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1突破点1地球的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提升练
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北京文综,1)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图,回答第1题。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解析从题干信息知,本届大会期间,北京时间为2016年8月21日~25日。
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A对;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的时间为秋季,主要在10月份附近,B错;北京和首尔均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且北京比首尔纬度高,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比首尔小,C 错;大会期间北半球处于昼长夜短的状态,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京位于华盛顿东面,同时纬度较华盛顿高,此期间北京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早,D错。
答案 A(2016·上海地理,5~6)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2.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3.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解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计算,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选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
专题1地球的运动规律(高考押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含答案
专题01地球的运动规律1•某船于2017年4月13日16时(当地时间)到达里约热内卢(22° 54' S, 43° 11' W),此时深圳的时间为()A. 12日3时B. 12日11时C. 13日5时D. 14日3时解析:选D深圳使用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里约热内卢为西三区,两地相差11个时区,时间上相差11小时;再运用东加西减规律,可判断此时深圳的时间为14日3时。
读图完成第2题。
2•当A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A. 5时B. 6时C. 17 时D. 23 时解折:选D A地位于赤道』日岀为6时,A地经勵135°W7位于西九区,它与东八区相差口个时区』相差口个小时,东八区在西九区东边,要加上口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羽时。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
下表为我国夏半年部分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
读图表完成3〜5题。
……………M………………■…Q Q .................................. *!................. 0 ----------- i i■I- I■I Ii I I................. f| !一1皆对L 脯莎'亦厂3•该地纬度为()A. 3° 26' NB. 10° NC. 20 ° ND. 23 ° 26' N4•夏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值的年内出现频次为()A. 1B. 2C. 3D. 45•下列时段与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的时段吻合最完整的是()A. 春分至立夏B.芒种至小暑C.小满至夏至D.小暑至处暑解析卞 4 C 5.B第3题,该地为北半球某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岀现在冬至日,为心34「, 可计算出该地的纬度为2(TN.第4题,通过计算2(FN在夏至日时的正午太0疇度为86°34S可直接从團中读出年内出现频次为3。
2020版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2-1专题突破篇专题一 地理运动
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一地球运动[专题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难点,复习本专题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方面内容:(1)强化地方时、时区计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结合时事新闻进行相关的计算。
(2)弄清弄透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明确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而带来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基本原理,理清与之有关的判断季节变化等问题的基本思路。
考向一时间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步骤:(1)定时: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地方时。
光照图中,可确定特殊经线的地方时: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2)定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点的相对东西方向(东“+”西“-”)。
(3)定差:确定所求点与已知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
(4)定值:计算所求时间。
2.区时的计算(1)根据经度,求时区数。
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所得的余数若大于7.5,则(商+1)为时区数;若小于7.5,则商为时区数。
(2)“同减异加”求时区差。
同为东(或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东一西,时区数相加。
(3)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注:①计算时要遵循“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原则。
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求出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3.日界线4.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因此,计算公式为: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小时)(注意: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1.时间计算中的两个技巧(1)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含答案)
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考纲原文呈现]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考点一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全国卷近5年1考)[理·主干知识]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时区的划分(1)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2)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3)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4)东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
3.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其区时。
4.日界线[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1】 (2017·北京文综,1)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
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
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题。
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 A.西二区 B.西十区 C.东十区D.东二区审题指导 注意横轴为“北京时间”,而日常生活中的“朝九晚五”指的是当地区时。
上班高峰出现在当地时间9点前1个小时左右,下班高峰出现在当地时间晚5点(17时)后1个小时左右。
解析 城市工作时间一般是当地区时8时开始,这和图中北京时间的工作时间2时相差6小时,早6小时,所以甲城市所处时区为西十区,B 正确。
【典例2】(2017·江苏地理,3)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下题。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12点B.15点C.18点D.21点审题指导利用晨昏线确定地方时:本题解题的突破口是由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来推导起飞时间。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六 自然地理规律 第一节 地球运动规律
[思路启迪] 图示照片是什么景观? [获取信息] (1)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广袤草原”为“热带 稀树草原”。 (2)从图中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7 月日出东北,1 月日出东南。 [答案] (1)D (2)C
[探究追问] 上题中湖泊以南地区( ) A.7 月份,受上升气流影响,降水较多 B.1 月份,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 C.7 月份,下沉气流为主,天气干热 D.1 月份,上升气流旺盛,多对流雨
(2)日照图题目的时间计算 首先,在日照图上找出地方时为 0 时、6 时、12 时、18 时的 地点或找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等(具体见 下图);其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或时区差;最 后,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举一反三] (2015·安徽省蚌埠市测试)按照“闰秒”机制,科学家们确定, 在 2015 年 6 月 30 日将再度给钟表额外增加 1 秒钟时间,即在世 界时(格林尼治时间)6 月 30 日 23 时 59 分 59 秒后增加 1 秒,届时 会出现 23 时 59 分 60 秒的特殊 现象。下图示意实行“闰秒”当 日,世界各地调拨钟表的日期和 当日日出时间的情况。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答案] B
2.钟表调慢 1 秒钟,受其影响最小的是( ) A.航天领域 B.网络通信 C.日常生活 D.军事活动 [解析] 钟表调慢 1 秒钟,对航天领域、网络通信、军事活 动对时间精确度要求高的部门影响大,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小, C 对。
昼夜长短状况
日期
全球昼夜平分
春分日(3 月 21 日)或秋 分日(9 月 23 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 极圈内极昼,南半球相反
夏至日(6 月 22 日)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 冬至日(12 月 22 日)
(通用版)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1突破点1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的运动规律(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6·中原名校联考)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南端某城市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逐月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01252006】1.如图所示,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季节是( )A .夏季B .秋季C .春季D .冬季2.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月份却不是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月份,原因是( )A .寒潮的影响B .台风的影响C .大气污染的影响D .梅雨的影响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夏季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主要是因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
第2题,每年6月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长江中下游一带迎来梅雨,阴雨天多,削弱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2016·合肥第一次质检)下表为2015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表。
据此完成3~5题。
10月22日 M 日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甲11小时13分钟 47°14′ 13小时55分钟 78°28′ 乙 11小时30分钟 56°16′ 13小时20分钟 87°30′A .7°B .8°C .9°D .10°4.M 日最可能为( )A .1月22日B .2月22日 日 期 项目 城 市C.4月22日D.6月22日5.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
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 )A.10月22日的甲城市B.M日的甲城市C.10月22日的乙城市D.M日的乙城市3.C 4.D 5.A[第3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在同一天甲、乙两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相差9°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甲、乙两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是由两城市地理纬度差异造成的。
因此甲、乙两城市纬度大约相差9°。
第4题,M日甲、乙两城市昼长大于夜长,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限时集训(一) [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图Z11为某时期某地的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Z111.该地最可能位于( )A.俄罗斯B.澳大利亚C.印度 D.意大利2.图中甲日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江南地区“春来江水绿如蓝”B.北印度洋洋流沿逆时针方向流动C.北京香山正值枫叶遍地红D.巴西高原此时草木一片枯黄读6月某日M、P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示意图(图Z12),完成3~4题。
图Z123.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M地在P地的东南方向B.M地在P地的西北方向C.M地在P地的东北方向D.M地在P地的西南方向4.关于图中M、P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A.区时相同 B.同在西半球C.线速度相同 D.同在大陆西侧6月7日,科学家在回归线上使用位置、角度固定的普通相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持续拍摄太阳,再通过叠加获得自日出至日落的太阳视运动图(图Z13),太阳在R位置时树影最短。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图Z135.太阳位于R位置时,科学家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纬度分别是( )A.正北23°26′NB.正北23°26′SC.正南23°26′ND.正南23°26′S6.若科学家要在同一地点,使用同样方法再次获得完全相同的太阳视运动图,在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条件下,下次拍摄日期应选择在( )A.6月17日前后 B.6月27日前后C.7月7日前后 D.7月27日前后读寒带不同纬度地区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图Z14),回答7~8题。
图Z147.若图示地理现象为极昼现象,则T地开始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大约在( )A.3月21日 B.4月22日C.5月23日 D.6月22日8.除极昼现象外,该图还可以表示哪些地理现象( )①极夜②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③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④极光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图Z15为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
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1地球运动规律pptx课件
命题角度2空间站运行与日期变化 (2023·江苏南通高三期末)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千米,每90分钟环绕地 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用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 划过天空。下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 表示黑夜。据此完成3~4题。
3.此时刻新的一日约占全球( C )
(3)判断新旧日期范围之比 ①如前面所述,求出新旧日期所跨的经度范围,然后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②确定180°经线上的地方时(设为X)。 a.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X/24。 b.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24-X)/24。 c.新旧日期范围之比为:X∶(24-X)。 析方法 确定新旧日期的范围或判断新旧日期范围之比,关键在于确定0(或 24)时所在经线,同时注意不是0 °经线。
13
角度二日期划分 (2022·浙江1月卷)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 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1为合成后的照片,图2为 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1
图2
3.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时,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D )
A.1∶1
B.1∶5
C.2∶5
对点训练•明方法
命题角度1球迷、球赛与时差 (2023·山东烟台、德州一模)卡塔尔世界杯 足球赛于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0日在多哈 开赛,11月22—28日每天有四场小组赛,分 别安排在北京时间0:00、3:00、18:00和 21:00。下图为卡塔尔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某球迷在驾车前往多哈的途中,看到右侧反光镜中太阳位于地平线 上,据此推测( A ) A.他在甲处,看到的是日落 B.他在乙处,看到的是日落 C.他在丙处,看到的是日出 D.他在丁处,看到的是日出 2.11月22—28日每天四场小组赛中,下列国家大多在当地上午收看电视直 播的是( B ) A.德国(首都在东一区) B.智利(首都在西五区) C.印度(首都在东五区) D.新西兰(首都在东十二区)
2015届高三地理(全国卷地区)二轮复习限时集训15份
2015届高三地理(全国卷地区)二轮复习限时集训专题限时集训(一)[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 (2)专题限时集训(二)[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 (6)专题限时集训(三)[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12)专题限时集训(四)[专题四地质作用、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 (17)专题限时集训(五)[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3)专题限时集训(六)[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34)专题限时集训(七)[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 (40)专题限时集训(八)[专题八人文地理事象区位分析] (45)专题限时集训(九)[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 (55)专题限时集训(十)[专题十区域地理] (60)专题限时集训(十一)[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65)专题限时集训(十二)[专题十二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70)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地理图表分析] (76)专题限时集训(十四)[专题十四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81)专题限时集训(十五)[专题十五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应用] (87)阶段限时集训(十六)[地理学科技能] (91)专题限时集训(一)[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图Z1-1是美国宇航局2012年7月4日拍摄到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时的图像,大量速度达800千米/秒的带电粒子被喷射到太空中。
读图回答1~2题。
图Z1-11.图示太阳活动发生的太阳大气层是()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大气层之外2.图示太阳活动()A.没有活动周期,但可能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B.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C.爆发后8分钟左右引起两极极光产生D.高峰年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图Z1-2为某日地球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
读图回答3~5 题。
图Z1-23.此日,我国的节气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4.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A.兰州B.北京C.上海D.广州5.图中表示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箭头是()A.①B.②C.③D.④6.2013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北京时间),“神州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贵州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贵州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1题;共74分)1. (4分) (2017高一上·灵丘期中)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 . 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B . 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C .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D . 晨昏圈上的地方时一定是6时或18时2. (2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期中)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的地转偏向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 . 甲>乙>丙>丁B . 乙>丙>甲>丁C . 丙>乙>丁>甲D . 丁>丙>乙>甲(2) 6月22日(夏至日),甲乙丙丁四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 . 甲>乙>丙>丁B . 乙>丙>甲>丁C . 乙>甲>丙>丁D . 丁=丙=乙=甲3. (4分) (2017高三上·石嘴山月考) 家住南京(118°46′E,32°03′N)的小明每天早晨沿着玄武湖边绿道(如下图)跑步锻炼。
他从A地出发,按照顺时针方向的线路匀速绕湖一圈。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小明想要做到每天都在日出时出发跑步,有关其出发时间(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 . 3月1日到5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B . 4月1日到6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C . 5月1日到7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D . 6月1日到8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2)某日小明出发时观测到太阳刚好从正东方的湖面升起,他看了一下手表,下列时间最接近的是()A . 5时30分B . 6时00分C . 6时07分D . 6时12分(3)湖面的漂浮物在风和湖岸的共同的作用下不断地运动聚集,形成“漂浮体”。
在一年中下列地点看到“漂浮体”的机率最大的是()A . A地附近B . B地附近C . C地附近D . D地附近4. (4分) (2018高一上·钦州月考) 下面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图,斜线部分是3月21日,表示北京3月22日5时的应是…()A .B .C .D .5. (2分)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 . 中国东南沿海有台风灾害B . 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C . 地中海沿岸是多雨时节D . 广深高速因路面结冰而封闭6. (6分) (2013高一上·安新月考)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图中A 点的地方时是()A . 6时B . 4时30分C . 7时D . 5时30分7. (4分)广州和纽约地方时不同,主要是因为()A . 两地地理纬度不同B . 两地地理经度不同C . 两地自转线速度不同D . 两地自转角速度不同8. (4分)从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 . 地球公转的速度是逐渐变快B .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C .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D . 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长→短→长9. (4分) (2019高一上·阿城期中) 时光好似流水飞快,转眼已是2016年1月12日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第二部分专题一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象,又因为 OA 小于 OB,说明 OA 表示正午日影且指向南,进而推知该地位
于南极点附近,再根据太阳视运动特点可知,竿影端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第 5 题,若 O 点纬度变高,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小,则 OA 变长;根据发生极
昼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 (零时 )太阳高度之和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 2
倍这个规律可知,零时的太阳高度会变大,因而 OB 会变短。 答案 4.D 5.B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可以形成 “ 凌日 ”天文现象。 答案 1.B 2.C 3.C
读某地竿影端点日运动轨迹图, 回答 4~5 题。
4.图中立竿处 (O 点)
A .位于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B.位于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3)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4)12 月 23 日 2 时。 (5)甲图中,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日后,正午太阳高度 逐渐增大,到 9 月 23 日前后,②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然后由 最大值逐渐减小,到乙图所示时刻,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
零时经线,故其为 180°经线, O 点地方时为 18 时, PQ 为昏线,太阳直射点
的纬度为 23° 26′,N太阳直射点经度、 M 点和 N 点的地方时通过计算得出即
可。第 (2)问,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故 B 选项所
示日期接近图示日期。第 (3)问,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
夜长短相差不大,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靠近赤道,可以排除 A 、D 选项,
次日昼长变短, 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 则最可能为 9 月 15 日。第 7 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1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38分)1. (2分) (2017高一上·牡丹江月考) 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下列地理现象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 . 日、月东升西落现象B . 南半球河流一般右岸多沙滩C . 昼夜现象D . 120°E的地方时早于90°W2. (4分) (2013高一上·兴国月考) 某人从赤道出发向北、再向西、转向南、右转向东,各走1100千米,最后()A . 回到原地B . 到达原地西面C . 到达原地东面D . 到达原地东南面3. (2分)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是()A . 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B . 每天重合一次C . 除二至日外,均能重合D . 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4. (2分) (2015高一上·南阳期中) 南京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20时在中国南京开幕,8月28 日结束.南京青奥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又一个重大奥运赛事.图3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1)南京青奥会开幕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中的()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南京青奥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哈尔滨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阳大B . 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北移动C . 南阳市昼渐短,夜渐长D . 北京昼长比广州短(3)住在美国旧金山的王先生要赶回来参加开幕式,飞机飞行约10小时后王先生于北京时间8月16日17点到达南京,请问王先生在旧金山(西八区)起飞时当地时间为()A . 8月16日2点B . 8月15日15点C . 8月16日7点D . 8月15日18点5. (2分)该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 . 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B . 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C . 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D . ③地的昼长一定大于④地的昼长6. (4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A . 24时B . 365日6时9分10秒C . 23时56分4秒D . 365日5时48分46秒7. (2分)地球表面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大小是由A . 人为规定的B .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的C . 地球的球体形状大小造成的D . 地球自转造成的8. (2分) (2015高一上·赣州期中) 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读图完成下题.(1)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 . 东半球赤道上B . 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 . 西半球赤道上D . 西半球北回归线上(2)据图推测,该日是北半球的()A . 春分日B . 夏至日C . 秋分日D . 冬至日9. (2分) (2017高二下·孝感月考) 下图示意F国位置,家住成都的潘先生利用春节长假去F国观光旅游。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整合提升模块一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专题仿真演练
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2017·南京二模)2017年伊始,一条关于“美联航890航班穿越了”的新闻在网络上火了。
该航班联系上海和旧金山(西八区)两城市,2017年起飞,2016年到达,飞行时间11个小时。
据此回答1~2题。
1.飞机起飞时,太平洋上的日照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2.关于该次航班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飞机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B.飞行过程中穿过晨线C.飞机先向东南方向飞,再向东北方向飞D.飞行过程中太阳处于偏北的方向解析:第1题,飞机起飞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故B、D项错误;飞机2017年起飞,2016年到达,说明是从上海飞到旧金山,而飞行时间11小时,只能是上午起飞,下午到达,故A项正确,C项错误。
第2题,由上题解析可知,飞机自西向东穿越日界线,故A项错误,飞机飞行过程中穿过晨线,故B项正确;飞机为缩短航程应先向东北方向飞再向东南方向飞,故C项错误;飞行过程中太阳处于偏南的方向,故D项错误。
答案: 1.A 2.B(2017·西安八校联考)10月中旬,小明错峰出国旅游,随身携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因旅游目的地使用的时间也为东八区的区时,所以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然显示的是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3~4题。
3.小明发现正午时当地物体都没有影子,则当地的纬度可能是( )A.6°N B.6°SC.0° D.15°N4.该地正午时,小明手机上的时间为12时52分,则该地的经度为( )A.133°E B.129°EC.113°E D.107°E解析:第3题,该地正午时物体没有影子,表明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所在纬线上。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秋分日(约为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到10月中旬大约经过24天。
(新课标)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
(新课标)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课时巩固过关练二地球的运动规律(40分钟,90分:11道选择题,每道题4分,非选择题2个小题,共46分)(2022年洛阳第二次模拟考试)下面的地图显示了太阳辐射到地球的分布。
这些曲线显示了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反射的太阳辐射、高层大气的太阳辐射以及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
阅读图片并完成问题1~3。
1.图中曲线中()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2.影响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① ② 曲线为(a)云层厚度b.地势高低d.植被状况c、正午太阳高度3.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云层增加c.环境污染b、气候变暖D.人口增长【解析】1选d,2选c,3选b。
第1题,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最大,①表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最小,④表示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数被地表吸收,②表示地表吸收太-1-阳辐射量;③表示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①②随纬度的变化数值变化明显,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
第3题,随着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2021南昌一模)读太阳光照图,回答4、5题。
4.图中相同的当地时间点为()a。
① ③b.②③C④⑤d.③④5.图中所示时间为北京时间()a.12:00和c.18:00b.0时或24时d.6时[分析]从4中选择C,从5中选择B。
问题4:当地时间的同一点应该位于同一子午线上。
从图中可以看出④ 和⑤ 都位于同一子午线上,所以时间和地点都是一样的。
问题5: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0°经度与暗线之间的差值为30°。
此时,暗线与赤道相交的当地时间为18点,经度为30°e。
当它位于北京时间的第二东区和第八东区时,应该是0点或24点。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一地球运动规律__地
专题强化练(一) 地球运动规律——地(2022·南京二模)小明在自家朝南的外墙壁上自制了一个“墙壁钟表”,架设了与地轴平行的杆子,其日影可用于日常计时,而且还能装饰墙面,下图为其设计的结构图。
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可能位于我国( )A.成都B.兰州C.哈尔滨D.杭州2.小明在垂直线上标记了刻度,一年中正午杆子端点的影子会在OP间移动,当其落在OP 中点时,该日北半球( )A.昼夜等长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昼长增加3.该形式的“墙壁钟表”()A.只能用于冬半年计时B.二分日使用时间最长C.时间刻度线均匀分布D.纬度越低计时越方便解析:第1题,根据“墙壁钟表”的使用原理,可知主要是通过杆子的影子朝向来确定时间,已知该地地方时13点为正午,可知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慢一个小时,因此可知该地位于120°E的西侧,且慢一个小时,约15°,可知该地经度为105°E左右,成都的经度最为接近,A正确;兰州经度为100°E左右,B错误;哈尔滨经度为125°E左右,C错误;杭州经度为120°E左右,D错误。
故选A。
第2题,由材料可知,影子会在OP之间移动,当在P点时,应为太阳高度最大的夏至,当其落在O点为冬至日,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夏半年慢于冬半年,使夏半年长于冬半年,当影子落在OP中点时,还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因此,此时北半球为昼长夜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第3题,根据墙壁正视图可知,二分日时,太阳从正东升,影子在正西,太阳从正西落下,影子在正东,其反映白天的时长正好符合该钟表设置的白天时长12个小时(7点日出,19点日落),冬半年,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时钟无法反映日出和日落时间,夏半年,反映出来白天时间小于12个小时,B正确,A错误。
“墙壁钟表”的运用原理与地平式日晷一致,晷面必须严格水平,由于日晷的产生是从观察阳光下竖直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而开始的,表影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刻划,如果采用均匀刻划的方法会带来相当大的计时误差,因此时间刻度线分布不均匀,C 错误。
高考二轮复习地理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专题突破练一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突破练一地球运动规律(建议用时:45分钟)(2023·山东淄博高三摸底检测)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于当地时间(东三区)12月18日18时在多哈(51°34'E,25°15'N)进行。
上海的王先生及家人计划到现场全程观看决赛。
下表为王先生查询的从上海至多哈的国际航班部分信息。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航班信息,推测王先生及其家人选择的航班是()A.①B.②C.③D.④2.决赛开始时,地球表面的晨昏线(图中虚线)最接近()(2023·湘豫名校高三联考)北京时间2022年6月22日10时0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约41°N,100°E)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行一号试验卫星发射升空。
下图为该卫星发射升空时的光照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M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最接近()A.30°EB.30°WC.60°ED.75°W4.天行一号试验卫星发射升空时其日影朝向为()A.东偏南B.西偏北C.西偏南D.东偏北(2023·山东菏泽一模)下图示意贵州兴义与山东菏泽两地地理坐标和某日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5~6题。
5.该日最可能是()A.2月10日B.5月10日C.9月10日D.12月10日6.表中x可能是()A.17:54B.18:10C.18:42D.18:58(2023·天津联考)2022年“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和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携手开讲,之后在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安全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据此完成7~8题。
7.天宫课堂开始授课时,下列城市处于3月22日的是()A.班加罗尔(77°E)B.雅典(23°E)C.安克雷奇(149°W)D.巴西利亚(78°W)8.授课结束到成功返回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的日出方向在东南并向偏南方向移动B.武汉正处于梅雨时节,阴雨绵绵C.哈尔滨某学校旗杆正午的影子变长D.海口某学校旗杆的影子一天内旋转的角度变大(2023·山东临沂一模)能够看到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就是版图边界与晨线最早相切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运动规律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2016·中原名校联考)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南端某城市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逐月
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01252006】
1.如图所示,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季节是( )
A.夏季B.秋季
C.春季 D.冬季2.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月份却不是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月份,原因是( )
A.寒潮的影响 B.台风的影响
C.大气污染的影响 D.梅雨的影响1.A2.D[第1题,读图可知,夏季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主要是因为夏季正午太阳高
度大。
第2题,每年6月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长江中下游一带迎来梅雨,阴雨天多,削弱了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 (2016·合肥第一次质检)下表为2015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
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表。
据此完成3~5题。
A.7° B.8°
C.9°D.10°
4.M日最可能为( )
A.1月22日 B.2月22日
C.4月22日 D.6月22日
5.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
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 )
A.10月22日的甲城市
B.M日的甲城市
C.10月22日的乙城市
D.M日的乙城市
3.C4.D5.A[第3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在同一天甲、乙两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相差9°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甲、乙两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是由两城市地理纬度差异造成的。
因此甲、乙两城市纬度大约相差9°。
第4题,M日甲、乙两城市昼长大于夜长,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
1月22日、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不符合题意。
根据太阳直射点大约4天移动1°可知,正午太阳高度大约4天变化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月22日与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约相等,从2月22日的47°14′增加到78°28′大约需要4个月时间。
由此可知D最符合。
第5题,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日地距离差异相对于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非常微小的。
在表中给出的两个日期中,M 日两城市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天文辐射较多。
在10月22日两城市昼短夜长,且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天文辐射较少。
甲、乙两城市相比,甲城市纬度更高,在10月22日昼长更短,正午太阳高度更小,所以其天文辐射最少。
]
(2016·唐山二模)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
据图完成6~7题。
【导学号:01252007】
6.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 )
B.40°
A.35°
D.50°
C.45°
7.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 )
A.9时 B.1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