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

合集下载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第二、 第二、这反映了体制环境的变化
体制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历史性的进步。 体制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历史性的进步。 1 2
政 治 体 制
经济体制
第三,这是 多年发展提供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这是20多年发展提供的经验和教训
20多年进一步的发展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 20多年进一步的发展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经济高速 多年进一步的发展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 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 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 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 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资源短缺和生态 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在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后因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 强而带来的压力等等。 强而带来的压力等等。 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 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就是说,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 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就是说, 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提出来的。 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提出来的。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
1、看一组数字和事例
事例1 事例1
广东某县级市自确立“工业立市” 以来, 广东某县级市自确立“工业立市” 以来,该市城 区面积由1993年的4.7平方公里迅速扩大到2003年的 区面积由1993年的4.7平方公里迅速扩大到2003年的 1993年的4.7平方公里迅速扩大到2003 231.2平方公里,导致曾被誉为候鸟乐园的河网湿地的 231.2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面积减少9225公顷。根据国际科学界做出的价值评估, 面积减少9225公顷。根据国际科学界做出的价值评估, 9225公顷
第四, 第四,这是世界潮流所决定的
当今世界, 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 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 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当今国际社会是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现在所做到的,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现在所做到的,发展中 国家短时期未必都能做得到, 国家短时期未必都能做得到,这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受 到巨大压力。惟有积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 发展观的转变, 到巨大压力。惟有积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才能趋利避 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害,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重要意义摘要: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成功之源、胜利之源。

本文讨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气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实践基础意义(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背景之一,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2003年春发生的非典疫情以及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促使我们对发展问题给予认真的思考。

背景之二,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六大作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经验全面、深入的总结。

背景之三,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关键的发展阶段。

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树立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科学发展观发展历程

科学发展观发展历程

科学发展观发展历程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形成1.1 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社会矛盾等问题,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因此,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

1.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首次在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被提出,并在2007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3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在长期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吸取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2.1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2.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2.3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处理好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效应。

2.4 依法治国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三、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成果3.1 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通过实施科学发展观,取得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2 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

中国通过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推动了社会和谐进步。

3.3 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中国通过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3.4 全球合作科学发展观强调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通过实施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展望4.1 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和原因背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向全局、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发展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深刻把握,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回答。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

国际形势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找到一条既能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又能够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的发展道路。

原因1. 适应新时代需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在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满足,还包括精神层面的追求。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目标,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指导。

2. 解决资源环境压力科学发展观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长期以来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原则,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创新能力科学发展观强调创新驱动、科技兴国。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快创新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观点,鼓励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4.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等重要理念和措施。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而提出的
(一)科学地认识国情的变化,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政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国情不断地发展变化。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相当成效和丰富经验。这些年来,我们党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经过20多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大幅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从总体上来看,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更加优化,各方面向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具体表现在:
第六,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近3年,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投资超过6000亿元。正在建设的一些大项目,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成为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二)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这一关键时期的需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虽然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就总体而言,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我们要在经济技术和资金等各方面条件十分有限的基础上,首先要解决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因而难免在发展观上首先追求经济量的增长和发展的速度。这种发展观造成的结果,一方面保持了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非均衡发展现象和问题。就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来看,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也就是说,目前我们所达到的小康社会离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内容的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距。在经济高速增长这么多年的同时,我国当前及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和将会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失业、贫困问题和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在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后因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而带来的压力加大,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我国发展现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或者加剧的。因此,在温饱问题解决和初步达到小康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各方面。从时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进的过程;从空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过程;从质量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进的过程。建设这样的小康社会,就需要以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分析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时候,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全球视野下看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从全球视野下看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从全球视野下看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下,顺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下提出来的,是在吸取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其它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在吸收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1.和平和发展是当代的时代特征尽管近几年以来世界局部战事是有发生,但是战事只是波及世界的某一地区,战争目标、武器的使用、参加兵力都有所限制,比如近几年的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

世界整体和平与发展的格局未能改变。

首先,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群体性形成成为过去十年最重大的事情之一。

而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受到严重打击,陷入衰退。

各新兴大国普遍保持增长,同西方的差距正在缩小。

新兴大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关系的结构和内涵,促进国际力量对比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

美国虽然是传统超级大国,特别是“9.11”事件之后,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战略构想与现实战略目标的能力形成了巨大反差,冷战后以为用军事打击能力来重塑造世界秩序,但是显然高估计了美国的力量,事实上美国到处碰壁。

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日益活跃。

俄罗斯抓住机遇,致力于政治稳定与经济建设,并充分利用能源优势,在内政、外交上取得显著成就。

在沉寂多年后,以新的面貌重登世界舞台,对国际形势影响越来越大。

各种力量相互制约,世界整体格局没有变化,局部动荡,整体和平。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同时加速发展。

新一波的全球化浪潮正在掀起。

“在贸易投资全球化继续扩展的大趋势下,世界贸易、服务贸易的增幅大大超过世界经济的增幅,2003与2005年就分别增长l7%和15%。

于此同时各种区域和双边、多边自由贸易或特殊贸易安排迅猛发展,目前己向世贸组织通报并迄今为止仍然生效的区域贸易安排达197个。

它们的形式多样,周边、非周边的,有双边、多边的,有单项、多项的,有紧密、松散的,因地制宜,各有其效。

”[1]这不仅有利于发展经贸合作,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避免外贸边缘化,亦有利于加强政治上的合作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1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2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介绍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2019-05-10 17:46:43 文/叶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重要借鉴。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要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

但是,由于一些国家在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致使世界发展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我国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第一,把经济发展作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首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以一贯之的一个基本观点。

第二,马克思主义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三,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做过这样的表述:“如果共同生产已成为前提,时间的规定当然仍有重要意义。

二、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第一,战前长期进行的激烈阶级斗争,已经发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在维护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的经济体制变革,实现了由古典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到现代的有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的转变。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要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

但是,由于一些国家在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致使世界发展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我国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介绍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第一,把经济发展作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首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以一贯之的一个基本观点。

第二,马克思主义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三,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做过这样的表述:“如果共同生产已成为前提,时间的规定当然仍有重要意义。

二、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第一,战前长期进行的激烈阶级斗争,已经发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在维护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的经济体制变革,实现了由古典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到现代的有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的转变。

第三,战后多次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样,在“蛋糕”做大的条件下,为经济发达国家在某种限度下放松剥削、发展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先进的信息技术也是推动资产阶级民主的一个重要手段。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大家还一定要多做梳理,查漏补缺,放眼全局,把复习过以及没复习到的地方梳理一遍,下面传媒研考小编整理了“2021考研政治毛中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一)含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形成背景和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我们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同时,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过这个实际。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借鉴。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就决定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提出和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经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原因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密切相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

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我国科技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

因此,提出科学发展观,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原则,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

同时,科学发展观还强调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因此,提出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紧密相关。

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同时,科学发展观还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还强调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发展新模式,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和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紧密相关,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密切相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2.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4.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5.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客观要求。

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1.从国际上看,一方面,当前世界在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

2.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1.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新型国家。

2.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传统的:资本、劳动密集型的,政府驱动型的,外需拉动型的,出口带动型,外延粗放型。

现代的:技术密集型的,市场导向型的,内需驱动型的,消费驱动型的,内涵集约型的。

我国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重新实现经济发展要素组合,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思路:《建议》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建议》将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

1.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多少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1.民主法治。

2.公平正义。

3.诚信友爱。

4.充满活力。

5.安定有序。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创新性国家的概念及特征: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魏 承 林(二○○九年四月十五日)历史发展进程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明确科学内涵。

一、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这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1、国外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

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历史,发展观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现代发展观的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理论界认为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四代发展观。

第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

20世纪50—60年代,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一阶段,人们将发展理解为走向工业社会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并几乎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这种发展观源于“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

它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

在理论和认识上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因为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指标。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及依据阐述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及依据阐述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及依据阐述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明确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

它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是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新中国建立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毛泽东先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和方针。

党的八大正在全面分析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正确分析了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强调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这些思想都是正确的,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实施“三步走”战略,统筹两个大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要靠科技和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的改革方向和经济发展纲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等一系列思想论断。

这些观点和论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思想。

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胡锦涛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的解决了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经济社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历史地位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和历史地位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4.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和体系5.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应用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和历史地位的分析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理论领域的一个创新,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的结果,也是国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它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

它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宏观战略,又是一个微观规划,可以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和科学决策依据。

2.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

同时,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发展的局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理论领域的一个突破和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本土化的客观特点,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和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包括“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发展第一要务;可持续,安全第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包括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和军事建设五个方面。

5.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应用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并得到了贯彻实施。

科学发展观在各行各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之一。

三、科学发展观案例分析1.可持续发展:拉萨市木里村拉萨市木里村在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对新时期党建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展道路和新的发展模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时代背景(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我国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完善阶段实际上是攻坚阶段、决战阶段。

在这一阶段,经济社会若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措施就很难推行。

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加入WTO标志着参与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既扩大了我国市场空间,也引起了贸易摩擦增加和资源竞争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大。

(二)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基本国情对发展的制约。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均资源少,这些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封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2003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4%,而美国高达32.6%、日本占15.2%、欧盟占26.8%。

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1、劳动力众多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

人口总量、就业人口、老龄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四大高峰”接踵而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如何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是今后一个长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请问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请问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请问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第一章:引言(200字)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全新思想,是一个在时代背景下,立足中国实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理论观,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内涵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二章: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300字)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长期经历了计划经济的时期,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贫富差距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人口老龄化、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形成一种符合自己国情和发展实际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300字)科学发展观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方面,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创新等。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协调与均衡,追求长远的发展目标。

此外,科学创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强调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科技进步。

第四章: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与作用(200字)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引导着我们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如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等方面。

科学发展观还提出了一整套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例如,在决策层面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第五章:总结(100字)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观,对于指导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在中国独特的历史和实际背景下形成的,强调了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和科学创新等方面,将中国的发展引向更加持久而可持续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

它是在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而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为了回答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以及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首先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愈发凸显。

因此,亟需建立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来引导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变革不断加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

传统的发展观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来更好地解决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还在于我国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要求。

党的建设是九十年代以来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所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党的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党的建设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推动党的建设工作。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它是回答我国发展中的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需要,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并于2006年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面临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导致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等问题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道路。

党的实践经验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基础。

三、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需要有创新的理论支持。

党的经济理论和发展观念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突出了科学性、全面性和协调性的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五个全面”,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这些理论创新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国际背景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受到国际背景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这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相契合,也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支持。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包括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创新和国际背景等多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在党的领导下,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结合的产物。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基于对现阶段基本国情和新发展要求的科学判断我国当前最大的国情,是仍然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但是进入新世纪后,基本国情又表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

对这些特征的科学判断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

报告详细阐述了现阶段经济增长、体制改革、人民生活、经济结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既包括正面的成绩,也包括负面的问题和困难。

特别是对困难和问题进行这样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党的正式文件中还是第一次。

明确这些阶段性特征,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国情,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非常重要;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科学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具有重大意义。

这些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但是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缺少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二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明显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拉动,消费需求启动缓慢;制造业规模较大,但技术结构偏低,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下游。

三是物质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生态逐渐恶化,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第二,发展不够协调。

近几年在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很突出。

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发展较慢,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尚未扭转,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发展较慢,地区差距仍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是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还不够协调,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第三,发展不够全面。

经济发展领先,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

一是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和公民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二是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文化建设还不能适应这种新变化,还不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的要求。

三是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管理社会的难度明显增大。

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等方面积累的问题很多。

第四,发展不够公平。

虽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利益分化问题日趋严重。

一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二是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村贫困人口有两千多万,城镇低保人口有两千多万,低收入人口还有一亿多。

三是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利益矛盾比较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严重影响着社会和谐与稳定。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我国面临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呈现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大发展趋向。

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

全面认识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既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背景,也是我们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的现实要求。

全面把握和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十七大报告用独立的篇章阐述了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个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许多人认为是勾勒出了小康社会的新内涵,您是怎么理解的?
十七大报告关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五个新要求的阐述,主要是针对今后要做好的主要工作而提出的新要求,而不是针对小康社会的内涵,即小康社会的特定性质或概念角度而言的。

我们讲的小康社会,只是借用了古人的表述,带有动态思维的特征,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外宾时,首次使用了小康社会的概念,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随后,他进而提出“三步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的这一构想确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这时期,我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侧重于解决温饱问题,如邓小平所说的“不穷不富”。

到1997年,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两番的情况下,党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宽裕”的历史任务。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十六大对小康社会的规划,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使小康社会由单纯的经济目标,丰富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

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和更高的要求。

可见,我们对小康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是随着时代和国家的发展,不断丰富着的。

我们应立足于发展的基点来全面把握和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

全面把握和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首先,要深刻认识新要求提出的基本背景。

新要求是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而提出的;是根据我国资源供求矛盾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提出的;是根据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执政治国理念而提出的;是根据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的新期待,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更高要求而提出的;是根据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全面加快,面临的国际环境的新变化而提出的。

其次,要准确把握新要求的特点和内涵。

十七大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深化,从而构成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

其中既包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问题,也包含了文化建设、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转变消费模式等民生问题,特别强调了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人均”指标,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加突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自然与环境问题。

总之,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既体现了目标连续性,又体现了从时代和基本国情出发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有机联系的目标体系的高度、从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的高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高度,来理解新的更高要求的现实指向和战略导向,充满信心,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第三,抓好今后五年的关键时期。

十七大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这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也是处于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的责任。


们要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新要求为导向,坚定信心、锐意改革,通过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我国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我们坚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必将更加富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