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世界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世界地理概述
1.大洲、大洋的面积与分布特点:①七大洲面积顺序——亚非北南南欧大(或亚非美美,南极欧洋);②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位置最南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③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④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⑤各大洲中央经线——亚洲100ºE,欧洲30ºE,非洲20ºE,大洋州澳大利亚135ºE,北美洲100ºW,南美洲60ºW。
2.大洲界线:①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60°E)、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和土耳其海峡;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③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170ºW,66°34′N);
④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80ºW,10°N);④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德雷克海峡;⑤非洲与欧洲分界——直布罗陀海峡;⑥欧洲与北美洲分界——丹麦海峡。
3.大洋分界线:①太平洋与北冰洋分界———白令海峡;②太平洋与大西洋分界——经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67°W经线;③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经过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岛的146°E经线;④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⑤大西洋与北冰洋的分界———挪威西海岸(约61ºN)至冰岛再到格陵兰岛的最短距离一线。
5.海底地形:主要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等类型,大洋底又分为海岭、海盆、海沟等。6.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①世界人口稠密区及原因——A、亚洲东部和南部←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在此聚居历史悠久;B、欧洲西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C、北美洲东部(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②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加中,美巴澳。
③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13个)——中印美印尼,巴巴俄孟加,尼日日本墨,菲律埃塞俄。
④地跨两大洲的国家(9个)——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五国跨亚欧)、印度尼西亚(跨亚大)、埃及(跨亚非)、巴拿马(南北美)、美国(北美大)。
7.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8.影响气温的因素:
⑴纬度(或太阳辐射):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度递减;气温年较差从低纬向高纬递增;气温日较差以副热带大陆的沙漠最大,赤道和高纬度较小。
⑵下垫面状况——①地形地势:包括海拔高度、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谷地盆地夏季热量不易散失而成为高温中心,冬季易使冷空气堆积
形成低温中心(但若周围高大山脉阻挡了冷空气侵入也会成为温暖中心);高大地形阻挡了冷空气可使其附近温度较同纬度高;背风坡气流下沉产生的焚风效应使温度较高;山地比附近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②海陆位置:主要指离海远近,受大陆或海洋影响的大小。③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④植被状况:植被覆盖影响吸热与放热,植被可调节气温;植被良好的绿地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小于裸地。⑤不同性质的地面反射率不同: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
⑶大气运动:如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与冬季风源地的距离等。
⑷天气状况:阴雨天和晴天的气温及日较差不同。
⑸人类活动: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9.影响降水的因素:
⑴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的影响。
⑵天气系统——如锋面、气旋与反气旋、低压槽、高压脊、锋面气旋等。
⑶地形地势:迎风坡多;背风坡少;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⑷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东岸或西岸。
⑸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⑹其他下垫面状况: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⑺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10.影响气候的因素:
⑴太阳辐射:影响气温,形成不同的气候带。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⑵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的影响。
⑶下垫面状况:包括:①海洋和陆地影响;②地形地势的影响;③不同地面反射率的影响;④洋流的影响;⑤不同植被覆盖率地面的影响,等。
⑷人类活动的影响。
11.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①纬度或太阳辐射因素,使等温线与纬线平行;②海洋的影响,使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③地形地势,使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12.等温线弯曲的基本规律:
⑴影响等温线弯曲的因素——①海陆分布;②地形地势;③洋流;等。
⑵基本规律——“高高低低规律”:①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如夏季的大陆、冬季的海洋、地势低的地区、暖流流经地。②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如冬季的大陆、夏季的海洋、地势高的地区、寒流流经地。
⑶因洋流形成的等温线弯曲,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世界降水的分布大致呈带状分布,即从低纬到高纬,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和极地少雨带相间分布。
14.形成各气候类型的主导因素:
①纬度位置——极地气候、亚寒带气候、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热带气候。
②气压带风带:A、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B、不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
③季风:A、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影响而成;B、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影响而成。
④海陆位置:A、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深居内陆而成;B、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影响。
15.部分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①四处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巴西高原东部沿海、中美洲东北部沿海,成因:纬度低+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沿岸暖流。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赤道附近,成因: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对流运动弱),降水相对较少。
③西风带沿海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成因:位于安第斯山东侧,受山地阻挡,位于西风的背风坡,为雨影区,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南北美洲西岸气候呈狭长带状分布——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呈南北延伸、狭长的带状分布。成因:主要受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气候分布不能向东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16.气候类型的判断
⑴根据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据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气候带;二是据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主要指大陆东、中、西部);三是在前述两点基础上,对照世界各气候的分布规律确定气候类型。
⑵根据气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数据或图)判断气候类型:
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来判断。
①根据气温变化确定南北半球——以形定位。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状)为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状)为南半球。
③根据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17.世界的主要自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