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合集下载

1河南油田讲座之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

1河南油田讲座之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

《企业文化专题讲座》之一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
——当代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内涵
从文化的意义说企业文化 从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看企业文化 对企业文化的结构与内涵的分析 从管理思想的演变看企业文化
思路决定出路! 态度决定命运! 思想比金钱更厉害!
礼节和仪式 他们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企业环境是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文化网络、习俗礼仪 组织内部主要的(但非正式的)联系手段,也可以 是传播渠道。 文化网络 说是企业价值观和英雄人物传奇的“运载工具”
五、从企业管理思想演进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规范的管理学概念,或, 作为一种严格的管理学理论,产生于1980 年代初的美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学的理 论总结。 美国是现代管理科学的诞生地。自1911年美国
功能性的路标以宗教的意义,让路过此处的每 个人,都自觉地对发挥路标功能的敖包进行建 设,在祈福中,完成了自己的贡献。
二、从文化说企业文化
文化是我们的家——文化是我们感觉到
人生的温暖的地方,是关怀,是生命的意 义所在。
文化是我们的根——文化是我们的胎记,
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可抹去的生命记忆, 文化是我们的“本我”。
企业文化专题讲座
一、企业文化的缘起与内涵
纪 光 欣 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三、企业创新与创新文化建设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四、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创建 E-mail:jigx@
博客:/ 电话:8398132 8394333
五、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五、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科学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的精髓

企业文化管理的精髓

企业文化管理的精髓企业文化管理的精髓是什么如果说从管理到科学管理实现了现代管理的第一次飞跃,那么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顺应生产力开展产生的第二次必然飞跃,是所有企业在管理上的努力方向。

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以人性化为根底,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

下面是提供的企业文化管理的精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遵循优秀企业共同的价值观。

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

以道德为导向。

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注重道德方面的引导,管理者在工作中遵从社会公德、,并做出表率,使员工共同遵循统一的价值观,遵守一致的行为标准。

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有效地鼓励与约束员工调整各自的行为方式与做事习惯,使其自觉地依照实现战略目标的要求行事,通过对人品德的关注去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实行人性化管理。

企业管理注重人性化管理的方法,管理者在决定充分引导员工的时候,要给予员工人的“尊严”(被重视、被关注、被在乎)和“发言权”,设法为员工发挥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消除员工的心理障碍,使员工在进行管理与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把企业文化相关理念的内涵要意表达在管理上。

根据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相关理念内涵,对现有的“约束制度”甚至“强制制度”进行软化,让员工在企业中切实感觉到的合理性以及“人情味”,使制度和标准的强制性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创立型组织。

抓好员工理论学习,进行学习宣传教育、形势任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素质工程教育,推进文化阵地窗口建立,促进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外在直观的视觉效果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精神面貌。

根据企业开展情况进行制度软化。

软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前提是企业已运作了一段时间、管理制度已经比拟完备,并不是说任何企业都应采取软制度。

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就不能一味追求宽松,否那么不仅制度不能建立起来,反而使管理者日后的工作难以开展。

管理的层次

管理的层次

管理的层次:经验管理 > 科学管理 > 文化管理(2005-11-27 18:22:14)转载▼分类:管理感悟现代管理学中研究表明,管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3个阶段。

经验管理阶段,即“人治”阶段,主要凭管理者个人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即“法治”阶段,该阶段主要依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工作高效率;文化管理阶段,即“文治”阶段,主要依靠文化建设带动管理达到更高的境界。

我们公司是项目型组织,完全都是项目化的管理。

但是大多数的项目都停留在经验管理层次,很多项目负责人都是因为技术能力提上来的,非常缺乏科学的项目管理知识,至于管理和领导意识,也都非常不足。

我个人感觉,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和自己不断进行项目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所带的项目,应该可以说是科学的管理,而且,也在向文化管理探索。

毕竟,在一个项目内进行科学管理容易,但是要进行文化管理就难了,这不是一个项目的事情,而应该是一个组织的使命。

企业文化的载体可分为四大类:主体载体、组织载体、制度载体、物质载体。

且不说其它,就说人作为企业的主体,应该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项目中的人来自于组织,在项目内,仅仅是一个有限的时期,对于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单个项目所能做到的,实在有限。

读Harold Kerzner的项目管理,在说项目成功的标准中提到,其一就是不改变组织文化。

这也就是说,组织文化要存在于内部的每一个项目中,不论项目有多特殊,不论客户是谁。

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文化,但是文化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做出来的,要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公司的人身上,体现在公司的各种制度上。

很可惜,我看不到这一点。

我在公司快四年半了,可以说公司的确给我了很多机会,给予我很多锻炼,但是,没有给予我教育,尤其,没有给予我文化。

心中不免凄凄焉!。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关于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战略思考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关于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战略思考

从 科 学 管 理 到 文 化 管 理
文 化 多元 化 等 要 素 直 接 影 响 着 图 书 馆 的 经 营 与 运 行; 二 是信 息环 境 特 别 是 信 息 技 术 的快 速 发 展 总 是
敏感 地 作用 于 图书 馆 的业务 乃 至 图书 馆事 业 的诸 方 面, 形成 巨大 的管理 冲击 力 ; 三是 出版 发 行 、 媒体 、 网 络、 社 会文 化机 构 、 信 息服务 部 门 等利 益 相关 者 。现 实 早 已证 明 , 社 会 环境 、 技术 环 境与 利 益 相关 者 对 图 书馆 管理 的挑 战是 全 方 位 的 , 挑 战 与 机 遇 并 存 。挑 战促使 图 书 馆 发 生 范 式 转 变 。R. D . S t u e a r t和 B .
44
战; 法 律 问题 的挑 战 ; 融资服务的挑战 ; 职 工 安 置 的 挑战; 伦 理 与价值 的挑 战 ; 协作、 合 作 与全 球 化 的挑
战[ 3 ] 。无 论怎 样列 举这 些挑 战 , 究 其来 源 , 主要 有 三 个方 面 : 一是 经 济 和社 会 环 境 的 变 化 , 经济全球化 、
图 书 馆 与 图 书 馆 事 业
。 u 年
从 科 学 管 理 到 文 化 管 理
— —
关 于 图书馆 组 织 文 化 的 战 略 思考
口 柯 平
摘要 随 着管理从 科 学 管理 到文 化 管理 的发展 , 组 织 文化 成 为 图书馆 管理 的核 心 问题 之 一 。
从战 略上 , 加 强 图书馆 组 织文化 建 设 , 对 于图 书馆 管理和 图书馆 发展 具 有 十分 重 要 的 意义 。该 文
靠科 学 的制 度 体 系 实 现 高 效 率 。“ 发端 于 2 0世 纪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第一节: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第一次飞跃
➢ 1911年美国管理学界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面世,标志着企业管理结束了漫长的经验管 理阶段,迈入了划时代的科学管理新阶段
➢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要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 中心;工作定额;能力和工作适应;标准化;差 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专业化。
战略管理
• 美国无线电公司是最早开发和生产电视机的厂家, 堪称电子领域的先锋和开拓者,仅电视机方面的技 术专利就给公司带来了巨额财富。
• 在1965年以前,无线电公司的电视机在电视机市场 上一直处于领先优势,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及时开拓 新事业,创新停滞,于1985年月被美国通用电器公 司兼并。
• 1968年,海尔梅尔就意识到,液晶显示将是未来电视机的 主流,但作为彩色电视机显像管先驱的美国无线电公司, 却固守自己的阵地沾沾自喜,对未来市场缺乏远见,不肯 加大对液晶显示器研发的投资力度,从而失去了一次利用 重大创新去占领新市场的绝好机会。
实践证明,科学管理是医治经验管理的良方, 是依法治企的根本保证,是企业管理走向科 学化、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台阶。 学习借鉴科学管理,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 1. 一是只见诸讲话、报告不见诸行动,口头 上科学管理、实际上经验办事; 2. 二是不考虑国情和本企业实际,完全照搬。
第二节: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力得到迅速提 高,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人逐步解决了温饱 问题,赚钱不再成为他们劳动的唯一需要, 经济人假设陷入了困境,工人的劳动士气 低落重新困扰着企业主。
科学管理的优缺点
富士康
脑力劳动比重的增加与“外部控制”方式的局 限
• 20多年来科技革命的兴起,脑力劳动在劳动构成中含量日 益提高,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
1769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在英国 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在英国 诞生,意味着人类迈上了走向工业社会的步伐。 诞生,意味着人类迈上了走向工业社会的步伐。 此后一个半世纪的漫漫岁月里早期企业家们普 遍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 遍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再加上简单的分析和 计算来指挥下属、运作企业。 计算来指挥下属、运作企业。 1911年工程师出身的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出版了 年工程师出身的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出版了 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 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企业管 理迈上了科学管理的新阶段。 理迈上了科学管理的新阶段。这一管理理论使 企业管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很快在欧美推广。 企业管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很快在欧美推广。 以福特汽车厂的流水线生产为标志, 以福特汽车厂的流水线生产为标志,科学管理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从行为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
温饱问题的解决与“经济人”假设的局限; 温饱问题的解决与“经济人”假设的局限; 脑力劳动比重的增加与“外部控制” 脑力劳动比重的增加与“外部控制”方式的局 限; 服务致胜时代的到来与“理性管理”的没落, 服务致胜时代的到来与“理性管理”的没落, 使管理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有机结合, 使管理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有机结合, 正是文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正是文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战略管理的崛起与企业理念的导航功能; 战略管理的崛起与企业理念的导航功能; 分权管理与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企业价值观的凝 聚作用进一步加强; 聚作用进一步加强; 网络经济的兴起与虚拟企业的运作。 网络经济的兴起与虚拟企业的运作。
文化管理的特点
以人为中心(包含内部员工与外部用户) 以人为中心(包含内部员工与外部用户)进行 管理; 管理; 下功夫培育共同价值观; 下功夫培育共同价值观; 企业制度与共同价值观的协调一致; 企业制度与共同价值观的协调一致; 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到观念层; 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到观念层; 实行“育才型” 服务型)领导; 实行“育才型”(服务型)领导; 建立学习型组织( 其核心是“五项修炼” 建立学习型组织( 其核心是“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 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软管理与硬管理巧妙结合。 软管理与硬管理巧妙结合。

从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之中小学班级管理实践取向

从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之中小学班级管理实践取向

发, 根 据 学 校 或班 级 所 制订 的规 章制 度 或 规 范 并 以 此 作 不 衡 量 的 准 则 ,而 对 学 生 行 为 加 以直 接 的评
学 生 的错 误 实践 行 为 的归 因分析 和 个 案 调查 , 导 致 处 理学 生 管 理 的突 发 事件 时 常 常 以偏 概 全 、 墨守 成
班级 是 学 校 机构 最基 层 的教 育 单 位 , 班 级 管理
是 学 校管 理最 基本 的教 育 事务 。“ 以人 为 本 ” 是 学校
实践取向 , 对 学 生 的行 为 意 念 和实 践 行 动具 有 引导 和 规 范 的作 用 , 尤 其是 对 那 些 问题 型 学 生 的错 误 实 践 行 为 习惯 的督 导 和矫 正会 起 到 明显 的效 果 , 但 对
包兵兵 : 从科学管理走 向文化管理 之 中小学班级管理实践取 向
・ 2 5・
3 . 注重 班级 管 理 效 果 的 表 层 性 生成 , 忽 视 学 生 个体 生命 的 自 由发 展 有 效 的 班 级 管 理 是 以学 生 自律 意 识 的 良好 培
“ 尊重 学 生 的权 利 和人 格 ,关 注 学 生 的生 活 学 习 和

2 4・
《 教学 与管 理》2 0 1 5年 8月 1日
从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之中小学班级管理实践取向 术
包兵 兵
( 铜仁幼J L N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研 处 , 贵州铜仁 , 5 5 4 3 0 0 )

要 中小学班级 的科 学管理 注重班级管理制度的体 系化建设 而忽视 学校 管理文化 的 内涵建构 ;注重班级管理行 为的标准化评 判而忽视 学生行为意念的归 因分析 ; 注重班级管理效 果的表层性 生成而忽视 学生个体生命的 自 由发展 。 从“ 科学管理 ” 走向“ 文化 管理” 是 中小学班级 管理 实践取 向的时代转换 。 转 变班主任 的主体角色 . 引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技术机构内部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技术机构内部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久 的激 励作 用 。 四 、 织 文化 的 主 要 构 成 及 影 组
构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但是 , 依靠
规章制度的重奖重罚和严格 的外部 监督来保障优质的服务只能是治标
不治本 。

技 术 机 构 内 部 管 理 的 现 状
及 存在 的 问题
等 方 面 的管 理 。 因此 , 术机 构 必 须 技
优质的服务要成为组织 的一种 理念 ,成为职工的一种自觉行为, 它
价值观念和行 为准则是作为一个群
体心 理 定 势及 氛 围存 在 于 组 织 员 工 中 的 . 组 织 文化 的影 响下 , 工 会 在 员 自觉 地 按 组织 的共 同价 值 观 念 和 行 为 准则 工 作 、 习 、 活 . 种 作 用 学 生 这
织 目 标 时 应
使 组 织 目 标 包 含 大 多 数 组 织 成 员 的 个 人 目标 , 由 于 组 织 目 标 与个 人 目标 的 一致 性 .组 织 利 益 和
计 量 论 坛
体 。其 核 心 主 体 是 组 织 的 目标 、 哲
前 途 紧 密 地 联 系在一 起 。
学、 精神 、 道德 、 风气 、 旨, 宗 其中 , 组 织精神是群体价值观的主要部分。
组 织 文 化 所 包 含 的 共 同理 想 、
四 是 激 励 作
用 。在设 立 组
时代 , 文化管理是技术机构管理唯一
适用 的管 理模式 。
随着技术机构 的发展 。职工队伍的
文 化 层 次迅 速 提 高 ,技 术 知 识 型 员 工 的 比例 逐 步增 加 。员 工 除 了希 望
综上所述 。 我们可以得 出 。 从科
学管 理 到 文 化 管 理 是 技 术 机 构 管 理

谈谈图书馆管理的两次飞跃: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科学管理到

谈谈图书馆管理的两次飞跃: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科学管理到
关键词 : 图 书馆 ; 科 学; 文化 ; 管 理
经验管理指凭借个人经验分 析成功 的管 理案例为 主 的方 法来进 行 的管理 。科学管理 即科学 , 不是 单凭经验 的方 法, 与每 个人很 好协调 在 起, 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 率 , 获得最 高产量 , 实现 最大的富裕 。文化 管 理就是从文化 的高度来管理组织 , 以文化为基础 , 强 调人的能动作 用 , 强 调 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 , 管理的重点在于人 的思 想和观念。我校 图书馆 的管理就经历 了一个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 到文化管理的过程。 我校 图书馆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产生 的主要 问题 1 . 图书数量少 , 半开架及 手工借 阅造成 图书借 阅率 、 流通率低 。我 院升本 以前 , 图书馆普遍使用半开架 式借阅 , 学生不 能 自主取书 阅读 , 主 动选择性不如全开架。 2 . 以教师为本位 , 忽略了学生 的主体 地位。有些教 师在借 书中以 自 我为 中心 , 缺乏人文素养 , 忽略了学生借书 中的感受 , 造成言语 冲突。这 些 问题严重影响 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造成效率低下 。 3 . 信息闭塞 , 没有电子 阅览室。学生 平时 的业余 活动就 是读 书、 锻 炼、 缺少 丰富 的娱乐文化活动。 4 . 缺少 以图 书为 中心 的文 化 活 动、 图 书 文化 气 氛 及 图 书馆 文 化
作 中和学生发生冲突 , 主要就是因为双方站在各 自角度 , 没有换位 思考 , 双方都缺乏应有的冷静 , 造成 不必要 的麻烦 。这时 , 教 师如果 先尊重 学 生, 站在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立场 上, 慢慢 的矛盾也就化解 了。 3 . 之所 以 2 0 0 0年之前没有电子 阅览 室 , 主要是 1 9 9 7年互联 网逐渐 大范 围在 中国扩散之前 , 领导 者的超前 意识 、 科 学管理 和科 学决策没 有

管理的发展趋势

管理的发展趋势

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管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从“硬件”管理到“软件”管理;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从技术导向到顾客导向。

[关键词]管理发展趋势当人类跨入21世纪以后,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转变管理发展趋势的一个主要体现是管理的内部对象从以人、财、物等“硬件”为重点,转变到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为重点。

企业在未来的活动中面临的共同挑战,就是对所需要知识的界定、积累、生产、共享以及管理。

“学习型组织”才能在迅速变化、激烈竞争中保持不败,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在这种学习型组织中,人们追求心理的满足与自我实现,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相互反省求真,勇于挑战极限及过去的成功模式,从而领悟工作的真实意义。

在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为重点的管理中,应着重建设一些新的概念性原则:对话式工作、对等联网、整合过程、人类时间以及动态团队等,这些概念性的原则应该帮助管理人员运用大脑中经营企业所需知识的绝大部分。

1.对话式工作原则。

而在“软件”管理下,把工作看成是富有意义和创造性的对话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将要做什么的构想,做好这些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以及这些构想和知识与自然因素的连续对话,最后产生创造性的结果。

2.对等联网原则。

是把技术、信息和人员组成一个对等的网络,通过网络就可以在每一个结点直接与其他任何结点交流,而不需要通过等级制度交流。

3.整合过程原则。

要求人们不仅在组织内部,而且在组织外部与关键的人员、部门及组织始终保持有效的联系,以便整合各种资源来获得知识。

4.人类时间原则。

人类时间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时钟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相互分离的,而人类时间的过去、未来和现在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

对于公司来说,能力是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而知识和经验随我们一起从过去流动到现在,并继续流动到未来,它们是公司可以连续利用的资源。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收藏、传播和挖掘知识的重要使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显露出一些不足,包括资源利用效率低、服务体验差、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图书馆管理模式亟待创新和升级。

研究图书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探讨基于文化管理的创新模式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图书馆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关系,探讨创新管理模式的可能性,为图书馆管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过程中涌现出的创新模式和管理思路,分析其在图书馆管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图书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理解,还可以为图书馆管理者提供创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图书馆管理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实现图书馆的多元化发展和文化价值的最大化。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挖掘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之处,为图书馆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3 研究意义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发展对于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变革和发展,图书馆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图书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与当代文化需求相结合,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通过深入研究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模式和实践经验,可以为图书馆事业的变革与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社会构建开放、包容、共享的文化环境,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与文化事业的繁荣。

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模式探析

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模式探析

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模式探析图书馆是一座城市文化的殿堂,也是知识的宝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管理也在不断创新与变革。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因此图书馆管理逐渐向文化管理转变。

本文将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模式进行探析,希望能够为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传统图书馆科学管理的特点1. 专业化管理传统图书馆科学管理模式以专业化管理为主要特点,图书馆管理者主要是通过图书馆学等专业知识进行管理,注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整理、分类、编目和检索工作,以及图书馆的运行和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2. 以读者为中心传统图书馆科学管理模式注重以读者为中心,关注读者的需求,通过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举办各种活动等方式,提高读者的满意度,满足读者的需求。

3. 文化服务功能弱化传统图书馆科学管理模式下,文化服务的功能相对较弱,主要以信息资源的整理和服务为主,对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较为薄弱。

二、图书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图书馆不再只是传统的图书资料服务机构,而是转变为文化服务中心,强调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除了传统的图书借阅、阅读服务外,还要开展文化产品的展示、文化活动的组织等工作。

2. 多元化服务图书馆管理从单一的信息资源服务向文化服务拓展,多元化服务是图书馆管理不断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图书馆不仅提供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还开展文化艺术展览、文化讲座、文化体验活动等,丰富了文化服务的形式,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3. 创新管理模式图书馆管理不断在服务内容和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可以引进市场化管理思想,提高对文化产品的市场开发和营销能力;引进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等。

三、图书馆管理向文化管理的创新模式1. 文化创意服务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中心,应该注重文化创意服务。

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模式探析

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模式探析

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模式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变革。

从过去的“科学管理”到现在的“文化管理”,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逐渐从以人为本的理念中转变出来。

本文将从科学管理模式和文化管理模式两个方面入手,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模式进行探析。

科学管理模式是二十世纪早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它主要强调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图书馆领域,科学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管理模式下的图书采购是以数量为主导的,重视图书的数量和品种。

在早期的图书馆中,采购图书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藏书的数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这种管理模式下,图书的质量和读者的需求并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科学管理模式下的图书流通是以目录卡片为主要手段的,读者对图书的查询和借阅都需要通过目录卡片进行。

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可以提高图书流通的效率和速度,但也给读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比如,读者需要不断地翻阅目录卡片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而且图书的查询和借阅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科学管理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主要以书籍为中心,重点关注图书的存储和管理,而忽略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这种管理模式下,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是“为图书服务”,而不是“为读者服务”。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科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图书馆发展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尝试文化管理模式。

首先,文化管理模式下的图书采购更注重图书的品质和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会根据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精心挑选适合读者阅读的好书,而不是以图书的数量为主导。

其次,文化管理模式下的图书流通更注重读者体验和服务质量。

图书馆会通过图书馆管理软件、智能自助借书机等高科技手段,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提升读者的借阅效率和体验。

第三,文化管理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主要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需求和服务质量。

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

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

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一、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概述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是一种科学化管理方法,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文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减轻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能够使企业在管理上趋于规范、系统和有序,使企业在经营上走上正轨,使企业在文化建设上稳步前行,形成一种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文化。

二、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的重要意义1、提高管理效率。

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能够规范企业物质流程与信息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使企业能够更加规范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减轻管理负担。

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让企业管理更加有效,让企业员工在严密的管理下参与工作更有积极性,减轻了管理负担,提升了企业管理效率。

3、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能够使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让企业更加高效的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建立企业特色文化。

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定位、企业文化理念、企业价值观,建立适合企业特色的管理文化,让企业管理走向规范、有序,并对企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的关键要素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定位,确立企业的经营目标,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企业的管理活动,提高管理效率。

2、树立健康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以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倡导积极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协作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引入科学的管理工具。

引入先进的管理工具和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

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5、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企业要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让管理人才具备专业化的管理知识与技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四、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的实施步骤1、明确管理目标。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市场需求,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确定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的实施路径。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_关于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战略思考_柯平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_关于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战略思考_柯平

著 从20 世 纪80 年 代 的 “图 书 馆 科 学 管 理 ”过 渡 到90 年代以来等同 于 科 学 管 理 的 “图 书 馆 管 理”,而 管 理
实践上逐步讲 “科 学”并 具 体 到 制 度 管 理、质 量 管 理
等等。


如果跟踪管理 学 理 论 前 沿 就 会 发 现,科 学 管 理
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关于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战略思考
□柯 平
摘要 随着管理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发展,组织文化 成为图书馆管理的 核心 问 题之 一。 从战略上,加强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对于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 发 展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 意 义。 该 文 探讨了图书馆组织文化的 概 念,揭 示 了 图 书 馆 科 学 管 理 的 局 限 性 以 及 图 书 馆 管 理 面 临 的 挑 战。 最后,作者就我国图书馆进行组织文化建设提出了策略和建议,指出 当前 图书馆 组织 文 化 建 设 应 将重点放在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上。
1 管 理 大 趋 势 在图书馆管理 的 所 有 著 作 和 教 科 书 中,无 一 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地将科学管 理 作 为 图 书 馆 管 理 的 理 论 基 础,并 大
量应用科学管 理 的 理 论 与 方 法,形 成 国 内 外 各 式 各
样 图 书 馆 管 理 理 念 、模 式 与 实 践 ,以 致 于 学 院 派 的 论
学 两 大 流 派 ,前 者 与 着 眼 于 加 快 生 产 速 度 ,降 低 成 本
和 提 高 效 率 的 科 学 管 理 不 同 ,更 注 重 经 营 方 针 、目 标
的确定,以提高 效 果;后 者 重 视 人 的 积 极 因 素,把 人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第一节: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第一次飞跃
➢ 1911年美国管理学界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面世,标志着企业管理结束了漫长的经验管 理阶段,迈入了划时代的科学管理新阶段
➢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要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 中心;工作定额;能力和工作适应;标准化;差 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专业化。
企业制度与共同价值观协调一致
• 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员工来讲是外加的行 为规范,它与内在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群体价值观是否一致,可以说明企业家是 否真正确立了文化管理观念
• 存在决定意识,不同的制度强化不同的价 值观。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强化“平庸” 和“懒汉”的价值观,按劳取酬的分配制 度强化“进取”和“劳动”的价值观,真 是泾渭分明。
第三节 文化管理的特点和标志
• 根据中外许多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我们认为可 以列出下面几个判别标准
1. 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 2. 下功夫培育共同价值观 3. 企业制度与共同价值观协调一致 4. 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到观念层 5. 实行育才型领导 6. 建立学习型组织 7. 软管理与硬管理结合
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
集团公司下设22家子(分)公司,其中包括两家上市公司
• 优质、高效、拼搏、创新、敬业、诚信
• 双汇集团的六项决定:
• 1、强化源头控制。执行生猪头头检验,原辅料强 化批批检查。
• 2、成立双汇集团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监督企业 各个环节。
• 3、建立双汇集团食品安全奖励基金,每年“3·15” 做总评。
经验管理
1769-1910 人治 直线式
外部控制 师傅型
物 经济人 外激为主 行为 非理性
科学管理
1911-1980 法治 职能式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xx年xx月xx日•科学管理理论•文化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文化管理的实践与挑战目•结论与展望录0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企业管理面临着工人工作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昂等问题。

工业革命背景泰勒是美国著名的工程师和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通过观察和分析工人的工作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泰勒与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起源1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23通过分析工人的工作过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

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根据工人的性格、能力、兴趣等因素,挑选适合的工人进行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挑选和培训优秀工人通过奖励、晋升等方式激励工人,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激励工人03促进企业发展科学管理理论为企业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有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促进长期发展。

科学管理的应用与影响01应用范围广泛科学管理理论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等。

02提高生产效率科学管理理论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2文化管理理论起源背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逐渐认识到文化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文化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起源时间文化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与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起源地点文化管理理论起源于美国,但迅速传播到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文化管理的起源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文化管理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而不是被简单地视为实现目标的工具。

尊重人信任人强调价值观鼓励创新在文化管理中,管理者应该信任员工,并鼓励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

文化管理强调组织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应该贯穿于组织的各个层面。

文化管理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以推动组织的发展。

文化管理的应用与影响文化管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和非营利组织管理等领域。

应用领域通过培养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文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图书馆已经不再只是供给读者阅读书籍的场所,而是逐渐转变为提供文化服务和传播文化的场所。

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也经历了由图书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本文将从管理方式和服务内容两方面解析这种变化并探讨其创新性。

一、管理方式的变化图书馆科学管理是在20世纪的管理学讨论中逐渐形成的管理思想,其主要特点是强调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

在实践中,也就是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图书馆的正常运转。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图书馆的功能被限制在了几个传统的方面,如借还书等,而更多的文化服务并未被发挥。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和关注也随之提高,图书馆在面对这种变化时,转向了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强调的是创新、人性和感性的管理思想,突出了服务和体验的重要性。

在管理方式方面,文化管理将规范化和人性化结合,注重员工情感的体验和总体服务质量的提升,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例如,图书馆会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服务方案,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等。

二、服务内容的变化在图书馆科学管理模式下,图书馆的服务焦点是以借还书为主,主要提供读者的信息检索、图书馆藏管理等传统服务。

但是,在文化消费需求态度的影响下,图书馆不仅需要发挥传统服务的作用,更需要在文化活动、文化教育和文化创意方面进行创新和探索,为读者提供更广泛的文化服务和体验。

在文化管理模式下,图书馆的服务内容逐渐注重文化创意和品位,更加注重读者体验和联动性服务。

例如,图书馆不仅提供文化展览、文化讲座等文化活动,还会到社区、学校等不同场合开展文化推广活动,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

此外,还有许多图书馆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文化艺术的交流平台,展示当地文化艺术成果,组织创意编写文化创意读书、文化创意实践等活动,让读者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文化创意和文化艺术。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科学管理是20世纪初期以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为代表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图书馆在这一时期开始引入科学管理的理念,强调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图书馆开始注重对流程、工具和资源的科学分析和管理,以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随着社会和人们需求的变化,科学管理逐渐暴露出一些局限性。

科学管理注重效率和数量指标,忽视了图书馆的社会文化角色和多元化需求。

在人文关怀和社区参与方面,科学管理的方法显得不足。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图书馆逐渐开始引入文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文化管理强调图书馆作为文化机构的特殊性和社会责任,注重连接用户、实现共享和传播文化。

图书馆在文化管理中开始注重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服务,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文化管理强调图书馆作为社区的文化中心的角色,更加注重社区参与和社会责任。

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展览,开展社区服务和文化推广,促进社会交流和文化传承。

图书馆成为了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居民更好地融入社会。

文化管理还注重图书馆的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

图书馆在文化管理中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和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通过不断更新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学习和研究需求。

文化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图书馆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支持文化管理的实施。

图书馆在推行文化管理时还需要面对经费和资源的限制,需要寻找更多的支持和合作机会。

图书馆管理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用户需求变化的需要。

文化管理强调图书馆的社会文化角色和个性化服务,注重社区参与和学术创新。

文化管理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图书馆在实践中寻找解决办法。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创新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图书馆不再只是一个资料供应的场所,而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化场所。

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单一的科学管理模式向文化管理模式转变。

传统的图书馆科学管理模式侧重于管理流程、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

它的特点是重视规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科学管理原则,有计划、有条理、有规律地运行图书馆事业。

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能够提高效率,但却容易忽略馆员的个人素质和文化内涵,让馆员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意识。

因此,近年来图书馆管理开始转向文化管理模式。

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注重培养人的素质和文化内涵,提高馆员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意识。

文化管理还强调对馆内文化环境的营造和提升,让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这种管理模式不再强调单纯的效率,而是更注重地融入文化内涵,重视馆员和读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素质,让图书馆成为一个人们喜欢去的文化场所。

图书馆的文化管理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建设创新传统的图书馆科学管理模式中,图书馆只是一个供应资料的场所,读者进入图书馆也仅仅是为了获得资料。

但是,在文化管理模式下,图书馆不仅仅要满足读者获取知识的需求,同时也要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

图书馆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文化讲座等等,让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在文化方面进行丰富的体验。

二、管理机制创新图书馆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

在传统的科学管理模式中,馆员的工作主要依靠规章制度,但在文化管理模式下,人们更注重的是馆员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

馆员不仅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达到高效率,还必须注重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创新的管理机制可以提高馆员个人素质,也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

传统的科学管理模式中,图书馆为了节约成本,就可能会降低环境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导致环境较为单调、拘谨。

相反,在文化管理模式下,图书馆会更加注重读者的舒适感,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作者:柯平来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年第03期摘要:随着管理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发展,组织文化成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从战略上,加强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对于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文探讨了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概念,揭示了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局限性以及图书馆管理面临的挑战。

最后,作者就我国图书馆进行组织文化建设提出了策略和建议,指出当前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应将重点放在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上。

关键词:图书馆组织文化科学管理文化管理图书馆管理2003年美国《图书馆管理》曾连续刊登B.L.Mauriee的《管理沉思》系列文章,指出图书馆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近十年来,许多问题仍难以解决,使图书馆管理发展遇到了一个瓶颈。

本文借鉴管理学理论,讨论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路向,指出图书馆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对策建议。

1管理大趋势在图书馆管理的所有著作和教科书中,无一例外地将科学管理作为图书馆管理的理论基础,并大量应用科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形成国内外各式各样图书馆管理理念、模式与实践,以致于学院派的论著从20世纪80年代的“图书馆科学管理”过渡到90年代以来等同于科学管理的“图书馆管理”,而管理实践上逐步讲“科学”并具体到制度管理、质量管理等等。

如果跟踪管理学理论前沿就会发现,科学管理原理一直是管理学的支柱,作为现代管理的标志,促进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化,是管理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功不可没;然而,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以及环境引发的管理问题复杂化,科学管理局限性愈加突出并被学界普遍认识,于是产生了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两大流派,前者与着眼于加快生产速度,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科学管理不同,更注重经营方针、目标的确定,以提高效果;后者重视人的积极因素,把人看作管理的主体,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系教授张德认为,纵观世界企业管理的整个历史,可以看到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1769—1910)、科学管理(1911—1980)、文化管理(1981-)三个阶段,其总体趋势是管理的软化。

经验管理的特点是主要经营者靠个人的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而科学管理主要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率。

“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60-70年代的行为科学,力图纠正和补充科学管理的缺陷和不足,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理论正是这种努力的最新成果。

企业文化理论完整地提出了与科学管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成为世界管理的大趋势。

由科学管理过渡到文化管理,不是哪个学派的主观臆断,而是科学管理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集中表现,是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图书馆管理的趋势看组织文化的战略重要性进入21世纪以来,图书馆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P.L.Ward将这些挑战概括为技术变化的挑战;责任、行为和质量管理的挑战;领导关系的挑战;法律问题的挑战;融资服务的挑战;职工安置的挑战;伦理与价值的挑战;协作、合作与全球化的挑战。

无论怎样列举这些挑战,究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要素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经营与运行;二是信息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总是敏感地作用于图书馆的业务乃至图书馆事业的诸方面,形成巨大的管理冲击力;三是出版发行、媒体、网络、社会文化机构、信息服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

现实早已证明,社会环境、技术环境与利益相关者对图书馆管理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挑战促使图书馆发生范式转变。

R.D.Stueart和B,B.Moran将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组织的范式转变描述为:在资源取向上,由自己拥有单一馆藏向虚拟多媒体馆藏转变;在服务取向上,由仓库型向超市型转变;在用户取向上,由等待用户、员工授权向促进使用、用户授权转变。

基于这些描述,图书馆管理总的趋势是:从硬件管理到软件管理;从资源管理到服务管理;从业务层面的管理到战略层面的管理;从流程管理到应用新技术管理;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Thomas W.Shaughnessy曾强调:为什么图书馆管理者关心组织文化如此重要,在几个可能提供的答案中,最好的答案是,除非组织共有的价值、规范、信念等明确集中在所服务的对象,否则,很难提供不断的优质服务和形成稳定的服务声誉。

其次,掌握和改变图书馆文化是一种新的方法和现代技术成功采用的前提。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是部门因素而不是教育水平和对计算机的期望等因素与技术接受更加密切相关。

换句话说,图书馆内部的部门文化比原来设想的要更有意义得多。

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管理大趋势下图书馆管理的必然趋势,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学界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管理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我国图书馆管理从整体上看,与国外相比还比较落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硬件建设突飞猛进,在馆舍、设施设备、技术等许多方面已接近或超越国外先进水平,经费与人力资源差距也逐渐缩小,但在软件建设与管理方面一直薄弱,在服务营销、法规标准、统计与绩效管理、职业认证、战略规划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组织文化建设还没有成为图书馆界的强烈意识与普遍行动。

因此,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图书馆业务与管理的迫切需要,必须引起图书馆界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图书馆组织文化,将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写入图书馆战略规划,并提到图书馆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

3图书馆组织文化内涵及对图书馆发展的战略意义3.1图书馆组织文化的界定组织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概念,国外关于组织文化的定义就有160多种。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或称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日比较管理学研究。

美国学者发现,美国企业管理过分重视物、重视制度和组织结构,应转而重视人、重视企业广大员工,1981年,斯坦福大学帕斯卡尔和哈佛大学阿索斯西教授的《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引述彼德·德鲁克的见解,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还应是一种文化,即有其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工具和语言的一种文化,还提出“7S管理模式”,并比较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和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认为美国管理人员过于重视策略、结构和制度三个“硬”S,而对其余四个“软”S认识不足,因此指出“美国人的敌人,不是日本人和德国人,而是我们企业管理…文化‟的局限性”。

图书馆学界对于文化的兴趣比管理学界更晚一些。

而笔者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篇名检索,1989年才有一篇《论图书馆文化》(王胜祥,《黑龙江图书馆》第3期)被收录,1989—2012年共有相关论文800篇,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89—2000年12年仅有86篇,而2001—2012年12年则有714篇。

1996年以前每年不超过10篇,此后也一直未超过年15篇,至2001年才达到19篇,2004年达到44篇,此后数量较大增长,2005年52篇,2006年72篇,2007年74篇,2008年81篇,2009年79篇,2010年90篇,2011年78篇,2012年不完全统计有82篇,文献增长情况说明图书馆文化研究近几年才开始升温。

至于对图书馆文化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

据胡芳的综述,关于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就有十种观点。

考察已有的研究,我国关于图书馆文化的理解与探索是沿着两种价值取向和研究路向进行的。

一种是伴随着“文化热”,从广义文化的视角,将文化学说应用于图书馆学,将图书馆视为一种文化,如王惠君和苟昌荣的《图书馆文化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柯平和闫慧的“由图书馆现象所凝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图书馆文化”,源于国内外关于图书馆文化特性的理论,与阅读文化、信息文化等相关联。

另一种是基于管理学的企业文化理论,从狭义的文化视角分析研究图书馆作为组织的文化,如王世伟的研究和贺子岳的研究等。

从当前图书馆建设需要以及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理论需要出发,从组织文化的视角加强图书馆组织文化研究,既有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的战略意义,又有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对组织文化泛化的理解或者狭义的理解都是无益的,套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到图书馆组织中,易于牵强附会寻找对应,而将组织文化仅仅界定为价值观体系又难以反映图书馆的组织特点。

介于两者之间,我们可以将图书馆组织文化界定为作为一个组织所建立的行为规范以及图书馆全体成员所表现出的信念与价值观,前者是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外显或外在层面,后者是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内隐或核心层面。

3.2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当前,我国图书馆进行组织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可归纳为以下方面:其一,弥补科学管理的缺陷,超越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管理层次和水平。

组织文化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既摒弃了经验管理“人治”的窒碍,也避免了科学管理“法治”的弊端,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我国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不讲科学,只讲经验,特别是依赖馆长个人的作用,加上馆长的频繁更替,使得一些图书馆至今仍处于经验管理和“人治”状态。

当大多数图书馆引入并实施科学管理过程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实行定量管理后常常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实施责任制以后导致责权利的不统一;引入末位淘汰制让员工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直接影响工作;过份地对员工实行惩罚管理不仅达不到目的,还起到了反作用,甚至有的图书馆实施责任连坐制相当于一人过失“诛连”同部组,管理的负作用愈加显著。

只有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强化组织文化建设,实现财务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管理与战略管理和组织文化的协同,才能彻底改变分散管理和管理落后局面,提高管理的整体层次和水平。

其二,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成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效率。

在图书馆界服务“以用户为中心”导向的同时,管理上受人本管理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成为图书馆管理研究的热点。

有人将近几年的知识管理、战略管理与人本管理并称为图书馆管理新的“三驾马车”。

从理论看,当代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发展开始形成三大层面:一是业务管理,包括馆藏资源管理、服务管理、财务管理、统计评估、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是图书馆基本要素的管理,是图书馆运行的基础,这一层面管理的特征在于基本层面和微观的管理;二是人力资源与创新管理,除人力资源、职业认证等外,不断引入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实现管理创新,如知识管理、危机管理等,这一层面管理的特征在于中高层面和中观的管理;三是战略管理与文化管理,战略规划、组织文化建设是其核心内容,这一层面管理的特征在于组织高层的管理和面向发展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