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步:将以上两个比重由低到高分别累计;第 四步:以累计收入比重为纵轴,累计人口比重为 横轴,即可描绘出洛伦兹曲线。
W
W
AB
A
B
0
0
p
(a)
p
(b)
图1 两条假设的洛伦兹曲线形状
二、基尼系数
• (一)基尼系数的计算 • 洛伦兹曲线中收入不均等面积占下三角形面
积的比重。以G表示。 • 0≤G≤1 • G越大,收入差别越大。 • 关于基尼系数的几种计算公式:
b
dP=b+A 1
G=1/12/-2 S=1-b2+A1
第三种:差值法
• 将总体分为高收入组和低 收入组两组,用各组的收 入比重减人口比重即可。
• (二)基尼系数的扩展分析
• ⒈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 其基本原理是,居民收入差别(G)等于
各部分收入的差别(Gi)与其收入比重(Yi) 的乘积的和。公式是:
第一种:万分法。把家庭按人均收入水平分为 n 组,Wi代表第 i 组收入比重,Pi代 表第 i 组人口比重。
i 令 Ui= Σ Wj,第 i 组以下累计收入比重;Vi=Ui-1+Ui,则:
j=1
ΔSi=Pi(Vi /2)
nn Σ ΔSi= Σ Pi(Vi /2) i=1 i=1
nn 由于 Σ Pi= Σ Wi=1,整个方框的面积为 1,下三角面积为 1/2,曲线与对角线围成
G=ΣGiYi,φi=GiYi/G,Σφi=1 (总收入排队,其中分项收入不排序。)
⑵基尼系数变动影响因素的分析 用 t 和 t+1 代表时间,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Gt+1-Gt,用ΔG 表示,有: ΔG=ΣGit+1Yit+1—ΣGitYit =Σ(Git+1Yit+1—GitYit) 定义: ΔGi= Git+1—Git,ΔYi=Yit+1—Yit 用 Git+1=ΔGi+Git 替代 Git+1,用 Yit+1=ΔYi+Yit 替代 Yit+1,然后 加以整理,可以得到: ΔG=Σ(ΔGi+Git)(ΔYi+Yit)—ΣGitYit =ΣΔGiYit+ΣGitΔYi+ΣΔGiΔYi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客观因素
• ⒈资源差异 • 经济增长来自于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自然
资源、地理环境、人力、资金、技术和制度 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的难易程度,在地域、 行业、企业等的分布上的不均衡,决定了不 同区域、行业、企业增长的非均衡性
生产要素流向比较容易产生有效组合的 地区、行业、企业的趋势是不可避免、 不可抗拒的,也是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
i=1 i=1
n 的面积为 1/2- Σ Pi(Vi /2),所以,基尼系数 G 的值是:
i=1
n
1/2- Σ Pi(Vi /2)
n
i=1
G=
1/2
=1-iΣ=1PiVi
第二种:回归法。由上图知,W 对 P 的回
归方程可以表示为幂函数的形式,即:
W=APb
其中,A,b 为回归参数。
AP 1
S= 0
• 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也是通 过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的。
• 收入分配差别越大,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越 大。
三、妥善处理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 初次分配按要素,激励,拉开差 距;
• 再分配,公平原则,缩小差距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
•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 平。
⒉竞争机制引发“马太效应”
• 市场经济的竞争,必然引发资源的流动,产 生“马太效应”。
• 资源向优势区域流动 • 资源向优势产业流动 • 资源向优势企业流动 • 资源向优势群体流动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 条件
• (一)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必要性 • 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生活:低收入群体 • 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稳定:“不患贫而患不均” • 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发展:边际消费倾向
收入分配差距有绝对差和相对差两个方面。
绝对差距的度量指标有:极差、平均差、标准差;
相对差距的度量指标有:最大最小比(最大值/最小值)、变 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系数等等。
一、洛伦兹曲线
• 第一步:把家庭(地区、部门等)按照平均收入 水平由低到高排队;
• 第二步:分别计算各组人口所占比例和各组收入 总额所占比例;
(二)从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来看
• 工业化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基本条件: 剩余产品增加、分配差距扩大
• 英国的“济贫法”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前 奏。
• “济贫法(1601年)”是工业革命引起收 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必然结果。
(三)从社会保障的功能来看
• 社会保障制度的三大功能:调节收入分配、 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一、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 (一)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 •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1954年就经济增长中收入 差距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后指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 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移的经 济增长早期阶段会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期,然 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会逐渐缩小。”(只有在人均收入超 过1000美元或非农劳动力达到60%—70%以后,收入分 配差距才会开始缩小。)这就是有名的“倒U型”假说。
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均衡既是不可避免 的现象,也是利用有限的资源迅速提升 国力的一种政策选择。
从自然属性上看,人力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最 为积极活跃的,流动性是最强的,不发达地 区(行业、企业)的劳动者流向发达地区 (行业、企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不发达 地区(行业、企业)劳动者承载能力较低的 自然资源与相对较少的劳动者相结合,能够 更有效地支持经济增长,当地(部门、企业) 的人均收入水平也会获得额外提高。
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与收 入分配的关系
收入分配差 距的度量
养老保险制 度的收入分
配效应
把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放在一起讨论,是 因为二者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
•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都以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归宿。深刻认 识二者的关系,正确定位二者的功能,使二 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对于提高一个社会的效率和保持一个社会的 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