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设施安全距离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ge2.5mm,L.NPE(大地)&ge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ge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ge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ge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ge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ge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 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ge2.5mm,L.N大地&ge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ge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ge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ge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le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ge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ge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ge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552(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详细版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Process.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详细版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范文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范文电气设备的施工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然而在电气设备的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是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的一个方面。
其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其相关要求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以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首先,设备的安全距离与设备类型和特性相关。
电气设备种类繁多,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等等。
不同类型的设备在施工中对安全距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例如,对于变压器这类设备来说,安全距离的要求非常高,通常需要在周围设立禁止进入的警示标语,且禁止安排其他设备或非相关人员进入变压器的周围。
而对于开关设备来说,安全距离要求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其次,设备的安全距离与周围环境和条件相关。
在电气设备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条件是需要被充分考虑的因素。
例如,在潮湿或多尘的环境中施工,需要离设备更远的距离,以避免设备因环境问题而出现安全隐患。
此外,在施工现场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设备的安全距离要求,以防止火灾或其他事故的发生。
另外,设备的安全距离还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关。
电气设备的施工需要专业的电工技术和知识,只有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
在施工过程中,电工必须对设备的安全距离和要求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因此,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培养尤为重要,只有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并且有效执行设备的安全距离要求,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总之,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其相关要求对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设备的类型和特性、周围环境和条件,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考虑,可以制定合理的设备安全距离要求,并且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守。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电气设备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电气作业140种安全距离
电⽓作业140种安全距离电⽓作业140种安全距离前⾔距离是电⽓作业安全的基本保证。
为了改⽅案编制、⼯作票填写、现场安全管控等过程中,关于安全距离的表述模糊不严谨和执⾏标准不统⼀等问题,根据《电⼒安全⼯作规程》等资料中,分类整理出140种安全距离,帮助作业⼈员熟练掌握、严格执⾏,确保电⽓作业现场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涉电区域1.室内⾼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者。
2.⽆论⾼压设备是否带电,作业⼈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应有监护⼈在场,并符合表1的安全距离。
(摘⾃变电安规表1、线路安规表1、配电安规表3-1、电⼯制造安规表1、建设安规表15)表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3.10、20、35kV户外(内)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过道或作业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度分别⼩于2.7 m(2.5 m)、2.8 m(2.5 m)、2.9m(2.6m),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应装设护⽹。
4.户外10kV及以上⾼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车通道上,应根据表2设置⾏车安全限⾼标志。
(摘⾃变电安规表2、配电安规表2-1、建设安规表16)表2 车辆(包括装载物)外廓⾄⽆围栏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5.邻近或交叉其他电⼒线路的⼯作。
(摘⾃线路安规表4、配电安规表5-1、建设安规表24)表3邻近或交叉其他电⼒线⼯作的安全距离6.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安全距离不准⼩于表4的规定,且应设专⼈监护。
(摘⾃变电安规表18、线路安规表19、配电安规表6-1、电⼯制造安规表3)表4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安全距离7.施⼯机械作业安全距离起重机、⾼空作业车和铲车等施⼯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及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得⼩于表5的规定,且应设专⼈监护。
如⼩于表5、⼤于表 1 所⽰安全距离时应制定机械操作和现场监控的专项安全措施,并经施⼯单位和运维部门会审、批准。
电气高压设备安全距离.docx
电气高压设备安全距离
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
10及以下(13.8)0.70
20、35 1.00
63(66)、110 1.50
220 3.00
330 4.00
500 5.00
2.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
10及以下(13.8)0.35
20、35 0.60
63(66)、110 1.50
220 3.00
330 4.00
500 5.00
表中未列电压按高一档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
2.安全距离的定义
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安全距离。
3.安全距离的种类
根据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结构和工作的需要,安全间距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各种线路的安全间距。
(2)变、配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3)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4)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间距。
根据新安规所列安全距离的有以下三种:
(1)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电气安全距离
电气安全距离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或防止车辆和其他物体碰撞带电体,以及避免发生各种短路、火灾和爆炸事故,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和设施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人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地面(水面)、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需保持的最小距离,又称安全净距、安全间距。
安全距离应保证在各种可能的最大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闪络放电,还应保证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巡视、操作、维护和检修时的绝对安全。
各类安全距离在国家颁布的有关规程中均有规定。
当实际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人体及设备才安全。
安全距离既用于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也用于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以及带电体之间发生放电和短路而引起火灾和电气事故。
安全距离分为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和检修安全距离。
线路安全距离指导线与地面(水面)、杆塔构件、跨越物(包括电力线路和弱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指带电体与其他带电体、接地体、各种遮栏等设施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检修安全距离指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检修时与设备带电部分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该距离可分为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工作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带电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
一、对于交流电压的最小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 0.70米·20、35KV ——1.00米·63(66)110KV ——1.50米·220KV ——3.00米·330KV ——4.00米·500KV ——5.00米·750kV——8.0米对于直流电压的最小安全距离±50kV--1.5米±500kV--6.8米±660kV--9.0米±800kV--10.1米。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距离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距离一、配电线路安全距离(一)配电线路配电线路是指从供电设备到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
(二)架空配电线路一般架空配电线路是指10千伏及以下电压的架空配电线路。
1~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为高压配电线路,1千伏以下的架空配电线路为低压配电线路(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高、低压是以1千伏为界限而分类的) 。
(三)接户线、进户线从配电线路至用户进线处第一个支持点之间的一段架空导线称为接户线;从接户线引人室内的一段导线称为进户线。
(四)电缆线路随工作环境的不同,电缆线路可分房内隧道或沟道电缆线路、直埋电缆线路、桥梁下吊挂电缆线路和水底电缆线路等。
(五)配电线路安全距离是指配电线路在敷设后,对其一定范围内的质保持的相对安全距离。
如: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户内低压配线、电缆线路等,在新建、改建邮电局所过程中都应符合国家电气工程安装标准。
二、电工安全操作距离检修作业安全距离:在带电区域中的非常电设备上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大于表20中所示的规定。
表工作人员的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设备电压(千伏)距离(米)设备电压(千伏)距离(米)6以下 0.35 154 2.0010~35 0.60 220 3.0044 0.90 330 4.0060~110 1.50第四节接地电气设备、杆塔或过电压保护装置,将其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一、接地按其目的分类(一)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等,称为工作接地。
(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高压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采用的一种保安措施。
(三)接地电压保护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器和保间隙等,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而设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四)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为了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2024年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2篇)
2024年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三篇)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
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
配电装置中的最小净距是指在电气设备安装和布线时需保留
的最小安全距离。
这个距离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之间和设备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电弧、电击和火灾等安全隐患。
最小净距的大小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电气安全标准来确定的,不同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最小净距是根据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设备的安装环境等因素进行计算和规定的。
在配电装置中,最小净距通常应适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墙壁、屋顶或其他不可燃材料之间的间距。
这些间距的要求可以在电气安全手册或相关标准中找到,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
最小净距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潜在的电气故障,并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
遵守最小净距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When enthusiasm becomes a habit, there is no place for fear and worr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电气安全距离
电气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在电气设备运行时,人员和设备之间需要保持的安全距离。
这个安全距离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避免因接触电气设备而导致的电击、火灾等事故发生。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因此了解和遵守电气安全距离的规定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一般低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为0.5米,而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则需要更大,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达到数米甚至数十米。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设备的额定电压、电流等参数来确定安全距离的具体数值,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在电气设备周围的工作环境。
有些情况下,由于工作环境的狭小或复杂,可能会导致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无法满足标准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确保安全,比如在设备周围设置警示标识、限制人员通行等,以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
另外,对于操作电气设备的人员来说,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并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只有做好了这些基础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此外,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的维护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及时修复,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总之,电气安全距离对于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电气安全距离有所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自我防护,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企业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电气安全距禿的宣传和管理,提高人们对电气安全的重视程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线路电气安全距离
线路电气安全距离电力线路是电力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
然而,电力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严格保障线路电气安全距离的合理设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线路电气安全距离的重要性及其设置要点。
电气安全距离的定义电气安全距离指的是在规定条件下,人与电气装置、电力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
该距离应足以避免电气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根据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作区的电气安全距离应该至少达到2.5米,电气设施的电气安全距离应该达到6米以上。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数值,具体应根据不同的场所和情况进行设置。
线路电气安全距离的重要性线路电气安全距离的设置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线路电气设备存在放电现象,如果人接近电气设备的范围内,会将身体作为导体,导致电流通过身体,产生电击反应。
严重的话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为了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线路电气安全距离需要设置并得到严格遵守。
其次,线路电气设施的工作可能会产生电磁波辐射,长时间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会有一定的健康危害。
设置较大的电气安全距离可以减少人们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的时间,对于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很有必要。
最后,线路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时也会产生电弧光,这不仅会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而且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适当增加电气安全距离可以有效减少电弧光造成的损伤和伤害。
线路电气安全距离的设置要点针对不同的线路类型和环境条件,需要进行不同的电气安全距离设置。
一般来讲,设置电气安全距离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线路类型不同类型的线路对应不同的电气安全距离。
例如,高压线路和中压线路的电气安全距离相对于低压线路要更大。
此外,交流线路和直流线路的电气安全距离也存在差异。
考虑线路电流电气安全距离的设置还需要考虑线路中传输的电流大小。
通常来讲,当电流越大时,电气安全距离也需要设置得更大。
线路电流的大小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和计算进行确定。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系统距离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距离一、配电线路安全距离(一)配电线路配电线路是指从供电设备到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
(二)架空配电线路一般架空配电线路是指10千伏及以下电压的架空配电线路。
1~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为高压配电线路,1千伏以下的架空配电线路为低压配电线路(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高、低压是以1千伏为界限而分类的) 。
(三)接户线、进户线从配电线路至用户进线处第一个支持点之间的一段架空导线称为接户线;从接户线引人室内的一段导线称为进户线。
(四)电缆线路随工作环境的不同,电缆线路可分房内隧道或沟道电缆线路、直埋电缆线路、桥梁下吊挂电缆线路和水底电缆线路等。
(五)配电线路安全距离是指配电线路在敷设后,对其一定范围内的质保持的相对安全距离。
如: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户内低压配线、电缆线路等,在新建、改建邮电局所过程中都应符合国家电气工程安装标准。
二、电工安全操作距离检修作业安全距离:在带电区域中的非常电设备上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大于表20中所示的规定。
表工作人员的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设备电压(千伏)距离(米)设备电压(千伏)距离(米)6以下 0.35 154 2.0010~35 0.60 220 3.0044 0.90 330 4.0060~110 1.50第四节接地电气设备、杆塔或过电压保护装置,将其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一、接地按其目的分类(一)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等,称为工作接地。
(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高压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采用的一种保安措施。
(三)接地电压保护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器和保间隙等,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而设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四)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为了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距离一、配电线路安全距离(一)配电线路配电线路是指从供电设备到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
(二)架空配电线路一般架空配电线路是指10千伏及以下电压的架空配电线路。
1~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为高压配电线路,1千伏以下的架空配电线路为低压配电线路(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高、低压是以1千伏为界限而分类的) 。
(三)接户线、进户线从配电线路至用户进线处第一个支持点之间的一段架空导线称为接户线;从接户线引人室内的一段导线称为进户线。
(四)电缆线路随工作环境的不同,电缆线路可分房内隧道或沟道电缆线路、直埋电缆线路、桥梁下吊挂电缆线路和水底电缆线路等。
(五)配电线路安全距离是指配电线路在敷设后,对其一定范围内的质保持的相对安全距离。
如: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户内低压配线、电缆线路等,在新建、改建邮电局所过程中都应符合国家电气工程安装标准。
二、电工安全操作距离检修作业安全距离:在带电区域中的非常电设备上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大于表20中所示的规定。
表工作人员的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设备电压(千伏)距离(米)设备电压(千伏)距离(米)6以下 0.35 154 2.0010~35 0.60 220 3.0044 0.90 330 4.0060~110 1.50第四节接地电气设备、杆塔或过电压保护装置,将其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一、接地按其目的分类(一)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等,称为工作接地。
(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高压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采用的一种保安措施。
(三)接地电压保护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器和保间隙等,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而设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四)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为了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二、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的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三、接地的作用1.防止电磁耦合干扰:如数字设备接地;射频电缆布线屏蔽层接地等;2.防止强电和雷击通信设备:如列架及一般通信设备机壳接地,防止设备、仪表、人身伤害;3.通信系统工作需要:如海缆中继设备的远供系统采用导线——大地制方式。
四、联合接地随着通信业务发展,种类增多,分散接地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
我们把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包括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方式称为联合接地。
联合接地这是强制性条文,新建站就必须按照这个去做,在机房里面,保护地、工作地要把它们都联起来,集中尽量做到接地电阻低。
电气事故一、电气事故分类(一)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
(二)发生事故时的电路状况,可以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
(三)按事故严重程度划分,可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1)特大事故,是指造成三人及三人以上死亡;大面积停电,造成严重减负荷;重大电气设备或生产厂房严重损坏,造成火灾事故损失超过30万元;造成其它用户停电,产生严重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一至二人死亡或三人及三人以上重伤;大面积停电,造成减供负荷;主要电气设备损坏,由于停电造成较严重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3)一般事故,是指除特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外的其它事故。
(四)按事故的基本原因,电气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1)触电事故。
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于人体而造成的。
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
(2)雷电和静电事故。
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
雷击常可摧毁建筑物,伤及人、畜,还可能引起火灾;静电放电的最大威胁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3)射频伤害。
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亦即电磁场伤害。
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各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除高频电磁场外,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4)电路故障。
电能在传递、分配、转换过程中,由于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事故。
线路和设备故障不但威胁人身安全,而且也会严重损坏电气设备。
以上四种电气事故,以触电事故最为常见。
但无论哪种事故,都是由于各种类型的电流、电荷、电磁场的能量不适当释放或转移而造成的。
二、触电事故1、常见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电气线路、设备检修中措施不落实;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接线错误;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包括:设备、工具无接地、接零保护措施;设备、工具已有的保护线中断;带电源移动设备时因损坏电源绝缘;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湿手操作机器按钮等;因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导致。
2、防止触电事故,既要有技术措施又要有组织管理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接触带电部件:常见的安全措施有绝缘、屏护和安全间距。
绝缘:即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这是防止直接触电的基本保护措施。
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
间距:为防止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在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其他设备、设施之间,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伤人: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触电的基本技术措施。
保护接地:即将正常运行的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其原理是通过接地把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触电事故。
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电压高于1KV的高压电网中的电气装置外壳,也应采取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在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把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网中的零线紧密连接起来。
(3)采用安全电压根据生产和作业场所的特点,采用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是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
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
(4)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又称触电保安器,在低压电网中发生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或触电时,它可以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迅速自动切断电源,从而保护人身安全。
(5)合理使用防护用具在电气作业中,合理匹配和使用绝缘防护用具,对防止触电事故,保障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绝缘防护用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安全防护用具,如绝缘棒、绝缘钳、高压验电笔等;另一类是辅助安全防护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鞋、橡皮垫、绝缘台等。
(6)安全用电组织措施防止触电事故,技术措施十分重要,组织管理措施亦必不可少。
其中包括制定安全用电措施计划和规章制度,进行安全用电检查、教育和培训,组织事故分析,建立安全资料档案等。
(四)用电安全要素1、电气绝缘保持电气设备和供配电线路的绝缘良好状态,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无事故运行的最基本要素。
电气绝缘性能,可以通过测定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税等参数加以衡量。
2、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安全距离。
3、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导体内通过持续电流的安全数量。
4、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
电气事故有哪些种类电气事故是由局外能量作用于人体或电气系统内能量传递发生故障而导致的人身和设备的损坏。
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电事故、雷电灾害、射频辐射危害、电路故障等五类。
(1)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触电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全的伤害可以分为电伤和电击。
绝大部分触电伤亡事故都含有电击的成分,与电弧烧伤相比,电击致命的电流小得多,但电流作用时间较长,而且在人体表面一般不留下明显的痕迹。
(2)静电事故。
静电指生产工艺过程中和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与分离等原因而积累起来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这些电荷周围的场中储存的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使。
但是,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伏,可能在现场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在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静电火花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因素。
(3)雷电灾害。
雷电是大气电,是由大自然的力量分离和积累的电荷,也是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等特点,其能量释放出来可能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雷击除可能毁坏设施和设备外,还可能直接伤及人畜,还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4)射频辐射危害。
射频辐射危害即电磁场伤害。
人体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吸收辐射能量,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部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射频辐射危害还表现为感应放电。
(5)电路故障。
电路故障是由电能传递、分配、转换失去控制造成的。
断线、短路、接地、漏电、误合闸、误掉闸、电气设备或电气元件损坏等都属于电路故障。
电气线路或电气故障可能影响到人身安全。
电气事故的分类形式电气事故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类的;按照灾害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火灾、爆炸等;按照电路状况,可以分为短路事故、断路事故、漏电事故等。
考虑到事故是由局外能量作用与人体或系统内能量传递发生故障造成的,能量是造成事故的基本因素,可以采取按能量形式和来源进行分类的方法。
这样,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电灾害、射频危害、电路故障等五类。
电气事故的种类综述电气事故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都可能导致二次事故,而且二者很可能是同时发生的。
电气事故是与电相关联的事故。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能失去控制将造成电气事故。
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1、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触电事故往往突然发生,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