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医学及输血安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输血法规与合理用血ppt精品医学课件
![输血法规与合理用血ppt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1cb3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4.png)
非手术患者输注原则
PLT>50× 109/L 一般不输 <5× 109/L 立即输注 10~50× 109/L 可考虑输注酌情
神外、眼科手术输注指证 (防眼、大脑出血)
PLT <100×10⁹/L
输注血小板酌情因素
体表无创伤、体内无出血、近期无手术,可以不输 有自发出血或伤口渗血要输 血小板数量尚可但功能低下,创面出现不可控渗血要输
50%和70%左右。 其他凝血因子轻度减少,但对正常凝血是足够的。
维持凝血所需的凝血因子水平
凝血因子 最低水平(正常%)
I
30-50
II
20-40
V
15-25
VII
5-10
VIII
25-30
IX
15-25
X
10-20
XI
10
XIII
2-3
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
价与公示制度》、《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和《临床医生用血权限管理制 度》,望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此文件自2014年2月26日起执行。
附件:
1、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评价与公示制度
2、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3、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医生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4、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评估表
输血风险-----
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 丙肝 乙肝 梅毒 巨细胞病毒
输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10.1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8.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10.1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4.5.1 《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2012.7.1 《血液储存要求》2013.7.1 《血液运输要求》2013.6.1
PLT>50× 109/L 一般不输 <5× 109/L 立即输注 10~50× 109/L 可考虑输注酌情
神外、眼科手术输注指证 (防眼、大脑出血)
PLT <100×10⁹/L
输注血小板酌情因素
体表无创伤、体内无出血、近期无手术,可以不输 有自发出血或伤口渗血要输 血小板数量尚可但功能低下,创面出现不可控渗血要输
50%和70%左右。 其他凝血因子轻度减少,但对正常凝血是足够的。
维持凝血所需的凝血因子水平
凝血因子 最低水平(正常%)
I
30-50
II
20-40
V
15-25
VII
5-10
VIII
25-30
IX
15-25
X
10-20
XI
10
XIII
2-3
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
价与公示制度》、《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和《临床医生用血权限管理制 度》,望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此文件自2014年2月26日起执行。
附件:
1、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评价与公示制度
2、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3、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医生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4、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评估表
输血风险-----
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 丙肝 乙肝 梅毒 巨细胞病毒
输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10.1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8.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10.1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4.5.1 《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2012.7.1 《血液储存要求》2013.7.1 《血液运输要求》2013.6.1
《危重病人的输血》课件
![《危重病人的输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fcf5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f.png)
溶血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核查血型、避 免剧烈震荡、提高采血和保存技 术等;治疗措施包括立即停止输 血、保持静脉通畅、给氧、碱化
尿液等。
过敏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询问过敏史、避免 使用过敏药物、减缓输血速度等 ;治疗措施包括给药抗过敏药物
、减缓或停止输血等。
发热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核查血袋标签 、避免使用过期血液等;治疗措 施包括给药解热镇痛药、减缓或
03 危重病人输血的过程和管理
CHAPTER
输血前的准备和评估
输血指征判断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以及输何种 血液成分。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输血申请与审核
填写完整的输血申请单,经主治医生 审核签字后,方可进行输血。
确保供血者和患者血型相容,避免发 生严重的输血反应。
凝血障碍。
准确性
严格核查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确保血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适量性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需要, 输注适量的血液,避免过量或
不足。
成分输血
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选择合 适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
小板、血浆等。
危重病人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严重贫血、失血、凝血障碍等。
禁忌症
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疾病、严重感染等。
《危重病人的输血》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输血概述 • 危重病人输血的特点和原则 • 危重病人输血的过程和管理 • 危重病人输血的并发症和防治 • 输血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01 输血概述
CHAPTER
输血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 病人,以补充失去的血液或特定 的血液成分,达到治疗疾病、挽 救生命的目的。
输血知识培训ppt精品医学课件
![输血知识培训ppt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5ab3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4.png)
• 但临床使用全血将进行严格综合评价。
• 理由:研究表明输注全血与成分输血在抢 救失血性临床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 但输注全血有着明显的缺点!
• 1、疾病传染明显增加;
• 2、输血相关性的呼吸窘迫综合在(TA-GV HD)明显增加;
• 3、临床上没有完全意义上新鲜全血,而由 于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条件不同,除了红 细胞和稳定凝血因子和白蛋白外,许多血 液成分已经失去原有的功能,只能算一群 漂浮在全血中的“尸体”,这些“尸体” 不但不能起治疗作用,相反带来沉重的代 谢代价。如:白细胞、血小板要在20-24° C中保存,不稳定凝血因子Ⅴ和Ⅷ要在-20 °C条件下保存。
• 按照综合评价指标评价 • 决定处罚
• 1、初级权限: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并且经过输 血相关知识培训的住院医师。同一患者一天可以 申请用血量≤400毫升(相当于红细胞4单位、血 浆400ml、血小板1个治疗剂量、冷沉淀10单位), 主治以上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 2、中级权限: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并且经过输 血相关知识培训的主治医师。同一患者一天可以 申请用血量≤800毫升(相当于红细胞小于8单位、 血浆小于800ml、血小板小于2个治疗剂量、冷沉 淀小于20单位),副主任以上医师核准签发后方 可备血。
• ×浓缩红细胞(HCT 0.7-0.8)
• 悬浮红细胞HCT 0.5-0.65 、去白(少白) 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辐照血、冰冻 红细胞
• 适应症:纠正贫血。增加携氧(休克后低 氧血症。
• 术科: 1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 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 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 理由:研究表明输注全血与成分输血在抢 救失血性临床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 但输注全血有着明显的缺点!
• 1、疾病传染明显增加;
• 2、输血相关性的呼吸窘迫综合在(TA-GV HD)明显增加;
• 3、临床上没有完全意义上新鲜全血,而由 于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条件不同,除了红 细胞和稳定凝血因子和白蛋白外,许多血 液成分已经失去原有的功能,只能算一群 漂浮在全血中的“尸体”,这些“尸体” 不但不能起治疗作用,相反带来沉重的代 谢代价。如:白细胞、血小板要在20-24° C中保存,不稳定凝血因子Ⅴ和Ⅷ要在-20 °C条件下保存。
• 按照综合评价指标评价 • 决定处罚
• 1、初级权限: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并且经过输 血相关知识培训的住院医师。同一患者一天可以 申请用血量≤400毫升(相当于红细胞4单位、血 浆400ml、血小板1个治疗剂量、冷沉淀10单位), 主治以上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 2、中级权限: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并且经过输 血相关知识培训的主治医师。同一患者一天可以 申请用血量≤800毫升(相当于红细胞小于8单位、 血浆小于800ml、血小板小于2个治疗剂量、冷沉 淀小于20单位),副主任以上医师核准签发后方 可备血。
• ×浓缩红细胞(HCT 0.7-0.8)
• 悬浮红细胞HCT 0.5-0.65 、去白(少白) 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辐照血、冰冻 红细胞
• 适应症:纠正贫血。增加携氧(休克后低 氧血症。
• 术科: 1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 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 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安全输血ppt课件
![安全输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b00f7351e79b89690226b5.png)
12
输血操作规程
13
输血管理及注意事项
• 血液必须保存在指定的冰箱内,温度应保持在4℃。 保存温度不当可能导致血细胞破坏或细菌感染。血 液取出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技术规程。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必须经两人查对(有执业资
格)。 • 根据医嘱进行输血,应向患者解释输血的过程,要
32
输血反应及护理
27
输血反应及护理
2、迟发性溶血反应
(1)原因:迟发性溶血反应主要为血管外溶血,多由Rh因子 所致溶血。Rh阴性患者在几个月前或几年前输血时被免疫的 基础上,在本次输血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继发性或回忆性反应, 同种抗体(如抗D抗体、抗E抗体、抗C抗体)大量、迅速增 加,破坏输入的不相容红细胞而引起溶血反应。 (2)症状:一般在输血后一周或更长时间出现,表现为原因 不明的发热、黄疸、血红蛋白下降以及血胆红素升高。多数 情况下症状轻微,但严重者也可致命。
28
输血反应及护理
(3)护理措施: 预防: ①坚持每次输血前做严格的免疫学检查,进行 RhD抗原鉴定; ②对有输血史的患者,除用盐水交叉配血外,须 用免疫法配血。 护理:轻者对症处理,重者按急性溶血反应处理。
29
输血反应及护理
(四)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大量输血一般是指24小时内输入相当于或大于患 者循环血容量的血液。
9
输血操作规程
(三)实施输血
1、护士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向患者解释输血的 目的和过程。 3、按医嘱由2名护士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进 行“三查八对”,确认无误。 4、按周围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后,先输入 少量生理盐水。 5、再次查对,确认无误后,以手腕旋转动作将血袋 内血液轻轻摇匀。
输血操作规程
13
输血管理及注意事项
• 血液必须保存在指定的冰箱内,温度应保持在4℃。 保存温度不当可能导致血细胞破坏或细菌感染。血 液取出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技术规程。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必须经两人查对(有执业资
格)。 • 根据医嘱进行输血,应向患者解释输血的过程,要
32
输血反应及护理
27
输血反应及护理
2、迟发性溶血反应
(1)原因:迟发性溶血反应主要为血管外溶血,多由Rh因子 所致溶血。Rh阴性患者在几个月前或几年前输血时被免疫的 基础上,在本次输血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继发性或回忆性反应, 同种抗体(如抗D抗体、抗E抗体、抗C抗体)大量、迅速增 加,破坏输入的不相容红细胞而引起溶血反应。 (2)症状:一般在输血后一周或更长时间出现,表现为原因 不明的发热、黄疸、血红蛋白下降以及血胆红素升高。多数 情况下症状轻微,但严重者也可致命。
28
输血反应及护理
(3)护理措施: 预防: ①坚持每次输血前做严格的免疫学检查,进行 RhD抗原鉴定; ②对有输血史的患者,除用盐水交叉配血外,须 用免疫法配血。 护理:轻者对症处理,重者按急性溶血反应处理。
29
输血反应及护理
(四)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大量输血一般是指24小时内输入相当于或大于患 者循环血容量的血液。
9
输血操作规程
(三)实施输血
1、护士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向患者解释输血的 目的和过程。 3、按医嘱由2名护士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进 行“三查八对”,确认无误。 4、按周围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后,先输入 少量生理盐水。 5、再次查对,确认无误后,以手腕旋转动作将血袋 内血液轻轻摇匀。
关于安全输血PPT课件
![关于安全输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2aef40cc7931b765ce15a0.png)
为何必须合理用血?
血液资源宝贵 WHO 安全输血三大战略之一 献血制度处于向无偿献血过渡期 筛选检测不能做到绝对可靠
窗口期 试剂敏感性 操作误差
有些病毒还没有检测或还不知道 临床存在不合理输血
不必要的输血:保险血,营养血,人情血 输新鲜血,全血,不愿意输血液成分 输血剂量不够
《献血法》摘要
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2、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ml,最 多不得超过 4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3、国家鼓励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4、无偿献血者、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 用血时免交或减交费用的规定
输血安全的基本要求
杜绝人为差错 避免和尽可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控制输血可能的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输血安全的基本原则
输血疗效显著大于输血负面影响时,才应输血, 负面影响程度可以接受.
当前输血安全最大的问题有三个:
1.血液检测的窗口期问题 2.临床不合理用血造成的自身抗体和同种抗 体问题 3.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科学合理应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就是输注安全的 血液制品,仅用于治疗可导致病人死亡或引起 病人处于严重状况而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预防 和治疗的疾病。
发达国家的用血情况
每例手术平均用血87ml 红细胞输注指征:Hb<60g/L 代血浆的广泛应用 所有临床用血浆必须病毒灭活 回收式自身输血已经成为常规
合理有效用血的目的
成分输血
把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血浆和血浆蛋白成 分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 纯度、高浓度、低容量的制剂,根据临床病情 需要缺什麽、补什麽的原则输用。三级甲等医 院成分输血率要求大于70%。
安全合理输血49幻灯片
![安全合理输血49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1e86947476a20029bd642da8.png)
C. 红细胞悬液(添加剂红细胞); D. 洗涤红细胞; E.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2020/8/4
陈×,女,28岁,
• 足月顺产,产后出血,中度贫血
• 日期 Hb
备注
• 14/12 138g/L
产前
• 15/12 111g/L→71g/L 500ml+200ml+200ml※☆
• 18/12 ?
输RBC 2U●
安全合理输血49幻灯片
临床输血的困惑
• 潜在并发症的风险使输血成为最昂贵的常规治疗。 • 血源短缺日渐成为全球性问题。 • 随机、对照的临床输血研究比较困难,不能对病人
分组采取输血与不输血,多采取限制性与非限制性 输血进行观察。 • 循证医学衡量输血时发现,至今仍未能说清楚输血 作用多大?怎样的输血才是合理的?什么情况下输 血病人受益最大?
• 19/12 ?
输RBC 2U◆
• ※产中→产后12小时,此后无出血,生命体征正常
• ☆产妇和家属拒绝输血
• ●反复动员成功;◆产妇出院
2020/8/4
医生献血救人导致医院受罚
2005年08月24日 10:26:06 来源:北京晨报
上级单位认为医院私自采血罚款6万元
昆明东川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在为病人实施手术后,眼见病人大出血不止, 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该医生献血救人,没想到此举竟招致医院受罚。云南省卫生厅法 监处经过调查认定:东川区人民医院私自采血的行为系违法行为,决定给予医院6万元 的经济处罚。
添加剂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 从全血中移除血浆后的浓缩红细胞, 加入红细胞添加液(保存),可长期保 存红细胞,又可使输注流畅。
• 这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红细胞成分
2020/8/4
2020/8/4
陈×,女,28岁,
• 足月顺产,产后出血,中度贫血
• 日期 Hb
备注
• 14/12 138g/L
产前
• 15/12 111g/L→71g/L 500ml+200ml+200ml※☆
• 18/12 ?
输RBC 2U●
安全合理输血49幻灯片
临床输血的困惑
• 潜在并发症的风险使输血成为最昂贵的常规治疗。 • 血源短缺日渐成为全球性问题。 • 随机、对照的临床输血研究比较困难,不能对病人
分组采取输血与不输血,多采取限制性与非限制性 输血进行观察。 • 循证医学衡量输血时发现,至今仍未能说清楚输血 作用多大?怎样的输血才是合理的?什么情况下输 血病人受益最大?
• 19/12 ?
输RBC 2U◆
• ※产中→产后12小时,此后无出血,生命体征正常
• ☆产妇和家属拒绝输血
• ●反复动员成功;◆产妇出院
2020/8/4
医生献血救人导致医院受罚
2005年08月24日 10:26:06 来源:北京晨报
上级单位认为医院私自采血罚款6万元
昆明东川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在为病人实施手术后,眼见病人大出血不止, 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该医生献血救人,没想到此举竟招致医院受罚。云南省卫生厅法 监处经过调查认定:东川区人民医院私自采血的行为系违法行为,决定给予医院6万元 的经济处罚。
添加剂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 从全血中移除血浆后的浓缩红细胞, 加入红细胞添加液(保存),可长期保 存红细胞,又可使输注流畅。
• 这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红细胞成分
2020/8/4
全过程安全输血ppt课件
![全过程安全输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6ea8d34693daef5ef73de1.png)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血过程中常见的反应.
1.原因 与输入致热原有关. 2.临床表现 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h内出现发热反应.病人先表现为畏 寒或寒战,继之高烧,体温上升至38~41℃,持续时间不等,轻者1~2小 时后逐渐缓解.有些病人伴有头痛、恶心、皮肤下降、抽搐,甚至昏迷. 3.预防 严格管理血液制品和输血工具,去除致热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防止污染. 4.处理 轻者减慢滴速或暂停输血,症状可自行缓解.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 通知医生.对症处理,寒战者给予保温,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并严密观察生命 体征变化.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解热镇痛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保留余 血与输血装置送检,查明原因.
血液制品的种类及适应症
(一)全血 1.新鲜血 是指在4℃冰箱内冷藏,保存时间在1周之内的血液. 2.库存血 是在4℃冰箱内保存2~3周. (二)成分血 1.红细胞:浓缩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洗涤红细胞. 2.白细胞浓缩悬液. 3.血小板浓缩悬液. 4.各种凝血制剂. 5.血浆:新鲜液体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保存血浆. 6.其它血液制品:白蛋白液 纤维蛋白原 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
(三)溶血反应
1.原因 (1)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与受血者ABO血型系统不合而造成溶血.该反应发生迅速,输入10~15 ml即可出现症状,后果严重. (2)输入变质血:即输血前红细胞已溶解变质,如血液保存过久.保存温度不妥.血液污染或受剧烈振 荡. (3)血中加入低渗或高渗溶液或能影响血液pH的药物,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解. (4)Rh系统不合. 2.临床表现 第一阶段:输入血中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浆中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造 成组织缺血缺氧.病人表现四肢麻木、头部胀痛、腰背部剧痛、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寒战或发热、 恶心等症状. 第二阶段: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后,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而同时第一阶段的 症状加重. 第三阶段: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进入到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形成结晶体,阻塞肾小管.此外,因抗原抗体 的相互作用,导致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进一步阻塞了肾小管,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 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迅速死亡. 3.预防 (1)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作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相容试验 (2)严格执行血液采集,保存制度,防止血液变质.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事故的发生. 4.处理 (1)出现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道,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2)给予氧气吸入. (3)遵医嘱给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输血医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输血医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33d4195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c.png)
➢ 从血小板中制备的血小板β球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 血小板反应蛋白等。
成分输血的优越性
➢ 提高疗效:成分输血血液成分浓度大,效 价高,输注后可显著提高疗效
➢ 减少反应:可避免输入不必要的血液成分 所致的输血反应
➢ 合理使用:一血多用既节省血源,又减轻 个人与社会的经济负担,还对 献血者和患者的健康有益。
置换输血、常规输血
全血输注
➢ 新鲜全血、保存全血 ➢ 过去常用的输血方式 ➢ 现适应症较窄:既需补充红细胞,又需补充血容量
➢ 体外循环; ➢ 换血,如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 大出血患者
全血并不全
血液离体后即发生“保存损害”
血小板
4℃ 12h
丧失大部分活性
4℃ 24h
丧失全部活性
中性 粒细胞
4℃ 4-8h
➢非特异性血清学反应
发热、寒战、头痛、荨麻疹、呼吸困难、休克等
➢误型输血反应
输血性血管内溶血,甚至有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等。
➢输血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丙肝)、艾滋病、疟疾等。
➢其他
部分血浆制品(PCC)可致血栓栓塞,感染等。
输血反应
➢ 定义:是指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因为 输注血液及其制品甚或所用输注 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 适应症:
➢ 血容量正常的各种慢性贫血,如AA、慢性消化道出血、CO中毒 ➢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和手术用血,或择期手术的贫血病人; ➢ 尤其适用于有肝、肾、心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婴幼儿患者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 采用不同速度离心法或特制的尼龙、棉花纤维 过滤器,按照不同需要制成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制品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静脉滴
溶血反应的处理
➢ 立即终止输血,严密观察患者血压、症状,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成分输血的优越性
➢ 提高疗效:成分输血血液成分浓度大,效 价高,输注后可显著提高疗效
➢ 减少反应:可避免输入不必要的血液成分 所致的输血反应
➢ 合理使用:一血多用既节省血源,又减轻 个人与社会的经济负担,还对 献血者和患者的健康有益。
置换输血、常规输血
全血输注
➢ 新鲜全血、保存全血 ➢ 过去常用的输血方式 ➢ 现适应症较窄:既需补充红细胞,又需补充血容量
➢ 体外循环; ➢ 换血,如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 大出血患者
全血并不全
血液离体后即发生“保存损害”
血小板
4℃ 12h
丧失大部分活性
4℃ 24h
丧失全部活性
中性 粒细胞
4℃ 4-8h
➢非特异性血清学反应
发热、寒战、头痛、荨麻疹、呼吸困难、休克等
➢误型输血反应
输血性血管内溶血,甚至有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等。
➢输血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丙肝)、艾滋病、疟疾等。
➢其他
部分血浆制品(PCC)可致血栓栓塞,感染等。
输血反应
➢ 定义:是指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因为 输注血液及其制品甚或所用输注 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 适应症:
➢ 血容量正常的各种慢性贫血,如AA、慢性消化道出血、CO中毒 ➢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和手术用血,或择期手术的贫血病人; ➢ 尤其适用于有肝、肾、心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婴幼儿患者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 采用不同速度离心法或特制的尼龙、棉花纤维 过滤器,按照不同需要制成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制品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静脉滴
溶血反应的处理
➢ 立即终止输血,严密观察患者血压、症状,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输血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输血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5207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0.png)
271.血细胞成分Fra bibliotek(1)红细胞:将血液中的主要成分加工分离,制得浓缩红 细胞、洗涤红细胞和冰冻红细胞等,以浓缩红细胞最为 常用。使用前应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白细胞:浓缩粒细胞用于治疗粒细胞减少性疾病,但 合并症较多;
(3)血小板:血小板的制备可取自单个全血供体,也可从 随机供体中单采血小板,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和/或血 小板功能障碍所致出血或有潜在较大出血的病人。
输血能补充血容量和血液中的成份,改善循环 动力,提高携氧能力,增强免疫力,促进凝血 功能,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但输血也可能 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并发症。
为保证输血的安全、节约,要严格掌握输血的 适应证,采用恰当的途径与速度输血,预防并 及时处理输血并发症。
输血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4
【输血适应证】
手术中溶血反应最早的征象是血压下降和手术 野不明原因的渗血。
输血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9
疑有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再次 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的姓名、血型、重作 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抽血观察血浆,溶血 者血浆呈粉红色。
治疗的重点:抗休克和防治急性肾衰。严 重病例应考虑置换性输血治疗。
输血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Hb 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重组人Hb,其氧亲 和力与人血液相近,循环半寿期12~18小时,用 于各种急性失血和休克的急救。
输血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32
2.血浆代用品 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 子物质制成的胶体溶液,可代替血浆扩 充血容量。常用的有右旋糖酐、羟乙基 淀粉和明胶。
输血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33
输血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1
第二节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指收集病人自身的血液,在 需要时再回输给本人。
临床安全输血及相关知识ppt课件
![临床安全输血及相关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b58701be23482fb4da4ccd.png)
2、从操作环节上看,从血液检测、储血、发血 到医院、给病人输血等一系列的环节,对血液来 说只能是相对的安全。因为不管是检测试剂,还 是储发血的条件以及医院给病人输血的条件都只 是相对安全的。
3、虽然血液都经过严格的初复检,但仍存在经 输血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尽管这个可能性已经降 低到最低限度。原因是处于亚临床带毒者的病毒 不能被现代试剂所检出,因此,经输血感染疾病 也不能仅从检测血液这一关而完全防止。
• 但是,输血还可以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输血反应。
输血的原则
• 1、可以不输血的,尽量不要输血。 • 2、可不输全血的尽量不输全血。 • 3、可不输新鲜血的,尽量不输新鲜血。 • 4、大力开展成分输血,做到有目的使用血液。
临床医师在用血时应负 哪些责任?
• 1、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 2、临床医师要熟悉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 应证、剂量及用法;
• 3、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须向家属或病人说明输 血目的及可能会产生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 的疾病;
• 4、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 情变化;
• 5、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 价。
应尽量少输血
• 输血可能传播疾病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即使是被 认为“合格”的血液,往往因检测技术的局限和 某些疾病处在“窗口期” 而漏网,存在传播疾病 可能性。再则反复多次输血使病人体内产生不规 则抗体,容易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
• 新鲜冰冻血浆 • 合理输血理由:
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 血表现 • 不合理输血理由: 1.无上述血浆输注指征 2. 用于扩容 3.治疗低蛋白血症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5. 用于补充营养 6. 用于提高免疫力
3、虽然血液都经过严格的初复检,但仍存在经 输血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尽管这个可能性已经降 低到最低限度。原因是处于亚临床带毒者的病毒 不能被现代试剂所检出,因此,经输血感染疾病 也不能仅从检测血液这一关而完全防止。
• 但是,输血还可以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输血反应。
输血的原则
• 1、可以不输血的,尽量不要输血。 • 2、可不输全血的尽量不输全血。 • 3、可不输新鲜血的,尽量不输新鲜血。 • 4、大力开展成分输血,做到有目的使用血液。
临床医师在用血时应负 哪些责任?
• 1、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 2、临床医师要熟悉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 应证、剂量及用法;
• 3、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须向家属或病人说明输 血目的及可能会产生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 的疾病;
• 4、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 情变化;
• 5、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 价。
应尽量少输血
• 输血可能传播疾病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即使是被 认为“合格”的血液,往往因检测技术的局限和 某些疾病处在“窗口期” 而漏网,存在传播疾病 可能性。再则反复多次输血使病人体内产生不规 则抗体,容易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
• 新鲜冰冻血浆 • 合理输血理由:
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 血表现 • 不合理输血理由: 1.无上述血浆输注指征 2. 用于扩容 3.治疗低蛋白血症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5. 用于补充营养 6. 用于提高免疫力
临床输血安全PPT课件
![临床输血安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ac3740ff00bed5b9f31dd4.png)
失血 •外出血 •内出血—非创伤性:例如胃溃疡、脉管曲张、宫
外孕、 产前出血、子宫破裂 •内出血—创伤性:胸、脾、盆腔、股骨 •红细胞破坏:例如疟疾、败血症、艾滋病、DIC 心肺情况和组织供氧
•脉率 •血压 •呼吸频率
•毛细血管再 充盈
•外周脉搏 •肢体温度
•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 •心绞痛
•知觉水平 •排尿量
12
存在的问题
过度输注红细胞、“少量血”、 “安慰血”、“搭配血”、滥用血 浆的现象严重,大失血的输血抢救 专业知识缺乏,合理用血比例< 10%
13
存在的问题
发生了无效输血(红细胞或血小板 输注无效),不追查原因,也没有 采取有效措施,只是一味加大输血 量,造成治疗效果不好,也浪费了 血液资源
低体温、药物的副作用),创面出现不可控渗血
45
冷沉淀的输注指征
甲型血友病患者有外伤或活动性出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1g/L) DIC低凝期 Vit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 严重感染患者,特别是感染导致的DIC
46
输血指征
一切以病人疗效来评价 Hb、Hct是输血的眼睛 中国人600~800ml出血能否不考虑输
ABO正反定型不一致送血液中心鉴定
交叉配血
盐水法(IgM型抗体) 微柱法(卡式)、聚凝胺法(IgG型抗体) 配血不合送血液中心鉴定
32
规范化管理(3)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工作制度 岗位职责 操作规程(SOP)
33
规范化管理(4)
血液外观检查
标签是否符合规定 有效期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38
确定需要输血的必要性
处方血液:临床医师的核对表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 PPT课件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08f10ea216147917112856.png)
2、大量补充循环血容量。 3、再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输血。 4、输血应优先考虑输注红细胞成分。 5、根据失血数量和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决定输血量和速度。
抢救急性失血的应对方法和措施 1、轻度失血﹙失血量500毫升﹚,一般只需补充液体,不必输血。 2、中度失血﹙失血量800-1000毫升﹚,先及时根据病情补充晶体 液和胶体液后,输注红细胞血液成分。 3、重度失血﹙失血量>1200毫升﹚,应及时大量补充晶体液和胶体 液后,输注红细胞和血浆成分,并根据病情立即增加血小板、冷沉淀或全 血输注。
运输,而红细胞废弃。
3、Gibson于1959年首先提出成分输血。 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发达国家成分输血比例逐年增长;70年代 中期在全世界广泛应用;80年代发达国家临床成分输血比例已达95%以上; 90年代发达国家成分输血比例几乎达到100%,很少用全血。 4、成分输血已是输血医学先进水平的标志。 目前世界各国用成分输血的比例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
10
二、输血的安全性
﹙一﹚保存血液比新鲜血输注更安全 1、某些病原体在保存血液中失去活性。 2、输注保存血液将有充足时间对血液进行进一步检查。 3、实际输注新鲜血最不安全,也达不到输注效果。 ▲目前研究认为:输血引起免疫抑制与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血 液存放时间、血浆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等因素有关。
11
﹙二﹚输血与感染 输血与感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经输血传播病毒为主的疾 病。二是血液﹙尤其血小板﹚在采集、处理或保存过程中污染细菌引起输 注后败血症。三是应输血免疫抑制而引起的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升高。 ﹙三﹚大量实验证据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同种异体输血提高了肾 移植的存活率;增加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复发率,降低病人的生存率;增 加手术病人术后的感染率。 ﹙四﹚1、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2、输血相关 急性肺损伤﹙TRALI﹚。3、输血相关艾滋病病毒感染﹙HIV﹚ 。4、输血相 关人类嗜T细胞病毒感染﹙HTLV﹚ 。5、输血相关阮病毒感染﹙Prion﹚。6、 输血相关梅毒螺旋体感染﹙TP﹚。6、疟原虫、巨细胞病毒﹙CMV﹚、西尼 罗病毒﹙WNV﹚、EB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