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默写(正式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望海潮》柳永全文默写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⑤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雨霖铃》柳永全文默写①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上阙中虚写的句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下阙虚写了别后想象美景的千古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以乐景写悲情的写景句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从形、声、色三位一体写景的名句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使用比喻(明喻)承上启下的句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④下片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⑤直抒胸臆体现对比周瑜自己失落的句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定风波》苏轼①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②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③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情怀的句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①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②运用传统意象抒发游子之情的句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③用典表现自己社会责任感(不会归隐)的句子: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末?④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满的句子: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⑤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的句子: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人教版必修三名句默写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名句默写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名句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三名句默写教师版第二单元《蜀道难》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噫吁嚱,危乎高哉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1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1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7.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8.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1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20.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秋兴八首》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4.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咏怀古迹》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登高》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琵琶行》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高一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 (完整)

高一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 (完整)

高一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1、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3、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

,砯崖转石万壑雷。

4、,,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杀人如麻。

5、玉露凋伤枫树林,。

,塞上风云接地阴。

6、,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7、,生长明妃尚有村。

,独留青冢向黄昏。

8、,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9、,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10、,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11、醉不成欢惨将别,。

忽闻水上琵琶声,。

12、,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13、,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14、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15、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相逢何必曾相识。

16、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17、今年欢笑复明年,。

弟走从军阿姨死,。

,老大家给商人妇。

,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

,。

18、春江花朝秋月夜,。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

19、,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20、,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21、,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不及卢家有莫愁!2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3、“,,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4、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25、不违农时,。

,鱼鳖不可胜食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

···,王道之始也。

26、谨庠序之教,,。

七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

27、青,,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8、吾尝终日而思矣,。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名句默写(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名句默写(
蹑足行伍之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名句默写(一)
1.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 2. 青,取之于蓝, ;冰,水为之, 。 3.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4.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 诸侯, , ,威振四海。 5. 始皇既没, 。 ,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 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 ,率疲弊之卒,将数 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 应,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名句默写(二)
1.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 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 不可胜用, 。 ,王道之始也。 2. 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 者, 。 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 焉; , ,圣心备焉。 4.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 下吏。 ,却匈奴七百余 里; , 。 5.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 大,比权量力, 。然秦以区区之 地, , ,百有余年矣;然 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 下笑者,何也? 。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名句默写(四)
1.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 。七十者衣帛食肉,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 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 博见也。 3.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 固。 , 。 5. 师者, 。 ,孰能无惑?惑 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 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 愚,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必修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3、又前而为歌曰:“,!”必修26、,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

7、,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8、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女也不爽,9、,兰泽多芳草。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忧伤以终老。

10、,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我有嘉宾,11、,心念旧恩。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天下归心。

12、,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复得返自然。

13、此地有,茂林修竹,又有,是日也,天朗气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信可乐也。

1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固知一死生为虚诞,15、举酒属客,16、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1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

1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此余之所得也。

19、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必修320、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2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22、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3、玉露凋伤枫树林,寒衣处处催刀尺,24、一去紫台连朔漠,,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25、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

26、醉不成欢惨将别,27、,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8、,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29、,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0、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高中语文第三册名言名句默写

高中语文第三册名言名句默写

高中语文第三册名言名句默写名言名句是高考语文的一个必考点。

高中语文必修三有哪些名言名句呢?你都记住了吗?为了方便大家复习记忆,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第三册名言名句默写,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第三册名言名句默写(一)1、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3、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5、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0、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2、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6、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一夫当关,。

所守或匪亲, .3、青泥何盘盘,。

, 。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枯松倒挂倚绝壁。

,。

5、,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 。

6、其险也如此,!7、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寒衣处处催刀尺, 。

8、,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画图省识春风面,。

, 。

9、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

,潦倒新停浊酒杯。

10、千呼万唤始出来, 。

转轴拨弦三两声,。

11、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

1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13、 ,老大嫁作商人妇.14、座中泣下谁最多? 。

15、同是天涯沦落人,!16、浔阳江头夜送客,。

17、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此日六军同驻马, 。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8、别有幽愁暗恨生, .1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0、,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一可胜食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

21、,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2、木直中绳,,其曲中规;,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3、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24、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功在不舍,,朽木不折; , .2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心躁也。

2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伏尸百万,;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27、及至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 ,威振四海。

28、于是废先王之道, , ;,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29、据亿丈之城,,以为固。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总结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总结

语⽂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总结 名句默写是⾼考语⽂考试必考内容。

那么必修三课本中有哪些需要进⾏理解性默写的名篇名句?下⾯店铺为⼤家整理语⽂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语⽂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蜀道难》) 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是:地崩⼭摧壮⼠死,然后天梯⽯栈相钩连。

2、⽤夸张的⼿法写蜀道⾼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在《蜀道难》⼀诗中,开篇以蜀地⽅⾔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是“噫吁嚱!危乎⾼哉!”。

4、李⽩在《蜀道难》⼀诗中,“尔来四万⼋千岁,不与秦塞通⼈烟。

”运⽤夸张的⼿法表⽰⾃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 5、李⽩在《蜀道难》⼀诗中引⽤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息,如引⽤“五丁开⼭”⼀神话的句⼦是“地崩⼭摧壮⼠死,然后天梯⽯栈相钩连”。

6、李⽩在《蜀道难》⼀诗中,运⽤神话、夸张、衬托的⼿法来写蜀⼭之⾼险的句⼦有“上有六龙回⽇之⾼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何以堪”!——那⼭有多⾼呢?不⾔⽽喻了! 7、李⽩在《蜀道难》⼀诗中,便把⾏⼈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地刻画出来的句⼦是“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抚膺坐长叹”。

8、李⽩在《蜀道难》⼀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雄飞雌从绕林间。

⼜闻⼦规啼夜⽉,愁空⼭。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再⼀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在《蜀道难》⼀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是“剑阁峥嵘⽽崔嵬(wéi),⼀夫当关,万夫莫开”。

10.《蜀道难》写⽔⽯激荡,⼭⾕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万壑雷。

” 11.《蜀道难》中,诗⼈李⽩在感叹蜀道之⾼时,⽤衬托⼿法,⽣动暗⽰⾏⼈⼊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劝学》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劝学》

【导语】⼩编为⼤家整理语⽂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1、孔⼦⽈:“学⽽时习之”,⼜说:“⽣⽽知之者上也,学⽽知之者次也。

”荀⼦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对学习的认识。

2、《荀⼦·劝学》强调⼈要⼴泛学习⽽且经常反省⾃⼰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博学⽽⽇参省乎⼰,则知明⽽⾏⽆过矣。

” 3、在荀⼦的《劝学》中⽤“朽⽊”“⾦⽯”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是:“锲⽽舍之,朽⽊不折;锲⽽不舍,⾦⽯可镂。

” 4、在《荀⼦•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螯,⾮蛇鳝之⽳⽆可寄托者,⽤⼼躁也。

” 5、《荀⼦·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更上⼀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是:“吾尝跂⽽望矣,不如登⾼之博见也。

” 6、《荀⼦·劝学》中“君⼦⽣⾮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与⼈的天资差异本不⼤,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要善于利⽤学习来弥补⾃⼰的不⾜。

7、《荀⼦·劝学》中指出⼈要积累善⾏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积善成德,⽽神明⾃得,圣⼼备焉”的境界。

8、后⼈常⽤“青出于蓝⽽胜于蓝”来⽐喻学⽣超过⽼师,这⼀熟语出⾃《荀⼦·劝学》中“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 9、《荀⼦•劝学》中,荀⼦以亲⾝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荀⼦•劝学》中“积⽔成渊,蛟龙⽣焉”两句是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出现。

11、荀⼦认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中对应的语句是:学不可以已。

12、在⽂中⽤⽐喻说明事物经过⼀定的变化,可以提⾼的句⼦是: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为之,⽽寒于⽔。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一)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荀子·劝学》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8、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9、《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荀子•劝学》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二)1、《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默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默写
人教版必修3
名句默写
莒南四中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四十七分。
《蜀道难》
1、此诗中写“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2、诗人描写在山巅行走的艰难情形的句子是: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
以手抚膺坐长叹 。
3、展示蜀道水石相击、山谷轰鸣场景的句子 是: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
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
是:

。表现旋律轻愉
而是流:嘈畅嘈,切又切变错为杂冷弹涩,的大句珠子小珠落玉盘。表现热烈紧
张 是场:间面关的莺句语子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

。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四十七分。
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4、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她的态度
是:

。而当她年老色衰
之后五则: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
门前冷落车马稀 老大嫁作商妇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四十七分。
《琵琶行》
5、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后遭遇之后引起
情感共鸣的诗句是:


6、《琵同琶是行天并序涯》沦中落用人“比相”逢的何手必法曾,描相摹识琵琶乐音和旋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七点 四十七分。
《琵琶行》
1、白居易《琵琶行》中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两句,写的是演奏
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白居易《琵琶行》运用“以声写声”的手法来写琵琶声的 句子是: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 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必修三名句默写高考题库含答案

必修三名句默写高考题库含答案

必修三名句默写高考题库含答案1.《劝学》(《荀子》)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中用成功雕刻金石的例子来说明在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中以雕刻为喻,从反面论述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5.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文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文中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的句子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一)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前赤壁赋》)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卫风"氓》)5.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7.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屈原《离骚》)9.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1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高中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二)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潜《归园田居》)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潜《归园田居》)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李白《蜀道难》)8.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9.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望海潮》柳永全文默写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⑤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雨霖铃》柳永全文默写①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上阙中虚写的句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下阙虚写了别后想象美景的千古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以乐景写悲情的写景句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从形、声、色三位一体写景的名句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使用比喻(明喻)承上启下的句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④下片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⑤直抒胸臆体现对比周瑜自己失落的句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定风波》苏轼①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②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③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情怀的句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①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②运用传统意象抒发游子之情的句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③用典表现自己社会责任感(不会归隐)的句子: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末?④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满的句子: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⑤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的句子: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高一语文必修3名句名篇默写

高一语文必修3名句名篇默写

第二单元名句名篇默写(必修3)1.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2. ,分明怨恨曲中论。

3.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4.,渚清沙白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5.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6.弦弦掩抑声声思,。

,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7.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8.座中泣下谁最多? 。

(白居易《琵琶行》)9.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10.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_____ ,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11. ,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12.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1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14.《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15.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16.锦城虽云乐,。

17.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 。

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 。

(李白《蜀道难》)1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第三单元名句名篇默写(必修3)1、,兵刃既接,。

2、不违农时,;,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4、谨庠序之教,,。

5、,王道之始也。

6、故木受绳则直,,。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8、,;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9、,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10、,,用心躁也。

1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威振四海。

1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于是废先王之道,,14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以弱天下之民。

1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1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默写训练题
《蜀道难》(唐·李白)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6、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蜀道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7、在《蜀道难》中,李白用“,”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9、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秋兴八首》(其一)(唐·杜甫)
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

3、《咏怀古迹》中诗人通过王昭君故里的自然环境描写来表现她坚毅的性格的诗句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登高》(唐·杜甫)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5、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6、泪眼忧民方为圣,血书写尽史书来,杜甫在《登高》中深情倾吐自己的忧国伤时之情:,。

《琵琶行》(唐·白居易)
1、白居易《琵琶行》中借江边萧索秋景来传达惜别之意的诗句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白居易《琵琶行》中形象刻画琵琶女出场时迟疑、腼腆、羞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暂时停歇后让人回味无穷的无声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从昔日美好回忆跌落到今日沦落天涯的现实后泪痕满面、悲怆无比的诗句是,。

5、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身世经历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仕途失意,引起了强烈共鸣,从而触发同病相怜感慨,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暂凝绝停歇后突然如石破天惊,达到高潮,雄浑激越的诗句是,。

7白居易《琵琶行》中形象地描写琵琶声如黄莺婉转,又如泉流低泣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浔阳江四周环境静寂和江月静美来侧面烘托琵琶女高超美妙的演奏技巧的诗句是,。

9、北宋诗人叶桂女在《题江州琵琶亭》一诗中写道“乐天当日最多情,泪滴青衫酒重倾”,这两句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 两句诗有异曲同功之妙。

10、杜鹃又名子规,暮春而鸣,啼声凄切,常用来倾诉悲苦哀怨之情。

白居易《琵琶行》中借杜鹃这一意象来写诗人被贬江州凄苦情景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锦瑟》(唐·李商隐)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1、孟子提出的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

2、孟子进一步提出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是:五亩之宅,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勿夺其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主张教民的句子是: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 。

《劝学》(选自《荀子》)
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
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 ”的观点。

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4、“,”,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
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
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6、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
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7、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
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8、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


9、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10、,,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
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过秦论》(贾谊)
1、铺排秦王统一天下,建国称帝的句子: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
,威振四海。

2、秦始皇在消灭了边境上少数民族武装势力的威胁之后,在国内实施了系列愚民、弱民政策:,,以愚黔首;
,;,,
,,以弱天下之民。

3、陈涉地位、武器、士兵、将领比不上六国力量,更比不上秦国势力,但是却能灭亡秦国,作者总结其原因是:。

《师说》(韩愈)
1、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感叹耻于学习的现象,指出从师
学习的风气长久不能流传,不能解除人们的困惑,对这种现象从而发出两句慨叹:,,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
,”的错误态度。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对自身“”。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既不能向地位低的学习,也不能向地位高的学习,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