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料看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和经典语录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和经典语录林徽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文学家、旅行家和建筑师,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撰写了许多经典的散文和小说,并留下了许多深入人心的爱情语录。
通过她的爱情故事和经典语录,我们可以看到她的独立、坚强和勇敢。
以下是七个案例:1. 爱情故事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是她最著名的。
当时,林徽因是徐志摩的学生,他们在北京相遇并相爱。
尽管他们彼此深爱,但林徽因持续的欧洲之旅后,两人感情开始疏远,最终以分手告终。
2. 经典语录:“人的生命中总是会有那么几个人,你一旦遇见了,便无法忘怀”林徽因笔下的这个经典语录,是表达她对那些与自己有过错过却无法忘怀的人的思念和感慨。
人们也提出这个议题:这句话多数谈的是徐志摩吗?3. 爱情故事林徽因与洛阳工学院校长张幼仪的爱情故事令人称道。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林徽因认识了张幼仪。
他们相识仅仅几天,却在一起旅行了数百公里,从西安到陕北。
在旅途中,林徽因领悟到了爱情真谛,也更加坚定了对张幼仪的爱。
4. 经典语录:“我是一只非常顽固的鸟”这句语录体现了林徽因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而且也用来解释她情感生活中的意志和坚定。
5. 爱情故事林徽因与建筑师梁思礼的爱情故事备受敬佩。
尽管她与梁思礼年龄相差很大,但林徽因毫不顾虑地跟从他去了美国。
之后,他们一起在南京玄武湖畔建了一座美丽的别墅,这座别墅成为了他们对彼此的告白和爱情的见证。
6. 经典语录:“也许人生有过很多次相遇,互相擦肩而过。
唯独那次遇见,震动了整个天地,也无法重来。
”这句话让人们体会到了林徽因对于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深刻感悟。
一个人能够遇到那个让他震撼重生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7. 爱情故事林徽因和作家金岳霖的爱情故事,也是她的经典。
两人于1930年相遇后,爱情火花便迸发了出来。
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最快乐的,林徽因写道:“走在大街上,跟金岳霖手牵手,我觉得,我再也不需要什么了。
”总之,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和经典语录,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传奇的一生,更被引荐人从中汲取爱情智慧,以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爱情。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解读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解读林徽因与徐志摩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两位传奇人物,他们的爱情故事被人们铭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两人的爱情不仅仅是徒有其表的浪漫,更是牵扯到整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与文化背景的反应。
一、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相遇1931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女子艺专校长,徐志摩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师。
两人的结识源于林徽因夫妇对徐志摩的欣赏与推荐,徐志摩则为林徽因的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他在林徽因一直为之奋斗的现代建筑事业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爱情曲折而又坚定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恋情曲折而又坚定,在他们相识的第一个月,徐志摩就企图向林徽因表白,但不被接受。
此后,他们彼此暂时失去了联系,直到一年后,徐志摩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林徽因看到后心中生出了深深的感动,两人重新联系并表白。
然而,两人的爱情并没有那么容易,家庭、人生观、价值观的巨大差异让他们的关系一度陷入了困境。
因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因清为红,加入了共产党,不断斥责徐志摩反对革命。
而徐志摩则把感情和事业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职业生涯和工作习惯带给林徽因的困扰和难以理解,最后二人在长达12年的感情生涯中多次分分合合。
三、爱情与文化背景的反应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更是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缩影。
林徽因“金声银字”的文学形象与徐志摩“周易东坡”式的诗歌世界相互呼应,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现代化与婚姻观念的不同解读。
林徽因以女性的特殊身份探讨性别与爱情,并倡导建立女性的自我主张意识,引领了中国现代女权意识的觉醒。
而徐志摩则通过幽默的笔调和励志的语言激励年轻的知识分子,并带领后来的诗人们进入了中国现代诗歌的黄金时代。
四、爱情的终结1940年,林徽因和徐志摩终于走到了一起,她们的爱情被公众所看到后,遭到了强烈的批判和唾弃。
徐志摩因与林徽因交往的传闻被披露,受到了左倾文化界人士的打击。
在当时的社会舆论环境下,林徽因被斥为“小三”,而徐志摩也因婚外情被妻子告上法庭,最终两人的婚姻宣告破裂。
林徽因 徐志摩
林徽因徐志摩林徽因与徐志摩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两位杰出人物,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传世佳话。
林徽因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而徐志摩则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和翻译家。
他们的才华与爱情故事让人们称之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林徽因林徽因(1904年-1955年),浙江宣平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林徽因从小就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在美国留学归来后,她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才华,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她设计的独特建筑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和现代理念,独树一帜。
除了建筑方面的成就,林徽因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她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表达了她对生活和爱情的独特感悟。
她的作品情感细腻,文字流畅,触动人心。
林徽因的文学才华使得她成为了当时中国文坛上备受瞩目的女作家。
徐志摩徐志摩(1897年-1931年),江苏海安人,出生于一个读书家庭。
徐志摩自幼喜好文学,他的才华在青年时期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诗歌作品充满激情,表达了对生活和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徐志摩的文学风格独特,他的诗词常常深情而激昂,带有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
徐志摩还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他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
他的翻译作品流畅准确,为中国读者提供了解外国文学的窗口。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可以追溯到1924年。
当时,林徽因正在北平中央大学学习建筑,而徐志摩则在北京大学学习文学。
两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杰出的人才,他们的共同兴趣使得他们迅速产生了共鸣。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才华和美貌深深着迷,他通过诗歌向林徽因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林徽因也被徐志摩的才华和真诚所吸引,她欣赏徐志摩的诗歌并回应了他的感情。
然而,这段爱情并不一帆风顺。
林徽因与徐志摩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包括性格、生活习惯和家庭背景等。
尽管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但他们的爱情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和磨难。
最终,林徽因与徐志摩在1931年结为夫妻,开始了他们短暂但充满激情的婚姻生活。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情书 内容(一)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情书内容(一)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情书
引言
徐志摩与林徽因是中国文坛上备受瞩目的一对情侣,他们的情书
成为了民间传颂的经典之作。
以下将列举一些他们情书中的精华内容,展示他们深情厚意的交流。
徐志摩的情书
•徐志摩给林徽因的第一封情书展现出了他深深的爱意和对林徽因的渴望。
他倾诉了自己内心的纠结和对林徽因的思念之情。
•徐志摩以诗意的文字描述了对林徽因容貌的赞美和对她智慧的倾慕。
他的情书中充满了浪漫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
林徽因的情书回复
•林徽因的回信中流露出对徐志摩深深的感动和对他的疼爱。
她用温柔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徐志摩的依赖和对他的无比爱恋。
•林徽因在情书中展示了对徐志摩诗歌才华的赞赏和对他创作的支持。
她鼓励徐志摩继续写作,并相信他会有杰出的成就。
深情厚意的交流
•他们的情书中传递了双方对彼此的无限关爱和承诺。
他们深情笔墨中流露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永恒的誓言。
•徐志摩与林徽因用情书传递彼此的思念和牵挂,他们的字里行间散发着浓郁的爱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结语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情书是璀璨的文学瑰宝,它们不仅展现了两位伟大的文化人对彼此深沉的爱意,更是中华文化中的珍贵财富。
这些情书是他们心灵相通的见证,永远留存于世间,感召着人们追求真挚的爱情。
从史料看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
也算是上天的安排。
当晚辈的说这样的话,实在太不应该了。为了自己的家声,竟说他人烧死是好事,不
像个有文化的人说的话。这是《人间四月天》播出后,梁从诫先生回答《文艺报》记者时说
的。登在本年 5 月 6 日该报四版上。不看这些话,我还不知道 1931 年在北平,徐林感情已
发展到这样危险的地步。源自八宝箱事件发生后,对与徐志摩的情感,林徽因就一点也不隐讳了。1932 年农历正月
英国。直到 70 年代,梁锡华去访问,让梁看了原件。信里写的是:
我真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来想写,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
这两日我的头脑只是昏沉沉的,开着眼闭着眼都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照着我们不
愿意的车辆,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能叫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
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着自慰和满足。告诉他我绝对的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
从史料看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2)
1928 年 8 月林徽因回国,与梁思成一起受聘为东北大学教授。1931 年初,徐志摩
闻知林病重,曾专程去沈阳看望。这年春季开学后,志摩来到北平任北大教授,林徽因病重
回到北京疗养,两人的接触又多了,加之志摩与小曼感情不睦,两人的又时常走动,颇有旧
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相爱到底有多深,你想知道的是这些。 且听我依据史料细说根由。 在伦敦,父女两人同时与徐志摩谈恋爱。林徽因的父亲是林长民,字宗孟,1917 年张 勋复辟失败后,入段祺瑞内阁任司法部长,三个月后辞职赴日本考察。1920 年春携女儿林 徽因赴英国,身份是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代表。其时林长民 44 岁,林徽因 16 岁。同年 10 月,徐志摩从美国来到伦敦,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 徐志摩和林家父女的相识,是在国际联盟的一次讲演会上。“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混 了半年,正感到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认识了狄更生先生……第一次见着他是在伦敦国际联盟 协会席上,那天林宗孟先生演说,他做主席。第二次是宗孟寓里吃茶,有他。”这是徐志摩 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的说法。林徽因《忆志摩》文中说,她初次遇见徐,是在徐初次认 识狄更生先生的那次会见中。 志摩记错了,没有半年,到伦敦两个月就认识了林家父女,且很快便向林徽因发起了 爱的攻势。有林长民的信可证:“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 毫 mockery(嘲笑),想足下误解了。”信末附言“徽徽问候”。 一个是留学三年的青年男子,一个是情窦初开的妙龄女郎,志摩的用情之烈不难想象, 而徽因的惶恐失措也在情理之中。好在林长民是个豁达大度的人,不光不责怪反而给以解说。 很快张幼仪来到伦敦,徐志摩通过狄更生的关系,取得剑桥大学王家学院特别生的资 格,携妻搬到离剑桥六英里的沙士顿乡下住家。这期间志摩和徽因一直保持通信联系。张幼 仪在《小脚与西服》一书中对她的侄孙女张邦梅说:“几年以后,我才从郭君那儿得知徐志 摩之所以每天早上赶忙出去,的确是因为要和住在伦敦的女朋友联络。他们用理发店对街的 杂货铺当他的地址,那时伦敦和沙士顿之间的邮件送得很快,所以徐志摩和他女朋友至少每 天都可以鱼雁往返。他们信里写的是英文,目的就在预防我碰巧发现那些信件,不过我从没 发现过就是了。” 对于张幼仪来说,她尽可以这样怀疑,也有几分是事实,但要说全是事实,即志摩每 天等的都是林徽因的信,就不对了。 肯定有徽因的信。1927 年林徽因在美国上学,正好胡适也去了美国,3 月 15 日给胡的 信中说:“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澈的明白了,但是过去, 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这些话,不光说明他们当年确实通信,也说明了他们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作为女人,林徽因是幸福的,徐志摩爱了她一辈子,梁思成相伴了她一辈子,金岳霖等了她一辈子……下面是,希望对你有帮助。
林徽因的爱情简介【篇一】与徐志摩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
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
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
两人也都是以书信来往。
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
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
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
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
徐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已嫁做人妇的陆小曼很快两人就相恋了,陆小曼为了徐也跟丈夫王赓离婚了。
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
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与梁思成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
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
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做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
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个故事
徐志摩是泰戈尔在华访问的全程陪同,最先于4月12日抵上海的码头迎接来自印度的老诗人。这老少两代诗人之间不仅毫无代沟,而且一见之下即引为知己,成为二十世纪诗坛上著名的“忘年交”。在来北京之前,徐志摩还引导泰戈尔去杭州看西湖,在一艘桨声悠扬的舳舨上通宵达旦地赏月、吟诗、谈心。志摩甚至向老诗人吐露了自己对一位叫林徽因的北京姑娘的暗恋。以至泰戈尔见到林徽因本人后,都忍不住想扮演中国神话里的月老,替心有灵犀的一对青年男女牵起红线。泰戈尔倚老卖老,很仗义地替志摩去做徽因的“思想工作”,可惜一番好心最终并未促成好事:少女的情怀像深潭般矜持,没有答应。
诗人一九二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农历八月十八,海宁人祭奠潮神伍子胥的日子,徐志摩邀约了胡适、陶行知、朱经农、马君武、汪精卫等一班名流来海宁观潮
。众人在斜桥下火车,上了志摩早已租好的水网船,走十几公里水路,投奔观潮胜地盐官镇。他们一边欣赏两岸的江南水乡风光,一边还吃了一顿饭,是富有地域特色的船菜。这桌船菜的菜谱,在谁的回忆录中被记载下来:小白菜芋艿,鲜菱豆腐,清炒虾仁,粉皮鲫鱼,雪菜豆板泥,水晶蹄膀,芙蓉蛋汤……据说吃得胡适他们赞不绝口。
海宁硖石干河街中段的那栋中西合璧式小洋楼,是特意为徐志摩与小曼结婚而建造的。徐志摩深爱此屋,称其为“香巢”。内有眉轩,徐志摩亲热地称小曼为眉并纵情谱写《爱眉小札》的地方。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于1924年访华,估计留下过不少照片,刊登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的大小报
纸上——可我只记住了其中的一幅。那是他4月23日抵达北京后拍摄的,画面呈众星捧月之势:以白发、白胡须的老诗人为中心,其余人物分别是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及其父林长民……他们的身后是密集的树丛与花盆。仅仅依靠这模糊的背景,无法确切地辨别摄于什么地点。是故宫、西山,还是北大校园?都有可能,总之是在北京吧。
史料背后的林徽因
试婚、多情、三人同住:史料背后的林徽因很少有人能够像林徽因这般,纯因个人感情生活,而在近代史上留下浓重影迹,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迄今被世人引为谈资。
[详细]导语一梁启超安排的婚姻林徽因梁思成婚后充满矛盾林徽因毕生情感,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诗人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哲学家金岳霖。
江湖传说,徐毕生为其神魂颠倒,金为其终生不娶,唯梁思成修成正果,才子佳人珠联璧合。
江湖传说终究当不得不真。
林、梁的结合,实际上不过是长辈设计好的结果,其中有多少林徽因的个人意志,颇值得怀疑。
梁启超1923年曾给长女梁思顺写信,曾颇为得意地谈到此种“设计”:“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徽音又是我第二回的成功。
我希望往后你弟弟妹妹们个个都如此。
”(据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P1005。
)所谓“徽音又是我第二回的成功”,大约是指梁启超与好友林长民(林徽因之父)已就子女间的婚事达成了一致意见。
1924年,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赴美求学,即寄托着双方家长的此种期望。
按“设计”流程,林徽因在美国须与梁思成谈一场卿卿我我的恋爱。
但流程的执行并不顺利,林徽因不但与梁思成合不来,与同在美国的梁家长女梁思顺也闹到几乎决裂。
1925年7月10日,梁启超致信梁思顺等在美儿女,曾隐约提及此事:“思顺对于徽音感情完全恢复,我听见真高兴极了。
这是思成一生幸福关键所在,我几个月前很怕思成因此生出精神异动,毁掉了这孩子,现在我完全放心了……”(据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P1046。
)按林徽因之弟林宣的说法:“梁思成、林徽因结婚以后,家庭生活充满矛盾。
……从性格上讲两个人很合不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处处让着林徽因,经常沉默。
林徽因对此很反感。
”(据《林宣访谈录》,收录于陈学勇:《林徽因寻真林徽因生平创作丛考》,中华书局2004,p145。
徐志摩林徽因的故事
徐志摩林徽因的故事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很大。
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
下面是徐志摩林徽因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康桥之恋“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再别康桥》1920年秋,徐志摩满怀热忱,不惜放弃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转而投奔英国的罗素,为的是想向他学习哲学。
可是事与愿违,罗素早已人去楼空,已赴中国讲学。
无奈,徐志摩退而求其次,决定拜访文学家狄更生。
人生地不熟的他,想到司法总长林长民现在也在伦敦讲学,便决定让他代为引荐。
从此,他的生命里迎来了他的那道“天上虹”,亦是他的初恋——林徽因。
那个情窦初开的美丽的姑娘,像一朵清纯的白莲花,静静地盛开在康河的湖面,开在多雾多雨又多情的伦敦。
17岁的她,也怀揣一颗少女的心,希望能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邂逅一段浪漫的爱情。
“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
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
”然后,一位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青年仿佛听到了她的心声,生生闯入了她的心扉。
而一切,来地又是那么地突然、那么地热烈。
康河的温柔,需要你和它贴得很近,很近。
于是妹妹她船头坐,哥哥他来撑长篙。
两人在康河的柔波里,纵情地游玩。
他们一起看榆树上的夜莺歌唱,看夕阳下绚丽的云彩,看夜空中斑斓的星光。
一起谈天说地,谈浩瀚的文学艺术,谈异域的风土人情,谈多雨的如同伦敦一样浪漫且忧郁的江南。
最让两个人投机的话题还是文学。
雪莱、济慈、拜伦、曼殊斐尔的诗歌让他们如痴如醉。
从此,两人内心的情感,都开始倾向于分行的抒写——诗歌。
我总觉得初恋,得加上诗歌,这样才完美。
美丽的诗歌,就像调味剂,让初恋更鲜,更浪漫。
情到深处难自拔。
为了能扫除在追求林徽因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他决定与张幼仪离婚。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是徐志摩,而不是林徽因。
从容理智的林徽因,做了人生之中最重要的决定!没有一个拥抱、没有一声告别,匆匆地离开了热情似火的徐志摩、离开这座被徐志摩的热情灼伤的城市。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感情故事
精心整理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感情故事徐志摩徐志摩,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历任北大、清华、平民大学教授,是中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流星,他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说过:聪明才智”,“她既具有大家闺秀那种幽娴贞静的传统风韵,又有现代女性那种活泼、大方的气质,言谈举止之间,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可以说,这样的林徽因正是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完美女子!因此,徐志摩自1920年在伦敦结识林徽因便一下子为她所倾倒。
他觉得:是林徽因,唤起了他沉睡的激情,让他感到了灵魂的震颤,感到了生命的美好。
于是,他把对她的礼赞写成了诗,其中几句是:“你是高高在上的云雀天鹨,纵横四海不问今古春秋,散布着稀世的音乐锦绣。
”在徐志摩来伦敦的半年之前,即1920年春天,时任段琪瑞内阁司法部长的林长民以“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代表的身份,携女儿林徽因入住伦敦。
其时,林长民44岁。
林小姐正值16芳龄,书香门第养就了一身高雅气质,既接受了中国传自己把头发梳理一番再到学校去。
后来,张幼仪从别人口中得知,徐志摩每天去理发室是因为理发室对面有一间杂货铺,那是他与一位女朋友的联络地址。
他们每天都有书信往返,而且信是用英文写的,这位女朋友就是林徽因。
徐志摩把林徽因的来信和自己的日记都牢牢地锁在一个箱子里。
在剑桥,还有一个故事中的故事。
徐志摩与林徽因热恋的同时,还与林长民“情书”往返不断。
他们俩也在谈情。
有一次,这对莫逆之交开玩笑,商定彼此通假情书。
徐志摩扮演女的,一个有夫之妇;林长民扮演男的,一个有妇之夫。
在各有家庭的境况下,两人谈恋爱,互写情书。
徐志摩与林长民谈恋爱是演戏玩的,徐志摩追求林徽因却是真的。
林小姐是否也出于游戏目的,却永远是个谜。
此而已。
”这等于摆出要较量一番的架势。
当时,林长民家住景山后街称作“雪池”的院子里,林徽因在培华中学读书,课余,她要到梁思成家去谈情说爱,俩人的恋爱关系已相当稳固了。
梁思成家住在松坡图书馆,因为梁启超时任松坡图书馆馆长。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经历及爱情诗写作考
林徽 因与徐志摩 的爱情经历及 爱 情 诗 写作 考
高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现代诗歌 史上 ,有 两个人 的名字始终联 系在 一起 , 这 两 个 人 就 是 徐 志 摩 和 林 徽 因 。 关 于 他 们 二 人 ,研 究 界 和 民 间 长 期 以来 争 论 不 休 的 ,就 是 在 两 人 之 间 是 否 真 正 存 在 过 爱 情 关系 。徐 志摩一直 是个单恋者 ,尽管他 三番五次追 求林徽 因 ,在 长达十来 年的时 间里 一直不愿放 弃和忘记林 徽因 ,但 林徽 因对此始终是拒绝和疏离的——这个说法在最近几年很流 行 ,因 持 这 种 看 法 的 代 表 性 人 物 不 是 别 人 ,而 是 刚 刚 于 2 1 00 年 1 月2 日离 世的林 徽 因和 粱思成 的儿子粱 从诫 先生…。另 O 8 方 面 ,长 期 以来也一 直有学者 坚持认为 :二人之 间确 实是 存 在过 真 正 的爱 情关 系 的 ,徐志 摩 的代 表性 诗作 《 再别 康 桥 》 中 就 有 着 这 种 经 历 的 影 子 , 更 别 说 那 些 直 接 写 给 林 徽 因 的诗 作 了 。在 林 徽 因 的 诗 作 中 , 这 种 痕 迹 也 是 明 显 存 在 的 。 本 文 同意在 徐 志摩 和 林徽 因之 间 确实 存在 过 真爱 的说法 , 但认为 这种两相 同步灵犀 呼应 的真 爱状态持续 的时 间其 实很 短 ,仅 有半年 多。随着 13 年 1 月1 日徐 志摩 乘机遇难 ,这 91 1 9 段 感 情 便 戛 然 而 止 ,给 林 徽 因 留 下 的 是 无 尽 的 悲 恸 和 长 久 的 怀念 。
的。
一 、
在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前 ,徐志摩对林徽 因进行了 不懈的追求
徐志摩和林徽因
徐志摩和林徽因徐志摩和林徽因徐志摩和林微因这场爱情的战争最开始是由徐志摩发起的。
也正是这多情的才子,才有后来这段婉转缠绵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狂热地追求林徽因,先后大体有三回。
第一回是1920年冬至1924年,在伦敦一见钟情。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
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他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而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
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了,徽因深爱着志摩,但志摩的妻子(张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总是拂不去。
徽因于是就对志摩说:“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
”于是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逼着妻子离婚。
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往德国留学去了。
林徽因就这样当了第三者,这一插足后果比较严重。
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许配了梁思成。
很有意思的是,作为父亲的林长民竟然也同意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浑忘了自己已经把掌上明珠许配了梁家大公子。
之后林徽因经过一翻理性的考虑和痛苦的抉择,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
这也是后来林徽因为何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里对去世的志摩说:“我知道你定会原谅我的”直白忏悔,是她不断向凌叔华强索“八宝箱”(也叫文字因缘箱,里面放的都是志摩的日记和手稿,其中有《康桥日记》)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也是张幼仪自始至终都怀恨林徽因的最大诠释。
(因为林徽因既然答应了徐志摩,后来却没有和他结婚,把徐志摩闪了。
她处处都是为徐志摩考虑的,就是离了婚,她还是爱着徐志摩,始终把自己当做徐志摩夫人。
)第二回是1924年至1928年。
1924年春林徽因、徐志摩陪同来华访问的印度诗人泰戈尔。
因共同接待泰戈尔访华,徐旧情复萌,不可抑止。
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林二人以金童玉女的形象相伴左右,与老人的鹤发相映成辉。
徐志摩和林徽因为什么没在一起
徐志摩和林徽因为什么没在一起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林徽因”这三个字似乎因“徐志摩”这三个字而存在,而响亮。
很多人是因为读徐志摩而认识林徽因,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徐志摩和林徽因为什么没在一起,希望对你有帮助。
徐志摩和林徽因为什么没在一起徐志摩也出身望族,按现在的说法是资本家家庭。
他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硖山镇巨富,经营银行,是有名的银行家。
按照父亲的意愿,徐志摩应该子传父业,因此,到西方留学时,他读的是经济系。
但不久他就觉得经济学与他无缘,他经常与文学家交往,渐渐荒疏了经济学,不久即辍学到欧美各国游历。
在伦敦,听说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来了,即上门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林徽因,当即坠入爱河,且为后世文学史研究者们提供了更多一个研究课题。
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是大哥哥辈的人物了。
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
在徐志摩发动多次猛烈攻势之后,林徽因看似牢固的防线最后决了堤,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
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
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往德国留学去了。
(徐申如听说儿子如此对待妻子,气愤之下宣布断绝父子关系,并停止供粮,且将银行业务及财产交由张幼仪主管。
此后这位徐家大公子就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
张幼仪的大哥叫张君劢,是民国初政坛风云人物,二哥张嘉敖则是当时政府中央银行总裁)林徽因就这样当了第三者,这一插足后果比较严重。
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许配了梁思成。
很有意思的是,作为父亲的林长民竟然也同意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浑忘了自己已经把掌上明珠许配了梁家大公子。
然而,林、徐好景不长,因为不久后林长民游欧时间结束,她只得随父亲归国,等徐志摩赶回国时,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了。
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学生,在老师面前,除了克制自己外,还能做什么呢?但在遇到陆小曼之前徐一直怀念着林,且总是梁、林家里的常客。
徐志摩和林因微的故事
徐志摩和林因微的故事徐志摩和林因微是20世纪初中国文学界的两位杰出人物。
他们的故事始于上海,那是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城市。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和散文家。
他年轻时赴美留学,接受了现代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他的作品深受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充满了情感和思想的寄托。
他的才华和魅力吸引了众多女性。
林因微,是一位出色的文学评论家和散文家,她以清新独特的文风和独到的见解而闻名。
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被称为“现代文学女神”。
她聪明、才华横溢,深受徐志摩及其他文人学士的赏识。
在上海的一个文学聚会上,徐志摩和林因微第一次相遇。
两人一见钟情,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他们对文学、艺术和人生的观点非常相似,彼此之间有了深入的交流,并开始往来书信。
然而,这段爱情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徐志摩之前有过婚姻,他不得不面对选择和责任。
此外,他们的文学事业也给这段情感带来了障碍,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写作和研究工作。
尽管如此,徐志摩和林因微之间的爱情并没有熄灭。
他们在公开场合上尽力隐藏自己的感情,但私下仍保持了频繁的联络。
他们通过写信和见面来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和爱意。
然而,这段爱情的结局并不如他们所愿。
1931年,徐志摩在回国途中不幸遇到船难,年仅30岁的他就这样离世了。
林因微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伤心,她对徐志摩的爱一直延续到她晚年。
她用文字纪念了他,并把他的一些遗作付梓出版。
徐志摩和林因微的故事是一段悲剧,但他们之间的爱情却成为了传世的经典。
他们的诗歌和散文作品铭刻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瑰宝。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流传百年的佳话,激励了无数人追寻自己的爱情和梦想。
林徽因徐志摩的爱情
林徽因徐志摩的爱情篇一:人生若只如初见,林徽因的爱情人生若只如初见,林徽因的愛情林徽因的爱情,徐志摩的追逐,金岳霖的守候,梁思成的包容!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辈子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所讲了吗?”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有一件事,可以验证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有多深。
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在济南附近的党家庄飞机失事遇难,梁思成从北平赶去后处理丧事,从现场捡了一块烧焦了的木头。
那个时候的飞机不像现在的,有些部分是木头的。
他捡了一块飞机残骸给了林徽因,林徽因非常悲痛,就把这块木头挂在阁楼的床头。
直到她1955年去世,一直就这么挂着。
她觉着,她是爱徐志摩的,况且徐志摩又是为了赶回来听她的演讲而死的,她就要用这种方式纪念他。
在我们现在,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点上,我是说在感情时说的纯洁与执著上,在对崇高感情的理解上才,我们是失败的。
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
比如说,一个男子,你的妻子爱着一个她最近的恋人,当然他们之间什么事也没有,就是喜欢他或感谢他,他俩是很好的朋友。
有一天,你妻子的朋友因飞机失事而死,你会不会替她去处理他的丧事。
而且因为你知道自己的妻子喜欢他,所以一定要在现场替她拣上一块飞机的残骸,然后送给你妻子保存,而你妻子呢,对他又特别地喜欢,虽然你是我的丈夫,虽然每天晚上和你甚至在这张床边床上躺着,还是要把这块顶上飞机的残骸恭恭敬敬地挂在墙上。
我相信我们中间极少有人能做到,但是他们确实努力做到了。
有人或许会说,反正徐志摩已经死了,她只是这样怀念他,又不会出更别的什么事。
这样优秀的女人,肯定对她的丈夫不想有二心的。
其实,她对他的丈夫是有先见之明的,但是她做得非常大公无私。
学者金岳霖,是中国第一流的哲学家。
大概是1932年夏天,也就是徐志摩死了没多久,有一天,梁思成从保定河北宝坻考察古建筑回来,林徽因拜翁县说:思成,我痛苦极了,我现在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我拿不定主意,不认得该怎样办才好。
徐志摩的爱情经历
徐志摩的爱情经历一般来说,情感经历主要是指男女朋友谈恋爱的经历,可以是暗恋、单恋或者是双方都投入的爱恋。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徐志摩的爱情经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人徐志摩的爱情经历在徐志摩35年的生命中,曾与三位女性有着斩不断的情愫。
除陆小曼外,还有一位是原配夫人张幼仪,另一位是以无言结局的建筑学家林徽因。
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成伉俪。
婚后次年,徐志摩出外求学。
徐家是江南富商,家里开办有电灯厂、布厂、裕通钱庄等。
知书达理的张幼仪孝敬公婆,帮助公公掌财理家。
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和徐志摩度过一段温馨甜蜜的生活,直到才艺双绝的林徽音出现在徐志摩的生活里。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北大读书时就相识。
那时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林长民是教育总长,两人过从甚密。
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入门弟子,常在梁府见到林长民,并与之结成忘年之交。
1921年春,林长民赴英游学,同时送爱女到英国读书。
徐志摩对正值芳年的林徽因一见钟情,林徽音则要求徐志摩先离了婚再来谈他们的情事。
但徐张于1922年3月协议离婚后,林徽音不知何故却悄然随父回国去了,徐志摩成了孤家寡人。
林徽因不久便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爱,但秉承梁启超之意,没有立刻举行订婚仪式。
梁启超知道徐志摩还在热恋着林徽音,深怕两人重拾旧欢,驳了梁家的面子,同时也怕梁林订婚给弟子以重击,因此他要儿子和林徽因双双赴美读书,学成之后再结婚。
梁老的苦心徐志摩自然不晓,为了追求林徽因,他从英国回到国内,但愿望还是落空了。
1928年梁林在加拿大结婚。
至于林徽音为何和志摩刚一中矢便折翼而返,绝情于志摩后为何又频频书信往返?林徽因至死仍三缄其口,这便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
新婚后,两人曾有过一段神仙般的日子,但他们的合欢未能长久。
徐志摩离婚再娶,触怒父亲,断了经济后援,而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使志摩入不敷出,狼狈不堪。
应老友胡适之邀,徐志摩兼教于北大,赚些外快贴补家用。
实力论证徐志摩是渣男,林徽因是渣女,不服来辩
实力论证徐志摩是渣男,林徽因是渣女,不服来辩徐志摩与林徽因都是中国近代最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而且,一提到徐志摩,必然会想到林徽因,一提到林徽因,必然会想到徐志摩。
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旷世之恋。
虽然徐志摩在认识林徽因之前已经有家庭,林徽因认识徐志摩之前已经有婚约,但人们还是普遍认为他们才是彼此的“真爱”和“初恋”。
徐志摩与林徽因都是中国近代的杰出人物,分别在文学与建筑领域有突出贡献,是时代的骄子,是历史的功臣。
他们在民族大义与国家利益面前更是表现出了难得的大德与大爱。
这一切值得青史留名,万世景仰,无可置疑,不容辩驳。
但是,我们如下讨论的不是徐志摩与林徽因的历史贡献,而是他们在男女关系中表现出的私德,在限定好这个范围的前提下,这对金童玉女就堪当“渣男”和“渣女”的最强代言人了。
一个是才华横溢的浪漫诗人,一个是才貌双全的绝色才女,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是那么美好,那么理所当然。
一个是有妻有子的已婚男人,一个是婚约在身的懵懂少女,他们的爱情又是那么龌龊,那么天理不容。
1915年,18岁的徐志摩娶了15岁的巨富之女张幼仪,开启了他的婚姻生活。
但是,这一切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徐志摩,对这段强加与他的婚姻并不满意。
张幼仪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徐志摩看来,她相貌过于普通,不符合自己“美貌加智慧”的择偶标准。
1918年8月,徐志摩扔下妻子与儿子,只身一人前往美国留学。
1920年,徐志摩转入英国剑桥继续深造。
而此时,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也在英国读书。
他乡遇故知,同在异国的徐志摩与梁思成自然是来往甚密,感情甚笃。
与徐志摩不同的是,梁思成不是单独赴英国读书的,他身边有未婚妻陪伴,而这个未婚妻正是年方17的林徽因。
正值妙龄的林徽因才堪咏絮,貌比西子,徐志摩很快便坠入情网,无法自拔。
而林徽因也十分欣赏徐志摩的风流倜傥与八斗才华,二人陷入了一段禁忌之恋中。
可就在徐志摩与林徽因享受着虐恋的刺激与甜蜜时,张幼仪追随丈夫来到了英国。
徐志摩林徽因写的情诗
徐志摩林徽因写的情诗
徐志摩和林徽因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对传世佳偶,他们之间的感情被广为传颂。
以下是一些徐志摩和林徽因互相写的情诗的例子: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情诗:
1.《再别康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是徐志摩为林徽因写的作
品,表达了他在离别时对她的思念和别离的无奈之情。
2.《爱情帝国》:这是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一首诗,表达了他
对林徽因独特魅力和深深的爱情之情。
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情诗: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林徽因为徐志摩写的一首诗,
表达了她对徐志摩深深的思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祝福》:这是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一首诗,表达了她对徐
志摩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景。
这些情诗充满了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的深情和思念之情,用细腻的文字表达了爱的情感和对彼此的眷恋。
这些诗作被广泛传诵,并被视为他们之间爱情的见证,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课外阅读】徐志摩、林徽因没有爱情
【课外阅读】徐志摩、林徽因没有爱情这个话并不是博主妄言,而是来自徐、林各自的家族成员和亲属。
因采写抗战期间中国知识分子流亡西南的往事,博主查阅了一批资料,在涉及到徐志摩、林徽因这两位名人的一些报章文字、年谱、回忆录中,常看到徐、林二人相爱的说法,或者暗示二人相爱的描写。
随着2000年由中国内地与台湾合资拍摄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在大陆播出,原有的说法遭到公开否定。
徐志摩的堂侄,原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时年72岁的徐炎,在电视剧播出不久的5月4日青年节期间,公开对媒体发表谈话,称剧中的徐志摩不像一个诗人,而成了一个只会成天追逐女孩的“花花公子”,严重质疑“诗人怎么成了泡妞郎?”结论是,此剧“不真实”。
徐炎发表谈话的第三天,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长女梁再冰与徐炎南北呼应,公开站出来向媒体发表声明,明确表示林与徐中间只有友谊没有恋情。
梁再冰说:“徐志摩去世时我年纪还小,但作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女儿,我很了解徐志摩同我父母之间关系的性质。
徐志摩是我家两代人的朋友。
他曾经追求过年轻时的母亲,但她对他的追求没有做出回应。
他们之间只有友谊,没有爱情。
徐志摩是在母亲随外祖父旅居伦敦时认识她的,那时她只有16岁,还是一个中学生。
当时对她来说,已结婚成家的徐志摩只是一个兄长式的朋友,不是婚恋对象。
破坏另外一个家庭而建立的婚姻是她感情上和心理上绝对无法接受的,因为她自己的母亲就是一个在没有爱情的婚姻中受到伤害的妇女。
”又说:“母亲在世时从不避讳徐志摩曾追求过她,但她也曾明确地告诉过我,她无法接受这种追求,因为她当时并没有对徐志摩产生爱情。
她曾在一篇散文中披露过16岁时的心情:不是初恋,是未恋。
当时她同徐志摩之间的接触也很有限,她只是在父亲的客厅中听过徐志摩谈论英国文学作品等,因而敬重他的学识,但这并不是爱情。
她曾说过,徐志摩当时并不了解她,他所追求的与其说是真实的她,不如说是他自己心目中一个理想化和诗化了的人物。
”梁再冰对该剧的看法是:“为了渲染林、徐爱情故事,这部电视剧还对我父母的关系进行了歪曲描写,暗示他们的结合是家庭操纵的,林徽因是迫于家庭压力才选择了梁思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是留学三年的青年男子,一个是情窦初开的妙龄女郎,志摩的用情之烈不难想象,而徽因的惶恐失措也在情理之中。好在林长民是个豁达大度的人,不光不责怪反而给以解说。
林也很心疼他,不忍心伤害他,徐又陷得很深。因而我一直觉得,徐的生命突然结束,也算是上天的安排。
当文化的人说的话。这是《人间四月天》播出后,梁从诫先生回答《文艺报》记者时说的。登在本年5月6日该报四版上。不看这些话,我还不知道1931年在北平,徐林感情已发展到这样危险的地步。
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有那个回音
再看徐志摩去世后,林徽因的种种表现。
志摩死后,梁思成去了济南,从出事地点捡了一块飞机的残片,直到去世她都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这是她对志摩的真挚,是她胸怀的坦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她对世俗社会的一种蔑视。
这封信几乎是他到北京的当天收到的。这时还没有见上林徽因,待见过林徽因,他就没有这么大的自信了。林在培华中学读书,自然是不好去找的。林家住在景山后街一处称作雪池的院子里。那儿是能去的,可是徽因常常不在。她与梁思成的恋爱关系已相当稳固了,余暇时间两个人常在一起谈情说爱。
有一个小故事,颇能说明志摩的执著与尴尬。
梁还感叹:“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若尔尔者!”
如果梁启超不打算娶徽因作自己的儿媳,毫无疑问,这些话都是掷地作金石之声的醒世良言,任谁听了都会感激涕零,迷途知返,然而一加上这个背景,这些话就显得苍白无力,甚至让人觉得可怜兮兮了。
纵然是老师,徐志摩也不会买这个帐,他会怎样回答,也就不难想象了。“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等于说那么咱们就较量一下吧。
于此可知在沙士顿,志摩每天去杂货铺取的信,更多的该是林长民来的情书。
从林徽因给胡适的信中,也可以看出她的矜持,年龄小是一个因素,出身名门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因素也不可忽略,那就是,她不是嫡出,而是庶出。林长民有两个小老婆,林徽因是第一个小老婆的长女。这种身世的女子,一般来说,更要自尊自重,否则闲话就多了。
对于张幼仪来说,她尽可以这样怀疑,也有几分是事实,但要说全是事实,即志摩每天等的都是林徽因的信,就不对了。
肯定有徽因的信。1927年林徽因在美国上学,正好胡适也去了美国,3月15日给胡的信中说:“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澈的明白了,但是过去,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这些话,不光说明他们当年确实通信,也说明了他们当时各自的状态。
在北京,情人不愿受干扰
1921年10月林徽因随父回国。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在南方稍事盘桓,12月初来到北京。
志摩所以匆匆回国,肯定是知道林徽因许配给梁思成了。他离开伦敦回国,原意还要回来的,这从他的名诗《康桥再见吧》中可以看得出来。
“设如我星明有福,素愿竟酬,/则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实现 /年来梦境缠绕的销魂踪迹,/散香柔韵节,增媚河上风流。”
我真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来想写,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这两日我的头脑只是昏沉沉的,开着眼闭着眼都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能叫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从这封信上,可以看出,大前天晚上,他俩是在一起的。就是这次会面,林徽因 向志摩摊了牌,说她马上就要随梁思成去美国留学了,她不可能做他的妻子,他们必须“离别”。
同时还有林长民的信,两人也是谈恋爱。1925年12月24日林长民死于郭松龄之役,第二年2月6日,志摩在自己编的《晨报副刊》上刊出林的《一封情书》,加了按语说:
“分明是写给他情人的,怎么会给我呢?我的答话是我就是他的情人。听我说这段逸话。四年前我在康桥时,宗孟在伦敦,有一次我们说着玩,商量彼此装假通情书,我们设想一个情节,我算是女的,一个有夫之妇,他装男的,也是有妇之夫,在这双方不自由的境遇下彼此虚设的讲恋爱。”
八宝箱事件发生后,对与徐志摩的情感,林徽因就一点也不隐讳了。1932年农历正月初一给胡适的信中说:
我永是“我”,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美增能,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 没有什么可羞惭……我觉得这桩事人事方面看来真不幸,从精神方面看来这桩事或为造成志摩成为诗人的原因,而也给我不少人格上知识上磨炼修养的帮助。志摩inaway(从某方面)不悔他有这么一段痛苦的历史,我觉得我的一生至少没有太堕入凡俗的满足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志摩警醒了我,他变成一种Stiamulant(激励)在我生命中,或恨,或怒,或Happy(幸运)或Sorry(遗憾),或难过,或苦痛,我也不悔的,我也不Proud(得意的)我自己的倔强,我也不惭愧。
很快张幼仪来到伦敦,徐志摩通过狄更生的关系,取得剑桥大学王家学院特别生的资格,携妻搬到离剑桥六英里的沙士顿乡下住家。这期间志摩和徽因一直保持通信联系。张幼仪在《小脚与西服》一书中对她的侄孙女张邦梅说:“几年以后,我才从郭君那儿得知徐志摩之所以每天早上赶忙出去,的确是因为要和住在伦敦的女朋友联络。他们用理发店对街的杂货铺当他的地址,那时伦敦和沙士顿之间的邮件送得很快,所以徐志摩和他女朋友至少每天都可以鱼雁往返。他们信里写的是英文,目的就在预防我碰巧发现那些信件,不过我从没发现过就是了。”
1928年8月林徽因回国,与梁思成一起受聘为东北大学教授。1931年初,徐志摩 闻知林病重,曾专程去沈阳看望。这年春季开学后,志摩来到北平任北大教授,林徽因病重回到北京疗养,两人的接触又多了,加之志摩与小曼感情不睦,两人的又时常走动,颇有旧情复萌的趋势。对这一段的感情,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的看法是:我一直替徐想,他在1931年飞机坠毁中失事身亡,对他来说是件好事,若多活几年对他来说更是个悲剧,和陆小曼肯定过不下去。若同陆离婚,徐从感情上肯定要回到林这里,将来就搅不清楚,大家都将会很难办的。
有恋情吗?肯定有。“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肯定不是单纯的友谊。感叹这桩事“人事方面看来真不幸”,
等于是感叹有情人没有成了眷属。
多深?够深的了。是造成志摩成为诗人的原因,也是给她人格上知识上磨炼修养的帮助。志摩已变成一种激励在她的生命中,使她变成倔强,她绝不因此而惭愧。对于一个有丈夫有孩子的女人来说,还能让她说什么,怎么说?
Loverswanttobeleftalone.(情人不愿受干扰)。
志摩见了,只得怏怏而去。(梁实秋《赛珍珠与徐志摩》)
就算一种恶作剧吧,怕也不是梁思成背着林徽因写的吧。
1924年四五月间,泰戈尔访华期间,给了徐林接触的机会,一起接待进出会场,又一起演出英文戏剧,又恢复了昔日的情感。5月20日,泰戈尔一行离开北京去太原,徐志摩陪同前往。车站上,送行的人很多,林徽因也在里面。车快开动了,徐志摩正在写一封给林徽因的信,尚未写完,车已蠕动,徐志摩要冲过去递给车下的林徽因,泰戈尔的秘书恩厚之见他太伤感,一把抢了过来替他藏起。后来志摩再没提起此事,恩厚之就把此保存起来带回英国。直到70年代,梁锡华去访问,让梁看了原件。信里写的是:
志摩热烈追求是不用说了,徽因这边兴奋或许是有的,没有很当真也是真的。否则不会几年之后才“真真透澈的明白了”。
再一个证据是,志摩一死,存在凌叔华那儿的“八宝箱”,也叫文字因缘箱,里面放的是志摩的日记和手稿,其中有《康桥日记》,立即成了林徽因务必得之的对象。她的理由是,“我只是要读读那日记,给我是种满足,好奇心满足,回味这古怪的世事,纪念老朋友而已。”(1932年农历正月初一给胡适的信)凌叔华退给她的日记中少几页,为此还和凌怄了好一阵子的气。
徐志摩和林家父女的相识,是在国际联盟的一次讲演会上。“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混了半年,正感到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认识了狄更生先生……第一次见着他是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席上,那天林宗孟先生演说,他做主席。第二次是宗孟寓里吃茶,有他。”这是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的说法。林徽因《忆志摩》文中说,她初次遇见徐,是在徐初次认识狄更生先生的那次会见中。
你不能跟它再要什么。让你,还有和你一样的人感兴趣,也就行了。要是都按历史的真实来拍,别说编剧不一定知道,就是知道,他也不敢,——谁能拍得了,拍下叫谁看?
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相爱到底有多深,你想知道的是这些。
且听我依据史料细说根由。
在伦敦,父女两人同时与徐志摩谈恋爱。林徽因的父亲是林长民,字宗孟,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入段祺瑞内阁任司法部长,三个月后辞职赴日本考察。1920年春携女儿林徽因赴英国,身份是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代表。其时林长民44岁,林徽因16岁。同年10月,徐志摩从美国来到伦敦,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
梁启超是松坡图书馆的馆长。松坡图书馆有两处院子,一处在西单附近的石虎胡同七号,一处在北海公园里的快雪堂。快雪堂是一处幽静高雅院落,星期天不对外开放,梁思成因关系特殊备有钥匙可以自由出入,便约了林徽因来此相聚。徐志摩找林徽因也会找到这儿。他是梁启超的弟子,又是林长民的朋友,就是梁思成在,来找林徽因也不能说有什么不对。去的次数多了,自然引起梁思成的反感,梁便在门上贴一纸条,大书:
从史料看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
--------------------------------------------------------------
从史料看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
你看了《人间四月天》,你知道徐志摩爱过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但你真正感兴趣的不是张也不是陆,而是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你会说林最漂亮,学历最高,等等。都不对。告诉你吧,这是因为徐跟林没有结婚,若是结了婚,林徽因成了徐太太,你就没那么大的兴趣了。
在这上头,成功往往意味着平庸。受了那么大的挫折也没有爱成,有情人难成眷属,你为他们感到惋惜,甚至愤愤不平,你想这想那,说不定还想到自己,虽然什么但是什么,这样的句子顷刻间你就能造出十个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