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四 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
【阶段特征】 宋元时期(960~1368年)是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 1.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 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 2.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交子的 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3.思想: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科技世界领先;文艺平民化、市俗化。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1.演变趋势 (1)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 (2)地方行政区划辖区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 (3)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 (4)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 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 (5)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6)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 2.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南方)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强化的需要。
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考情备考分析 主干知识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情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
(1)2017·全国Ⅲ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 的不同记载 (2)2016·全国Ⅰ卷,26:宋代重史传统对 君主专制的影响 (3)2012·海南卷,5:北宋专制权力的 加强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抓主干 一、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宋代 (1)宋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代 (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 行省官员通常由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②。……无论行政、 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 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③。显而易 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三、民族融合 宋元时期战争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两宋时期,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向边疆 地区扩展,周边各族迅速封建化。元朝时期,国家统一,北方民族南迁,中原 民族向边疆迁移,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重理解 1.汉、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异同
相同
不 同
中央 地方 中央
地方
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相权 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 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 宋太祖则将地方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2.备考策略:(1)掌握宋代君主专制加强 的措施。(2)可以将宋和元政治制度对 比分析,宋代是一个分权过度的朝代,造 成了效率低下,财政困难的局面;而元代 则是一个权力相对集中的朝代,造成了 权贵专权、政局动荡的局面,通过对比 可以有效地提高考生对知识的理解。
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
主题一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创新 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 错为主导①,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 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 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 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 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2.元朝的行省与郡县制的区别 (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民族 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 (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元设中书省,即中央 政府,总理全国政务,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其余地 方设行省,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3.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特点 (1)皇帝拥有最高监察权。 (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3)重视监察官的选任。 (4)凭实绩黜陟,严格考核监察官。 (5)允许风闻言事。
2.元朝:行省制度 (1)目的:为了对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治。 (2)内容 ①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辖。 ②地方设行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③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重大民政事务须 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须呈报枢密院。 (3)影响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问题】 根据材料,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特点”源自材料,“影响”结合所学。 (2)定时空,找关联: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为 后世留下宝贵的借鉴。 (3)提信息,找关键:①说明元代行省遵循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 ②体现行省实行集体负责制度。 ③体现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受中央节制管辖。 【答案】 特点:行省划分遵循犬牙交错的原则;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 议事;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中央与 地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阶段特征】 宋元时期(960~1368年)是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 1.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 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 2.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交子的 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3.思想: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科技世界领先;文艺平民化、市俗化。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1.演变趋势 (1)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 (2)地方行政区划辖区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 (3)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 (4)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 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 (5)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6)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 2.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南方)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强化的需要。
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考情备考分析 主干知识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情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
(1)2017·全国Ⅲ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 的不同记载 (2)2016·全国Ⅰ卷,26:宋代重史传统对 君主专制的影响 (3)2012·海南卷,5:北宋专制权力的 加强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抓主干 一、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宋代 (1)宋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代 (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 行省官员通常由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②。……无论行政、 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 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③。显而易 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三、民族融合 宋元时期战争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两宋时期,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向边疆 地区扩展,周边各族迅速封建化。元朝时期,国家统一,北方民族南迁,中原 民族向边疆迁移,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重理解 1.汉、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异同
相同
不 同
中央 地方 中央
地方
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相权 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 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 宋太祖则将地方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2.备考策略:(1)掌握宋代君主专制加强 的措施。(2)可以将宋和元政治制度对 比分析,宋代是一个分权过度的朝代,造 成了效率低下,财政困难的局面;而元代 则是一个权力相对集中的朝代,造成了 权贵专权、政局动荡的局面,通过对比 可以有效地提高考生对知识的理解。
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
主题一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创新 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 错为主导①,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 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 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 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 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2.元朝的行省与郡县制的区别 (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民族 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 (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元设中书省,即中央 政府,总理全国政务,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其余地 方设行省,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3.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特点 (1)皇帝拥有最高监察权。 (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3)重视监察官的选任。 (4)凭实绩黜陟,严格考核监察官。 (5)允许风闻言事。
2.元朝:行省制度 (1)目的:为了对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治。 (2)内容 ①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辖。 ②地方设行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③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重大民政事务须 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须呈报枢密院。 (3)影响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问题】 根据材料,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特点”源自材料,“影响”结合所学。 (2)定时空,找关联: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为 后世留下宝贵的借鉴。 (3)提信息,找关键:①说明元代行省遵循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 ②体现行省实行集体负责制度。 ③体现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受中央节制管辖。 【答案】 特点:行省划分遵循犬牙交错的原则;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 议事;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中央与 地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