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王” 一位被历史存封的抗清苗族英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利王” 一位被历史存封的抗清苗族英雄
来源:黔东南人民网2013-11-19 09:36
在距台江县城东南面15公里远的大红寨,坐落在一个封闭式的山湾里,四面群山环抱,村旁寨中古树参天,苍翠欲滴,风景幽美。

三条小溪穿寨潺潺流淌,汇于寨脚的风雨桥,清澈透底,又蜿蜒向北缓缓注入翁你河。

就是这样的一个静美的山寨里,300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位抗清苗族英雄——包利王的故事。

然而,翻开台江县1994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台江县志》,里面没有提及和记载包利王这号英雄人物。

为此,笔者走访了台江县史志办的张志发先生,他说,在新编的《台江县志》中将把这位抗清英雄包利王大篇目的涂上浓浓的精彩的一笔......
今年春季的一天,我来到了这个心仪已久的山寨,也有幸“拜祭”了这位当年叱咤一时的苗族英雄。

包利,男,台江县台拱镇大红寨人,是清雍正十三年苗族起义领袖,人称包利王,生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农历五月五日。

包利自幼习武,生性刚烈,武艺高强,交游甚广。

常出入于贵州清江、古州、丹江、台拱各苗寨传授武艺。

他不仅拳术高超,而且马技和箭术都十分精湛,他骑一匹白斑马能从木桩上飞驰,射箭能在500米以外,箭箭命中目标,因而扬名“苗疆”。

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包利与古州八妹寨红银等以苗王出世相号召,在古州高表召集古州、清江、台拱等地苗民万余人歃血“议榔”,公推包利为苗王,举行起义。

义军进击古州,古州镇总兵韩勋事先闻讯,带重兵至王岭讯阻击,义军被迫退回高表。

遂此上清江鸡摆尾建据点,并分两路抗击清军。

一路由红银率领进攻清江厅;一路由包利亲自率领进击
台拱清军,先取台拱厅属方召汛,截断台拱援清江通道,败清军于莲花屯,清将郭占乾以下两千人被围歼,义军声势大振,顿增至两万余人,一举攻下台拱厅城。

官军退避镇远,义军以鸡摆尾、挖拜、台雄为据点,分类进击清军。

并乘势攻取旧州、余庆、八寨、丹江、青溪、思州等厅城,威镇京城。

雍正命湖广总督张广泗总理苗疆事务,升任七省经略,率湘、黔、粤、湖广、川、滇七省清军至台拱镇压。

义军退避交上、汪江、交工、南宫等地,潜至牛皮大箐与清军周旋。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张广泗巡视鸡摆尾、控拜、台雄一带军情,侦知包利率主力集结于交上、交工、汪江、南宫一带。

便叫王龙党至台拱面授机宣:“交上一寨,自恃寨大人悍,又逼近牛皮箐,为铺逃之薮。

因分布官兵五路进攻……”初四日,王无党、康世显等率大军由台雄出发,时攻包利的交上大本营。

包利率众奋力反击,清军几攻不下。

初七日,清军发动更大规模的五路进攻,义军拼死力拒,清军纵火烧寨,义军一面扑火,一面战斗,被烧死百余人。

义军撤退又被惊马阻塞,死伤惨重。

包利率余部突围入牛皮大箐,凭借山林与清军周旋。

三月,张广泗部署八面围攻,阻断义军粮道和外援,包利陷于孤军作战,浴血奋战,终因受伤于乌糯箐被康世显俘获。

五月,包利与先后被俘的红银、老能等四十余名首领被解往省城贵阳,包利因伤势过重而半途牺牲,红银、老能等四十余名首领被解往贵阳后也被凌迟处死。

十月,义军余部也先后被清军扑灭,起义失败。

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撼动清庭,迫使清乾隆下诏“永免苗民赋税,苗人诉讼一宜按照苗例”,苗族地方得到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宁。

包利王也因此在苗疆一带扬名。

现红阳寨还存有包利王故居遗址、包利练兵场、被人们说的神乎其神的包利泉、包利的古城门、包利哨、包利墓等。

据该村的老人们说,在包利中途因伤势严重牺牲后,寨人悄悄把他的尸体抬回本寨。


利负伤泄世前,曾对心腹说过:我死了以后你们要把我的身子竖起来埋,面朝我的营哨,就象我活着的一样。

于是寨人按照他的遗嘱,在包利哨下方两百余米处择一龙脉之地,反向竖起埋葬,让其面朝自己的营哨。

2004年4月,寨人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人物,用一块巨大石块作墓碑,上刻“包利王”三个大字以祀。

每逢清明时节,寨人纷纷前往墓地,烧香焚纸,祭奠英灵。

站在包利墓前,我沉思良久。

大红寨很是古老,却又景色秀丽。

寨内自然风景和人文风光新奇独特,2007年开发为台江县重点的民族旅游村寨。

近年来,台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又投资上千万元修建了进村寨、进山旅游公路等设施。

许多有志开发旅游业的投资商也纷至沓来,欲在这里大显身手,大干一场;许多摄影爱好者、探险家、民族文化研究专家纷纷蜂拥而入探究。

这里,不久将成为贵州东线旅游集农业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森林生态、围猎垂钓、体验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探险寻幽、摄影绘画、科研访古为一炉的理想旅游聚集地,是台江新兴生态旅游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姜志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