警句。(重难点) 3.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难点)
“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子”在文中 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是古代一种应用性文 体。以“诫子书”为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 洁明了。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使学习 有所成就。 精析:从立志方面来谈,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性。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 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于是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那时可 悲地守着贫寒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精析:对爱子反复告诫,人生短暂,要珍惜时光,刻苦 学习。
(2016·山东聊城中考,12分) 阅读【甲】【乙】两文, 完成下面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 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依__靠__屏__除__杂__念__和__干__扰__来__修__养__身__心__,__依__靠__节__俭__来__培__养__自__己____ _的__品__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注释】①淫慢:放纵懈怠。②励精:振奋精神。③接 世:接触社会。
第16课《诫子书》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前提
内心宁静专一
立志 成才
外在节制欲望
静俭
保障 惜时
学习 基础
整体感知
①成才要具有立志、学习、惜时三个条件。 ②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 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宁静淡泊以立志,立志是成才 的前提;静心专 一 以立学,学习是成才的基础;惜时是成 才的保障。
整体感知
且文体知识
书
“书”,即书信,如手书、家书等。古人的书信又叫“尺 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它的文学功能 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 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起 来,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
且诵读课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 以/ 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 躁/则/ 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 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 性,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要从淡泊 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W 课堂小结
《诫子书》中作者概括了自 己修身治学的经验,强调了淡 泊宁静的价值,劝勉儿子要志 存高远,勤学成才,表达了自 己对后代寄予的厚望。
板书设计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正面) 提出论点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反面)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 有任何贡献,悲伤地困守在陋室里,(到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整体感知
8岁的诸葛瞻还小,搞不清文章结构,请你帮他梳理。
诫子书(共41张PPT)
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品格高洁,才学渊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 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 (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意 ∕与日去,遂成 ∕ 枯落,多 ∕ 不接
世,悲守 ∕ 穷庐,将复 ∕何及!
读懂文意
疏通文义,质疑解疑
小提示 1、先抓关键实词、虚词,然后逐字逐 词逐句的翻译,不能漏译。 2、文言中常省略主语和宾语等成分, 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添加。 3、文言词翻译方法:加字法、换字法、 补充法、调序法、保留法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
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 “静”字:修身需要静,学习需要静,
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 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 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这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 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 先运用对比论证,将“夫学须静也.才须 学也”的“静”与“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躁”对比,鲜明 突出论证了 “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 又运用“比喻论证”,将“时光飞逝、
意志消沉的人”比作“枯枝落叶”. 生动形象论证了需要珍借时间,
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与
告诫。
【名句赏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品格高洁,才学渊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 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 (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意 ∕与日去,遂成 ∕ 枯落,多 ∕ 不接
世,悲守 ∕ 穷庐,将复 ∕何及!
读懂文意
疏通文义,质疑解疑
小提示 1、先抓关键实词、虚词,然后逐字逐 词逐句的翻译,不能漏译。 2、文言中常省略主语和宾语等成分, 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添加。 3、文言词翻译方法:加字法、换字法、 补充法、调序法、保留法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
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 “静”字:修身需要静,学习需要静,
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 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 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这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 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 先运用对比论证,将“夫学须静也.才须 学也”的“静”与“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躁”对比,鲜明 突出论证了 “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 又运用“比喻论证”,将“时光飞逝、
意志消沉的人”比作“枯枝落叶”. 生动形象论证了需要珍借时间,
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与
告诫。
【名句赏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