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中医诊疗规范一、定义中风也叫脑卒中。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它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总体上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
由于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多端而速疾,有晕仆、抽搐,与自然界“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本病常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涨,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
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
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中风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
中经络,常见证型有:①风痰入络证治宜祛风化痰通络。
方用真方白丸子加减。
②风阳上扰证治宜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③阴虚风动证治宜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中脏腑,除见中经络的症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愦无知等神志症状。
又可分为闭脱二证:①闭证。
闭证分痰热腑实、痰火瘀闭、痰浊瘀闭证;②脱证。
脱证治宜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部分中风病人留有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这与病情轻重,治疗和护理是否及时得当有关。
二、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神经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全部经CT或MRI确诊。
脑脊液、眼底检查及头颅CT、核磁共振等有助中风的准确诊断。
早期头颅CT检查有助于鉴别中风属于出血性或者缺血性,还可以区分不同部位的出血,是中风必须的首要检查。
具体标准:1.1、缺血性中风: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急骤,多数无明显头痛、呕吐等先兆症状;有颈动脉系统或(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
最新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解读教学讲义ppt
中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校正 年龄后的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人口, 年脑卒中死亡率为(58~142)/10万人口
中医认识
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 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 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临床以猝然昏仆、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 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 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证据与结论、推荐意见之间的联系?推荐意见强度等级标准?
证据等级分级标准比较
• 注重质量、数量和一致性的要素 • 符合中医药临床实践特点和当前研究现状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相对较多 标准中的“事实标准”
刘建平教授提出的证据等级分级标准 –Ⅰa级:由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 究、病例系列这四种研究中至少2种不同类型的研 究构成的证据体,且不同研究结果的效应一致 –Ⅰb级:具有足够把握度的单个随机对照试验 –Ⅱa级:半随机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 –Ⅱb级:病例对照试验 –Ⅲa级:历史性对照的病例系列 –Ⅲb级:自身前后对照的病例系列 –Ⅳ级: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 载的疗法 –Ⅴ级:未经系统研究验证的专家观点和临床试验, 以及没有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 记载的疗法
成
制
立
定
项
工
目
作
小
计
组
划
完成 草稿 征求
意见稿 (中文)
完成 草稿 送审稿 (中文)
形
成
指
推广
南
患者访谈
文献检索和 评价
专家 审阅修改
评价 指南
中风病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2018
xxx医院康复科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2018)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TCD:BNG080)西医病名:脑梗死(ICD10:I63)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19-2008) 。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尚清,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2014年)。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分类(1)肝阳上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有齿痕,脉细缓或细涩。
(4)阴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体瘦,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二、治疗方案(一)根据中风病患者不同功能障碍采用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1.运动功能障碍(1)软瘫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I-II级。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恢复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
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
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 年)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
方案”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
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的患者。
中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风病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
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
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诊断与鉴别诊断1.1诊断要点1.1.1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
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
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
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1.2病类诊断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本文介绍了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首先,文章列举了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标准,包括主要和次要症状、病期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诊断等。
其次,文章详细介绍了中风病恢复期的常见证候和对应的症状,包括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和痰热腑实证。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等。
诊断时可以参照XXX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中风病的病期诊断标准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在中医证型诊断中,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年龄等因素,将其分为中经络、中腑和中脏三种类型。
针对中风病恢复期的常见证候,中医提出了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和痰热腑实证四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案。
总之,中风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是多方面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期和身体状况等因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病症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流畅或无法说话、身体一侧麻木、腹胀、便秘、头痛、眩晕、咳痰或咳痰较多、舌头呈红色、舌苔黄腻、脉搏弦而滑。
标准住院时间应不超过28天。
进入该路径的患者必须首先被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
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这些疾病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会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那么他们也可以进入该路径。
但是,由脑肿瘤、脑外伤或血液病引起的脑血管病患者不应进入该路径。
入院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血生化、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B超、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聚体、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
治疗方案应参照“XXX‘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后遗症诊疗方案”以及XXX《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中风的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的中医诊疗方案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西医相当于急性脑血管病范围,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
诊断1、主症: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2、多急性起病,有渐进发展过程。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
4、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5、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核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急性起病,并结合舌,脉,诱因,先兆,年龄及相关检查即可确诊。
中医治疗(一)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1)急性期出现神志不清,属痰火闭窍者可灌服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每日2-3次,鼻饲。
(2)神志不清属痰湿蒙窍者可灌服苏合香丸,每次1丸,每日2-3次,鼻饲。
(3)神志不清,口噤不开用开关散(乌梅、冰片、生南星),擦于齿龈。
(4) 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急用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或鼻饲或麻仁滋脾丸1丸,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番泻叶代茶饮。
辩证论治(1)中经络①风痰阻络症候: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全蝎10克、地龙10克、胆星15克、半夏15克、鸡血藤25克、钩藤2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20克、石决明20克、天麻20克、牛膝20克、丹参30克、当归20克、忍冬藤25克、炙甘草15克。
方中半夏、茯苓、白术健脾燥湿;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天麻平肝熄风;香附疏肝理气;丹参活血化瘀;大黄通腑泄泻;诸药合用有化痰熄风通络之功。
②痰热腑实症候: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斜。
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大数。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地龙15克、大黄10克、芒硝5克、瓜蒌20克、胆星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丹参30克。
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以醒神开窍、化痰通腑、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科 2019年病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脑出血后遗症(ICD 编码:I69.100)。
一、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急性发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病期诊断标准: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3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以上。
(三)中医证型诊断: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四)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风痰阻络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言语赛涩, 面色恍白, 气短乏力, 口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中医科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以下设备:多功能艾灸仪、针刺手法针疗仪等,开展物理因子治疗,如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肌电生物反馈、针刺手法针疗仪等。
(五)西药治疗
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主要包括危险因素控制、抗血小板聚集等,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5.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
方法:CT片示病灶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毫针、围针平刺。配穴哑门、廉泉、通里穴用平补平泻手法。
6.其他针法
(1)“靳三针”针法
头针:颞三针,四神针。
体针:偏瘫侧肩峰下凹陷中及其前后方向各旁开约2寸处、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2)“通督调神”针法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
治法:熄风化痰通络
①推荐方药:化痰通络方加减。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大黄、胆南星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半夏、天麻、茯苓、橘红、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②饮食疗法:适食月季花茶、山楂、橘皮、茯苓、黑木耳、海带、昆布、萝卜、燕、莜、荞麦、玉米、芋头、炸全蝎、金桔、玫瑰花等。忌食羊肉、狗肉、桂圆、荔枝及酒类、油炸食品。
督脉穴位:水沟、神庭、百会、风府、至阳、腰阳关、命门等。
头皮针:顶颞前斜线(运动区)、顶颞后斜线(感觉区)等。
体针:参考传统针刺法。
(3)腹针与灸法
腹针: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及上、下风湿点。
灸法:关元、神阙、气海,每次选1~2穴,每穴灸10~15分钟。
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恢复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脑梗死(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风火上扰证痰瘀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编码:I63)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
(3)凝血功能(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 X线片(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MRA、DSA或CTA等)、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D-2聚体、双下肢血管B超等。
中风病中医诊疗规范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doc
中风病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
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
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
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
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
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1.2病类诊断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 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 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风火上扰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ZYYXH/T22-2008)1.1 概述: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犯冲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
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
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或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疼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
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愦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多难救治;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均有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2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以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
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缺血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
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病名:中风(TCD BNG080)西医病名:脑梗死(急性期)(ICD-10 I63)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阳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病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
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
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
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
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
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1.2病类诊断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1.1.3病期诊断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1.1.4证候特征: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是中风病常见的证候要素,在中风病主症的基础上备证候要素的主要临床特征如下:风证:起病急骤,病情数变,肢体抽动,颈项强急,目偏不瞬,头晕目眩等。
火热证:心烦易怒,躁扰不宁,面红身热,气促口臭,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或痰证:口多黏涎或咯痰,鼻鼾痰鸣,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头昏沉,舌体胖大,苔腻,脉滑等。
血瘀证:头痛肢痛,口唇紫暗,面色晦暗,舌背脉络瘀张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
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自汗,手足肿胀,肢体瘫软,二便自遗,脉沉细无力等。
阴虚阳亢证:心烦不寐,手足心热,盗汗耳鸣,咽干口燥,两目干涩,舌红少苔或无苔等。
1.2鉴别诊断1.2.1 痫证:痫证以发作性神昏、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神昏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发出异样叫声、醒后一如常人。
中风病神昏者常伴有半身不遂,神志转清后多留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
1.2.2厥证:厥证以突然神昏、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苏醒为主要表现,醒后无半身不遂等症,与中风病之神昏而半身不遂不同。
1.2.3 口僻:口僻以口眼歪斜为主症,主要表现为病侧额纹消失、闭目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患者发病前可有同侧耳后疼痛,但不伴有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症。
部分中风病患者也可出现口眼歪斛,但多伴有眩晕、偏身麻木或肢体力弱等症状。
1.2.4痿病:痿病以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多发病缓慢,渐进加重;少数患者亦可急性起病,但多表现为双侧肢体无力,与中风病之半身不遂不同。
2 辨证论治中风病急性期多以风、火、痰、瘀为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则多转化为气虚、阴虚或兼有痰瘀。
中风病证候演变迅速,应注意证候的动态时空性特征,根据病程进展的不同时点,辨别出相应的证候要素及其组合特征,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判断预后。
2.1 急性期的治疗发病3日以内往往病情变化迅速,1周之内病情仍可继续加重。
中脏腑痰热内闭清窍者,以清热化痰、醒神开窍为法,腑气不通者及时通腑泻热;痰湿蒙塞清窍者,以涤痰开窍为主,兼有气虚者需及时扶助正气。
中经络表现为风痰阻络者,以息风化痰、活血通络为法,缺血性中风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发病1 -2周神志转清者可按照中经络辨证论治,以化痰通络为主,缺血性中风可继续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液治疗。
如风邪渐息,热象不明显,而渐显正气不足时,当注意尽早加用甘平益气之品以扶助正气。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应注意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同时采用针灸治疗。
2.1.1 中经络2.1.1.1 风痰阻络证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病机:肝风夹痰上扰清窍,气血逆乱,脑脉痹阻,经络不畅。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法半夏9g,白术9g,天麻12g,胆南星6g,丹参15g,香附9g,酒大黄6g。
加减:急性期,病情变化较快或呈现进行性加重,风证表现较为突出者,加入钩藤后下15g,石决明先煎30g,珍珠母先煎30g以平肝息风;若出现呕逆痰盛、舌苔厚腻者,可加茯苓9g,陈皮6g,桔梗9g,或合用涤痰汤加减以祛痰燥湿;痰浊郁久化热出现舌质红、苔黄腻者,加黄芩9g,栀子6g,瓜蒌30g,天竺黄6g以清热化痰;若瘀血重,伴心悸胸闷、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加桃仁9g,红花9g,赤芍9g以活血化瘀;若头晕,头痛明显者,加菊花9g,夏枯草9g以平肝清热。
2.1.1.2风火上扰证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病机:肝郁化火,I5g后风动,风30g煽冲服血逆乱,直冲犯脑。
治法:平肝息风,清热泻火。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9g,钩藤后下l5g,石决明九煎30g,川牛膝9g,黄芩9g,栀子9g,夏枯草9g。
加减:头晕头痛者,加菊花9g以清利头目;心烦不寐者,加莲子心9g,炒酸枣仁1g 清心除烦;口干口渴者,加麦冬9g,生地黄15g以养阴生津;苔黄腻者,加胆南星6g,天竺黄清化痰热;便干便秘者,加大黄后下6~l0g以通腑泻热。
2.1.1.3痰热腑实证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咳痰或者痰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病机:痰热上扰清窍,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腑气不通。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瓜萎30g,胆南星6g,大黄后下9g,芒硝冲服9g。
加减:若不能及时通畅腑气,则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使清窍蒙塞,加重病情,的用量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而定,以大便通泄为度,不宜过量,防止耗伤正气。
热象明显加黄芩9g,栀子9g以苦寒清热;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黄15g,麦冬9g,玄参9g 以养阴生津,出血性中风风无继续出血往象时,可用抵当汤加减以破血化瘀,通腑泄热。
2.1.2 中脏腑2.1.2.1 痰热内闭证证候:起病急骤,神志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病机:风夹痰热上犯于脑,气血逆乱,清窍闭塞,神机失用。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羚羊角粉冲服0. 6g,珍珠母先煎30g,竹茹6g,天竺黄6g,石菖蒲9g,远志9g,夏枯草9g,牡丹皮9g。
加减:烦躁不宁者,加夜交藤30g,莲子心9g以清心安神;头痛重者,加石决明先煎30g以平肝潜阳;痰多者,加竹沥30ml,胆南星6g,浙贝母9g,瓜萎30g以清热化痰;热甚者,加黄芩9g,栀子9g以清热除烦。
本证宜选安宫牛黄丸治疗,一般1次1丸,1日2次,温水送服或鼻饲。
病情重者,可每6-8小时服1丸。
神昏谵语,或肢体抽搐者,也可用黄连解毒汤送服局方至宝丹,1次1丸,每8小时服l丸。
2.1.2.2 痰蒙清窍证证候: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痰声辘辘,面白唇暗,静卧不烦,二便自遗,或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沆滑缓。
病机:湿痰内蕴,夹内生之风,蒙塞清窍,脑髓血脉受损,神气伏匿不出。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法半夏9g,茯苓9g,枳实9g,陈皮9g,胆南星6g,石菖蒲9g,远志9g,竹茹6g,丹参15g。
加减:四肢不温,寒象明显者,加桂枝6g/J温阳通脉;舌质淡、脉细无力者,加生晒参单煎6g以益元气;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者,加桃仁9g,红花9g,川芎9g,地龙9g以活血通络。
2.1.2.3元气败脱证证候: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病机:痰湿蒙神或痰热内闭日久,耗伤正气,元气败脱。
此证多见于病情危笃之时,属中风危侯,多难救治。
治法:扶助正气,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汤加减。
生晒参单煎15g,附子先煎9g。
加减:汗出不止者加黄芪30g,山茱萸9g,煅龙骨先煎15g,煅牡蛎先煎15g,五味子9g以敛汗固脱;兼有瘀象者,加丹参15g,赤芍9g,当归9g以活血通络。
2.1.3 常见变证的治疗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等变证,需及时救治。
2.1.3.1 呃声短促不连续、神昏烦躁、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少苔、脉细数者,可用人参粳米汤加减,药用西洋参单煎6g,粳米30g以益气养阴,和胃降逆;如呃声洪亮有力、口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便秘尿赤、腹胀,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滑而大者,选用大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后下15g,芒硝冲m9g,厚朴9g,枳实9g,沉香粉冲服1.Sg以通腑泄热,和胃降逆;如烦热症状减轻,但仍咂声频频,可予平逆止呃汤(经验方)治疗,药用炒刀豆9g,青皮6g,枳壳9g,旋覆花包煎9g,法半夏6g,枇杷叶9g,莱菔子9g,鲜姜3g以和胃理气降逆;兼气虚加生晒参单煎6g。
2.1.3.2出现呕血、神志迷蒙、面红目赤、烦躁不安、便干尿赤、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无苔,脉弦数者,可予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用水牛角先煎30g,生地黄30g,赤芍9g,牡丹皮9g以凉血止血,或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大黄粉等鼻饲。
如出现高热不退,可给予紫雪散以清热凉血。
2.2恢复期的治疗发病2周以后病情平稳者,辨证选用益气活血、育阴通络的方药治疗,仍以痰瘀阻络为主者可予化痰通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