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论文]
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效果方法论文
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效果方法探讨摘要: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阅读知识,来处理新的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转化为自身能力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素质教育。
小学高年级语文内容复杂,知识覆盖面广,难度增大,学生对于新内容的学习与已有的知识衔接困难,所以,指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效果一、主导与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探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吃透教学大纲,掌握本册语文的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对于教学当中的各种问题,理顺教学思路和巧妙应对课堂生成资源,指导学生拓展研究范围,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如在五年级语文《将相合》教学中,学生常常只关注事情的发展,不能准确把握课文的深层含义,针对这种现状,我首先围绕“蔺相如舍身护玉”来做文章,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再引导学生研究作者关于课文的设计意义,使学生明白:这篇课文不只是简单地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为了显现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大局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的可贵品质,然后在课文三个故事的讲解过程中,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作者的思想当中予以研究,大多学生就能够体会到: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智勇双全,“渑池之会”的维护国家尊严,“负荆请罪”当中的顾全大局。
感受蔺相如的爱国主义思想,根据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帮学生找准学习方向,使学生有目的研究课文。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探究的积极性教学当中应该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积极运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去研究新的课文,重视实践理论学习,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要求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模式应该是课前略读课文、准备有关学习资料、课堂主动研究掌握、课后拓展知识等,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理解掌握课堂内容,有利于以后学习方式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方法[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重中之重。
阅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获取知识的质量。
读者可以在阅读中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这样不正好达到了读书的目的吗?可这些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它需要学习循循渐进地培养出来。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孩子阅读是人一生的事,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阅读,而小学生阅读是人生起跑线上的第一站,就像是新开辟的一片土壤,等着去栽种。
小学生的阅读还属于启蒙阶段,首先要识字、词到句、到段、到篇。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心理还不够成熟,他们更注重于感知而非抽象,他们的阅读易变,由于好动,几乎不专注于一件事物。
所以,要耐心地引导他们,细心地培养,走符合小孩子阅读的方法应该被重视起来,阅读是孩子是绝不能耽搁的一件事,也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但小学生毕竟还只是初学者,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就很关键了。
小学生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还要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等。
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
那就让我们看看小学生有哪些阅读方法。
一、小学生阅读方法1.目的阅读法可以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小学生在读物中围着某个目标进行学习。
比如,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将读物分层,分析某个词语或者某一个句子,捕捉画龙点睛之笔,描述某个句子的意思,写出读物的宗旨,等等。
这些就是为了制定一个目标去学习,很好地避开了无关紧要的话题。
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也就是启蒙人,要规划学生学习的目的,不要盲目地为了目的而去阅读,要注重整个读物的思想内容,和整个读物的完整性。
这种阅读方法的缺陷,是不能带领学生更好地读懂整个读物所表达的意思。
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指导者要适当地运用。
2.扫描式阅读法阅读时千万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阅读途中不回视、不重读。
另外,还应该可灵活运用多种筛选信息的方法,只选取主要信息,尽量排除次要的与无关的信息。
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在英语教学中,阅读一直占着重要的地位。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为:“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方法单一,把阅读教学当成讲解新单词、翻译文段、分析段中语法知识,讲解课后练习的简单四步曲,没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阅读训练方法和传授阅读技巧。
另一方面,小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及能力有限,随着年段的升高,阅读篇幅的加长,特别到了五、六年级阶段,学生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部分学生越学越吃力,并且逐渐丧失了阅读的兴趣。
2.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
学生见到新单词或理解不到的地方就停下来,总想把它弄懂了才往下看,生怕错过了什么,学生不能够根据上下文、图片等手段猜测单词的意思,遇到新词就产生放弃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3.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
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不能根据掌握的知识透彻理解阅读材料,有时即使每一个单词都懂它的意思,却理解不了文中的意义所在。
4.学生的阅读的范围狭窄。
学生对于英语的阅读就是课本出现的阅读材料,课外阅读量少,不能及时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造成阅读的狭隘性。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下是我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感悟:二、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四步曲1.快速阅读,了解大意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开始阅读以前,老师可以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或让学生学习少量的生词和句子;为学生顺利阅读打好伏笔。
阅读时老师要紧扣标题,设置问题。
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充分挖掘标题的内涵,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入木三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体,阅读能力是语文整体素质中的重要因素。
要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就必须大量地阅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下面就对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实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了解小学生阅读心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7岁到12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
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
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
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意到这一些是十分有益的。
如何遵循着“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程序来发展学生的认识,使之对阅读材料有较深的理解,这是教师首要研究的问题。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教学。
二、教给小学生阅读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向小学生传授以下一些阅读方法:1、目标阅读法。
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
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
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
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
2、快速阅读法。
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
阅读时不出声,使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简化,以加快阅读速度。
同时阅读时尽力推广视读广度,以句、段文字为一个阅读单位,做到一目十行。
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半途中不回视、不重读。
小学教学中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摘要: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在教学中对学生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然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已经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自身潜力的发掘。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年龄及心理还不够成熟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耐心地引导和细心地培养,只有找到符合小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从而学会阅读。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是教学的必然选择。
以下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提供一些参考。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阅读还处于启蒙阶段,首先要学会识字然后才能学造词以及句子段落和篇章。
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心理还不够成熟,他们更注重于感知而非抽象,他们的阅读具有易变性。
所以在教学中要耐心地引导他们,采用符合小孩子阅读的方法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是孩子是绝不能耽搁的一件事,也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小学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这一教学环节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阶段,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注重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拓宽阅读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用好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一定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阅读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参与阅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我在教《草船借箭》一课时,同学们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但他们不知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什么地方。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浅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们在教学中取得进步的同时,也看到了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提高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是非常有利的。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当今中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审视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便让中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实用性自从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语文阅读教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旧思想、旧模式与新思想、新模式的碰撞中,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课堂模式的改变与创新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然而,改革并不意味着对以往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在吸收以往教学优点的同时,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不断地提升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
一、提升中小学语文阅读水平的意义在义务教育中,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途径,因此,培养中小学生语文阅读的习惯,是提高中小学生语文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一)可以丰富中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中小学生在学习阶段,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得知识,一个是学校,另一个是家庭。
因此,教师仅仅在课堂上传授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家也要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并要求家长能够积极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样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可以使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得以提高。
(二)可以刺激中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阅读可以使人聪明,中小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学生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在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知识储备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逐步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文论文
浅议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阅读教学方法也不再适应。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新的教学方法相继产生了。
一、强调读的作用,以读为中心首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古代教学中对读书的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读的含义就更加丰富了。
①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和习惯。
②阅读教学中培养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等都是凭借着读来完成的。
③读分为朗读、精读、默读、略读、慢读、快读等。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读的要求。
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读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是自己内在的需要,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什么样的读书方式,是快是慢还是精读、略读。
②学生在读书之前一定要明白读是为了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带着问题去读。
这样才有读得动力,而不是读得被动,读得无聊。
③阅读虽然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但教师一定要加强阅读示范和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再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朗读指导的策略。
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低、中、高不同学段的重点要求。
比如低年级阅读主要是“念字”、“念词”的训练,中年级则是连句成段,高年级则是篇的训练。
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明确朗读指导的目的和内容。
在现行教材中的课后练习提示里,都是根据课文特点和训练意图,每次朗读都有特定的任务。
比如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就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而不是毫无目的的读。
最后在读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大声读和小声读,还要重视正音训练,但不能有错不究。
二、在读中要加强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的有机整合首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产生感受,甚至通过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小学生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论文
探索小学生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的课外阅读要求。
可课外阅读顾名思义是在课堂之外,甚至于在学校之外,怎样保证学生的阅读能达到规定的量?如何让学生能利用课外阅读来提升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把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紧密联系起来,两个“轮子”一起转,才能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顺利达成阅读目标,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一、充分利用资源,为课外阅读提供保障课外阅读的落实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老师作为课外阅读的推动者,需要对上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才能形成合力,为课外阅读目标的达成铺平道路。
(一)充分利用时间,为课外阅读提供时间保障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时间主要在课余,但把所有任务都放到课外并不合适,因为孩子在课外的阅读是需要指导和交流的。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是落实课外阅读的前提。
小学高年级的课文很多,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对较重。
教师要转变观念,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教语文,优化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和布置作业,课堂上尽量腾出5分钟~10分钟让学生拓展阅读,课外把作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一小时内,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二)做好物质准备,营造课外阅读氛围在校内,为了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能够开展阅读,各班级以学生为主体建设了“图书角”。
下课或午间活动时,学生就可以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阅读,十分方便。
为了解决学生的书源,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免费以班级为单位,为每位学生购置三本图书,然后班际交流,扩大学生阅读的广度和宽度。
在校外,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教师在家长会上反复强调高年级“扩大阅读量,积累运用”的目标要求,求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提请家长为孩子购买课外书,督促孩子读书、读报,协助统计阅读量。
(三)提供制度保障,把课外阅读融入教学活动依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教师规定每个年级课外阅读的量,结合每个年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接受能力,列出必读和推荐阅读书目。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中心学校郭埔小学)语文阅读属于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学生需要自己在阅读过程当中总结,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来拓展自己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受到熏陶,获得启迪。
语文课文的阅读分为三类,分别为精读、泛读和选读,所以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要做到循序渐进,要从实践到认识,之后再实践的顺序进行学习,要注重教材的衔接,体现出逐步前进的特点。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应用最多的学习形式,阅读的目的就是获取各种信息,阅读能力能够决定学生能够吸收阅读中对自己有益的信息。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促进听、说、写的能力。
所以,一定要做好阅读教学的部分,让阅读的能力提高来带动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体会词、句和文章主旨等各个方面,所以说,阅读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当前学生的阅读过程当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些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注重词句的理解,忽视了整个文章的主旨,遇到一篇文章都会逐字逐句去阅读,认为理解了所有字、词、句的意思就能够掌握所有的内容,这样做会降低阅读的速度,而且所得到的信息是分散的,不能够把上下文联系起来,不利于学生的阅读。
教师要慢慢纠正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使用各种训练形式,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一、精心选择材料,把握阅读速度只有学生在主动学习的时候,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最好的教师,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要一步步来,所以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易到难,要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感觉自己有所进步,从而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教师可以从报纸或者是网上来查找阅读资料,阅读资料的范围很广,包括各种记叙文问,或者是说明文等,通过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增强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鼓励学生主动找材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课型设计[论文]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课型设计【设计理念】几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提炼适合我校教情、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
今年在郑州市小语导航人许睿老师阅读教学新理念的引领下,我们逐步探索出了小学中高年级“四环四读”阅读教学课堂模式,以求在“以读代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而有序,活而有效。
“四环四读”的操作流程为:四环:1.激趣导入;2.预览交流;3.品读感悟;4.指导习作。
四读:1.范读课文;2.通读课文;3.研读课文;4.品读课文。
【课型特色】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特色是教师通过巧妙的“以读代讲”,让学生凭借文本的语言,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进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设计依据】1.理论: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最好办法。
教会孩子读书学习之法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环四读”教学模式遵循这一理念,倡导以读为法,培养学生自学、善思、悟读的能力,彰显语文学科特色。
“四环四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细读文本,体味文本。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与文本、与作者、与自己的已有经验产生对话,进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逐渐步入文学的殿堂。
2.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
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教材:小学语文人教版中高年级阅读课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文质兼美,时代感强;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既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
4.学情: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会认2000多个汉字,具备了一些朗读和习作的常识,已经具有初步地分析文章的表达方法,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但学生还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深刻理解文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策略之我见论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策略之我见摘要: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也是精神和语言的统一,而精神蕴涵在语言之中。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而语言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大量的实践。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刘国正认为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即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听说中学习听说,在写作中学习写作。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一、激发阅读兴趣,促成阅读行为1.教师本身要有丰富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靠自身的影响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随机应变,善于综合运用文学常识,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也使学生因教师丰富的文学知识、流利的口才等产生一种敬重老师、羡慕老师才华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效果在无形中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
2.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或学校的文学活动,通过活动满足学生在优越性上的表现欲,使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得到释放。
开展和举行一些如: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摘录笔记评比、速拟提纲复述比赛、心得体会交流活动等,由易而难,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不同类型的活动,更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表现欲,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意识,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出现的,也正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重点所在。
3.表扬、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成果,肯定他们的付出。
如果条件允许,进行一些必要的物质奖励。
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方法,说起来容易,平常做起来就难。
切忌因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小错误、小过失而加以批评、指责,小学生逆反心理强,这样会使学生阅读兴趣受到影响。
二、小组合作学习,创造性阅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最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且在小学课堂中也是最常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论文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为他们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在阅读活动中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自主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训练有效阅读1引言素质教育课堂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模式,让语文阅读教学精彩纷呈。
在实施阅读教学的活动中,通过阅读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学生不仅强化了独立思考的技能,而且培养了创新能力。
现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谈谈如何提高文本阅读的效率。
2创建愉悦的教学氛围2.1转变师生关系在网络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中,师生是互动的,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协作者。
教师在教学必须摈弃所谓的“师道尊严”,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和导引者,而不仅仅是传授者。
2.2创新组织形式同样一本教材,同样的教学内容,为什么有的班级学生爱学学得好,而有的班级学生不肯学,学习效果差,我认为很大的因是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否吸引学生。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乐于参与的、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兴致盎然地愉悦地全身心地投到学习探究活动中,在这一形式中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天游的扫路人》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天游峰扫路人的工作究竟累不累?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正方的认为天游峰扫路人的工作累;反方认为天游峰扫路人的工作很累。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之中找各自的理由,再结合生活中的体验、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在强烈的辩论中,唇枪舌剑,妙语连珠,闪现出当今儿童的思观念。
3情境写作,优化效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增加情境写作训练,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深化对内容的理解,优化阅读教学的效果,还可以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更为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实现以读导写,由写促读,读写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摘要】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首先,介绍了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接着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能力、总结学习方法和树立教学的整体观念四个方面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阅读个性化整体观念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我深深的体会到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体地位作用,占有很大课时量,特别在新课改背景下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阅读教学也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但是在阅读课中,我发现我们农村的许多老师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这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所产生的感悟、体验对于教学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应积极引导,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个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张扬。
下面谈几点体会,与同仁共同探讨。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练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得到乐趣。
如:讲《《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一起乘着小船去领略“鸟的天堂”在傍晚时分和太阳升起时那令人心醉的美丽景象,以创造一次难得的陶冶性情的好机会,而不必去肢解分析课文,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一开头就生动鲜明、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摘要】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而且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变语文课程的统一性和求同性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变语文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语文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的发展本位。
这样的语文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无疑给沉默多年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水,本文是对新理念下的几种阅读教学法谈谈体会和理解。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一、变序教学法这种教法不是按教材内容结构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采用“切入式”、“逆推式”(倒置法)等变序形式教学。
其特点是单刀直入、直奔文章的中心,克服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这种方法一般使用于中、高年级的教学,运用时,要从课本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抓好以下几点。
1、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变序讲读,返析前文,悟出其中的道理。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先让学生找出最能表现他严守纪律的中心句:“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爬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①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也不动”?②他为什么“一动也不动”?③这表现了邱少云的什么品质?2、从文章的总结句或篇末总结性词语入手,追根溯源,弄清前因,理解全文。
如《草原》的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学时刻紧扣诗句,逆向寻因,将各部分内容与结尾的诗句进行联系,弄清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体会其诗句“牵一发而动全篇”的妙用,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三路三点”教学法弄清“三点三路”的意思,是运用这种教学法的前提。
何谓“三点三路”三点是重点、难点、特点;三路说是作者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
“重点”指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着重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及关键部分,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另一方面指通过重点内容的教学来进行智力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长文短教,提高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论文
长文短教,提高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内容摘要】“长文短教”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鉴于小学高年级的课文,篇幅越来越长,而课堂的时间又非常的有限。
怎样利用好这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怎样改面面俱到的繁琐分析为在取舍中抓住重点的精炼指导呢?本人经过思考、学习和实践,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长文短教的方法:一、突破一词,教活一课;二、抓住一句,串联一篇;三、精学一段,带会几段;四、抓准文线,深化感情。
总之,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符合孩子的学习规律。
关键词:课堂效率;长文短教;切入点;训练点;取舍得当中图分类号:g623.23在新课程环境下,要提高课堂效率,长文短教已达成共识。
在教学实践中,关键是长文怎样“短”教?经过课堂的多次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其短教的主要技巧在取舍得当,抓住重点,对“教什么”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要敢于大胆取舍,对一堂课的教学安排要善于突出一个重点,这个重点应该是课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写作目的之精华和读写结合训练点。
对确定的重点教学内容,要从整体入手,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学生学法;非重点部分则以读代讲,快节奏过去。
这样不仅能做到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学有所得。
我总结突出重点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突破一词,教活一课有些课文,我们如能准确地把握知识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就可以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教学效果。
而这种“点”往往集中在个别词语上。
如在教学《景阳冈》一文,全文二千四百多字,故事的主人公是武松,情节的发展是按“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顺序分为四部分,“打虎”是全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学生最动情的镜头。
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归纳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直奔学生最感兴趣的“打虎”这一部分内容,这也是全文的重点。
教师紧扣武松面对猛虎最初那三招最厉害的进攻所用的同一动作词“闪”,引导学生思辨:①“闪”可以用哪些词来代替?(躲、让、避)②“闪”与这些词相比较用哪个更好?为什么?通过层层推进式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感到“闪”这个词在文中用得精妙之极,任何词都无法替代其作用。
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方法1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方法(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要提高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掌握语文阅读教学的主线。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背景基础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宜将教学目标设置得过高或者过低。
如果教学目标过高,则会打击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对于语文阅读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但如果将教学目标设置过低,又不能够引起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缺乏应有的挑战性。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从全面的角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空间,同时还要注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教学目标的制订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学生是教学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语文阅读中去。
中高段阅读教学要抓住对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才能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中设法提高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由主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学生们熟悉的情境,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被带入到相应情景中,提高对于教学内容和文章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同时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丰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积极性以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中高段阅读,注意对知识的积累。
(三)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中高段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内容和完成教学目标。
作为教师,要指导和教会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摘要】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比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在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视野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中小学校,特别是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中小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和精髓,阅读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因此,教师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与教学技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抓住核心,进行阅读教学许多课文中往往会出现事件矛盾的焦点核心,抓住这个核心问题,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抓得住核心问题,瞻前顾后地教,看似散漫,其实都是为最终解决焦点问题。
如我在教学中彩那天))一课时就采用了这样的处理方式。
这篇课文有一个人物矛盾的焦点问题,那就是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中彩得来的汽车究竟是留下还是还掉?“留”有留的原因,“还”有还的缘故。
切入教学之后,我就紧紧地揪住了这个“道德难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留”车的原因,前文有语句后文也有,通过研读体验父亲强烈的留车的愿望。
再找还车的原因,展开研读,进行想象写话的语言训练,体验父亲思想斗争的过程,感受父亲崇高的人格。
解决了这个“道德难题”,所有的教学任务就迎刃而解。
这就是抓住核心问题东拉西扯地展开教学,但其实所有的东拉西扯都是紧紧围绕着一个难点,层层推进,突破难点。
仔细阅读文章,你会发现有些课文在行文时有两条线索并驾齐驱,齐头并进,共同推进事件的发生发展。
在教学时,如果只用一条主线串起一堂课,未免太显单薄,对教材的理解就不够全面。
因此,我们不妨采用双线并行的方式来处理教材,两条线索相互交融,相互作用。
二、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课文是语文教学的载体,也是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主要对象。
因此,如何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内阅读中学会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
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方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以读为本”
阅读教学要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在读中积累语言,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发展思维。
1.在品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
我总结出一条学习语言的途径,即“感受——领悟——运用”,通过读,读熟了,就记住了,在读中就能逐渐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读书读得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
这里强调的读,并不是单一的读,泛泛而读,重“多读”,更重读中悟,要注意读的层次性,一般从三个层面进行读。
例如,我在教学《荷花》一课,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使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句让学生进行品读理解,像理解文中“冒”一词,采用换词法让学生不断比较地读,从中领悟“冒”一词用得准确精妙。
写出了荷花充满活力的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下长出来,在这一基础上最后再采取个别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读时并注意词句的轻重缓急,指导学生把文章的表达的情感真正读出来,体现“行之有口,用之于心”。
2.在品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有着密
切的联系。
语感能力是一种修养,它是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情感所反映的实际情况的正确、敏锐丰富的领悟力、感受力。
如我教学《火烧云》时,老师引导学生经过反复朗读深深感受到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快、颜色多而美的特点,能入情入境地读以后,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肯定同学说:“你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请听老师读。
同学们闭目静听,边听边想象“云仿佛变成了一匹马,忽然又变成了一条十分凶猛的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的景象。
”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眼前又会出现怎样的景象,接着老师就让学生想象还有那些景象……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说出了很多形
态各异、变化极快的景象。
这样的阅读教学真正做到读中启智,读说结合。
3.在品读中育人,熏陶情感
语文不同于别的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把语言文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结合起来,让学生用心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熏陶情感,与作者心灵感通。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我反复出现小壁虎向别的动物结尾巴的一句问句“你的尾巴借给我行吗”,老师指导学生读出小壁虎非常难过,着急的心情,但又不失礼貌,而读到“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说的话要采用变调,读出它们为难并带有歉意的语气读,通过个人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
式的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文中的角色想象,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的情感,从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让学生懂得对人要有礼貌等。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与感悟”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通常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让学生带着问题“精读”和有选择性地略读.
阅读教学时,无论是精讲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我都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首先学生可以知道课文中有哪些生字词需要掌握,其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分几个自然段来写等,学生对课文的文章结构也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有了整体印象。
教学时,老师让学生认真阅读预习,明确目标后,再去精读课文。
这里说的“精读”,就是精细地读,反复的读。
我在教《第一场雪》时,首先要求学生带着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去精读课文。
为了让学生达到理解课文,解决问题的目的,老师采取了“三抓三读”的引导方法,从“下雪前”读到“下雪中”,从“下雪中”读到“下雪后”,一是抓雪美的层次读,限度整体描写的语句,“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再读柳树,松树其有特色实效的语句,三是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读。
先默读找出些雪大的段落,再朗读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学生在读中“分析思考”,“整理与感悟”,不仅解决了预习思考题,而且很好的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略读,就是对精读中的获得的技巧的熟练运用,是培养朗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水准的一种训练方法。
我们的教材每一单元都安排了一些略读课文。
对于这类课文,我们老师让学生自己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去读。
当然,略读离不开精度,真正把握文章的精微之处还要去精读,没有精读训练,略读训练,将难以奏效。
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方法,老师还注意默读、速读、朗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的训练。
学生们读,不仅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们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技巧。
三、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积累知识要让学生自主地读,并运用知识。
要让学生联系实际地读,创新地读。
1.自主式阅读
课外朗读是学生自主式阅读的表现形式,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主要渠道。
我们让学生课外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得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相信,只要学生坚持读课外书,兴趣就会“越读越浓”,书就会“越读越厚”。
2.联系写作实际读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善于整理读书笔记,把读到的好词好句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以便写作时灵活运用;待写作完成后,再让学生把“读”运用到写作中去,从读的过程中感悟文章的薄弱之处,从而达到修改文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