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乡城迁移意愿和城_省略_据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_陶树果
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及家庭因素分析_基于农户调查的Logit回归模型
2010.2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及家庭因素分析——基于农户调查的Logit回归模型黄宁阳龚梦(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容提要:本文根据劳动力迁移理论和相关研究,对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和家庭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和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单位性质对于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影响,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在省内转移;打工年限在5年以上的人更倾向于跨省转移;打工收入在2万元以上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对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家庭耕地面积在2亩以上对是否跨省转移的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因此,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统筹城乡户籍制度,鼓励农民实施多种经营,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利用,从而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稳定而彻底转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省内转移意愿 Logit回归模型一、引言农村劳动力比重下降到10%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标志,2007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比重仍为40.8%,因此,有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问题。
以往关于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表明,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劳动效率低向劳动效率高的地区、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根据经济学理论,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使农村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的部门,从而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
1978~1998年间,农村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农业)向生产率高的部门(非农产业)流动过程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1%(蔡昉,2000)。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5卷第34期Vol.15No.342021年12月Dec.2021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土地与农民生计问题、农民利益的实现、农村社会关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城乡差距的减小密切相关[1]。
2014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的农业规模经营的策略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流转,同时提出了“三权分置”制度。
与此同时,2016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和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使“三权分置”制度更加完善。
2021年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地建设的建议,鼓励农民大胆尝试探索高效的新型土地流转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农展规模经营,实现粮食的高质高产。
推进土地流转的进程,使土地资源理得到合理配置,促进了农业多元化发展。
在发达地区,农村土地利用过度,农村工业土地优势和隐性过渡指数都较高,对此,国家采取采取“长牙齿”的措施保护农民土地[2]。
国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争取做到农村土地资源不减少,高质量发展。
并且,乡(镇)村建设用地流转机制的建设,有效增加了农民获得性财产收入[3]。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持续关注的问题,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不断出台,土地流转问题成为了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4]。
刘琴(2018)运用收稿日期:2021-09-01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9J0199);西南林业大人文社科校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WKZD01)。
作者简介:李晓华(1997—),女,云南腾冲人,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发展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土地流转。
E-mail :*****************。
*为通信作者,E-mail :***************。
李晓华,柳娥.基于Logistic 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农业,2021,15(34):34-38,46.基于Logistic 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李晓华,柳娥*(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基于云南省寻甸县麦场村202位农民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影响土地流转意的多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城市群农村劳动力净迁移率与区域经_省略_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的分析_纪韶
568 707 887 1306 562 1985 1504 917 218 3824 1365 1151 571 840 1003 1056 882
75362
2035 1080 1970 3237 1202 482 850 776 1517 603 5071 2389 2438 2571 948 1883 7164 495 1171 306
·学术探讨·
《经 济 学 动 态 》2013 年 第 6 期
城市群农村劳动力净迁移率与区域 经济发展互为影响因素研究*
———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的分析
纪 韶 饶 旻
内容提要: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 群 已 在 部 分 地 区 逐 渐 形 成,并 逐 步 成 为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重 要 引 擎 。 城 市 群 的 形 成 和 日 趋 成 熟 一 方 面 满 足 了 我 国 “十 二 五 ”规 划 对 推 进 区 域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加 速 经 济 结 构 转 型 的 整 体 规 划 ,另 一 方 面 也 为 我 国 更 高 质 量 的 完 成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提供了坚实基础。本文将重点研究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 部 分 ,第 一 部 分 对 城 市 群 中 农 村 劳 动 力 流 动 特 征 进 行 描 述 ,第 二 部 分 对 城 市 群 中 农 村 劳 动 力 流 动 方 向及流动规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建立双对数模 型揭示 城 市 群 农 村 劳 动 力 流 动 与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相 互 影 响 的 作 用 机 理 ,第 四 部 分 根 据 研 究 所 得 结 果 提 出 相 应 的 政 策 建 议 。
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个体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个体因素的实证分析作者:陈浩周洋洋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5期[摘要]本文就是以农村单个劳动力为分析基础和研究对象,采取向政府部门了解情况、深入农村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采取实证和对比的研究方法,对劳动力掌握技能水平、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个体差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因素: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高、有一技之长、年纪较年轻的男性劳动力转移率高,相反文化程度差,没有技能或技能单一,年纪较大的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群体转移相对困难。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内部因素三农研究课题: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研究”(06SJB790023)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陈浩(1964-),男,江苏建湖人,杭州精密阀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洋洋(1978--),女,江苏射阳人,现在江苏省射阳县合德镇镇政府党委宣传委员。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在发展中国家,就业的增长意味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
在发达国家,扩大就业和减少失业也是维持社会稳定、使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目的所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7.3亿劳动力,其中4.8亿在农村。
在农村劳动力中,有1.6亿在当地从事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3.2亿为农业劳动力。
根据目前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水平测算,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存在1.5亿,且每年新增劳动力也达600多万人。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研究基于Logistic模型,从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建立了Logistic模型并进行了结果分析,揭示了不同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程度。
研究发现,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背景下,农户的经济收入、土地规模、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对土地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
本文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参考。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民增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Logistic模型、影响因素分析、数据采集、模型建立、结果分析、结论、政策建议、未来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讨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户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出租或者承包给他人进行经营,是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农户土地流转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意愿参差不齐、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
研究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影响因素,对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态度和看法,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更科学地制定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支持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深入探讨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为相关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通过建立基于Logistic模型的分析框架,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民永久性迁移意愿统计研究_虞小强
基于此,本文对农民永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做了深 入研究。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以农民永久性 迁移为观测点,从农民心理因素视角出发,将影响农民永久 性迁移意愿的心理因素归纳为迁移倾向、他人意见和迁移评 估三类,并以此构建了农民乡城永久性迁移意愿模型。鉴于 陕西省地域南北跨度大,涵盖山区、平原、丘陵等地理特征,具 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选取了全省 10 地区 20 个县进行了调查,共获得 483 份有效调查数据,利 用 Logistic 模型对影响农民永久性迁移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 证分析,为进一步掌握农民永久性迁移行为提供科学参考。
(4)从表 2 的结果看出,为了生存、获得便利生活条件、 使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实现自我价值、家人意见、亲友意 见、风险承担判断和相关政策判断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一 方面说明另外 3 个因素在所有因素中十分突出,另一方面说 明还需要对不显著的因素进一步挖掘和探讨。
3 结论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利用 Logistic 模型对影响 农民的迁移意愿的心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得结论基本印 证了起初假设,说明所得结论是有效的,对实践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追求更高收入是推动农民迁移的主要动力,体现 身份则是另一个重要动力;农民的条件和能力是保证永久性 迁移的基础和实现城镇就业的根本。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农村居民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农村居民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李玉然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鹿泉区、正定新区随机调查问卷为基础,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村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子女个数、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新农保认知程度对农民养老方式选择影响显著;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在农村居民中仍然占有相当分量,从而最终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依托,新农保为重点,其他养老方式为辅助的多层次养老方式以满足农民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农村居民养老方式 Logistic回归分析新农保认知一、问题的提出现在每天有2.5万人迈入老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负担系数持续下降的趋势出现转折。
在我国已超过2亿老年人中,有超过六成生活在农村。
基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找寻满足时代需要的新型养老方式已至关重要。
本文在实际调研基础上,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鹿泉区、正定新区农村居民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分析影响农村居民选择养老方式的相关因素,探讨目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为完善石家庄市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定的参考依据。
对于养老方式的不同选择,国内学者做了很多研究。
实证分析方面,沈苏燕等(2009)研究表明中青年的养老方式选择受到个人特征中的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保和家庭特征中的人均收入、婚姻等影响。
赫金磊(2010)通过probit模型表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选择受年龄、健康、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影响。
规范分析方面,刘晓梅(2012)的研究表明:家庭养老正在被取代,养老方式向个人化和社会化发展。
杨恩艳等(2012)的研究表明养老的实现取决于家庭责任的体现,家庭养老在中国养老方式中占据主要地位,应积极探索新型家庭养老方式。
钱海龙(2012)的研究表明应探索依靠老年人、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方式。
通过对养老意愿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清楚了解人们对晚年生活的预期,也有助于对选择与确定社会养老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意愿研究
本政 府颁 布 了《 基本 教 育 法 和学 校 教育 法 》规 定 所 , 有适 龄人 口教育 从 6年延 长 到 9年 。随后 , 日本 政 府不 断加 大教 育 投 入 ,O世 纪 8 代 就 普 及 了高 2 O年
然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着教育壁垒。农村劳 动力的教育文化素质影响甚至决定着劳动力转移的 难易度 、 转力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有较高要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显示 , 劳动者受教育 的时间 每增加一年, D G P就会增加 9 %。世界各 国都认识
中图分 类号 : 3 F2 文献 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07 1 6 2 1 ) 1 0 5 5 1 0 —3 1 (0 1 1 一o 8 —0
目 , 前 中国农村有 15 . 亿富余劳动力流向城镇 , 每年还要新增 60 0 万农村劳动力, 但农村劳动力素 质不 高 , 缺乏 劳动 技能 , 响其 向非农产 业 和城镇转 影 移, 造成了农村剩余 劳动力难 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 业 。目 , 9 0 前 在 0 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 有 相 当数 量 的人员 没有 稳定 的职 业和 居所 。在农 村 劳动力中, 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 占 9 1 。 3 . D随着 经 济发展 水平 的提 高 和新 兴产 业 的兴 起 , 乏 转 岗 缺
到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 对他们 接受农业科技和先进
收稿 日期 :0 1 7 6 2 1 一O —1
作者简介 : 刘
倩, , 女 陕西澄城人 , 师 , 讲 博士生 , 研究方 向: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
85
统计 与信息论坛
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居住特点与政_省略_配_基于浙江J县调查的观察和思考_陈春良
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居住特点与政策适配*———基于浙江J县调查的观察和思考陈春良 提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居住问题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关键环节。
然而,如何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居住保障体系存在争议。
基于浙江J县的一个专项调查,本文对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居住类型、居住负担和定居意愿做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了倡导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廉租房和工人公寓为重点方向的政策实践,指出这种政策逻辑背后的理论实质上是忽略了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居住需求偏好的实际特征、加总困难及动态调整问题,相反将居住公共保障简单等同于政府直接生产和供给,本质上是以单一的公共居住保障服务匹配多样化多层次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居住的公共服务需求。
文章指出,农业转移人口居住保障体系构建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根本作用,要加强分散供给激励和政策引导,创新补贴形式,构建一个多层次、长短期政策结合的居住帮扶体系。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居住帮扶体系 政策适配作者陈春良,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后,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杭州 310018)一、问题的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面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两大困扰。
国家统计局最新的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外出务工农民工的总量达到2.69亿,其中县外或跨省流动的务工人数达到1.66亿。
这个数据意味着,虽然从2011年开始,我国的城镇化率第一次超过50%,但每4个被统计为城镇户口的,大约就有1个户籍不在当地仍旧处于流动状态,城镇化整体水平不高仍旧比较“夹生”。
就浙江的情况而言,2012—871—*本文所依赖的调查选题最初受益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副主任的指导,在后期报告撰写和汇报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副主任、何宇鹏研究员,以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董玄等的评论讨论让作者受益匪浅。
本文前期版本曾在第二届政府经济学年会上做过报告,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米加宁教授、南京财经大学朱秋霞教授和天津财经大学的任晓兰副教授给予的评论和讨论。
乡_城移民家庭融入趋势及政策研究_省略_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_刘建娥
二、理论回顾及评述
1. 社会融入理论及策略研究 近年来,国际社会发展策略正在从局限于 GDP 增长、保障基本物质生活向增进社会融合的包容 性社会政策转变。较高的社会融入水平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欧盟可持续 发展策略所面临的最关键的挑战(Taylor., 2006;Giambona & Vassallo.,2014)。目前,国际社会融入研究 主要围绕概念界定、指标设计及行动策略等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社会融入的界定是相对的、动态的、 多维的,社会融入不仅包含导致社会排斥的经济及政治要素,也涉及个人生活中非经济方面的不利 因素(Berghman.,1995;Jordan.,1996;UN.,2010; Giambona & Vassallo, 2014)。经济融入并不意味着真正 的社会融入,因为经济—社会—心理—身份四个融入层次不存在递进关系(李培林、田丰,2012),且 农民工仍然处于“半融入”、“半城市化”(李强,2011;王春光,2012)的尴尬状态。农民工个体以其自 身的艰苦努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但基于户籍管理的城乡二元社会政策长期滞后,致使农民工家 庭的基本需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二是 2002 年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社会融入指标报 告》,已构建出一套可供分享交流的指标体系,用以评估欧盟各成员国应对新的社会需求、促进社会 融入行动的成效。社会融入指标研究不仅涉及以“个人”为单元的研究范畴,而应以更广泛“家庭”为 分析单元,从家庭照顾、家庭支出、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关键维度深入研究( Atkinson, et al. 2002)。 吉姆保纳与维萨罗( Giambona & Vassallo, 2014)基于 2006-2010 年欧盟 27 个成员国的数据资料,评估 社会转移支付后贫困人口、物质剥夺、家庭成员就业、教育及就业培训四大指标的得分,检视金融危 机期间欧盟各成员国的社会融入进程。三是专业化社区社会工作逐步成为实现社会融入的重要行 动机制。社会融入策略强调为被排斥的个人与群体提供机会与资源。正如社区工作有助于带动社 区居民参与决策,澄清社区问题并提供解决建议,分配有限资源与传递服务,改善个人与集体的福 利,以限制社会分离、降低社会不平等,实现社会融入。 2.“家庭”研究视角 纵观传统移民研究局限于个体劳动力的经济诉求,我们可以发现“家庭”视角的引入,则把移民 问题的研究对象从简单的“劳动力”还原为有着多元需求与角色的完整“社会人”。正如主流研究大 致形成“经济决定论”—“资本决定论”—“社会制约论”的发展脉络一样。①早期经济学家认为工资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我们介绍了Logistic回归模型的原理和应用,详细探讨了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通过研究结果发现,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地规模、家庭收入和土地政策等。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本研究对于促进农户土地流转及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Logistic模型、影响因素、数据分析、研究结论、政策建议、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农民将自己的土地租赁或出售给他人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流转在中国农村地区逐渐普及。
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土地流转市场不规范、信息不对称、流转风险高等。
研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农户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土地资源状况、政策环境等。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上,较少有基于定量数据的分析。
有必要开展基于Logistic模型的研究,通过建立定量模型来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推动土地流转市场的规范化和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量化分析,探讨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形成机制,增进对农户决策行为的理解,为政府部门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以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赵亮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呈现出了加快的趋势,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国内关于劳动力迁移的理论研究结论大多是在国外理论模型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得出的。
国外学者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和决策机制。
国内学者对中国农民工回流的原因与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回流;迁移法则一、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国外学者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至今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系统的理论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二元结构理论和人口迁移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托达罗模型和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形成了二元结构理论。
国内关于劳动力迁移的理论研究结论大多是在国外理论模型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得出的。
同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国外学者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和决策机制。
劳动力流动理论最早源自统计学家Ravenstein于1885年提出的“迁移法则”。
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来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原因。
Thomas提出了关于迁移的推—拉理论,把从农村到城镇迁移的原动力经常被归结为两类:“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
Lewis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基本动因是城乡之间实际的经济收入差距。
该模型在发展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以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Fei和Ranis对Lewis的二元经济模型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强调重视农业的作用,认为必须保证农业能不断满足工业扩张的需要,才能实现劳动力的转移。
Jorgenson的“农业剩余”理论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充要条件是农业剩余。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研究 以微观福利为视角
在讨论部分,本次演示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深入解释和分析。研究发现,微观福 利因素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年龄越小、受教育程 度越高的农户对未来发展机会的预期越高,因此更倾向于流转宅基地以获得更 多的发展机会;而家庭人口数越多、村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农户则更长期生 活保障和社区归属感,因此更倾向于保留宅基地。政策因素对农户宅基地流转 意愿的影响也与政府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中的政策导向有关。
3、抵御风险能力评价:分析农 户在面对不同风险因素时的应对 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1、经济福利:宅基地流转可能导致农户失去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因 此需要其经济福利的变化。
2、社会福利:宅基地流转可能改变农户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等 方面,因此需要其社会福利的变化。
3、环境福利:宅基地流转可能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其环境福 利的变化。
在讨论部分,本次演示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深入解释和分析。研究发现,微观福 利因素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年龄越小、受教育程 度越高的农户对未来发展机会的预期越高,因此更倾向于流转宅基地以获得更 多的发展机会;而家庭人口数越多、村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农户则更长期生 活保障和社区归属感,因此更倾向于保留宅基地。政策因素对农户宅基地流转 意愿的影响也与政府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中的政策导向有关。
在讨论环节,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的深层次原 因。例如,家庭特征方面,外出务工人员比例高、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更倾向 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去,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更有可能获得非农就业机会, 从而降低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此外,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健全,越来越多的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降低,这进一步推动了他们的土地流转意愿。同时,政府的扶持政策与农村土 地流转市场的发展状况也会对农户的流转意愿产生影响。例如,政府提供了资 金、技术等支持,降低了农户的风险,提高了收益,从而增强了农户的流转意 愿。而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双方的匹配度,进而推动 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基于Logistic的城郊宅基地流转意愿分析
基于Logistic的城郊宅基地流转意愿分析作者:张琳,田童,刘向晖,刘新平,黄姿瑜来源:《农学学报》 2018年第4期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宅基地流转问题已经成为管理者和普通民众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之一,流转所产生的产权纠纷逐年增加。
宅基地已经逐步从单一的基本居住性保障资源变为农户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可利用资产。
通过对城郊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进行分析,了解农户对宅基地流转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集约利用农村土地、盘活存量土地,也为宅基地改革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选取新疆昌吉市4 个村农户作为样本,利用SPSS17.0 软件,采取二元Logistic 模型对影响农户流转行为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得出,农户流转行为主要受教育程度、出售宅基地改善生活、捐献部分收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宅基地流转批准方式和是否有公示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提出健全和完善法制环境,保护农户合法权益,规范宅基地流转市场,保障农户生活水平持续向前发展,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流转形式是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房地产;Logistic模型;昌吉市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70200180 引言2014 年2 月12 日,四川首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落定,使“土地流转”概念再一次高亮的走进了民众的视野,金融机构也是首次尝试对有形的地上作物和无形的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偏移城市,加之城市房价高企不下,致使宅基地流转逐渐成为社会敏感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制造了“一户多宅”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城市土地紧缺,农村土地闲而不用的现实局面。
本研究基于二元Logistic 模型,找出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较大的因子,揭示城郊农户流转意愿现状,对政府制定、实施拆迁补偿标准,创建、规范流转市场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不同类型的农户其宅基地流转行为的决策因子具有差异性[1-2],在经济收入增加,财产积累过剩的前提下,追求更优的生活质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3-5],有学者提出可以对原则性的法律规定进行细化,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还必须对现有的法律理解性障碍进行清除,以促进法律的顺利实施[6],这表明一方面中国现行法律并没有禁止宅基地流转,但流转过程中操作性不强却是现实存在的。
乡城人口流动的理论解释农村人口退出视角模型的再修正
乡城人口流动的理论解释农村人口退出视角模型的再修正一、概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城人口流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现象。
这一现象不仅关系到城乡发展的平衡与协调,更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对乡城人口流动的理论解释与模型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人口退出视角作为解释乡城人口流动的重要理论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该视角主要聚焦于农村人口因何种原因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生活。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乡城人口流动的内在机制,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现有的农村人口退出视角模型在解释乡城人口流动时仍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模型在考虑影响因素时可能过于简化,忽略了某些重要变量的作用或者模型在解释流动过程时缺乏足够的动态性和复杂性,难以反映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对农村人口退出视角模型进行再修正,以更准确地解释乡城人口流动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乡城人口流动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深入分析农村人口退出视角模型的优点与不足,进而提出一种更为完善的修正模型。
该模型将综合考虑更多影响乡城人口流动的因素,并引入动态分析和复杂性思维,以更全面地揭示乡城人口流动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优化人口分布格局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 背景介绍:乡城人口流动现象及其对农村和城市的影响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乡城人口流动现象愈发显著,成为影响农村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一流动现象不仅反映了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动态变化,也揭示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乡差距等多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人口流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为农村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提高了家庭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
同时,这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动力。
另一方面,人口流动也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中国乡—城人口两阶段迁移模式及其经济学分析
M
α+β α β -α
] αβθ
(8)
(α+β)Sf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均衡时的市民化水平 随着歧视系数的提高而减小,说明户籍差别待遇越 大的城市,农民工转变成市民的难度越大,市民占城 市总人口的比重越低;同时最大化的城市总产出随 着歧视系数的减小而得以增大,从动态趋势的角度 说明了减少对农民工的歧视、弱化户籍制度上附加 的差别待遇,是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的。
Taylor, 1989) 则认为乡—城人口迁移是基于摆脱
产函数表示的该城市政府面临的决策问题为:
αβ
Max Y=APc Pf
Pc ,Pf
(1)
s.t.Pc·θSf +Pf·Sf =M
其 中 ,M 为 一 定 时 期 政 府 公 共 服 务 的 总 支 出 。
对于该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运用拉格朗日乘
数法求解,可得到实现极值的一阶条件为:
鄣L/鄣Pc=AαPcα-1Pfβ-θSf=0
一、中国乡—城人口两阶段迁移模式特征:从农 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
通过对不同国家人口城市化微观过程的深入考 察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国人口城市化具有显著 的特殊性。 这一点突出表现为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遗 留下的特殊制度约束,中国乡—城人口迁移中的身 份转变通常不能够在一个阶段内直接完成从农民到 市民的转变,而是需要通过从农民到农民工、从农民 工再到市民这样的两阶段步骤来完成(见图 1)。 目 前我国有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这一独特的经济 社会现象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 深刻的影响。
当然,上述分析并非是要说明我国大城市采取 严格的户籍控制的合理性,而是客观地说明城市政 府采用不同户籍改革模式的经济动机。 从中可见, 对乡-城人口有效迁移造成障碍的根源在于城市与 乡村相区别、大城市与小城市相区别的制度安排。
基于Logit模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基于Logit模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市为例摘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获得工作并最终获得城镇永久居住身份、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公共服务而成为城市市民的过程。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
文章基于对青岛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状况进行调研得到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选择模型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助于推动青岛市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证分析1、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
近年来,在我国独特的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和城镇化水平持续地提高,出现了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现象(即农民融入城市成为市民)。
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同的是,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收入水平、就业、户籍、社会保障等因素的的制约,在我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还存在相当多的阻碍因素。
因此,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可以为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政策建议。
尉建文等(2008)基于对北京市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认为,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对留城意愿有显著影响,从事事务型、管理型的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城[2];章铮(2006)的研究发现,月收入水平、预期工作年限和购房支出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显著影响[3];王桂新等研究发现,尤以婚姻状况、在城市居留时间以及找工作的困难等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4];李强研究认为,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和举家迁移会增加农民工居留城市的意愿,而已婚和有需要照顾、赡养的父母会降低农民工留城的意愿[5];索伟锵等人认为,收入水平与农民工留城意愿呈现正向相关关系,财富积累水平成为农民工留城的重要影响因素;家乡自然经济状况与打工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对农民工的留城形成“推—拉”作用[6];蔡和等在上述人口特征和经济特征之外还加入了农民工主观的心理因素,如对城市的认同和受歧视感等,丰富和深化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7];钱文荣的研究还分析了社会网络对留城意愿的影响,如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交往情况等[8]。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村民城镇迁居_省略_愿分析_基于河南周口问卷调查数据_王利伟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以农村居民城 镇 迁 居 意 愿 为 因 变 量 ,分 析 农 村 居 民 的 性 别 、年 龄、教育程度、家庭构成、职业、家庭收入、农地流 转意愿、对农村合作社的态度、家庭农业资产等属 性特征对其城镇迁居意愿的影响(Logit 模型 1); 以农村居民城镇迁居意愿为因变量,分析农村居 民对城镇教育质量、医疗水平、消费服务、就业机 会、市容市貌等满意度综合评价对其城镇迁居意 愿的影响(Logit 模型 2),具体见图 1。
民城镇迁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40 岁以下、高中/中专/技校的教育程度、年收入 3 万元以上的高收入
的农村居民群体城镇迁居意愿强烈,农村居民对城镇的教育质量、消费服务和就业机会的满意度评价显著影响
其城镇迁移意愿,而对城镇的医疗水平、市容市貌等满意度评价对其城镇迁居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关 键 词:农村居民;城镇迁居意愿;Logit 模型;河南周口
在模型 1 中,Pi 指村民发生迁移的概率,因变量为 Migration_intention,表 示 农 村 居 民 城 镇 迁 居 意 愿 偏好,如果迁居意愿偏好选择以乡镇驻地、县城、
王利伟等: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村民城镇迁居意愿分析
图 1 农村居民城镇迁居意愿模型构建
Fig.1 Rural urbanization migration intention model
模型 2:基于城镇承载环境评价的农村居民城
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意愿及需求研究
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意愿及需求研究胡现岗;袁聚录【摘要】当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培训供给与需求错位、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不利于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化的推进.根据齐河县三个典型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劳动力培训意愿,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年总收入及是否参加过培训等因素影响培训意愿,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多样.需要开展实践调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优化培训资源供给结构以解决培训供给与需求错位、供给结构失衡问题.【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年(卷),期】2018(039)036【总页数】7页(P46-52)【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意愿与需求;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作者】胡现岗;袁聚录【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唐山,063000;华北理工大学社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25一、引言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农村社区行政或村域界限,经政府统一规划把若干行政村迁移合并为新的集中聚居区,统一建设住房、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生产形成的居民生产生活共同体。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是我国政府基于当前城镇化进程,让农民得以共享发展成果,在农村营造的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在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远远优于传统的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一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路,成为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但是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只注重农村劳动力空间地域转移而不重视人的适应性,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低且非农就业不充分,农业生产水平低,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市民”身份的认同与转变不足等问题。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直是政府的重要举措。
我国政府历年来施行了一系列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举措,如“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星火计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第5期(总第212期)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ECONOMICS No.5,2015(Tot.No.212)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乡城迁移意愿和城镇化路径研究———基于CGSS 2010年数据的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陶树果1,高向东2,余运江3(1.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062;3.上海金融学院,上海200135)摘要:基于全国大范围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对象聚焦为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社会心理特征三个维度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乡城迁移意愿进行了研究。
从目的地来看,超过半数的研究对象希望迁移到县城/县级市或小城镇居住,而不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
从迁移意愿看,当前的乡城迁移意愿较低,经济条件仍然是制约迁移的主导性因素。
从影响因素看,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家庭年收入、有外出务工劳动力、非农工作经历、10年后所处阶层预期等因素对乡城迁移意愿有正向作用,年龄、当前所处阶层的自我评价等因素对迁移意愿有负向作用。
结合研究结论和当前小城镇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在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形势下,应大力发展中等城市,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乡城迁移意愿;城镇化路径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5-0040-10DOI :10.3969/j.issn.1000-4149.2015.05.005收稿日期:2015-01-16;修订日期:2015-05-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14AZD027);上海政法学院2014年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农民工社会融合的代际比较研究”(2014XQN28)。
作者简介:陶树果,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政法学院讲师;高向东,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运江,上海金融学院师资研究员。
Research on the Rural -urban Migration Willingness of Rural Working -age Population andUrbanization Pat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CGSS 2010TAO Shuguo 1,GAO Xiangdong 2,YU Yunjiang 3(1.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1,China ;2.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62,China ;3.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 ,Shanghai 20013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ionwide micro-survey dat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ural -urban migration陶树果,等: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乡城迁移意愿和城镇化路径研究willingness of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n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family characteristics,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Majority of migration has a clear destination,more than half want to migrate to the county/county-level city or small town,rather than Beijing,Shanghai or other metropolis.The migration willingness is relatively low in current and the dominant factor is still the economic reason.Education,annual family and household income,migrant labors availability,non-farm work experience,the class expectation in 10years and other factors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rural-urban migration intention while age,the current class self-evaluation have negative effect on rural-urban migration intention.According to research finding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small towns,the author believes,under the situation of control the population size of mega-cities,we sh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um-sized cities and create a path of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words:rural working-age population;rural-urban migration willingness;urbanization path一、问题的提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4年3月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随后,国务院又出台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新的户籍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然而,作为城镇化主体的农村人口是否愿意迁移到城镇定居?他们希望迁移到何种类型的城镇居住?这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户籍政策改革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将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10年的数据来解答这两个问题。
二、相关文献回顾人口迁移与出生、死亡并列为人口学的三大研究内容。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历来又是学界的研究热点。
关于人口迁移,西方主要理论流派当属博格(Bogue)为代表的推拉理论、以刘易斯(Lewis)为代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新劳动力迁移经济理论(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
推拉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社会学家雷文斯坦(Ravenstien),他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迁移法则”,就被广泛接受并得到完善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博格系统地提出了劳动力迁移的推拉理论。
他认为,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不利因素就是推力。
人口流动就由这两股力量前拉后推所致。
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则认为一国经济包括两个部门:一是传统的、乡村的、仅足以维持生存的部门,其剩余劳动的生产率很低,甚至是零;二是现代城市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
二者发展不平衡,而且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的劳动力。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改变二元的经济结构,其主要途径就是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1]。
新劳动力迁移经济理论主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人口迁移的动因,该理论认为,个人的迁移决策往往与家庭有着很大关系,是由家庭成员共同做出的,迁移的动机不仅与城乡两地收入差距大有关,也与个人或家庭因素有关。
迁移的动机除了增加家庭收入,还可以降低由于市场不完善而造成的风险。
斯塔克(Stark)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5期的农业生产更容易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经营风险高、成本大,净收益下降,而且还难以防范,而家庭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则是规避经营风险的一种替代办法。
因此,劳动力迁移可以被视作一种使经济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家庭策略,而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周期性往返则是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和农村的资源[2]。
受西方理论流派的影响,国内学者围绕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因侧重点不同而各有特色。
一是以蔡昉、李强等为代表的学者主要研究经济因素对农民迁移的影响,认为经济因素是农民向城镇迁移的首要因素,对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3-5]。
二是以文军、吴兴陆为代表的学者主要从社会文化因素角度分析了农民工的迁移决策问题。
对农民工来说,在做出外出务工这一迁移决策时,其影响因素远非他最初决定是否外出时那样单纯,而是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更多地掺杂着非经济成分。
既有其历史文化的根源,也有其现实社会经济的原因;既受人多地少等自然性因素的制约,也受制度规范等结构性条件的制约[6-7]。
三是以赵耀辉、周皓等为代表的学者则更为关注农民向城市迁移的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家庭住房等[8-9]。
就乡城迁移意愿和迁移城市的类型而言,侯红娅等讨论了个人特征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区别。
对于前者来说,个人特征很明显地影响了其城市化的意愿;而对于后者来说,个人特征的影响则很不明显[10]。
吴秀敏等在成都市3个区县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农户的迁移决策受到户主的学龄、职业类型、是否有学龄儿童、人均耕地面积、交通状况、外出劳动力比例、本地非农就业机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1]。
黄乾通过对上海、天津、广州、沈阳、昆明五城市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向城市迁移的意愿总体上并不强烈,年龄、就业状态、月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及社会融合对迁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12]。
黄宁阳等研究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和家庭因素,职业、打工收入、家庭收入和承包地面积等因素对农民进行跨省迁移还是省内迁移有重要影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