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之二

合集下载

史上最全最完整的金融经济学答案(王江版)

史上最全最完整的金融经济学答案(王江版)

而 f (·) 是正单调函数,因而 V (c1 ) = f (U (c1 )) ≥ f (U (c2 )) = V (c2 ) ⇔ U (c1 ) ≥ U (c2 ) 因此 V (c1 ) ≥ V (c2 ) ⇔ c1 c2 ,即 V (c) 表示的偏好也是 。
2.2* 在 1 期,经济有两个可能状态 a 和 b,它们的发生概率相等: a b 考虑定义在消费计划 c = [c0 ; c1a ; c1b ] 上的效用函数:
把他的禀赋表示成 Arrow-Debreu 证券的组合。 (c) 计算他的金融财富。写出他的预算集。 (d) 假设参与者的效用函数如下: U (c0 , c1a , c1b ) = −e−c0 −
1 2
e−c1a + e−c1b .
不考虑消费的非负约束,写出他的优化问题。求解他的最优消费选择。 (e) 讨论他的消费如何依赖于Arrow-Debreu 证券的价格向量 φ。 (f) 证明在某些价格下,他(在某些时期/状态下)的消费可能是负的。 解. (a) Arrow-Debreu 证券的支付向量是 Xa = [1; 0], Xb = [0, 1]; (b) 2Xa + Xb ; (c) 参与者的金融财富是 w = 2φa +φb ,他的预算集是 {c ∈ R3 + : c0 +φa c1a +φb c1b = w }; (d) 由于不考虑非负约束,参与者的优化问题就变成了 max (e−c1a + e−c1b ) −e−c0 − 1 2
1 U (c) = log c0 + 2 (log c1a + log c1b )
U (c) =
1 1−γ c 1− γ 0
+
1 2

金融经济学第二章-偏好、效用与风险厌恶

金融经济学第二章-偏好、效用与风险厌恶
的理论部分讲解。
(1)风险补偿
(2)绝对风险厌恶与相对风险厌恶
• 绝对风险厌恶
• Arrow(1970)和Pratt(1964)首先提出将
A(w)定义为风险厌恶程度的度量,所以也称
为Arrow-Pratt风险厌恶测度。
(2)绝对风险厌恶与相对风险厌恶
• 绝对风险厌恶
• 我们可以根据绝对风险厌恶函数关于w的增减性
Marshall
边际效用价值论
奥地利学派
效用价值论稍占上风
引言
效用的表达:


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学派
序数效用论
新古典综合派
(一般均衡论)
序数效用论占上风
2.1
偏好关系
问题的提出:
微观经济学中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
个人的选择问题:
偏好的假定?
偏好与效用函数之间在什么条件下可以
存在对应关系?
比投资者2的效用函数更厉害。定理2.4的4条
判别准则其实说的都是这同一个道理。
第二章小结
偏好、选择的理性基础
以效用表示偏好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偏好关系与期望效用函数

第二章小结

理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非理性:独立性公理
第二章小结
风险厌恶
风险补偿
风险厌恶的比较

第二章小结
期望效用函数的存在性
定理 2.2:对于建立在有限概率分布空间 P 上
的偏好关系 p ,满足 2.3 节所述的三条行为公
理(理性选择、独立性、阿基米德性),则期
望效用函数存在,且在严格正的仿射变换意义
下是唯一的。
小结
小结
小结
小结
2.5 阿里亚斯悖论

金融市场的金融经济学理论

金融市场的金融经济学理论

金融市场的金融经济学理论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和发展对整个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金融经济学作为研究金融市场的一门学科,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来解释和预测金融市场的行为和现象,为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金融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金融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认为金融市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得到的信息,投资者不能通过分析市场价格获利。

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思想是市场具有信息的高效性,市场上所有信息都能迅速被参与者获取并利用。

有效市场假说对投资者的投资策略、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二、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现代资产定价理论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资产价格的形成和波动机制。

该理论以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建立资产组合模型和预期效用理论,解释了资产的价格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现代资产定价理论对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优化资产配置的方法。

三、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信息理论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信息理论认为市场参与者并不完全了解市场中的信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进而影响市场的运行。

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金融市场采取了各种制度和机制,如信息披露、监管和契约等。

不完全信息理论对解释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行为、市场失灵和金融危机等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四、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环节,它旨在通过各种手段对金融风险进行评估、控制和转移。

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价值 at Risk(VaR)、条件风险模型和相关性分析等。

通过这些理论和方法,金融机构可以降低金融风险,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五、行为金融学的兴起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金融经济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学科,它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和心理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传统金融理论假设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但实际上投资者的行为常常受到情绪和认知的影响,导致市场价格偏离真实价值。

金融经济学02

金融经济学02
2016年11月10日5时21 分 28
风险补偿的经济学定义:
• 如果h是一个公平赌博,即有E(h)=0,那 么风险厌恶的投资者接受这一公平赌博所 要求的风险补偿X按E[u(w+h)] = u(w-X)定 义,通常情况下, X是w和h的函数,即X =X(w,h)。 • 注意,这里的风险补偿是风险厌恶者个体 所要求的风险补偿,不是市场定价给出的 风险补偿。市场定价给出的风险补偿将在 市场均衡与资产估值的理论部分讲解。
2016年11月10日5时21 分
5
偏好关系必须满足如下选择公理:
• 1、完备性公理: ∀ c1 ,c2 ∈X ,一定有
c c 或者c c
1 2 2
1
• 2、反身性公理: ∀ c∈X ,一定有 c • 3、传递性公理: ∀ c1 ,c2, c3 ∈X ,
c
c c ,c c c c
2016年11月10日5时21 分 14
独立性公理
• 对于所有的x,y,l∈X, λ ∈ (0,1),x﹥y意味着 λx+(1-λ)l ﹥ λy + (1-λ)l 。 • 独立性公理的含义是,在两个随机事件之外,同时引入 一个额外的不确定的随机事件或消费计划不会改变经济 行为主体原有的偏好。 • 独立性公理是不确定性条件下选择理论的一个核心公理。 它导致不确定条件下选择理论同确定条件下偏好选择理 论的差别。
1 2 2 3 1
3
2016年11月10日5时21 分
6
无差异关系:
• 无差异关系指消费者在消费集中比较消费计划 时,二者不分好坏。 • 数学表达为,消费集X上一个二元关系~,当且 仅当
c c 并且c c
1 2 2
1
有c1 ~ c2

金融经济学-第二章1

金融经济学-第二章1

n
n
债券的估值
• 例如:某种债券期限是5年,票面价值为1000元, 票面利率为10%,这一债券的价值是多少?(年利 率为6.25%)
无风险资产的估价
假如利息每年支付,可以得到方程:
C M P t n 1 r 1 r t 1 1 1 (1 r ) n C r M n 1 r
利率确定时债券价格和期限的关系
• 溢价发行的债券,价格随着期满时间的临近 会下降;折价发行的债券,则价格会上升。
• 但到了期满日两种债券的价格都会等于面值。 (p51)
• 折价或溢价债券的大小将随到期日的临近而 逐渐趋于面值。如下图所示.
溢价 债券 价格
面值 折价 折价 债券 价格
溢价
• 给定其他因素不变,债券的到期时间越长,债券价格的波 动幅度越大。(长期债券利率敏感性强)
C ( Fc P0 ) / n Yc ( Fc P0 ) / 2
• 假设某债券为10年期,8%利率,买入价是1000元, 赎回价为800元。计算赎回收益率为 • [80+(800-1000)/10] / [(1000+800)/2] ]×100% =6.66%。
债券定价原理
• 马尔基尔债券定价原理
M P n 1 r
这说明零息债券价格是票面面值的现值。
15年期零息债券,票面价格为1000元,投资者要求 的收益率是9.4%,该债券的价格是多少?(假设利 息每半年支付一次)
Q5
1000 P 252.12 9.4% 30 (1 ) 2
债券估价
n Ct C M P t n t (1 r ) t 1 (1 r ) t 1 (1 r )

货币金融学第的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金融学第的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了解信用的历史,掌握信用的基本概念与范畴;把握信用的主要形式,并尝试进行融资规划;熟悉主要的信用工具及相互间的区别;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一节信用概述1第二节信用形式2第三节信用工具3第一节信用概述伦理道德层面经济学角度货币理论视角对信用概念的理解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特征高利贷信用借贷资本信用现代信用运行暂时性偿还性收益性风险性对信用概念的理解道德信守诺言、诚信、可信内容经济货币理论借、贷、债货币、资本、财富在我国,崇尚信用的风尚有几千年的传统,《论语》中“信”字出现了38次,频次虽低于仁(109次)、礼(74次);但是高于描述道德规范的多数词汇,如善(36次)、义(24次)、敬(21次)、勇(16次)、耻(16次)。

比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言必信,行必果”;“与国人交,止于信”等。

在西方社会,守信同样也是人们奉行的基本道德准则,《圣经》中关于信用、信任的词汇也出现了几十次之多。

信用——英文credit——源于拉丁文credo,原意是相信、信任、声誉等。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从伦理道德的层面理解信用从经济学角度理解信用在中国,如果信用讲的是经济范畴,那么与之相当的是“借贷”“债”等字眼。

公元前300年,孟尝君放债的故事《管子》中有一篇《问》,把借债、放债作为国情调查的内容,这说明债务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普遍。

在西方,大约5000年前,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有农业信用记录。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Hammurabi’s Code),关于债务的问题规定得非常具体,从第89条到第119条,大部分是关于债务的法律条文,说明债务关系已经有了很长时期的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信用”也指“借”和“贷”的关系(管仲,?-前645年)在货币金融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即以18世纪的重商主义代表约翰·劳为先驱、以19世纪的麦克鲁德、阿尔伯特·韩以及20世纪的熊彼特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信用创造学派”。

华师大金融学经济学第二讲国民经济统计与收入流量循环

华师大金融学经济学第二讲国民经济统计与收入流量循环

Measures of Income
▪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 Net National Product (NNP) ▪ National Income (NI) ▪ Personal Income(PI) ▪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DPI)
GNP与GDP的区别
▪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一个国家或 地区居民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等)所生产的最 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一个国家或 地区境内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物质产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在宏观经济总体中,均衡实现势必是总收入等于总 支出,即
C+S+NT+M=NI=AE=C+I+G+X 即有:S+NT+M=I+G+X 储蓄投资恒等式为:I=S+(NT-G)+(M-X)
=Sp+ Sg+ Sf 一个难点(难于理解的概念):进口M-作为国民收入
的组成部分;出口X-作为国民收入的支出部分。解 决关键是准确理解投资-储蓄恒等式I=Sp+Sg+Sf
济主体所组成的经济。
政府的经济功能:通过税收(Tax ,记为T; 最终都指向家庭征收,对于国民收入循环来 说是漏出)与政府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记为Tr;用于救济贫困家庭和支 付社会会保障费用,对于国民收入循环来说 是注入)来与家庭和企业发生关系,因此, 净税收(net tax)NT=T-Tr

金融经济学 课后习题答案

金融经济学 课后习题答案

《金融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图略:(a )利率外生下降,债权人效用减小,债务人效用增加;(c )生产投资增加。

(3)第二章(1)a )10%;b )9.76%;c )9.57%(5)7.5%(6)5.6%,5.9%,6.07%,6.25%,6.32%(7)a )7%(8)略补充题:1年、2年和3年的现货利率分别为3.6%,5.1%,6%。

第三章1、略。

2、()1/2u z z =递减绝对风险厌恶(因为3/211/21()14()1()22A z u z R z z u z z ----''=-=-='),E [u (x)]= 5851/2×0.2+5901/2×0.3+6001/2×0.1+6101/2×0.25+6301/2×0.15=24.513;E [u (y)]=5801/2×0.2+5891/2× 0.3+5951/2×0.1+6181/2×0.25+6401/2×0.15=24.546,因此选择选择乙证券;()1z u z e -=-常绝对风险厌恶;()ln u z z =递减绝对风险厌恶。

第四章之一1、(1)12 1.1 1.1 1.112 2.5x X x ⎡⎤⎡⎤==⎢⎥⎢⎥⎣⎦⎣⎦,12ˆ0.220.220.22ˆˆ0.330.330.66r r r ⎡⎤⎡⎤==⎢⎥⎢⎥-⎣⎦⎣⎦C 0C 1(2)价格13.5;()()0.220.220.22ˆˆ0.330.670.1470.2930.5130.330.330.67T p r w r ⎡⎤===-⎢⎥-⎣⎦2、(1)0.20.5r ⎛⎫= ⎪⎝⎭,211222120.010.0030.0030.09V σσσσ⎛⎫⎛⎫== ⎪ ⎪⎝⎭⎝⎭(2)()0.2ˆ()0.6210.37931.3%0.5T p E rw r ⎛⎫=== ⎪⎝⎭, ()20.010.0030.6210.6210.3790.01820.0030.090.379P σ⎛⎫⎛⎫== ⎪⎪⎝⎭⎝⎭第四章之二例4.3.2.11196.1232.3886.74632.3817.5929.91586.7469.91574.557V ---⎛⎫ ⎪=- ⎪ ⎪-⎝⎭A=10.756,B=2.21,C=69.846,D=38.72,3.2770.6511.626g ⎛⎫ ⎪=- ⎪ ⎪-⎝⎭,14.1223.76610.346h -⎛⎫ ⎪= ⎪ ⎪⎝⎭3.27714.122ˆ0.651 3.766[]1.62610.346p p w E r -⎛⎫⎛⎫ ⎪ ⎪=-+ ⎪ ⎪ ⎪ ⎪-⎝⎭⎝⎭例4.3.2.2()()22ˆˆ[]0.15410.0140.008p p r E r σ--=例4.3.4.1H=1.462,ˆˆ[]4% 1.21()p p E rr σ=+第五章(6)a )2 1.29AM AM M σβσ==甲甲甲,2 1.53AM AM M σβσ==乙乙乙 b )iiic )A=117.037,B=27.111,C=523.457,D=493.827。

金融学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金融学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本质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有:
1.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可同一切商品交换。
2. 突出一般使用价值,弱化特殊使用价值。 3. 货币作为价值的外在尺度,劳动时间作为价值
的内在尺度。 4. 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不能与商品完全脱节。
#二、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1
(3)足值货币本身包含否定自身的基因。足 值货币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向 高一级的货币形态转化。
2、表征货币(Representative Money)
指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 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是现代信用货币的中介过渡
表征货币是足值货币的价值符号,内在价值低于额定 价值,但建立在足值货币的基础上。典型的表征货币 是银行券。
对货币的本质理解犯有与货币名目论同样的错 误。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1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将各种货币,按照一定的 标准,划分为若干层次并进行相关包含排列的 一种技术方法 。
划分依据:流动性即金融资产不受或少受损失 的前提下,及时变现的能力;
原因:流动性不同,其流通周转次数不同,形 成的购买力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 。
货币的产生
起源于商品交换,产生经济根源是私有制; 商品交换发展的自发产物,商品经济内在矛 盾的结果。
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并遵循等价交换的
原则。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适应经济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1、足值货币:(实物货币) 货币的额定价值同它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
赵国“铲币”
秦国半两钱
楚国蚁鼻币
齐国刀币
空首布

金融经济学-第二章 基本框架

金融经济学-第二章 基本框架
金融经济学
Financial Economics
第二章 基本框架
基本的理论框架
从金融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经济结构包括三个方面: (1)它所处的自然环境 (2)经济中各参与者(agent)的经济特征 (3)金融市场。
参与者如何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资源配置,金融资产价格如何 影响参与者的资源配置。
金融市场在帮助参与者完成资源配置时的效率如何,该如何 评判。
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资源配置过程可以看成是通过两个方面的 相互影响来完成的: 一方面,给定交易证券,特别是它们的未来支付以及现在的价格, 每一参与者选择最优的证券持有量以期得到最理想的支付。其持有 量取决于这些证券的价格。 另一方面,参与者对证券的需求会共同影响证券的价格。
如果价格使得对证券的需求恰好等于它的供给,市场达到了均 衡(equilibrium),此时,参与者选择了他们的最优持有量并且市 场出清。
38
例 2.5 考虑一个两状态经济,其禀赋如下:
经济中有两个参与者,两人都具有如下的效用函数:
c0
1( 2
c1a
c1b )
考虑如下三个配置 A, B, C:
39
谢谢!
40
柜台交易(over-the-counter):参与者通过通信网络各自相互联系, 以期找到一个交易对手而完成交易。
实际的交易过程中考虑相关的交易规则和技术等,叫做市场微观结构 (market micro-structure)。 我们考虑的基本框架中,将抽象掉具体的细节特征而采用一个与集 合交易相似的交易过程。
4
这个经济的资源来自于一棵桃树。今年桃树结了100颗桃子。明年会结 多少颗桃子取决于明年的天气。好天气和坏天气发生的概率相等;相 应地,桃树的产出分别为200和50。这个经济的环境可以用下面的树来 描述:

金融经济学课件:ch2 期望效用理论

金融经济学课件:ch2 期望效用理论
传递性也是理性经济人的基本要求之一。
(4)连续性(continunity)
对于任意的X、y,集合{x x ≥ y} 和{x x ≤ y} 是
闭集, {x x y} 和 {x x y} 是开集。
即如果x是一组至少与y一样好的消费束, 而且它趋近于另一消费束z,则z与y至少同样 好。这样就可以得到一条连续的无差异曲线。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
第二章 期望效用理论
一、个体行为决策准则
(一)偏好关系(决策的前提是排序) 效用是一种纯主观的心理感受,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偏好是建立在消费者可以观察的选择行为之上的。 偏好关系(preference relation)是指消费者对不
同商品或商品组合偏好的顺序。它可以用一种两维(或二 元)关系(binary relation)表述出来。
经济上,偏好关系是指参与者对所有可能的投资(消 费)计划的一个排序。
1.偏好关系的表述
令C 为商品(或者消费)集合,C 中有A 种可供选择 计划方案。f是采取计划a,消费c的一个结果,或者得 到的效用。我们可以在消费集合上建立下面的偏好关 系(preference relation)或者偏好顺序 (preference ordering),满足:
1.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19 世纪的一些经济学家如英国的
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等认为,人的福利或 满意可以用他从享用或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效 用来度量。对满意程度的这种度量叫做基数效 用.
序数效用:20 世纪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帕累托 等发现,效用的基数性是多余的,消费理论完全 可以建立在序数效用的基础上。所谓序数效用是 以效用值的大小次序来建立满意程度的高低,而 效用值的大小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

《金融市场学》 第二章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

《金融市场学》 第二章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

二、投资组合与分散风险
分散化的作用
➢ 1965年,法玛在《商业杂志》上发表题为《股票 市场价格的行为》(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1965)论文,提出了有效市场假 说,指明了市场是鞅模型,或者“公平博弈”, 就是说,信息不能被用来在市场上获取利润。
➢ 有效市场假说与奥斯本的假设5相似,从纯形式上 说,有效市场假说并不要求时际的不相关性或者 只接受不相关的同等分布的观察。而随机游走模 型则要求这些假设。如果收益是随机的,市场就 是有效率的,即“随机游走”一定是市场有效率, 但是逆定理不一定正确,即市场有效率不一定是 “随机游走”。
➢ 没有证据能证明投资者总体要比个体更具有理性的 信念。从人类历史来看,社会的动荡,风尚以及风 气的发生无一不说明了投资者总体的非理性。
➢ “理性投资者”是一种简单化的假设,它固然有 助于计量经济分析求得最优解,但是,如果市 场是非线性的(不成比例的),就会有许多的 可能解,这种简单化的假设,简单化的求得惟 一最优解的作法会把人们误导到一种远离复杂 世界的“乌托邦”状态。
➢ 半强式效率(Semi-strong Form Efficiency)。 如果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则市 场为半强式效率。任何人都不会通过“公开”信 息而获取超额收益。半强式效率也一定是弱式效 率,这是因为所有公开信息也包括过去的价格和 成交量。用于证券分析的成本或者信息成本也成 为证券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有信息成本的 市场也就是半强式效率。
(三)对有效率市场假说的检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是将实际收益率与市场是有效率的假设条件下的 应有收益率进行比较;
➢ 一类是进行模拟交易战略的测试,观察这些战略能否 提供超额收益。

国际金融--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金融--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 用,即增加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 的若干倍 。
若用△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加,K表示乘数,△I表 示投资的增加,则: ΔY = K X ΔI
第三:乘数分析理论
二、主要观点:
国民收入的增加之所以是投资增加的倍数,是因为 新增投资↑→生产资料需求↑→生产生产资料收入↑→消 费品需求增加↑→消费品生产人收入↑......如此推演下去, 则国民收入的增加等于投资增加的若干倍。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实现的前提 1、不存在大量失业,否则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很难引
起物价的相应变动; 2、没有国际资本流动,否则国际收支失衡未必会引
发黄金流动; 3、金本位制必须被各国严格遵守,一国不能限制黄
金的自由流动,黄金纸币不能脱离黄金的基础; 4、各国的进出口都必须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以便
在价格变动时进出口数量会有有效变化。 (前提越多,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脉络
当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统治了整个经济学 界,它将乘数原理应用于国际收支领域,通过对外贸 易乘数提出了国际收支的“收入分析法”。同时,亚 历山大也运用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提出了国际收支的 “吸收分析法”。
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进行了 深入分析,为一国货币当局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依据。
B、该理论指出只有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由初 级产品转向制成品并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才是 发展中国家改善贸易收支的根本途径。
第二:弹性分析理论
6、弹性分析理论评介: (2)局限:
A、未考虑劳务、国际间资本移动的因素,把国际收支 仅仅局限于贸易收支。这是该理论的重大缺陷。 B、该理论只分析了货币贬值后的初始阶段的情况,未 考察继发的通胀问题。 C、未考虑货币贬值对利率水平、国内物价水平等其他 因素带来的影响。 D、最重要的问题: 忽略了汇率变动效应的时滞 (time lag)问题——J曲线效应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经济学》

期末复习《金融经济学》练习(一)1、 市场组合与切点组合市场投资组合是指它包含所有市场上存在的资产种类。

各种资产所占的比例和每种资产的总市值占市场所有资产的总市值的比例相同。

切点组合就是市场组合。

2、 资本市场线在前述分析中已表明,资本市场线的方程为: 3、 证券市场线在资本市场均衡条件下,反映单一资产或无效组合期望收益与其系统风险(β值)之间线性关系的直线成为证券市场线(Security Market Line ,SML )。

同时,也可以认为,证券市场线刻画了单一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与其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

4、 证券特征线刻画单一资产收益与市场组合收益及随机因素之间线性 回归关系的直线成为资产收益的特征线。

5、 资产定价一价定律两个具有相同支付的证券(证券组合)的价格必相同。

6、 马科维兹风险溢价风险溢价(risk premium )是指风险厌恶者为避免承担风险而愿意放弃的投资收益。

或让一个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参与一项博彩所必需获得的风险补偿。

M f f MR R μμσσ-=+7、 资产价格向量8、 投资组合的有效投资策略在风险一定时,收益最大;在收益一定时,风险最小。

9、 风险中性测度10、 金融市场强套利期初组合的价值为负,也就是说,参与者在得到组合的同时,还得到了一个正的支付(payoff 、损益、现金流),而在未来任意不确定的状态下的支付为0。

11、 确定性等价值W- 称为确定性等值(certainty equivalent wealth ).确定性等值是一个完全确定的量,在此收入水平(被认为这是一个确定性财富)上的效用水平等于不确定条件下财富的期望效用水平(对于该风险厌恶者)。

12、 贝塔值在存在无风险资产情况下,如果组合M 是一个有效组合前沿上的资产组合,那么,对于任意的组合p ,我们有测度一种资产相对于一种市场平均收益率资产有多大的系统性风险. 越大系统性风险越大。

13、 夏普比率其分子为组合M 的风险溢价,该斜率刻画了组合单位风险所带来的风险溢价,我们称其为夏普比率(Sharp Ratio )。

金融经济学理论

金融经济学理论

金融经济学理论金融经济学是研究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等经济现象的学科。

自从现代金融产生以来,金融经济学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金融市场理论、金融机构理论和金融政策理论。

一、金融市场理论金融市场理论是金融经济学的基础,它描述和解释了金融财富在金融市场上的流动和配置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市场是信息高度集中和有效传递的,市场参与者会根据市场上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

这一理论强调了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市场参与者的理性行为。

二、金融机构理论金融机构理论研究了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和行为。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银行与企业融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方式提供融资支持,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金融机构理论还包括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的研究,旨在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金融政策理论金融政策理论探讨了政府在金融领域的干预和调控手段。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货币政策理论。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手段。

货币政策理论研究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以及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通胀等因素的关系。

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不断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并对经济运行和政策调控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金融经济学理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例如,有效市场假说受到了金融危机等事件的质疑;银行与企业融资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不足;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通胀和波动加剧等负面效应。

总之,金融经济学理论是分析和理解金融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通过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做出贡献。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持续发展和完善金融经济学理论,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

[经济学]第二专题金融中介理论与我国银行业改革_OK

[经济学]第二专题金融中介理论与我国银行业改革_OK
21
• 在为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服务中,由于专门 从事贷款业务非银行金融中介业务发展 很快,而其筹集资金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 券,而不是存款,解决了银行资产和负债 在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可能出现的严重失 衡现象。而且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 越多的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获得资 金,因此银行将不再是唯一合适的组织机 构。
19
• (四)罗伯特. 默顿和兹维. 博迪在《金融学》中 提出六大功能
• (1)在不同的时间、地区和行业之间提供经济资 源转移的途径;
• (2)提供管理风险的方法; • (3)提供清算和结算支付的途径以完成交易; • (4)为储备资源和在不同企业分割所有权提供有
关机制; • (5)提供价格信息,帮助协调不同经济部门的决
第二专题 金融中介理论与我国银行业改革
1
一、金融中介理论
• (一)金融中介机构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金融中介机构是指从资金的盈余单 位吸收资金提供给资金赤字单位以及提 供各种金融服务的经济体。
• 作 者:龚明华 •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7
• 谁监督监督者?金融中介一旦被赋子监督者 一的角色,又产生了金融中介本身的激励问题 和相应的代理成本。对此,Diamond认为银行制 度可以提供有效激励:存款人监督银行的最优 安排是存款合约,而银行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 险,使代理成本降到最低。活期存款为约束银 行行为提供了可置信威胁——如果银行监督企 业不力,委托人即存款人就会通过挤提对银行 进行惩罚。这就是著名的代理监督模型。它证 明了即使考虑金融中介自身的代理成本,金融 中介仍具有信息处理和监督的比较优势。
10
• 4.参与成本说 Allen&Santomero(1998)最早提出了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RA (W ) 0, W dW
(2)阿罗-普拉特定理 对于递减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随着初始财富的 增加,其对风险资产的投资逐渐增加,即他视风险资产为 正常品;对于递增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随着初始财 富的增加,他对风险资产的投资减少,即他视风险资产为 劣等品;对于常数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他对风 险资产的需求与其初始财富的变化无关。
对于风险中性者而言,我们有
u( px1 (1 p) x2 ) pu( x1 ) (1 p)u( x2 )
其效用函数为线性效用函数。
U(x)
x
4.效用函数的凸凹性的局部性质 经济行为主体效用函数的凸凹性实际上是 一种局部性质。即一个经济主体可以在某些情 况下是风险厌恶者,在另一种情况下是风险偏 好者。 弗里德曼-萨维奇(1948)解释了这种现 象。他们认为,效用函数是几个不同的部分组 成。在人们财富较少时,部分投资者是风险
T (W ) 1 u '(W ) RA (W ) u "(W )
T(W)越大表示个体能够容忍的风险越大,反之则
反。
三、风险厌恶度量的性质
绝对风险厌恶系数主要考察在初始财富相同的条件 下,具有不同风险厌恶程度的经济主体的风险性为特点。 而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则主要考察经济行为主体随个人财 富或消费收益的变化,对风险资产投资行为的变化。
u(W ) pu(W x1 ) (1 p)u(W x2 )
由于
W p(W x1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p)(W x2 )
所以,上述不等式可改写为:
u( p(W x1 ) (1 p)(W x2 )) pu(W x1 ) (1 p)u(W x2 )
下仅反映个体主观因素的部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比风险 溢价更为一般的风险厌恶侧度指标:
u "(W ) RA (W ) u '(W )
经济学家普拉特(Pratt,1964)和阿罗 (Arrow,1970)分别证明了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 反映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特征的 u "(W ) 可以用来度量经济 u '(W ) 主体的风险厌恶程度。
即: u( px1 (1 p) x2 ) pu( x1 ) (1 p)u( x2 )
这表明,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偏好未来收益 分布的期望值,而不是未来收益分布本身。即对 于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而言,确定性收益(数学 期望值)的效用大于效用的期望值。 基于这一性质,我们认为,风险厌恶者的效用 函数为凹函数。
厌恶的;随着财富的增加,投资者对风险有些漠 不关心;而在较高财富水平阶段,投资者则显示 出风险偏好。
二、风险厌恶的度量 1.确定性等价值与风险溢价 确定性等价值(certainty equivalence) 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对于某一博彩行为的支付意 愿。即与某一博彩行为的期望效用所对应的数学 期望值(财富价值)。 风险溢价(risk premium)是指风险厌恶者 为避免承担风险而愿意放弃的投资收益。或让一 个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参与一项博彩所必需获得的 风险补偿。
1.相同财富水平下的经济主体风险厌恶的度量 对于具有相同财富水平的经济主体,我们可以用三种 不同的方法来比较两者之间的风险厌恶程度: (1)绝对风险厌恶度量 对于任意给定的初始财富水平W,如果下式成立, 则 表明经济主体i比经济主体 j更加厌恶风险: i j
RA RA
(2)风险溢价度量 对于任意给定的初始财富水平W,为避免相同的风险, 如果经济主体i比经济主体j需要更多的风险溢价补偿,则 经济主体i比经济主体j更厌恶风险:
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刻画: (1)观察经济行为主体面对公平博彩时的行为 选择,即是愿意确定性地接受一个公平博彩的期 望价值还是宁愿接受这个博彩本身及其不确定性 的结果。 (2)经济行为主体愿意付出多少价值来避免蕴 含在这个博彩中的风险。或者说,让经济行为主 体参与这个博彩行为需要多少风险溢价补偿。
2.公平博彩(Fair Game) 公平博彩是指不改变个体当前期望收益的赌 ,其期望收益 局,如一个博彩的随机收益为 为 E ( ) 0 ,我们就称其为公平博彩。 当然,既然是博彩,通常隐含地假设其收益 的方差大于零,即其收益不会是确定值零。 或者公平博彩是指一个博彩结果的预期收益 只应当和入局费相等的博彩。
i (W ) j (W )
(3)效用函数的曲率 从几何上看,绝对风险厌恶系数代表了效用函数的曲率 (弯曲程度),如果经济主体i较经济主体更加厌恶风险,
则表明,经济主体i有比经济行为主体j更加凹的效用函数。 ui (W ) 更确切地讲,经济行为主体i的效用函数 是经济行为主体j的效用函数 u j (W ) 的一个凹变换,即存在 一个递增的、严格凹的函数G(· ),使得
ui (W ) G(u j (W ))
对于任意的W都成立。
(4)普拉特定理 假设 ui (W )和u j (W ) 是两个二次可微、严格单调递增的效 用函数,则以下三种表述是等价的: i j R R A 对所有的W,有 A ; 存在一个严格单调递增和严格凹的二阶可微函数G(· ), ui (W ) G(u j; (W )) 使得 任何公平博彩ε对经济主体i的风险溢价较经济主体j的 风险溢价高,即 i (W ) j (W )
定义:u是经济主体的VNM效用函数,W为 个体的初始禀赋,如果对于任何足 E ( ) 0 Var ( ) 0 的随机变量 ,有

u (W ) E[u (W )]

则称个体是(严格)风险厌恶(risk aversion);如果上述不等号方向相反,则称个 体是风险偏好(risk loving);如果两边相等, 则称个体是风险中性(neutral)。
对于一个具有效用函数为U和初始禀赋为W 的经济主体,如果他不参加博彩,则其效用为U (W)。如果他愿意参加博彩,则他有p的概率 消费 W x1 ,1-p的概率获得 W x2 ,因此, 他的期望效用为 pu(W x1 ) (1 p)u(W x2 ) 根据我们对风险厌恶者的定义,对于一个 风 险厌恶的经济主体而言,我们有:
dRR (W ) 如果 0 1; dW dRR (W ) 如果 0 1; dW dRR (W ) 如果 0 1 dW
四、几种常用的效用函数
金融经济学理论有时需要对个体的偏好做出某种假 设。其中,常用的一个假设是个体具有线性的风险容忍系 数(linear risk tolerance),满足这一假设的VNM 效用函数具有LRT形式:
1 W u (W ) ( ) , 0, 1, 1 1
在这种形式下,容易验证个体的风险容忍系数为其初始 财富的线性函数。
(3)相对风险厌恶的性质定理 对于递增相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其风险资产的财 富需求弹性小于1(即随着财富的增加,投资于风险资产 的财富相对于总财富的比例下降);对于递减相对风险厌 恶的经济行为主体,风险资产的财富需求弹性大于1;对 于常数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风险资产的需求弹性等 于1。 dW 对于在时期0具有初始财富W的经济主体,设 dW 为他的风险资产需求弹性,则有:
对于风险很小的公平博彩行为,也即预期收益为0且 预期收益的方差很小的博彩行为,如果效用函数是二次连 续可微的,我们可对上述等式的两边在W做泰勒级数展 开。
1 E[u (W ) u '(W ) u "(W ) 2 Re] u(W ) u '(W ) Re 2
这里,Re为高阶余项,由于是风险很小的公平博彩, 所以,Re可省略。由此,我们可以得到
因此,我们将 RA (W ) 称为经济主体的阿罗-普拉特绝对 风险厌恶系数(Arrow-Pratt absolute aversion) 在金融理论中,我们时常需要相对测度量,如证券投资 者关心的一般不是以多大的概率获得多少绝对收益,而是 以多大概率获得百分之几的收益。相应地,我们可以推导 出个体的相对风险测度。事实上,要得到相对意义上的风 险溢价,只需要将绝对风险厌恶系数的两边除以个体的初 始禀赋即可:
U(x) B
C A x 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
同样地,我们可以得到风险偏好者和风险中性 者的效用函数的特征。 对于风险偏好者而言,我们有: u( px1 (1 p) x2 ) pu( x1 ) (1 p)u( x2 ) 且其效用函数为凸函数。
U(x)
B
C A x 风险偏好者的效用函数
2.风险厌恶与财富水平
在经济主体的财富水平发生变化时,仅仅区别投资者的 风险态度是不够的,还需要考察经济行为主体随个人初始 财富水平的变化而对风险资产投资数量的变化。即考察投 资者是将风险资产看着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
(1)定义 如果经济主体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 RA () 是严格递减的 函 dRA (W ) 0, W 数,即 dW ,则这类经济行为主体是递减绝 dRA (W ) 0, W dW 对风险厌恶的;类似地,如果 ,则称 这类经济主体为递增绝对风险厌恶的。如果 则称这类经济行为主体是常数绝对风险厌恶的。
即如果个体为回避一项公平博彩而愿意放弃 的收益为ρ,则我们有:
E (u (W )) u (W )
这里,ε为公平博彩的随机收益(即报酬的微 小增量), W为初始禀赋,ρ被称之为马科维兹 风险溢价。其值越大表明经济主体风险厌恶的程 度越高。而W-ρ为确定性等价收益。

2.风险厌恶系数
我们将满足下式的博彩 ( p : x1 , x2 ) ,称为一个 公平博彩:
px1 (1 p) x2 0,0 p 1
3.风险态度的描述 公平博彩不改变个体原来的期望收益,但它 提供了个体增加或减少原来收入的机会。 风险厌恶者:如果经济主体拒绝接受公平博 彩,这说明该个体在确定性收益和博彩之间更偏 好确定性收益,我们称该主体为风险厌恶者。 风险偏好者:如果一个经济主体在任何时候都 愿意接受公平博彩,则称该主体为风险偏好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