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欧洲国家发展现代物流的经验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欧洲国家发展现代物流的经验以及对我们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315f502763231126edb11e3.png)
卫星定位系统。 申克公司可以掌握每辆车、 飞机等运输工具 上巴塞 罗那 港非常成功 的经 营管理 ,港 口吞吐量 日 船、 益增加 。 其 的具体位置 . 而进行 有效管理 。又如 西班牙 喜得公 司则是进 中集装 箱运输 量的 增加 尤为突 出 。 0 年达 到 10 从 2 1 0 2 余万栝 箱 。
塞罗那港 口管理 等等无 不采用信息化 的手段 。
( ) 二 优质服务 是物流 企业的重要竞 争手段
工, 它将成为一个 娱乐 、 文化 中心 。 将建成 一个预 计拥 有 8万 还
平方米办公楼 的世界 贸易中心 。
“ 质量管 理+ 高 优质 服务+ 高效 、 速 、 全 ” 快 安 是物流 企业 赖 荷兰是 世界范 围内物流产业 比较 发达的 国家 。 主要 围绕鹿 以 生存 的基 石 .而优 质 的服 务则增 强 了物流 企业 的核 心 竞争 特丹港基本形成 了比较完善的物流 系统和服务体 系。虽然荷 兰 力 。在申克公 司 的经 营理念里 , 为客 户服 务永远 是排在 第一位 的 G P仅 占全欧洲 的 5 但每 年到达 欧洲 的货物 中有 5%是 D %。 0 的 。因此它 的服 务范 围除 了按 时送 货 、 I ' q qNf N务外 . 特别加上 经鹿 特丹港 进入欧 洲 的 。荷兰 的过 境运 输 总量 占到 全欧洲 的
6 了特 殊服 务这一 条 。 即满 足客户 的一切合 理要求 。为了加 强 员 3 % 。
工服务 意识 的教 育 , 提高 物流 服务 质量 , 申克公 司制 定了 一 系
值得 一提 的是 。无 水港 ” 已成 为现 代 物流发 展 的 重一套 质量 保证体 系 , 一个 环节 都要 施 。西班牙马德里是典 型的内陆城 市 , 建 每 并不靠海 , 由于物流 中 但 严格按 照 规范 、 规程 的要求进行 。这样 通过提 高管理人 员的业 心 内引进了海关 、 报关 、 检验检疫 、 行 、 银 税收 、 全等部 门的服 安 通 务素质 。 用高科技 的管理技能 、 备和 行之有效 的管理 手段 , 务 。这里检验过 的集装箱到 了沿海港 口不再 需要 重新检查 , 应 设 使 公司 不断 地改 善服务 质量和管理水 平 , 在竞 争高度激 烈的欧 过 多式联运就可 以直接 上船 。 因而 这里 与沿海 的港 口型物流 中 洲物流市场 立于 不败 之地 。 心并没有什 么差别 。马 德里是西班 牙 的政 治 、 经济 、 化中心 , 文 荷 兰阿斯 米 尔 ( al e) A s r鲜花 交易 市场 , me 为了保 证 服务 质 “ 无水 港” 的选址在 机场 、 铁路 、 高速 公路 附近 . 运输 条件 十分优 巴伦 西 亚 、 毕尔 巴鄂 、 阿尔赫 西提 量 . 集仓储 技 术 、 聚 加工 技 术 、 包装技 术 、 配送 技术 、 输技 术 、 越。因此 马德 里和 巴塞 罗那 、 运 信息技 术于一体 , 合了市 场 、 库 、 辆 、 整 仓 车 公路 、 机场 、 关 、 海 检 斯 四大港 口城 市一 起组成 了西班 牙国 内的五大物 流平 台 , 马德 无水 港” 物流 中心 已成 为整 合和 链接 其 他四 个沿海 物流 平 疫 站等 多个环 节 , 旦 交易成 功 , 一 配好 的鲜花 或植物 就 将被 装 里“
现代物流的“急先锋”——瑞士等国发展现代物流的经验及启示
![现代物流的“急先锋”——瑞士等国发展现代物流的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4d97d0b02020740bf1e9b00.png)
物 流强 国 的发 展 历 程
瑞 士是 欧 洲 引 进 “ 流 ” 念 较 早 的 物 概 国 家 之一 , 是 较 早 将 现 代 技 术 H 于物 流 也 j 管 理 的 先锋 。 在瑞 士 , 业 使 用 第 三方 物
和海运货代 、卡车货 运 网络等三 方面构 成。 物流供应 商正在致力于开拓那些对物
单都成为企业 获取信息的途径 , 信息交换 采用电话 方式 , 通过产 品本身的标记实现 产品的跟踪 , 进行信 息处 理的硬件平台是 件。 此外 , 0 2 世纪 8 0年代 , 瑞士等 国探索 出综合物流需 求链管理体 系, 这种联盟型 新体系 实现最终 消费者 和最初 供应 商之
由静 止 封 闭 的储 存 式 设 施 演 变 为 动 态 的 物流配送中心 , 配制 中 相关产业 的合并联盟 , 力地推动 有 欧洲各 国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 。 目前 , 瑞
士等 国物 流 市 场 主 要 由第 三 方 物 流 、 运 空
于互联 网和 电子 商务 的电子物 流在瑞 士 等 国蓬勃发 展。
厂 内设置 的仓库提供 , 企业通过 邮件交 换 信息, 采用贴标签 的方式 跟踪产 品 , 使用 纸带 穿孔式 的计算机 及相应 的软 件作 为 信息处理 的平 台 ,而且储存 与运输分离 , 相对落 后 的管理 技术 导致较 高 的产 品成
本。
— —
高, 为企业创造 了巨大的财富 。
器 材 和 汽 车 的 运 输 服 务 ,从 2 0 0 5年 起 负
调查 , 跟踪 和分析整个 欧洲物流产业 发展 状况 ,结合世界 物流产业 的发展趋势 , 引
导 和 促 进 整 个 行 业 的 发 展 。此 外 , 洲 各 欧
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
![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e5f53e74afe04a1b071de1a.png)
浅析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多式联运应运而生。
它作为国际运输中的一种先进的综合运输方式,在运输业中的作用十分显著。
经过近三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国际多式联运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文章将对国际多式联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先进国家国际多式联运的成功经验,提出一些改善我国多式联运的措施。
关键词: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国外经验一、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概述当前在我国国际物流业务中,存在着分段运输、国际联运、国际多式联运三种运输组织形式。
由于受一些条件的制约,分段运输的运量占我国国际物流总运量的90%以上,国际多式联运所占份额很少。
分段运输业务由远洋、沿海、内河、铁路、港、站等运输、装卸及货代企业分营,其经营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国内市场格局,部门间条块分割和在国外缺乏竞争力的弊端,也无形中为多式联运增加了障碍。
虽然当前运输企业已经出现了横向联合的趋势,但整体实力雄厚的集约化多式联运企业还很少,多式联运在我国尚处于刚刚起步状态。
二、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分析1、基础设备设施尚需改进和完善多式联运通常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的一体化货物运输链。
由于该运输链通常是集装箱化的,因此,对船舶、港口、铁路、公路、机场、集装箱分拨中心等基础设备设施,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然而,我国、尤其是长江流域内陆地区的集装箱装卸设备技术水平低,致使集装箱港、站的作业效率低、能力难以发挥。
而且,集装箱运输工具也比较落后,铁路、公路专用车辆和内河专用船舶较少,特别是长江干线的集装箱船舶多为旧船改造和部分通用驳船,吨位偏小,运输效率和效益都难以提高。
2、高科技水平不足尽管我国的多式联运系统信息化建设已经初步开展,在一些港口和枢纽站已建立起实用的edi 系统,但是,目前该系统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而且并没有普遍应用。
德国物流标准化对我国物流发展的启示
![德国物流标准化对我国物流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9bb3867b84ae45c3b358cb0.png)
德国建立了一个合理有效的交通体系 , 把各种不同
货以及零库存的关键 , 使物流过程中的生产 、 运输 、 仓储 的交通 工具 和载 体连 接在 一起 ,实现 了公路 、铁 路 、 水
管理最 优化 , 充分 发挥物 流 资源 的配置 作 用 。德 国的物 路 、 空中的有效联合 , 其核心是通过标准化 , 实行了以公
. 射频识 别技 术 、 据采集 和 处理技 术等 高 数 流突 出特征 的物 流信 息标 准 , 形 成了 与国 际接轨 的 标 12编码 技术 、 均 度 标准 化 的物 流相 关技 术有 效集 成和 充分应 用 , 为德 国 准化体系。 就目 前德国货运来说 ,基本上实现了厢式化运输 , 现 代物 流业 发展插 上 了腾 飞 的翅膀
c i t nd r i a i n 01 . h na s a a d z to 2 O1 1
德 国物 流 标 准 化 对 我 国物 流 发 展 的启 示
■ 周 志权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标 准技 术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院
1德 国 物流 及 其 标 准 化 的 主 要 特点
并排 放置 3 。托 盘能 在物 流链 发挥 重要 作用 , 个 与德 国
家就将信息告诉了厂家 , 厂家再组织生产。
化 , 国的很 多规划不限于本国境内 , 德 涉及邻国的都注
13以标准 化 为基础 的超前 思维 和持之 以恒 的战略 投资 重 跨国合作 。 . 使 交通设 施 网络 得 以 完善 , 为高 效 、 到 的物 流服 务 提 周
供 了保 障
2启示和借 鉴
11物流 基础 设施 和装备 实行统 一 的标准 。为物流 业 高 成 熟 的托 盘 共 用 系统 分 不开 的 。基 于托 盘 标 准 的一致 . 性, 在德 国乃 至欧 盟 范 围 内 , 盘 犹 如钱 币一 般可 以流 托 速 发展 奠定 了良好 的基础 交 在德国, 托盘标准 、 车辆承载标准 、 物品编码标准等 通 、 换和 使 用 。货物 上了托 盘 后直到 最终 用户 手 中无 还 都 是通 用的 , 盘 为 1 m ×08m, 装箱 运 输 设 备 为 需 更换 包 装 ,甚至 在运 价结 算或物 流 方案 的设计 中 , 托 . 2 . 集 标准托 盘 的使 2 、0英尺 箱 ; 且装卸机 械 化水平 非常 高 。同时 , 品 常 常 以托 盘 为计量 单位进 行报 价和 核算 。 04 并 物
美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服务对我们的启示_邱木根
![美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服务对我们的启示_邱木根](https://img.taocdn.com/s3/m/7014a9e24afe04a1b071de62.png)
美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服务对我们的启示邱木根 孙晓军 以铁道部总调度长常国治同志为团长的中国铁路赴美国考察团于1999年8月31日至9月15日对美国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等问题进行了考察。
先后访问了美国西雅图港务局及其集装箱货场、位于芝加哥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南方铁路公司的编组站、位于佛罗里达州杰克森维尔的美国切西(CSX)公司总部及货场、位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城的美国北伯林顿———圣太菲铁路公司(BNSF)调度指挥中心及其集装箱货场、位于洛杉矶的美国长滩港务局及铁路集装箱货场。
代表团在旧金山市与东方海外(OOCL: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公司驻美州分公司负责人就双方今后如何合作开展多式联运业务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代表团在纽约美国铁路客运公司(Am trak)总部考察了客运公司经营管理,在华盛顿车站了解了该站的管理情况。
考察时间虽然较短,但开了眼界,学习了管理,特别是美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服务给了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一、基本情况1.美国西雅图港西雅图港是太平洋西北地区的货运枢纽,年吞吐量达到了250万个集装箱,是北美第二大物货装卸中心,年产值达600亿美元。
经该港吞吐的货物,70%以上是来自或运往本州以外的其它地区的。
由于与该港连接的公路和铁路已成系统,西雅图港现已成为全美广大地区的运输中心,并已赢得了“全国多式联运走廊”的美誉。
美国伯林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BNSF)以及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P)的铁路直通西雅图港。
集装箱货场内有正面吊21台,并已完全实行了联运作业的现代化信息管理。
2.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太平洋铁路公司总部在加拿大,在美国也有两条铁路。
铁路运输的收入占整个公司收入的30%,公司经营铁路30000多英里,有20000管理人员,年收入为3亿美元。
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集装箱运输占整个铁路运输的30%,在芝加哥每年有30万箱。
温哥华———芝加哥线路共长4500公里,实际牵引速度可达70公里/小时,大大提高了竞争力。
对多式联运的想法和看法
![对多式联运的想法和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03fc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d.png)
对多式联运的想法和看法多式联运是一种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物流运输模式。
它通过整合不同的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输和航空运输等,以及仓储、装卸、包装、配送等相关环节,实现货物从起始点到终点的高效、快捷和安全的运输。
多式联运为物流运输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成本,为各行各业的物流供应链带来了诸多好处。
首先,多式联运最大的优势在于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
通过整合不同的运输方式,可以根据货物的特性和目的地选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从而减少了运输中的中转环节和运输时间,加快了货物的到达速度。
例如,对于长距离运输,可以选择铁路或水运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而对于最后的配送环节,可以选择公路运输或者航空运输,以确保货物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
其次,多式联运可以降低物流运输的成本。
通过整合不同的运输方式,可以优化物流运输的路径,减少运输中的空转和空间浪费,节省了燃料成本和人力成本。
此外,多式联运还可以减少货物损耗和货物的破损率,降低了维修和赔偿的成本。
总体上,多式联运能够提供更经济高效的物流运输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多式联运对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环境污染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物流运输路线,减少公路运输的负荷,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同时减少尾气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此外,多式联运还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安全性。
多式联运的推广和运用,有助于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多式联运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如包装要求、装卸设备、运输工具等。
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便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其次,在多式联运过程中,需要高效的信息传递和数据共享,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准时送达。
因此,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具备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将成为多式联运的关键。
此外,多式联运还面临政策和法规的挑战。
美国卡车货运及甩挂运输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卡车货运及甩挂运输发展的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46a1b6281c758f5f71f6742.png)
美国卡车货运及甩挂运输发展的经验与启示Exclusive?专题策划美国卡车货运及甩挂运输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文/徐亚华谢家举谭小平2010年年底,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组织了赴美甩挂运输和多式联运技术培训,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我国道路货运业与美国存在的巨大差距.本刊特约业内专家对本次调研的所见所闻进行深入解读.本文认为,我国必须学习借鉴美国经验,以甩挂运输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促进我国道路货运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车轮子"国家的卡车地位美国是典型的"车轮子"国家,具有全球最发达,最高效的卡车货运系统.2008年全美卡车运输完成货运量102.4亿吨,实现营收6558亿美元,分别占各种货运方式总量的68.9%,82.3%.美国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10.3%下降至2009年的7.7%,主要得益于卡车运输效率的不断提升(卡车运输成本约占其全社会物流成本近1/2).据美国卡车协会(ATA)介绍,全美80%的社区居民唯一依赖卡车运送货物,卡车运输产业(包括卡车制造业)贡献了全国约5%的GDP,提供了73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仅卡车司机就有339万人.全美各类商用卡车保有量约2900万辆(从事州际运输900万辆).2009年商用牵引车,挂车拥有量分别为182万辆,567万辆,相比2o08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牵引车数量有所下降,而挂车数量则不降反增.商用牵引车与挂车数量之比近年一直稳定在1:3左右.美国州际卡车运输商约60万户,州内卡车运输商约5O万户.外I际运输商中小型业户占绝对主体,拥有6辆及以下卡车数的占比达87.5%,拥有20辆以下卡车数的占比达96%.但同时有一些全球知名的大型,巨型卡车运输公司,其年营收达数十亿乃至近百亿美元. 2008年,全美年营收超十亿美元的卡车专业运输公司有22家,它们约占当年全美卡车货运业年总营收的10%.美国卡车运输商主要分为"公共型运输商"和"自有型运输商",均需在联邦或州政府运输主管部门登记注册并遵守商业运输的有关法规.前者为第三方承运商,后者类似于自货自运(如可口可乐,沃尔玛).2009年上述两类运输商所完成的卡车货运量各占约50%. "公共型运输商"的运输经营方式大致分为三类:整车运输,零担运输,无车承运.无车承运人的出现,是现代物流运作模式的创新,大约有1万家注册的规模不同的此类无车承运商,完成全美约1l%的卡车集运量.典型如罗宾逊全球物流(CHRW),其发展壮大得益于美国建立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无车承运人经营许可,运输保险,服务保障制度.甩挂运输: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美国是全球推行甩挂运输最早的国-36.交通建设与管理~套拖挂车购置成本约为12万美元,世能达规定其牵引车平均营运总里程为6O~100万英里,使用期限约为4~5年.挂车使用年限为12年.据统计,平均每台牵引车/驾驶员每周行车3860公里,一年约20万公里,效率很高在美国,干线公路上的主力货运车型是53英尺厢式半挂汽车列车.重载汽车列车的拖挂分离刺激了运输企业和工商企业普遍联手推行甩挂运输.美国干线公路两旁随处可见停满挂车的仓储没施或停车场,挂车既作为运载工具,也作为临时周转"仓库"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无论是整车运输还是零担运输,其干线运输普遍采用甩挂作业模式.整车运输如世能达(schneider)公司,其70%采用甩挂模式,拥有各类牵引车1.25万辆,挂车3,4万辆(98%是53英尺厢式半挂车),拖挂比达1:2.72,主要依托货主的仓储设施实施甩挂作业,自身主要布局和管理好"挂车池".零担运输如UPSFreight,其干线运输车队拥有6700辆牵引车和22100辆挂车,拖挂比达1:3.3,主要依托自有货运站场进行甩挂作业.站场:挂车池不可或缺美国甩挂运输作业站场大致可分三类:其一是工商企业(货主)仓储设施;其二是运输企业专用于集散,中转货物的站场;其三是用作挂车运力储备的停车场(即"挂车池").(1)货主仓储设施工商企业(货主)服务自身生产经营,商贸活动的仓储设施,依托生产基地,具有可供挂车装卸作业的标准月台, 由货主自建自管.从事整车运输的卡车公司一般直接将挂车放在货主站场并进行甩挂作业.在美国,具有一定规模的货主一般部有自己的仓储设施,且停靠大量用作临时周转仓库的各类挂车. (2)运输企业货运站场美国从事零担运输的承运商~般都建有专用于集散,中转货物的货运站场, 大型零担运输企业均构建起自己庞大的站场网络体系.以UPSFreight为例,其高度重视自有货运站场建设,已经在北美地区构建起200多个不同层级的集散, 中转货运站场.最成功的案例即为UPS芝加哥地区包裹检索集散中心(CACH), ————————————————————~————————————-3—7—-————…———————————————————————————TransDonationConstruction&ManagermentExclusive.专题策划每天有超过19oo个牵g1车操作3500个挂车,还有一个显着特点是充分利用多式联运.(3)挂车停车场:挂车池为了更高效,更从容地调度运力,一般卡车运输公司都要根据客户分布情况在货主所在地(或就近地区)建设或租用停车场,其中专用做挂车运力储备的停车场地被称为挂车池(类似于集装箱中转站)——即为了满足货主对挂车尤其是空挂的需求,由卡车公司储备足够的挂车以备及时调用.挂车池对平衡和调剂运力,满足客户"零库存"的追求,吸纳小型个体承运商加盟等,体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美国有研究认为,甩挂运输必然对"挂车池提出需求.其建设和管理应考虑下述因焘①挂车数量应按1:3配置,即假如客户有1部挂车的需求,则卡车公司应按3部挂车配置运力——确保1部挂车在途运输,1部挂车在场作业,1部挂车随时准备调用;②根据客户需要确定挂车类型,卡车运输公司负责储备入挂车池;③部分分拨中心(货运站场)需配备转运空挂的设备(如场内小型拖车,拖力架);④挂车互换协议(TrailerInterch~Agreemem)——由卡车公司与客户约定共用挂车的有关事项;⑤场地挂车核查——随时清点场地内挂车存量清单,客户可能会驻场协助核查,一般卡车司机也会提供核查服务.以世能达为例,其在全国l8个区域性运营中心及固定客户集中地设有许多挂车池.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支撑在美国,所有规模化的物流运输企业均拥有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其成为甩挂运输必不可少的运作条件.世能达建立了一套基于MCP20O(用于牵引车)和T2(用于半挂车)的卡车运输信息网络平台,具有完善的车辆(包括牵引车和挂车)跟踪调度,运行动态监测,在线交互式培训以及客户资源管理,市场供需分析,订单和财务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的甩挂作业方式成为卡车承运商和货主的必然选择.在美国.干线公路两旁随处可见停满挂车的仓储设施或停车场,挂车既作为运载工具.也作为临时周转'I仓库"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在过去十几年里,UPS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超过110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每年10亿美元的速度继续增加,包括信息主干网的建设,PC机和手提电脑,无线通讯和移动数据交换系统的建设等, 并逐渐建立起全球最庞大,最先进的包裹分拣,检索,追踪,查询管理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UPS包裹分拣系统使用自行开发的"聪明码"(方形码,条形码),利用"5面16个相机拍照识别",人工指环扫描确认等技术进行检索, 有挡板分拣,"跳蛙"分拣,特殊包裹分类传递分拣等措施快速实现包裹的分辨与传输.宽松的挂车管理制度环境美国在多年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一套以牵引车为主体,"挂车有别于卡车(包括牵引车)"的法规体系:对牵引车和挂车实施差别化分类管理,将管理重点放在卡车,牵引车方面,而对挂车的管理非常简单,甚至"放任不管".有效降低了挂车的购置,注册,使用,管理等成本,极大地解放了挂车作为物流体系中基本装载单元的生产力.另外,联邦和州的交通法律对全挂车均无限制. 这些法规制度符合挂车的本质属性,大.38.交通建设与管理大减轻了企业购置和使用挂车的成本,刺激了企业增购挂车的积极性,从而为甩挂运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1.在车辆定性上,明确挂车不属于卡车.根据联邦法典的定义,卡车包括单体货车和牵引车,但不包括挂车;挂车自身没有动力,只有与牵引车组合上路行驶才构成汽车列车.2.在商用运输登记注册方面,只限于对牵引车,挂车不用注册.所有获准从事I,1际卡车运输的承运商都会有一个唯一的联邦商用车辆注册码和一个州的注册码,法律规定必须喷涂在卡车或牵引车车门两侧,这是卡车获准从事州际运输的资格标志.但挂车则无需喷涂这样的注册码.3.挂车管理简便,且税费比较低.美国在过去20多年时间内逐渐把车辆监管的重点从挂车转向牵引车,挂车作为"可移动载货工具"越来越广泛被工商企业作为临时仓储设备使用.政府努力减轻挂车使用成本,以注册费为例,牵引车必须每年年检并缴纳注册费(30oo美元/年),而挂车只需在初次办理牌照时一次性缴纳手续费(约20美元),之后在使用寿命期内不再缴纳任何规费.4.挂车无需缴纳交通事故责任强美国汽车列车标准车型谱.其中通用汽车列车(CCV:5轴半挂或双挂)允许在全美绝大部分主干线公路上通行.1991年冰茶法案后, 美国积极发展超长汽车列车(LCV:7轴,8轴, 9轴,10轴双挂,7轴三挂),部分州允许在一些特定高等级公路或者收费公路上通行LCV制保险.美国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分为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两类,大部分州实行强制保险.对于甩挂汽车列车的车辆强制保险,均以牵引车为主体,并覆盖到所牵引的挂车,挂车无需缴纳任何强制保险,所有交通事故责任及赔付均由牵引车承担.甩挂运输的显着效益美国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卡车采用甩挂运输,对于提高运输效率,节约物流成本,发展多式联运,促进节能减排乃至减少主干线公路交通流量,降低交通事故率等,具有显着的成效.美国的研究报告称,组合式汽车列车blab型草体货车可带来的效益包括:节约运输成本20~33%;减少对公路路面的磨损约1/4~1/3;运送相同数量货物可减少路面交通量最多达85%.5轴半挂汽车列车和8轴全挂汽车列车的碰撞事故率约分别只相当于3轴单体货车的17%和2%,单位油耗约分别只相当于3轴单体货车的46%和3l%.一些商业公司甚至将甩挂运输作为其供应链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如全球零售商巨头沃尔玛,2010年制订了~个优化其物流运输体系的战略,其举措之~即实施甩挂运输拓展计划,以期最大限度提高运输效率.该公司自有车队拥有6500辆牵引车和55000挂车,拖挂比达到1:8.46.这项计划实施预计可以达到的效益包括:节省卡车燃油消耗4【】%;节约卡车司机工资25%;提高装卸效率20%;增加年运货量29%,平均每车货约可节省成本100美元,全年总计节约物流成本可达1000万美元.甩挂运输可以大大促进公铁,公水联运,从而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美国以集装箱和厢式半挂车为基本运输单元的多式联运非常发达,满载厢式半挂车的铁路货运列车屡见不鲜,厢式半挂车水路滚装运输极为普遍.甩挂运输与铁路驼背运输,水路滚装运输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成为美国多式联运发展的一道亮丽景色.美国经验对我们的启示1.发展甩挂运输是客观规律要求,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甩挂运输是道路货运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无论是运输和物流企业抑或货主,部有发展甩挂运输的强大动力,政府应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我国道路货运业长期存在运输组织方式落后,运输效率低,车辆技术差,能耗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整体运行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发展甩挂运输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药".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对此高度重视,相关政府部门在促进甩挂运输发展上具有高度共识, 初步形成了发展甩挂运输的良好氖围.2.调整法规制度是发展甩挂运输的当务之急.我国在车辆管理上将挂车与牵引车同等对待,挂车与牵引车适用同样的管理制度,挂车也要单独缴纳交强险,实行强制报废,同时对双挂和全挂汽车列车有诸多限制,制约了企业增购挂车的市场动力.有必要抓紧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参照国外立法实践,可增列一类"被牵引车", 补充规定其监管原则,包括车辆保险,检测,登记,牌照申领等;在适当时机取消有关对全挂,双挂汽车列车的法律限制,其安全技术要求通过强制性技术标准予以规定.同时相应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应明确规定"被牵引车"无需单独投保交强险;交通事故责任的保险赔付主体是"牵弓1 车".3.车型标准化,站场网络化,管理信息化是基础条件.不同的牵引车,挂车之间能自由组合,便捷流转,是发展甩挂运输的基本前提,也是技术上的必要保障.为了解决我国货运车型复杂, 标准滞后问题,应当抓紧制定汽车列车标准及厢式挂车型谱,弓1导汽车列车车型向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方向迈进.在技术上,要鼓励发展自重小,有效载重量大,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车型, 让以超载为目的的车型退出市场,引导车辆技术进步以及道路货运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真正适合甩挂运输作业的站场不多,一方面站场数量少,另一方面已建的站场因功能缺失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应加快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为龙头的运输站场建设,同时正确处理好基础性,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关系,实现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同时, 甩挂运输是一种精细化运营组织模式, 高度依赖信息化管理手段,应强化道路运输信息化基础建设,进一步扶持运输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改造与升级,确保能有效支撑甩挂大范围运作的需要.4.车辆大型化是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的有效途径.美国卡车运输的主力车型是53英尺厢式半挂汽车列车,其挂车标准总容积达到近120立方米,这种车型在北美地区畅通无阻.在部分州的部分主干公路还允许两挂甚至三挂的汽车列车通行.虽然美国对公路冶超非常严格,但重载汽车列车很多,在长途干线运输中占据主导地位(8级重型卡车完成的周转量占卡车货运总周转量的92%),实现了车辆大型化与严格冶超的有机统一.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正在全面升级,加之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客————————————————————————————————————'.————————————————————————TransportationConstruction&ManagermentExcIusive.专题策划观需要,都为货运车辆大型化创造了条件,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顺势而为.首要的是,应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车辆相关标准,即在保证运行安全,促进环保的基础上,对车辆轴载及外廓尺寸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通过推荐车型制度,税费调节等措施引导车辆大型化.此外,还要促进车辆大型化与公路技术标准的协调发展,在新建公路或对既有路网进行改造时,有必要考虑货运车辆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对设计和施工进行适当技术提升.5.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在美国,龙头企业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他们靠自己的竞争优势,掌握大量的货源,吸引其他企业加盟合作,能够起到整合社会车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世能达有2000辆加盟的牵引车, 还与1.1万户卡车承运商建立了合作关系;罗宾逊公司与4.7万家有车承运商建立起长期合约关系.可见,美国一家龙头企业就能够整合上万家中小企业, 个体运输户,对于提高全行业的运输组织化程度和服务质量起到了巨大作用. 目前,我国运输企业规模小,过于分散,经营结构雷同,经营范围相近.虽然市场上有些较大的企业(拥有几百辆,甚至几千辆车辆),但基本上都采取单车承包,简单挂靠等方式,企业承担的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的责任较弱.有必要加强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创新运营模式,改善运输组织结构.培育龙头企业的过程,其实就是促进行业管理水平, 技术水平全面提高的过程..6.健全保险体系是道路运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道路运输属于高风险行业.为了保障货主和运输企业双方的利益,确保事故发生后能使受害人得到合理救助或足额的赔偿,同时也使运输企业免受巨额赔付责任,美国建立了非常健全的道路货运保险体系.无论是货主选择承运商,还是龙头企业选择加盟, 合作伙伴,在进行严格的考察和评估时,均将安全,服务质量和保险等级作为主要因素.美国卡车运输的主力车型是53英尺厢式半挂汽车列车,其挂车标准总容积达到近12这种车型在北美地区畅通无阻我国的道路运输保险制度还很不健全.道条规定对旅客运输和危险货物运输实行承运人强制险,但落实并不到位,特别是危险货物承运人保险制度没有全面实施.因此,应当建立健全道路运输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承运人责任险,尤其有必要在普货运输中推行保险制度;要探索提高经营者赔付能力的其他方式方法,如企业互保,设立运输保证金制度,担保制度等,为行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7.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美国的企业不仅具有质量至上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具体工作中.质量的形成主要靠四个方面:一是负责任,讲诚信的态度和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经营者必须讲诚信,缺失诚信的企业在美国毫无生存空间;二是靠先进技术和科学实验.在美国,企业的各类实验室,试验设备非常齐全,所有的产品,部件,材料,货物的包装,装载方法都需要经过干百次针对性的试验检验;三是对员工严格的培训.卡车运输的服务质量最终是由司机的素质决定的,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培训,尤其是安全培训;四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注重细节的作风. 只有把细节都做好,才能感动货主"上-40-交通建设与管理帝".8.自由竞争,规范有序济体制的核心价值.美国道路i体制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政月管制",市场化程度高,经营者自自由竞争.政府的监管集中在I路"治超"两个方面,一旦经驶员有违规行为,就要受到严整个行业活而不乱,规范有序;门之间职责明确,由联邦和地运输部门负责道路交通运输的工作,包括车辆标准,车辆制连车辆注册登记,牌照发放,检驾驶员考试以及商用运输企业记和安全监管等,真正实现了卡车运输产业化管理.目前我国道路运输和车辆,理的职能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职盖要素分割.由于各部门的管理E眼点不同,很难形成合力.有构建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深通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交通运输和综合运输各方式的一体化管理文作者系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徐亚华,部道路运输司货运与物处处长谢家举,部规划研究院战策研究所所长谭小平)。
美国海铁联运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美国海铁联运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56ffeb0960590c69ec3764a.png)
美国海铁联运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作者:索沪生来源:《集装箱化》2013年第06期大约在五六年前,一本美国人写的书《集装箱改变世界》在我国运输领域广为流传。
这本书的中文译名很精彩,直接译成《集装箱改变世界》,而英文原文则更加务实地说明集装箱改变了什么:“The Box―How the Shipping Container Made the World Smaller and the World Economy Bigger”(集装箱:海运集装箱怎样使世界变小而使世界经济更大)。
这本书的作者马克·莱文森是一位经济学家,因此他能跳出我们司空见惯的集装箱的运输角色,从看似简单而冰冷的箱子,道出20世纪的这项运输技术进步是如何令今天的世界经济形态发生改变的。
该书揭示出集装箱的价值“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怎样使用”。
正像麦伯良先生在其中文译本的推荐序中所说:“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
”这“一整套运输体系”可以说是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其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集装箱海铁联运、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和水水联运。
1 我国海铁联运发展情况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宏观层面看,经过几十年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民航、水路和管道运输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均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分散发展,缺乏有机衔接,这一问题越来越凸显。
特别是在各种运输方式分别得到相对充分的发展后,如何从综合运输的角度,经济合理地使用各种运输方式,解决多式联运及各种运输方式间转换衔接(包括设施衔接和服务衔接)的问题,已经成为提高我国整体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社会流通费用乃至节能减排、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方面。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当数集装箱海铁联运。
由于铁路运输通常具有运量大、运距长、运价低、速度快、排放低、能耗低、安全性高等特点,世界各大港口和大型船公司都把海铁联运作为提升港口集装箱集疏运能力和巩固、拓展船公司业务的重要方面。
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b2707c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a.png)
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摘要:目前多式联运的研究多集中在运输层中实现运输线路的最短路径研究、算法研究、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化研究、实现区域物流基地、中转节点的选址研究,多式联运仅仅是几种运输方式的简单组合,在整条供应链的前端和末端未能进行有效的资源及信息的整合匹配,在多种运输方式转换时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常常出现长时间的等待及运力不匹配现象,同时由于承运商间标准的不统一,出现多种运输单据的交接转换,大大延长了运输的时间,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人力、物力及运输成本。
因此,在多式联运的运输模式中,如何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转换衔接,降低整个运输过程的时间,成为制约多式联运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现代物流业也开始朝着高科技、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物流管理领域。
集装箱多式联运一体化信息系统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物流管理系统,在该系统的作用下能够实现一站式的物流管理服务,在保障物流管理顺利进行的同时降低物流管理的成本消耗。
1多式联运概念多式联运是多种运输方式参与的联合运输组织形式。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利用集装箱装载货物进行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方式,也就是说将集装箱视为基础运输单位,然后从整体角度出发,根据所需将各种运输方式进行组合,以此构成一体化货物运输,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努力予以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
显然,这是一种将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作为目标的新型联运组织形式,为客户提供了兼具经济、快捷、便利的运输服务。
2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经验在欧洲,物流园区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发展,很多国家都成立了物流园区协会,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欧洲物流园区联合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园区发展模式是德国和荷兰。
德国货运村模式。
德国境内只有不到40家货运村(即物流园区),构成了一个快速、有效的物流运输网络。
国外港口海铁联运发展经验与启示
![国外港口海铁联运发展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8889b25a8114431b90dd8c6.png)
VISION FROM ABROAD | 国外视窗文章编号:1004-2024(2019)03-0049-05 中图分类号:U169.6;F530.8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69/ki.issn.1004-2024.2019.03.10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国家政策,做出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货运量的重大决策,中国铁路总公司明确“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安排部署,对发展多式联运、推进融合发展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
目前,我国铁路多式联运只占总货运量的2.9%,相比欧美发达国家40%左右的占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一段时间,各种交通方式合力推进融合发展,也将为铁路货运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此,通过对比汉堡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等欧洲先进港口发展现状,借鉴国外港口发展经验,提出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局集团公司”)海铁联运发展对策,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发展海铁联运,对于进一步拓展国际物流市场,实现调结构、增运量具有现实意义。
1 国外主要港口发展现状1.1 汉堡港汉堡港地处德国北部易北河下游,兼具内河港、海港和自由港功能,货源腹地辐射欧洲市场中心区域,是德国第一大港、欧盟重要的海运中转枢纽、国际航运中心,铁路疏运量占港口吞吐量的1/3,拥有铁路超过300 km ,每天发运列车200列以上。
海铁联运方面主要优势特征如下。
(1)参与主体间相互联动。
该港以直接中转运输为主,采取码头海铁货物直装作业,直接将铁路修收稿日期:2018-08-28作者简介:吴兆新 (1975—),男,山东莱芜人,硕士研究生。
赵红森 (1970—),男,山东曹县人,硕士研究生。
刘钦义 (1972—),男,山东胶南人,大学本科。
基金项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 (N2018X008)国外港口海铁联运发展经验与启示吴兆新1,赵红森2,刘钦义3(1.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1;2.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 运输处,山东 济南250001;3.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 淄博车务段,山东 淄博 255022)摘 要:集装箱多式联运以其在时间、成本、效率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成为最先进、高效的系统,也是最重要的运输组织方式,而海铁联运则是其中的主要环节,也是最有效率的物流组织方式。
从美国的物流业看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从美国的物流业看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4de771b6edb6f1aff001ff0.png)
“ 现代物流”最早在12年 由美 国学者提出, 97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美军应用物资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解决军用物资供应 , 取得 良好 效果 。故战后这一管理模式被推广到商界并逐渐普及 。日本在2世 0 纪6 年代从美国引进物流概念, 0 并迅速发展形成 自己的特色; 欧洲国 家的物流业也是在美、 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已达到较高水平 。 也 总 体上 讲 , 国 的物流 发展 无 论在 规 模总 量 、企 业 能力 和先 进技 术 美 应用上都代表了世界的较高水平。我国从8年代引进物流概念发展 0 至今 , 也取得了辉煌 的成绩 , 物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的支柱性产 业 。然而 , 我国物流的现状及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为落后 , 无 论是第三方物流企业, 还是物流园区的发展 , 仍然处于积极的探索阶
所 谓中小型第三方 物流企业( 下文用 “ 中小3 L 在本文指 如 , 以专注于 特定 的客户群 体 ; 输准备 时间( 货 、运输和 P ”) 可 运 集 的是 : 注册 资金低于 3 0 0 万元 、员工 人数少于 1 0 , o 人 以经营传统 仓 储时间) 可以被缩短最 少 ; 熟悉当地物 流政策 、文 化、语言等 储运 业务 为主且 业务 较为 单一 的物流企 业 , 包括 运输 、仓 储 、 等 。但是 由于地域 的 限制 , 其管理 思想 、技术等方 面大多停 留 包装 、配 送 、流通 加 工企 业 等 。据第 五 次 中国物 流市 场 的调 在本地 的水平 , 很难得到质 的提 升 。事实证 明 , 在我 国发展较快 查, 我国第三方物 流企业规模在5 0 以上 的企 业仅 占l%左右 , 的3 L 0人 1 P 企业都是跨 区域 经营 , 并向全球先进 物流企 业学习经验的 绝 大 部 分 企 业 规 模 在 10 以 下 。 由于 历 史 的 原 因 , 部 分 企 业 基础 上创新 发展起 来的 , 型企业如 宝供物 流 、顺 丰速递 物流 0人 这 典 大 部分 由传 统 的运输 公司 、仓储 公司转化 而来 , 由于运 作模 式 公 司 等 。 落后, 较难 以适用现代供 应链物流 管理 的要 求 , 且受 到大型企业 ( ) 二 物流 服 务范 围集 中在 运输 、仓储 配送 等 单一 领域 , 综 的打压。 合 物 流 较 少 物 流服 务单 一通常 代表 的是 专业 , 即在 特 定 领 域 内 把 一 件 我 国 中小型 第 三方 物 流企 业 的发 展现 状分 析 事 做得最 好 , 而为客户 带来物 流成本 的降低 、交货速 度的提 从 ( ) 一 经营 范 围注 重于 公 司所 在地 区 升 甚至库存 的降低 , 这在传 统观点下是不错 的选择 , 亦迎合 了许 由于各 方面 的现 实原因 , J3 L 中/ P 企业 的经营范 围大 多限定 多物流 外包客户 的需 求。但是 ,  ̄ 从另一角度来说 , 统的储运服 传 在本地 市 场 , 例如 只做 本省某 区域 内的专 线运 输 “ 门到 门”服 务 是竞争最 激烈 、准入 门槛 最低 的 , 因此 , 利润最低 。另外 , 其 务 。通 过 本 地 市 场 的 拓 展 能 为 中小 型 企 业 带 来 一 定 的 优 势 。 例 根 据 物 流成 本 二 律 背 反 律 , 项 物 流 成 本 的 降 低 , 表 另 一 物 流 一 代
2024物流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2024物流专业论文参考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290bb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a.png)
2024物流专业论文参考选题1、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及其对策2、XX城市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探讨3、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研究对策4、现代物流管理中网络化及其对策5、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6、关于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7、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8、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9、物流专业技术发展对物流管理的分析研究10、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探索1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模式的分析13、基于SSM框架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14、浅析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5、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优化对策16、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17、VR技术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8、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培养探索研究19、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及相关技术分析20、技能大赛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研究21、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2、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竞赛方案开发与设计研究2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分析2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25、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26、试论"互联网+"时代如何提升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27、我国制造类企业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28、我国制造类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29、我国物流发展与国外物流发展的阶段比较30、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31、连锁商业物流配送策略分析32、O2O供应链管理的物流配送模式应用分析33、我国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析34、物联网技术在连锁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35、供应链物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3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问题与对策37、关于XX市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8、我国物流配送的发展及趋势39、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40、XX公司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探析41、新常态下我国畜产品物流发展路径探索42、仓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新进展43、浅析我国汽车行业物流管理的优化措施44、我国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45、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冰箱企业物流现状与对策46、供应链系统下的药企物流管理研究47、浅谈企业仓库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48、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及其信息系统的探讨49、现代物流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理念探讨50、食品冷链物流运输服务网络优化研究51、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问题研究52、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53、冷链物流车辆监控及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54、江苏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风险管理研究55、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56、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研究57、基于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58、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59、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分析60、江苏省水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研究61、基于碳排放的冷链物流系统研究62、基于车联网的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63、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研究64、河南省果蔬冷链物流模式及优化方案研究65、广东省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研究66、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67、制造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的研究68、企业物流管理的电子商务化应用对策69、供应商选择的策略研究70、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71、XX企业物流模式分析72、郑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调查73、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74、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前景和策略75、江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进展研究76、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战略分析77、苏州物流园区物流经营战略分析78、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物流配送现状及发展对策79、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人力资本分析80、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物流竞争分析与评价81、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策略分析82、电子商务环境下家电行业营销模式与物流战略83、南京中小型物流服务企业发展分析84、徐州连锁企业供应链物流模式分析85、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发展现代物流之路86、浅析绿色物流在我国的发展87、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88、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89、广州市物流园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90、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91、我国邮政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路92、我国水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93、我国物流发展与国外物流发展的阶段比较94、跨国企业的物流服务模式分析95、物流发展与国家安全问题研究96、农产品物流系统建设的意义与对策97、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意义与对策98、供应链竞争理论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99、我国仓储设施闲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100、现代物流发展与仓单质押融资问题研究101、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的物流环境分析102、我国零售业物流改造实证分析103、物流技术发展与物流管理思想的关系研究104、我国物流业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分析105、现代物流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106、略论现代物流发展对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贡献107、实现物流容器标准化的意义与对策108、对物流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问题的思考109、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状况及其研究110、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111、论政府在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作用112、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现状及趋势113、连锁商业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策略分析114、广东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115、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信息网络化及其实施对策116、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117、关于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118、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探索119、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0、河南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21、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探讨122、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123、应对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的对策研究124、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管理研究125、我国物流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126、物流运输工具设备选择对成本的影响127、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行业发展的关系128、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129、电子商务环境下专业物流公司发展的探讨130、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探讨新经济与现代物流的关系131、汽车行业零部件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分析132、我国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及发展战略探讨133、我国邮政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建议134、我国 XXXX 废弃物物流策略研究135、我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36、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137、浅析中国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138、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及其发展探究139、现代物流发展对柳州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140、我国医药逆向物流发展的策略研究141、浅析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与未来142、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对策分析143、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分析144、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45、浅析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6、我国国际货代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分析与对策147、关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148、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研究149、第三方物流企业关系营销策略的探讨150、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战略和措施151、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动因及策略分析152、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探讨153、我国本土零售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154、加快我国铁路运输业现代物流化的对策探讨155、我国零售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56、仓储市场的秩序与诚信问题157、基于快速反应的企业销售物流管理158、沃尔玛物流的研究及对我国零售业建议162.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163. 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决策分析164. 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企业建设165. 第三方物流的个性化服务探析166. 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策略分析167. 港口物流的辐射效应研究168. 工业企业的物流人才素质分析169. 基于供应链的个性化物流服务探析170、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171、降低企业物流运作成本的方式分析172、发展现代物流要重视优化企业物流管理173、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研究174、电子商务环境下专业物流公司发展的探讨175、中外物流配送业发展比较研究176、电子商务环境下专业物流公司发展的探讨177、物流技术对物流发展的影响178、试析当前我国货架发展存在的问题179、第三方物流改进建议 --- 以某公司为例180、某公司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181、某连锁超市 POS 系统实施中关键要素182、某地区物流业的现状与发展183、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184、论回收物流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185、电子商务环境下二方三方物流企业的前景和策略186、论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187、北京奥运给我国物流带来的机遇及对策188、XX 市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的构建189、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及其优化研究190、连锁零售企业城市物流配送模式研究191、突发事件应急物流中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研究192、基于供应链的果蔬类农产品物流质量管理研究193、基于供应链的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管理策略研究194、家电下乡背景下家电产品物流成本控制研究195、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服装物流模式研究196、第三方物流企业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97、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198、企业文化对物流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199、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200、浅析我国快递行业物流管理的优化措施。
欧美多式联运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欧美多式联运发展的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087792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8.png)
欧美多式联运发展的经验与启示EXCLUSIVE专题策划欧美多式联运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文/交艇输部删石腕院副总工程师、物流研獅胀谭小平多式联运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货损货差、降低物流成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多式联运正处在起步的初级阶段,设施装备的基础水平,包括运输一体化组织等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破解。
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大力发展,已经在设施装备和运输组织规则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学习和借鉴欧美的先进经验有重大意义。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把物流业提升到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产业地位。
规划中一共有18处提到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而且明确地把多式联运列为12大重点工程之首,并鼓励发展海铁联运、铁水联运、公铁联运、陆空联运等多种形式,探索构建以半挂车为标准荷载单元的铁路驮背运输和水路滚装运输等。
国家的“两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是就要依托物流大通道支撑内外开放和产业转移,物流业在这个战略中发挥的是主体和基础的作用,提供的是功能性、基础性、标准性的服务.从行业责任来讲,我们需要为各种物流业态发展提供高效运作平台。
因此,我们要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以多式联运为战略方向,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欧美发展经验(一)欧美及中■多式联运术语在欧洲,多式联运的概念有两种。
第一■种是Multimodal Transport,是以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运输,第二种是 Intermodal Transport,货物全程由一种且不变的单元或道路车辆装载,通过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无缝接续、并且在更换运输方式过程中不发生货物操作的一种货物运输。
Multimodal包含Intermodal,前者货物本身可以卸载。
美国尚无统一的术语定义,但在使用语境上越来越趋同与欧盟。
中国将多式联运(Multimodal Transport)定义为联运经营者为委托人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全程运输,以及提供相关运输物流辅助服务的活动。
2023年多式联运学术报告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3年多式联运学术报告心得体会(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cb1df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1.png)
2023年多式联运学术报告心得体会(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多式联运学术报告心得体会(精选5篇)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d3e697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5.png)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多式联运是指在货物流动上采用多种运输方式进行整合的一种物流方式。
采用多式联运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降低流动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能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灵活的物流解决方案。
在国外,多式联运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形成了成熟的发展经验,这对我国的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介绍国外多式联运的现状与特点,并分析其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多式联运的现状与特点1. 现状目前,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
欧洲是多式联运的领先者,其规模和水平在全球领先。
在欧洲,多式联运主要以铁路和水路为主,公路和航空也在逐步发展。
其中,铁路上的多式联运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且在整个运输行业中稳居第二位。
德国是欧洲最主要的多式联运国家之一,其多式联运的年运输量占总运输量的近25%。
美国最早提出了多式联运的概念,并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实施。
目前,美国的铁水联运、水空联运和道路铁运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日本也在积极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其快速铁路网络和发达的港口是日本多式联运的优势所在。
2. 特点(1)运输方式多样化:多式联运在实现运输功能的同时,利用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进一步多样化了运输方式,从而提高了灵活性和适应性。
(2)运输成本降低:多式联运通过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避免了企业的重复投资和持续运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单种运输方式的使用,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
(3)物流效率提高:多式联运提高了物流效率,减少了运输时间和过程中的损耗,同时也加强了物流信息化的实现和物流管理的可控性。
(4)环保效益显著:多式联运可以将货物运输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至最低,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同时也可以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二、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1. 整合资源,打造创新模式欧洲的多式联运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整合资源方面,欧洲各国大力发展铁路和水路运输,尤其是高速铁路和高效港口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多式联运的发展。
国外铁路物流中心发展经验借鉴
![国外铁路物流中心发展经验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94e3d03387c24028915fc375.png)
年 的 发 展 ,德 国铁 路 已 经 初 步 形 成 了 覆 盖 面 广 泛 的 物 流 中 心 体 系 。从 德 国 物 流 中 心 建 设 以 及 运 营 来 看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个 特
点:
( )重 视 多 式 联 运 的 发 展 。 德 国 铁 路 建 设 物 流 中心 的选 址 将 交 通 枢 纽 列 为最 重要 的考 虑 因 素 ,这 与 我 国铁 路 物 流 中心 选 1
是 以整 体 利 益 为 重 的 管 理 思 想 ,各 大 运 输 公 司从 整 体 进 行 统 一 规 划 管 理 。根 据 不 同 区 域 发 展 特 点 建 设 了 依 托 铁 路 的 物 流 中 心 ,
例如 B S N F公 司 的 A ln eT xs 合 物 流 中心 、芝 加 哥 物 流 中心 等 等 ,形 成 了多 家私 营 公 司 协 同化 发 展 的局 面 .因 此 ,从 协 lac ea 综 i 同方 面 来 看 ,我 国铁 路 物 流 中 心 之 间 的协 同相 比美 国操 作 起 来 更 加 统 一 和 协 调 。从 美 国铁 路 物 流 中心 建 设 以及 运 营 来 看 .主 要
国外 铁 路 物 流 中 心 发展 经 验 借 鉴 1 国 外 铁 路 物 流 中心 建 设 运 营 经 验
11 美 国 .
17 9 3年 美 国 铁 路 开 始 出 现 大 规 模 整 合 兼 并 ,最 终 形 成 了 目前 以 U P、B S N F等 7家 I 铁 路 公 司 ,3 级 1家 区 域 置 的 手 段 ,降 低 物 流 成 本 。控 制 物 流 成 本 是 物 流运 作 的关 键 ,美 国 的 物 流 成 本 全 世 界 来 看 仅 仅 略 高 2 于 1本 ,且 呈 现 逐 年 稳 定 下 降 的 趋 势 ,笔 者 分 析 了其 原 因 ,主 要 归 结 为两 点 :① 美 国 的物 流 中心 的管 理 讲 究 实 效 ,并 不 一 味 追 3
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2e50b0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68.png)
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作者:梁喜刘怀英来源:《物流科技》2021年第03期摘要:在政策推动下,我国物流园区建设进入高速增长期,但同时运营园区的经营状况却并不乐观,点式经营和信息孤岛发展困局进一步激化,园区过剩、同质化竞争现象日趋严重,物流园区的集约化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为此,文章针对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入“物流园区+”服务业态思路,借鉴国外“物流园区+多式联运”的发展模式,提出我国物流园区应从协调机制、集聚发展、大数据等方面入手逐步向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等高级发展形态转型升级。
关键词:物流园区;多式联运;集约化;转型升级;协调机制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Under the promotion of policies,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parks in China has entered a high-speed growth perio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the operating parks is not optimistic. The dilemma of point operation and information island development is further intensified, and the phenomenon of excessive and homogeneous competition in the park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s is imminent. Therefore,in view of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logistics pa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 of“logistics park+”service format, and draws on the development modeof“logistics park+multimodal transport”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proposes that China's logistics park should gradually transform and upgrade to the advanced development mode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logistics park from the aspects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cluster development, big data, etc.Key words: logistics park; multimodal transport; intensific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ordination mechanism近年来,在《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等物流政策推动下,我国物流园区建设进入高速增长期。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5f0853ea58da0116d1749c6.png)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财经学院国本0802 乔文静 0713080213摘要: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因此受到了国际航运界的普遍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我国多式联运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
借鉴美国、加拿大两国多式联运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发展多式联运的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问题对策目前,国际大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所占比重都比较高,如德国汉堡港铁路集输运比重达30%,荷兰鹿特丹港铁路集输运比重达13%,而我国港口多式联运的比重仅有2%左右,发展空间很大。
作为世界上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必将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的关键。
针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落后的现状,有必要借鉴他国先进的经验,改善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一)组织形式⒈国际铁路联运我国的国际铁路联运主要指与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等国之间进出口货物的铁路运输,其中包含过境陆路口岸操作(如换装、报关、结算和最终发运等)。
⒉ 国际海铁联运我国外贸集装箱的国际海铁联运主要分海上运输、海运口岸操作和国内铁路运输等3 个阶段。
海上货物运输遵守全球性海运规则,由国际海商法协会进行指导,国内铁路运输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进行规制。
⒊大陆桥过境运输大陆桥过境运输主要指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和越南等国从我国过境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例如日本与哈萨克斯坦之间过境我国的货物运输,包括海运段、国内铁路段和中亚地区铁路段等3个阶段。
过境运输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主要线路目前,我国开辟的多式联运线路已到达欧洲、美洲和非洲港口及内陆城市,主要包括从我国往返日本、美国及非洲、西欧、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海运线路,经蒙古或俄罗斯至伊朗和往返西北欧各国的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线,以及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途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国的新亚欧大陆桥。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af71410d5bbfd0a78567300.png)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对我国的启示1国外多式联运发展情况1.1 加拿大的多式联运的发展情况加拿大的人口主要集中在美、加边境的10 大城市之中,再加上其产销地区相隔甚远的生产布局形式,要求加拿大有一个良好、高效的运输体系为民众出行和货物流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国际贸易在加拿大的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与邻国美国的双边贸易非常的繁忙,大量的进出口贸易需要加拿大构建发达的运输体系,同时其原材料的采购和本国所属的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也产生了庞大的运输市场,也促使运输业在加拿大的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对物流效率、经营效益要求日趋提高的今天,促使了多式联运这种高效运输组织方式的发展,其初具规模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钟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加拿大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在加拿大多式联运运量的占社会总运量的80%,其中集装箱运量占50%,集装箱运量占社会总运量的40%。
综合分析加拿大的多式联运发展的主要优点有:其一为运输网络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加拿大境内的重要的枢纽港都配备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采用国际标准的装卸设施、设备,加快了货物在枢纽港以及内陆中转站的周转。
与此同时大型的集装箱枢纽港通过港区的铁路与发达的北美内陆铁路网相衔接,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货物的海铁联运将达到加东枢纽港的货物疏散到北美内陆地区或相反;其二为采用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来处理多式联运所涉及的相关的有关方之间的业务,极大的提高了运输作业效率和运输方式的转换效率,也大大的降低了相关的物流成本;其三是多式联运在加拿大极受政府重视,其专门出台相应的法规来规范多式联运运输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同时组织成立相关的机构对多式联运协调管理,防止了部门之间的责任的重叠而相互推诿造成的不作为。
1.2 美国的多式联运的发展情况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近年来其与亚太地区(尤其是远东地区)的货物贸易量日趋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对货物运输效率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开辟相应的运输通道为货物的便捷的集疏运提供相应的保障,促使了美国西海岸到美国中部和美国东海岸的运输走廊的形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境内的陆桥运输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启示
![美国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067f3e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3.png)
美国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启示杨磊【摘要】多式联运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组织方式,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等优势.通过阐述美国多式联运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总结美国多式联运发展的主要经验和特点,即注重多式联运政策的引导、专注自身核心业务的发展、客户集中度不断提高、场站经营及设备提供采用轻资产模式、发展内陆集装箱、大力发展双层集装箱运输、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结合我国铁路发展实际,提出加快开发和培育适应市场的集装箱班列产品、建立互利共赢的市场合作机制、提高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加快信息化技术在多式联运中的应用等建议措施.【期刊名称】《铁道货运》【年(卷),期】2018(036)005【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铁路;多式联运;集装箱;信息化;发展经验【作者】杨磊【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12.41 美国多式联运发展经验美国多式联运起源于 19 世纪 20 年代的铁路半挂车运输,此种模式在随后的 50多年里一直处于多式联运的主导地位。
1932 年,集装箱开始出现,一家卡车公司用集装箱进行农产品运输。
1949 年,Ocean Van Line 公司获得政府订单,从西雅图到阿拉斯加通过水路和公路运输军事物品,标志着美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真正开始。
1956 年 4 月,马尔康·麦克林将装有 58 只集装箱通过改造的理想 X 号油轮从纽约的纽华克运输至休斯顿。
此后,集装箱船运得到大力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集装箱运输超过半挂车成为多式联运的主要运输方式。
从 2003 年底起,美国多式联运收入超过煤炭运输,成为最大的铁路货运收入来源 [1]。
美国多式联运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政策法规、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1)注重多式联运政策的引导。
自 1980 年《斯塔格斯法案》解除对铁路运输管制以后,美国政府先后于 1991 年发布《地面多式联运效率法案》(ISTEA),1998 年发布《21 世纪运输平等法案》(TEA-21),2005 年发布《安全、可靠、灵活、高效的运输平等法案》(SAFETEA-LU),2012 年发布《21 世纪前进法案》(MAP-21),2015 年发布《加强美国地面运输法案》(FAS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财经学院国本0802 乔文静 0713080213摘要: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因此受到了国际航运界的普遍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我国多式联运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
借鉴美国、加拿大两国多式联运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发展多式联运的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问题对策目前,国际大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所占比重都比较高,如德国汉堡港铁路集输运比重达30%,荷兰鹿特丹港铁路集输运比重达13%,而我国港口多式联运的比重仅有2%左右,发展空间很大。
作为世界上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必将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的关键。
针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落后的现状,有必要借鉴他国先进的经验,改善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一)组织形式⒈国际铁路联运我国的国际铁路联运主要指与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等国之间进出口货物的铁路运输,其中包含过境陆路口岸操作(如换装、报关、结算和最终发运等)。
⒉国际海铁联运我国外贸集装箱的国际海铁联运主要分海上运输、海运口岸操作和国内铁路运输等3 个阶段。
海上货物运输遵守全球性海运规则,由国际海商法协会进行指导,国内铁路运输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进行规制。
⒊大陆桥过境运输大陆桥过境运输主要指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和越南等国从我国过境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例如日本与哈萨克斯坦之间过境我国的货物运输,包括海运段、国内铁路段和中亚地区铁路段等3个阶段。
过境运输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主要线路目前,我国开辟的多式联运线路已到达欧洲、美洲和非洲港口及内陆城市,主要包括从我国往返日本、美国及非洲、西欧、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海运线路,经蒙古或俄罗斯至伊朗和往返西北欧各国的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线,以及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途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国的新亚欧大陆桥。
(三)存在问题⒈国家政策制约我国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协调有效的分工合作,这是制约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⒉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相对滞后(1)发展缓慢与水路和公路集装箱运输相比,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速度差距较大。
据统计,2000—2008 年,我国集装箱运量年均增长率海运为20%,公路为32%,而铁路仅有15%。
(2)海铁联运比重较低。
近年来,我国铁路80%以上的货运能力用于保障煤炭、石油、粮食、化肥、农药等重点物资的运输,无力支撑快捷货运。
发达国家海铁联运的比重一般为20%~40%,北美国家一般为30%~35%,而我国这一比重约为1.5%。
(3)占铁路货运总量比重低。
铁路集装箱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比例,英国为30%,德国为20%,日本为33%,印度为35%,而我国仅有2.6%。
⒊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有20英尺集装箱办理站约420个,40英尺集装箱办理站约130个,另有代办点约240个。
这些办理站普遍存在站点分布不均衡(平均站间距102 km),规模较小,站内设备落后以及集装箱维护、修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站点分布不均衡导致站与站之间箱源争夺激烈,直达运输难以组织,运输效率低,周转时间长,人员和设备浪费,铁路参与集装箱多式联运受限。
此外,还存在货运中转站数量较少、集货功能不强、疏散能力不足等问题。
⒋转运设备落后国内集装箱装卸设备的技术水平较低,集装箱运输工具也比较落后,铁路、公路专用车辆和内河专用船舶较少,特别是长江干线的集装箱船多为改造船和通用驳船,吨位偏小,运输效率和效益难以提高。
⒌信息技术系统发展缓慢20 世纪90 年代,国内航运领域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但发展比较缓慢,至今仍处于发展初期,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二、美国、加拿大多式联运的发展经验美国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开展多式联运,加拿大多式联运量占社会总运量的80%,其中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占50%。
这两个国家发展多式联运的经验值得国内借鉴。
(一)美国⒈加强立法美国联邦政府在20 世纪80 年代通过一系列鼓励发展多式联运的法案,消除或部分消除多式联运的操作限制,消除班轮公司与其他运输企业合作中的障碍,并进一步削弱班轮公会的垄断地位,从而推动了美国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
⒉实行大交通管理体制美国联邦运输部是联邦政府管理水、陆、空运输的机构,主要工作是制定运输政策,实施运输扶持计划。
运输部下设联邦铁路局、联邦海事局、联邦公路局等部门。
各州政府、县、市、镇等地方政府都设有相应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州、县运输主管部门与联邦运输部独立平行,各司其职。
当各州制定的运输规则出现矛盾时,由联邦政府与各州通过对话协商解决。
⒊班轮公司作用明显在美国,客户在与集装箱班轮公司签订运输服务合同时,要求“门到门”运输的比例较高,因此集装箱班轮公司成为美国多式联运主要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作为多式联运承运人,集装箱班轮公司需要在海运或海铁联运之后,组织和协调公路运输以完成多式联运。
⒋铁路运输地位重要铁路运输在美国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东西海岸港口到内陆的铁路运输网络完善,海铁联运发达。
铁路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数据的动态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较强。
(二)加拿大⒈各种运输方式配合紧密加拿大的铁路、港口、仓储运输设施及配货中心围绕国际集装箱运输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标准体系,实现高效运输。
铁路在加拿大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一端连接港口,另一端连接北美内陆铁路网,铁路内陆中转站是加拿大多式联运中的重要节点。
⒉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较为完善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对运输业实行2 级管理,联邦政府的运输管理部门为运输部和运输署。
运输部的职责是为保障各种运输方式的安全和有效竞争而协调有关部门,形成法律提案,上报议会形成法律。
运输署负责对行业中的经济问题进行裁决,组织实施运输法规,并与政府其他部门和机构合作,实施其他相关法规,。
此外,运输署还负责全面协调、规划和建设加拿大国内综合运输网络,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
⒊多式联运和物流业发达加拿大的多式联运企业大多是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其主要业务是为客户选择优质的运输服务和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代客户订舱、报关、报检、运输、仓储、包装和结算等,力争使客户的运输成本降到最低。
加拿大多式联运和物流企业的经营服务呈多样化发展。
⒋信息技术发达加拿大各铁路公司之间及其与收发货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EDI 完成,一级卡车运输企业均建有EDI 系统。
物流配送中心与大型连锁企业全部联网,配送中心能及时掌握每个连锁店的商品需求情况并及时送货。
三、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启示和建议针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加两国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多式联运提出以下建议:⒈完善法规体系政府的支持和完善的法规体系是多式联运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制定多式联运发展政策的同时,应尽快完善法规体系,保障多式联运健康、快速发展。
建立统一的运输管理体制在政府层面上,建议我国设立类似交通委员会的综合交通协调部门,使相关政策协调统一,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盘考虑、协调发展。
在民间层面上,建议成立交通协会,既代表运输企业和个体的利益,又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政府在进行决策和政策调整时, 也应考虑交通协会的导向作用。
拓展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⒉增强铁路运输能力(1)积极推进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我国铁路运输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采用双层集装箱运输方式是缓解运力供求矛盾的重要举措。
(2)加强与公路、水路运输的协调和合作,充分认识全球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公路、水路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的形势,推进中西部地区与沿海主要港口之间的铁路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为铁路集装箱运输成为我国多式联运中的重要一环打下基础。
(3)改革铁路运输生产管理体制改变原有铁路运输生产管理办法,新办法应与集装箱运输业的特点相匹配,达到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生产效率的目的。
⒊提高铁路集装箱技术装备水平(1)加快车辆和箱型的更新针对铁路集装箱专用车辆数量少、发展速度慢、箱型分布不均等现状,采取措施加快专用车辆和集装箱箱型的改造以及非国际通用集装箱箱型的淘汰,尽快适应国际、国内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求。
(2)加快专业站点建设加快铁路集装箱专业站点建设,改变现有铁路运输经营模式,使其与其他运输业务分离。
(3)注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加大资金投入,组织铁路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和EDI 系统的研制和开发,争取早日实现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全程跟踪,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⒋开辟我国国际贸易运输走廊,着力打造多式联运大动脉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情况复杂,运输通道更需多样化。
但是,从全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特点看,有必要集中力量打造三个国际贸易通道。
一是构建更加完善的以沿海港口为主的东部运输走廊。
东部门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最为活跃的地区,交通运输相对发达,特别是港口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二是借助东盟“10+1”机制,建立完善以广西、云南等地为基点的南部运输走廊,为与东盟开展贸易往来的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是以新疆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以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新疆一类口岸为基点,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平台,切实解决新亚欧大陆桥而不畅通的问题,构建我国铁路国际大通道。
参考文献:1.《物流技术》2009年09期,王艳玲;王和平;郎茂祥; 乔瑞军2.《跨世纪》2008年12期,刘胜勇3.发展我国多式联运业的思考,《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周宁4.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推动集装箱多式联运加快发展,2008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