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方法-基础知识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d432c5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d.png)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
就是举出实例说明事物,为了说明某一事理,举出相应的例子使读者加以理解。
作用:有利于读者对事理的认识和理解。
2、打比方。
即我们常用的比喻的修辞方法。
在说明文中不叫比喻,而叫作“打比方”。
作用:同”比喻“修辞手法作用一样,它使说明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类别。
即按照事物的性质、形状、体积等特征把事物和事理分成若干类来进行说明。
作用:它使说明的事物或事理更有条理性。
4、列数字。
顾名思义就是用数字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
作用:把事物特征描述得更加的精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5、作比较。
通常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都会拿其它事物来与它作比较,使要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加突出。
作用:能够突出所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地位等。
6、画图表。
画图表是说明文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用图表的形式表示事物的相关特征。
作用:使读者更直观的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方便理解并记忆。
7、摹状物。
对说明对象形象、外貌特征详细的描叙。
作用:它能把说明对象的特征详细的描述出来,使它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8、引资料。
就是引用名人名言、诗歌、典故、谚语等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用: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和可读性。
9、下定义和作诠释。
这两种说明方法较难区分。
下定义:是对说明事物做简洁扼要的归纳。
作诠释:解释说明事物事理的特点。
作用都是:能帮助读者了解某个概念或事物。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的语言要求比作诠释语言要求更严格。
下定义要求完整的解释某个概念,并且主语和宾语能倒过来说,例如“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我们也可以说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这则是下定义。
作诠释虽也要能简明的说明某个事物,但它的主语和宾语是不能倒过来的。
例如“常青树,是一种绿色植物。
”但我们不能说“绿色植物是常青树”。
注意事项:说明方法是说明阅读中常考的考点,需要学会判断说明方法和熟记说明方法的作用。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说明方法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说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2ab740f18583d04964596b.png)
说明方法【考点讲解】一、考查形式多以选择或填空的形式考查。
二、知识讲解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作图表、作假设等。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一)举例子--具体、明晰、真实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理解,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举了具体的例子,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二)作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
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引用故事使文章具有趣味性。
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用做引用的说明方法简洁,有力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增强了趣味性。
(三)作比较--鲜明、突出、具体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11种说明方法
![11种说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2b7ee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0.png)
11种说明方法导言说明方法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非常常见的表达方式。
通过清晰、简明的说明,我们可以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掌握某一事物或思想。
本文将介绍11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详细探讨其特点和运用场景。
一、定义说明法1.1 特点•通过给出准确、明确的定义,将对象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
•通常采用明确的语言和具体的实例,使读者对所定义的对象有更清晰的认识。
1.2 运用场景•在学术研究、法律条款等需要进行精确定义的领域中。
•在新词或新概念出现时,对其进行准确定义,以便大众理解和使用。
二、分类说明法2.1 特点•将对象按照某一标准或特点进行归类,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通过对比和对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讨论的对象。
2.2 运用场景•在科学研究或学术论文中,对实验结果或理论模型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三、过程说明法3.1 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或逻辑顺序,详细描述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过程。
•通过清晰的描述和合理的组织,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整个过程。
3.2 运用场景•在写作中,对历史事件、实验过程或制作方法进行描述,以便读者能够完整地理解和模仿。
•在技术文档或使用说明中,对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以便用户正确操作和维护。
四、比喻说明法4.1 特点•通过找到与所要说明的对象或概念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将其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阐述和理解。
•通过比喻,使抽象、难懂的概念更形象、易懂。
4.2 运用场景•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富有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使学生对抽象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
•在演讲或写作中,通过比喻,使读者或听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作者的观点。
五、对比说明法5.1 特点•将两个或多个对象或概念进行对比,强调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对比,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5.2 运用场景•在写作中,通过对比不同的观点或理论,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
说明文常识PPT
![说明文常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6d9907a21614791711286d.png)
说明文常识1、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______这个例子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引用:通过引用__________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⑩、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2、说明文的结构①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②递进式: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3、说明顺序:①时间顺序:(时间先后)②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③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4、语言的特点:准确、简明和严密(平实、生动形象)说明文常识1、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______这个例子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12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12种说明方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716f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c.png)
12种说明方法及作用一、定义说明定义说明是通过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来解释该概念的含义。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二、分类说明分类说明是将一组事物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对每个分类进行详细的解释。
它可以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不同分类下的事物特点和区别。
三、对比说明对比说明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四、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是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某个概念或原理。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五、描述说明描述说明是通过对事物的外观、结构、特点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便读者能够形象地了解所描述的事物。
六、步骤说明步骤说明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来解释某个过程或方法。
它可以帮助读者按照指导进行操作或实施。
七、原因说明原因说明是通过分析和解释某个现象或结果的原因和原理。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成因和规律。
八、效果说明效果说明是通过描述某个行动或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它可以帮助读者评估和判断某个行动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九、利弊说明利弊说明是通过分析某个事物、方法或行动的利与弊,从而帮助读者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十、历史说明历史说明是通过对某个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便读者了解其发展脉络和变化趋势。
十一、比喻说明比喻说明是通过将某个抽象概念或原理与具体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十二、故事说明故事说明是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某个观点或道理。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生动地理解和接受相关内容。
以上是12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多种说明方法,灵活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说明文基础必学知识点
![说明文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90dc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2.png)
说明文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说明文是一种描述事物特点、原理、功能、构造、作用等的文章类型,目的是让读者对所述事物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 说明文通常采用客观、准确的语言,注重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观点,避免主观评价和情感色彩。
3. 说明文的结构包括引入、主体和总结三个部分。
引入部分介绍被说
明的对象,主体部分依次叙述对象的特点、原理、功能等内容,总结
部分对前文进行概括。
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包括:使用第三人称,避免主观情感;使用客观
事实和准确数据;使用具体、生动的描写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5. 说明文可以通过举例、比较、对比等手段来阐明对象的特点,使读
者更易于理解。
6. 说明文需要根据读者的背景和知识水平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词汇,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7. 说明文的写作要点包括:明确说明对象,保持客观准确,逻辑清晰
连贯,注意语言的简练和通俗易懂。
8. 说明文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科技、医学、教育、文化等,涉及
的对象包括机器设备、生物植物、文化习俗等各种事物。
总之,说明文是一种相对客观的文章类型,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和阐释,
让读者对所述对象有更全面的了解。
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点,有助于写好说明文,提高文章的质量。
六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六种说明方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86ea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3.png)
六种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一,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是最常见的说明方法之一,通过文字的描述和解释来阐明事物的特点、原理、使用方法等。
文字说明具有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的特点,适合于对事物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介绍和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文字说明常常用于说明书、操作手册、科普读物等文本中,为读者提供清晰的指导和解释。
说明方法二,图表说明。
图表说明是通过图表的形式来展示和说明事物的特点、变化规律等。
图表说明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使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相关信息。
常见的图表包括表格、统计图、流程图等,它们可以直观地呈现数据、比较关系、发展趋势等,为读者提供直观的信息支持。
说明方法三,示范说明。
示范说明是通过实际操作或演示来说明事物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等。
示范说明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使读者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掌握事物的相关技能和知识。
示范说明常常用于实物操作、实地考察、实验演示等场合,为读者提供直接的体验和学习机会。
说明方法四,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来说明其特点、优缺点等。
比较说明具有对照鲜明、突出重点的特点,能够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异同和优劣。
比较说明常常用于产品对比、方案评估、理论比较等领域,为读者提供选择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说明方法五,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是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事物的特点、应用场景等。
举例说明具有具体、生动的特点,能够使读者通过实例来理解和领会事物的相关规律和特点。
举例说明常常用于故事、案例、实践经验等领域,为读者提供直观的实例和启发。
说明方法六,解释说明。
解释说明是通过对事物的定义、原理、逻辑关系等进行解释来说明其内涵和特点。
解释说明具有逻辑严谨、深入浅出的特点,能够使读者通过解释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解释说明常常用于概念解释、原理阐释、逻辑推理等领域,为读者提供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以上六种说明方法各具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达到清晰、准确、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目的。
小学语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讲解
![小学语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b0aaa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a.png)
小学语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讲解说明方法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对事物的解释和阐述,使学生对该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说明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小学语文说明方法。
一、分类说明法分类说明法是将事物按照其中一种特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进行逐一解释和阐述。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分类思维,提高他们的整理和归纳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说时,可以将小说分为爱情小说、冒险小说、科幻小说等不同类型,然后分别解释每种类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二、比较说明法比较说明法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作出说明。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细节的把握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学习动物时,可以对比猫和狗的异同点,如体形、习性、食物等方面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动物。
三、步骤说明法步骤说明法是按照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步进行解释和阐述。
这种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时间关系的把握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写作文时,可以按照“选题-拟题-写初稿-修改-定稿”的步骤进行解释,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整个过程。
四、因果说明法因果说明法是通过解释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来进行说明。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天气时,可以解释一次暴风雨的原因是气压的变化,从而导致降水等结果。
五、定义说明法定义说明法是通过解释事物的定义和特性来进行说明。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对事物进行准确的界定,提高他们的概念把握能力。
例如,在学习词语时,可以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明确词语的意思。
六、事例说明法事例说明法是通过举例子来进行说明。
这种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让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学习道德品质时,可以举一些正面的或负面的事例来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品质和行为方式。
常见的10种说明方法
![常见的10种说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a37c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2.png)
常见的10种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可以理解为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具体、准确、逻辑严谨的描述来传达信息给读者或听众。
在日常生活和职业领域,我们都需要使用说明方法来解释、介绍、阐述各种概念、原理或操作步骤。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10种说明方法。
1.定义法定义法是通过清晰明确地定义概念或术语来进行说明。
它可以是对一个词语或概念进行解释,以便读者或听众能够理解其含义。
例如:定义教育是一种系统的、有目的和有意识的社会行为,旨在培养和发展个人的智力、道德、情感、身体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潜能。
2.类比法类比法是通过将一个复杂的概念或过程与一个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来进行说明。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新的概念。
例如:学习就好比是盖房子,知识就像是建筑材料,而学习方法就是建筑师的设计和规划。
3.实例法实例法是通过提供具体的实例或案例来说明概念或原理。
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或听众更加具体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例如: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一些市场中,有多个卖家为同一件商品竞争,这就是自由竞争的一个实例。
4.比较法比较法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对象、概念或过程进行比较来进行说明。
这种方法可以突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使读者或听众更好地理解它们。
例如: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经济体制的一种,但在资源配置、市场自主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5.过程法过程法是通过按照一定的步骤或顺序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来进行说明。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或听众更清楚地了解事物的演变过程。
例如: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质量检验和包装等环节。
6.分类法分类法是通过将事物或概念进行分类,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说明。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或听众更有条理地理解各个类别的属性和特征。
例如:水果可以按颜色分为红果、黄果和绿果;也可以按形状分为圆果、长果和扁果。
7.原因法原因法是通过分析和解释事件或现象的原因来进行说明。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或听众理解特定事件发生的原因。
十一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十一种说明方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2c143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1.png)
十一种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用来解释、阐述或介绍某种事物、概念或现象。
在不同的情境和目的下,说明方法有着不同的应用和作用。
本文将介绍十一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一、定义法定义法是通过给出某个事物或概念的定义来进行说明。
它可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所要说明的事物或概念的含义和特征。
例如,在介绍“友谊”的时候,可以通过给出“友谊是互相依靠、信任和支持的情感纽带”的定义来进行说明。
二、比喻法比喻法是通过将所要说明的事物与读者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进行说明。
它可以借助类比的力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形象地感受被说明的事物或概念。
比如,可以用“父母就像大树,给予我们庇护和关怀”来说明父母的作用。
三、分类法分类法是通过将所要说明的事物或概念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说明。
它可以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被说明对象的各个方面和特点。
比如,在介绍“动物”这个概念时,可以按照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说明。
四、对比法对比法是通过将所要说明的事物或概念与其对立面进行对比来进行说明。
它可以凸显事物的特点和差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被说明的事物。
例如,在介绍“勤奋”时,可以与“懒惰”进行对比,突出勤奋的重要性和优点。
五、实例法实例法是通过举具体的例子或事实来进行说明。
它可以通过具体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或概念,并使说明更加具体生动。
比如,在介绍“环保”时,可以列举垃圾分类、减少塑料使用等实例来说明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
六、因果法因果法是通过阐述事物或现象的原因和结果来进行说明。
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深入理解被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例如,在介绍“污染”时,可以说明污染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七、递进法递进法是通过逐步深入地展开说明,一步步地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地加深理解。
它可以帮助读者逐渐掌握被说明的事物或概念,并建立起系统全面的认识。
初中语文阅读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
![初中语文阅读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bd564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7.png)
初中语文阅读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战江语文01基础梳理1.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如:《鲸》)和事理说明文(如:《只有一个地球》)。
按语言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如文笔优美的布封的《松鼠》)。
2.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对象是指在文中集中介绍的事物。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中,往往用一句话、几句话的形式将事物的特征介绍得明明白白。
3.说明的顺序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4.说明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
A.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常会出现“比如”、“例如”、“如”等字样。
B.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如《鲸》一文中,“鲸总得来说分两类”一句便是典型的分类说明的标志。
C.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它往往通过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从数量上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
但要注意,并非文中出现的数字都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关键是看它是否是在说明事物的特征。
与事物特征无关的数字的出现,不能看作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12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12种常见的说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3c38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5.png)
12种常见的说明方法12种常见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人们在沟通、传达或解释某个事物、现象、过程或观点时常常使用的方式。
下面将介绍12种常见的说明方法:1. 描述法:通过详细叙述事物的特征、属性、外貌、性能或特点,使读者对其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2. 分类法:将事物根据某种共同特征或标准进行分类,从而使读者了解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3. 对比法: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或差异,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
4. 举例法:通过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某个概念、观点或原理,从而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5. 解释法:通过解释某个概念、原理、规律或公式的含义、作用或应用,使读者明白它们的内涵和外延。
6. 原因法:通过说明某个现象、结果或事件的产生原因、因果关系或影响因素,使读者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7. 步骤法:将一个复杂的过程、方法或操作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步骤,按照顺序逐步叙述,使读者能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或理解。
8. 分析法:通过对某个事物、问题或现象进行详细剖析、分析和解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结构或特征,使读者有更深入的理解。
9. 比喻法:通过将某个抽象的概念或现象与一个具体的、熟悉的事物做类比,使读者能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10. 概括法:对一系列事物、观点或事实进行概括和总结,提炼出其共同的特征、规律或要点,以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
11. 统计法:通过列举、比较和分析相关的数据、统计数字或案例,来支持或证明某个观点、结论或论据。
12. 解读法:通过对某个文本、艺术作品、符号或象征的解读和分析,揭示其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
以上是12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它们可以在不同的情境和领域中使用,有助于有效地传达和解释信息,提高沟通的效果。
语文中的说明方法
![语文中的说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b06e2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4.png)
语文中的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指用清晰、详尽的语言来阐述某个概念、现象、过程或事物。
说明方法可以用于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也可以单独作为一篇说明文。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通常需要掌握以下几种说明方法:
1. 定义说明法。
通过给一个概念或事物下定义来说明它的含义、特征和范围。
例如,“故事是以情节为主线,通过人物和场景来表现某种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2. 分类说明法。
将某个概念或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本质和特点。
例如,“文学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类型”。
3. 比较说明法。
通过与其他概念或事物进行比较,来强调它的独特性和特点。
例如,“小说和戏剧都是文学作品,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和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4. 举例说明法。
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某个概念或现象的特点和作用。
例如,“孔雀开屏是炫耀自己的一种方式”。
5. 过程说明法。
通过对某个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过程进行描述,来展示它的变化和发展。
例如,“鸟类的孵化过程包括孵卵、孵化和幼鸟期”。
掌握好以上几种说明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在写作中更加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 1 -。
小学语文五种说明方法总结
![小学语文五种说明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03753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9.png)
小学语文五种说明方法总结小学语文五种说明方法总结说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运用之一。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进行说明。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正确地掌握说明方法意义重大。
下面将介绍小学语文五种说明方法及应用。
一、列举说明法列举说明法是将同一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列举并说明。
例如,我们要说明昆虫的分类,可以将昆虫分为蜻蜓、蝴蝶、蚂蚁等,并依次说明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这种说明方法适用于对事物的整体规律进行揭示,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事物。
二、对比说明法对比说明法是将同一事物相似和不同的地方进行比较,进而说明事物的特点。
例如,我们要说明生活在南极和北极的动物有什么不同,可以将两个地区的动物进行详细对比,比如在体型、皮毛、习性、食物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说明方法适用于对比分析问题,强调事物的特征和差异。
三、分类说明法分类说明法是将同一类事物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分类,依次进行说明。
例如,我们要说明水果的分类,可以将水果分为浆果、核果、瓜果和坚果等,并对每一类水果进行简单的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适用于说明事物的分类,让人们理清事物的种类和特征。
四、因果说明法因果说明法是根据事物的原因和结果来进行说明,强调事物的因果关系。
例如,我们要说明下雨的原因和结果,可以先说明下雨的原因是气温降低、水汽凝结,然后说明下雨的结果是气温升高、土地湿润、植物生长。
这种说明方法适用于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帮助人们知道事物发生和推理的原因。
五、过程说明法过程说明法是将同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说明,强调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例如,我们要说明昆虫经历的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可以详细说明每个阶段的发育过程和变化,让人们了解昆虫的发育与演化。
这种说明方法适用于揭示事物的演变过程,帮助人们了解事物的形成和变化。
总之,五种说明方法在小学语文中各有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无论是列举、对比、分类、因果还是过程,都需要适时运用来加强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说明文说明方法知识
![说明文说明方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2a8a760a98271fe910ef9ae.png)
⑺列图表
是指用图表说明事物。
⑻引资料
口诀:
两列两比,下分引举
⑷下定义
就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 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⑸分类别
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 进行分类加以说明。分类别的作用在于 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更清楚、更条理 化的认识
⑹作比较
是指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与某些抽象的或人们比较陌生的 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突出被说明事 的特征。
• 常见的说明方法(八种) ⑴打比方
就是用比喻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性状特 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还可 以把未知的、不可视的事物形象化,把 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⑵举例子
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印 证被说明事物的某些特征,便于读者理 解,使读者有更具体的印象。
⑶列数字
是指用列举数字的方法在数量方 面突出事物特征,使读者对事物特征了 解得更准确、更具体。
说明文基础知识总结
![说明文基础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4e5641767f5acfa1c7cd6d.png)
说明文基础知识总结基础知识一、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句子更通俗易懂。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7、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8、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9、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10、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三.说明文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四.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五.说明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常见题型1.某词语能否删去三步:1)否定2)解释(定性)3)如果删去,意思太绝对了,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某词语能否被其它词语替换三步:1)否定2)解释原词义和所换词义3)换后改变原义,不符合实际3.题目或首段作用1)点出说明对象2)点出说明对象的特征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3dc04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3.png)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1、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4、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5、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6、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7、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答题技巧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u!i a^A8®8u i j8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XX 特点,增强了文章 "鼻””危-W””•鼻“…•♦…=-■■亀"=••■"=■-•"■■•-■•-*八"魚八"="■•"=•-•"=•*."亀•-W-W-W-•"・一•"*•"-•"*"鼻•"*的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的语言
(1)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周密性,简练明确;
(2)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说明文之说明方法
1.举例子——具体、明晰、真实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理解,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
举了具体的例子,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2.引资料/作引用——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
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引用故事使文章具有趣味性。
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简洁、有力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增强了趣味性。
3.作比较——鲜明、突出、具体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
4.列数字——准确、严谨、具体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较多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用: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和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
5.分类别——条理、层次清晰,直观明了
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例句: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说“屏”》(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
)
6.打比方——生动、形象、具体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还有联想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中国石拱桥》(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
7.摹状貌——更形象、具体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
作用:描摹了……的……特点,生动形象详细具体地说明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准确更详尽更生动。
例句: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中国石拱桥》(使被说明更具体,更形象。
)
8.下定义——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作用: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例句: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统筹方法》(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
9.作诠释——通俗易懂
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
作用: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例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中国石拱桥》(使读者明白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
)
10.列图表——更直接、了当
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当。
作用: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条理清晰,直接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1.作假设
作假设是用假设的想法表示出将来会出现的情况。
作用:用假设的环境来预设将来可能要出现的状况。
例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12.引资料
引资料是在说明文字中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
作用:可以增加读者对文章的印象。
例句:成年人中绝大部分是右撇子。
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4.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
二、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
()
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
4、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
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
6、“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
7、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等。
()
8、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9、我身高有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
11、鲸的种类很多,总是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
1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
1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14、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
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
15、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
16、余震好比人说话的回声,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威力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
()
17、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
()
18、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判定+分析+作用
三、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请判定运用哪种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2、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