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报告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目录1.设计要求及方案论证选择 (1)1.1设计任务及要求 (2)1.2 设计方案 (2)1.2.1方案一 (2)1.2.2方案二 (4)1.2.3方案三 (4)2 单元模块设计 (5)2.1供电部分 (5)2.2 PWM波产生电路 (6)2.3 DC-DC部分 (8)2.4 单片机控制显示部分 (9)2.4.1 电压采样说明 (9)2.4.2 程序流程及PROTEUS仿真图 (9)3系统测试及结果说明 (10)参考文献 (12)附录A控制程序 (12)附录B proteus仿真截图 (14)1.设计要求及方案论证选择1.1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 的8V DC/DC 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
1.基本要求(1)调整负载电阻至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供电系统的直流输出电U o=8.0±0.4V。
(2)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下,供电系统的效率不低于60% 。
(3)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 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 o =1.0A 且按I1:I2=1:1 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5%。
(4)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 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 O =1.5A 且按I1:I2= 1:2 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5%。
2.发挥部分(1)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 O=8.0±0.4V,使负载电流I O 在1.5~3.5A之间变化时,两个模块的输出电流可在(0.5~2.0)范围内按指定的比例自动分配,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
(2)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 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 O =4.0A 且按I1:I2=1:1 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
00-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A题)--整体报告(完整版)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报告摘要:本装置由2个BUCK电路构成的DC-DC模块、PWM控制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过流保护模块等4个部分组成。
2个BUCK电路分别构成恒压源和恒流源。
恒流源控制一条并联支路的电流维持恒定,恒压源控制输出电压恒定在8V,并提供分流部分电流,从而实现并联开关电源任意比例的均流。
软件根据检测的输出总电流及预置的比例系数改变恒流源的给定量,并通过实时监测负载电流实现4.5A阈值过流保护功能。
本系统实现了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 的8V DC/DC 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且能在一定输出电流范围内对两个DC-DC模块按指定的比例自动分配电流,供电系统的效率超过60% ,完全满足题目基本和发挥部分的要求。
关键词:并联供电、均流、BUCK斩波电路、恒压源、恒流源一、系统方案1、方案设计与论证1)DC-DC转换方案论证与实现鉴于此系统输入为直流电24V,输出为直流电8V。
故采用降压斩波电路。
方案一:采用TI 公司的PWM 控制芯片TL494,驱动P沟道MOS 管IRF9630。
TL494内部集成两个误差放大器,通过反馈能对PWM信号的占空比进行调节,内部自带5V基准,能够对输出电压实现精确控制。
方案二:采用TI 公司的集成芯片TPS5430。
该芯片内部集成110 mΩ的MOS 开关管,效率高达95%,输出电流最高3A,能够满足题目的要求。
该芯片固定为500KHz 开关频率,可以采用较小的滤波电容、电感消除纹波。
而且此芯片只需要配合少许外部元件便可精确、稳定地得到输出电压。
由于本电路每个DC-DC模块要达到的额定功率为16W,电流工作范围为0.5A~2A,而TPS5430的开关管集成在芯片内部,不利于散热,因此我们采用TL494驱动P沟道MOS管的方案。
2)均流控制方案论证与实现方案一:输出阻抗法即Droop(下垂,倾斜)法调节开关变换器的外特性倾斜度(即调节输出阻抗),以达到并联模块接近均流的目的。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摘要】选用开关电源芯片LM2596和load sharing芯片UCC29002,并选用两片load sharing芯片UCC29002的配合使用,通过调节上路电路中连接在UCC29002电位器,使上下两路对称,实现自动均流。
并由单片机监控调节,确保电路安全,灵活变换。
【关键词】LM2596;UCC29002;反馈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系统整体如图1所示。
图 1 系统整体框图2 主要模块设计方案2.1 供电系统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2:e2为正半周时,对D1、D3和方向电压,Dl,D3导通;对D2、D4加反向电压,D2、D4截止。
电路中构成e2、Dl、Rfz、D3通电回路,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半波整洗电压,e2为负半周时,对D2、D4加正向电压,D2、D4导通;对D1、D3加反向电压,D1、D3截止。
电路中构成e2、D2、Rfz、D4通电回路,同样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另外半波的整流电压。
图 22.2 DC模块的选择电源芯片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的LM2596—ADJ它是一款降压型的PWM调节方式的开关稳压电源的芯片,内部振荡源频率为150KHZ,最大输出电流3A,最大输出电压40V,基本可以满足题目要求。
它通常被作为恒压电源应用,此时其通过电压取样电压反馈稳压方式达到稳定电压的目的。
2.3 输出电流比例实现方案输出电流比例实现有两种方案。
一是通过单片机控制ucc29002来实现电流比例,但电路极其复杂。
二是调节内部参数使DC-DC模块输出电流1:2。
当电流需要1:1的时候,通过检测,单片机识别选通,让均流模块电路ucc9002工作,实现电流1:1。
UCC29002采用一个高增益、高精度的放大器,能检测到外面的输入的微小的电压变化量,放大倍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外电路的参数获得。
UCC29002中的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入偏置电压极低,使得它可以精确的检测到一个阻值很小的电流采样电阻上的微小电流变化量。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报告

设计摘要:本作品是基于被广泛应用在小功率及各种电子设备领域的开关电源而设计的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能够输出8V定压,功率可达到16W,并根据要求对两路电流进行按比例分配。
它采用一路电压源控制输出电压,一路电流源补偿电流的方法,对负载两端电压及通过负载的电流进行控制。
关键词:开关电源,并联供电,定压输出,定比分流Abstract:This circuit design is based on the widely used in small power and a varie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the field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t is a design of switch power supply in parallel system, can provide 8V constant voltage. And its power can reach 16Wat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wo current proportional distribution. It uses a voltage source to control the output voltage, a current source compensating current method, the voltage across the load and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oad control.Key Word:switching power supply,Parallel power supply,constant voltage output, fixed ratio current division目录1.设计任务(或设计题目)与要求(或技术指标) (1)1.1设计任务(见附录1) (1)1.2技术指标(见附录1) (1)1.3题目分析 (1)2.方案比较与论证 (1)2.1各种方案比较与选择 (1)开关电源电路控制方案比较: (1)过流保护方案比较: (2)方案选择: (3)2.2方案证论 (3)3.系统硬件设计 (4)3.1系统的总体设计 (4)设计思想: (4)设计步骤: (4)3.2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参数计算 (5)电压源模块: (5)电流源模块: (5)主电路设计: (6)3.3发挥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7)3.4电路原理图(见附录2) (7)4.系统软件设计 (7)4.1程序总体流程图 (8)4.2各个功能模块流程图 (9)过流保护模块: (9)基本功能模块: (9)扩展功能模块: (10)4.3程序清单(见附录3) (10)5.系统调试 (10)5.1电路的测试方案(方法) (10)5.2测试仪器 (11)5.3测试结果(基本要求测试) (11)5.4 发挥部分的测试 (12)6.系统电路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与结论 (13)7.附录 (14)附录1 设计任务 (14)附录2 主电路板电路原理图 (16)附录3 部分程序清单 (16)附录4 元件清单 (20)1.设计任务(或设计题目)与要求(或技术指标)1.1设计任务(见附录1)1.2技术指标(见附录1)1.3题目分析开关电源电路是电力电子电路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在小功率及各种电子设备领域,顾名思义,开关电源就是电路中的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的电源,对于DC/DC电路,可以变换的主要对象是电压和电流。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摘要: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同步整流电路进行并联。
主电路作为稳压源,单片机MSP430提供PWM波,利用三极管1N9014升压提供IR2111构成的驱动电路的输入电压,驱动开关管工作使主电路稳压在8V。
主电路和从电路分别通过电流检测芯片反馈实际电流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两路输出电流值自动调节比例。
关键词:同步整流电路;电路检测;电流比例调节1 设计原理概述电路原理总框图如图1所示,采用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同步整流BUCK电路进行并联。
主电路为稳压源,由单片机输出的PWM波控制主电路输出电压稳定在8V,控制从电路中电流调节,通过两电路的电流采样模块反馈电流到单片机使输出电流值更精确并达到题目要求比例。
2 单元电路方案2.1 PWM波信号产生单元用单片机依据设定电压要求产生初始PWM信号,然后根据反馈回来的电压信号调节占空比,实现稳压的目的。
这种方案较为灵活,可以针对本系统调试出优化。
2.2 开关电源拓扑电路2.2.1 方案一:Buck电路根据题意采用降压拓扑(Buck)结构。
若采用传统Buck结构,优点是电路简单,缺点是续流环路中含有一只二极管,即使选用低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在大电流下仍然会发热损耗导致效率下降。
通常传统Buck型拓扑的效率很难超过90%。
2.2.2 方案二:同步整流电路如图4所示,采用同步整流电路,利用MOS管替代二极管续流,虽然控制电路较复杂,但因MOS管导通电阻极低,效率比传统Buck高。
为满足扩展部分效率尽可能高的要求,本单元选择方案二。
2.3 电流检测电路 2.3.1 方案一:差分电流检测电路差分电流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由于电流检测需要双端输入信号单端输出信号,故须选择差分检测电路,但差分检测电路检测值不够稳定且无法抑制纹波。
2.3.2 方案二:差分输入电流检测芯片电路差分输入电流检测芯片电路如图6所示,使用INA2143检测电流更加稳定准确,效果较好,且输出纹波较小,故本单元选用方案二。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摘要:本设计基于通过调节PWM波来获得一个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 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
本系统主要由buck降压斩波模块、PMOS管IRF4905驱动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反馈控制模块、辅助电源模块和MSP430单片机控制模块组成。
通过SG3525硬件控制产生PWM波实现电压的反馈设计从而产生稳定的8V直流输出电压;通过MSP430单片机的TIMER直接产生的PWM波实现电流反馈设计从而能够使电流按指定的比例自动分配。
关键词:PWM控制;BUCK电路;双电源并联;电流反馈;电压反馈随着技术的发展,低电压DC-DC电源的功率越来越大,传统的单个DC-DC开关电源供电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本系统采用了DC-DC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
比传统单电源的电流最大可多—倍的输出。
此系统中的一个DC模块为恒压源。
另一个DC模块则为可控电流源。
这种结构可以轻松实现恒定电压输出,并且两个模块可调电流输出供电。
1 总体方案设计本系统主要由两路并联的主电路电压产生模块、PMOS管驱动模块,电流反馈控制模块、电压反馈控制模块、辅助供电电源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等构成。
电压产生模块1和2均产生8V直流电压,其中电压产生模块2通过SG3525硬件控制产生PWM波来实现电压的反馈设计,反馈速度极快,能使电压产生模块2的输出电压稳定在8V而不随其他因素而变化,从而使并联后的输出电压为稳定的8V,相当于电压源;电压产生模块1利用单片机产生的PWM波来实现反馈控制,通过微调输出电压从而实现电流的比例分配。
如图1所示。
2 系统硬件设计与分析2.1 主电路部分系统主电路由两个buck电路组成,buck电路1通过电流反馈控制工作在电流源状态,buck电路2通过电压反馈控制工作在电压源状态从而产生稳定的8V直流输出电压,因为电阻上的电压8V不变,电阻阻值不变,所以总电流不变。
通过调节buck电路1的电压从而实现电流的比例变化。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选修课设计 (论文)题目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111 112班姓名邓逸博孙浙飞汪超指导教师王章权所在学院信息学院完成时间:2014年5月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邓逸博孙浙飞汪超摘要:本设计设计制作的是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能够广泛应用在小功率及各种电子设备领域,能够输出8V定压,功率可达到16W,并根据要求对两路电流进行按比例分配。
本系统由DC/DC模块,均流、分流模块,保护电路组成。
DC/DC模块以IRF9530芯片为开关,配以BUCK的外围电路实现24V-8V的降压与稳压。
采用LM328比较电路实现电流和电压的检测,控制由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与分流工作模式,通过比较器电路实现过流保护。
同时进行LCD1602液晶同步显示、独立键盘输入控制。
输入的值经过单片机处理程序来控制输出电压,且输出电压和电流可实时显示。
关键词:DC/DC模块,BUCK,电流分流目录一、绪论 (1)二、设计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1)(一)、设计目标 (1)(二)、基本要求 (2)三、系统设计 (2)(一)、系统框图 (2)(二)、硬件设计与方案选择 (3)1、单片机选择 (3)2、主电路选择 (3)3、驱动电路图 (4)4、辅助电源 (5)5、电流、电压采样 (6)6、显示、按键 (7)(三)、软件设计 (7)1、主程序 (7)2、按键程序 (8)3、液晶程序 (9)4、采样程序 (10)5、中断、PID流程图 (11)四、调试过程 (12)(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2)(二)、数据分析 (13)五、体会与展望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15)附录1.整体电路图 (15)附录2.程序代码 (15)一、绪论分布式直流开关电源系统取代传统的集中式直流开关电源系统已成为大功率电源系统的发展方向:(1)单台大功率电源容易受技术、成本的限制;(2)单台直流开关电源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故障,而分布式电源系统由若干电源模块并联组成,某个电源模块故障不会导致整个电源故障;(3)可根据实际负荷的变化,自动确定需要投入运行的模块数量或者解列退出的模块数量,对变负荷运行很有意义;(4)由于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使每个电源模块承受的电应力较小,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且具有较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摘要:本设计由主电路部分,硬件电路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
通过两个由BUCK构成的DC-DC模块,对负载进行供电。
用电流传感器测量每个DC模块的电流值,用电压传感器测量负载上面的电压值。
CPU通过ADC采样,得到电压和电流的值,然后通过改变PWM 的占空比驱动MOSFET从而改变负载上的电压,实现稳压输出。
关键词:环流;BUCK;DC-DC;LEM一、方案的论证与选择DC模块中开关器件的选择方案A. IGBT。
IGBT的优点是驱动简单,导通压降小,耐压高,很强的导流能力,功率可以达到5000W。
但是IGBT的弱点是开关频率最大为40-50KHz,开关损耗大而且有擎柱效应。
关断时会引发集电极拖尾电流和较高的IGBT集电极到发射极电压将产生关闭开关损耗。
因此,IGBT只适用于高功率和高压的场合。
B.MOSFET。
驱动简单,抗击穿性好,高频特性十分优秀,可以工作在很高的开关频率的电路中。
MOSFET关闭时电流下降速度很快,可用于较高频率范围内。
弱点是高耐压化之后功率损失激增。
因此,MOSFET不适用于高压电路,但是适合开关频率高的电路。
由于该电路电压等级不高,而且开关频率较高,因此,我们选择的是IRFP450型的MOSFET。
反馈电路的选择方案A. 只是使用普通的反馈电路。
将在负载端采集到的电流和电压信号,通过反馈电路送到MOSFET处进行比较。
普通的反馈电路较为简单,关系很直观。
但是普通的电路不能实现实时地将采集到的数据反馈,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
B. 使用PID调节的反馈电路。
在反馈回路中加入PID调节,比例作用决定着系统的反应力度,微分作用起到超前控制的效果,能在误差出现前久将反应消除,积分作用起到了消除误差的效果,但是反应较慢,电路较为复杂。
使用PID调节可以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回去,然后快速地消除误差,可以做到较为精确的控制。
C.使用PI调节的反馈电路。
在反馈回路中加入的是PI调节的电路模块。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摘要:本设计的两个DC/DC功率变换模块采用TI公司的TPS5430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完成。
两个DC/DC功率变换模块并联工作后的负载电流分配和控制利用单片机MSP430和模拟电路配合实施。
通过电流传感器来实现电流的隔离采集,通过电阻串联分压来采集电路中电压。
电流、电压信号通过A/D转换送给单片机进行信号处理并实时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并根据采集到的电流大小实施过流保护。
通过一个模拟电路求得两个模块的输出电流之差,两路电流之间的比例由单片机通过IO端口调节数字电位器的分压比来决定。
最后用这个差值去影响变换模块的电压反馈量,从而实现了电流的按比例分配。
关键词:DC/DC功率变换隔离电流检测过流保护按比例分配目录一.总体方案描述 (3)1. 总体思路 (3)2. 系统结构框图 (3)3. 抗干扰措施 (3)二、方案比较与论证 (4)1. DC-DC变换方案 (4)2. 电流检测方案 (4)3. 均流控制方案 (5)4. 单片机控制方案 (5)5. 控制部分供电方案 (6)三.理论分析与计算 (6)1. DC-DC变换 (6)2. 电流检测 (6)3. 均流控制电路 (7)四.系统电路设计 (7)1. DC-DC变换 (7)2. 输入输出电流检测电路 (8)3. 均流控制电路 (8)4. 控制部分供电电路 (9)五.系统软件设计 (9)六.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10)七.总体结论 (12)参考文献 (13)附录(图) (14)一.总体方案描述1.总体思路本设计首先是制作两个输出电压稳定的DC-DC变换器,然后通过对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通过A/D转换送给单片机处理。
一方面单片机将采集到的电流电压信号显示在液晶屏上,另一方面单片机根据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模拟电路的配合对两路输出支路电流实施均流控制。
与此同时,根据采集到的电流大小,单片机可对电路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过流保护功能。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设计报告

2011年“瑞萨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题目: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A题)学校:曲阜师范大学参赛队员姓名:李广林闫秀宝盛国栋指导老师:闫绍敏2011年9月摘要本系统以两片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中心控制器。
单片机Ⅰ控制两个DC/DC模块,通过在输出端采样电压,反馈到单片机,使得输出端电压稳定在8.0V。
单片机Ⅱ调节PWM(脉冲宽度调制)的占空比,从而控制CMOS 门的开关状态,使DC/DC模块1上的电流在外接电阻上产生相应比例的消耗,使得两个模块输出的电流达到预定比例;同时接收检测电路中霍尔传感器传输来的电流模拟信号,经过A/D转换后将电流值显示到液晶上。
通过手动控制滑动变阻器来调整总电流,最终使得输出电压稳定在8V,并且可以键控使得两个DC/DC模块的输出电流按指定比例自动分配。
关键词:STC12C5A60S2 DC/DC模块PWM 霍尔传感器A/D转换ABSTRACTThe system to two STC12C5A60S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entral controller. A single-chip control of two DC/DC modules by sampling the output voltage feedback to the microcontroller, making the output voltage at 8.0V. SCM B regulation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has a duty to control the CMOS gates switch states, so that DC / DC module 1 on the current in an external resistor to generate the corresponding proportion of consumption, making the two modules intended output current ratio; while receiving detection circuit to the current Hall sensor analog signal transmission through A / D conversion after the current value is displayed on the LCD. By manual control rheostat to adjust the total current slide, and ultimately the output voltage stable at 8V, and can be keyed makes two DC/DC module's output current is automatically assigned by the specified ratio.Keywords: STC12C5A60S2 DC / DC module PWM Hall sensorA / D converter目录第一章方案选择与论证 (4)方案描述 (4)1.1 主控制器的比较与选择 (4)1.2 电源模块的比较与选择 (5)1.3 电压检测模块的比较与选择 (5)1.4 显示电路方案比较与选择 (6)第二章电路设计、理论分析与计算 (6)2.1 主要电路模块的分析计算与设计 (6)2.1.1 DC/DC 模块电路 (6)2.1.2 控制电路 (7)2.1.3显示电路 (8)2.2 软件设计 (9)2.2.1单片机甲的程序流程图 (9)第三章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 (9)3.1 题目要求的测试 (9)3.1.1 输出电流范围测试结果 (10)3.1.2 系统对题目完成情况 (10)3.2 结果分析 (10)总结与体会 (11)参考文献 (11)第一章方案选择与论证方案描述根据题目的设计要求,本设计主要实现输出一个8V的稳定电压,并能是两个DC/DC模块的输出电流按指定比例分配。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摘要:本系统以C8051F34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对输出电压和电流采样计算,改变单片机PWM占空比输出,控制MOS管的通断,实现了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 DC/DC模块并联供电。
经测试,该供电系统供电效率为70.57%;调整负载电阻,两个模块的输出电流I1、I2之和为4 A范围内实现I1、I2按1:1和1:2模式自动分配电流,其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2%;具有负载短路保护功能,保护阈值电流为4.5A.
近一些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工艺、磁性材料科学以及烧结加工工艺与其它边沿技术科学的不断改进和快速发展,开关稳压技术也得到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多模块并联供电电源代替单一集中式电源供电已经成为电源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并联分布式电源具有可并联式扩展、电源模块的功率密度高,体积、重量小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由于电源模块直接并联而引起一台或多台模块运行在电流极限值状态的问题。
目前,均流控制是实现大功率电源和冗余电源的关键技术。
文中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实现了双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提高了系统供电效率,且实现了电流自动分配。
1 设计任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doc

Yibin 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二级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谭海龙学号 080305046 年级 2008指导教师甘德成职称讲师教务处制表2012 年 4 月 15 日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意义及目的 (1)1.2设计任务 (1)1.3设计要求 (2)1.3.1基本要求 (2)1.3.2 发挥部分要求 (2)第二章本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2.1.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 (3)2.1.1 DC-DC变换器方案论证 (3)2.1.2均流控制方法及实现方案 (3)2.1.3 系统整体框图 (4)2.2.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 (4)2.2.1 DC-DC变换器稳压方法 (4)2.2.2 电流电压检测分析与计算 (5)2.2.3 均流方法的分析 (6)2.2.4 过流保护及自恢复分析 (6)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7)3.1 DC-DC电路设计 (7)3.2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8)3.3 辅助供电模块设计 (8)第四章软件设计部分 (9)4.1 IAR FOR 430 简介 (9)4.2软件流程图 (9)第五章系统测试 (11)5.1 主要元器件 (11)5.2 测试方法 (11)5.3 测试仪器清单 (11)5.4负载调整额定功率测试 (12)5.5系统效率测试 (12)5.6 4A均流测试 (12)5.7 任意比分流点测试 (13)5.8过流保护及自动自恢复功能 (13)5.9其它功能测试 (13)5.10 误差分析 (13)第六章总体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控制程序 (17)摘要本设计采用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247为主要控制核心部件,应用同步BUCK拓扑结构作为高效率的DC-DC变换;设计并制作了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应用AMSCS原理和ECM控制模式实现动态均流控制;使用电流并联监视器件INA194作为电流检测;使用高效率TPS5430芯片设计辅助电源。
2011年电子竞赛_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1.系统供电:运算放大器采用24V直接供电。
单片机采用LM2576-5,提供5V电源。
5V同时是ADC及PWM的基准(简化设计),具有较高精度。
2.主回路结构:3.输出电流检测:采用差分放大器,将电流采样电阻上的电压放大10倍,同时转换为对地电压。
4.总输出电流及保护:采用加法器综合两路输出电流Io,同时进行过流保护。
通过R31可以调整过流保护点,R30可以调整保护滞环。
5.并联均流工作原理:两个开关电源模块工作于主从方式。
其中模块1工作在恒电压方式,通过微调R13,使Vo1=8.2~8.3V。
从测试方法要求,单模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2.8A,因此最低输出电压为7.64V能够满足电压要求。
通过试验可以将Vo进行反馈使输出电压恒定在8.0V。
模块2工作在电流调整模式。
单片机通过IO检测总输出电流,同时根据预设的分配比例计算出模块2的输出电流,通过PWM口给出控制指令,PWM经滤波变为直流,改变模块2的输出电压,达到模块2的额定输出电流。
因此单片机内部具有PID调节器,模块2的指令电流Ic2,Ic2-Io2->PID ->PWM->Vo2->Io2。
6.电流跟踪的参数计算:假定Vo为8.0V恒定。
Io2_min=0A,Io2_max=3A。
则Vo1_max=8.6V;Vo1_min=8V。
PB2为单片机的PWM输出口,可以输出0~5V的电压,其中心值为2.5V,而FB2中心值为1.23V,因此PB2做1:1分压,输出的中心值为1.25V。
当PB2=5V时V02为8V;PB2=0V时,Vo2=8.6V。
根据电路原理可以求得R31及R27的值。
适当放宽PB2的控制即可。
7.单片机控制采用MEGA88单片机完成逻辑控制及均流控制,人机界面等工作,MEGA88工作于8MHz。
MEGA88通过10为ADC采集三个电流,一个电压信号,通过按键实现启停控制,设定分流比例Ko=Io1/Io2,可设定为0.10~10.00。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报告

摘要在电源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各种负载对于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同,当单台电源不能提供负载的全部容量的时,就需要多个电源模块并联使用,以提高电源的容量和运行的可靠性。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把各个电源并联使用就可以让电源平均承担功率。
这是由于电源各自参数的分散性,使得每个电源的开路电压和内阻均会存在差异,通常开关电源的内阻都非常小,因此开路电压很小的差异就会导致各电源的输出电流有较大的差异,这种状态会导致各个电源的寿命衰减不一致,达不到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电源并联使用过程中使用均流技术。
关键词:开关电源电源并联均流技术一:设计要求1)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 16W 的 8V DC/DC 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见图 1)。
2)要求1.基本要求(1)调整负载电阻至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供电系统的直流输出电压U O=8.0±0.4V。
(2)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下,供电系统的效率不低于 60%。
(3)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 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 O=1.0A 且按I1:I2=1:1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 5%。
(4)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 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 O=1.5A 且按I1:I2= 1:2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5%。
2.发挥部分(1)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O=8.0±0.4V,使负载电流IO在 1.5~3.5A 之间变化时,两个模块的输出电流可在(0.5~2.0)范围内按指定的比例自动分配,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
(2)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 U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4.0A 且按I1:I2=1:1 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A题)摘要:本系统给出了以分立元件构成的DC/DC变换模块为核心的开关电源,并制作一个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
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进行监控,并用高精度的德州仪器芯片TLC5615IP和TLC2543CN进行数模、模数转换,实现电流的实时测量、人机交互、电流比例设定、输出电流显示、过流保护及自动恢复功能。
经测试,系统较好地完成了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的要求,工作稳定,用户界友好。
关键词:分立元件;DC/DC变换模块;开关电源;并联;德州仪器芯片1 方案比较与论证1.1 DC/DC变换电路的选择方案一:由LM2576开关型降压稳压器构成LM2576系列的稳压器是单片集成电路,能提供降压开关稳压器(buck)的各种功能,能驱动3A的负载,有优异的线性和负载调整能力,使用该器件构成的DC/DC变换电路的设计思想如下:图1.1(a) 由LM2576构成的DC/DC变换电路该稳压器内部含有频率补偿器和一个固定频率振荡器,将外部元件的数目减到最少,使用简单,但由于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元器件,各元器件参数的据对精度不是很高,而且受温度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我们放弃这种方案。
方案二: 由分立元件构成本电路是自己设计的,由施密特触发器74HC14、运算放大器LM324、三极管、二极管、电阻、电容以及电感等器件组成的核心电路,提供了自由调整的余地,另外为了不致过载、过流、过热等损坏元件,需要加以复杂的保护电路。
下图为DC/DC 主回路的拓扑结构:开关调整管脉冲调制比较放大基准电压滤波电路采样电路+ -+ -U I UO图1.1(b) 由分立元件构成构成的DC/DC变换电路由于由分立元件构成的DC/DC变换电路,电路选择得好,参数选择恰当,元件性能就很优良,设计和调试的好,则性能也很优良。
因此本系统选择方案二。
1.2 控制方法及实现方案STC89C52单片机内部具有电擦除的8KBEPROM,易于通过ALL03等编程与擦除,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且资料丰富、低成本、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
本设计采用常用的STC9S52单片机作为整机的控制单元。
利用单片机程控通过红外遥控来改变输出电流比。
通过AD/DA转换器对电源供电系统进行检测和调整。
由于本系统需满足高精度、低功耗、高效率的要求,因此不能使用普通的AD/DA转换器。
方案一:数模转换器采用的DAC0832,模数转换器采用ADC0804DAC0832是一个8位数模转换芯片,内部不包含运算放大器,所以输出端要加一个运算放大器进行匹配,以实现电压输出,才能构成完整的DA转换器。
ADC0804是采样分辨率为8位的、以逐次逼近原理进行模/数转换的器件。
对于满幅度输入阶跃跳变,8位DAC转换速率最大只有640KHz。
该方案虽然能实现功能,但硬件电路复杂,逻辑电路繁琐, A/D、D/A采用并行转换器,占用单片机口线资源较多,处理数据的精度不够,因此在本系统中不采用该方案。
方案二:数模转换器采用TLC5615IP,模数转换器采用TLC2543CNTLC5615IP和TLC2543C N都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近几年推出的性能价格比较优的转换芯片。
TLC5615IP是带由缓冲基准输入的10位电压输出数模转换器(DAC)。
DAC具有基准电压两倍的输出范围。
器件使用简单,用单5V电源工作。
器件具有上电复位功能(power-on-reset)以确保可重复启动。
TLC5615IP的数字控制通过3条串行总线,它与CMOS兼容并且易于和工业标准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接口。
数模更新速率受片选信号CS周期限制,通常情况下的D/A转换速率可达1.21MHz,最大功耗为1.75mW.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ADC),使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技术完成A/D转换过程。
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节省单片机I/O资源;且价格适中,分辨率较高,因此在仪器仪表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从电路的简洁性、高精度、低功耗以及高效率方面考虑,选择方案二。
1.3 PWM产生方式方案一:由单片机直接产生SPCE061A单片机可以直接输出可调PWM波,虽然应用简单,但是其输出波形频率较高,脉宽较小,使得调节范围较大,不利于精确控制。
方案二:由施密特触发器产生电路结构简单,便于用单片机进行控制,配合模拟图腾柱电路,使PWM波的上升下降沿时间短,降低其在开关管上的功耗,从而提高其输出效率。
故系统采用方案二。
1.4 电流取样电阻的选择方案产生电流可以采用在电阻两端加电压的方法,测量电流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测量电流流经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间接计算得到的。
因此在产生电流或者测量电流值时,取样电阻的选择非常重要。
方案一:采用大功率电阻为了满足流过大电流的要求,可以采用大功率电阻,通过2A 电流时一定不会被烧断。
但是此时流过的大电流将会使电阻大量发热,导致电阻温度急剧上升,将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
因此不能使用温度漂移严重的普通大功率电阻。
方案二:采用康锰铜电阻康锰铜电阻是电流测量中很常用取样电阻,其特点在于温度漂移量非常小。
经过测试,在1Ω的康锰铜电阻上通过约2A电流,由于产生的热量引起的升温,只会引起0.02Ω左右的阻值变化,对电流的稳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1Ω的康锰铜电阻约长1m,由于和外界接触面积大,即使通过大电流也能很快的散热,进一步的减小温度漂移带来的影响。
方案三:采用普通电阻在电流比较小的情况下,普通的1/4W 或者1/8W 的电阻可以被用作电流测量,但是本题需要测量的是最大输出电流需要达到2A的电源。
因此即使是比较小的电阻,通过2A 电流时功率也会大大超过普通电阻的额定功率,电阻将被烧断。
因此在本系统中,测量电流的取样电阻不能直接选用普通电阻,然而可以选用几个阻值相近的电阻并联作为采样电阻,同样能够满足要求。
鉴于上面分析,由于身边没有适当阻值的康锰铜电阻,本设计采用方案三,用11个2.2Ω的电阻并联得到0.2Ω的采样电阻。
2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2.1系统硬件的整体组成部分系统硬件整体分为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通过单片机实现电源输出的采样及显示,过流保护,及闭环控制,两部分的有机结合,使单调的电源变得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其具体结构如下图:图2.1 硬件的整体结构电源电路部分主要由开关调整管、滤波电容、脉冲调制电路、比较放大器、基准电压和采样电路组成。
其中电压调节为脉宽调制型,并引入反馈调节,使主电路输出更加稳定。
控制电路采用STC89C52单片机,加上外围采样电路,红外模块、显示电路及一些指示电路,组成一个完整闭环控制系统。
单片机首先通过检测两路的电流并作出比较,如果超过设定的比例范围,就通过单片机反馈电压进行调整。
整个系统经过测试,单元电路能够很好的协调工作。
2.2各单元电路的设计2.2.1主电源电路的设计图2.2.1 主电源电路图在进行电源设计初期,考虑到最大电流输出达2A,及具有2.5A动作电流的功率要求,一切器件均以大功率要求进行计算设计。
开关电路的设计,开关电路采用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
每一路DC-DC模块是由分立元件构成的DC-DC变换电路,电路中由施密特触发器74HC14、二极管、电阻、电容以及电感组成的高频整流滤波电路以及产生固定频率的三角波。
2.2.2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设计图2.2.2 单片机控制电路图2.2.3闭环反馈电路的设计闭环在控制系统中用的很多,它能提高系统稳定性。
本设计中,当输入直流电压或负载电流波动而引起输出电压发生变化,采样电路将输出电压变化量的一部分送到比较放大电路,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将二者的差值放大后送至脉冲调制电路,使脉冲波形的占空比发生变化。
此脉冲信号作为开关调整管得输入信号,使调整管导通和截止时间的比例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滤波以后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基本保持不变。
该部分的设计采用电阻比例电路实现闭环反馈,考虑到功耗,及检测吸收能力,通过实验测试,R2=150K,R11=5K(可调),R4=10K,在既满足反馈要求,且功耗低。
三、理论分析与计算3.1 系统供电部分模拟电路部分:根据系统所需电源的要求,选用1台直流稳压源,提供+24V的供电。
数字部分:数字部分由+24V分压得到,同时由TL431将+24V的IN转换得到+5V和+2.5V 的稳定的直流电压为为TLC2543和TLC5615提供基准电压。
如下图所示:图3.1由TL431输出直流电压图由于TL431内部含有一个2.5V 的基准电压,所以当在REF 端引入输出反馈时,器件可以通过从阴极到阳极很宽的范围的分流,控制输出电压,其大小为:REF 21Z V *)R 1V R +=( Z V 调整使A 点保持在REF V 值,改变R 1、R 2可以调整。
此处选择R 1=R 2,最终可得到+5V 和+2.5V 的稳定的直流电压。
3.2 模数转化部分利用STC89C52单片机的通用I/O 口(P1口)与TLC5615构成的DAC 电路如图4所示。
分别用P1.0、P1.2模拟时钟SCLK 和片选CS ,只有当片选CS 为低电平时,在每一个SCLK 时钟的上升沿将DIN 的一位数据移入16位寄存器,待转换的二进制数从P1.1输出到TLC5615的数据输入端DIN 。
由TLC5615的时序图可计算得最大串行时钟速率为:z 14)()(1)(max MH CS t CH t sclk f w w ≈+=16位移位寄存器分为高4位虚拟位、低2位填充位以及10位有效位。
本设计采用了单片TLC5615的12位数据序列的工作方式,需向16位寄存器按先后输入10位有效数字和低2位填充位,2位填充位数据任意,其输出电压为:1024*NV V REFIN OUT =其中,REFIN V 是参考电压,N 为输入的二进制数。
3.3 DC/DC 变换电路运行参数的计数 (1)脉冲调制电路振荡频率的计算脉冲电路是由74HC14和RC 网络组成的,图3.3(a)所示为震荡电路的波形图。
由于电容在单向脉冲电压的间隔之间下降的电压量1C U ∆与放电电流强度、放电时间成正比,与电容量成反比:CTI U C ⨯=∆ 可得到震荡频率为:CU I T f C∆⨯==1图3.3(a ) 震荡电路的波形图(2)电流电压检测的计算经过测试可知采样电阻R x 上的电压x x R I U *x ≈,可知输出电压与采样电阻存在近似线性关系。
由于采样电阻阻值比较小,在该电阻上的压降相应也小,为了提高系统控制的灵敏度,将采样电阻上的电压U R1和U R2经过仪表芯片INA128进行放大,再送到TLC2543进行A/D 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