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套说课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稿1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的布局、逻辑性的内容和简洁的风格。板书分为三个部分:标题区、主干知识区和细节补充区。
1.标题区:位于板书中央,突出显示“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主题。
2.主干知识区:列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改革开放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等,采用时间轴和关键词的形式呈现。
2.多媒体资源:视频资料、音频资料、PPT等,用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实现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直观展示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三是拓展教学时空,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主题为“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该章节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展开: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困境,需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时期的重大事件,分析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改革开放时期的不同角色,模拟当时的决策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撰写小论文:鼓励学生针对改革开放的某个方面,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撰写小论文,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教师给予及时反馈,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课稿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的布局、简洁的内容和直观的风格。板书分为三个部分:左侧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中间展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右侧留白用于记录学生的疑问和解答。
1.板书布局:左侧为主要知识点,包括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自由主义政策等;中间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箭头、图形等连接各个概念;右侧为互动区,记录学生的疑问和解答。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自由主义政策等概念;
(3)全球化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2)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自由主义政策之间的关系;
(3)评价全球化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3.福利国家的建立:介绍福利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
4.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兴起:分析新自由主义政策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及其影响。
5.全球化的影响:探讨全球化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在学习习惯方面,高中生普遍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讨论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教师讲解、缺乏主动探究等问题。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二战、战后重建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自我评价: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自我总结经济危机的成因、过程、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和分享,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采用以下策略:
1.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不同层次和重要信息。
2.确保文字简洁,配合图表、时间线等元素,使信息一目了然。
3.在书写过程中,适时停顿,解释板书的各个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经济危机复杂原因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为例,引发学生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经济危机时期历史情境的体验;
3.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入思考经济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等基础知识。然而,他们可能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过程及其影响缺乏深入了解,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也可能停留在表面。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1.对经济危机的复杂原因理解困难;2.对经济危机对各国政治经济影响的认识不足;3.对罗斯福新政政策内容及效果的评价存在误区。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全套)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
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
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
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导入新课:打出十二生肖的图片,(设问):十二生肖中有哪些与农业有关的动物?(马、羊、鸡、狗、猪、牛);(设问):为什么有如此多与农业相关的生肖?(农业在古代的重要性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专题一第一节:古代农业经济。
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
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本节课将设计多样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如:提问、回答、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回答锻炼表达能力。讨论和小组合作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还将采用课堂反馈、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些互动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学生可能对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解有难度,特别是在如何评价新政的问题上,学生可能会受到个人经验和价值观的影响。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提供更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针对反思结果,我会调整教学方法,如增加互动环节,使用更多直观教具,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引入真实历史事件:通过展示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感受新政实施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
2.创设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度,讨论对新政的看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3.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媒体资源
本节课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纪录片、图片和互联网资源等。多媒体课件有助于直观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认知。历史纪录片和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激发学习兴趣。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宽视野。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认知水平,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
3.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商业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习的实际意义。
5.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
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资料搜集和问题探讨。但部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较强,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具备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掌握一定的历史分析方法。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障碍:
3.提问:“为什么古代商业会沿着丝绸之路发展?它对当时的经济、文化有何影响?”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按照时间顺序,从原始社会末期商业的萌芽开始,逐一介绍各个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主要形式及其影响。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商业发展与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商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1.教具:历史地图、时间轴、古代商业图片等,用于直观展示古代商业发展情况。
2.多媒体资源:播放与古代商业发展相关的视频、PPT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博物馆、历史论坛等,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直观展示历史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拓展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搜集、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理论依据是探究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方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4. 电子白板:方便教师标注、讲解重点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位于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其影响。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背景、特点、主要表现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通过与外部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的过程而获得的。这些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 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历史图片、图表等,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强化记忆,同时作为教学内容的视觉辅助,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抽象的历史概念。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在课前精心准备,提炼关键信息,避免冗余,同时在课堂上适时书写,保持与教学进度的同步。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 学生对经济结构变动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 课堂互动可能不够充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学生在史料分析和评价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说课稿1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扮演古代商人、商帮成员等角色,模拟商业交易、商帮互助等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学生自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评价在课堂上的表现,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1.教具:历史地图、时间轴、商业发展脉络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商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2.多媒体资源:播放与古代商业经济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拓展学生视野等。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以商业故事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古代商业经济的奥秘。
2.设计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商业发展的过程。
3.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古代商业城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商业经济发展与农业、手工业发展之间的联系理解不够深入。
2.对商业政策、商帮组织等概念的理解较为模糊。
3.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记忆不清,影响对商业经济发展脉络的把握。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3.课后阅读:布置相关历史文献阅读任务,让学生深入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知识掌握、问题分析等方面的收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重要发明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重要发明及影响、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以及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背后的历史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以及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其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是本节课教学难点的关键所在。
5.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分析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全套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全套说课稿课题:《开辟新航路》一、说教材《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
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经过以及影响。
前4课内容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5课开始研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随后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发展。
二、说目标1、课程标准概述XXX、XXX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三维目标①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影响。
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③情绪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研究,使学生感受和研究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B、通过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
3、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三、说教法情境——启发——探究——点拔(创设情形)(设置题目)(开展讲授)(点拔提高)四、说学法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大致了解,在猎奇与探讨的基础上,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题目,有利于新课的展开。
2、学法指导:情景再现、归纳分析、探究发散。
五、说过程1、导入(选取新颖的角度)【设计理念】:还历史本原2006年1月13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它的标题《也许中国比XXX先做到》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与震惊。
这篇文章声称,在中国发现了一幅明代世界地图,它证明了中国人早于XXX发现了美洲,并率先在500年前就完成了环绕地球的海上航行。
XXXXXX以其收藏的一幅古地图“天下全舆总图”作为物证,支持原英国皇家海军潜艇艇长XXX2002年提出的“中国人发现美洲”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1
1.教学重点:全球化的概念、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教学难点: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评价;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同时,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时事引入:通过展示近期全球热点事件,如国际贸易争端、跨国公司并购等,引发学生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思考。
2.提问方式: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全球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你认为全球化是机遇还是挑战?”让学生在思考中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
4.教学平台: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讨论话题和作业,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及时反馈。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全球化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角色扮演:设计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探讨全球化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PPT、小论文等形式展示,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5.课后线上交流:利用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线上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延伸课堂学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1.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1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感受和理解商业发展,提高学习兴趣。问题驱动法是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合作学习法是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合作和探究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商业活动的形态、商业政策的变化、货币的发展、城市商业的繁荣等。
2.教学难点:商业政策的变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货币发展的历程、城市商业繁荣的原因等。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学生年龄特征为高中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认知水平方面,高中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历史事件探究。在学习兴趣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尤其是古代历史,但由于课程难度和学业压力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对学习历史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通过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实例,如古代的商业活动、货币演变等,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商业政策变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创设情境,如模拟古代市场交易,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商业活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5.结合评价激励机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说课稿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运用历史地图、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空间感知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的促进作用,树立全球史观;
(2)理解新航路开辟背后的探险精神、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2.教学难点:
(1)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探险家、航线、关键技术等;
(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的联系和影响的具体分析;
(3)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全球史观和历史观。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高中生,年龄大约在16-18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在认知水平上已经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并能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探险、新知和世界各地的文化具有浓厚兴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习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2.图片、视频:展示与新航路开辟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3.电子白板:通过互动式教学,方便学生随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提高课堂互动性。
4.互联网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供更多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资料和案例分析。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方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说课稿1
5.鼓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古代农业经济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这些方法的选择基于以下理论依据: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地理分布、农业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2.案例分析:提供几个与古代农业经济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发展过程、影响因素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古代农民、官员等角色,模拟古代农业经济活动,体验古代农业生产场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结构化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古代农业经济特点、地理分布、主要部门、技术发展、经济政策。板书风格简洁明了,以提纲形式呈现,关键词突出,辅以箭头和连线表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强化对重点知识的记忆,以及直观展示知识间的联系。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一份关于古代农业经济的知识总结,要求涵盖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2.撰写一篇小论文,探讨古代农业经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一份关于古代农业经济的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对古代农业经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纪录片、虚拟博物馆等资源。多媒体课件能够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和发明创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历史纪录片能够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虚拟博物馆则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观历史遗迹,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这些资源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过程、主要发明和影响,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主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于必修二的上半部分,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过程、工业革命的影响。其中,工业革命的过程又包括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进、铁路交通的发展等。工业革命的影响则涉及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方面。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多样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会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看法。在讲解工业革命的过程时,我会邀请学生上台演示重要发明和创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在总结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这些互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和教案全套(附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和教案全套(附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2全套教案和说课稿历史五分钟说课模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7)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8)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9)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2)1发达的古代农业 (12)1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12)1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二 (16)1发达的古代农业说课稿 (19)1发达的古代农业说课稿二 (20)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3)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 (23)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说课稿 (28)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说课稿二 (30)3古代商业的发展 (33)3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33)3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 (40)3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二 (44)4古代的经济政策 (52)4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 (52)4古代的经济政策说课稿 (58)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64)5开辟新航路 (64)5开辟新航路教案 (64)5开辟新航路说课稿 (70)5开辟新航路说课稿二 (75)5开辟新航路说课实录 (78)6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87)7第一次工业革命 (103)7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103)7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二 (106)7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112)7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二 (116)8第二次工业革命 (125)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125)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二 (130)8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136)8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稿二 (14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48)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48)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148)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154)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二 (159)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66)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166)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说课稿 (174)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76)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80)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80)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 (180)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说课稿 (188)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说课稿二 (192)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98)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案 (198)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说课稿 (207)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说课稿二 (209)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13)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29)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29)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229)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稿 (238)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稿二 (241)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249)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 (249)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说课稿 (255)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说课实录 (259)16大众传媒的变迁 (265)16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265)16大众传媒的变迁说课稿 (27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280)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80)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 (280)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285)18罗斯福新政 (289)18罗斯福新政教案 (289)18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297)18罗斯福新政说课稿二 (300)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04)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304)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二 (308)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课稿 (315)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课实录 (318)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324)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324)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案 (324)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说课稿 (330)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说课实录 (336)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342)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342)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稿 (346)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二 (349)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57)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357)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357)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稿 (365)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稿二 (369)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实录 (373)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377)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教案 (377)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教案二 (384)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说课稿 (384)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说课实录 (389)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396)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396)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 (403)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师资格证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套说课稿。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 1 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授课稿一、教材剖析1、教材地位 :大家好,今日我授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 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本课是第 1 单元第 1 课 ,本单元主要表达的内容是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而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对我国古代农业的成长历程和基本特点进行了充分的讲解 ,在教材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依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授课目标和重点难点。
2、授课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识记自然经济、精耕细作、井田制等见解; 理解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产生原由、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体验我国农业文明所获得的绚烂成就。
(2 过程与方法 :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指引 ,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会用比较法、阅读法、察见解等方法剖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3 感神情度价值观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根源因 ,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 ,不仅为手工业和商业供应了必需的条件 ,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发和发展确定了基础。
3、授课重点 :(1 重点 :农业生产的发展。
(2 难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二、学情和教法剖析 :高一的学生思想活跃 ,有必然独立思虑能力 ,但是历史知识的贮备其实不充分 ,针对这类状况 , 我采纳的授课方法为研究式教法 ,包含 :发问法、议论法、资料指引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踊跃性和参加性,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授课过程那么这些授课方法这么运用于授课实践中呢,那就来看我的授课过程。
1、导入 :本课导入采纳 PPT 图片导入法 ,第一展现十二生肖图 ,再发问哪些动物与农业相关 ,由此导入新课。
2、新课 :(1 第一子目是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第一用对神话传说的剖析 ,引起学生兴趣 ; 再以考古发现加以证明,从而研究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发源早。
再采纳比较法、议论法等从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等方面 ,解决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期间农业发展的大概。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套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套说课稿。
研究必备欢迎下载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XXX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本课是第1单元第1课,本单元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而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对我国古代农业的成长历程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在教材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自然经济、精耕细作、井田制等概念;理解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产生原因、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体验我国农业文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和商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发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教学重点:(1)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2)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二、学情和教法分析: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有肯定独立考虑能力,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探究式教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资料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立异认识和理论能力。
三、教学过程那么这些教学方法这么应用于教学理论中呢,那就来看我的教学过程。
1、导入:本课导入采用PPT图片导入法,首先展示十二生肖图,再提问哪些动物与农业有关,由此导入新课。
2、新课:(1)第一子目是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首先用对神话传说的分析,引发学生乐趣;再以考古发现加以证实,进而探究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原地之一,起原早。
再采用比较法、讨论法等从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生产手艺等方面,解决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期间农业发展的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本课是第1单元第1课,本单元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而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对我国古代农业的成长历程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在教材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自然经济、精耕细作、井田制等概念;理解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产生原因、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体验我国农业文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和商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发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教学重点:(1)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2)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二、学情和教法分析: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探究式教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材料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那么这些教学方法这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呢,那就来看我的教学过程。
1、导入:本课导入采用PPT图片导入法,首先展示十二生肖图,再提问哪些动物与农业有关,由此导入新课。
2、新课:(1)第一子目是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首先用对神话传说的分析,引发学生兴趣;再以考古发现加以证实,进而探究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起源早。
再采用比较法、讨论法等从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等方面,解决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农业发展的概况。
(2)第二子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采用分类讨论和演示从铁犁牛耕的发展、耕作技术的发展、水利灌溉三方面,逐一加以介绍,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概况及其影响。
(3)第三子目: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是本节课的难点,主要讲了土地国有制发展到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在讲小农经济时,运用问题探究法和史料分析法,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了解小农经济的概况,二是了解与之相适应的土地制度,三是了解小农经济的影响,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课内容3、总结巩固提高:通过板书结构引导学生一起来总结本堂课的学习的总结,并布置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巩固和提高作业。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本课是第1单元第2课,本单元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而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手工业辉煌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在教材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古代冶金、陶瓷、纺织业发展的概况;掌握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及辉煌成就。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1)重点: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二、学情和教法分析: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探究式教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材料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那么这些教学方法这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呢,那就来看我的教学过程。
1、导入:本课采用PPT视频播放《三星堆——文明孤旅》,展示我国古代手工业的高超技术,引发学生兴趣,进而顺利导入新课。
2、新课:(1)第一子目: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采用问题探究法和谈话法,提出问题:中国古代手工业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官营手工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十分发达?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并最终学得知识。
用图示法和讲述法,提供图片展示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的发展及成就,揭示了我国手工业发展的重要成果。
(2)第二子目: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采用以时间为顺序的知识梳理方法,探究从春秋战国到明中叶后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最终得出其发展艰难的原因。
让学生体会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但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第三子目: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本子目较为简略,从影响世界的原因和表现入手,得出我国古代手工业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制瓷业和丝织业方面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3、总结巩固提高:通过板书结构引导学生一起来总结本堂课的学习的总结,并布置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巩固和提高作业。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本课是第1单元第3课,本单元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而本课分三个子目阐述了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古代对外贸易的变迁,在教材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和理解市、交子等概念;掌握我国古代个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正确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同时初步树立“诚实经营,信誉为本”的经商观。
3、教学重点:(1)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2)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二、学情和教法分析: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探究式教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材料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那么这些教学方法这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呢,那就来看我的教学过程。
1、导入:本课采用谈话法,利用“商人”和“商业”这两个名称的由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根据一些著名的商人和商帮的故事让学生分析,导入本课。
2、新课:(1)第一子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本子目主要按时代的划分,从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而宋元商业的繁荣是本书的重点。
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观看电子版动画《清明上河图》,分析出市坊不分,时间不受限制的现象,对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形成整体印象,并认识和理解市、交子的概念。
(2)第二子目: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古代城镇和商业市场的关系以及发展的基本线索。
围绕宋代“草市”“四大名镇”,使学生总结集市、镇、大城市三级市场的形成,与宋代商业空前繁荣的密切关系。
(3)第三子目:出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先列举从西汉到元朝对外贸易的繁荣,然后探讨明清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补充郑和七下西洋的资料,承前启后,最后总结出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是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3、总结巩固提高:通过板书结构引导学生一起来总结本堂课的学习的总结,并布置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巩固和提高作业。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1、教材地位: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本课是第1单元第4课,本单元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而本课分三个子目对我国古代经济政策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在教材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古代主要土地制度,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掌握重农抑商政策;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背景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我国古代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从而使学生明白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3、教学重点:(1)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
(2)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
二、学情和教法分析: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探究式教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材料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那么这些教学方法这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呢,那就来看我的教学过程。
1、导入:采用复习导入法,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前三节的内容,回忆我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及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过渡到本届教材的内容上来,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2新课:(1)第一子目:土地制度的演变。
教材分别介绍了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的演变。
首先回忆半坡、河姆渡情况,引出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
接下来通过阅读教材总结井田制的特点,并探讨井田制的解体过程。
采用材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让学生最终理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化意味着社会的转型。
(2)第二子目:“重农抑商”。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由于它是本课的重要历史概念,主要采用探究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等,从原因、目的、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后果等几个方面开展教学,让学生阅读并全面分析,得出结论。
(3)第三子目:“海禁”与“闭关锁国”。
教材介绍了明清两代的对外贸易政策及情况,采用问题探究法,从原因、表现和后果方面开展教学,结合本单元第3课“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理解明清时期这一政策怎样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