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清醒和定力防范“围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以清醒和定力防范“围猎”
作者:栗希荣
来源:《领导之友·综合版》2017年第07期
“围猎”一词本来是围捕、狩猎之意。
今天却成为一些人不惜代价、不择手段、拉拢腐蚀领导干部的不法手段。
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不难发现,很多领导干部由于没有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成了不法分子的“猎物”。
大到“老虎”,小到“苍蝇”,很多领导干部成为被“围猎”对象,最终沦为阶下囚,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提醒道:“县委书记手中掌握着很大权力,所以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
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
”习总书记对广大县委书记的告诫,可谓准确形象、发人深省。
警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坚持心中有戒、行止有度,谨防落入别人精心设计好的陷阱中,沦为被“围猎”的对象。
一、认清“围猎”的实质,保持政治清醒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把朋友分为“同道为朋”和“同利为朋”两种人。
“同道为朋”在今天来说,就是为国家、为人民、为党的事业而志同道合,是有原则、讲大义的友谊,亲密而不庸俗;“同利为朋”则是以谋取私利为目的,以吃喝玩乐为手段,表面上“甘之若饴”,实际上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把党员领导干部当作“资源”来利用,当作“潜力股”来投资,等到适当的时机,“连本带利”一起讨回。
古人云:“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不管是借助的势力,还是看重的利益,都不是建立在真情、原则的基础上,都背离了正常、健康的交友初衷。
清代史学家赵翼总结历代贿赂现象,得出一个结论,叫“贿随权集”,意思是行贿围绕权力而运行。
现在看,这个观点依然没有过时。
现实中,很多“围猎”行为披着人情往来的外衣,隐藏在看似温情脉脉的友情和亲情之中,酒桌上推杯换盏、吹吹拍拍,挖空心思地投其所好,以改善生活为名送钱送物……这些百变的花样无非都是拉拢腐蚀领导干部的“糖衣炮弹”,“围猎者”真正觊觎的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由于不断翻新的“围猎”方式具有较深的隐蔽性和较强的企图心,在形形色色的“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面前,在利益集团无所不用其极的“围猎”下,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在“温水煮青蛙”式的腐蚀中放松了警惕、丧失了原则,不知不觉中落入围猎者设好的陷阱,在一次次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围猎者谋取私利过程中,逐渐成为笼中兽、网中鱼,不能自拔、无法自主,一步步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
最终为“只看到了里面的五光十色,没有看到里面的刀光剑影”付出了惨痛代价。
不但自己身败名裂,还污染了政治生态、破坏社会公平、危害党和人民事业。
领导干部应看透“围猎”的实质,在这个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切不可在奉承和诱惑面前迷失自我。
二、透视“被围猎”的原因,增强政治定力
由于当今心怀叵测的围猎者,不断想尽千方百计、翻新花样、软硬兼施、轮番上阵,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足够的政治定力,确实很难抵御。
对于这种“被围猎”现象,表面看是围猎者手段
太高、花样太多、套路太深而导致防不胜防,究其根本则在于领导干部“自身作风不硬”。
“高飞之鸟,易死于食;深潭之鱼,易死于饵”。
心存贪念、私欲膨胀、利字当头,用权先问对自己、亲人、家族有没有好处,自然就会城门洞开、防线失守。
堂堂官员被一群宵小围猎,看似很被动、很委屈、很无奈、很痛苦,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利益集团“围猎”领导干部屡屡得手,根本原因是这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缺“钙”,患上了“软骨病”,自律意识不强,禁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
在被“围猎”中,领导干部逐渐忘却了自己的公仆身份,追求物质享受,玩物丧志,沉湎于花天酒地,热衷于灯红酒绿,纵情于声色犬马。
因此,领导干部自身底线意识缺失、侥幸心理作祟、思想麻痹大意、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才是导致领导干部在“围猎”中倒下的主要原因。
梳理这些贪腐官员的轨迹,我们发现:他们在进入重要岗位前,大多也是特別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特别有激情的“三特干部”,因而受到组织的提拔。
但一拥有了权力,便开启了贪污腐化的闸门,为了满足自身贪欲,不惜违背党纪国法。
有的官员与老板打得火热,通过“权力寻租”赚得盆满钵盈;有的官员贪恋美色,在“石榴裙下”醉生梦死、乐不思蜀;有的官员喜欢一掷千金,最终在赌桌上输掉人生……凡此种种,皆因个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忘却宗旨意识,缺乏自律意识。
那些成为围猎对象的领导干部,必须从自身找病因、寻病源,才能增强对抗围猎的免疫力。
你若心无贪欲,再多金钱也无法将你诱惑;你若守身如玉,什么样的美色也无法拉你就范;你若严于律己,根本不与那些大款富豪来往,怎么会上别有用心者的贼船?因而,尽管每年有许多官员成为“猎物”,但还有更多的领导干部却能“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权力寻租、利益输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很难在他们身上打开缺口,就在于他们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练就在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政治定力。
正是由于常念为人民服务之宗旨,永葆为民谋福祉之情怀,心中自然有“界”、有“畏”。
因为有界就能为自己的欲望划定边界,不任由其肆意膨胀,就不会跌入“围猎者”用票子、房子、车子挖掘的“陷阱”中。
因为有“畏”,时时刻刻对党的纪律、规矩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心存敬畏,始终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才不会心存侥幸。
从而逐渐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以牢不可破的政治定力抵挡住“围猎者”的各种圈套和陷阱。
三、筑牢自律和他律防护网,提高反“围猎”能力
“围猎”一词所蕴含的严重性和危险性,既令领导干部认清围猎者的真面目,也是最生动的警示课。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所披露的一系列腐败案件来看,领导干部遭“围猎”的现象比较严重,“围猎”的数量增多、级别上升,手段也花样百出,甚至已经成为当前破坏政治生态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当前必须为领导干部开出“良方”,防止遭到利益集团的“围猎”。
一是强党性,提升抗“围猎”的免疫力。
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紧握理想信念的“指南针”、身披党性原则的“铠甲”,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思想的堤坝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
领导干部应该始终见微知著,常想“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不要以“一次不要紧”来为自己开脱、不能用“小事无所谓”来放纵自己,严格防止“第一次”,不该拿的钱财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办的事情不办,牢牢守住拒腐防变的红线。
不忘初心,管控欲望,提升抗“围猎”的免疫力。
二是严自律,冲破“围猎”陷阱之困。
党员领导干部防止被利益集团“围猎”,最根本的是要注重从自身做起,从小事严起,不断筑牢自身“防火墙”。
唯有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识破利益集团的“围猎”伎俩,堵死利益集团的“围猎”突破口,冲出被圈套重重包围的“围猎场”,做到秉公用权,正道办事。
关于自律,习总书记讲得很清楚,“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
三是守底线,筑牢反“围猎”的防线。
底线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思想之基,也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职业操守。
为此,领导干部要防范被“围猎”,必须树立底线意识,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始终守住“踏实做人、清白做官、干净做事”的底线。
慎友慎趣,自觉把握“亲”“清”原则,不接受违规的吃请,不养成庸俗的爱好,在交往中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让围绕自己的关系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明明白白。
特别警惕溜须拍马、无事献殷勤、品行不端的人,充分认清“围猎者”的真面目,不断筑牢反“围猎”的防线。
四是重制度和监督,斩断“围猎”者的触角。
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的辩证法让我们看到了贪腐官员内心的“自我救赎”。
防止被“围猎”,领导干部的内因是关键,但是,也决不能忽视法律、制度、监督他律的作用。
要阻断利益输送、权钱交易,斩断“围猎”者的触角,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压缩“围猎”现象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
通过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大刀阔斧推进简政放权,不仅斩断一些设租、寻租的“黑手”,也在管控、化解“贿随权集”等风险上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同时,出重锤、严惩戒,刹风肃纪,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惩治力度,既对领导干部形成强大震摄力,警钟长鸣,又引导他们不走错路,不被“围猎”。
(责编 / 吴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