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研究》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韶文化研究》读书报告
本书收集了严文明先生在二十多年中所写的有关仰韶文化的研究论文。

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
一、典型遗存分析
这一部分共有六篇文章,分别是《从王湾看仰韶村》、《西阴村史前遗存分析》、《三里桥仰韶遗存的文化性质和年代》、《论庙底沟仰韶文化的分期》、《半坡仰韶文化的分期与类型问题》以及《北首岭史前遗存剖析》。

半坡早期的遗存在陕西渭河流域很发达,经过发掘的重要遗址有北首岭中期、下孟村早期、元君庙和橫阵村等处,通常被称为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

半坡的三期文化差别很大,彼此又没有相连续,半坡中期基本上相当于庙底沟类型。

关于半坡晚期的文化性质,苏秉琦先生指出,半坡遗址的最上层或者最晚期不宜算作半坡类型的一部分,从文化面貌上与分布情形看来,这类文化遗存同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和客省庄二期文化或庙底沟、泉户村而其文化的关系,多于它同半坡类型仰韶文化的关系。

当时这个看法并不是在对半坡遗址进行分期的基础显得更加清楚了。

因为半坡晚期同早期的半坡类型病不发生直接的继承关系。

半坡仰韶遗址的分期和类型,早先,半坡类型的人们首先在这里建立村落,并且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随后因为周围的地利消耗殆尽,人们只好搬到别处去,村落从此沦为废墟,知道庙底沟类型时期才又有人在这里落户。

但这次来的人很少,居住时间也很短。

到了半坡晚期又为人们居住,又经历了一个繁盛期,以后就长期荒废了。

二、类型、起源和发展阶段
本部分共收录文章两篇,分别是《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和《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典型的半坡类型遗址分布在渭河流域,典型的庙底沟类型遗址分布在三门峡地区。

二者分布范围不同,文化面貌不同,又都同属于仰韶文化,乍看起来很像是同时并存的两个地方类型,但并非如此。

庙底沟期不但比半坡期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比半坡期高,生产工具比半坡期有所改进,石器磨制和穿孔的比例也有所提高,用陶片改制的工具大大减少,骨器也有所减少,从而相对提高了比
较耐用的石器工具的比重。

庙底沟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显著改进,数量也有很大增加,陶器比较复杂,彩陶数量多,房屋从平面结构看很像是从半坡的方形窝棚结构发展起来的,埋葬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庙底沟期在半坡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方面有当地的发展,一方面有交互影响和外部文化的影响。

仰韶文化的直接前身是老官台文化和磁山文化,二者都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的遗存。

它们以粟、黍为主要作物的旱地农业和以养猪为主的家畜饲养业都为仰韶文化所继承,它们的房屋形式、埋葬习俗和从陶器等遗物上体现的文化特征大部分也传给了仰韶文化。

除此之外,仰韶文化还从东边同样也属新石器早期偏晚阶段的北辛文化哪里吸收了部分文化因素。

仰韶文化种植的作物和耕作制度,它所采用的生产工具的种类和形式,它的房屋建筑的形式,陶器的种类和样式等,不但是与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相联系,同时与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半干旱的气候条件相关。

正因如此,仰韶文化一开始就出现不同的地方类型,没有统一起来,内部个地方类型的共同因素大为加强,外部对其它的原始文化也有强烈的影响。

而走向衰退的时候,分化的趋势也显著加强,地方类型间的差别也很明显。

随着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仰韶文化走完了最后的旅程,直到被龙山文化所取代。

三、聚落形态
本部分亦收录两篇文章,《姜寨早期的村落布局》和《仰韶房屋和聚落形态研究》。

姜寨遗址中提布局分为居住区、烧陶窑厂和墓地三个部分。

居住区位于中央,周围有壕沟环绕。

村东越过壕沟就是墓地,村西靠近临河岸边有一片不大的窑厂。

这样的布局同西安半坡早期遗址十分相似,只是墓地和窑厂的方位不同而已。

姜寨居住区的北、东、西三边有壕沟为界,范围确切,周围的壕沟分为三段,与姜寨一期同时的半坡遗址也有围沟。

为了加强防御,在围沟内侧每隔一定距离盖一所小房子作为哨所。

姜寨围沟东部有两个小缺口,表示那是两个寨门。

姜寨早期遗址中发现的比较完整的房子越117座,可以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座大房子和若干小房子,小房子围绕大房子修建,说明这不是偶然凑集在一起,而必定是有亲缘关系,并属于一个更高的共同组织。

墓地分为三片,这与房屋的分组显然不一致,推测另外两片墓地被现代村落所占。

四、埋葬制度
这一部分共收录三篇文章,分别是《从埋葬制度探讨社会制度的有益尝试》、《橫阵墓地试析》和《半坡类型的埋葬制度和社会制度》。

考古发掘是考古研究资料获得的最重要手段,在发掘过程中,对墓地进行全面揭露,尽可能地了解墓地的情况及全部布局,了解墓地同居住遗址的关系,着重考察每一个合葬墓中一次葬和二次葬的区别及其配置情况,男女老幼的配置情况,不同死者不同数量随葬品种类的联系情况,对每座墓葬进行详细的文字、表格、绘图和照片记录,并作好标本采集工作,对所有人骨进行性别年龄和病理现象鉴定,还有体制特征和所属种族的深入研究。

橫阵墓地、元君庙墓地和姜寨一期墓地都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前期,后二者反应的都不止一个氏族。

很正现存墓地反应的虽只是一个氏族,但因橫阵仰韶遗址的西北多已被破坏,很难排出还有第二个第三个氏族的存在。

很正墓地对探索当时社会组织的特殊贡献,则是它明确表示了氏族之下还有家族,表示了一个氏族所含家族的确切数目,还表示了一个家族增值的能动性质。

半坡类型既是以氏族为基础,家族和胞族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只是没有占主导地位,因此应属于氏族公社的高级阶段。

这个阶段的聚落,有许多事在胞族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

若干聚落组成了一个部落。

由于在文化传统上的许多方面的一致性,它们很可能是一个大的亲属部落群,这个亲属部落群在创造仰韶文化的事业中,曾经发挥过独特的作用。

五、彩陶初探
这一部分共收录两篇文章,即《鸛鱼石斧跋》和《甘肃彩陶的源流》。

鸛鱼石斧图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幅面最大和内容最丰富的图画,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也不是最早的图画,但是这幅彩陶画论幅面之大、技法之精、内容之丰富和深刻,都是同时代的其他绘画所不可比拟的。

这幅画最发人深思的地方,是把鹮衔鱼和石斧这两类似乎毫不相干的事画在一起,并且花在一个专门为装殓成人尸体陶罐上。

彩陶传到甘肃之后的一个时期,风格基本上与中原保持一致,但在马家窑之后就开始走向独特化的道路,同中原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仰韶文化半坡期之前,甘肃没有彩陶,没有农业部落,但是并不等于没有人类。

当仰韶文化的人们带来了农业,双方的接触在一个时期内各自保持着传统的文化特点。

但时间一长,双
方逐渐熟悉起来,某些当地的部落就会学习仰韶居民的经验,开始鼓舞的种植和陶器制造。

这样就是的从马家窑期开始了彩陶的制造,在造型、纹饰内容和表现方法上都和中原地区有所不同,只有蛙纹和鸟纹变化了形式保持着远古的传统。

过去研究甘肃半山、马厂、辛店、寺洼、沙井各期和河南仰韶村的人骨标本认为与现代华北人中基本相同。

在数千年的发着过程中,体制特征是会发生变化的,这个结论,同关于甘肃的起源和特化的原因分析是一致的,同羌人起源的说法也是一致的。

第一部分当中,这些文章基本属于严先生较早的学术成果,其共同特点是从最基本的器物入手,对考古学文化现象进行基本的认识和研究。

进入第二部分,在对不同的考古文化类型有了认识以后,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文化形态上的比较。

而后三部分,严先生则从发现的聚落布局形态、埋葬形制以及彩陶纹饰特征等方面,对当时社会制度、组织结构、文化源流等诸多文化因素进行有益探索。

整本书体现了严文明先生对仰韶文化研究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研究方法和认真谨慎的研究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