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三首

合集下载

辛弃疾最著名的十首词

辛弃疾最著名的十首词

辛弃疾最著名的十首词1、满庭芳《菩萨蛮》:玉堂金殿空调调,日暮千家客稀迟。

落花飞絮轻书寄,湘妃腰结芳衣空。

红梅嫩绿枝垂临,素手应摘罗袜脚。

阙里绿蓑朝霞满,山川秋画晚照迟。

2、梅花引:海面飘著东风,春尽梅花三月深。

无数的梅花瓣,吹落山前水上深。

繁华在驿路处,珠圆玉润满林深,纵使思念再深,人间有梅花香隐隐。

3、归去来兮《破阵子》:千里深山重叠出,绿杨烟笼万家里。

洛阳吴楚路入尽,归去来兮愁不绝。

红豆还衝空萧森,夜夜空调归人心。

轻轻稻草遮孤舟,风摇雁声满院深。

4、漫漫行《鹧鸪天》:吴山转苦却无恨,万里漫漫行不归。

横波青山画楼古,落木轻吹鹧鸪啼。

天苍苍,野茫茫,落日在山头空。

世事漫漫,神仙俱乐,愿把此恨长亭长。

5、关山月《满江红》:关山长城空自在,月明林塘更空阔。

宝马鸣缰兮把归,落日故人兮复去。

金銮殿里红漫漫,满江红,水满津。

恋别山水空悠悠,明朝江山复照满。

6、祝英台近《凤凰台上忆吹箫》:祝英台近,凤凰台上忆吹箫。

凭栏夜色谁与共,玉笛声里古雨霁。

斜月如痴,微风入梦,思归路多迷乱。

鹊桥会殿水月阁,对此聚会愁多少。

7、碧云天《洞仙歌》:碧云天,金波镜。

七宝瓶里洞仙歌。

玉楼依空俯翠湾,彩云出海万里波。

月轮西沉东升时,偏怜明珠照夜来。

满眼明珠三尺桐,物换星移人不移。

8、望海潮《如梦令》:凭阑船,望海潮。

漫天飞雪去闲客。

归家乡,伴儿童,如梦令,疑是虚。

万里沙秀初回报,朗月明景照江湖。

客船添酒多论诗,山花空调歌雅歌。

9、穆天子《念奴娇•赤壁怀古》:穆天子,赤壁水,念奴娇独上西楼。

金榜题名怀古今,晓窗月影花自流。

仲夏朝长夜,应付助梦,此夜凉风思忘机。

更凝夜乐,空梦千家,等闲明月照孤舟。

10、满江红《减字木兰花》:满江红,减字木兰花。

一片金鸾影共沙,几点绿烟吹故乡。

上有青冥暗幽梦,下有碧波暗淡潋。

更思木兰情凄切,千里芳草眼底开。

落花飞絮乱到处,落日眉眼泪难收。

辛弃疾著名的三十首词

辛弃疾著名的三十首词

辛弃疾著名的三十首词1、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侬是嶔崎可笑人。

不妨开口笑时频。

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

宜颦宜笑越精神。

2、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著意寻春懒便回。

何如信步两三杯。

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

朱朱粉粉野蒿开。

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3、鹧鸪天·席上再用韵水底明霞十顷光。

天教铺锦衬鸳鸯。

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方竹簟,小胡床。

晚风消得许多凉。

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更断肠。

4、定风波·施枢密席上赋春到蓬壶特地晴。

神仙队里相公行。

翠玉相挨呼小字。

须记。

笑簪花底是飞琼。

总是倾城来一处。

谁妒。

谁携歌舞到园亭。

柳妒腰肢花妒艳。

听看。

流莺直是妒歌声。

5、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有甚闲愁可皱眉。

老怀无绪自伤悲。

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

怕寻酒伴懒吟诗。

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6、鹧鸪天·石门道中山上飞泉万斛珠。

悬崖千丈落鼪鼯。

已通樵迳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

溪南修竹有茅庐。

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7、定风波·再和前韵药名仄月高寒水石乡。

倚空青碧对禅床。

白发自怜心似铁。

风月。

使君子细与平章。

已判生涯筇竹杖。

来往。

却惭沙鸟笑人忙。

便好剩留黄绢句。

谁赋。

银钩小草晚天凉。

8、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9、鹧鸪天·用前韵和赵文鼎提举赋雪莫上扁舟向剡溪。

浅斟低唱正相宜。

从□犬吠千家白,且与梅成一段奇。

香暖处,酒醒时。

画檐玉箸已偷垂。

笑君解释春风恨,倩拂蛮笺只费时。

10、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

马善医山路风来草木香。

雨余凉意到胡床。

泉石膏肓吾已甚。

多病。

提防风月费遍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

辛弃疾著名的三十首词

辛弃疾著名的三十首词

辛弃疾著名的三十首词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词人,他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以下是辛弃疾的三十首著名词作:1.《青玉案·送人东游》:“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栖。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红飞过秦楼去,雪晕鸭回鱼吐泡。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2.《清平乐·壮岁寒无赖》:“风沙碛下观骏马,灯花愁堕弹旁坐。

花杨谁作主人簪,锦袈莫将陪客割。

”这首词以雄壮的景色和壮丽的辞藻表现辛弃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破幽梦·春去也》:“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作者对湖东风景的迷恋。

4.《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兰桡稳泛绿荷波,动画黄鹂带宿霞。

过世千年情已老,来人万里梦前峰。

”这首词写出了春天的清新和迷人,通过描绘悲苦离情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5.《南柯子·问世间情为何物》:“词中有画不中人,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词以南柯梦为背景,表达了对世间情爱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6.《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首词描写了辛弃疾壮志凌云的豪情壮志。

7.《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8.《青玉案·元夕示刘道士》:“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这首词以元夕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世沧桑的惋惜之情。

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岁岁年年人相似,岁岁年年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岁岁年年花不同。

蓬莱何处覩神仙,飞阁流珠双泪痕。

宋词三百首辛弃疾的词

宋词三百首辛弃疾的词

宋词三百首辛弃疾的词宋词三百首辛弃疾的词精选篇1词牌名:霜天晓角|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宋词三百首辛弃疾的词精选篇2词牌名:霜天晓角|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雪堂迁客,不得*力。

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

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宋词三百首辛弃疾的词精选篇3词牌名:贺新郎|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凤尾龙香拨。

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

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沈香亭北繁华歇。

弹到此,为呜咽。

宋词三百首辛弃疾的词精选篇4词牌名:木兰花慢|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宋词三百首辛弃疾的词精选篇5词牌名:木兰花慢|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宋词三百首辛弃疾的词精选篇6词牌名:水龙吟|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宋词三百首辛弃疾的词精选篇7词牌名:贺新郎|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辛弃疾词三首

辛弃疾词三首

在描写和抒情上的特点和风格 1、托寓手法。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 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作者不同流俗的理想人格,表明不 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 2、善于铺陈。从花灯之多、烟花之盛、游人之众、舞灯 之欢等方面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3、对比手法。将世俗之人在元宵佳节上的表现与“那人” 的表现进行对比,表现了“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 品性。 4、豪放、婉约兼具。写的是元宵灯会的盛况,写花灯、 烟花、龙灯,写贵族妇女的盛妆丽服和欢声笑语,形式上 是婉约的。但表达的是不同流俗的政治理想,可谓寄劲于 婉,寓刚于柔。
六、你觉得词中的“那人”是作者的意中人,还是作者理 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要借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临安邸
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处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之下,但南宋 小朝廷置沦陷的中原故土于不顾,夜夜笙歌,醉生梦死, 偏安江南一隅,对力主恢复中原的爱国志士排挤打击。 作者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了一群盛妆丽服、一夜狂欢的 贵族女子,而写“那人”着墨不多,既没写她的服饰,也 没有写她的表情,只写了她所在的环境,是一个僻静的角 落。借这群贵族女子来讽刺歌舞升平、不思恢复的南宋朝 廷,借“那人”表明自己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政治立 场和自甘淡泊的理想人格。
主旨:
《青玉案》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 “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了 词人的理想人格——不同流俗,志怀高远,别 有所求的志向。其政治含义就是不与媚敌求荣 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
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 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在内
容、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
同。
相同之处:

辛弃疾最经典的五首词

辛弃疾最经典的五首词

辛弃疾最经典的五首词辛弃疾是宋代文学巨匠之一,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

其中最为经典的五首词,是许多文学爱好者所钟爱的,下面就来一一介绍。

一、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最具代表性的词之一,以其婉转悠扬的词调和深情的爱情描写打动了无数读者。

词中描绘了主人公思念佳人的场景,两人就像天空中那一轮圆月般圆满和美好。

词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道出了爱情中离合悲欢的情感。

整首词音韵优美,感情真挚,堪称宋词的代表之作。

二、浪淘沙·北戴河《浪淘沙·北戴河》是一首富有海洋意象的词,以写景入情,抒发作者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以海洋为背景,抒发了对北戴河美丽景色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书写了苍茫海涛、滔滔巨浪的场面,将海洋宏大的气势和作者内心深邃的情感融为一体,赋予了词作更加宏大的意蕴。

三、青玉案·元夕(另一版本)《青玉案·元夕(另一版本)》与《青玉案·元夕》表现的主旨相同,都是描述一对恋人对彼此的思念。

但它与前者又有着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语言更为简练、含蓄,行文之间隐约透出一股愁情的气息,婉转而清丽,让人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

四、摸鱼儿·渔家《摸鱼儿·渔家》是辛弃疾的另一首著名的水乡田园词,描写了渔家一家总动员赶海劳动的生动画面。

词中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和乡土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词中描绘的“碧水无纹秋月明,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场景,以及对渔民家庭生活的真实描写,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词人的真挚感情。

五、鹧鸪天·晚秋《鹧鸪天·晚秋》是一首婉约清新、意境优美、曲调优美的词。

以叹息岁月流转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中描绘了金秋时节天上的鹧鸪和秋天的红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综上所述,以上五首辛弃疾的经典词作,都显示了其高超的文学艺术水准,并表现出了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部编本教材)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

(部编本教材)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蝉叫声
明亮的月亮升起来惊动喜 鹊飞离树枝,清爽的夜风伴随 着蝉的鸣叫。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年,年景。丰收的年景。
闻到稻花的香气,听到青 蛙的叫声,让人想象出一派丰 收的美景。
天边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很远的天空闪烁着七八个 星星,山前滴落两三点雨滴。
往日
土地庙附近的树林ຫໍສະໝຸດ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茅草盖的 乡村客店
旧时相识的茅店、围绕土 地庙附近的树林,过了小溪上 的石桥转个弯儿便看见了。
课文小结
这首词通过写乡村夏夜月 明风清,稻花飘香,蛙声和鸣, 显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表现 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七旧八时个 相星识/的天茅外店,、两围三绕点土雨地/山庙前附。近的树林,过了小溪上的石桥转个弯儿便看见了。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七 闻八到个稻星 花/的天香外气,,两听三到点青雨蛙/山的前叫。声,让人想象出一派丰收的美景。 主七要八作 个品星:/天《外清,平两乐三·村点居雨》/山《前青。玉案》等。 明旧月时别 茅枝店惊社鹊林,边清,风路半转夜溪鸣桥蝉忽。见。 旧七时八茅 个店星社/天林外边,,两路三转点溪雨桥/山忽前见。。 明主亮要的 作月品亮:升《起清来平惊乐动·村喜居鹊》飞《离青树玉枝案,》清等爽。的夜风伴随着蝉的鸣叫。 七主八要个 作星品/:天《外清,平两乐三·村点居雨》/山《前青。玉案》等。 稻 七花八香个里 星说 /天丰外年,,两听三取点蛙雨声/山一前片。。 七旧八时个 茅星店天社外林,边两,三路点转雨溪山桥前忽。见。 旧时茅店社/社林林边边,,路路转转溪溪桥桥忽/忽见见。。 主要作品:《清平乐·村居》《青玉案》等。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经典诗词十首

辛弃疾经典诗词十首

辛弃疾经典诗词十首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21岁起义抗金,不久归宋。

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地方官职。

42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

虽曾两度被起用,但一直未被重用。

68岁病逝。

一生力主抗战北伐,提出许多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存词六百多首,词风慷慨悲壮,有不可一世之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辛弃疾经典诗词十首,欢迎大家阅读!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①。

挥羽扇,正纶巾,少年鞍马尘②。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③。

【注释】①故人:老朋友,此指张处父。

②鞍马尘:指军事生涯。

③误身:害了自己。

这首词大约作于淳熙六年或七年,时辛弃疾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

此词主要表现作者屡遭排斥、频繁调任、无法施展抱负的哀愁。

上片写作者在凄凉的旅途中遇到老朋友的时间和地点,下片写作者与老朋友回忆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倾吐自己目前远离前线,不能亲临抗金战场的苦闷。

这首词的特点是写景与心理状态密切关合,用典自然巧妙,语调低沉,感情凄怆。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①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②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③?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④,忧愁风雨⑤,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释】①遥岑:远山,指长江以北沦陷区的山(所以说它“献愁供恨”)。

②断鸿:失了群的孤雁。

③归未:用提问语表示未归。

④流年:年光如流。

⑤忧愁风雨:忧愁国势飘摇于风雨中。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

上片说,“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点明报国无路的苦闷。

下片说自己不只是怀念乡土,更不愿意作个人身家打算,忧愁的是国势飘摇和年光虚度。

词中深刻地表现出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申、抑郁悲愤的心情。

摸鱼儿更能消①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绝妙好词》中三首辛弃疾的词

《绝妙好词》中三首辛弃疾的词

宝钗 分 , 桃 叶渡 , 烟 柳 暗 南浦 。 怕 上 层楼 , 十 日九 的婉转怨恨 , “ 带将愁去 ” 更好些 , 元刻本也是 “ 带将愁
风雨。 断肠点点飞红 。 都无人管 。 倩谁劝 、 流莺声住 ? 鬓边觑 。 应把花 卜归期 . 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 .
愁去。
瑞鹤仙 梅
二、 三 首 词 的 异 文 分 析
三首词 皆 以河 大 图书馆藏 中华书局 四部备 要本
谦益家 中发现抄本 , 宋、 元、 明三代竟 无一刻本 ( 有 明 《 绝妙好词笺》 为底本 , 以“ 中华再造善本” 中清初 毛氏
汲古阁抄本 , 清高士奇刊本 ) 。可见 , 当时《 绝妙好词》 汲古阁抄 本《 绝妙好词》 ( 以下简称毛抄本 ) 为对 校本 ,
6 5
z 。 s 年 期 总 第 , s 4 期 l 妻 擎
安 徽文学
W ENXUE 文 ANHUI 艺
春》 向《 家》 , 继之 发表 了《 新 理 了。岛崎藤村就这样 由《
日本 自然 主 义 经 历 了 由 早 期 的 左拉 主 义 到 日本 论 生》 《 暴风雨》 , 一路走 向自传及 自我坦 白的道路 。 后 因 的 自然主义再到私小说 的发 展历程 . 跨越了明治和大
哽 咽梦 中语 , 是他春 带愁来, 春归何处?却不解、 带将 “ 更” 此 两 种 异 文 皆通 , 不便妄下结论。 另外 . 元 刻 本 在 词牌 “ 祝英 台近 ” 下有“ 晚春 ” 指明词的主题 《 瑞鹤仙 》 一词 , 四部备要本与毛抄本只有一处异
雁霜寒透幕 。正护 月云轻 , 嫩冰犹薄。溪奁 照梳 文 , “ 盼” 毛抄本作 “ 眄” , “ 眄” 也有 “ 顾盼” 的意思 . 元刻 掠 。想含香弄粉 , 靓妆难 学。玉肌瘦 弱。更重重、 龙 绡 本作 “ 盼” , 所以, 此处应 当是“ 盼” 为好 . 毛抄本估计为 衬 著。倚 东风 , 一笑嫣 然, 转盼万花羞 落。 字形相近而误 。 与元 刻本 异 文 较 多 . “ 梅” 元刻本为“ 赋 寂 寞。 家山何在 , 雪后 园林 , 水 边楼 阁。 瑶池 旧约。 梅” , 二者 皆可通 , “ 赋” 为歌颂意 , “ 赋 ( 下转第 7 0页 )

九年级语文《辛弃疾词三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含例题习题与答案)

九年级语文《辛弃疾词三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含例题习题与答案)

《辛弃疾词三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学习要点】一、理解三首词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词的场面描写和现实与梦想相对比的手法。

三、顺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词。

【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

曾生活于金统治区,对北方各族人民抗金斗争有深切的体验,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他在22岁时聚集2000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后耿京被叛徒杀害,他闯入金军大营生擒叛徒,带到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这份英雄气概,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当时年仅23岁。

辛弃疾初到南方,对抗金北伐的事业充满信心,写了不少奏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但均未被朝廷采纳。

这之后,他先后被派往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等重要的地方官职,治理荒政,整顿治安,干得十分出色。

然而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进取。

辛弃疾尽管胸怀大志,但不为官场所容,在他42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退居上饶。

此后20年间,除一度出任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到了64岁时,再度被启用,被任命为镇江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亲临前线,并准备组建一支万人军队,以备渡江作战,但不久又被调离了,恢复祖国山河的理想最终无法实现,1207年病逝于铅山,年68岁。

辛弃疾在文学上的创作是以词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他的《稼轩词》共收词600多首,是宋代词作最丰富的一家。

【重点字词】1、读准下列加粗字的读音麾(huī)炙(zhì)霹雳(pīlì)翁媪(ǎo)无赖(lài) 莲蓬(liánpéng)2、理解下列词语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梦回:梦醒。

沙场:战场。

点兵:检阅军队。

霹雳:形容弓弦的响声。

了却:完成。

君王天下事:指恢复中原等大事。

身后:死后。

吴音:泛指南方话。

翁媪:老公公,老婆婆。

辛弃疾著名的三十首词

辛弃疾著名的三十首词

辛弃疾著名的三十首词《渔家傲-题黄几复庐》是辛弃疾创作的著名词作之一。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渔家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冷峻、豪放的个性和对逆境的不屈不挠的追求。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愤懑,倾诉了其报国家仇、救国家难的决心与心情。

《夜行船-水调歌头》描绘了辛弃疾抵抗金兵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在困苦时刻坚守信念和保护家园的意志。

此作以其豪情壮志、意蕴深远而被誉为辛弃疾一生中的代表作之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词作,描绘了辛弃疾对陈同甫忠诚烈士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红玉薪-怀传韵婺州致李县司马》写了作者远离故乡的壮志豪情和异乡郁郁寡欢的心情。

《青玉案-元夕》写了作者回忆往事、怀念过去好时光的心情,通过元夕节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青玉案-元夕二首》也是一首赞美元夕的优美词作,通过凄美的词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贺新郎-夏景》这首词以夏景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词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李龟年词-木兰花慢》是辛弃疾为纪念忠勇女将花木兰而作,以花木兰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精神和忠诚的赞美。

《青玉案-元夕三首》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赞美元夕佳节的词作,通过对节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

《菩萨蛮-风浪之中》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表达困境中坚定意志的词,描绘了作者面对逆境时的豪情壮志和对幸福生活的期望。

《青玉案-元夕四首》通过对元夕节日习俗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无尽思念。

《贺新郎-春情》描绘了作者眺望春天来临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辛弃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贺新郎-雪花游》写了作者在雪地中游玩的喜悦和对良朋知己的思念。

《贺新郎-浣溪沙》以诗情画意的方式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对宴会、音乐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快乐的追求。

《霜天晓角-荆公即席为南渡表》是一首表达对忠诚的赞美之词,描绘了作者对荆公忠诚正直的崇敬之情。

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诗词三首

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诗词三首

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诗词三首【导语】辛弃疾的词有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诗词篇一:《祝英台近》《祝英台近》作者:辛弃疾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流莺声住?鬓边觑。

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相思的词篇。

如果我们联系辛弃疾的思想实际和他一生的经历来看,这首词很可能寄托了作者由于祖国长期遭受分裂、不得统一而引起的悲痛。

上片写行人去后的凄凉。

开篇三句点明别时的节气,衬托悲苦的心情。

中二句写别后的思念与由此而引起的心绪。

"断肠"三句写春去花落,无人爱惜,莺声鸣啭,无人劝阻,由此而更增添她的愁苦。

下片写盼归的急切心情。

换头三句通过占卜归期的神态来刻画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中二句写梦中相思之情。

末三句以怨春作结。

这首词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一是善于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

词中侧重于描写女主人公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焦急心情,在写法上,作者舍弃了一般常用的即景抒情的手法,而是通过动作的某些细节来突现人物的内心活动:"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位女主人公,把刚刚插在鬓边的鲜花重新摘下来,一瓣一瓣地从头细数,忐忑不安的心情,便跃然纸上,甚至连这位女主人公的焦急心情也活灵活现了。

这是其一。

其二是通过梦中的呓语来表示对春天的怨恨。

这就比一般的"怨春"更加深入一层。

这首词通过儿女之情,寄托了家国之愁。

作者满腹的怨恨,却不说破。

于是就可以使人用自己的想象来加以补充和发挥了。

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诗词篇二:《破阵子》《破阵子》作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爱国诗句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爱国诗句

辛弃疾(1140-1207),字玄谷,号稼轩,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他的诗文以豪放激昂、刚健豪迈而著称,被后人誉为“豪放派”代表诗人之一。

辛弃疾诗词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十首诗词,无疑是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以下将为您介绍辛弃疾最为出名的十首爱国诗词,并对其进行解读。

一、《青玉案·元夕》元夕又称灯节,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

辛弃疾以“元夕”的时节为背景,写下了这首《青玉案·元夕》。

诗中通过对花灯、古诗、酒宴等各种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热闹喜庆,以及对故国的眷念之情。

诗中的“年年乘鸿骑”、“月月独倚栏”等句,表达了辛弃疾思念家乡和国家的深情。

二、《青玉案·谷口书斋兰溪王明府席上见赠》这首诗是辛弃疾送给王明府的赠诗,诗中描写了明府的风采和豪情。

辛弃疾在诗中借用花鸟、山水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明府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国家的忧虑与愿望,表现了辛弃疾的家国情怀。

三、《贺新郎·春日行吟》这是一首描写春日风光的诗篇,辛弃疾以自己行走于田野间的景象为写照,描绘了春日的美好和自然的生机。

诗中出现的“剑外忆相逢”等句,流露出辛弃疾的怀才不遇和思乡之情,既突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忧心忡忡。

四、《青玉案·送别》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借鸟飞去的意象,表达了自己离别时的愁绪。

诗中的“更那堪、冷落清秋望绿苔”等句,抒发了辛弃疾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国家兴衰的忧郁之情。

整首诗铺陈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同时也映射了国家的困境和离散。

五、《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一首怀古咏史的名篇,辛弃疾抒发了对昔日国家兴旺时期的怀念之情。

诗中所提京口北固亭,乃是光武帝刘秀打江山、建国初期的重要阵地,辛弃疾以此为咏史的载体,感慨历史沧桑和国家兴衰的厉害。

这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具有浓郁的爱国色彩,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眷恋。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辛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辛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辛弃疾
一、《念奴娇·九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二、《清平乐·西江月》
西江月,夜照酒家门,年年花前更把酒。

且随流水,人行自可远,月随花影去,不归人。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四、《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胡马度阴山。

月满西楼,人淡如菊。

五、《贺新郎·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人独醉,欢饮达旦,大醉不知归路。

六、《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七、《摸鱼儿·永遇乐》
永遇乐,玉宇澳洲。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八、《鹧鸪天·洞庭湖赋》
洞庭湖边,多少秋波澜,江天一色无纤尘。

惟见长江水,天地一沙鸥。

九、《醉落魄·行香子》
行香子,夜半醒来,醉里想和明月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十、《慢·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辛弃疾词三首》

《辛弃疾词三首》

《辛弃疾词三首》篇一:第16课辛弃疾词三首第16课辛弃疾词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认识辛词“婉约”类名作的特色。

3.初步体会辛弃疾豪放派词的基本特点和爱国情怀。

4.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kònɡ”,马笼头。

诗意解读上片前两句描写在山道中夜行的情景:驱马从柳树旁边疾驰而过,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湿变重了。

这里既表现出山道上柳密露浓,景色优美;也表现出行人心情舒畅,虽觉衣衫湿重,但游兴仍然很高。

三、四句描写在行经河滩旁边时,看到的一幅饶有幽趣的画面: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地眯着眼睛向沙面窥视,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轻轻摇晃,准是在梦中见到鱼虾了吧!看到宿鹭目眯影动,便断定它正在做梦,又因鹭鸟以鱼虾为食,进而断定它梦见了鱼虾,虽是想象之辞,但又合情合理。

词人既能极细致的观察又能极深微的体会,因而写的是如此生动、有趣。

下片前两句描写在行经溪流附近的村庄时看到的一幅更富有诗意的画面:夜深人静,溪山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年轻的妇女在溪边浣纱,在月光的照耀下,她那美丽轻盈的身影映在水中和沙上。

词人使用的语句极其简淡,却能把环境和人物写得清雅秀洁,风韵悠然。

结尾二句又在前边的画面上绘出了新的情采:宁静的村舍门前忽然响起孩子的哭声,正在溪边浣纱的母亲立即起身往家赶,路上遇见陌生的行人,只羞怯地低头一笑,随即背转身匆匆离去,这真实而自然的描绘,不但给画面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情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村妇女淳朴温良的心性和略带几分羞涩的天真。

综观此词,全篇都是写景,无一句抒情,但又处处融情于景中,寄意言外。

名句识记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答案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位身姿优美、性格开朗的浣纱女形象。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醇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

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诗词三首

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诗词三首

【导语】⾟弃疾的词有抒写⼒图恢复国家统⼀的爱国热情;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的作品。

下⾯就给⼤家分享下⾟弃疾的诗词,欢迎阅读!爱国诗⼈⾟弃疾的诗词篇⼀:《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作者:⾟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九风⾬。

断肠⽚⽚飞红,都⽆⼈管,更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

试把花⼘归期,才簪⼜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赏析: 这是⼀⾸描写离别相思的词篇。

如果我们联系⾟弃疾的思想实际和他⼀⽣的经历来看,这⾸词很可能寄托了作者由于祖国长期遭受分裂、不得统⼀⽽引起的悲痛。

上⽚写⾏⼈去后的凄凉。

开篇三句点明别时的节⽓,衬托悲苦的⼼情。

中⼆句写别后的思念与由此⽽引起的⼼绪。

"断肠"三句写春去花落,⽆⼈爱惜,莺声鸣啭,⽆⼈劝阻,由此⽽更增添她的愁苦。

下⽚写盼归的急切⼼情。

换头三句通过占⼘归期的神态来刻画⼥主⼈公的⼼理活动。

中⼆句写梦中相思之情。

末三句以怨春作结。

这⾸词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是善于通过动作来刻画⼈物⼼理活动。

词中侧重于描写⼥主⼈公盼望丈夫早⽇归来的焦急⼼情,在写法上,作者舍弃了⼀般常⽤的即景抒情的⼿法,⽽是通过动作的某些细节来突现⼈物的内⼼活动:"鬓边觑,试把花⼘归期,才簪⼜重数。

"出现在读者⾯前的这位⼥主⼈公,把刚刚插在鬓边的鲜花重新摘下来,⼀瓣⼀瓣地从头细数,忐忑不安的⼼情,便跃然纸上,甚⾄连这位⼥主⼈公的焦急⼼情也活灵活现了。

这是其⼀。

其⼆是通过梦中的呓语来表⽰对春天的怨恨。

这就⽐⼀般的"怨春"更加深⼊⼀层。

这⾸词通过⼉⼥之情,寄托了家国之愁。

作者满腹的怨恨,却不说破。

于是就可以使⼈⽤⾃⼰的想象来加以补充和发挥了。

爱国诗⼈⾟弃疾的诗词篇⼆:《破阵⼦》 《破阵⼦》 作者:⾟弃疾 醉⾥挑灯看剑,梦回吹⾓连营。

⼋百⾥分麾下炙,五⼗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词三首《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九下

辛词三首《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九下
教育经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tiǎo
huī
sài



教育经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夜空。
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
怎么办呢?白发渐渐增多,
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
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
还要砍去月中树影摇曳的桂树,
因为人们都说,
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教育经历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联系方式
教育经历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zhuó
教育经历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军乐。
战场。
梦中回到
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王济与之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杀牛作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辛词比较
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 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 完善而达到高潮。
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 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旷】的风格。
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 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 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豪】的风格。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盛装的妇女们都戴着元宵节应景 的绚丽饰品,各个姿态盈盈、笑 着走过去了,只有衣香暗中飘散。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在汹涌的人潮里找寻她千百次 却总是不见踪影,忽然,回头一 看,她竟然在灯火幽暗的角落还 未归去。
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 文为词”的特色。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 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 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 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艺术特色
“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 意境却极沉郁。”
——《白雨斋诗话》
① 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 ②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 沉而含蓄。 ③采用白描、反衬的手法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 形象。
思考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 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
思考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 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 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张翰 —念鱼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时光流逝
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面。 “花千树”夸张手法写花灯之多;“星如雨”
用比喻手法写烟花之盛; “香满路”借代手法写观花灯和烟花的贵族
女性之众多。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用动
、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运用了铺 陈(排)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 光在人群之中交错,整个晚上此 起彼落的鱼龙花灯在飞舞着。
有理想是幸福的, 理想无法实现,是痛苦的。 辛弃疾—— 痛苦,却依然追寻着。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 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 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 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 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名句知多少?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③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 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 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哪些意象?有哪些特点?
开篇写景,但这景意境是宏大壮阔的。
大家想象一下:遥看辽阔无边的楚天之下,
千里弥漫清爽秋气,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浩 汤汤的滚滚长江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 。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 风起,想到家乡的味美的鲈鱼,于是弃官回 乡。
——《晋书·张翰传》
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 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 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 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 “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 “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独
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事告诉
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
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
高楼,叫你睡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
呢?”
—— 《三国志·陈登传》
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 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 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 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登 建
水 龙 吟


辛 弃

疾亭
《《 诗美 经芹 》十 黍论 离》 之 悲 亡 国 之 痛
美莫 芹随 悲鸿 黍雁 冀南 南飞 宋
高铁 唱板 大铜 江琶 东继 去东

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 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 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
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 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 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 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夜晚的东风将元宵的灯火吹动得如千 树花开,更让烟火看来是被吹落的万 点流星。
宝马雕车香满路。 华丽的马车香气洋溢在行驶的路上。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这两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 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 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 庆景象。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此三句写什么?诗人的情感如何?为 何如此呢?
此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 山。 忧愁和愤恨。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 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 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 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 3、诗人见如此壮美的远山,又 是秋高气爽之时,为何诗人说 远山在“献愁供恨”?
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 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 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 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 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
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 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 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 龙”,与苏轼并称“苏 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 存》。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 【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 市,是东吴、东晋、宋、 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 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 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 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学习目标
• 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 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辛弃疾(1140—1207), 字 ,号 幼,安济 稼轩 南历城人。抗金英雄, 南宋著名词人。艺术 风格以 为主豪,放与 苏轼并称为“苏辛”,传世词有600多首, 皆冠两宋。其词抒发强烈的爱国,热倾情 诉 壮志难的酬悲愤,乃“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
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
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
上片
【景色】 江天、山景、落日、断鸿
【动作】 看、拍、会、登
寓情于景 比喻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 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 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
“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 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 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 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 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主要从哪 些方面展开具体描写的?采用了什么方法?
— 乡思、仇恨 、激愤 — 为国为民 — 控诉当朝 — 哀叹虚掷年华
张翰 —乐于归隐 下片: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叹时光流逝
用典 — 为国为民
归纳总结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
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
1、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 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 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 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 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写作背景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 辛弃疾在健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 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 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 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 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 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 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