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改造技术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节能技术在水厂中的应用
濮阳市自来水公司张孝杰郭跃广
摘要:根据运行情况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对水泵及电机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水泵实际运行中扬程富裕、单耗偏高、电能浪费及管网爆管率高等问题。
关键词:改造变频节能
一、改造的必要性
水厂送水泵房2#泵于1991年初开始投入使用,主要担负城市居民生活的不间断供水;城市管网供水目前通过增减水泵机组运行数量(高峰供水时运行3台机泵(约10:00~13:00, 18:00~20:30),通常运行2台机泵,低峰时段(约22:30~次日凌晨5:00)运行1台机泵)来调节城市管网出口压力,压力波动较大(管网出口压力:Pmin=0.32Mpa ,Pmax=0.45Mpa),对城市管网安全运行和保持恒压供水不利。另外,随着城市供水管网的不断延伸,供水量不断增加,现有水泵机组单耗较高(据在水厂三泵房实测数据,运行2台水泵机组时单耗为 189.4kwh/dam3,运行3台水泵机组时单耗达到217 kwh/dam3),水泵机组的经济运行问题突现。
二、改造方案
为解决2#泵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泵出口压力偏高,单耗指标高的问题,公司上下经细致分析研究论证,通过调查、咨
询、分析城市供水管网的工况,决定对2#泵实施变频改造,即采用变频器微电脑控制技术,消除了常规起停方式下所产生的机械冲击和大启动电流,延长了电机的寿命。将管道压力与设定压力相比较,通过运算,控制电机的输入频率,从而调整水泵的转速。当管压降低时,使水泵转速提高以增加管压,当管压上升时,又使水泵转速减慢降低管压。最终保证管网水压恒定,实现泵站供水的闭环控制,达到恒压供水的目的。
采用变频调速这种控制方式,当所需流量减少时,轴功率将显著降低。例如,当流量下降到80%,转速也下降到原来的80%,转矩下降到64%时,轴功率将下降为额定功率的51%。这种控制方式可从根本上消除管网末梢压力过高存在的“大马拉小车”的动力浪费现象,始终使机泵运行在最佳工作状态。
控制柜变频器可实现开环和闭环两种调节方式,实现自动控制。1.当采用开环方式进行调节时,变频器输出频率由变频器面板给出;2.当采用闭环方式进行调节时,设定值为管网出口汇流管压力。根据管网总汇流管压力信号的反馈,自动调整水泵机组运行。3.根据管网运行状况,进行分时段(时段数可预留至10段甚至更多)压力变频闭环自动控制,各压力控制点之间水泵转速的调整过渡应平滑,不应发生跳跃,损坏机组设备。4.压力设定值与时段区间的设定可根据
管网变化适时调整,控制柜根据调整后的时段区间和压力自动变频控制。5.当变频电机在设定好的时段—压力设定值区间内,压力不能满足时,自动投运另一台机组,工频运行,原机组继续变频运行;当持续运行2台机组,实际压力超过压力设定值一定时间(可设定,如15~30分钟),变频泵在极限低频率运行仍不能使压力有效降低至设定值时,工频泵应自动停止运行,变频泵持续工作。
三、改造实施内容
1、将原2#泵降压启动控制柜改为变频器控制柜;
2、将原JS116-4型电机(155KW)改为Y2-355M1-4型电机(220KW);
3、将原12SH-9A型水泵(529-893m3/h)改为DFSS350-13/4型水泵(1300m3/h)。
四、改造效果
1、可以优化调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2#泵出水量大大增加且可以变频调速,能够在满足管网用水需求前提下可以减少启泵台数和启停泵次数,并且稳定管网末梢压力。
2、可以节能降耗。改造前城市生活管网单耗186.15kwh/ dam3;改造后单耗160.95 kwh/ dam3,经测算:改造后城市生活管网供水用电单耗降低25.2 kwh/ dam3,节电率达到13.54%。
3、技改后在满足管网需求的前提下,管网末梢压力由
原来的0.19-0.35 MPa稳定到0.22-0.26 MPa,经过近段时间的运行及数据分析,城市生活管网的漏失率降低0.5%左右,同时,大大降低了管网爆管率,延长了供水设施使用寿命,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管线维修、更新费用。
五、总结
变频器投入运行后,运行良好, 调节平稳, 具有明显的节电效能, 达到了预期的收益,为企业节能降耗做出了贡献,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李少梅;采用变频器和LOGO! 实现水泵电机的自动控制[J];天津冶金;2004年01期
肖红、范作智;《电机技术》2010年第01期
韩安荣;通用变频器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曾允许;变频调速技术基础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