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学期教学反思
2015教学反思
2014-2015年教学反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学年又将过去了。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走过了充实而又有意义的一年;期末临近,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感觉有些累,但也伴随着收获的快乐。
在这段时间里,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这段时间我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课堂氛围较差学生中普遍语文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语言言和口头表达能力缺乏。
上课时,不管我的课前准备有多充分,他们的反应大多数情况下比较冷淡。
学生被动的接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知识面狭窄,尤其缺乏古文的阅读能力,对文言文的讲解时,我因急于拉进度,而没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了课堂上的满堂灌,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这样一来,学生一上课就头疼,一让他们背课文就更头疼。
没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可想而知。
二、学生中本身存在的问题(一)基础知识方面的不足在词汇教学部分,同学们的基础就很差,很多同学不要说连词成段,妙语连珠,连最起码的语句通顺也做不到,更有像杨歧这些同学的语文水平最多只能算是小学低年级水平,错别字很多。
(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分成两方面来说明。
现代文阅读中,学生们对对话较多的课文反映还算可以,经过课堂上的引导,基本上能理解文章的意义。
其他类型的课文大部分学生理解较为吃力,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对部分知识点无法做到真正的理解,从而导致了学生在阅读除对话较多的课文外其他的课文时,常因为不感兴趣缺乏耐心,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意义,缺乏自己规类,自己总结的能力。
厌学的情绪,缺乏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如何才能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学好语文课呢?我对此进行了反思:一、课前准备:备好课。
15年教学反思
六年级(1)班数学教学工作反思忠窑小学沈正辉这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个关键时期。
本学期我能认真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一个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根据我们六年级(一)班的实际情况,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困难学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困难学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
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回顾这一学年以来,我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期末考试,我班数学成绩较好,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一、指导思想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
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所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难点,又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及时反思,写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课后及时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
2015期中教学反思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反思期中考试已落下帷幕,为了今后能更好进行教学,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特作如下分析:一、试卷分析1、考试范围: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章2、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
3、分值:满分160分。
4、特点:⑴知识面较广,知识点基本上覆盖了每个章节,各章节所占的比例分配比较合理,重点、难点突出,基本上把知识点融在背景中。
注重基础知识的实用性,最突出的优点是突出了科学这门学科特点,⑵试题基本上能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的考查。
⑶题型基本上是按照科学中考的要求来命题的。
二、基本情况分析初二(11)班学生共有53人,初二(12)45人参加考试,平均分分别为123.7、129.2,优秀率为24.5%、33.3%;合格率为86.8%、91.1%。
三、学生答题情况及反映出来的问题分析1、本次考试失分较多的在于高压锅的原理及限压阀的选择,浮力知识的应用,应用溶解度知识解决溶液的问题,粗盐提纯实验,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的语言描述,溶液稀释的相关计算等几块内容。
2、从学生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有的知识点,做过至少5遍了,考试中还是出错。
比如高压锅和溶液相关计算,这类型的题目至少做过10遍,还是有好多同学做错,这主要由于学生在课后没有好好的消化,有些甚至作业也不是独立完成的。
也进一步说明结题能力需进一步培养。
3、学生普遍在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十分薄弱,即学以致用的能力比较差,说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改进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认真备好课,精讲,真正做到“轻负高质”。
布置作业有所选择,可做可不做的不做;老师把好精选精讲的关。
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
2、科学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包罗万象和复杂多样。
课程当中的许多内容是非常吸引人且极适合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并传递给学生的。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期末教学反思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期末教学反思2014-201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期末教学反思时间一晃,又是一个学期。
掐指间我已是工作了三个年头了,似乎最初的那份新鲜与激情已平复了许多。
现在更多的一份冷静与从容,但这冷静与从容是相对去年而言的,可离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民教师还很遥远,这一点我深知。
又是一年,在这一学年里,我踏实的重复着每天的日子。
比去年更多的是一种熟练和条理。
可是我也渐渐发现我越越会生气了,每次上似乎不能容忍一丁点吵闹。
我发火的次数越越多,发火的频率越越高。
我曾一度困惑,难道是我的堂不受学生喜欢了,还是我就不适合做老师,只不过我现在才发现。
可每当和同学们一起交流的时候,我又总是喜欢和他们打成一片。
我是喜欢学生的,我也不恨学生。
我仍保留着我作为老师的最初的那份真挚的信念。
只是我时常忽略了他,时常因为,忙碌而忘记了回首过去的点滴。
若回到最初,我还是那么开心而充满活力。
想起最初,我总是开心的笑,我不止一次的肯定我自己,我是一定会是最棒的。
可是就在那两个星期,我怎么了?我为什么那么沉不住气,为什么那么容易生气?我还一度苦恼的不知所措。
其实,不是我变了,是学生变了,缺少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当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且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必然不会取的好的成果。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间,我们作为教师的都学过心理学,也都了解这些变化,可是真正到了工作实践中,我们又常常忽略这些至关重要的真理。
若是能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针对学生这一特点进行程设计,那么我想学生上的纪律会大大好转。
因此,我简要分析了现在9后学生的身心特点:首先是自我意识很强,他们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非常关注外界的评价,对于老师的评价他们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接受了。
其二他们情绪波动比较大,反应激烈。
他们讨厌老师管天管地,他们试图摆脱老师的“控制”。
有些同学对老师的批评付之一笑,不屑一顾,态度上也不耐烦。
他们好奇新鲜的实物,喜爱张扬个性,故而上时可以肆无忌惮,不顾他人感受。
2015.9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一)教学课时:课时在学生已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的了解圆的各部份名称。
学生对圆心与圆半径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3个环节:1、以生为本,自主探究。
2、将‚圆‛有效整合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的文化特性。
3、在多元开放的情境下进行探索性学习。
本节课实施下来,应该说学生对于圆的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掌握比较好。
在教学后的反馈中表现出学生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比较到位,对于直径、半径及其与圆之间的关系的掌握比较透彻。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二)教学课时:课时回忆课堂:1、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验证。
多次折纸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第一次折纸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
教学中通过多次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
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有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轴对称的内容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个别学生已经忘记了,不理解轴对称的含义,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需要进一步练习巩固,练习的第三题有效的巩固了轴对称的知识。
3、使用建议。
在学生交流对‚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关系‛的发现时,除了折纸的方法,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圆规画图的过程说明自己的发现。
另外,个别学生不理解轴对称的含义。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欣赏与设计教学课时:课时教学内容:圆的周长教学课时:课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拓,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有一定的审美和想象能力,本课是在学生对圆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想象和设计,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同时也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发展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我是小小设计师‛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设计才能,在活动中教师也应多以表扬鼓励为主,寓教于乐,这样,为学生创设的良好学习氛围更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自信,更有助于帮助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2014-2015学年(上期)教学心得
2015-2016学年(上期)教学心得——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总是要求我们做好教学反思,甚至规定数量,定期检查,这让一线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中又増加了一份负担。
所以我开始时和许多教师一样,对教学反思极其反感,只是应付了事。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注意到了教学反思所起的效果,并有所收获。
先将自己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素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我们怎么做个“反思型教师”呢?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才识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
课后反思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子,有助于找出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
一、记亮点。
就是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
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都会产生一些能达到预先设想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作法,如巧妙新颖的引入、形象贴切的比喻、教学难点的突破、直观教具的合理运用、画龙点睛的小结、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等在教学上的得意之作这就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
将这些记录下来都是教后记,目的是为了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二、记败笔。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有疏漏失误之处。
课后反思也可以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下来。
如没有成功的演示实验、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步骤繁琐的解题过程、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等。
教后记要对形成败笔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探究,既要找出客观原因,更要正视主观原因,要使这些教学后记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并在以后的教学时改进和纠正。
2015年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如何做好师生互动环节一中张晓萍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
这就需要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它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的相互作用,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教育改革中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
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要想发展,必须要将实践与探究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师生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而反思则是将二者有效结合。
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实现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构建呢?一、要求做好课堂简要摘记当前,老师讲学生听已成了教学中最普遍的方法。
而要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听是远远不够的。
要反思,就要有内容。
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堂简要摘记。
课堂简要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
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摘记中更好的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促使老师和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
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所以课堂简要摘记是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
二、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
学生的实践反思,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也可以是联系他人的实践,引发对自己的行为的比较反省,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此外学生的反思还何以是阶段性的,如:一节课尾声时,让学生进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当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等等。
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教学反思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希望小学杜杼芬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在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上有得有失。
下面将按主要教学目标逐一分析。
一、会数20以内的数,并按一定顺序数数学生数数都能要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甚至有学生能采纳我的建议一边数数边标序号。
然而,从测验结果来看,依然有有学生数错。
究其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粗心大意以外,在数数量在11~20的物品时,我没有反复强调要先圈出10个再接着往下数,这也是我疏忽的地方。
二、辨认并运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词起初很多学生左右不分,多次提醒他们“我们写字的手是右手”也收效甚微。
为此,我参考改编了网络资源《拍手操》,让学生通过拍手动作感受六个方位。
为了加深学生对易错的“左、右”的熟悉程度,我自己编写了《左右歌》:“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多吃青菜,长得快快!左手压书,右手写字;认真学习,我争第一!”这首简短易懂的儿歌朗朗上口,又反复提到“左、右”,深受学生喜爱。
每当有学生左右混淆时,我就让他们背《左右歌》。
当然,仅仅动口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教读《左右歌》时还要求学生学我的样子配上拿碗、拿筷、吃青菜、压书、写字等动作。
“长得快快”的动作是在放下“碗筷”之后高举双手并起跳,这对于好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福利”。
“我争第一”的动作则是高高竖起大拇指,学生每次竖起大拇指都有意比拼谁喊得大声,好像喊得大声、大拇指竖得有力,自己就真的争得第一似的。
学生在临近期末的一次周五安全、卫生教育中,班主任问大家“周末在家应该注意什么”时,还有学生举手回答“要多吃青菜才能长得高”。
三、正确、工整地书写0~20各数部分学生写0、8、9时总是搞错方向,屡次强调都不见起效。
因此,我在给学生的早读资料中放入一些自编的简短儿歌,教读的同时也书空。
学生每次读到这些儿歌,都会伸出手来书空。
然而,已经养成坏习惯的小朋友并不能一下子改过来,他们偶尔还是会按照相反的方向来书写。
2015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把许多问题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让他们自己通过合作、探讨,找出答案。
学生有了竞争的天地,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热情高涨,引发了多姿多彩的阅读体验。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象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
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象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读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不热爱生活呢?那“童话般的世界”是老少皆宜的。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
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平凡人生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山雨》教学反思《山雨》这篇课文。
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那分浓浓的的喜爱之情。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是教学的难点。
在进行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在情境中阅读,在探究中感悟,在体验中交流,极力营造一种自由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在文本世界里自由驰骋。
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读”和“悟”两方面,力求在读读吟吟,想象感悟中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诗意的雨天。
一、初读感知整体感知时,文本中如诗一般的文字跃动在学生的眼前,等待着学生去品味、欣赏。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小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小结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小结本学期的时间转瞬即逝。
回顾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自己也感觉到有很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作如下小结:一是开展高效课堂实践。
相对于其它学期,本学期的时间很短,算算我们数学的课时,一学期只有八十个课时。
这学期的六年级的新课的教学任务任务有五个单元,分别是负数、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和数学广角。
外加两个实践活动:生活与百分数、自行车里的数学等。
负数的内容学生首次接触,这部分内容是初中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比较关键的。
不仅使要理解教材的定位,还要做好初小衔接;百分数(二)是新增的内容,是去年百分数的意义的延续,主要的生活中的百分数的学习,感知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应用。
这部分内容重在使学生融会贯通的理解百分数,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圆柱和圆锥是体积知识学习的发展,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比例知识是本学期新知学习的重点,这部分内容比较多,有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学习,有正比例反比例的学习,还有比例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是体现在引导学生数学化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开始;数学广角重点就鸽巢原理的问题模型,引导学生经历证明的完整过程,感受数学的逻辑美。
可以说新授课的尽管不多,但是分量是很重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重要的。
第六单元是总复习,按照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系统整理了小学数学的各项知识,其中安排的数学思考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数学能力。
实践活动安排了生活中的五项活动,引导学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可以说,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是比较有分量的,教学任务也是比较繁重的。
怎样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落实繁重的教学任务?我重视高效课堂建设和实践。
首先是重视备课的质量,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备充分了,上课也就会得心应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各课时教学反思(全册)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1.1小数乘整数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
通过例1的教学,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我引导学生通过探讨在没有任何情境下的小数乘整数的算式的计算,和学生一起总结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与算法。
因为有了前面对小数乘整数的初步计算,当遇到用竖式计算0.72×5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0.72乘100,计算的是72乘5了,所以应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还得将积除以100。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地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而让我反思的是:我的过多的引导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铺垫,直接出示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好些?整堂课我倡导小组学习,收集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经历了探究的过程,真正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到了课堂中来,使数学教学活动成了教会学生学,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过程。
教学中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把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0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这一问题是我在备课时忽视的一个问题,值得我反思。
没有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也就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
1.2小数乘整数(练习课)本节课是一节小数乘整数的练习课。
通过练习,让学生对算法更熟悉,掌握得更好,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认识。
并通过对第5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学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再通过习题巩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学习。
本节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温故而知新”这个词足以说明复习的重要性。
2015教学工作反思
2014-2015学年度高三地理教学工作反思2014-2015高三地理教学工作在紧张和忙碌中,有条不紊的落下了帷幕。
一学期以来,我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较为适宜的教法,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一年里没有了晚课、假日课,课时大大的缩减,但任务量同以往一样之大,在教学中,我们感觉到课时紧张,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位同学,那么时间又难于满足,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做了适当的删减,删除了一些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和比较简单同学可以自习的知识点,虽然如此但课堂任务量还是非常艰巨,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课堂教学,争取效率最大化,这些都为我们每一位高三的教师提出了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工作中我做到:1、参加每一次集体教研活动,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从不潦草从事。
包括新课和所有的习题课、复习课,都认真研究教法。
在集体教研和备课中不断的和大家交流引入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
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举例深入浅出,尽量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上课时注重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教学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关系密切融洽,能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教学工作恰好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形成和培养、深化,先打好基础,再扩展发挥。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周练试卷)。
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尤其听何颖的课对我启发很大。
之后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2015年四年级上册教学及反思
三、对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
2、重视对策略的体验,而不只是关注策略的应用。解决问题教学的本质应是“策略的形成”,而不是问题的解法和结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
学生在反复比较中形成策略,在应用中体验策略。由“原来的不知道该如何整理”到“自觉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不授之于鱼,而授之于渔。
在学生预习的时候,一定会出发不同程度的困难,教师不能直接点出答案,而要引导学生把已有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3、抓关键,强入手。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
不足之处:
一、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不够到位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在获得统计数据之后,能发现数据所蕴含信息的愉悦体验,以及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拓展延伸还要加强
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的设计是可以灵活处理的,这点也因让学生予以知晓。
教学反思
2015年10月21日姓名:
总之,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凭借实物,即使是成人也是如此,所以培养学生的估计也需要学生在家不断地实践,积累属于自己的观点,因此要加强课后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观察。
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2015.7
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生命。
一学期以来,我校能够紧紧围绕旗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向老师提出了“在激励中进步、在互动中提高、在反思中发展”和“学中思、思中做、做中悟、悟中创”的口号。
同时坚持教学管理创新化,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学生综合质量在不断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强化创新管理,探究合作策略:教学创新重在管理创新。
一学期来我们树立的教学管理思路是:开发自我、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整合提升。
做到“抓骨干、骨干抓”责任到人、“抓大组、带小组”人人提高。
为了实现教学管理目标,我校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立足本校,抓管理、争优质、提质量、促发展,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而努力。
1、抓教师队伍建设,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我们做到:(1)鼓励教师们学习新课标理念我校为教师购置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书刊,并为每位教师了首都图书馆的借阅证。
在学习上我校提倡教师们要:有计划安排、有内容材料、有讨论交流有记录心得、有实践体会、有论文总结;在学习上要做到:学---讲---写---展---评的有机结合;在提高教师学习效度上,我校给予教师在学习内容上以具体的指向:结合新课程的学习、结合科研课题研究的学习、结合学科特点的学习、结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结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等。
我校教师每人都有学习心得体会本,及时记录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利用每周二校例会的前十分钟,我们都要进行“精彩十分钟自我展示活动”,教师们就教育教学等方面学习体会、收获和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经验、教训或是教育教学上最新信息和动向,即将他们的所学、所感、所悟进行展示和交流。
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资源共享的目的。
另外,对于教师们的学习,本学期我们加大了抽查、互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校教师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学校自觉学习的氛围浓厚。
学习使教师们认清了形势,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使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有效的提高了教师们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2015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5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课题活动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教学时数2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难点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准备教学步骤学习活动备注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一、学习欣赏诗歌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第一课时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
(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5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第二课时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6师生交流。
2015观潮教学反思
2015观潮教学反思范文一:上完《观潮》这一课后,上网查看了一些教学案例,在思想上有了很深的启发和感受。
再对照《新课程标准》认真反思,确有许多遗憾之处。
我想这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对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定有新的突破。
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一,创设心灵的境遇。
"心灵"即指人的思想感情。
有了丰富的思想感情,才有对事物的认知热情,我在课堂上喜欢看见学生迫切求知的眼神,喜欢听富有稚气的表达。
他们的认知若是在情感中激发的,获得知识将是最牢固的。
因此,在课前,我设计了与学生"课前交流"的简短对话,以商量语气激发学生当"小记者",学生信心十足表示赞同,然后相机以寓于有趣、生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引入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愿意与作者去观潮的情思。
从学生的神情和学习状态,我认为他们自认是"小记者"的身份表述的语言是自豪的,愿学的情感是真诚的。
并且饱含愉快的心情进入课文佳境。
同时,课堂中教师让自身投入情感状态带动学生,才能真正达到师生双边活动。
二,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发展多种能力。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通过学生实践活动"习得",不是老师教会的,在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让作者一起去钱塘江大堤上去观潮,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兴趣,然后图文并茂,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文中优美词语,重点句子学生在"****、互动、思辩、表达"中得到理解。
三、以课文为本,教会学生写作方法。
教完作者的观察顺序及从哪些方面去描述潮水在学生理解课文后相当明了。
因此,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写作方法,继承传统的"引用贯通"的教学方法,并用动作演义"人生鼎沸"的场面。
再结合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知道如何描述场面,这一环节在整节课堂上看上去是"重复"的导教,但间接的让学生加深了记忆,落实积累到运用知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学主张——情动于乐乐在于教杨井镇学校白润芬《如何做最好的教师》最后一章27德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经典感言“教师不仅要会教,更要乐教”。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热情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又作用于教师的热情。
教师的“乐教”,学生“乐学”,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成为“教与学”的最佳点,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它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合作小组的建立与评价,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
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做了一个全新的注解。
那么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应该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极重要条件。
而这恰恰又是我们长期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簿弱环节和追求目标。
这样的学习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教育与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与发展的关系为核心,以师生人际心理沟通关系为基础,以民主管理关系为调控手段,以超越代际的朋友式的尊师爱生的伦理关系为外在标志的一个有机的关系体系。
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变“尊师”、“爱生”的单向行为为民主和谐、互尊互爱、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我觉得课堂氛围的问题,它涉及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众多环节,需要对新教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并在教师自已的观念上发生根本的转变。
一、走出迷茫,认清教学目标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什么是我们的目标呢?就是采用使儿童感到愉快而不是痛苦的方法教授音乐和歌唱,培养他们渴望高尚音乐的情感,这种渴望将持续终生。
音乐既不是通过智力的、理性的途径来学习,也不能用类似代数符号或是与儿童无关的文字书写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该是为他们铺设知觉体验的道路。
要知道,一次单纯的体验能够使年轻的心灵通向音乐,直至终生。
”以上是音乐教育的宏观目标,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我们,对于一节课内的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一节音乐课的优劣。
音乐教育家曹理老师,曾在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优秀课观摩课现场点评时不只一次修改老师的教学目标。
有些教学目标定的太宽泛,有些教学目标和实际的教学内容不太吻合。
看到这种状况我认为小学的音乐教育确有改革的必要。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曾在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
这样的教学,需要学生高度的集中注意,学得比较累,学音乐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会渐渐降低;能力目标提高的同时,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却明显下降。
一次我听一节高年级欣赏教学,教师滔滔不绝地以一个教授的面孔,像背诵似的认真地讲着音乐的名称、作者、背景、内容、结构,学生呆呆地听着弄不懂的词语,理解不了的故事……渐渐地走了神。
“还差10分钟就下课了,我们听一听主要片断吧!”学生的小梦想,被老师的话打断了。
“太好了!可下课了。
”这就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从时间比例安排上看,违反了音乐是以听为主的原则。
这就是音乐教学中的非音乐倾向,也正是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一大症结。
这些多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设计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举个例子,大家比较熟悉的,歌词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回忆江南美景的诗《忆江南》,本堂课教学目标我是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设计的:(1)知识目标:能用优美、明朗的歌声,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唱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2)能力目标:能专注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唱好歌曲中的一字多音。
(3)情感目标:感受江南诗情画意的美景,激起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尤其可以灵活运用音乐课本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让我们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气氛活跃、学生的兴趣增浓。
另外,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建构师生合作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关心、学会竞争,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
对于教学改革,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善于及时地吸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的成果,掌握最新教育理念,不断自我更新教育观念。
上好每节课的前提,就是制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不至于,我们初三毕业的学生特长加试唱出的歌还是“太阳当空照”二、视学生为朋友,让学生放飞心情音乐是什么?是艺术,是听的艺术。
艺术不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
传统的音乐教育必须改革,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应该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例如低年级的唱游课,都是在“听听”、“唱唱”、“玩玩”、“创创”中轻松愉快的进行的。
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中,课堂已不再是老师一个表演的舞台。
老师需要费神的地方是在上课前精心设计、组织课堂上的活动。
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老师只是起着引导游戏正常进行,让学生从游戏中得到收获的作用。
让“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应用”的教学思想融汇贯通地应用到我们音乐教学实践中来。
为此,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音乐游戏、角色扮演,用学生自已的想象,创造自己的音响效果,从中体会创造想象和演唱的乐趣。
教师应该从教导、监督的角色转变成为活动和游戏中的“合作伙伴”,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服务。
整个的教学过程也完全摆脱了强制与被动的枷锁,从而创造出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如《小树叶》是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歌曲。
我在执教歌曲处理部分,通过琴声首先让学生感悟了二段速度的变化表现树叶飘零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以此作感情线索,学生情不自禁的做起了动作,尤其“春天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学生双手张开高高举起,斗腕、翻腕,全班五十双小手全部在动的时候,站在讲台的老师,伴随那童趣的声音,心不颤抖?能不体验到音乐美吗!?如我在《树叶儿飘飘》这课,充分创造给学生聆听的机会:学生能说出这首歌曲很柔美;我听到了秋天的声音;听了这首歌我心里很安静……并且学生在学唱《秋天红艳艳》这首歌时,很快就能比较出,《树叶儿飘飘》的音乐情绪是柔美抒情,《秋天红艳艳》的音乐情绪是欢快活泼。
音乐教学不应该只注重它的结果,更应该关注它的过程。
我们应该让每个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带着愉悦的体验离开音乐教室。
好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体验情感,吸取知识,培养情操的必经之路,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能到达成功的目的地。
三、用“心”去体验音乐的美,让课堂“活而不乱”大家可能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在教唱完一首歌后,我们经常会让学生为音乐编配动作、配上打击乐或者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歌曲伴奏等等。
往往这个时候,教室里就会闹哄哄乱成一团,如果你是上课的老师,看到这样的场面,还会有好心情去完成下面的教学环节吗?如果只是一堂课的话,我想也许还能坚持一下,但如果每次都这样,你还能坚持吗?我想是不能的。
那么,我们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做到“活而不乱”呢?音乐课的灵魂就是围绕着主题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通过聆听,唤起情感,引发想象与联想。
学生的“好动”往往是他们内心情感不加修饰的自然而直接的流露。
作为音乐老师,不但不该怕它,倒是应该珍爱它。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想深深地沉进到音乐的主题中去,做到内心的感受与外部的行动和谐统一。
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创造。
使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交融,与音乐互动,使学生的体验不断升华。
在这样的音乐课上,尽管全体师生都可以“玩”得忘乎所以,但绝不会脱离主题,失去控制。
如在五年级上欣赏《爱的罗曼斯》我先让学生跟着音乐唱起来,大大鼓励他们创作。
学生情绪高涨,我借此时机,让他们进一步的去聆听体会这首西班牙民歌的优美纯朴的美,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的笔,去画了自己心中的春色。
在这春意盎然的意境中,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节奏,流淌的旋律,美的色彩,造成美的意境,抒发心中的美感,学生能不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吗?四、重视教学反思,提高课堂质量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一个青年教师,应该说学海无涯,攀登也是永无止境的。
“路应该在脚下延伸”,我们不可忽略了去总结、认识自己一步一步艰难的闯过来的路,去仔细的审视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踩出来的每一个脚印。
可以说每一点滴的经验,每个细微的成功和进步都是由老师和同学共同创造出来的。
因此,第一,与课前备课同等重要的是不能忽视课后的回顾小结。
第二,在课内外要特别留意学生的反应。
例如,我在上《小雨沙沙》一课,事先安排了学生人手一个自制沙球,以模拟下小雨的声音,并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结果上半节效果不错,下半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却还是停留在自制沙球上,上得很吃力。
课后,有老师告诉我,学生喜欢沙球,就干脆利用沙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节奏、速度、力度等要素统统玩个遍。
在以后的平行班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进了调整,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觉得反思自己的工作,难度主要在“深度”上。
要相当的深度,就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教学反思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有效措施。
教师只有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善于捕捉灵感的火花,才能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达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理想境界。
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