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2 捉迷藏》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 一下 1.2 捉迷藏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 一下 1.2 捉迷藏 教学反思

1.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

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

但由于教师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赖的基础,整个探究过程也有了比较大的空间。

学生既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新的方法来解决。

于是便出现了多种算法,虽然有的算法看上去“笨拙”,却也是学生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而且对学生来说,数学方法可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最重要的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

2.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评价与反思的一个过程。

学生在展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同时,他们同样也关注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当别人的方法与自己不同时,学生自然会产生“为什么他的方法与我的不一样”“我的方法到底有没有问题”等想法,从而促使其反思自己的方法。

当他们确信自己的方法没有问题时,则会去评价别人的方法,这实际上是学生在优化算法。

从这一角度看,优化的算法不一定是统一的一种算法。

应该把优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来展开,不要追求全班几十名学生提出的算法的高度统一,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哪怕学生的选择出现了两种甚至多种算法。

其实,问题并不在于算法本身,而在于这种算法有没有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生喜欢不喜欢这种算法。

学生提出的算法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思考习惯等,经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得到的结果,它根植于学生个体知识经验,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整个过程是学生创造的过程,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因此,只要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教师就应当加以肯定。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

2.掌握1~20之间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

3.能够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1~20之间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

2.学生能够掌握“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2.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课件和教具。

2.学生预习教材。

2.引入老师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自由玩耍,引导他们注意到游戏的规则。

在游戏中,许多学生都喜欢玩“捉迷藏”这个游戏。

老师就利用这个游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学习过程(1)概念讲解1.老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讲解“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的概念和作用。

2.老师向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目,并且让学生在白板上写出答案。

(2)游戏环节老师可以在教材中选择一些数学小游戏,例如《捉迷藏》。

其中,捉迷藏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游戏,它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合作能力。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被分成两组。

一组是“藏在房子里”的学生,另一组则是“找房子”的学生。

游戏开始后,每个“藏在房子里”的学生都会选择一个数字在1~20之间,并告诉老师他们选择了什么数字。

然后,他们会在不同的房间里找到一个与所选数字相加等于指定数字的同学,让同学成为他们的“捕猎目标”。

其他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猜测“藏在房子里”的学生所选的数字,来寻找他们的“捕猎目标”。

当所有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捕猎目标”时,游戏就结束了。

(3)总结反思老师在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最后,老师针对性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而且通过游戏的形式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都喜欢在户外活动,瞧,小朋友们在做什么?生:捉迷藏2.2.看他们玩的多开心啊!请同学们用你的数学眼光,仔细的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外面有8个小朋友。

生2:一共来了13个人。

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提出问题: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呢?二、探究新知师: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呢?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列出算式:13-8=交流解惑,为什么要用减法?1.自主探究。

你有办法算出13-8等于几吗?先想一想怎样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再把你的算法和同桌说一说。

2.全班交流汇报。

(1)哪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计算13-8的?(2)交流方法。

生1:我是从13个中一个一个地去掉8个,还剩5个。

生2:我先把13个分成10个和3个,再从10个里面去掉8个,最后把剩下的2个和另外的3个合起来得5个。

生3:我先从13个中去掉3个,还剩10个,再从10个里面去掉5个,还剩5个。

生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8+5=13,所以13-8=5。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了13-8=5,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请把你最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同桌听一听。

3.引入数线图画一画,算一算。

先出示学生熟悉的毛毛虫竖线图,再出示改变后的数线图。

(1)一个一个地减让学生观察,提问:你能看懂算法吗?你怎么知道是减的?(2)分段减这个你能看懂吗?为什么先往前数3个?师小结:看来在计算时,我们不仅可以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还可以借助数线图来帮助我们计算。

《捉迷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捉迷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捉迷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捉迷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5页。

学习目标:1、在捉迷藏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着下在公园里春游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吧!二、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副图,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生:我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师:刚刚这位小朋友发现的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答呢?请大家列出算式自己试一试。

(学生列算式,教师巡视)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生:这里有两个信息,信息1:13人玩捉迷藏;信息2:外面有6人;那么有找到藏起来的人,就应该用减法。

13-8=5(人)师:说得非常好!加一颗星!今天我们就用数学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看着这图文应用题,不断的说,进一步明确减法运算的意义,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师:13-8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交流,师板书。

(1)数数法从13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2)把8分成3和5师:你为什么要分成3和5呢?师板书:13-3=10 10-5=5(3)破十法把13分成10和3 先用10-8=2,再用2+3=5师板书:10-8=2 2+3=5(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8+5=13,所以13-8=5师板书:8+()=13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2 捉迷藏5-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2 捉迷藏5-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2 捉迷藏5-北师大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能够认识和描述数字1~50之间的位置关系;2.能够运用“捉迷藏”游戏的方式,加深对数字排列的体验和记忆;3.能够运用数字猜算,快速定位数字的位置。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2.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数字排列的位置关系;2.通过“捉迷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数字排列的体验和记忆。

2.2 教学难点:1.让学生运用数字猜算,快速定位数字的位置;2.让学生明白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比如:数字后面的数字比前面的数字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位置关系模型图;2.教师准备捉迷藏游戏所需的数字、纸片和笔。

四、教学过程4.1 上课前教师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记忆卡住某一个数字,想想这个数字是前面的数字还是后面的数字,并提醒他们最好将数字分成五组,每组记住10个数,或者分成两组,每组记住25个数。

4.2 上课4.2.1 导入教师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数字排列的位置关系。

比如问:数字9和数字11之间是什么数字?数字15比14大还是小?4.2.2 讲解教师引入“捉迷藏”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快速定位数字的位置,并能够加深对数字排列的理解。

教师先把数字1至50用位置关系模型图示意出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

然后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捉迷藏。

我写下一个数字,你们就要根据这个数字和其他数字的位置关系猜测出这个数字的位置。

当然,为了加深难度,我们不会把序号告诉你们,你们可以在个人记忆的帮助下猜,如果你猜对了,就在位置关系模型图上标注这个数字的位置。

”4.2.3 展示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出一个数字,让学生猜测这个数字的位置。

因为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是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帮助他们想出准确的数字位数。

4.2.4 练习教师让学生在教室里运用“捉迷藏”游戏和位置关系模型图进行练习,并提醒学生要相互帮助,若有同学说出了正确答案,可以相信他们的答案。

1.2捉迷藏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北师大版)

1.2捉迷藏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北师大版)

1.2 捉迷藏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第四章《有趣的图形》。

我们将通过捉迷藏的游戏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各种形状。

二、教学目标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们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二维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同时,学生们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形状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拼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识别和命名各种二维形状。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形状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拼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进行捉迷藏的游戏,我会准备一些形状卡片,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学生们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于记录自己找到的形状。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以一个有趣的捉迷藏游戏来引入今天的课程。

我会将一些形状卡片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然后让学生们去寻找这些卡片。

2. 识别形状:当学生们找到卡片后,我会让他们观察卡片上的形状,并引导他们说出形状的名称,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3. 组合形状:我会给学生们一些形状卡片,让他们尝试将这些卡片组合成不同的形状。

例如,将两个三角形组合成一个正方形。

4. 拼图游戏:我会准备一些拼图,由不同的形状组成。

学生们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将这些拼图正确地拼接起来。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今天学习的四种形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我会用不同的颜色标注每个形状,以便学生们更好地识别。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在家里找一些物品,如玩具、书籍等,并观察它们的形状。

然后,让学生们尝试将这些物品按照形状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

答案:学生们可以将物品按照形状分类,例如将所有的圆形物品放在一起,将所有的长方形物品放在一起。

2. 请学生们思考一下,他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哪些形状的组合?比如,他们可以在家里找到一个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的桌子,或者找到一个由圆形和三角形组成的甜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此教学设计是为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小学生教授《捉迷藏》一课所准备的。

此课程是人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的第四个单元,是一个十分基础的单元,通过对这个单元的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英语。

这个单元的语言功能是“play”,内容相对简单,有八个单词和三个短语。

二、教学目标1.语言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单词 hide, seek, count•能够使用句型“Let’s play hide-and-seek.”2.知识技能:•能够有效地与同伴协作玩捉迷藏游戏•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并积极参与游戏•能够培养英语听说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词:hide, seek, count•短语:play hide-and-seek•句型:“Let’s play hide-and-seek.”教学方法•媒体资源(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的展示•唱游、互动、角色扮演以及其他游戏•讲解游戏规则并给予指导与较长时间的活动让学生们充分参与游戏四、教学过程设计Step 1. 游戏准备初步准备好教学所需的资源,如录音机、音响、画板、段视频等等。

Step 2. 热身游戏让孩子们变换姿势、打拍子,热身体育课。

Step 3. 给语言环节介绍前置任务让孩子们看视频或通过照片来了解“hide-and-seek”这个游戏。

Step 4. 教授基础优酷通过唱游、互动、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让学生们了解单词和必要短语。

Step 5. 游戏实践讲解捉迷藏的规则并且进行该游戏。

两组先后顶替捉、躲。

每一组轮流躲藏和寻找。

Step 6. 游戏总结新的游戏现在已经结束了,那么性能如何?孩子们是否学到了新单词和短语?孩子们是否能够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游戏过程中,是否遵守了规则和奉行积极乐观心态?五、教学反思这次教学没有太大问题,大多数的孩子们都能较好地理解和遵守规则,即使有少部分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不认真跑到了错误的地方。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捉迷藏 ︳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捉迷藏 ︳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捉迷藏︳北师大版 (1)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捉迷藏的游戏规则;
2.学生能够识别掌握数字1-10;
3.学生能够在游戏过程中运用数字1-10进行计数和判断。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掌握数字1-10,并在游戏中运用数字进行计数和判断。

教学难点: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准备
1.PPT一个;
2.折纸纸条十张;
3.教具(数字卡片、计数笔等);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老师向学生介绍捉迷藏的游戏规则;
2.引导学生思考,询问学生捉迷藏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数字。

第二步:讲解
1.老师使用数字卡片向学生展示数字1-10;
2.具体讲解每个数字的名称和写法,并要求学生重复跟读;
3.老师使用计数笔等教具让学生熟悉数字的写法。

第三步:示范
1.选取两名同学,我们称其为甲、乙;
2.甲数数1-10,乙躲藏;
3.甲转身,乙从某个地方示意他藏的地方;
4.甲去找乙。

第四步:练习
1.将全班分成二组,组内同学依照同样的规则进行捉迷藏游戏,其他学生进行观察;
2.观察同学们的操作,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

第五步:总结复习
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捉迷藏游戏中需要掌握的数字,回答学生的疑问,巩固学生的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数字1-10的识别和计数方法,并在游戏中进行了实践,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通过游戏,学生们也锻炼了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捉迷藏》教学反思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才会活跃、有效、成功。

课上完后感触颇多。

1、教学时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捉迷藏,让学生从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课堂上,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学习了十几减9的经验来计算“13-8”的结果。

在老师的引导下,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用一个一个的减算出结果的,有用破十法算出结果的,有用做减法想加法算出结果的,还有用平十法算出结果的,由于学生用足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因此,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情绪饱满。

这样让学生亲历了新知的形成过程。

2、讨论交流、优化算法在探索算法这个环节教学时,我没有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如:“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知道为什么可以这么算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对算法的多样性,还比较模糊。

课上完后没有进行合理的总结和适当的练习。

3、利用媒体理解算理,突破难点破十法和平十法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算理,为了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当学生讲到一种算法时,请学生复述后,我就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破难点。

但有些方面还没有处理好,比如:一味的追求算法的多样化,而忽视了对其中两种方法的强化,导致了个别孩子连一种方法都说不清楚。

在计算时到底用什么方法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还有个困惑的地方,就是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到底要不要教给他们一种固定的方法呢?我觉得应该还是有必要的。

4、在组织教学方面还需要加强。

如学生的听课习惯还没有养成,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把学具当玩具玩。

应该努力的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喜悦的心境中投入学习。

对学生的评价比较苍白,应该不断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笔记-1.2《捉迷藏》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笔记-1.2《捉迷藏》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笔记-1.2《捉迷藏》一、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加与减(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捉迷藏游戏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材借助三个问题从具体到抽象的引导,让学生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

学生在掌握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培养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在说、摆、放中,理解退位的道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算理。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捉迷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小动物们一共藏了多少个地方?小猴子和松鼠一共藏了多少个地方?”学生通过数数的方法,得出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信息,并提出十几减8的数学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尝试解决十几减8的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对比各种方法的优劣。

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十几减8的计算可以借助十几减9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加法来解决。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试着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02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202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教学课题:捉迷藏(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节课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捉迷藏”的情景,帮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教材通过三个问题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

二、说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算理。

四、说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操作探究、合作交流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合作交流,学生的积极情感才能得到发展,启发式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学生课前准备:计数器、小棒20根教师准备:ppt课件,小棒。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1、口答:9+6=10-3=7-2=9-5=19-10=2+9=10-9=9-1=9-9=6+7=2、开火车:1)8加几(2)8减几3)9加几6)9减几板块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请仔细看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你们喜欢捉迷藏吗?你们都是怎样玩捉迷藏的?今天我们一起去玩捉迷藏出示捉迷藏图片:引入课题:捉迷藏板块三、学习新知,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信息?指名说一说图意:我们一共来了13人,现在只能看到8人了。

3、提出问题: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4、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2)列出算式:13-8=?(3)试一试,你会计算得数吗?13-8=55、小组内讨论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捉迷藏(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会简单的算术口算运算。

2.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增强学生对基本数字概念的理解。

4.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1.学生学会对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加强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2.学生学会在游戏中观察、推理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水平。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逻辑推理,学会快速定位到藏匿的数字。

2.教师如何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保持游戏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第一步入门环节1.通过计算口算题目进行学生的热身,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基本数字概念。

2.介绍本节课所学习的游戏规则,给学生讲明捉迷藏游戏的基本玩法。

第二步游戏环节1.教师拆分班级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同学先来到教师处,得到一个1-100之间的数字。

教师告诉其他同学,让他们离开教室,然后教师会把这名同学藏到教室里,让其他同学去寻找藏匿的同学。

2.教师在教室里隐藏那名同学,同时,老师会贴一张纸在黑板上,写着这个数字,比如如图所示:数字:383.其他同学根据规定在教室里寻找被教师藏起来的同学,同时,在寻找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比如,如果发现教室里某个位置的人数不足,那么就可以推出已经有人找到了。

第三步游戏结束1.当所有学生都找到藏匿的同学后,将开启评比环节。

每个小组都需要报告一下他们的策略,推理和思考过程。

2.每个小组中找到同学的数量、所用时间,以及策略分析等,都可以作为评选的依据。

教师也要指导学生理性评价,比较各小组不同的查找策略,包括查找思路,思维逻辑等多个方面。

第四步总结环节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及如何通过游戏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回顾数字大小,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推理快速找到数值。

2.总结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未来的学习方向进行指导。

课后作业1.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组队继续进行类似的游戏,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 捉迷藏(北师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 捉迷藏(北师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 捉迷藏(北师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这节课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理解捉迷藏游戏规则•认识坐标系•认识横纵坐标的位置•掌握使用横纵坐标表示点的位置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此节课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观察问题并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合作完成任务3.情感目标此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带给学生们团队协作、竞争合作、自主学习等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捉迷藏游戏规则•认识坐标系•掌握使用横纵坐标表示点的位置方法•学生们对于坐标系概念的理解深度三、教学内容及方式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捉迷藏”课程,主要介绍了坐标系的概念和横纵坐标的表示方法。

2.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学生进行分组并完成指定任务,教师负责观察调整和引导学生。

四、教学流程及内容设计1.导入环节首先,引入捉迷藏游戏,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和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问题的提出需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

2.基础知识介绍坐标系的概念及坐标系下横纵坐标的表示方法。

横纵坐标的示例:(2,3)【教师讲解并配图示范】3.游戏过程在分组和小组交流后,进行游戏模拟练习。

捉迷藏游戏过程:两个人中A拿着物品躲在场地内,B进行找物寻人的过程。

找到A后B手中物品更换成A,继续玩游戏。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强化学生们对概念的记忆和应用,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游戏过程。

五、教学后记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小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协作,让学生们可以在学习中相互促进、互相提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小组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任务,使得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在学习和交流中体验共同发现,共同探究的快乐。

《捉迷藏》教案反思 捉谜藏教学反思

《捉迷藏》教案反思 捉谜藏教学反思

《捉迷藏》教案反思背景介绍《捉迷藏》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游戏,通过藏匿和寻找的过程,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协调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个游戏应用到教育中,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

这篇教案反思旨在探讨在教学中使用《捉迷藏》游戏的效果和改进。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游戏规则和准备工作、问题设计和任务设置。

游戏规则和准备工作1.将教室分成若干个区域,并给区域标记数字或者字母,例如A、B、C…2.根据学生人数,确定一个学生作为“捉迷藏”的讲解员,其他学生作为参与者。

3.讲解员需要提前准备一些问题,设计一些任务,用于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

问题设计问题设计是《捉迷藏》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问题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题目应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紧密,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

•题目可以分为不同的难度级别,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题目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和发散思维。

任务设置任务设置是指在游戏中为学生设计一些具体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获得一定的奖励或者阶段性的成就感。

任务设置要注意以下几点:•任务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一定的挑战性。

•任务可以分为不同的难度级别,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任务可以涉及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次实施《捉迷藏》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到一些问题和改进点:1.问题设计不够具有挑战性:在设计问题时,我可能过于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导致问题的难度不够。

下次我应该更加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

2.任务设置缺乏变化和灵活性:在设置任务时,我可能过于沿用了以往的经验,导致任务的设计比较单调。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捉迷藏 ︳北师大版 (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捉迷藏 ︳北师大版 (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捉迷藏︳北师大版 (2)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较熟练地使用数学口诀和算法,独立地解决简单配对问题。

•学生掌握少数的数学术语,如“对称”,“一一对应”等。

•学生能够对简单的光线追踪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地解决简单的配对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对光线进行有效的追踪,得到正确的答案。

教学过程1、引入新内容(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引入学生身边的小游戏,例如捉迷藏,和学生一起探讨游戏中的配对问题以及光线追踪问题。

在学生有了对游戏的一定了解之后,引入今天的数学课程。

2、学习讲解(15分钟)老师可以以一个小动画为例,讲解“对称”和“一一对应”的概念。

同时,老师讲解简单的数学算法和口诀,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3、配对问题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配对练习,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数学口诀和算法。

例如,老师可以把一堆数字写在黑板上,并要求学生进行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等运算。

4、光线追踪问题练习(20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光线追踪问题练习,例如图中的光线从哪里射出,经过哪些物体的反射后,最终到达哪个位置等。

通过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培养对光线的理解和敏锐的观察力。

5、总结与作业(10分钟)对今天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在作业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作业内容可以是简单的配对问题练习,或者是对图中的光线追踪问题进行答案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反思本堂课程主要是针对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通过引入身边的小游戏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算法和口诀,以及对光线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本堂课程,我认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捉迷藏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捉迷藏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捉迷藏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捉迷藏。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捉迷藏的规则并进行游戏;(2)能够在游戏中运用简单的数学概念,如数数、加减法等;(3)能够在游戏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捉迷藏的规则和技巧;(2)在游戏中运用数学概念。

2. 教学难点。

(1)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数学概念;(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

(1)捉迷藏游戏道具;(2)数字卡片;(3)计数棒。

2. 教学环境。

教室内要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

四、教学过程。

1. 游戏规则介绍。

(1)老师向学生介绍捉迷藏的游戏规则,包括藏匿地点、寻找方式等;(2)老师示范捉迷藏的基本技巧,如如何快速找到藏匿的同学。

2. 游戏进行。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名同学作为“捉”的人,其他同学作为“藏”的人;(2)老师设置游戏时间,学生们开始进行捉迷藏游戏;(3)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学生运用数学概念,如用数字卡片表示分数,用计数棒进行计数等;(4)游戏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游戏中的技巧和经验。

3. 游戏反思。

(1)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游戏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游戏中的体会和收获;(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游戏中如何运用数学概念,如何进行合作等。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游戏中运用数学概念,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和兴趣。

希望今后能够通过更多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评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评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评课稿一、教材简介《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材之一,主要围绕数学概念的初步认识展开,通过游戏、故事和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数目、数量和顺序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数目与数量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顺序的基本认识。

3.帮助学生掌握数目的比较,包括多少与少、比大与比小等概念。

4.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分析1. 第一单元:数目与数量(1)游戏:猜猜谁高谁低该游戏通过将学生分组比较身高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大小比较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数目的比较方法。

(2)故事:鱼儿找朋友通过一个鱼儿找朋友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了解数目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实际问题:拼感受与寻找主题此部分通过游戏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目与数量的关系,并通过寻找主题的活动,加深对数目和数量的认识。

(1)游戏:数数比比谁多谁少通过数目的比较游戏,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多少与少、比大与比小的概念。

(2)实际问题:找规律通过给出一组数目,让学生找出规律,进而运用多少与少、比大与比小的概念解决问题。

(3)实际问题:零食抢购计划通过制定零食抢购计划,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多少与少、比大与比小的概念。

3. 第三单元:数目的排序(1)游戏:数数比大小通过创建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数目的排序。

(2)实际问题:图形排序通过给出一组图形,让学生按照不同规则进行排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排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单元:数目与数量在第一单元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安排: - 引入教材: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以猜猜谁高谁低的游戏开始,引导学生思考身高间的大小关系。

- 学习故事:通过讲述鱼儿找朋友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数目与数量的关系,并学习数目的表示方法。

- 实践练习:通过拼感受与寻找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目与数量的关系。

在第二单元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安排: - 游戏练习:通过数数比比谁多谁少的游戏,让学生掌握多少与少、比大与比小的概念。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掌握数学中的“捉迷藏”游戏。

2.能够在游戏中加强数学计算的练习和思考。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和数学原理,积极参与游戏。

2.难点:如何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数学计算,并能够帮助小组取得胜利。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3.1 教学内容
1.学生理解游戏规则和数学原理。

2.分组进行游戏。

3.2 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

2.团队合作学习法。

3.游戏教学法。

3.3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数学原理。

2.分组进行游戏。

3.整理游戏思路,讨论数学计算方法。

四、教学评价
1.加深学生对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3.学生能够根据规则计算正确的数学答案,获得游戏胜利。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游戏中更容易接受数学这门学科,而且游戏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原理,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让学生分组对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和交际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游戏中投入不足,导致整体参与度不高。

针对此问题,我会更加注重精准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创设更加吸引学生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其中。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捉迷藏-北师大版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在一年级下学期进行的,学生们已经学过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

通过这次教学,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操作,并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的顺序、大小以及加减法的简单应用。

2.能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

3.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的加减法的简单应用,游戏的运用。

教学难点:游戏的规则理解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a.教案和PPTb.捉迷藏游戏的道具:小球、桶、球框等c.数学教具:计算器、100以内的小数字牌等2.学生准备:a.注意力和精神状态b.合作共享精神c.就餐钟响起的吃饭铃第一步导入1.老师问学生最近在学什么数学知识?2.老师介绍学生将要做的游戏:捉迷藏游戏。

第二步游戏规则解释1.把所有小球混在一起放到球桶里。

2.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示分成两队,每队抽取一个代表。

3.代表在老师的指示下抽取一个小球,如果是红色的就记10分,黄色的记5分,白色的记1分。

4.选择代表的队伍拥有10秒的时间在操场上把小球藏起来。

5.游戏开始,在20分钟内寻找和计算小球的分数。

6.计算分数时,可以使用计算器或者小数字牌。

第三步游戏结束1.时间到,进行结算,得分高的队伍获胜。

2.由代表为队友们发糖果。

第四步教师点评1.教师找出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同学,让他们用小数字牌来表示这几个数。

2.与学生讨论两个数字,哪一个是更大一些的数?3.用白板和小数字牌为学生解释数学知识。

课后习题1.一个班有30个人,每人有两个铅笔,问这个班一共有多少支铅笔?2.小熊买了八个苹果和十个香蕉,他一共付了多少钱?本次数学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中,学生对小球颜色的记忆和数字的大小比较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捉迷藏》教学反思

《捉迷藏》教学反思

《捉迷藏》教学反思《捉迷藏》教学反思1活动目标: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活动过程: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四、课后回顾教学反思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

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

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北师大版 教学反思
1.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

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

但由于教师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赖的基础,整个探究过程也有了比较大的空间。

学生既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新的方法来解决。

于是便出现了多种算法,虽然有的算法看上去“笨拙”,却也是学生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而且对学生来说,数学方法可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最重要的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

2.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评价与反思的一个过程。

学生在展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同时,他们同样也关注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当别人的方法与自己不同时,学生自然会产生“为什么他的方法与我的不一样”“我的方法到底有没有问题”等想法,从而促使其反思自己的方法。

当他们确信自己的方法没有问题时,则会去评价别人的方法,这实际上是学生在优化算法。

从这一角度看,优化的算法不一定是统一的一种算法。

应该把优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来展开,不要追求全班几十名学生提出的算法的高度统一,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哪怕学生的选择出现了两种甚至多种算法。

其实,问题并不在于算法本身,而在于这种算法有没有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生喜欢不喜欢这种算法。

学生提出的算法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思考习惯等,经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得到的结果,它根植于学生个体知识经验,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整个过程是学生创造的过程,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因此,只要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教师就应当加以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