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转运记录表
静压桩旁站记录
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编号:A6-0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编号:A6-02
续表A6-02 -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编号:A6-03
续表A6-03 -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编号:A6-04
续表A6-04-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编号:A6-05
续表A6-05-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编号:A6-06
续表A6-06-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编号:A6-07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编号:A6-08
续表A6-08-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编号:A6-09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编号:A6-10
续表A6-10 -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南京城南生活垃圾转运站编号:A6-1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作业规范表
1
3次/月
有害垃圾收集作业规范
①
开放式居民小区垃圾投放亭有害垃圾采取3次/月定时定点定车定人定责的收集模式。有害垃圾收集时间应安排在非投放时间段进行收集
②
作业人员上岗前统一着装(不得配置短袖装),配工作证,着皮手套、戴口罩,严禁着装不规范等问题发生。车辆内应配置医药箱、防护服、护目镜、灭火器等应急设施,以对突发事件
⑦
作业过程中,垃圾桶轻拿轻放;人员不得大声喧哗;严格遵守城区禁鸣喇叭等要求;车辆作业过程中,严禁开启车上播放器,收听广播或音乐;尽量降低作业噪音
⑧
如影响居民时,用“请让让、帮帮忙、麻烦你了、打扰了”等文明用语,不得语言粗暴
⑨
作业结束后,开放式居民小区各投放亭内应放置合理易腐垃圾空桶,以保障下一次开放时间段居民的正常投放需求。做好收集清运台帐记录,并对作业车辆进行全部清洗和好车辆消杀工作
开放式居民小区投放点生活垃圾收集、接驳时间:上午7时-10时,晚上18时-21时
定时定点分类模式
2
开放式居民小区垃圾集置点清运时间:上午8时-11时,晚上19时-23时
定时定点分类模式
3
封闭式居民小区垃圾集置点清运时间:上午9时-11时,晚上20时-23时
定时定点分类模式
4
机关企事业单位垃圾集置点清运时间:上午7时-11时或晚上20时-23时
第一章
招标项目: 项目编号:
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模式,开放式居民小区垃圾投放亭每次投放结束后,其他垃圾与易腐垃圾必须做到次产次清,低价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根据清运频次,合理安排,确保低价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桶无满溢情况发生
收运方式
1
直运+接驳+中转站压缩运输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S〔OP〕合用对象:接触医疗废弃物的医务人员编写者:审核者:版次: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执行日期:注:本文件程序仅供本院医务人员使用,未经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允许,制止翻印。
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性。
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采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制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制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者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采集袋采集,以防采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采集袋上作特殊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殊说明的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3/,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外表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发展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wei)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发展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采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者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发展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完毕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者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生活垃圾单独分类投放转运处置要求
生活垃圾单独分类投放转运处置要求一、餐厨垃圾(一)主要品种。
包括:相关企业和公共机构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
(二)投放暂存。
餐厨垃圾需按规定建立台账制度,记录种类、数量、去向等。
(三)收运处置。
餐厨垃圾应采用密闭专用车辆运送至餐厨垃圾处置设施处理,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对泄露、遗撒和臭气的控制。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餐厨垃圾运输、处理的监控。
二、建筑垃圾(一)主要品种。
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二)投放暂存。
所有建筑垃圾,除建设项目就地利用、减量外,都必须非选择性的集中收集到建筑垃圾处置场所。
居民进行房屋装饰装修活动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当按照物业服务企业、单位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指定的地点分类打包堆放。
(三)收运处置。
建筑垃圾产生单位应将建筑垃圾交由经核准的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进行清运,使用取得道路运输证的专业密闭环保运输车辆将建筑垃圾运送至建筑垃圾处置场所处置。
三、园林绿化垃圾(一)主要品种。
包括:城市绿化养护和公园绿地、风景名胜区等绿化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枝叶、树木等。
(二)投放暂存。
养护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树木、枝叶等园林绿化垃圾单独分类和存放。
(三)收运处置。
园林绿化垃圾采用就地处置,或通过车辆收运、采取适度集中的方式处理。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园林绿化垃圾运输、处理的监控。
四、农贸市场垃圾(一)主要品种。
包括: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
(二)投放暂存。
设置专门密闭容器单独投放,并逐步提高分类准确率,避免混入其他不利于后续处理的杂质,做到“日产日清”。
(三)收运处置。
可采用就地处置方式,或使用密闭专用车辆运送至处置设施处理。
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对泄露、遗撒和臭气的控制。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贸市场垃圾运输、处理的监控,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厨余垃圾协同收运处置。
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表
附件4:表4-1 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评价类别评价子项序号评价子项子项权重(%)子项评价内容子项分值范围子项实际得分备注A 工程建设30 分1 选址* 3选址符合标准要求,服务范围合理2~3选址不符合标准要求,服务范围不符实际需求0~12转运工艺与建设规模*4建设规模合理,垃圾转运为封闭式、压缩工艺,技术先进,满足近中期需求,兼顾长远发展3~4建设规模不合理,垃圾转运工艺落后.甚至是淘汰工艺0~23 建设用地 4转运站建设用地、建筑面积、绿地率、防护距离等指标均满足标准规定;站区布局合理3~4用地面积不应低于工程建设标准值的70%用地指标未能满足标准规定;站区布局不合理0~24主体工程设施5主体工程设施齐备,工艺技术合理,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3~5主体工程设施不齐备,工艺技术有较大缺陷。
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0~25 配套工程设施 3配套工程设施齐备,符合垃圾转运站建设标准的要求2~3配套工程设施不符合垃圾转运站建设标准的要求0~16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2站内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完善,符合标准,或方便借用周边条件1~2若借用站外设施,需考察其容量及便利性站内无生产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周边无借用条件0~17转运车间作业系统4设备模块化、自动化水平高;具有封闭卸料、压实(压缩)、装箱启运等功能,各接口连接配合好;液压设备连接牢固、工作可靠;配置2个及以上作业单元3~4设备通用化程度低、型号、规格混乱,无填装压实;仅有l个作业单元0~28污染控制设备与设施配置3污染控制设备、设施配置齐全,符合标准要求2~3污染控制设备设施配置欠缺,设备、设施利用率低,未达到标准要求0~19 雨污分流 2具有雨污分流设施和功能1~2无雨污分流设施和功能0B生产运行30 分10技术资料及存档3转运量、进站车辆、设备运行、维修等技术资料档案齐全、规范2~3转运量、进站车辆、设备运行、维修等资料不齐全、归档不规范0~1 11称重计量作业4有称重及自动计量记录,进站物料记录资料完整3~4无称重及自动计量记录,进站物料人工记录资料不完整0~2 12 收集和 4 转运车辆型号规格统一,底盘3~4运输作业和箱体配套,箱体与压缩或压实填装设备对接良好,车型及载重量合理,作业效率高,运输过程中封闭性好,易于维护;收运车辆线路顺畅无误,收集、运输车辆排队等待时间较短箱体与压缩或压实填装设备对接较差,作业效率低下,运输过程中封闭性差,转运车辆车型及载重量均不合要求;收运车辆线路混乱,排队等待现象严重,无法顺利完成垃圾转运作业0~213 站内转运作业 5垃圾卸车、压实(压缩)、装车过程规范,工作效率高,能够有效应对垃圾转运高峰和紧急状况;仅生活垃圾进入4~5垃圾卸车、装车过程不规范,现场较混乱,无压实(压缩)功能;无法应对垃圾转运高峰和紧急状况,垃圾易积压、堵塞;有其他垃圾混入,未及时处理0~314 站区清理消杀4进站垃圾均当日清运完毕,不堆积过夜;消杀(蚊、蝇、鼠等)措施有效,每日作业完毕及时冲洗站区地面3~4缺乏或无消杀措施,站内垃圾堆积过夜,未能每日冲洗站区地面0~215 运行管理* 5中控系统管理控制得当、调配有效;有运行作业手册及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手册,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明确、健全,实施到位;场内标识齐全、规范4~5未设置中控系统;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明确、不健全;标识不齐全、不规范0~316 设备维护 3备件充足,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无设备损坏事故.有详细点检、维修记录2~3未能及时有效维护设备,出现设备损坏事故,无点检、维修记录,影响作业0~l17 应急处置* 2具备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设施设备1~2 无任何应急处置预案或措施OC 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18通风降尘与除臭8通风、降尘、除臭设备连续稳定运行,污染控制效果好;作业车间有全面的污染控制6~8检测因子包括:降尘、臭气浓度、TSP(总悬浮颗粒物)、H2S设备闲置未能运行,未采取通风、降尘除臭措施或有措施但实际效果差0~519 隔声降噪 3站区边界按标准设置绿化隔离带;作业区有降噪设备或措施,控制得当;有权威检测报告2~3 检测因子包括:厂界噪声、作业区噪声未设置绿化隔离带;无隔声降噪控制措施0~130分20 运输途中二次污染控制4转运车辆在运输垃圾过程中无“跑冒滴漏”现象,无二次污染3~4未采取措施,转运车辆在运输垃圾过程中存在“跑冒滴漏”现象0~221 污水处理 4污水处理后出水检测数据达标或进入城市污水厂处理,有权威监测报告或环保部门批文3~4检测项目包括: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悬浮物、总磷、总氮和氨氮污水处理后出水检测未达标次数占总检测次数的比例占20%以上,或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0~222 节能减排* 3有节能减排要求与措施。
生活垃圾集中转运服务方案及措施
生活垃圾集中转运服务方案及措施一、垃圾分类收集为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本方案提倡垃圾分类收集。
通过设置不同的垃圾桶,引导居民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以便于后续的集中转运和处理。
二、集中转运站点建设为确保垃圾转运的高效、安全和环保,本方案提出建设集中转运站点。
这些站点将配备先进的垃圾压缩设备和装载工具,以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站点位置需合理布局,以便于垃圾的集中收集和处理。
三、垃圾压缩处理在集中转运站点,垃圾将被压缩以减少体积和重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采用高效、环保的压缩设备,确保压缩过程无二次污染,且压缩后的垃圾块便于装载和运输。
四、垃圾转运车辆配备为满足垃圾转运需求,本方案提出配备专业的垃圾转运车辆。
这些车辆需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垃圾散落和气味散发。
同时,应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运输。
五、转运路线规划为优化垃圾转运过程,本方案需对转运路线进行合理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需考虑道路状况、交通流量、转运站点位置等因素,以确保转运路线的安全、高效和环保。
同时,应定期评估路线规划的合理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六、环保措施落实在垃圾转运过程中,本方案强调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通过采取密闭运输、控制车速、减少鸣笛等措施,降低噪音和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环保标准要求。
七、垃圾处理终端建设为合理处理各类垃圾,本方案提出建设专业的垃圾处理终端。
根据垃圾性质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别建设焚烧厂、填埋场和资源回收中心等终端处理设施。
这些设施的建设需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垃圾处理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八、定期清运维护为保证垃圾转运的顺利进行,本方案强调定期对转运站点和运输车辆进行清运和维护。
通过制定合理的清运计划和维护方案,确保站点和车辆的清洁、安全和正常运行。
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工程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增加,城市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卫生问题。
因此,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工程的实施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高效、环保的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系统,达到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
二、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1.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在城市各个小区和居民区,建设垃圾分类设施,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的分类桶或分类容器。
根据不同垃圾的性质和处理方式进行分类,提醒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2.转运站建设建设分布合理的垃圾转运站,将分类后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和转运。
转运站应配备垃圾压缩车、封闭式储存设施和清洗设备等设施,确保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转运过程中的环保。
3.垃圾转运车辆和设备更新对现有转运车辆进行更新和改造,使用高效节能的垃圾转运车辆,并配备垃圾车GPS监控设备,实时监测垃圾转运车辆的行驶路线和状态,确保垃圾转运的高效和安全。
4.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设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包括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等。
垃圾填埋场应建立隔膜、渗滤液收集系统和沼气利用系统,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垃圾焚烧厂应采用先进的排放处理技术,减少废气和废水的污染。
5.垃圾处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强垃圾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推广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如生物降解技术、垃圾厌氧发酵技术等,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率。
三、项目资金和投入本项目涉及到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垃圾转运站建设、垃圾转运车辆和设备更新、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预计总投资为XXX万元。
项目资金可以通过政府拨款、社会资本投入和居民缴费等方式筹集。
四、项目管理与运营1.项目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负责项目实施、资金管理、工程监督和绩效评估等工作。
2.居民教育与宣传通过媒体宣传、社区讲座、宣传册等方式,加强居民对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的减量工作。
生活垃圾清运转运工作量定额
生活垃圾清运转运工作量定额1、工作内容使用专用机械设备、密闭集装箱、运输车辆等,将垃圾转运站、压缩站或堆放点的垃圾,转运至垃圾处理(置)场。
作业结束后保养工具和车辆。
2、作业形式压缩密封运输、箱式密闭运输、自卸车运输、拖拉机运输等。
3、定额计算规则3.1 机动车每日有效工作时间为7小时。
3.2 垃圾转运定额按t/台班或车次/工日。
3.3 每日台班定额计算公式为:有效工作时间÷(单车操作时间+运输往返时间)3.4 机动车行驶速度:汽车:20——40 km/h;拖拉机:15——20 km/h。
3.5 单车操作时间参数单车操作时间指单次垃圾装卸所需时间。
3.5.1 压缩式车:2t车27min,3t车36min,5t车50min,8t车75min,9t车84min,12t车110min。
3.5.2 集装箱车、拉(摆)臂车装卸时间:15min。
3.5.3 人工装卸:0.5t车27min,2t车35min,5t车80min。
3.6 垃圾收集运输定额中已含运输道路5%以内坡度的因素。
坡度为5%—10%的,单程运距应在相应路段乘以1.1的系数;坡度为10%—20%的,单程运距应在相应路段乘以1.2的系数;坡度在20%以上的,单程运距应在相应路段乘以1.3的系数。
3.7 垃圾收集运输装车以一个地点为准,每超过一个装车点(距离在500米以内),按相应定额乘以0.99系数。
4、垃圾清运(转运)定额表生活垃圾运输定额表表1—16 单位:车次/工日拖拉机转运垃圾表1—17 单位:车次/工日生活垃圾转运站人员配置定额表表1—18 单位:人/座5、作业规定5.1 进入转运站或堆放点的垃圾应当及时清运,日产日清,作业结束后清洁设备场地。
5.2 垃圾运输车辆应保持车容整洁。
车体无污物、标志清晰。
5.3 运输垃圾应密闭、不裸露。
无垃圾飞扬、洒落、拖挂和污水滴漏。
5.4 装运垃圾以有效容积为限,不准超量超高运输。
5.5 运输垃圾应按指定地点和作业要求分类堆放,垃圾必须进入垃圾处理(置)场(厂)。
村环卫工作台账
村环卫工作台账2010年度XX村“镇村环境卫生”和“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资料汇编XX村“镇村环境卫生”和“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XX XX XX XX XXXXXX村村民委员会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五日XX村“镇村环境卫生”和“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网络图XXXXXXXXXX XXXXXXXXXX关于调整XX村“镇村环境卫生”和“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因村委会换届选举和人员变动,为更好的开展工作,决定调整XX村镇村环境卫生和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长:XX 组副组长:XX组员:XX XX XXXXXX村村民委员会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日调整后XX村“镇村环境卫生”和“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网络图XXXXXXXXXX XXXXXX保洁员照片公示栏坞家村保洁人员花名册姓名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区域身份证号码合计名注:为2010年新增保洁员下发文件2010年度XX村“镇村环境卫生”和“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计划农村镇村环境卫生和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
2010年度我村镇村环境卫生和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将继续秉持上级机关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村实际,与创建江苏省绿化示范村等活动紧密联系,广泛发动村民群众,加强乡村建设,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努力使我村的环卫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坚持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以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卫生、交通、文化、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创造良好的乡村发展环境、完善村级服务功能为目的,以乡间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以村里主次干道、公共场所、集中居住点、大小河塘治理为重点,坚持建设、整治、管理相结合,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依法治理与建章立制相结合。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环境监测达标情况
DB11/T 861—202010附录B (资料性附录)环境监测达标情况B.1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评价B.1.1 评价项目包括总悬浮颗粒物、甲烷、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共12项。
B.1.2 评价方法监测指标全部符合要求不扣分,1项及以上不符合要求扣10分。
B.1.3 排放限值臭气浓度排放标准限值按照GB 14554执行,甲烷排放限值按HJ 2035执行,其他项目排放标准限值按照DB11/ 501执行,具体见表B.1。
表B.11无组织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项目浓度限值(mg/m3)总悬浮颗粒物0.30ab甲烷(%) 1.25一氧化碳 3.0b氮氧化物0.12b二氧化硫0.40b氨0.20硫化氢0.010甲硫醇(%)7.0×10-3甲硫醚0.070二甲二硫醚0.060非甲烷总烃20臭气浓度(无量纲) 20a在实际监测该污染物的单位周界无组织排放监测点时,监测颗粒物。
b该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为监控点与参照点的浓度差值。
B.2 固定污染源(排气筒气体)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评价B.2.1 评价项目包括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共7项。
B.2.2 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内容监测指标全部符合要求不扣分,1项及以上不符合要求扣10分。
DB11/T 861—202011B.2.3 排放限值有组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按照DB11/ 501、GB 14554执行,具体见表B.2。
表B.2固定污染源(排气筒气体)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项目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 3) 与排气筒高度对应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 I 时段II 时段 15m 20m 30m 40m 50m 氨 30 10 0.72 1.2 4.1 7.1 11 硫化氢 5.0 3.0 0.036 0.060 0.20 0.36 0.55 甲硫醇 - 1.0 0.025 0.042 0.14 0.25 0.38 甲硫醚 - 4.0 0.25 0.42 1.43 2.5 3.8 二甲二硫醚 - 3.0 0.22 0.36 1.2 2.1 3.3 非甲烷总烃 80 50 3.6 6.0 20 36 56 臭气浓度(无量纲)--20005600128002000040000B.3 外排水监测结果评价 B.3.1 评价项目评价项目包括:pH 值、色度、化学需氧量(COD cr )、生化需氧量(BOD 5)、悬浮物(SS )、总氮、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和溶解性总固体,共16项。
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有效地收集和转运生活垃圾,成为了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收集环节。
1. 容器设置。
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和生活垃圾产生量,合理设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
对于人口密集区,应设置密集型生活垃圾收集容器,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对于人口稀少区,可以适当减少收集容器的设置数量,以节约成本。
2. 定时收集。
制定合理的生活垃圾收集时间表,保证每个区域的生活垃圾都能得到及时收集。
在人口密集区,可以增加收集频次,以避免垃圾堆积;在人口稀少区,可以适当减少收集频次,以节约资源。
三、转运环节。
1. 车辆配备。
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转运车辆,确保能够满足各个区域的生活垃圾转运需求。
车辆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2. 路线规划。
合理规划垃圾转运路线,避免重复行驶和拥堵路段。
根据各个区域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收集容器设置情况,制定最佳的转运路线,以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
四、监督管理。
1. 定期检查。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转运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收集容器的完好无损,车辆的运行状态良好,以提高收集和转运的效率。
2. 数据统计。
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数据统计系统,及时掌握各个区域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和转运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收集容器设置和转运路线,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五、总结。
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实施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合理设置收集容器、定时收集、车辆配备和路线规划,以及定期检查和数据统计,能够有效管理城市的生活垃圾,为城市的环境卫生保驾护航。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实施方案,为城市的环境卫生保驾护航。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作流程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生活垃圾转运站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功能是对收集来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压缩、打包等处理,再将其运输到最终处理设施。
垃圾转运日常生活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垃圾转运管理工作,提高垃圾处理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从事垃圾转运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商业街区等。
三、管理职责1. 政府部门职责:(1)负责制定垃圾转运相关政策和规划,监督指导垃圾转运工作;(2)建立健全垃圾转运设施,确保垃圾转运渠道畅通;(3)加强对垃圾转运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垃圾转运安全、环保。
2. 企事业单位职责:(1)负责本单位的垃圾收集、分类、暂存和转运工作;(2)按照规定设置垃圾收集点,并保持其整洁;(3)定期对垃圾收集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居民小区职责:(1)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做好垃圾转运工作;(2)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收集点;(3)保持小区内垃圾收集点的整洁,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四、垃圾分类与收集1. 垃圾分类:根据《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求,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2. 垃圾收集:各责任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收集垃圾,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五、垃圾转运1. 转运方式: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确保垃圾在转运过程中不泄漏、不污染环境。
2. 转运路线:合理规划垃圾转运路线,避开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转运时间:根据垃圾产生量,合理安排转运时间,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六、监督检查1. 政府部门应定期对垃圾转运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 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应主动接受政府部门监督检查,积极配合调查。
七、奖惩措施1. 对在垃圾转运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本地区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 47-20062006-12-1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20号现批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47-2006,自2006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年3月26日1 总则为规范生活垃圾转运站(以下简称“转运站”)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转运站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
转运站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选址与规模2.1选址转运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
2综合考虑服务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设在交通便利,易安排清运线路的地方。
4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的要求。
转运站不应设在下列地区:1立交桥或平交路口旁。
2大型商场、影剧院出人口等繁华地段。
若必须选址于此类地段时,应对转运站进出通道的结构与形式进行优化或完善。
3邻近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
在运距较远,且具备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条件时,宜设置铁路或水路运输转运站(码头)。
2.2规模转运站的设计日转运垃圾能力,可按其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型三大类,或I、Ⅱ、Ⅲ、Ⅳ表转运站主要用地指标注:1表内用地不含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其他功能用地。
2用地面积含转运站周边专门设置的绿化隔离带,但不含兼起绿化隔离作用的市政绿地和园林用地。
3与相邻建筑间隔自转运站边界起计算。
4对于邻近江河、湖泊、海洋和大型水面的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码头,其陆上转运站用地指标可适当上浮。
5以上规模类型Ⅱ、Ⅲ、Ⅳ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I类含上下限值。
转运站的设计规模和类型的确定应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服务区域内,以转运站设计接受垃圾量为基础,并综合城市区域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变化因素来确定。
物业管理垃圾清运服务方案
物业管理垃圾清运服务方案对所管区域垃圾按规定时间及时放到指定位置,100%日产日清。
要求垃圾处理人员每天上午7:00——9:00,下午15:00——17:00将生活垃圾运送至市环卫垃圾处理站,绿化垃圾运送至绿化垃圾转运站。
1、生活垃圾及绿化垃圾1)垃圾应分类收集。
生活垃圾由专人定时收集、外运。
树木死株、枯枝落叶、修剪草坪产生的草屑、清除杂草产生的残体等绿化垃圾要集中在指定地点,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无公害粉碎处理后,或用作肥料或及时外运,做到随收随处理及清除,确保绿化垃圾存放地点无垃圾堆积。
2)收集垃圾的容器必须结构严密、坚固、防蝇、防流、并防止液体渗漏,而且轻便内壁光滑,便于搬运。
2、工作要求1)清洁人员每天对保洁区域的垃圾进行收集清运:做到及时无剩余。
各组清扫完毕的垃圾及时清理,不得在路面堆积。
2)生活垃圾的清理,清洁人员在清洁保洁区时,少量的垃圾可倒入垃圾箱内,量大的垃圾应直接运送到保洁区的垃圾中转站。
路面清洁人员在清洁路面时,应将收集的少量垃圾直接倒入附近的垃圾箱内。
下列情况下,禁止直接倒入垃圾桶内:没有容器装盛的流质垃圾,一次能把垃圾桶装满的垃圾等。
流质垃圾做好包装,一次性放到垃圾清运车运往垃圾中转站;一次性能把垃圾桶装满的垃圾可堆放在垃圾桶旁,由垃圾清运车直接运往垃圾处理站。
3)垃圾桶的清理,安排人员专门运送垃圾桶内的垃圾。
垃圾运送人员除每天一次整体运送垃圾外,应巡回地收取垃圾桶内的垃圾,保证垃圾桶内呈半空状态,方便使用。
将垃圾运送到中转站或者指定存放处。
垃圾桶内的生活垃圾每天由垃圾清运人员进行清理,做到100%日产日清。
4)垃圾桶定位设置,摆放整齐。
设置点周围2—3m内整洁,无散落、存留垃圾和污水。
5)垃圾桶无残缺、破损,封闭性好,外体干净。
6)每天至少一次对垃圾中转站垃圾进行外运,并进行日常保洁和管理,保证干净整洁。
除绿化垃圾外,生活垃圾直接由垃圾清运车运往垃圾处理站。
7)垃圾中转站垃圾清运过程中出现“满桶、漏桶、落渣、漏渣”等不符合垃圾清运质量要求应立即整改,及时将现场清理干净。
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转运设施
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一转运设施一、一般规定1.1垃圾转运设施的新建、改(扩)建应与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方式相适应,并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
1.2垃圾转运设施宜布局在服务区域内靠近生活垃圾产生量多且交通运输方便的位置。
1.3新建垃圾转运设施宜合并设置,各类垃圾的转运、暂存区应相对独。
1.4新建、改(扩)建垃圾转运设施,宜配置环卫停车场、环卫工人休息场所等,并满足供水、供电、环保、安全、通信、消防等方面的要求。
1.5垃圾转运设施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6转运设施运行维护应专人负责,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安全作业;转运设施的各类设备技术指标及性能应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二、垃圾转运站2.1垃圾转运站的类别、规模应结合生活垃圾产生量及收运模式确定,新建转运站应按垃圾分类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既有的转运站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类改造。
转运站的建设、改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的规定。
2.2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维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的规定。
2.3转运站应满足下列要求:1转运站的建设规模和作业能力应满足垃圾分类收集覆盖范围的需求。
2进站垃圾应来源明确,来源不清的垃圾不应进入垃圾转运站。
3转运站应保持干净整洁,作业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和维护,以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转运站应配备相应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噪声、臭气、污水排放指标等应符合国家和省相关环境保护要求。
5转运站站内应设置清晰的垃圾分类导向、功能提示、安全警示等标志,在醒目位置张贴站内管理制度或规范。
6转运站应有健全的管理台账,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垃圾的来源、种类、转运量、去向等。
三、大件垃圾拆解中心3.1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宜结合大件垃圾实际拆解需求设置,可与转运站、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等统筹建设。
3.2大件垃圾拆解后的材料应按材质分类回收与再利用。
3.3大件垃圾拆解应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及零部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大件垃圾收集和利用技术要求》GB/T25175的要求预先拆除,并按种类分类贮存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