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生态工程-解析版
2018版高考生物浙江选考总复习 11 三 现代生物科技 第36讲 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含答案
课后限时训练(时间:30分钟)1.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转基因绵羊的生长速度比一般绵羊提高30%,体型增大50%.下图是转基因绵羊的培育流程图,请据图回答:(1)上述操作中,目的基因是,若该目的基因序列已知,则可通过PCR扩增或的方法获得。
图中a过程是在(填“细胞内"、“细胞外")构建形成重组DNA分子的.若b过程的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常用处理大肠杆菌以增加其细胞壁的通透性.(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生成的化学键相同B。
两个能够互补配对的DNA片段所具有的粘性末端一定相同C。
受体细胞能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即表明重组DNA分子已成功导入D。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和切割RNA分子内一小段特殊核苷酸序列(3)下列关于转基因绵羊培育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集的卵母细胞应立即与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才能形成受精卵B.提供子宫保证移植胚胎正常发育的代孕母体可以与供体不属于同一物种C。
若对胚胎进行分割,可采用胰蛋白酶处理卵裂球使细胞分散开D.图中“早期胚胎”一般指的是发育到原肠胚阶段的胚胎(4)为让移植胚胎容易成活,应对代孕母进行处理,得到的子代羊属于(填“克隆动物"、“试管动物”)。
答案(1)生长激素基因化学合成细胞外氯化钙(2)A(3)C(4)同期发情试管动物2.(2015·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阅读如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Ⅰ:马铃薯是世界近两亿人民的主要食物。
但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故而培育脱毒或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资料Ⅱ:中国不孕不育率达15%,已成年轻一代面临的大问题.辅助生殖技术成为这些家庭的最后希望,试管婴儿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应用。
(1)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马铃薯茎尖通过技术培养成脱毒苗。
此过程说明植物细胞具有.(2)为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往往采用技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转移到马铃薯体内,其导入常使用法,该方法是先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相应菌Ti质粒上,最终进入植物细胞并插入到植物细胞的上。
(完整版)2018全国I卷生物部分(高清解析版)
2018年全国Ⅰ卷理综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膜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到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年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培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29(10分)回答下列问题:⑴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一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四讲生态工程含答案
第四讲生态工程[考纲展示]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2。
生态工程的实例(Ⅰ)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67页一、对生态工程概念的理解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1.生态工程(1)任务:修复和重建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3)特点: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2.生态经济(1)原则:“循环经济”。
(2)特点: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
(3)目的: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4)手段:生态工程。
三、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物种多样性原理:一般而言,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除了考虑生物的生态适应性,还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纳量)。
4.整体性原理: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另外,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四、生态工程的类型与设计原则1.生态工程的类型:根据性质和设计目标的不同,生态工程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具有农业生态保护性质并以农产品生产为目标的农业生态工程。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三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4讲生态工程课件
少消耗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知识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突破
物质循环
无废弃物农业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协调平衡
社会、经济、自然
分布式 集中式
整体大于部分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知识 突破
【教材深挖】
以下几种做法分别能体现哪种生态工程原理?
①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暴发虫害;
①物种多样性原理;
②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引种考虑适应环境;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知识 突破
易错点 整体性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 【点拨】(1)整体性原理 ①含义: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 与平衡。 ②举例: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 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 (2)系统整体性原理 ①含义:指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即1+1>2。原因是系统保持有 很高的生产力,具体是指互利共生的生物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 ②举例:如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地衣植物中的藻类和真菌 等。
②协调与平衡原理;
③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生活问题。
③整体性原理。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知识 突破
1.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
据它原来的生态位,从而避免系统结构或功能失衡。这体现的生态工程原
理是( B )
A.协调与平衡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整体性原理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知识 突破
【教材深挖】
1.“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应考虑哪些问题?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_38生态工程课件
【答案】 (1)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人工 制造表土、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
(2)物质循环再生 环境容纳量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3)物种多样性 (4)已破坏的生态系统 (5)协调与平衡
【总结归纳】 关于生态工程的几个问题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使经济效益和 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 点。
(5)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是使食物 链延长,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
(6)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优先选择农作物 以提高经济效益。(×)
(7)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一工程 属于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2.根据题图,回答问题。 如图为生态工程的相关原理示意图。请据图思考下列问 题:
2.特点:__少__消__耗___、多效益、_可__持__续__的工程体系。 3.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_循__环__往__复__、 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 较高的__抵__抗__力__稳__定__性___。 (3)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需要考虑____环__境__承__载__力____。
【判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2)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3)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 则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 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 ,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专题5生态工程
• 解析:根据生态工程的概念可知,防止环境 污染,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 式进行改善,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 谐发展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有C项 不正确,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 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 答案:C
类 型
问 题
主要原理
对策
案例
农村 综 合 发 展 型 生 态
• 答案:D
• 【例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县积 极发展畜禽养殖和栽桑养蚕两大支柱产业。 在生产总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该县坚持在发 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 源的最大化利用,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可 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之路。请分析图回答问 题:
• (1)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整体
湿地生 态恢 复工 程
湿地的 缩小和 破坏
性原 理
控制污 染、 退耕 还湖
“三北” 防护 林退 耕还 林还 草工 程
江西鄱 阳湖 湿地 生态 恢复 工程
• 特别提醒:①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积 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强大自我恢复力,节 省投资。
• ②生态恢复力有限,不能认为有了生态工程, 就可以先污染破坏然后再治理。
• 答案:C
• 4.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 本原理的是( )
•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 生态绿地等
•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 清洁生产工艺
•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禁止造纸
厂、酒厂生产,以断绝
污染的源头
• 解析:应该控制污染,而不是因怕污染而 放弃发展。
• 解答:①大气污染解决措施:禁止使用有铅汽 油;②水污染:减少或禁止污水排放,进行 污水净化。
2018年高中三年级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真题汇编习题及答案解析[word]
2018届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真题汇编1、(2013全国课标卷Ⅰ)阅读如下材料:材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在,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材料乙: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为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材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将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法。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和。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是,常用农杆菌转化发,农杆菌的作用是。
(2)材料乙属于工程范畴。
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进行改造,或制造制造一种的技术。
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序列发生了改变。
(4)材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
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种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
在资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体,兔乙称为体。
2、(2013全国课标卷Ⅱ)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
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培养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 __酶和__ 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 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
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 ___组织,然后经过___ 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
这种培养技术称为_____ ___。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 。
假设甲和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_ 。
2018年高考真题汇总---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汇总---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全国1卷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回答下列问题:(1)博耶(H.Boyer)和科恩(S.Coben)将非洲爪蟾核糖体蛋白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了表达,该研究除证明了质粒可以作为载体外,还证明了(答出两点即可)。
(2)体外重组的质粒可通过Ca2廖与的方法导入大肠杆菌细胞:而体外重组的噬菌体DNA通常需与组装成完整噬菌体后,才能通过侵染的方法将重组的噬菌体DNA导入宿主细胞,在细菌、心肌细胞、叶肉细胞中,可作为重组噬菌体宿主细胞的是 __________ 。
(3)真核生物基因(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时,表达出的蛋白质可能会被降解。
为防止蛋白质被降解,在实验中应选用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在蛋白质纯化的过程中应添加 ____ 的抑制剂。
全国2卷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并将其插入质粒P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1,其部分结构和酶切位点的示意图如下,图中E1〜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推断,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这两种酶是,使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是为了保证 ____ ,也是为了保证_____ 。
(2)将P1转入体外培养的牛皮肤细胞后,若在该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L1 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 __ 和_____ 过程。
(3)为了获得含有甲的牛,该团队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移入牛的 ____ 中、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
学科%网(4)为了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某同学用PCR方法进行鉴定,在鉴定时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填“mRNA”“总RNA”或“核DNA”)作为PCR模板。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1.3 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
第十一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1.3 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选择题1.下面是有关胚胎工程的相关问题,请回答:(1)胚胎工程是对动物________或________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胚胎工程任何一项技术获得的胚胎,都必须通过________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2)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
若要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能,可给供体注射________,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3)卵子需要发育到________期,才具备受精能力。
此时的卵子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直接取自附睾尾部的精子受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________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解析:(1)胚胎工程是对动物的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
(2)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为了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能,可给供体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3)卵细胞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完成受精作用;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精子获能后才具备受精能力。
(4)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即早期胚胎,移入代孕家畜的子宫内继续发育。
答案:(1)早期胚胎配子胚胎移植(2)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促性腺激素(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能精子未获能(4)发育培养液2.胚胎干细胞(ES细胞)在基础生物学、畜牧学和医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应用前景吸引众多科学家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
最新-2018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2 现代生物科
2018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专题22 现代生物科技一、考纲要求内容:1.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2.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3.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4.简述蛋白质工程5.简述植物的组织培养6.简述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7.举例说出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8.简述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9.简述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10.举例说出胚胎干细胞的移植11.举例说出胚胎工程的应用12.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13.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14.讨论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15.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6.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17.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二、试题详解1(2018广东)2、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A.组织培养B.细胞杂交C.显微注射D.核移植2.(2018浙江)2.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B.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D.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3.(2018天津)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体干细胞移植通常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B.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增殖但不能被诱导分化C.组织的细胞更新包括细胞凋亡和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D.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血细胞的能力,可用于治疗白血病4(2018江苏)9.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B.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需要在体外进行C.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D.胚胎分割移植实现同狼多胎的成功率较低【答案】D【解析】胚胎移植对供体受体要求同期发情,胚胎移植一般是桑葚胚阶段或囊胚阶段,或更早时期。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胚胎移植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5.(2018江苏)22.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D.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答案】AD【解析】B单细胞DNA体外扩增是DNA的扩增,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杂交瘤细胞不能产生生物个体,所以,也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性。
全国版2018版高考生物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9讲生态工程课件
基础知识巩固
链接教材
②对策: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 (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①问题:严重的环境污染。 ②对策:_合__理__规__划___和__布__局__;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工艺,减少污染的 产出;治理污染,进行__废__弃__物___资__源__化___利用;建立健全法制。 2.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1)“生物圈2号”生态实验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人与_自__然__和__谐___共__处__的重要性,深化 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2)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重视对 _生__态__环__境___的__保__护__,更要注重与经___济__、__社__会__效___益__的结合。
物质循环
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 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样 性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 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三北”防护理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 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太湖富营养化问题
基础知识巩固
链接教材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②对策:建设农村综合发展型生 态工程。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整体性原理
①问题:_水__土__流__失_____。
决定功能原理
图12391
三、生态工程的实例及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的实例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②对策: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 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 学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 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 层层设防以控制土壤侵蚀。
3.生态工程概念:指人类应用 ___生__态__学___和__系___统__学___等学科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 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 ___修__复_____、___重__建_____,对造成环境污 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 ____改__善______并___提__高___生态系统的 __生__产__力__,从而促进__人__类___社__会___和 _自__然___环__境__的__和___谐___发展。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word题库选修三第4讲生态工程含解析
第4讲生态工程1.“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这种生态工程模式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和平衡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主要模式为“原料—产品-原料—产品”,从而实现废物资源化,其原理在于“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
答案C2.“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 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B.城市环境生态工程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解析为了控制荒漠化的发展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态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等.答案C3.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进行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解析该图是人工生态系统图,利用生物学原理设置的生态农业;在该系统内,葡萄、蔬菜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通过食物链把能量传给人、猪等生物,同时为了提高能量和物质利用率,猪粪流进沼气池,沼渣喂养蚯蚓、蝇蛆,施入农田等,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没有改变,蚯蚓等能促进物质循环,但不能使能量循环流动。
答案B4.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解析生态农业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复杂了,但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A选项错误.答案A5.上海世博会“零碳馆”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零碳馆"房顶植物吸收的CO2将参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B.馆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C.碳在叶肉细胞内的转化途径之一为CO2―→C3―→(CH2O)―→丙酮酸―→CO2D.碳循环的破坏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引起“温室效应"解析馆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没有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B说法错误。
0.生态工程(教学案)-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解析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
2。
生态工程的实例(Ⅰ)。
一、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1.生态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2.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3.生态经济: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物资源化。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逐层分级利用。
(如无废弃物农业)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4.整体性原理人类处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
三、生态工程实例(连一连)四、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2.发展前景:我们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即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高频考点一生态工程的原理例1。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将牛粪、猪粪直接施入沼气池,可以为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B.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C。
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蔬菜,人、牛、猪等均为消费者,它们构成食物网D。
由于废弃物的再利用,提高了该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D和猪牛等家畜的饲养,遵循了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B正确;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又是基本成分。
2018年浙江省高考生物【11月】(含解析版)
浙江省2018年11月选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C.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D.大气中CO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
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C.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D.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3.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病发病风险曲线图如下。
据图可知,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A.孕前遗传咨询B.禁止近亲结婚C.提倡适龄生育D.妊娠早期避免接触致畸剂4.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膜包被的细胞器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拟核区有DNA分子D.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5.人体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衰老细胞中B.细胞凋亡由机械损伤引发C.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降低D.衰老细胞的需氧呼吸变慢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B.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C.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7.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C.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D.将胃蛋白酶加入到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8.下列关于人体中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B.与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无关C.作用于部分组织器官D.幼年时期分泌过少易患侏儒症9.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生态工程-解析版1 / 11生态工程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1. 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 该生态工程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B. 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C. 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D. 该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答】AD.生态工程建设要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AD 正确;B.该生态系统的建立,人的作用很关键,B 正确;C.生态工程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 错误。
故选C 。
2. 国内许多城市多年来一直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A. 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B. 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C. 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D.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工程建设使生物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故ABC 正确,D 错误。
故选D。
3.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意在考查考生对生态工程原理的理解能力。
【解答】A.无废弃物农业使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正确;B.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使物种数目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遵循了物种多样性原理,B正确;C.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是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正确;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是违反了整体性原理,D错误。
故选D。
4.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
下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 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处理C. 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D. 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答案】D2018年高考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生态工程-解析版【解析】【分析】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治污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据图分析:A层中有机物被各种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产物到B层中可与细菌代谢产物一同被藻类利用产生O2,而O2又可被好氧型细菌所利用。
由此可知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且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
如果在该塘中引进硝化细菌,则可将产生的多余NH3转变为NO3-,利于污水的净化。
而污水经处理后是否达到排放标准,不仅需要对细菌等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还要对主要污染物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排放。
【解答】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A正确;B.如果在该塘中引进硝化细菌,则可将产生的多余NH3转变为NO3-,利于污水的净化,B正确;C.A层中有机物被各种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产物到B层中可与细菌代谢产物一同被藻类利用产生O2,而O2又可被好氧型细菌所利用,因此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C正确;D.污水经处理后是否达到排放标准,不仅需要对细菌等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还要对主要污染物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排放,D错误。
故选D。
5.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A.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 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C. 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D. 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A.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3 / 11BCD.生态工程建设使生物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BCD正确。
故选A。
6.下图是某农户家庭种、养系统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设计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 作物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其他生物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C. 该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因而提高了经济效益D. 塘泥、粪等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离不开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生态功能的理解能力。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解答】A.该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正确;B.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作物,B正确;C.该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因而提高了经济效益,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D.塘泥、粪等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离不开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正确。
故选C。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6分)7.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鱼、藻类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等构建人工湿地.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人工湿地中,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和______.2018年高考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生态工程-解析版(2)人工湿地中设计要注意采取措施增加水体的氧含量,目的是______.(3)随着人工湿地物种丰富度增加,湿地的沉降、分解等作用加强,使污水得到治理.这种变化属于群落______演替,研究表明适量投放不同食性的鱼类,是人工湿地发挥治理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试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其作用______.【答案】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促进微生物的有氧呼吸,降低水体中有机物含量;次生;该生态系统中,鱼类作为消费者能分解利用上一营养级的有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解析】解:(1)根据题意可知,“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人工湿地中,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2)人工湿地中设计要注意采取措施增加水体的氧含量,从而促进微生物的有氧呼吸,降低水体中有机物含量.(3)随着人工湿地物种丰富度增加,湿地的沉降、分解等作用加强,使污水得到治理.这种变化属于群落次生演替,研究表明适量投放不同食性的鱼类,是人工湿地发挥治理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中,鱼类作为消费者能分解利用上一营养级的有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答案为:(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2)促进微生物的有氧呼吸,降低水体中有机物含量(3)次生该生态系统中,鱼类作为消费者能分解利用上一营养级的有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起点,掌握群落演替的类型,再结合人工湿地的作用准确答题.8.I.为探究菖蒲(一种湿地植物)不同种类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1)实验目的:(略)(2)实验材料:从不同地点采集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普通池塘水3种水样;菖蒲幼苗若干;茭白幼苗若干:透明玻璃缸若干个;测定色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的需氧量).的设备.(3)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从此表中看出,该实验的因变量为______.探究菖蒲对各类污水净化作用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请将上表数据转化为柱形图来表示.II.该小组继续利用实验I中提供的材料”开展“茭自和菖蒲幼苗对不同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请写出实验思路:①取若干个相同的洁净透明玻璃缸,分组如下: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答案】菖蒲的净化作用,具体观察指标为菖蒲处理前后的BOD量的变化.;将相同的洁净透明玻璃缸分A、B两组,各组有三个玻璃缸.在A、B两组玻璃缸中分别放入5 / 11等量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普通池塘水,分别测定每个容器中水样的BOD,记录数据.;在A组分别放入等量的长势相似的菖蒲,在B组分别放入等量的长势相似的茭白,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测定各个容器中水样的:BOD量,记录数据.;重复上述实验3次(或以上),记录数据求平均值.【解析】解:I.(3)实验结果的表格中获悉,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污水的种类,即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普通池塘水.因变量是菖蒲的净化作用,具体观察指标为菖蒲处理前后的BOD量的变化.(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绘制柱状图为下图.II.此题的实验目的是“茭白和菖蒲幼苗对不同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自变量为不同种类的污水和幼苗的种类,对照实验为未污染的普通池塘水;因变量是茭白和菖蒲的净化作用,具体观察指标为茭白和菖蒲处理前后的BOD量的变化.实验步骤一般包括三步:取材编号、处理对照和观察记录.①取材编号:取若干个相同的洁净透明玻璃缸,分组如下:分A、B两组,各组有三个玻璃缸.②处理对照:在A、B两组玻璃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普通池塘水,分别测定每个容器中水样的BOD量,记录数据.在A组分别放入等量的长势相似的菖蒲,在B组分别放入等量的长势相似的茭白,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测定各个容器中水样的BOD量,记录数据.③重复上述实验3次(或以上),记录数据求平均值.故答案为:I.(3)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从此表中看出,该实验的因变量为菖蒲的净化作用,具体观察指标为菖蒲处理前后的BOD量的变化.(4)请将上表数据转化为柱形图来表示.II.②将相同的洁净透明玻璃缸分A、B两组,各组有三个玻璃缸.在A、B两组玻璃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普通池塘水,分别测定每个容器中水样的BOD,记录数据.③在A组分别放入等量的长势相似的菖蒲,在B组分别放入等量的长势相似的茭白,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测定各个容器中水样的:BOD量,记录数据.④重复上述实验3次(或以上),记录数据求平均值.2018年高考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生态工程-解析版实验步骤的书写一般包括三步:取材编号、处理对照和观察记录.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对于测定数值的实验,一般要多次重复,取其平均值.此题的实验目的是“茭白和菖蒲幼苗对不同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自变量为不同种类的污水和幼苗的种类,对照实验为未污染的普通池塘水;因变量是茭白和菖蒲的净化作用,具体观察指标为茭白和菖蒲处理前后的BOD量的变化.从实验结果分析,BOD表示的“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量”,则BOD越高,则表明污染越严重;用茭白和菖蒲处理后,如果BOD降至正常值,说明茭白和菖蒲有净化作用.在比较茭白和菖蒲对同一种污水处理中,测量前后BOD量的变化情况,如果茭白处理的污水BOD量变化大,说明茭白的净化效果较好;如果菖蒲处理的污水BOD量变化大,说明菖蒲的净化效果较好;如果茭白和菖蒲处理的污水BOD量变化差不多,说明茭白和菖蒲的净化效果差不多.本题综合考查了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9.草鱼主要以水草为食,鲢鱼主要滤食浮游动植物及草鱼的粪便,鲤鱼主要摄食底栖昆虫等.为了探究高产鱼池中草鱼、鲢鱼的合理结构,科研人员研究了“一草带三鲢”(A方式)和“三草带一鲢”(B方式)两种混养方式,实验结果如表.()鲢鱼、草鱼、鲤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中,充分利用了养殖水体的空间和等条件,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2)A、B方式中,流经该生殖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草鱼同化的能量除用于______外,还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3)与B方式相比,A方式下需要施用氮肥、磷肥,其目的是______,以满足鲢鱼的食物需求,追肥可能对水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______.(4)草鱼、鲢鱼混养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与A方式相比,B方式中草鱼、鲢鱼的混养方式更为合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包括:______、______等.【答案】食物(或溶氧等);垂直;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外界输入的能量;呼吸作用;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水体富营养化;物种多样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鱼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污染少,水质好【解析】解:(1)据题意可知,由于青、草、鲢、鳙分别生活在不同的水层,故混养可充分利用它们在群落结构中的分层现象,使它们之间的竞争减弱,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高产的目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食物和空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A、B方式中,流经该生殖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外界输入的7 / 11能量.生物同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3)与B方式相比,A方式下施用氮肥、磷肥,含有N、P元素,目的充进水体中的生产者的生长,而A方式下的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因此其目的是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但是N、P元素过多,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4)草鱼、鲢鱼混养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物种多样性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与A方式相比,B方式混养方式下草鱼、鲢鱼的结构,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它能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鱼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同时,造成的污染少,水质好.故答案为:(1)食物(或溶氧等)垂直(2)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外界输入的能量呼吸作用(3)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水体富营养化(4)物种多样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鱼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污染少,水质好1、群落的空间特征: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四大家鱼因捕食对象的不同而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出现了垂直分层现象;在混合放养时,由于食物的不同和分层现象,能合理利用水体的资源.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10.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南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______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2)调查野鸭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法.当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而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_____的结果.(3)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2018年高考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生态工程-解析版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髙密度的浮游动物群落.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该修复工程可将有机污染物充分地分解利用,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答案】无机盐;次生演替;标志重捕;负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或自我调节);群落;种间关系;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解:(1)分解者分解有机污染物,产生无机盐,利于植物的吸收,使水体由原来的浑水态变为清水态.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2)野鸭是活动范围相对比较广泛的动物,所以调查野鸭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当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负反馈调节的结果,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稳态的基础.(3)根据题意这种沉水区植物、动物的数量变化的研究,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浮游动物、浮游藻类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若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故答案为:(1)无机盐次生演替(2)标志重捕负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或自我调节)(3)群落种间关系(4)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分析题图:图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其中食物网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黑藻、苦草;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蛳、草鱼、罗非鱼;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草鱼、罗非鱼和野鸭;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野鸭.沉水植物能大量吸收无机盐,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野鸭等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据此答题.本题结合某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及群落演替的类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模式l: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模式2:“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______的现象.(2)下图表示某池塘中鲢鱼平均尾重变化情况,由曲线可知,生物体的生长呈______型曲线,根据图示结果分析,鱼生长速度最快的是在______月左右.(3)模式2中,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______,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成分).9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