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蒸馏过程中流体流动与传热CFD数值模拟_邵会生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大作业

化工原理大作业

膜蒸馏过程的研究进展精细132--1301070229--穆志超中文摘要摘要:膜蒸馏是一种采用疏水微孔膜以膜两侧蒸汽压力差为传质驱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可用于水的蒸馏淡化,对水溶液去除挥发性物质。

例如当有不同温度的水溶液被疏水微孔膜分隔开时,由于膜的疏水性两侧的水溶液均不能透过末空进入另一侧,但由于暖侧水溶液与膜界面的水蒸汽压高于冷侧,水蒸气就会透过膜孔从暖侧进入冷侧而冷凝,这与常规蒸馏中的蒸发、传质、冷凝过程十分相似,所以称之为膜蒸馏过程。

本文介绍了膜蒸馏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膜蒸馏过程的基本概念、最主流的传质和传热机理研究、在各领域的应用概况、优点和缺点,并对膜蒸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对膜蒸馏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趋势作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膜蒸馏传质机理传热机理应用膜蒸馏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由M E Findley提出,并在国际上开始了较系统的研究,但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膜蒸馏的效率不高。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一些专利对该技术进行改进,但在20世纪60、70年代膜分离研究者致力于采用反渗透、超滤、微滤等膜技术来解决水处理问题,膜蒸馏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高分子材料和制膜丁艺技术的迅速发展,膜蒸馏才显示出其实用潜力。

20多年来对这一新型膜分离过程的研究不断深入,虽然至今还未见大规模工业生产应用的报道,但无论在传质、传热机理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些与膜蒸馏相关的膜过程相继出现并同样引起人们的重视。

1 膜蒸馏原理膜蒸馏(membrane distillation ,简称MD)是一种采用疏水微孔膜以膜两侧蒸汽压力差为传质驱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可用于水的蒸馏淡化,对水溶液去除挥发性物质。

例如当不同温度的水溶液被疏水微孔膜分隔开时,由于膜的疏水性,两侧的水溶液均不能透过膜孔进入另一侧,但由于暖侧水溶液与膜界面的水蒸汽压高于冷侧,水蒸汽就会透过膜孔从暖侧进入冷侧而冷凝,这与常规蒸馏中的蒸发、传质、冷凝过程十分相似,所以称其为膜蒸馏过程。

椭圆管外液膜流动的数值模拟及传热实验研究_数值模拟研究_齐春华

椭圆管外液膜流动的数值模拟及传热实验研究_数值模拟研究_齐春华
[7] 大 。 图 2 是 Moalen 等 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的结果 。
, 2003 年, Hasan[5] 对 椭 圆 管 和 圆 管 进 行
了试验研究, 表明椭 圆 管 的 传 热 与 流 阻 性 能 是 圆 管 壳程阻力降是很 的 1. 93 ~ 1. 96 倍 。 在换热设计中, 重要的, 它直 接 影 响 工 艺 流 程 上 下 游 的 稳 定 性、 泵 功耗和操作费用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Falling Film Outside Elliptical Tube ( I) : CFD Simulation
2* 2 2 2 QI Chun-hua 1 , , XU Ke 1 , , FENG Hou-jun 1 , , LV Qing-chun 1 ,
76







2012 年 7 月
2. 3
控制方程和 VOF 方法 传热管外汽液 两 相 流 动 遵 循 的 基 本 方 程 组, 包
2
数值模拟方法
采用计 算 流 体 力 学 方 法 对 椭 圆 管 型 建 立 液 膜
质 量 和 能 量 守 恒 方 程 和 雷 诺 方 程, 以及为 括动量 、 封闭雷诺 方 程 提 出 的 各 种 湍 流 模 型 等 。 通 过 对 一 定区域内基本方程 组 进 行 分 析, 就可以得到在特定 情况下流体流动的规律 。 其通用形式: ( ρΦ ) + div ( ρ 珗 u Φ ) - div ( Γ Φ grad Φ ) = S Φ ( 1 ) t 式( 1 ) 中: Φ 为控制方程中的主要变 量, 它是广义变 珗 温度, 浓度等) ; u 为速度矢量; Γ 为为相 量( 如速度, 应于 Φ 的 广 义 扩 散 系 数; S Φ 为 广 义 源 项, 当 Φ、 Γ 及 S Φ 取不同的值时, 可分别得到下列方程: SΦ = 0 Φ = 1, ΓΦ = 0, 得出连续性方程 。 SΦ = - Φ = ui , Γ Φ = ρν , 得出动量方程 。 P ui , SΦ = - + ρF i Φ = 珔 Γ Φ = ρν eff , x i 得出雷诺方程 。 采用 模 拟 两 相 流 通 用 的 VOF 方 法 来 追 踪 气 液 动量方程与前面的表达 相界面 。 在 VOF 表达式中, 式相同, 而且求解 方 法 也 没 有 变 化 。 但 连 续 方 程 需 要稍作修正 。 对于某一相有如下表达式: α2 / t + v· α2 = 0 ( 5) 式( 5 ) 中, α2 为 第 2 相 得 体 积 分 数 。 第 1 相 的 体 积 分数为: α 1 = 1 - α 2 。 流体性质的估算就可以通过体

水平管外降膜蒸发流动和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水平管外降膜蒸发流动和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水平管外降膜蒸发流动和传热特性数值模拟蒋淳;陈振乾【摘要】建立三维模型并模拟了制冷剂R410A在水平管外的降膜流动和蒸发过程,探究了喷淋密度、热通量和布液孔偏离管轴心距离对降膜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管周方向,液膜厚度和传热系数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至管底处由于局部液体堆积,液膜增厚、传热系数降低;喷淋密度较小时,总传热系数随着热通量增加而降低,随着喷淋密度增加而显著提高;液膜Reynolds数达2000后,总传热系数随喷淋密度增加而缓慢提升并趋于平稳,此时热通量的增加会提升总传热系数;随着布液偏心距的增加,总传热系数先略微上升并趋于平稳,而后由于出现局部\"干涸\"和液膜堆积区域,总传热系数急剧下降;随喷淋密度的增加,总传热系数急剧下降的临界点会逐渐往大偏心距偏移.【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8(069)010【总页数】7页(P4224-4230)【关键词】水平管;降膜蒸发;流动;传热;数值模拟【作者】蒋淳;陈振乾【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96;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96;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657.5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由于其流速低、温差小、传热系数高等优点,在化工、石油冶炼、海水淡化等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1]。

而随着氟氯烃的逐步淘汰,降膜蒸发技术也开始应用到制冷系统中,相比于传统的满液式蒸发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优势明显:①传热系数较高,由实验结果可知,降膜式蒸发器换热的传热系数比池沸腾高[2];② 制冷剂充注量较少,根据系统的设计可减少20%~90% 的制冷剂充注量[3];③管外制冷剂流体的压降很小,从而可以减小温差损失。

降膜蒸发传热机制复杂,喷淋密度、热通量、饱和温度、布液等都会影响降膜流动和传热[4-9]。

在降膜蒸发过程中,通过液膜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为导热和对流[10],因此液膜厚度与传热系数的大小密切相关[11-15],许多学者都对降膜流动的液膜分布及其厚度进行了研究[16-19]。

减压膜蒸馏传热传质过程

减压膜蒸馏传热传质过程

减压膜蒸馏传热传质过程刘捷;武春瑞;吕晓龙【摘要】Heat and mass transfer processes in a vacuum membrane distillation (VMD) were studied. A theoretical model that considers the temperature polarization and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was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VMD process. It was found that as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m increased, the temperature polarization coefficient (TPC) de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coefficient (CPC) increased, and the flux increased nearly exponentially. As the feed velocity increased,TPC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f increased, CPC decreased slowly, Km and the flux increased slowly. The flux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umber of fiber. As the vacuum increased, the TPC decreased, CPC and flux increas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对减压膜蒸馏传热传质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已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温度极化和浓差极化的影响,引入减压膜蒸馏传热传质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传质系数Km升高,温度极化系数TPC减小,浓差极化系数CPC增大,通量呈近指数倍增加;随流速的增加.TPC增大,膜表面传热系数hf增大,CPC略有降低,Km略有升高,通量略有升高;随中空纤维填充数目的增大,通量减小;随真空度的增大,TPC减小,CPC增大,通量呈线性增长;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1(062)004【总页数】8页(P908-915)【关键词】减压膜蒸馏;传热传质;通量【作者】刘捷;武春瑞;吕晓龙【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300160;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300160;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300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8.8膜蒸馏(MD)是膜技术与蒸馏过程相结合的膜分离过程,它采用疏水微孔膜,以膜两侧蒸气压差为传质推动力,料液中易挥发性组分以蒸汽形式透过膜孔,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生物质热风炉换热器传热数值模拟及优化

生物质热风炉换热器传热数值模拟及优化

生物质热风炉换热器传热数值模拟及优化摘要:在试验和测量的基础上,运用Catia对某生物质热风炉的换热器进行三维建模,运用Workbench中的Mesh模块对其进行网格划分,运用Fluent对热风炉换热器中空气流场和烟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空气和烟气的温度场、速度场等数据,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试验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生物质热风炉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加热取暖装置,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可以在冬天用作取暖设备,也可以为粮食作物等烘干提供热源,还可以为温室大棚保温等。

生物质热风炉主要包括鼓风机、燃烧装置、换热器等,其中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装置,生物质热风炉的经济性、可靠性及使用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换热器结构的影响。

由于换热器结构的复杂性,影响换热效率的因素众多,若仅仅依靠试验来优化换热器的结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换热效率,那将是一个及其繁琐且冗长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知识的不断完善,CFD软件的计算速度、稳定性、精确性已经达到了可以信赖的程度。

因此,对某生物质热风炉进行CFD分析,得出内部气流的温度场、速度场,然后对其进行评价、优化以提高换热效率,最后通过试验验证结构的合理性。

1仿真模型1.1物理模型的建立该热风炉的换热器为间壁式换热器,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非隔热壁面分开的空间中流动,通过壁面传热和流体在导热壁表面对流,实现两种流体之间的换热。

换热器一般有管壳式和套管式两类,这里模拟的是管壳式换热器。

物理模型是进行后续模拟的实体基础,合理的物理模型能够为后续网格划分及分析计算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三维软件Catia中建立的换热器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换热器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换热器的下方即为燃烧室,秸秆等生物质燃料在其下方燃烧,产生烟气伴随着大量热量流进换热管(管程流体),换热器上方(即烟气出口)装有引风机使生物质燃料烧得更旺,产生更多的热量。

马方伟 -08-膜蒸馏过程传递机理研究进展_1_直接接触式膜蒸馏

马方伟 -08-膜蒸馏过程传递机理研究进展_1_直接接触式膜蒸馏

文章编号:1007-8924(2008)01-0086-05专题综述膜蒸馏过程传递机理研究进展(1)直接接触式膜蒸馏马方伟,赵之平3,郭轶琼,孟文君(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1)摘 要:综述近10多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文献,分析了膜蒸馏过程的特点,评述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过程传热传质机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模型的建立、温度极化、浓度极化、传热系数的确定、膜结构的影响、流体力学的影响;并分析了该过程传递机理的研究重点.关键词:膜蒸馏;传热机理;传质机理;温度极化;浓度极化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膜蒸馏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是传统蒸馏技术与现代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采用疏水微孔膜以膜两侧蒸汽压力差为传质驱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即用微孔疏水高分子膜将温度不同的料液隔开,挥发组分在料液侧膜表面蒸发,蒸汽在膜两侧蒸汽压差的作用下通过膜孔,在膜冷侧得到冷凝.该技术与其他膜技术有所不同,它是以膜两侧蒸汽压差为推动力而不是以总压为推动力.膜蒸馏由于具有设备简单、能耗低、分离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膜蒸馏过程中膜一侧直接与料液接触,膜另一侧为冷凝侧,根据冷凝侧操作方式的不同,膜蒸馏可分为直接接触式(DCMD )、气隙式(A GMD )、减压式(VMD )、气扫式(SGMD );渗透膜蒸馏(OMD )与上述过程有相似之处.以上各过程各有利弊,DCMD ,VMD ,SGMD 过程渗透通量较大,A GMD 过程渗透通量相对较小;A GMD ,VMD ,SGMD 过程可以处理挥发性有机物质且可以准确计量蒸馏产品,而DCMD 过程不能;A GMD 过程的热效率较高;SGMD 过程需要更高的冷凝能力,若气体流速相对较小,热量传递引起气体升温,气压升高,导致推动力降低[1].OMD 过程是用一多孔疏水性膜将料液与渗透溶液(浓盐水)分开,水在料液侧(高蒸汽压)膜表面蒸发,蒸汽在渗透压差作用下透过膜孔在渗透侧(低蒸汽压)冷凝[2],这样料液就得到浓缩.OMD 与DCMD 过程相似[3],不同的是前者的过程推动力是浓差,后者是温差,所以该过程可以在低温下或无温差下进行,可以浓缩药物、果汁等热敏性物质.20多年来,随着对该分离过程研究的不断深入,无论在传热、传质机理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取得很大的进步,研究者在完善传递机理的同时相继提出一些新型模型,用以描述和预测传热传质过程,为膜蒸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就近10多年来国内外关于膜蒸馏过程传递机理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篇幅所限,着重对DCMD 过程传递机理的研究进展状况作评述.1 传热机理膜蒸馏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复合过程,所以该过程的传递机理包含传热机理和传质机理,并且传热与传质相互影响和制约.DCMD 过程中的传热过程可分三步进行:1)料液侧热边界层内的热传递;2)通过膜的热传递,膜内的传热包含两部分,即伴随着跨膜传质而发生的汽化-冷凝热和收稿日期:2006-09-07;修改稿收到日期:2006-12-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676015);校基金资助项目(bit -ubF -20050004201)作者简介:马方伟(1980-),男,山东省郓城人,硕士生,从事膜科学与技术研究.3通讯联系人〈zhaozp @ 〉第28卷 第1期膜 科 学 与 技 术Vol.28 No.12008年2月MEMBRAN E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Feb.2008膜材料本身、膜孔气体的导热;3)渗透侧热边界层内的热传递.1.1 传热模型的建立为能够很好地认识传热机理,可通过建立传热模型来描述传热过程.对于结构尺寸较小的组件,先前的研究工作在建立数学模型时通常以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作为主体温度.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实际料液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异导致模型的模拟效果不令人满意,Rodriguez-Maroto等[4]在作了比较详尽的假设的基础上,考虑了膜组件内温度和流速的分布,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出了流体的主体温度,结果表明主体温度与所测的算术平均温度不一致,相对误差为4%~15%,所以,对于具有层流流动的直接接触式膜组件,其流体流速较低以及边界层内温度梯度较大,将所测平均温差视为主体温差是不适当的.许多研究者在建立模型时,作了以下简化,其一,在计算膜两侧边界层的热传递时仅考虑对流传热而不考虑边界层内传质对传热的影响,其二,在计算膜内的热传递时,将蒸汽流看作是等焓流,且膜内的温度分布是线性的.就这种简化的合理性,Phat2 taranawik等[5]提出了一个新的完整传热模型,该模型能够确定传质对传热的影响(称之为雷磁效应),模拟结果表明传质对传热的影响在料液侧大于渗透侧,料液侧的雷磁效应是渗透侧的1.9~3.2倍,这种影响在渗透侧可以忽略,且当料液温度低时在料液侧也可以忽略;并对完整传热模型进行简化,简化模型与完整模型模拟结果一致.Phattaranawik等[6]建立传热模型时将传热过程看作非等焓且膜内温度分布呈非线性的,通过模拟证明了假设蒸汽流等焓和膜内的温度呈线性分布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层流状态下传质对传热和边界层内传热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通过比较蒸汽流传热和膜导热分别在总热量中所占的比重,得出当料液温度低于323K 时膜导热比重高于蒸汽流传热比重,所以,为了减少膜导热引起的温差损失,需要较高的料温和导热性差的膜材料.综上所述,近几年来关于传热模型的许多研究文献中,主要是就料液侧和渗透侧边界层内的传热建立对流传热方程和采用经验关联式计算对流传热系数,膜两侧表面的温度不能直接测得,可以通过整理传热方程式求解.1.2 温度极化传热过程中,膜两侧存在热边界层,料液侧由于水的汽化膜表面温度低于料液主体温度,渗透侧由于水蒸气的冷凝膜表面温度高于渗透液主体温度,这种现象称为温度极化.温度极化对膜蒸馏过程不利,因为膜蒸馏过程的推动力是由膜两侧的温差引起的蒸汽分压差,温度极化的存在导致膜两侧的温差小于膜两侧主体的温差,所以过程推动力减小,影响过程的热效率.为研究温度极化对过程的影响程度,早在1987年Fane等[7]就定义了温度极化系数τ,即膜两侧表面温差与膜两侧流体主体温差之比,理想情况下τ应等于1,但由于热边界层的存在通常是小于1,如果τ低于0.2,说明过程是受热边界层内的传热控制,膜组件设计不合理;如果τ高于0.6,说明过程是受跨膜传质控制.温度极化受流体流速、料液温度等条件的影响,温度极化系数τ随着流体流速的升高而增大[6,8],随着料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6,8,9],随料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8,9].Imdákm等[10]通过数学模拟说明温度极化系数τ不仅与料温有关还与膜孔径有关,随着膜厚增加而增大,随着孔隙率增大而略减小,随着膜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Phattaranawik等[6]研究表明,温度极化系数τ在层流状态下一般都小于0.6,而在湍流状态下一般是大于0.85,可见流体的流动状态对τ影响是非常大的.Martínez等[11]通过加间隔板改变了流体的流动状态,温度极化系数τ得到很大的提高.温度极化现象的存在导致通量减小,温度极化对通量的影响较大,而浓度极化影响相对较小,可忽略[9,12].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温度极化对膜蒸馏过程的影响不容忽视,要消弱温度极化或者提高温度极化系数,关键是强化边界层内的传热,也就是改变组件内流体力学状况,也可通过改变膜的结构来实现.1.3 传热系数确定传热系数的确定直接影响模型模拟的结果.传热系数主要有膜两侧边界层内的对流传热系数和跨膜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多数根据经验和半经验无因次关联式确定.当流体处于层流时,通常用Graetz-Leveque关联式计算.Martínez-Díez等[9]通过比较实验测得传热系数与该关联式的计算值,结果表明该关联式计算效果较好.当流体处于湍流时,通常采用Dittus-Boelt关联式.Phattaranawik 等[6]给出了一系列层流与湍流关联式,通过比较实验值与各关联式计算值结果发现,当层流时通常用的Graetz-Leveque关联式效果并不好,计算误差较 第1期马方伟等:膜蒸馏过程传递机理研究进展・87 ・ 大,该作者采用的的关联式(24)效果最好,计算误差最小;同时还考察了湍流的关联式,结果是通常采用的Dittus-Boelt关联式计算效果最好.研究者为更准确地计算不同条件下的传热系数,给出关联式的通式[11,13],其系数要根据膜组件流道形式和流体的流动特征来确定,有间隔板与无间隔板系数是不同的.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组件形式,计算传热系数要采用不同的关联式,这样所计算得到的传热系数更准确可靠,传热模型才能够精确地描述传热过程.传热系数与流体的流动状态直接相关,强化流体流动,边界层内的传热得到加强,传热系数增大,温度极化减弱.跨膜传热系数由两部分组成,即膜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和膜孔中气体的导热系数.跨膜传热系数通常采用Isostrain模型确定,即由膜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和膜孔中气体的导热系数按空隙率加权平均[9-11,13].Phattaranawik等[6]考察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所采用的3个计算跨膜传热系数的模型分别是Isostrain模型、Isostress模型和Flux law模型,通过比较不同膜的实验值与各模型的计算值得出: Isostress模型吻合最好,Flux law模型其次,而常用的Isostrain模型误差最大.1.4 膜形态结构的影响在传热过程中,跨膜传热十分重要,膜的形态结构对传热过程的影响不容忽视.膜的形态结构参数包括:膜厚、平均孔径、孔径分布、空隙率等.Laganà等[12]指出膜越厚,热损失越少,跨膜温差越大,温度极化系数越大,但通量随膜厚增加而降低,所以在选择膜厚时要综合考虑.膜厚的理想值是30~60μm. Imdákm等[10]建立的数学模型考虑了膜结构的影响,膜孔径增大,粘性流所占比例提高,从而料液侧膜表面温度降低、渗透侧膜表面温度升高,而孔径分布影响不大;膜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通过膜的热损失越多,料液侧膜温降低,渗透侧膜温升高,这对过程不利.马润宇[14]和Cath等[15]指出提高空隙率可以降低跨膜传热速率,从而减小系统的热损失.可见,膜的形态结构对传热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为提高过程热效率需选择合适结构的膜.1.5 流体力学的影响通过传热数学模型模拟和实验可知,组件内流体力学状况对传热过程有很大影响,改善流体流动状态,可大大强化过程的传热.在料液侧加间隔板增强流体的流动状态,可提高传热系数,强化传热过程[6,10,16].Phattaranawik等[17]在DCMD组件中加不同结构参数的网状间隔板,能大大强化过程传热,传热系数可以提高到原来的2倍,温度极化系数得到提高.所以在设计膜组件时,要考虑组件结构对过程的影响.所报道的文献对传热机理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模拟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很好地描述了传热过程.传热主要受膜两侧流体的流动状态和膜结构的影响,传热机理的研究为过程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2 传质机理DCMD的传质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料液侧浓度边界层内的传质,即组分从料液主体扩散到膜表面;2)水蒸气的跨膜传递,即水蒸气通过膜孔扩散到冷侧膜表面;3)水蒸气在冷凝侧冷凝.对于传质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膜的传质,水蒸气跨膜传递的驱动力是由膜两侧温差产生的蒸汽分压差,通常认为水蒸气通量与膜两侧蒸气分压差呈线性关系,即通量J=C(p1-p2),其中,C是膜蒸馏系数,p1是料液侧膜表面的蒸气压,p2是渗透侧膜表面蒸汽压.2.1 传质模型的建立采用数学模型描述跨膜传质的关键是膜蒸馏系数的确定,膜蒸馏系数是膜物理性质(孔径、厚度、孔隙率,膜孔曲率),蒸汽的物理性质(分子量、扩散系数)以及料温的函数[6,10].在DCMD过程中,蒸汽通过膜孔的扩散有两种模型来描述[18,19],即尘气(Dusty-G as)模型、Schofiel等人提出的模型.两种模型中,蒸汽在膜孔中的扩散都是用气体传递动力学理论来描述,但两种模型的组合机理有所不同.气态分子通过膜孔的扩散有三种机理,即努森(Knud2 sen)扩散、分子扩散、泊肃叶(Poiseuille)流动也称粘性流,对于具体机理的选择是根据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自由程(λ)和膜孔径(d p)的对比,当λνd p时,由于气体分子间的碰撞对传质产生重要影响,传质机理可采用泊肃叶流动;当λµd p时,气体分子与孔壁碰撞对传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传质机理可采用努森扩散[20].Fernández-Pineda等[18]对尘气模型、Schofiel等人提出的模型作了系统分析并指出后者的缺陷,并分别用这两种模型分析DCMD,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两种模型的模 ・88 ・膜 科 学 与 技 术第28卷 拟结果存在偏差,当不考虑粘性流机理时二者模拟结果非常一致.该作者分析在DCMD过程中,可仅考虑努森扩散、分子扩散,而粘性流对整个通量的作用较小,可以忽略,并最后建议采用尘气模型.在近几年DCMD研究文献中[3,12,19,21,22],根据气体在膜孔中的扩散理论,基本采用努森扩散、分子扩散组合机理来计算膜蒸馏系数.Martínez-Díez等[23]将PTFE与PP复合膜用于DCMD过程中,仅采用努森扩散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膜渗透系数达到良好的结果.Ding等[24]发现当膜孔径较大时,泊肃叶流动在传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立了努森扩散、分子扩散、泊肃叶流动三个机理组合的KMPT模型来预测蒸汽通量,通量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达到很好的一致.Imdákm等[19]提出了一个新的Monte Carlo模拟模型,它完全不同于前面所讲的模型,考虑到膜孔径分布,由孔、孔间曲率控制蒸汽通量的传递机理及膜孔之间的相互联系.Imdákm等[10]进一步改进Monte Carlo模拟模型,以柱形孔的三维网络结构代替多孔膜,它可以同时预测过程渗透通量和膜的有效表面温度,并考虑到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该模型是完全数学模拟而不需要实验数据.Monte Carlo模拟模型能够增强人们对DCMD传递过程的理解,且对实验工作、膜结构的选择、DCMD过程组件的设计起支持作用.Laganà等[12]建立了柱坐标传质方程,考虑到流体动力学和膜的物理性质(膜厚、膜弹性、孔径分布)对通量的影响.Yun等[25]研究了用DCMD处理高浓度NaCl溶液,提出一种新模型,考虑到膜阻力、浓度极化阻力、膜污染阻力,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2.2 浓度极化膜蒸馏过程中,挥发组分在膜表面蒸发,溶质在膜表面的浓度高于料液主体的浓度而挥发组分的浓度相对就降低,造成膜表面到主体料液之间的浓度梯度,形成浓度边界层,这种现象就是浓度极化.蒸馏过程的推动力是由膜两侧的温差产生的蒸汽分压差,所以理论上讲,浓度极化会降低过程的推动力,导致膜通量减小.浓度极化对膜蒸馏过程的影响程度,人们作了一定的研究,并与温度极化作了比较. Martínez-Díez等[9]为研究浓度极化对过程的影响程度,引进了浓差极化系数,浓差极化对通量的影响与温差极化的影响相比较小.但从其分析中得出,浓度越高,有效压力越小,所以当浓度较高时要考虑浓差极化对通量的影响.浓度极化对多孔膜疏水性有降低,即当膜表面处浓度高至一定浓度将会导致膜润湿[14].2.3 膜结构的影响由跨膜传质机理可知膜结构对传质过程有影响,膜孔径与蒸汽分子平均自由程共同决定传质机理的选择.Ugrozov等[26]通过理论模型研究表明,蒸汽传递系数随平均孔径的增加而增大,随孔径的分散而降低,膜蒸馏过程用膜孔径分布越窄越好.王楠等[27]研究了膜孔径分布对DCMD传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考虑孔径分布时的传质速率预测值明显比按平均孔径的预测值更接近于实验值,在预测传质速率时考虑孔径分布是必要的.Imdákm 等[10]模拟了膜结构对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量随膜孔径的增大而提高,随膜厚度增加而减小,随膜表面空隙率增大而增大,随膜材料导热性提高而降低.阎建民等[28]对中空纤维膜组件优化设计进行了考察,膜厚和膜内径对通量都有影响.2.4 流体力学的影响跨膜传质对过程的影响较大,但膜两侧边界层内的传质也不容忽视.边界层内的传质主要受流体流动状态的影响,主要是对流传质系数的确定,同传热一样通常采用经验无因次关联式来确定,对不同的组件不同的操作要选用合适的关联式.强化流体流动可以减小边界层厚度,提高对流传质系数,减小浓差极化.通过强化流体流动可强化传热,传热直接影响传质,通过添加间隔板强化流体流动,提高了传热系数,从而大大提高了渗透通量[11,16,17].3 结束语近10多年来,人们对DCMD过程传递机理作了大量研究,对该过程有了较好的认识,可通过数学模型对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优化出适宜的操作条件.膜蒸馏过程传递机理的深入研究有益于膜形态结构和组件结构的优化、膜污染的防治以及过程操作参数的选择.在传递机理方面极具研究价值的主要方向有:1)在完善现有的传递机理模型时,需考虑膜形态结构、组件内温度分布等因素,使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该过程.2)进一步提高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和系数,如传热系数、膜蒸馏系数等的准确性.3)研究组件结构、膜结构同温度极化和浓度极 第1期马方伟等:膜蒸馏过程传递机理研究进展・89 ・ 化之间的关系,消弱温度极化和浓度极化的影响.参考文献[1]Meindersma G W ,Guijt C M ,Haan A B.Desalinationand water recycling by air gap membrane distillation [J ].Desalination ,2006,187:291-301.[2]Ravindra Babu B ,Rastogi N K ,Raghavarao K S M S.Mass transfer in osmotic membrane distillation of phyco 2cyanin colorant and sweet -lime juice [J ].J Membr Sci ,2006,272:58-69.[3]Gryta M.Osmotic MD and other membrane distillationvariants[J ].J Membr Sci ,2005,246:145-156.[4]Rodr íguez -M ároto J M ,Mart ínez L.Bulk and measuredtemperatures in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J ].J Membr Sci ,2005,250:141-149.[5]Phattaranawik J ,Jiraratananon R.Direct contact mem 2brane distillation :effect of mass transfer on heat transfer [J ].J Membr Sci ,2001,188:137-143.[6]Phattaranawik J ,Jiraratananon R ,Fane A G.Heat trans 2port and membrane distillation coefficients in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J ].J Membr Sci ,2003,212:177-193.[7]Fane A G ,Schofield R W ,Fell C J D.The efficient use ofenergy in membrane distillation [J ].Desalination ,1987,64:231-243.[8]Termpiyakul P ,Jiraratananon R ,Srisurichan S.Heat and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process for desalination [J ].Desalination ,2005,177:133-141.[9]Mart ínez -D íez L ,V ázquez -G onz ález M I.T em peratureand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in membrane distillation of aque 2ous salt s olutions[J ].J Membr Sci ,1999,156:265-273.[10]Imd ákm A O ,Matsuura T.Simulation of heat and masstransfer in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MD ):The effect of membrane physical properties[J ].J MembrSci ,2005,262:117-128.[11]Mart ínez L ,Rodr íguez -M ároto J M.Characterization ofmembrane distillation modules and analysis of mass flux enhancement by channel spacers [J ].J Membr Sci ,2006,274:123-137.[12]Lagan àF ,Barbieri G ,Drioli E.Direct contact mem 2brane distillation :modelling and concentration experi 2ments[J ].J Membr Sci ,2000,166:1-11.[13]G ryta M ,T omaszewska M.Heat transport in the membranedistillation process[J ].J Membr Sci ,1998,144:211-222.[14]马润宇.膜蒸馏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 ].天津市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3,9(2):100-110.[15]Cath T Y ,Dean A V ,Childress A E.Experimentalstudy of desalination using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 2lation :a new approach to flux enhancement [J ].J Mem 2br Sci ,2004,228:5-16.[16]Phattaranawik J ,Jiraratananon R ,Fane A G ,et al .Mass flux enhancement using spacer filled channels in di 2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J ].J Membr Sci ,2001,187:193-201.[17]Phattaranawik J ,Jiraratananon R ,Fane A G.E ffects ofnet -type spacers 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direct con 2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and comparison with ultrafil 2tration studies[J ].J Membr Sci ,2003,217:193-206.[18]Fern ández -Pineda C ,Izquierdo -G il M A ,G arcia -Payo M C.G as permeation and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experiments and their analysis using different models[J ].J Membr Sci ,2002,198:33-49.[19]Imd ákm A O ,Matsuura T.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odel for membran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direct contact(MD )[J ].J Membr Sci ,2004,237:51-59.[20]吴庸烈.膜蒸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J ].膜科学与技术,2003,23(4):67-79.文献[21-28]省略,有兴趣的读者请与作者联系.———本刊编辑部Advances in transfer mechanism in membrane distillation(1)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M A Fangwei ,ZHA O Zhi pi ng ,GU O Yiqiong ,M EN G Wenj un(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mbrane distillation were analyzed.The progress in studies 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echanism in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was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ls ,temperature polarization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the influ 2ence of membran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fluid dynamics.And the valuable researches on transfer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were pointed out.K ey w ords :membrane distillation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mass transfer mechanism ;temperature polariza 2tion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90 ・膜 科 学 与 技 术第28卷 。

热式气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热式气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热式气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一、引言热式气体流动与传热过程是工程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工业生产与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流体力学方法往往难以获得精确的数据,而数值模拟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快速准确地模拟热式气体流动与传热过程。

本文将介绍热式气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研究成果。

二、数值模拟方法1. 基本原理热式气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算法求解流场和热场的变化过程。

其中,流体的运动由Navier-Stokes方程描述,传热过程由热传导方程描述。

通过离散化这些方程,可以得到数值解进行模拟和分析。

2. 数值方法数值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元法等。

有限差分法将连续方程离散化为差分方程,利用网格求解离散化的差分方程。

有限体积法将流体域划分为多个小控制体积,以体积平均值为基础计算通量和应力。

有限元法则将流体域划分为多个小单元,通过对每个单元的试探函数进行加权平均,利用有限元法求解离散化的方程。

这些数值方法各具优缺点,可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模拟。

三、热式气体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1. 燃烧室内部流动燃烧室是一种常见的热式气体流动装置,其内部的流动特性直接影响燃烧效率和排放。

数值模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燃烧室内的流动规律,从而优化燃烧室设计。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确定燃烧室的结构参数以及燃烧室内部的温度、速度等变量分布。

这些数据可以为燃烧室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2. 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湍流是热式气体流动的普遍现象,对于湍流的数值模拟是热式气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获取湍流的速度、压力、温度等重要参数。

此外,数值模拟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湍流的发展规律、结构特征以及流动阻力等问题。

通过对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可以提高热式气体流动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

四、热式气体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1. 热传导的数值模拟热传导是热式气体传热过程中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的传递。

直接接触膜蒸馏(DCMD)商业化的聚四氟乙烯膜和模型的实验研究.doc

直接接触膜蒸馏(DCMD)商业化的聚四氟乙烯膜和模型的实验研究.doc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聚四氟乙烯商品膜及模型的实验研究摘要:膜蒸馏(MD)是一种将超疏水性多孔膜用于混合物分离的新型技术。

商用PTFE(聚四氟乙烯)膜主要用于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实验,研究模块尺寸对膜性能的影响。

本文用于实验分析的膜结构参数由料液入口压力(LEP),接触角(CA)、孔径、有效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等表征。

本文建立了一个二维(2 D)模型,通过建立质量、能量和动量平衡方程预测蒸馏通量的大小。

对包括顺流和逆流方式的不同流动模式进行了研究。

通过设计不同长度及宽度的模块研究线速度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传质系数的计算用于模块的设计对比。

包括流动模式、温差、和盐浓度等的操作参数的影响也被考虑在内。

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发现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模块参数;传热传质;蒸汽压差1 引言膜蒸馏(MD)是一种用于咸水淡化的新兴替代分离技术。

当膜两侧存在蒸汽压差时,利用MD技术可以通过疏水微孔膜从含有非挥发性污染物的水溶液中提取纯净水。

由于膜与溶液之间存在高表面张力,疏水膜会抑制液态水通过渗透膜,但允许气体通过。

水蒸汽从蒸汽压高的区域向蒸气压低的区域传递。

在DCMD 中,膜两侧温度的差异导致蒸汽压的差异,从而使水蒸气从高温进料液中通过膜孔渗透到冷侧,冷侧通以冷却水将水蒸气冷凝。

其他膜蒸馏工艺如减压膜蒸馏(VMD)、气扫膜蒸馏和空气隙膜蒸馏(AGMD)可以用来收回和浓缩水蒸汽分子。

由于MD属于一种热工过程,相较于其他膜分离过程,它能够在较低的压力下运行并生产低盐度的水。

此外,与其他热工过程相比,由于其存在微小的蒸汽空间及较高的传质面积,因此它可以在较低的温度(40-60℃)下运行。

因此,MD可以利用工业废热处理高盐度海水。

此外, 处理高盐度废水,除RO浓缩工艺, 应用MD工艺也是可行的。

从进料液热侧到渗透液冷侧存在着热量和质量的跨膜传递运动。

数值模拟齐老师讲义MicrosoftWord文档

数值模拟齐老师讲义MicrosoftWord文档

流体机械内部流动CFD数值模拟流体流动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及多种工程领域中。

所有这些流动过程都遵循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组分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而且流动若处于湍流状态,则该流动系统还要遵守附加的湍流输运方程。

本讲座将依据流体运动的特性阐述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及任务;在流体运动所遵循的守恒定律及其数学描述的基础上,介绍数值求解这些基本方程的思想及其求解过程。

第一节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用于流体机械内部流动分析及其性能预测,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方便、快捷用时少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流体动力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FD技术已成为解决各种流体运动和传热,以及场问题的强有力、有效的工具,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航运,海洋,冶金,化工,建筑,环境,航空航天及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等科学领域。

利用数值计算模拟的方法对流体机械的内部流动进行全三维整机流场模拟,进而进行性能预测的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从事流体机械及产品性能取决于各种场特性的设计、科研等科技人员所使用;过去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获得的某些结果或结论,现在完全可借助CFD 模拟的手段来准确地获取。

这不仅既可以节省实验资源, 还可以显示从实验中不能得到的许多场特性的细节信息。

一、什么是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流体流动和有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

CFD 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结为:把原来在时间域及空间域上连续的物理场(如速度场和压力场,以及热力场等),用一系列有限个离散点上变量值的集合来代替;并通过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建立起关于这些离散点上的场变量之间关系,从而组成这些场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组;然后求解这种代数方程组,来获得这些场变量的近似值[1-3];这就是流动的数值计算。

或者直观地说,通过数值计算中的各种离散方法,把描述连续流体运动的控制偏微分方程离散成代数方程组,由此建立该流动的数值模型;再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设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封闭方程组;然后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求解这种代数方程组,从而获得描述该流场场变量的某些运动参数的数值解。

中空纤维膜气扫式膜蒸馏过程研究

中空纤维膜气扫式膜蒸馏过程研究

中空纤维膜气扫式膜蒸馏过程研究陈华艳1 李欢 吕晓龙2(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天津 300160)摘要:对气扫式膜蒸馏法的热量和质量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过程的热量和质量传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吹扫气流速、组件长度和进料流速对膜通量的影响,并与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对比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

并且随吹扫气流速的升高,通量增加。

组件长度越短通量越高。

进料流速对通量的影响很小,随膜丝内料液流速的增加,通量稍有增加。

关键词:气扫式膜蒸馏;膜通量;传热;传质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膜蒸馏(Membrane Distillation, MD)过程是在微孔疏水膜两侧的蒸汽压差的驱动下,水蒸汽从被加热的原水一侧穿过疏水膜后再被冷凝为液态的分离过程。

与常规蒸馏(Distillation)过程相比,MD的操作温度低,无需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而且蒸发面积大、蒸汽空间小[1];MD的产水电导率可达4μS.cm-1以下,出水水质远高于反渗透(RO)[2]。

目前已经发展出四种不同的膜蒸馏操作方式。

关于直接接触膜蒸馏(DCMD)、减压膜蒸馏(VMD)过程和空隙式膜蒸馏(AGMD)的试验研究和机理研究已经很多,而且理论基础已比较成熟[3]。

但是对于气流吹扫式膜蒸馏(SGMD)过程的实验研究却比较少,关于其传递机理的研究更少[4,5]。

我们以中空纤维膜蒸馏为研究对象,对SGMD过程进行了模拟,建立了该过程的传热和传质方程,考察了传质机理,最后得到了渗透通量的表达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1模型方程的建立气扫式膜蒸馏的中空纤维膜热质传递过程如图1所示。

其中热量经料液侧的热边界层传递到膜界面,在膜面处料液蒸发,蒸汽通过中空纤维壁上的孔渗透蒸发到纤维外侧,热量以潜热的形式传递,同时也有部分热量通过膜的实体部分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另一侧。

最后由空气带出膜组件。

对上述热量传递过程建立方程。

膜蒸馏介绍

膜蒸馏介绍

膜蒸馏(Membrane Distillation)膜蒸馏是一种用于处理水溶液的新型膜分离过程。

膜蒸馏中所用的膜是多孔的和不被料液润湿的疏水膜,膜的一侧是与膜直接接触的待处理的热水溶液,另一侧是低温的冷水或是其它气体。

由于膜的疏水性,水不会从膜孔中通过,但膜两侧由于水蒸气压差的存在,而使水蒸气通过膜孔,从高蒸气压侧传递到低蒸气压侧。

这种传递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水在料液(高温)侧膜表面汽化;(2)汽化的水蒸气通过疏水膜孔进行传递;(3)水蒸气在膜的低温侧冷凝为水。

膜蒸馏过程的推动力是膜两侧的水蒸气压差,一般是通过膜两侧的温度差来实现,所以膜蒸馏属于热推动膜过程。

根据蒸气冷凝方式不同,膜蒸馏可分为直接接触式、气隙式、真空式和气扫式四种形式,如上图(图1)所示。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缩写为DCMD)是热料液和冷却水与膜两侧直接接触;气隙式膜蒸馏(Air gap membrane distillation, 缩写为AGMD )是用空气间隙使膜与冷却水分开,水蒸气需要通过一层气隙到达冷凝板上才能冷凝下来;真空式膜蒸馏(Vacuum membrane distillation, 缩写为VMD )中,透过膜的水蒸气被真空泵抽到冷凝器中冷凝;气扫式膜蒸馏(Sweep gas membrane distillation, 缩写为SGMD )是利用非凝聚的吹扫气将水蒸气带入冷凝器中冷凝。

在具体应用中,选用哪一种膜蒸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原料液的成分、挥发性以及对通量的要求等。

通常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所需要的设备最少、操作最简单,其适用范围主要包括海水淡化等脱盐、溶液的浓缩等,在这些过程中水作为主要的透过成分;气扫式膜蒸馏和真空式膜蒸馏在脱除溶液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溶解气体方面应用较多;而气隙式膜蒸馏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泛膜蒸馏形式。

膜蒸馏是一种膜不直接参与分离作用的膜过程,膜的唯一作用是作为两相间的屏障,选择性完全由气—液平衡决定。

真空膜蒸馏过程的流体力学模拟

真空膜蒸馏过程的流体力学模拟

目前,计算流体力学(CFD)已成为一种分析膜 中流体动力学行为的可靠方法. Yang等7用三维 CFD方法研究了中空纤维膜丝的外形结构对DCMD 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波浪形和齿轮形膜丝的传热 系数比普通膜丝分别提高了 4. 5倍和5. 5倍. Xu等8使用管式碳膜通过CFD模拟研究了 AGMD过程中的传质传热现象,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提 高进料液的湍流程度来减小温度极化系数,从而提 高渗透通量.Tang等9利用CFD模拟将膜组件简 化为一根纤维丝的二维结构,把VMD看做一个多相 流动过程,模拟了进料温度和流速对膜通量的影响•
中膜组件
与环境之间的热损失为零;(3)中
膜的表面
粗糙度对管壁

忽略;(4)中 、
是刚性的,且在膜组件内的
随 的流动
改变;(5)真空度是 的,且不受中
膜数
的. 在料液浓度很低的
"莫蒸& 中料液
浓度对膜蒸& 的
很明显"
忽略
浓差极化现象的 ,而以自来水为进料液来 '
研究.
模拟的网格用商业化前处理软件GAMBIT
得更高的跨膜通量,但会使总热效率减小.当料液流速低于0. 7 m/s时,温度极化系数先减小 随后增大,但若料液流速高于0. 7 m/s,则呈现持续减小的趋势.透过侧绝对压力减小会提高 传质推动力,进而提高膜通量和热效率,但真空泵的能耗会升高• 关键词:真空膜蒸馅(VMD);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学模拟 中图分类号:TQ028. 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924(2019)04005409 doi: 10. 16159/j. cnki. issnl007-8924. 2019. 04. 008
收稿日期:2019-03-28;修改稿收到日期:2019-04-20 第一作者简介:张永刚(1976-),男,山东德外|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膜蒸&技术及应用,E-mail: yongganga® 126.

膜蒸馏技术简介(摘抄

膜蒸馏技术简介(摘抄

膜蒸馏技术简介(摘抄膜蒸馏技术简介(摘抄)摘自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实验研究.王宏涛.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膜蒸馏技术简介1.1.1膜蒸馏概述膜蒸馏(Membrane Distillation,MD)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与传统蒸发过程相结合的新型膜分离过程,它与常规蒸馏一样都以汽液平衡为基础,依靠蒸发潜热来实现相变。

它以膜两侧的温差所引起的传递组分的蒸汽压力差为传质驱动力,以不被待处理的溶液润湿的疏水性微孔膜为传递介质。

在传递过程中,膜的唯一作用是作为两相间的屏障,不直接参与分离作用,分离选择性完全由气—液平衡决定[1]。

膜蒸馏过程是热量和质量同时传递的过程。

膜的一侧与热的待处理的溶液直接接触(称为热侧),另一侧直接或间接地与冷的液体接触(称为冷侧)。

由于膜的疏水性,水溶液不会从膜孔中通过,但膜两侧由于挥发组分蒸气压差的存在,而使挥发蒸气通过膜孔,从高蒸气压侧传递到低蒸气压侧,而其它组分则被疏水膜阻挡在热侧,从而产生了膜的透过通量,实现了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这与常规蒸馏中的蒸发、传质、冷凝过程十分相似,所以称其为膜蒸馏过程如图1-1所示:1986年意大利、荷兰、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的膜蒸馏专家在罗马召开了膜蒸馏研讨会,会上与会专家统一规范了膜蒸馏过程涉及的各种术语,定义膜蒸馏过程应具有以下几种含义:使用的膜是疏水性多孔膜;膜不应被所处理的液体所浸润;溶液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蒸汽的形式通过膜孔;膜孔中不发生毛细冷凝现象;组分通过膜的推动力是该组分在膜两侧的蒸汽压差;膜本身不改变处理液各组份的汽—液平衡;膜至少有一侧与所处理液体直接接触;对于任何组分该膜过程的推动力是该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差[2,3,4]。

膜蒸馏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该技术与其它分离技术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1)膜蒸馏过程较其他膜分离过程(反渗透)的操作压力低,几乎是在常压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在技术力量较薄弱的地区也有实现的可能性。

真空膜蒸馏过程cfd模拟及膜组件设计

真空膜蒸馏过程cfd模拟及膜组件设计
105.
$ , , , l Citation TangN LiuT Y HuaXX eta'(CFDsimulationofvacuum membranedisti ationprocessanddesignofmem']. ) ) : brane module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ese ,2020,40(2 97一105.
4)不考虑重力对

影响'
通 流动
结果
,降低进
及提高 I
将会提高
的分离效率/

论文采用了 FLUENT软件中前处理软件 ICEM来对以上VMD过程中的几何 进行网格
量.Akther等通过合成聚苯并 (PBI)正渗透 划分,所划分的网格均为立方体结构 •为了进一
(FO)膜,将其用于 酋等高温 地区进行
步 描述分离膜 边界层的流体性质,还对膜
sen 扩散、分子扩散及Poiseuille流动'—8(
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膜 蒸憎过程模拟研究,通过CFD数值模拟可得到计算 区域各点上的速度、压力、温度、浓度等基本物理量 的分布,以及这些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还可以研究 膜分离过程中不同流动状态对渗透通量、壁面剪应
收稿日期:20190 808;修改稿收到日期:2019-10-24 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8JCZDJC37200);天津科学大学校青年创新基金(2014CXLG11);天津市海洋资源与
分离、浓缩或溶液提纯的目的. 真空膜蒸憎(VMD)也称为减压膜蒸憎,其过程
是在分离膜的渗透侧利用真空泵等设备形成一定的
真空度,使得分离膜的两侧蒸汽压差增大,从而使热 液中的易 组分变为蒸汽 态 分离膜进

传热管外液体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传热管外液体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传热管外液体流动数值模拟研究张铭;冯厚军;吕庆春【摘要】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of the liquid flow on the heat tube surface was carried out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grid model, the flow profile and the spread morphology of the liquid on the tube surface, the film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nd the keeping time of the liquid around the tube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density of liquid distribution. The simulated result was coordinat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work, and it will be very helpfu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liquid flow process of falling film, as well as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evaporator.%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传热管外液体流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传热管三维网格模型,考察了不同布液密度下液体在传热管表面铺展形态、流型、液膜厚度以及绕管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该研究结果对于加深理解降膜流动过程,指导蒸发器优化设计和工艺条件优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化学工业与工程》【年(卷),期】2011(028)003【总页数】5页(P54-57,73)【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CFD);布液密度;液膜厚度;流型【作者】张铭;冯厚军;吕庆春【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300192;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300192;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3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1.1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具有结构紧凑、蒸发效率高、运行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1]、制冷[2]、海水淡化[3]等工业过程。

顺逆流换热器传热性数值模拟比较

顺逆流换热器传热性数值模拟比较

顺逆流换热器传热性数值模拟比较摘要:换热器在石油、化工、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领域等领域有着重要且广泛的应用。

而换热效率是衡量换热器优劣的主要指标.理论上分析了换热器顺流逆流布置的换热效果的差异,随着CFD (Computer Fluent Dynamics )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使对流体内部温度场、分布研究变得可行,鉴于此,本文应用CFD 软件对换热器的顺流逆流布置对换热效果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

关键词:顺流流动,逆流流动,数值模拟,换热效果0. 引言实践结果证明:金属换热面导热系数大小对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影响不大,而换热器的结构形式、流体的流动状态、是否采取强化措施对总传热系数有明显的影响【1】。

其中强化传热是国内外传热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2】FLUENT 软件是美国FLUENT 公司推出的大型的计算流体( CFD) 商业软件。

其功能比较强 大, 现已广泛用于航空、汽车、透平机械、水利、电子、石油、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FLUENT 软件提供了非常灵活的网格特性, 它可以采用非常结构网格( 三角形, 四边形, 四面体, 六面体网格) 和混合型非结构网格【3】。

FLUENT 软件使用GAMBIT 作为前处理软件, 可完成多种流动状况的数值模拟。

本文通过对换热器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的模拟,得出与实验相同的结论,形象,直观。

1 理论分析假设:(1)、冷、热流体的质量、流量以及比热容在整个换热面上都是常量;(2)、传热系数在整个换热面上不变;(3)、换热器无散热损失;(4)、散热器沿管子轴向的导热量可以忽略不计。

(5)、任一流体不能既有相变又有单向介质换热。

【4】基于以上假设,根据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相关理论,模拟的对流换热的控制方程由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K 方程、ε方程和传热方程组成:(1)连续性方程:0i u x∂=∂ 【5】 (2)动量方程: ()()i j j i i eff i j i jj i u u u u u p t t g t x x x x x ρρμρβ∞⎡⎤∂⎛⎫∂∂∂∂∂+=-+++-⎢⎥ ⎪ ⎪∂∂∂∂∂∂⎢⎥⎝⎭⎣⎦ 式中,eff μ——紊流有效粘性系数,eff t μμμ=+;(3)能量方程: ()j t j j p T j u T T k T t x x c x ρμρσ⎡⎤∂⎛⎫∂∂∂+=+⎢⎥ ⎪ ⎪∂∂∂∂⎢⎥⎝⎭⎣⎦(4)稳流动能方程(K 方程)()j j l i i t t j j j k j j j i T j u k u u u k k T g t x x x x x x x ρμμρμμρεβσσ∂⎡⎤⎛⎫∂⎛⎫∂∂∂∂∂∂+=+++-- ⎪⎢⎥ ⎪ ⎪∂∂∂∂∂∂∂∂⎢⎥⎝⎭⎣⎦⎝⎭(5)紊流能量耗散方程(ε方程)()212j j l i i t t j j j j j i u u u u c c x x x k x x x k ερεμρεεερεμμσ∂⎡⎤⎛⎫∂⎛⎫∂∂∂∂∂+=+++- ⎪⎢⎥ ⎪ ⎪∂∂∂∂∂∂∂⎢⎥⎝⎭⎣⎦⎝⎭(6)传热方程: Q=KA △Tm式中 Q —传热量; K —总传热系数;A —传热面积; △Tm —热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

膜蒸馏过程的CFD模拟

膜蒸馏过程的CFD模拟

膜蒸馏过程的CFD模拟
卢帅涛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16(043)012
【摘要】文章基于膜蒸馏热质传递机理建立了二维CFD模型.利用商用CFD软件FLUENT模拟了平板膜组件中的膜蒸馏过程,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值较吻合,相对平均偏差为6.0%.利用所建CFD模型,模拟了不同料液温度、浓度及流速下的膜蒸馏过程.通过分析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渗透通量变化、膜组件内的温度场和浓度场分布及过饱和度分布,确定了膜蒸馏过程的适宜操作条件:对于较低浓度进料(即料液侧进口NaCl质量分数为0.15),可采用低流速(0.02~0.06 m/s)操作条件;而较高浓度料液的浓缩(即NaCl质量分数为0.25)时,应采取高料液侧流速操作(≥0.07 m/s)以避免膜表面NaCl过饱和结晶析出影响膜蒸馏正常进行.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卢帅涛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6
【相关文献】
1.新型板框气隙式膜蒸馏组件流场的CFD数值模拟 [J], 许凯;李保安
2.旋转切向入流膜蒸馏装置热容腔CFD的数值模拟 [J], 齐晓娟;田瑞;杨晓宏;李嵩
3.气液两相流强化气隙式膜蒸馏脱盐实验及CFD模拟 [J], 李花;潘艳秋;俞路;沈驭臣;何德民
4.真空膜蒸馏过程的流体力学模拟 [J], 张永刚;胡建坡;骆湘兴
5.真空膜蒸馏过程CFD模拟及膜组件设计 [J], 唐娜; 刘天宇; 华欣欣; 张蕾; 程鹏高; 贾斌斌; 项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扫式膜蒸馏传质传热过程_陈华艳

气扫式膜蒸馏传质传热过程_陈华艳

摘要 : 对气扫式膜蒸馏 ( SGMD) 的热量和质量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 , 建立了该过程的热量和质量传递模型 , 并 对模型进行了计算 , 得出了吹扫气流速 、组件长度 、进料流速和进料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通过实验对模型计 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 。随吹扫气流速的增大 , 通量先增加然后趋近 于平衡 。组件长度越短通量越高 。进料流速对通量的影响很小 , 随膜丝内 Reynolds 数的增加 , 通量稍有增加 , 随进料温度的升高 , 通量呈指数倍增加 。 关键词 : 气扫式膜蒸馏 ; 膜通量 ; 传热 ; 传质 中图分类号 : TQ 0281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438 - 1157 (2009) 02 - 0304 - 06
・3 0 5 ・
( 3)
分子相当 , 需在高压下 ( 51 0 ~ 71 0 M Pa ) 水分子 才能透过膜 。而 MD 用于海水淡化时 , 操作参数 适中 , 不 需 要 反 渗 透 装 置 的 高 压 机 械 和 耐 压 结 构 [ 2 ] ; 另外一个独特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可以在膜的 透过侧产生纯水 , 而且在浓水侧可以产生含盐量很 高甚至接近饱和的高度浓缩水 。因此膜蒸馏法海水 淡化可作为一种新的海水淡化技术或现有海水淡化 技术的有利补充 。 目前已经发展出 4 种不同的膜蒸馏操作方式 : 直接 接 触 式 膜 蒸 馏 ( DCMD ) , 气 隙 式 膜 蒸 馏 ( A GMD) , 气流吹扫式膜蒸馏 ( S GMD ) 和真空 式膜蒸馏 ( VMD) 。其中关于 DCMD 与 VMD 过程 的实验和机理研究已经很多 , 而且理论基础已比较 成熟[ 328 ] 。但是对于 S GMD 过程的实验研究却比较 少 , 关于其机理的研究更少[ 9210 ] 。 本文以中空纤维膜蒸馏为研究对象 , 对 S G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 FLUENT 软件对膜 蒸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直观地描述各参数(如料液温 度、浓度、流量)对渗透通量、速度分布、温度分布以 及边界层厚度的影响,为膜蒸馏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工业 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 实验装置及流程
采用管式疏水微孔炭膜进行膜蒸馏实验研究。膜有 效长度 100 mm,管内径 5 mm,管外径 9 mm,平均孔径 0.3 μm。实验工质为氯化钠水溶液, 实验流程见图 1。
将线段分段,在渗透方向(r 轴)上 Interval size 为 0.05 mm,
并按比例为 0.8 对液固耦合界面加密;在料液的流动方
向(z 轴)上网格均匀分布,Interval size 为 0.5 mm。
3.2 控制方程
利用对如图 2 所示管式膜蒸馏过程的二维模型,建
立控制方程:
(1) 连续性方程[9]:
模拟结果参见图 3~图 5。从图中可以看出模拟结果 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本文所建模型的可靠性。 4.1 操作条件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1) 料液温度的影响
料液流量 40 L/h、浓度 20 g/kg 时,料液温度对渗 透通量的影响结果见图 3。
和传热效果,同时还可以冲刷膜表面的沉积粒子,防止 污染物的不断积累,减小渗透阻力,提高渗透通量。
第 29 卷 第 8 期 2012 年 8 月 28 日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omputers and Applied Chemistry
Vol.29, No.8 August 28, 2012
膜蒸馏过程中流体流动与传热 CFD 数值模拟
邵会生,潘艳秋*,俞路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辽宁,大连,116024)
收稿日期:2012-04-16; 修回日期:2012-06-25 作者简介:邵会生(1987—),男,辽宁人,硕士研究生,Email: shaotz628@ 联系人:潘艳秋(1962—),女,辽宁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yqpan@
2012, 29(8)
从图 3 与图 4 的比较可以看出,与料液温度相比, 料液流量的增加对渗透通量的影响幅度不大,表明料液 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对渗透通量的增强效果并不显 著。为避免过多的能量消耗,选择料液流量 40 L/h 作为 适宜料液流量。 (3) 料液浓度影响
料液温度 60℃、流量 40 L/h 时,料液浓度对渗透通 量的影响结果见图 5。
关键词:膜蒸馏;CFD;海水淡化;炭膜
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60(2012)08-938-942
1 引言
膜蒸馏是在跨膜压差的推动下,溶液中易挥发组分 在膜表面汽化并传递通过疏水多孔膜,从而实现溶液中 组分分离目的的操作[1]。与传统的蒸馏工艺过程相比,膜 蒸馏具有投资省、占地少、能耗低及操作方便等优点[2], 主要应用在海水淡化、共沸混合物的分离、超纯水制备 以及废水处理等领域中[3]。然而由于存在热利用率低和渗 透通量小等问题,还未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目前 膜蒸馏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实验过程和机理过程研究, 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之一是无法得到流体在膜内流动过程 中的速度、温度和浓度分布,限制了流动、渗透及传热 模型的建立,制约了膜表面流体流动及传热机理的深入 研究。因此,借助计算流体力学对膜蒸馏过程进行数值 模拟,从而得到膜表面流体的速度与温度分布规律等工 作十分必要。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是建立在经典流体动力学和数值计算方法基础之上的一 门新型的独立学科,它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象显示 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定量描述流场的数值解,从而 达到对物理化学问题研究的目的[4]。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引 入膜过程研究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在 90 年代迅速 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膜分离过程:如韩杰等[5]以浸 没板式膜生物反应器(MBR)为研究对象,选用 CFD 商用 软件 FLUENT 中的多相流 Eulerian 模型,对曝气槽的内 部流场的流态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包括气液两相的 速度场及局部气含率分布等信息,为 MBR 的实际工程设 计提供理论依据;Rahimi 等[6]在 PEMFC 电池中加入丝状 隔离器,发现产生的能量密度增加了 41%,利用 CFD 技 术 的 模 拟 研 究 解 释 和 验 证 了 实 验 结 果 ; 邹 琳 玲 等 [7] 将 Darcy 定律和 CFD 模拟相结合,计算得到操作条件与陶 瓷膜沿程的膜厚度变化关系,进而获得不同操作参数下 的恒通量膜的膜厚度值,实现均匀跨膜压差,从而提高
(5)
∂t
∂z
∂r ∂z cp ∂z ∂r cp ∂r
其中,k 为溶液的导热系数,cp 为比定压热容。 (4) 标准 k-ε 湍流模型方程:
对于定常态下的不可压缩流体,可以使用简化后的
k-ε 方程[10]:
∂ ( ρ ku ) ∂z
=
∂ ∂r
[( μ
+
μt σk
) ∂k ∂r
]+
Gk

ρε
(6)
∂(ρεu) ∂z
11-carbon membrane, 12-air gap 1-膜组件; 2-压力表; 3-温度计; 4-转子流量计; 5-量筒; 6-料液输送泵; 7冷却水输送泵; 8-料液储槽; 9-冷却水储槽; 10-调节阀; 11-炭膜; 12-气隙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图 1 实验流程图
940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2, 29(8)
表 1 不同温度下膜蒸馏过程的截留率 Table 1 Rejection of membrane distilla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40
50
60
70
80
Rejection /%
99.20 99.45 99.18 99.59 99.61
摘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以管式炭膜膜蒸馏氯化钠水溶液过程中膜内流体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基 于标准 k-ε 湍流模型,建立了描述膜内液体的流体动力学模型,考察了温度、流量及浓度等参数对渗透通量的影响,发现渗透 通量随着料液温度与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料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且料液温度是影响渗透通量的主要因素。模拟计算值 与实验值的良好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 FLUENT 软件对膜管内侧流体进行模拟研究,得到了膜管内侧流 体速度、温度及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利用本文建立模型能够对膜蒸馏过程的流场及温度场分布进行模拟,得到直观性更强的参 数分布规律描述,为膜蒸馏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依据。
;根据
Launder
等[11]的推荐值及其后来的实
验验证,各模型常数的取值为:
C1ε = 1.44 ,C2ε =1.92,Cμ = 0.09 ,σ ε = 1.3 ,σ k = 1.0 。
3.3 边界条件
(1) 入口边界条件
定义入口速度分布为抛物线形:
(膜壁-membrane wall,料液入口-inlet,料液出口-outlet)
同时将膜设置为固体区域。
对膜面边界做如下假设:A、B 侧膜面为绝热壁面,
外侧膜面恒温,且对内侧膜面进行液固耦合处理。
3.4 渗透通量计算
膜蒸馏过程中跨膜传递的总热量(Qm)包括两部分:
通过膜的导热量(Qmc)以及水蒸气分子对流传递的热量
(Qmv)。利用 FLUENT 模拟可得到 Qm,由此确定渗透通
(3)
∂t
∂z
∂r
∂z ∂z ∂z ∂r ∂r
r 方向上的动量方程:
∂(ρv)
+
∂(ρvu)
+
∂(ρvv)
=

∂p
+


∂v )
+


∂v )
(4)
∂t
∂z
∂r
∂r ∂z ∂z ∂r ∂r
其中 P 为溶液的静压,μ 为溶液的粘度。 (3) 能量守恒方程[9]:
ur
= umax (1 −
r )n R
膜的分离效率,有效控制膜污染,增长再生周期,降低 再生难度和生产成本;Rezakazemi 等[8]利用 CFD 技术模 拟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天然气脱硫,预测了 MEDA 溶液 对 CO2 和 H2S 的脱除效果,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文 献中 CFD 应用于膜分离研究工作多集中于膜生物反应 器、质子交换膜、陶瓷膜、中空纤维膜等,在炭膜膜蒸 馏中的应用研究鲜有报道。
=
∂ ∂r
[(μ
+
μt σε
) ∂ε ] + ∂r
C1ε ε k
Gk
− C2ε ρ
ε2 k
(7)
其中,Gk 是由于平均速度梯度引起的湍动能 k 的产生项,
由下式计算:
Gk=ຫໍສະໝຸດ μt(∂u ∂r
+
∂v ) ∂u ∂z ∂r
(8)
式(6)中的 μt 为湍动粘度,是 k 和 ε 的函数,即:
μt
=
ρCμ
k2 ε
量 Jv;
Jv
=
3600(Qm cv Am (Thm
− Qmc ) − Tma )
(10)
其中,cv 为水蒸气的比定压热容;Thm 为内侧膜面温度; Tma 为外侧膜面温度;Am 为膜壁内的平均传热面积。
4 模拟结果与讨论
使用 Simplec 算法[13]得到适宜的压力修正值并对压 力耦合方程进行求解;采用二阶迎风提高空间差分离散 格式计算精度,利用压力基隐式求解[14];用标准 k-ε 双方 程模型作为粘性模型。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膜蒸馏过程 的截留率,见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