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合集下载

当代各省市明代进士分布表

当代各省市明代进士分布表

刊)一书中对明代进士在当代各省市的分布状况进行的统计,今刊于此,供同好取用。

明代各科进士人数表届次科年干支一甲二甲三甲其他各科人数统计数备注1洪武四年辛亥3171001201202洪武十八年乙丑3107362472472用会试录人数3洪武二十一年戊辰315799797碑录95人4洪武二十四年辛未3121631315洪武二十七年甲戌33067100100碑录重1人6洪武三十年春丁丑3133525353补2人,不知甲第洪武三十年夏丁丑329296161 7建文二年庚辰33770110110 8永乐二年甲申3933744704709永乐四年丙戌365151219219 10永乐九年辛卯332498484 11永乐十年壬辰33964106106乙未395253351351 12永乐十三年13永乐十六戊戌375172250250年辛丑349149201201 14永乐十九年甲辰34798148148 15永乐二十二年16宣德二年丁未33563101101 17宣德五年庚戌33562100100 18宣德八年癸丑335619999 19正统元年丙辰33562100100 20正统四年己未335619999 21正统七年壬戌35096149149 22正统十年乙丑35097150150 23正统十三戊辰35097150150年24景泰二年辛未37512320120125景泰五年甲戌3129217349349碑录三甲213人26天顺元年丁丑39719429429427天顺四年庚辰35010315615628天顺八年甲申37516924724729成化二年丙戌39825235335330成化五年己丑37516924724731成化八年壬辰378169250250索引三甲170人乙未39520230030032成化十一年33成化十四戊戌3110237350350年辛丑39520029829834成化十七年35成化二十甲辰394203300300年36成化二十丁未3110238351351三年37弘治三年庚戌390205298298 38弘治六年癸丑390205298298 39弘治九年丙辰395200298298己未395202300300 40弘治十二年壬戌395199297297 41弘治十五年乙丑395205303303 42弘治十八年43正德三年戊辰3115231349349 44正德六年辛未3115231349349 45正德九年甲戌3135258396396丁丑3115231349349 46正德十二年47正德十六辛巳3110217330330年48嘉靖二年癸未3142265410410 49嘉靖五年丙戌390208301301 50嘉靖八年己丑39522532332351嘉靖十一年壬辰38023331631652嘉靖十四年乙未39522732532553嘉靖十七年戊戌395222320320碑录缺12人54嘉靖二十年辛丑390205298298碑录三甲201人55嘉靖二十三年甲辰393216312312碑录重4人56嘉靖二十六年丁未39020830130157嘉靖二十九年庚戌39522232032058嘉靖三十二年癸丑3105295403403碑录三甲287人59嘉靖三十五年丙辰390203296296碑录二甲86人60嘉靖三十八年己未38521530330361嘉靖四十壬戌385211299299一年乙丑37731439439462嘉靖四十四年63隆庆二年戊辰377323403403补正10人64隆庆五年辛未37731639639665万历二年甲戌37022629929966万历五年丁丑35724130130167万历八年庚辰357242302302癸未36727134134168万历十一年丙戌367281351351三甲碑275名69万历十四年己丑36727734734770万历十七年壬辰35724430430471万历二十年乙未35724430430472万历二十三年73万历二十戊戌361232296296二甲碑57名六年辛丑35724130130174万历二十九年甲辰35724830830875万历三十二年丁未35723829829876万历三十五年庚戌35724230230277万历三十八年癸丑36727434434478万历四十一年79万历四十丙辰367274344344四年己未36727534534580万历四十七年81天启二年壬戌37732940940982天启五年乙丑35724030030083崇祯元年戊辰36728335335384崇祯四年辛未36727934934985崇祯七年甲戌357242302302补5人86崇祯十年丁丑35724130130187崇祯十三年庚辰357236296296崇祯十三年庚辰263263263赐特用出身88崇祯十六年癸未37831411406402未殿试11人。

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

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

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作者:郭培贵来源:《求是学刊》2015年第06期摘要:进士家族即指五代直系亲属内有两名以上进士的家族,明代270多年间共产生这样的家族2088个,其地理分布十分广泛又很不平衡,尤以浙江、南直最为集中。

一、二、三、四、五、六、七代进士家族分别为311个、1500个、209个、51个、12个、4个和1个,属于这些家族的进士共达4970名,占明代进士总数的20.21%;而真正出自进士家族的进士仅占明代进士总数的11.55%,反映了明代科举制度造成并维持了很高的社会流动率。

一、二、三代进士家族分别占进士家族总数的14.89%、71.84%和10%;说明接近87%的进士家族不能传至三代,96%的进士家族不能超过三代,这也验证了古语所云“富贵不过三代”大致符合实际情况。

明代进士家族发挥政治和社会影响大致在三四十年至二百年之间。

关键词:明代;进士家族;地理及代数分布;特点作者简介:郭培贵,男,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明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代进士群体与政治及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1BZS030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5)06-0144-06考察明代科举制度下所出现的“进士家族”现象,不仅对全面评价明代科举及其所引起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认识明代科举社会的特征,探讨科名富贵之家出现、延续和败落的规律及其对明代政治与社会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学界尚无该论题的专门研究成果,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何为“进士家族”?学界对此尚无统一定义。

为便于对本文论题进行探讨,笔者暂且确定“五代直系亲属内有两名以上进士的家族”即为进士家族,也即五代之内不一定每代都出进士,但至少应有两名以上进士。

之所以如此认定,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理由:一是如五代直系亲属内只有一名进士显然不能撑起“进士家族”的称号,故至少应有两名进士。

明代徽州双籍进士表

明代徽州双籍进士表

附表2明代徽州双籍进士表姓名字号年号及第年份原籍户籍所在地双籍类型任亨泰古雍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休宁襄阳移籍于外郑道同好问洪武二十四年辛未歙县扬州寄籍两淮汪善存初永乐四年丙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杨宁彦谧宣德五年庚戌钱塘歙县移籍徽州吴宁永清宣德五年庚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方贵文本忠正统元年丙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程信彦实正统七年壬戌休宁河间寄籍于外许仕达廷佐正统十年乙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杨宜彦理正统十三年戊辰钱塘歙县移籍徽州程景云时望景泰五年甲戌休宁陕西宁夏卫寄籍于外吴真秉诚天顺元年丁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江弘济本深成化二年丙戌歙县桐城寄籍两淮程敏政克勤成化二年丙戌休宁河间寄籍于外叶亨叔通成化五年己丑休宁闽县寄籍于外吴宪肃清成化八年壬辰歙县钱塘寄籍两浙洪远克毅成化十四年戊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黄华实夫成化十七年辛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吴瀚容之成化二十年甲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程玠文玉成化二十年甲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曹祥应麟成化二十年甲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汪侃仲和成化二十三年丁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汪渊深仲弘治三年庚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程材良用弘治九年丙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汪大章一夔弘治十二年己未休宁贵州普定卫寄籍于外曹深文渊正德三年戊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王宠仲锡正德三年戊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汪玄锡天启正德六年辛未婺源休宁内部寄籍吴继隆栋卿正德九年甲戌歙县休宁寄居两淮林时懋易正德十二年丁丑休宁汝阳寄籍于外鲍说希傅正德十六年辛巳歙县大兴寄籍于外查应兆瑞徵正德十六年辛巳休宁长洲寄籍于外程旦孟明嘉靖二年癸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许琯伯和嘉靖二年癸未歙县当涂寄籍于外查懋光允谦嘉靖五年丙戌休宁长洲(太医院)寄籍于外程烈惟光嘉靖八年己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黄训学古嘉靖八年己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王献芝德仁嘉靖十一年壬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余光晦之嘉靖十一年壬辰祁门江宁移籍于外吴应奎干宿嘉靖十四年乙未休宁钱塘寄籍于外1汪伊汝衡嘉靖十七年戊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查秉彝性甫嘉靖十七年戊戌婺源海宁寄籍于外汪一中正叔嘉靖二十三年甲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江珍民朴嘉靖二十三年甲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查懋昌允言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休宁长洲(太医院)寄籍于外汪道昆伯玉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程嗣功汝懋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郑绮汝文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程金德良嘉靖三十二年癸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方良曙子宾嘉靖三十二年癸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程大宾汝见嘉靖三十五年丙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尹校原学嘉靖三十五年丙辰歙县顺天府锦衣卫寄籍于外程道东震伯嘉靖三十八年己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王天爵子修嘉靖三十八年己未歙县吴县寄籍两淮许国维祯嘉靖四十四年乙丑歙县歙县寄居常州李汝节道亨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嘉定嘉定移籍于外张一桂穉圭隆庆二年戊辰歙县祥符寄籍两淮郭庄子蒞隆庆二年戊辰歙县陕西巩昌卫寄籍于外黄金色鍊之隆庆二年戊辰休宁钱塘寄籍两浙吴自新伯恒隆庆二年戊辰祁门江宁寄籍于外方扬思善隆庆五年辛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曹楼世登隆庆五年辛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罗应鹤德鸣隆庆五年辛未歙县歙县寄居广陵汪彦冲懋中隆庆五年辛未歙县歙县寄籍两浙陈与郊广野万历二年甲戌歙县海宁寄籍于外范涞原易万历二年甲戌休宁休宁寄居海阳余孟麟伯光万历二年甲戌祁门江宁移籍于外江东之长信万历五年丁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朱朝聘希尹万历八年庚辰歙县临清寄籍于外程朝京元直万历十一年癸未休宁浙江西安寄籍两浙汪焕文仲万历十一年癸未休宁嵩县千户所寄籍于外汪道亨汝立万历十一年癸未婺源怀宁寄籍于外程子扶舆万历十四年丙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吴中明知常万历十四年丙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吴应明以诚万历十四年丙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方元彦士美万历十四年丙戌歙县临清寄籍于外洪文衡平仲万历十七年己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黄全初性甫万历十七年己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李先芳茂实万历十七年己丑嘉定嘉定移籍于外方大镇君静万历十七年己丑桐城桐城移籍于外杨武烈承之万历二十年壬辰歙县歙县寄居海阳吴士奇无奇万历二十年壬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李名芳懋才万历二十年壬辰嘉定嘉定移籍于外金忠士元卿万历二十年壬辰休宁宿松寄籍于外吴用先体中万历二十年壬辰休宁桐城寄籍于外张应泰大来万历二十年壬辰婺源泾县寄籍于外程寰伯辅万历二十三年乙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吴一新稚庚万历二十三年乙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汪元功元倩万历二十三年乙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汪承爵仲修万历二十三年乙未歙县山东临清卫寄籍于外冯伟长卿万历二十三年乙未祁门长兴寄籍于外程再伊连叔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休宁鄱阳寄籍于外宋之真子德万历二十六年戊戌婺源六安寄籍于外何如申仲嘉万历二十六年戊戌桐城桐城移籍于外何如宠康侯万历二十六年戊戌桐城桐城移籍于外程希道道南万历二十六年戊戌婺源舒城寄籍于外程子鏊坤舆万历二十九年辛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吴邦相万历二十九年辛丑休宁仁和寄籍于外梅有月如恒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婺源湖广五开卫寄籍于外江世东伯达万历三十二年甲辰歙县歙县寄籍于外程国祥仲若万历三十二年甲辰歙县上元寄籍于外汪有功祖倩万历三十二年甲辰歙县仁和寄籍两浙汪吉甫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休宁嵩县千户所寄籍于外吴应琦景阳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休宁桐城寄籍于外卢谦吉甫万历三十二年甲辰婺源庐江寄籍于外汪三益念冲万历三十五年丁未歙县历城寄籍于外余大成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祁门江宁移籍于外汪元哲鲁生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婺源六合寄籍于外吴之俊彦章万历四十一年癸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罗尚忠孝可万历四十一年癸丑歙县青阳寄籍于外潘文龙君际万历四十一年癸丑歙县钱塘寄籍于外赵时用德友万历四十一年癸丑休宁江都寄籍于外方大铉君节万历四十一年癸丑桐城桐城移籍于外叶灿以冲万历四十一年癸丑桐城桐城移籍于外王建和乾纯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祁门贵池寄籍于外方有度方叔万历四十四年丙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黄愿素行可万历四十七年己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仇梦台泰符万历四十七年己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胡尚英超凡万历四十七年己未歙县临清寄籍于外胡承熙万历四十七年己未歙县江浦寄籍于外汪渐磐石臣万历四十七年己未休宁钱塘寄籍两浙汪邦柱如石万历四十七年己未休宁长洲寄籍于外吴麟瑞思玉万历四十七年己未休宁海盐寄籍两浙汪若极子无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婺源旌德寄籍于外何应奎咸仲万历四十七年己未桐城桐城移籍于外汪始亨天启二年壬戌歙县襄阳府护卫军籍寄籍于外吴麟征圣生天启二年壬戌休宁海盐寄籍两浙吴孔嘉元会天启五年乙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罗人望当世天启五年乙丑歙县歙县寄居广陵吴彦芳廷祖天启五年乙丑歙县钱塘寄籍两浙吴家周号榔梅天启五年乙丑歙县和州寄籍两淮程子铎黄舆崇祯元年戊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王文企子及崇祯元年戊辰歙县江陵寄籍于外姚思孝永言崇祯元年戊辰歙县江都寄籍两淮吴廷简能天崇祯元年戊辰歙县深州寄籍两淮汪伟叔度崇祯元年戊辰休宁江宁寄籍于外金声正希崇祯元年戊辰休宁湖广嘉鱼寄籍于外程近信号简菴崇祯元年戊辰休宁钱塘寄籍两浙李经世元扈崇祯元年戊辰休宁仁和寄籍于外胡士昌首生崇祯元年戊辰婺源池州(建德)寄籍于外方拱乾肃之崇祯元年戊辰桐城桐城移籍于外张作楫舟虚崇祯元年戊辰婺源富阳寄籍于外汪全智来燕崇祯元年戊辰婺源六合寄籍于外项人龙麟长崇祯四年辛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曹烨号石帆崇祯四年辛未歙县祥符寄籍于外江禹绪长四崇祯四年辛未歙县杞县寄籍于外郑元禧元锡崇祯四年辛未歙县仪真寄籍两淮汪运光启斯崇祯四年辛未歙县江都寄籍两淮戴昶无睢崇祯四年辛未休宁直隶寄籍于外汪桓叔武崇祯四年辛未休宁仪真寄籍两淮韩如愈弗如崇祯四年辛未黟县兴化寄籍于外陈于泰大来崇祯四年辛未绩溪宜兴寄籍于外罗炌然明崇祯七年甲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汪游龙崇祯四年辛未婺源怀宁寄籍于外谢鼎新号海观崇祯七年甲戌歙县凓阳寄籍于外凌世韶宫球崇祯七年甲戌歙县江宁寄籍于外夏雨金韩云崇祯七年甲戌休宁江陵(丹徒)寄籍于外苏琼青城崇祯七年甲戌休宁石埭寄籍于外戴英上慎崇祯七年甲戌休宁宜兴寄籍于外吴国斗崇祯七年甲戌休宁孝感寄籍于外汪国策叔献崇祯七年甲戌婺源六合寄籍于外光时亨羽圣崇祯七年甲戌祁门桐城寄籍于外王泰征嘉生崇祯十年丁丑歙县江陵寄籍于外徐敬时崇祯十年丁丑歙县上饶寄籍于外黄澍次公崇祯十年丁丑休宁钱塘寄籍两浙冯钦明崇祯十年丁丑祁门长兴寄籍于外曹广远思崇祯十三年庚辰歙县崇德寄籍两浙汪观光瑞侯崇祯十六年癸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郑元勋超宗崇祯十六年癸未歙县扬州寄籍两淮洪维翰叔宗崇祯十六年癸未泾县歙县寄籍徽州郑为虹天玉崇祯十六年癸未歙县仪真寄籍两淮吴闻礼去非崇祯十六年癸未休宁钱塘寄籍两浙程言笋云崇祯十六年癸未太平歙县寄籍徽州说明:1、本表根据本人制作的数据库《徽州进士表》编制而成。

明代军籍进士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明代军籍进士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明代军籍进士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作者:孙经纬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04期摘要:明代军籍进士地理分布极不平衡,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人口、教育等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和整个明代整个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

与明代进士群体整体的地理分布不同的是,在所有诸省直的进士当中,军籍进士数量最多的并不是南方的省直,而是北方的北直隶。

位于西部边疆的云南和贵州,虽然进士群体整体分布的数量不大,但是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所占比例却很高。

整个辽东进士群体全部为军籍进士,而这些军籍进士中出自卫所的比例为100%。

在军籍进士中,出自卫所的比例呈现出前期比例低,中后期比例波浪式增高的特点。

关键词:明代军籍进士地理分布特点原因一关于明代军籍进士的地理分布,笔者根据现存的《明代进士登科录》及《题名碑录》的相关记载,对明代各省军籍进士作了逐一的考证和确认。

兹谨把考证与确认结果列表显示如下:表一明代军籍进士地理分布统计表由上表可知,明代军籍进士地理分布极不平衡,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人口、教育等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和明代整个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

然而,虽然南方地区和中东部地区为进士的多产区,但是在军籍进士地理分布方面,却呈现出与整个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不同的特点。

第一,与明代进士群体整体的地理分布不同的是,在所有诸省直的进士当中,军籍进士数量最多的并不是南方的省直,而是北方的北直隶。

譬如,在明代进士多产的省直中,南直隶军籍进士在所有军籍进士中比例为11.45%,福建为8.96%,湖广为8.90%,浙江为6.96%,而北直隶一地的军籍进士数就为995人,在所有军籍进士中的比例为15.30%,为全国诸省直最多,其中出自卫所的比例也较高。

在明代前期(洪武四年至景泰五年)的25科,北直隶军籍进士为64人,其中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为26人,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在全部北直隶军籍进士中所占的比重为40.63%。

比例最高的景泰二年辛未科,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为8人,占此科北直隶全部军籍进士的比重为66.67%。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历史地理第二十辑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沈登苗一、籍贯的界定和问题的提出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他们编纂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以下简称《索引》)的“编例”中指出:“明朝进士,籍贯有户籍、乡贯之分,户籍又有各种籍别”,部分进士,“户籍、乡贯并有”。

然作者没有说明何为户籍?何为乡贯?学术界对明代的籍贯分类似也未作界定①。

王毓铃先生虽然为此写过专文,且观点影响了一代学人,但他的释义是:明代的籍是役籍,贯是乡贯②,无意间排斥明代最基本的贯一一户籍(现籍)住址,也就是说,将乡贯(祖籍)取代了现籍。

明朝并不存在所谓的“籍贯”制度,说明代的“籍”指役籍,“贯”指居住地也都可接受。

但问题是,在历史文献中,大量的明代人物既有祖居地,又有现居地。

要研究这些人物,就自然引出了对于“贯”的双重意义之讨论,贯有乡贯,又有户籍登记住址。

本文讨论的“籍贯”和提出的“双籍”问题都基于此。

明代的户籍可理解为今天的户口所在地。

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讲,户口所在地往往同时也是祖居地、出生地,故一般意义上讲的明人的籍贯、地贯、本籍、地籍、贯址、贯(特定场合也包括乡贯),就是户籍,即户帖、黄册上登记的地址。

事实上,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洪武年间的户帖”填写的“贯”,无一不是户口登记上的住址③。

对明代的科举人口,包括双籍进士而言,其报考地也是以户籍登记地为准。

明代户籍填报中的籍别,是“职业身份”的划分④,或称封建役籍⑤。

但籍别没有任何地理、地名意义。

我们对明代人物进行籍贯和空间分布研究时,完全可以对此置之不理。

否则,有可能对明人的户籍、籍别、乡贯纠缠不清。

明代的乡贯,系原籍、祖籍,即祖上原先居住占籍的地方。

我与王毓铃先生的役“籍之所在必有其乡贯”的观点不同,乡贯与“一个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他的户役役籍所在地”没有必然的联系。

否则,王文谈到的湖南茶陵岂不成了李东阳的出生地、居住地、役籍所在地?其实,李东阳曾祖以下,就生于北京、居于北京、赋役于北京。

明代徽州进士的数量及其地理分布

明代徽州进士的数量及其地理分布

明代徽州进士的数量及其地理分布*宋长琨关键词:明代;徽州;进士数量;地理分布摘要:在徽州府志、徽州府各县的县志,以及《新安名族志》、《登科录》、《进士题名碑录》等历史文献中,共有464名明代徽州进士的记载,其中454人出处有据,履历翔实。

有明一代,徽州进士的人数在全国各府中位居第十一位,在万人进士数上位居第五位。

这454名徽州进士在徽州府六个县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不但如此,即使在同一县份的不同地域之间,这种不平衡性也有所体现。

SONG Chang-kun (Associate professor, be studying phD i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An Investigation on the Amount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uizhou Jinshi in Ming DynastyKey Words: Ming Dynasty; Huizhou; Amount of Jinshi; Geographic distributionAbstract:In Huizhou Fu-zhi, Xian-zhies of counties of Huizhou-fu,Xinan Ming-zu-zhi, Dengke-lu, Ti-ming-bei-lu of Jinshies and other historical literatures, include 464 records of Jinshes of Huizhou in Ming Dynasty. In these records, there are 454 people who have historical figures. In Ming Dynasty, the amount of Huizhou Jinshies ranks No. 11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in comparative amount it ranks No. 5. In all six counties of Huizhou,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454 Jinshies is unbalancing, and this unbalancing feature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amount of different counties, but also reflected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same county.《嘉靖婺源县志》云:徽州“儒风独茂,科甲蝉联”;[1]《万历歙县志》云:徽州“人文郁起,为海内之望,郁郁乎盛矣”;[2]《乾隆绩溪县志》云:“徽为朱子阕里,彬彬多文学之士”;[3]《道光徽州府志》则说:徽州“人文辈出,鼎盛辐臻”;[4]元末学者赵汸《商山书院学田记》更称:“新安为东南邹鲁。

明清进士籍贯归属中的问题

明清进士籍贯归属中的问题

明清进士籍贯归属中的问题展开全文涉及到明清科举的计量研究,都会碰到进士的籍贯归属问题。

而籍贯归属的处理规则有差异,则会导致进士地理分布上的计量差异。

由于籍贯记载歧异的原因比较多,所以不同的研究者在进行计量时,结果都不会完全一致。

故执其一端,是此而非彼,均非良策。

而追求籍贯归属上的绝对准确,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一、籍贯归属歧异的基本情形明清进士籍贯归属上之所以发生歧异,根本的原因是史料记载上存在歧异。

归纳一下,大略有以下几种情形:其一、史料错误。

最让人头痛的就是这种情形了,因为如果缺乏旁证资料,这类错误有时根本无法发现,更别谈纠正了。

例如:永乐二年进士朱光才,明俞宪《明登科考》作广西柳州人;张朝瑞《明贡举考》卷二永乐二年会试题名作广西柳州府,但注云"或曰湖广郴州"。

《万历广西通志》卷一四选举志二本科进士题名:"朱光才,柳州府人。

"下注:"二人乡试不知何科。

"(按:另一人为文彬,礼部侍郎,柳城人。

)《乾隆柳州府志》卷二二《选举》本科进士题名作柳州人。

粗看之下,这条记载并无多大问题,《明登科考》、《明贡举考》都是专门的进士题名著作,而《万历广西通志》更是明代成书的,三种书记载的可信度很高。

但是,我们在明黄佐《南雍志》卷一五《储养考·进士题名》中,却发现朱光才的籍贯作湖广郴州人。

张朝瑞的注,也可能因此而来。

进一步查《万历郴州志》卷四《科贡表》本科进士题名,有朱光才,注"见传",且同卷举人表朱光才乡举科年在洪武壬午;卷一六《人物传》的传文虽然简略,但毕竟算是立传了。

再检《明太宗实录》卷一九二,永乐十五年八月"戊午,升……户部郎中朱光才为陕西布政司左参政"。

据此线索,继续检《康熙陕西通志》卷一七陕西布政司左参政题名,正作:朱光才,湖广郴州人。

《万历郴州志》卷一六朱光才传《南雍志》上的进士题名过录自旧志,而旧志的题名有较大可能来自当时立在南京国子监的进士题名碑。

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共3篇

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共3篇

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共3篇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1明代徽州官员中不乏拥有双重身份的进士。

这些人中,有许多人的家庭背景起着关键的作用。

他们父亲或祖先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对于他们自己的升迁非常重要。

然而,即使在出身有利的情况下,他们要想在官场上获得成功,仍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不断的努力。

本文将探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的关系。

首先,从婚姻与家庭背景方面看。

据统计,明代徽州双籍进士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祖先在徽州的地方豪族中有一定的地位。

这些人的祖父辈、父亲辈多数都是在地方政治上崭露头角的人物,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声望与地位。

因此,他们自己的出身也就有了保障。

另外,对于徽州双籍进士而言,婚姻也非常重要。

许多徽籍进士习惯选择婚姻对象,优先考虑家庭背景或其他条件。

预计或应征进士,会非常重视甚至慎重考虑婚姻的对象。

由于他们往往有显赫的家世,如果娶了一个也出身名门,家庭背景相当于都有向上的趋势。

其次,从选才与升迁方面看。

在明代,对于进士的选拔十分严格,要经过在一定区域内的初试、会试和殿试等各个环节竞争胜出。

所以,具有优秀之资的候选人才能够被优先考虑,而家世的背景不过是被用来检验资质的一个条件。

在徐文长编辑的《明徽州府志》中,记载了1476-1619年间徽州地区的307名进士。

其中共有67人归属徽籍进士,另外240名则是外籍进士,但不少也与徽籍进士交往、联姻,共享各种资源。

再者,升迁在明代徽州官场上的可能性并不是变数,而是分为“排行榜”和“裔属制”两类。

对于“排行榜”制度而言,进士之间的升官都是基于排行榜。

如果在官场上表现优秀的话,很容易晋升。

而对于“裔属制”而言,是指官职的继承问题。

如果获得了强大的背景,那么就很有可能得到一个甚至更高的官职。

当然,这种方式除非有优秀的才能,否则往往不会成功。

因此,总体来说,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有一定的关系。

虽然家世在增进个人声望和资源优势方面起到作用,但是升迁的信念和目标,主要是取决于双籍进士自己的实力和努力。

明代四川双籍地进士与移民初探

明代四川双籍地进士与移民初探
具 有 开创之 功 , 建 立 起 科 举 史 与 移 民史 互 动 的研 究 模式 。以 区域 双籍 地进 士 的考察 带动科 举史 与 移
或 某机构 ( 如太医院、 钦 天监、 王府仪卫 司) 后 附 户 籍 类别 者 , 才是其 占籍 地 (即实 际户籍 所 在地 ) ; 未
附户籍类别 的贯址 , 大多都是原籍地 , 但也有的是寓 居地 ” , _ l 其所 言 占籍 地 即为现 籍 地 。 因此 , 本 文 所
第3 3卷 第 3期 2 0 1 4年 3月
绵 阳师范学 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Mi a n y a n g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3 No . 3 Ma r . 2 0 1 4
明代 四川双籍地进士 与移 民初探
洪 武到 宣德 时期 为萌 芽期 。此期 间 四川 士子共 参加
漏载 进 士原籍 地 的可 能 ; 也 许 这 是 此期 间无 一 双籍
言 的明代 四川双 籍 地进 士 为 : 凡 现 籍 地 在 明代 四川 行政 区④内 且 附 有 原 籍 地 ( 包 括 原 籍 地 在 明 代 四 川) , 经过殿 试 、 传胪 , 获得 进士 身份 的士 子 。 笔者 以现 存 明代 《 进 士登 科 录》、 《 皇 明进 士登
民史 的深入 研究 , 似 乎 没有 引 起 人们 应 有 的 重视 ,
关 键 词 :明 代 四 川 ;双 籍 地 进 士 ;移 民
中图分类号 :K 2 4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6 1 2 x ( 2 0 1 4 ) 0 0 3— 0 1 2 1 — 0 5

云南明清两代文进士的地区分布及原因

云南明清两代文进士的地区分布及原因

云南明清两代文进士的地区分布及原因云南明清两代文进士的地区分布及原因张佐中国封建王朝设科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延续到了清末。

云南由于太边远,且长期处于地方割据的状态,一直到元朝才推行开科取士的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院试,考取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乡试,考取者称为举人;会试,考取者称为贡士;殿试,考取者称为进士。

明清两代是云南文化、经济长足发展的两个朝代。

这两个朝代,云南的知识分子士绅阶层迅速崛起、壮大,对边远、封闭、落后的云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知识分子士绅阶层的崛起、壮大又与明初汉族大规模移民云南以及科举取士密切相关。

较保守地估计,明代大约有三百多万汉族移民云南,这些移民使云南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民族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使云南原先薄弱的汉文化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云南明代的科举考试,乡试始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癸酉科,这年到应天府(南京)参加乡试的云南人有李忠、杨嵩两人中举;会试始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甲戌科,这年参加会试的云南举子,有昆明人李忠中进士。

此后,云南的举人、进士群体便逐渐壮大,一些科甲鼎盛的州县还出现了科举世家和科举家族。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诏停科举,云南也和全国一样废除了科举考试。

云南科举取士的确立和发展,大大促进了云南儒学的提高。

文进士的地区分布明清两代,全国共举行进士考试二百零一科,云南仅有数次未参加考试。

明清两代的会试和殿试,全国共取文进士51624人,云南籍(包括在云南的外省籍人士的后代)举子共有962人(明代264人,清代698人)中文进士(元代的云南只有5个昆明人中文进士)。

笔者收集资料多年,经过较细致的整理、划分,大体上可以把这962个文进士的籍贯按云南如今的行政区划归属于下(具体人名略):昆明市的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区,明清两代都属于昆明县。

昆明县明代有52人中进士,清代有166人中进士,明清两代共有218人中进士,居全省州县之首。

明朝时期的移民情况明朝时期的移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南方的调北

明朝时期的移民情况明朝时期的移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南方的调北

明朝时期的移民情况明朝时期的移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南
方的调北
明朝时期的移民情况。

明朝时期的移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南方的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将大量的人口迁徙到了贵州和云南,以加速云贵高原的开发,促进地区改土归流,为巩固边疆地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至今贵州生活着明朝30万军队的后代,他们被称为“屯堡人”。

他们住在军事屯堡中,传承着明朝的军屯文化。

另一个大移民是大槐树移民,是将山西的人口大规模迁徙到中原地区,以充实中原的人口。

所以说,河南老家这个词语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许多河南人都是明朝从山西迁徙而来。

这波移民次数多达18次,移民将近百万。

明朝的这两次大移民,对于国内的经济恢复、开发的确具有深远的意义。

另外,该时期还发现了下南洋的移民,这个移民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期。

从明代科举看阶层流动

从明代科举看阶层流动

从明代科举看阶层流动鼎甲进士是明代科举功名群体中级别最高的一层,拥有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科举实力的最鲜明标志。

一个地区出了多少阁臣,也是衡量当地人才仕途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者的构成状况及其变化,自然成为反映当时社会流动状况的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明代福建鼎甲进士和阁臣都保持了较高的社会流动率,来自上三代直系亲属皆为社会中下层家庭者占了两者的绝大部分。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郭培贵认为,这无疑是科举制度和明代选官空前的“形式公平”带来的结果。

殿试成绩优于会试鼎甲进士又称一甲进士,即明代殿试后产生的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这一固定称谓亦自明初始。

终明一代,共举行89次殿试,鼎甲进士总数应为267名。

福建士子共在其中26榜分别考中状元11名(福州府6名,兴化府莆田县2名,建宁府、漳州府、泉州府各1名)、榜眼12名、探花10名,所成鼎甲进士群体共为33名,占全国总数的12.36%,位列南直隶、江西、浙江之后,排在全国第四位,比福建进士数在全国排名第五提前了一位。

郭培贵认为,这说明“福建士子在殿试中总体上比会试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洪武、永乐、宣德三朝是福建收获鼎甲进士的黄金期,从洪武四年(1371)至宣德八年(1433)共62年间的19次殿试中,福建共考出18名,占明代福建鼎甲进士总数的54.55%。

而自正统至明亡200多年间的70次殿试中,福建仅考出15名;在正统、天顺、弘治、天启、崇祯5朝,鼎甲进士竟然全是空白,仅万历年间主要由于泉州府科举的兴盛而有所起色。

福州、泉州、兴化、漳州等东部沿海4府的鼎甲进士共有29名,占了全省总数的87.87%,与明代福建各府的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大致相当。

尤其是有1/3的福建鼎甲进士出自福州府,而出自此地的状元更占了全省状元的54.55%,充分彰显了闽都在文化上的优势。

兴化府的6名鼎甲进士全部出自莆田县,这是与莆田作为明代拥有进士人数最多的县份的地位相适应的;又全部产生于嘉靖之前,则反映了莆田嘉靖年间因惨遭倭寇荼毒而致科举实力在明后期明显走向衰弱的事实。

明代的科举功名群体及其影响与社会流动

明代的科举功名群体及其影响与社会流动

明代的科举功名群体及其影响与社会流动
明代的科举制度对于功名群体和社会流动起到了重要影响。

在明代,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优秀的考生通过科举考试可以获得官职以及与之相关的封赏和特权。

因此,科举功名成为了社会上一种受到高度尊崇的象征,具有很大的社会地位。

明代的功名群体主要是通过考取进士、举人和贡士等科举层次的人士。

这些人士通常来自于士人家庭出身,他们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官职,成为社会上的精英和统治阶层的一部分。

科举功名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一种社会地位、荣誉和财富的提升。

获得科举功名后,个人可以获得官位、爵位以及相应的赏赐和特权,享受社会上的尊敬和优待。

科举功名还对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结构起到了重要影响。

通过科举考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种方式的选拔不仅有助于培养政府的行政能力,也为社会上层流动提供了一种机会和通道。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对于士人家庭出身的人士更加有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的流动性。

其次,科举制度过于重视经典文化和儒家思想,对其他知识和才能相对较少重视。

这可能导致社会上的其他精英群体(如商人、手工业者等)在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上被较为边缘化。

总的来说,明代的科举功名群体对于社会流动和社会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

通过科举考试的选拔,一部分人士得以进入官僚体系,提升社会地位,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统治阶层。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对社会上其他精英群体的机会和认可有所限制。

明代徽州双籍进士考

明代徽州双籍进士考

明代徽州双籍进士考①宋长琨摘要:明代按照户籍所在地对居民编户,形成以户籍、乡贯为支撑的籍贯制度,户籍为居民的户口类型,乡贯则是居民的户籍所在地。

因为地域性水平流动的缘故,有些进士的户籍所在地即乡贯,与他们的原籍并不一致,此为双籍进士;此外还有些进士,虽然户籍没有发生变动,但长期寄居外地,是事实上的双籍进士。

在明代徽州的454名进士中,双籍进士共有165人,超过徽州进士总数的三分之一。

寄籍、寄居外地的徽州双籍进士,多集中在两淮、两浙的产盐区和江浙一带商业十分发达的都市,沿大运河、长江、太湖等水系分布,这与同时代徽州商人的经营地域是大致相同的。

关键词:双籍进士;明代徽州;户籍;乡贯SONG Chang-kun (Associate professor, be studying phD i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An Investigation on the Double Jiguan Jinshies of Huizhou in Ming DynastyAbstract:In Ming Dynasty, there are two dimensionalities of Jiguan system, the one i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nd another is residence registrati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books the kind of Fuyi which a family undertaking, and residence registration books the place where the family inhabiting. Because of the horizontal flow of society, some Jinshies’ residences were not their ancestral homes, the kind of Jinshies is called Double Jiguan Jinshies;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some Jinshies had not removed their household registering places, but because they inhabiting in other regions for long times, and became actually Double Jiguan Jinshies. In the amount of 454 Huizhou Jinshies in Ming Dynasty, there were 165 people who had Double Jiguan, this figure surpassed one-third of the total number. The Double Jiguan Jinshes of Huizhou who Removed or inhabited in other regions, converged on the area where producing salt like Lianghuai and Liangzhe, commerce being prosperous like Jiangnan and Zhejiang, closing to the rivers or lakes like Changjiang, Dayunhe and Taihu. This regional distributing phenomenon is completely same as the contemporary Businessmen of Huizhou.Key Words:Double Jiguan Jinshi; Huizhou in Ming Dynasty;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sidence Registration引言在明代,科举考试与赋役制度一样,是按照人的户籍所在地为依据的,一个学子要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这个报名地点的限制,使得流寓、寄籍外地的人,不得回到原籍参加报名、考试,而只能在寄籍地报考。

明代胶东半岛的四川移民——以明代掖县为中心

明代胶东半岛的四川移民——以明代掖县为中心

明代胶东半岛的四川移民——以明代掖县为中心
程皓
【期刊名称】《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7)002
【摘要】金元以来胶东地区灾害频发,战乱不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或迁徙.明初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胶东地区建立了众多卫、所,陆续地从刚平定的四川一带迁来大量军籍移民,与当地居民通婚并繁衍下来.由于明中期天灾不断,倭患侵扰,大量土著居民渡海移民关外,导致当地土著人口比例下降.剩下的土著姓氏,或为寻求宗族保护,加入迁居境内的同姓大族之列;或因"先世失考",后世讹传附会,从而造成了掖县(今莱州市)居民中明初四川移民后裔的高比例.
【总页数】4页(P29-32)
【作者】程皓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8
【相关文献】
1.明代四川双籍地进士与移民初探 [J], 刘小龙
2.明代广西卫所的建置沿革及其时空特征\r——\"明代广西的军事移民与地方社会\"系列研究之一 [J], FAN Yu-chun
3.明代广西卫所官军来源考——"明代广西的军事移民与地方社会"系列研究之二[J], 范玉春
4.明代四川移民史论 [J], 黄友良
5.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J], 沈登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明代进士家族的地域分布

试论明代进士家族的地域分布

试论明代进士家族的地域分布试论明代进士家族的地域分布;内容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研究资料,;唐宋以后,科举制度不断完善,进士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关于科举家族的研究,正在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统计上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尚待方家指正;1[明]文徵明:《甫田集》卷十七,《送陆君世明教;2[明]郎瑛:《七修类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3关文发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试论明代进士家族的地域分布内容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研究资料,对明代全国的进士家族进行了初步统计,得出全国一门三进士以上家族的地域分布状况:浙江以82户为全国之冠,南直隶78户紧随其后,第三为福建39,第四为江西36户,湖广31户排第五,山东29户列第六,北直隶22户列第七,四川21户列第八,以下依次为山西19户,河南18户,陕西18户,广东4户,广西和云南各1户,贵州为0,全国合计399户。

其中,一门三代以上中进士者全国合计189户,依次为浙江51户,南直隶32户,江西20户,福建16户,山东15户,山西13户,湖广11户,四川11户,北直隶10户,陕西5户,河南3户,广西、广东、云南各1户,贵州无。

这样一个排位,与全国进士总体分布规律基本相符。

进士家族有以下几个规律:地域集中,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构成高级官员的主体,对明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士家族形成的主要原因:重视家庭教育,拥有足够的家族经济实力。

关键词:进士科举家族明代文化唐宋以后,科举制度不断完善,进士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入仕途径。

明代尤其如此,“今之高官要职,非进士不畀”1,而“进士一旦居要地,遂过数十年之财主;迨至九卿,不可言也”2。

在功名富贵的诱惑下,明代士人纷纷走上了科举这条独木桥,为博取一介功名,不惜皓首穷经。

然而进士录取的名额有限,考生无穷,“从生员考试,到成为进士,只有三千分之一的机会”3!一家能出一个进士,就足以光宗耀祖了。

在竞争如此惨烈的大背景下,有些家族却能数人、数代十余人考中进士,甚至数代鼎甲,一门高官,为时人所歆羡,而流芳于史册。

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

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

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郭培贵【摘要】进士家族即指五代直系亲属内有两名以上进士的家族,明代270多年间共产生这样的家族2088个,其地理分布十分广泛又很不平衡,尤以浙江、南直最为集中.一、二、三、四、五、六、七代进士家族分别为311个、1500个、209个、51个、12个、4个和1个,属于这些家族的进士共达4970名,占明代进士总数的20.21%;而真正出自进士家族的进士仅占明代进士总数的11.55%,反映了明代科举制度造成并维持了很高的社会流动率.一、二、三代进士家族分别占进士家族总数的14.89%、71.84%和10%;说明接近87%的进士家族不能传至三代,96%的进士家族不能超过三代,这也验证了古语所云"富贵不过三代"大致符合实际情况.明代进士家族发挥政治和社会影响大致在三四十年至二百年之间.【期刊名称】《求是学刊》【年(卷),期】2015(042)006【总页数】6页(P144-149)【关键词】明代;进士家族;地理及代数分布;特点【作者】郭培贵【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48考察明代科举制度下所出现的“进士家族”现象,不仅对全面评价明代科举及其所引起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认识明代科举社会的特征,探讨科名富贵之家出现、延续和败落的规律及其对明代政治与社会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学界尚无该论题的专门研究成果,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何为“进士家族”?学界对此尚无统一定义。

为便于对本文论题进行探讨,笔者暂且确定“五代直系亲属内有两名以上进士的家族”即为进士家族,也即五代之内不一定每代都出进士,但至少应有两名以上进士。

之所以如此认定,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理由:一是如五代直系亲属内只有一名进士显然不能撑起“进士家族”的称号,故至少应有两名进士。

二是“直系亲属五代”,依时间而言,大致有一百年的时间,在官本位和明代中后期铨选“独重进士”的背景下[1],其间如有两人考中进士,则对一个家族的发展与声望的提高及维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甘肃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

甘肃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

甘肃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
张晓东
【期刊名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4)001
【摘要】明代甘肃有双籍进士48名,是甘肃进士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于八朝13个地区,乡贯地涉及全国十二个省、直辖市、39个市县;双籍进士的分布不仅反映了明代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一致性,而且显示明代甘肃军事的重要性和大量军事移民的存在.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张晓东
【作者单位】长城保护研究所,甘肃,嘉峪关,73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
【相关文献】
1.明代正统年间进士地理分布考--兼与吴宣德教授《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商榷[J], 陈之林
2.明代四川双籍地进士与移民初探 [J], 刘小龙
3.《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进士人名刊误——以明代湖北籍进士为例 [J], 宋传银
4.明代湖北双籍进士的地域流动探析 [J], 宋传银
5.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J], 沈登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摘要:本文首先对王毓铨关于明代“贯”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同时认为朱保炯、谢沛霖把找不到户籍籍别记载的明代进士归类为“仅有乡贯”者的做法不当。

明代没有纯粹的乡贯。

既有户籍(现籍),又有乡贯(祖籍)的明代进士是“双籍进士”。

通过对有明一代数以千计的、占进士总数十分之一强的双籍进士的历朝和地区分布的统计,以及这些进士祖籍的流动分析,有助于我们拓展进士空间流动和移民史研究的视野,进一步了解明代的科举、人才、人口政策,以及这些举措在巩固边防,稳定全国政治,促进京城和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明代进士户籍·籍别·乡贯移民史一、籍贯的界定和问题的提出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他们编纂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以下简称《索引》)的“编例”中指出:“明朝进士,籍贯有户籍、乡贯之分,户籍又有各种籍别”。

部分进士,“户籍、乡贯并有”。

然作者没有说明何为户籍?何为乡贯?学术界对明代的籍贯分类似也未作界定[1]。

王毓铨先生虽然为此写过专文,且观点影响了一代学人,但他的释义是:明代的籍是役籍,贯是乡贯[2],无意间排斥明代最基本的贯——户籍(现籍)住址,也就是说,将乡贯(祖籍)取代了现籍。

明朝并不存在所谓的“籍贯”制度,说明代的“籍”指役籍,“贯”指居住地也都可接受。

但问题是,在历史文献中,大量的明代人物既有祖居地,又有现居地。

要研究这些人物,就自然引出了对于“贯”的双重意义之讨论,贯有乡贯,又有户籍登记住址。

本文讨论的“籍贯”和提出的“双籍”问题都基于此。

明代的户籍可理解为今天的户口所在地。

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讲,户口所在地往往同时也是祖居地、出生地,故一般意义上讲的明人的籍贯、地贯、本籍、地籍、贯址、贯(特定场合也包括乡贯),就是户籍,即户贴、黄册上登记的地址。

事实上,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洪武年间的户贴”填写的“贯”,无一不是户口登记上的住址[3]。

对明代的科举人口,包括双籍进士而言,其报考地也是以户籍登记地为准。

明代户籍填报中的籍别,是“职业身份”的划分[4],或称封建役籍[5]。

但籍别没有任何地理、地名意义。

我们对明代人物进行籍贯和空间分布研究时,完全可以对此置之不理。

否则,有可能对明人的户籍、籍别、乡贯纠缠不清。

明代的乡贯,系原籍、祖籍,即祖上原先居住占籍的地方。

我与王毓铨先生的役“籍之所在必有其乡贯”的观点不同,乡贯与“一个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他的户役役籍所在地”没有必然的联系。

否则,王文谈到的湖南茶陵岂不成了李东阳的出生地、居住地、役籍所在地?其实,李东阳曾祖以下,就生于北京、居于北京、赋役于北京。

当然,如上所述,对当时多数人来讲,祖居地可能也是其出生地、居住地,但从《索引》数以万计的明代进士的籍贯分析,凡有户籍的必有其役籍;有役籍的也必有其户籍(史料缺载者除外)。

反之,止有乡贯的,就找不到役籍。

至于户籍、乡贯并有者,其役籍必与户籍并列,而与乡贯不沾边。

故“户役役籍所在地”应该是户籍籍贯所在地,不能解读为乡贯籍贯所在地。

王先生曾举例永乐十年民籍进士——云南太和县的杨荣和江西泰和县的王嗣先,他把这里的太和与泰和分别当作他们的乡贯[6]。

其实,太和及泰和应该分别是杨氏和王氏的户籍(现籍)籍贯(见《索引》第1713、311页),也是一般意义上的明人籍贯所在地。

《索引》作者又在“编例”中说明,明代部分进士“仅有乡贯”,并举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江西吉水人解缙为凡例。

据笔者粗略统计,这些单籍的明代乡贯进士有2300人左右,约散见于40个科年中。

如果这一史料属实,又假设这些进士均匀地分布在全国人口中,根据乡贯进士没有籍别的特征,则意味着明王朝将近十分之一的子民不负担封建役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被研究的对象进行了分析,发现,仅洪武十八年、二十一年、二十四年、二十七年、三十年,永乐二年、四年、十六年、十九年、二十二年,宣德二年等11个科年就有单籍的乡贯进士2140人左右,约占总数的93%,也似乎与这些科年的全部进士等额。

这11个科年的进士题名碑可能本身就设有石勒进士的籍别。

因本人未见过石碑实物,不便下结论。

又查中国古籍善本,这11科的进士登科录和会试录已全部失传[7],使《索引》作者无法补阙。

另有100多人也事出有因。

真正可算得上“仅有乡贯”者不过是20余人。

这里面,有宗室5人,孔子后裔2人,朱熹后裔1人,剩下的10余人也不排除文献缺载的可能。

至此,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所谓的“仅有乡贯”者,绝大部分是缺少籍别记载的户籍进士,区区几个“仅有乡贯”者,可能是享有封建特权,不需要负担任何形式的“役”的皇亲国戚、圣人后代等特殊阶层。

这些人,与其说“仅有乡贯”,倒不如说没有户籍籍别——封建役籍。

质言之,明代籍贯、地理意义上的“仅有乡贯”的进士是不存在的。

故《索引》作者将找不到户籍籍别记载的进士归类为“仅有乡贯”者的做法不当。

本文将这些籍贯登记中既有户籍(现籍),又有乡贯(祖籍)的明代进士称之为双籍进士。

这一概念是否确切仍可斟酌,但不妨碍对这一现象的叙述和研究。

双籍进士下限以州县或卫所为界,但统计时,把卫所籍的都归附在各自所处的州县。

为统一和方便起见,即使卫所驻扎的州县,或州县内所在的卫所,只要研究对象著籍户口改动,也按省内流动的双籍进士处理。

由此可见,明代双籍进士的记载,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这些高学历者的祖先由甲地迁到乙地的线索,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移民。

而籍别则能帮助我们了解科举人物的社会结构;对于移民史来讲,则能区分移民的性质——军籍移民和民籍移民。

仍举个大家熟识的例子,明代文学家、天顺八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李东阳的户籍是京城的金吾左卫,籍别系军籍,乡贯是今湖南茶陵。

换言之,李东阳的祖先由湖广茶陵迁到北京,并在京师供当军差,属军籍移民。

在双籍进士中,像李东阳那样的名人辈出。

现按科举中式先后移录成表1,使我们对双籍进士现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遗憾的是,对这样一个在科举史和移民史上有双重研究价值的史料,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顾诚先生虽然对明代卫籍官兵的现籍和祖籍的关系作了深析,但顾是作为明代“人口的迁徒和分布”中的特例来研究的,舍此,他似乎也基本同意王氏的观点[8]。

事实上,这种既有祖籍,又有现籍的现象在明代是很普遍的,只不过是明代双籍进士得益于各类科举题名录,使保留的文献记载比其他史料更准确、更集中,也较完整罢了。

表1 明代双籍进士代表人物资料来源:《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二、明代历朝双籍进士的分布户籍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

朱元璋登基后十分重视户籍的管理工作。

洪武三年,即建有包括本户的姓名、地贯、人丁数目、年龄、产业等内容的户口登记凭证——户贴制度。

洪武十四年,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更加详密的户籍制度——黄册制度。

同时,又确立了保证黄册制度顺利实行的里甲制度。

洪武二十年,统治者还制订了用于征税的田亩登记册——鱼鳞图册,使人口统计管理和赋役制度趋于完善。

由是之故,明代科举中式者的籍贯登记也比较复杂和繁琐。

从《索引》可知,明代进士的籍贯,不仅有户籍,还有户籍、乡贯并有的,户籍又分籍别。

从本文统计的资料分析,双籍进士的籍别大致可分为民籍、军籍、匠籍、官籍和其他等五大类。

各大类中除官籍外,还有更细的划分,详见表2。

表2 明代双籍进士籍别分类资料来源:同表1。

说明:本表籍别根据《索引》“编例•附表”归类。

待考部分系有籍别,且无具体分类者。

官籍基本任职于卫所。

表3明代历朝双籍进士分布资料来源:同表1。

要研究明代双籍进士,首先要了解他们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由表3可知,明代双籍进士的时间分布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发轫于洪武。

这不仅体现在人数少,而且,大都是近距离流动。

11人中除1名祖籍(考虑到篇幅,以下“祖籍”两字一般省略)是省际流动外,其余10人都在省内流动,其中有8人仅在府内流动。

其二,成熟于成化。

成化朝的双籍进士首次超过了同期进士的十分之一,并接近明代的平均数。

这时的移动空间也以跨省为主。

其三,弘治至明末长盛不衰。

事实上,明中后期,在7个进士中,就有一个是双籍进士。

由此也可见对其研究之必要。

该表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代历朝双籍进士的分布。

但笔者还有些细节,尚须方家析疑。

洪武朝共进行了6次科考,且从首次,即洪武四年辛亥科开始,户贴制度已颁布,并在进士籍贯注册中实施,但为何洪武朝的11名双籍进士都产生在洪武十八年丁显榜?此后至宣德的近半个世纪里,又举行了16次殿试,登科者达数千人,却为何没有出现一个双籍进士?这些是否同籍别一样,与明初进士题名碑录石勒不规范,而相关文献又阙失有关?故关于明代双籍进士产生的确切科年、人数和前期的发展轨迹,尚有商榷的余地。

三、明代双籍进士的地理分布与流向表4明代各省双籍进士(祖籍)的分布与流向续表资料来源:同表1。

说明:表内A类省系平均每县进士达到40人的科举发达的省;B类省系平均每县进士在10-20人之间的科举一般的省;C类省系平均每县进士在10人以下的科举落后的省。

详见拙作:《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载《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4期)。

本文撰写时,吸收了陈长文《〈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校误》(载《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等成果,对原文中各省的人数等作了若干修正。

但由于陈文的人数盈缩正好相等,故总人数不变。

明代进士总数指目前能考到姓名者,轶名的不计。

双籍者均按乡贯处理。

表内流入合计栏系迁出省合计数加上省内互动数。

1.基本特征由表4可知明代双籍进士分布与流向的基本特征。

(1)分布范围非常广泛。

他们的祖先从全国的两京、十三布政司、边缘九镇的700多个州县、卫所迁徒到上述省区、都司、重镇所辖的900个州县、卫所(含若干两京的衙门),另有俩个交趾归附者,几乎涉及到明王朝王化所及地区,也几乎覆盖了明初移民的足迹。

这种高学历者前辈迁移分布的广泛性,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2)北直隶产生的双籍进士最多。

河北产生的省外流入的双籍进士达682人之多,占全国省际流动的三分之一,且迁自江浙的又几近半数。

这是因为随着永乐迁都,大量外地人口迁入京畿重地。

其中,来自江南的富户和南京的文武百官及军卫人员最具活力。

积年之后,移民后裔科甲鹊起,对京华的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

故明初江浙殷实大户、文化阶层的北迁,虽然有碍本地文化的发展,但对北京这一明清北方唯一的文化中心的形成、南北文化差距的逐步缩小,功不可没。

(3)边远省份虽然双籍进士的总数不是最多,移入的绝对值也不是很大,但相对值很大,特别是云、贵、辽诸地区,双籍进士超过了土著进士,这是移民文化的显著体现,也是本文结论部分要重点探析的内容之一。

(4)顺向流动和水平流动构成双籍进士的基本流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