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必备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2012辽宁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各章节重点知识总结

2012辽宁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各章节重点知识总结

2011辽宁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试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一、什么是心理学(单选/填空)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第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专著(单选/填空)。

(心理学诞生时间)1879 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门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因此也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随后,他还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研究》。

(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单选/多选/填空)。

1.(心理过程)(填/单)。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单选)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人格。

(人格)(空)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

(1)人格倾向性。

(填/单)是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

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

(人格倾向性)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心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儿童时期,(兴趣)在心理和行为活动的支配和调节中占主导地位;青少年时期,..(理想)开始占主导地位;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期,(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成为主导的人格倾向。

(2)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性格是人格心理特征的核心,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P4 图※※※(P337 四 1)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选/单选/填空)( 给你根据概念实例判断哪种方法) (一)实验法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过版

教育心理学-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过版
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1)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2)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及其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上述几种迁移的概念和理论,对教育者都是有参考价值的,教育者应该利用这些原则来创设完成学习的情境。各种理论的综合应用比单用其中任何一种可能会更有效。学习有不同的类型,宜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迁移理论运用与指导实际的学习活动。
答:一、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乃是官能心理学。从形式训练的观点来看,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而且,迁移的产生将是自动的。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目标。
二、相同要素说。相同要素说后来被伍德沃斯修改为共同成分说,意指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是,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
答: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客观条件:指意义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1)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 2)在学习者的认识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于新知识相联系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潜在意义转化为心理意义,是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4.什么是自我意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答: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

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复习资料

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复习资料

13)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2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的指导。

3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1描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活动机制3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14)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

1高尚的职业品德2广博的知识3完善的人格4全面的能力。

教师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之一。

系统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专业能力、信息资料的加工利用能力、创新能力。

5专业的技能。

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教学监控技能,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15)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

包括关注技术,倾听技术,沉默技术,宣泄技术,探讨技术,面质技术,自我表露技术,行为矫正技术第二章中学生的身心特征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成为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第一个生长高峰在0-1岁)身高,体重,头面部发生明显变化。

青春期儿童的生理机能也迅速增强。

1初中生生理发育成熟,特别是性机能成熟,使初中生有成人感,独立倾向日益严重。

2心理发展有这样的特点: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初中生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冲动和草率。

情绪上心理活动强烈,固执,狂暴,自我意识发展的盲目膨胀,情感抗挫折能力差。

这些都会引起初中生产生逆反心理,盲目自尊或妄自菲薄,情绪易大起大落。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过渡性。

表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在身体发育方面和思维水平的发展方面,具体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

2闭锁性。

由于思维的发展,青少年把探索的视线转向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在斯普兰格理论中叫做第二次诞生,而在汤姆利尔茨的理论中称作内部的获得时期。

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 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 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节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艾宾浩斯(1850~1909)心理学是研究灵魂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冯特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32~1920)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的创始人。

随后,他还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原理》一般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

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⑴认知过程。

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人最简单的认知活动,但却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⑵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⑶意志过程。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2、人格。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

⑴人格倾向性。

人格倾向性是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和人格的关系:心理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的。

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在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对外界事物的情绪情感体验及对客观事物积极改造的意志活动中,人的能力、性格、信念、世界观等逐渐形成;已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使人的各种心理过程总带有个人的色彩。

事实上,心理过程体现着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也影响着心理过程,二者是心理现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辽宁省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知识点全面复习

辽宁省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知识点全面复习

chap1绪论1.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心理活动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程)上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2.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是密切联系的,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外界事物的情绪情感体验及客观事物及对客观事物积极改造的意志活动中人的能力性格信念世界观等逐渐形成;以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使人的各种心理过程总带着个人的色彩.事实上心理过程体现着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也影响着心理过程二者是心理现象不可分割的两方面.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实验法(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中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借助于一定的仪器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和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b测验法(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检测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两个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c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分为书面调查即问卷法:是通过被试书面回答的方式以研究其心理现象的方法和口头调查即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试交谈的方式以了解其心理特点的方法)d临床法(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地综合的描述心理现象的方法)e个案法(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4.:客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 5.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活动机制/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6.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专著是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a他开创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的历史b是心理学诞生后第一个心理学派的奠基人c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这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铁钦纳.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詹姆斯杜威安吉尔.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华生=刺激—反映(s—r).新行为主义:托尔曼,赫尔.斯金纳(s-o-r)完形主义心理学也称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韦特默,考夫卡,苛勒.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纲要>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强调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7.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a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B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C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8.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A高尚的职业品德(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B广博的知识(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C完善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智力结构情感意志行为修养和道德意识的内在倾向性,教师的人格魅力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渗透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师的人格魅力更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深刻的影响着形式的人格)D全面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E专业的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教学监控技能+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9.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A关注技术(教师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向被辅导的学生表达,你是我惟一关心的对象)B倾听技术C沉默技术D宣泄技术(指学生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精神苦恼倾诉给辅导教师的过程E探讨技术(辅导老师帮助学生积极认识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的过程)F面质技术(指辅导教师对受辅导学生的认知方面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G自我表露技术(指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分享个人成长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历来推动其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H行为矫正技术(指辅导教师对学生自我完善与自我改变的努力给与奖励与惩罚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消除其成长的不良意向与不妥行为)chap2中学生的身心特征10.个体的胚胎发育要经历三个阶段:胚种、胚胎阶段、胎儿阶段11.产前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包括生育年龄和孕期营养,胎教,母亲的情绪等12.人的身体包括八大系统:神经/内分泌/呼吸/消化/运动/循环/泌尿/生殖系统13.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而脑又分为脑干小脑间脑三部分)和周围神经系统(通常由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组成,而植物性神经又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14.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等组成,它受自主神经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相互支配的关系.15.脑学说的发展经历了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模块说.16.大脑皮层有三条大的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叶四个区。

201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必备复习资料

201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必备复习资料

绪论1)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属于基础性的学科,是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3)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现象:教育本质的外在表现。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教育的基本规律表在两方面:①教育同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②教育同人的发展的本质联系. 5)教育学发展到20世纪,已经形成了分化与拓展的趋势.20世纪有关教育的研究和知识,已不再是用“教育学”这样一门学科所能包揽的了,而是逐渐形成了一个学科群,统称为教育科学。

6)教育是社会现象,它的发展同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是一致的,(教育的永恒性,即有人,才有教育)7)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常常是衡量这个社会进步的标志。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国民素质密切相关.8)现代教育学:宏观上需要经济学为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9)教育事业的运行和发展,需要社会为它提供必要的物质经济条件;而教育事业运行的结果,则又大大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0)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能够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教育学两个理论基础:伦理学,心理学11)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萌芽时期的教育学开始有人研究也就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教育理论萌发和产生的时期.这一时期,教育学与当时的哲学、政治、伦理道德、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教育学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最早孕育在哲学体系中. 2)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就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就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纪录《论语》里.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克己复礼为仁”.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2012年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

2012年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

2012年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为选均无分。

1.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位于A 下丘脑B桥脑C 中脑D延脑2.关于学习迁移,贾德在1908年所做经典的“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A 关系转换理论B 经验概括理论C 共同要素理论D 形式训练理论3.知觉的特性不包括A 选择性B 理解性C 适应性D 恒常性4.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被称为A 首因效应B 近因效应C 倒摄抑制D 前摄抑制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属于A 动作思维B 抽象思维C 经验思维D 发散思维6.奥尔德弗修正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其需要的理论中不包括A 生存需要B 相互关系需要C 自尊需要D 成长需要7.具有持续、弥散和感染性的情绪体验是A 激情B 应激C 抑郁D心境8.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的编制方法是A 因素分析B 逻辑推理C 经验建构D 内容效度9.抑郁质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A 强、不平衡B 强、灵活C 平衡、不灵活D 弱、不灵活10.人际交往中从所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这被称为A 系列位置效应B 晕轮效应C 首因效应D 刻板效应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影响到心理学的生理学研究始自19世纪德国的几位生理学家,他们有A 缪勒B赫尔姆霍兹C 墨菲D 铁钦纳E 韦伯12.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包括A 过渡性B 竞争性C 社会性D 理论性E 闭锁性13.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包括A 物质化活动阶段B 进程压缩阶段C 内部言语阶段D 外部言语阶段E 课题类化阶段14.能够为人们提供知觉物体深度与距离线索的有A 纹理梯度B 空气透视C 运动速度D 相对高度E 线条透视15.思维是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其最主要的特点包括A 逻辑性B 辩证性C 间接性D直觉性E 概括性16.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形式有A 形象化B 概括化C 拟人化D 夸张E 粘合17.情绪的两极性主要表现有A 激动度B强度C 速度D 快感度E 紧张度18.投射测验包括A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B 罗夏墨迹测验C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D 主观统觉测验E 情景压力测验19.根据个体的社会生活方式,性格的分类包括A 理论型B 意志型C 情绪型D 权利型E 审美型20.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一个完整的观察学习由几个相互关联的过程构成,它们包括A 注意过程B 模仿过程C 保持过程D 复现过程E 动机过程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意识经验___________.2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模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_____认知结构_______.23.科尔伯格采用_____道德两难故事_____法研究道德发展,提出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012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资料)

2012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资料)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5、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 2岁 B、 4岁 C、 6岁 D、 8岁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10、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 2岁 B、 4岁 C、 6岁 D、 8岁
12、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6、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7、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D、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32、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3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34、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3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36、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

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十二

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十二

20XX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十二【知识的学习】1.知识的概括(1)知识概括的类型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确运用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2.记忆系统及其特点(1)瞬时记忆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2.5到20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

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

(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

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3.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1)遗忘的进程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其研究结果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

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遗忘的理论解释①痕迹衰退说②干扰说③同化说④动机说4.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真题再现】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为( )个组块A.5±2B.6±2C.7±2D.8±2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短时记忆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

辽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要点内容总结.

辽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要点内容总结.

各章摘要第一章绪论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因此也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还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 , 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原理》。

2.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 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4. 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5.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关系:这三个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只有正确与深刻的认知,才能产生强烈的情绪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又会影响认知活动的发展,因为情绪情感和意志妈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过滤和推动作用,同时又是衡量人的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样,情绪情感也会对意志产生推动作用,意志又有利于情绪情感的丰富和升华。

6.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

7. 人格倾向是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

8. 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性格是人格心理特征中的核心,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9. 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

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

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研究内容:(1)学生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2)学生与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敢于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发展概况P9(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发展的含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里变化。

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均衡性;差异性。

P1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3、14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少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特点。

(2)青年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关于学习准备(2)关于关键期P15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1)感知运算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P17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人格及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人格的发展阶段(埃里克森)1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和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影响人格的社会因素: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201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库

201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库

201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库第一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 1879 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1890 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试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D.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提出条件发射说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1864 年B.1879 年C.1903 年D.1920 年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及其规律的科学。

A.心理活动B.心理特征C.心理现象D.心理品质4.()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A.调查法B.临床法C.个案法D.测验法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心理特征D.品德6.()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务的属性及规律的认识。

A.情绪B.认知C.人格D.道德7. 教育活动要遵循()身心发展规律。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D.教学8. ()指辅导教师对受辅导学生的认知方面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

A.宣泄技术B.关注技术C.面质技术D.探讨技术9.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A.华生B.弗洛伊德C.马斯洛D.杜威10. ()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反应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A.人格 B.人格倾向性 C.人格特征D.人格意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格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2012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详细重要资料

2012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详细重要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确立。

1.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整个死亡的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个体差异性。

5.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一个时期。

在此期问,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所以,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点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是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是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务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中学)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中学)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中学)教育心理学(中学)一、选择题:1.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

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B )。

A. 初创时期B. 成熟时期C. 发展时期D. 完善时期2. 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发展( C )。

A. 自主性B. 主动性C. 自我同一性D. 勤奋感3. 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 A )。

A. 负强化B. 正强化C. 替代强化D. 自我强化4.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B )。

A. 自我实现的需要B. 自尊的需要C. 认知的需要D. 审美的需要5. 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D )。

A. 顺向正迁移B. 顺向负迁移C. 逆向负迁移D. 逆向正迁移6. 下列选项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A )。

A. 学习的定义B. 产品的使用说明C. 汽车驾驶方法D. 问题解答思考过程7.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 C )。

A. 定向阶段B. 模仿阶段C. 熟练阶段D. 整合阶段8. 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 B )。

A. 寻求他人支持策略B. 复述策略C. 时间管理策略D. 监控策略9. 某学生过分害怕猫。

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中的猫,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他对猫的恐惧反应。

教师对该生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D )。

A. 理性情绪法B. 自我控制法C. 松驰训练法D. 系统脱敏法10. 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

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

2012辽宁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手打)

2012辽宁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手打)

2012辽宁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手打)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去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冯特因此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一般把心里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过程两大方面。

心理过程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人格:在遗传的基础上,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个案法冯特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1.他开创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的历史。

2.他是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第一个心理学派的奠基人。

3.他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完形主义心理学:韦特默、考夫卡、苛勒。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代表作《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

教育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一、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一)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了解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实现教育活动的社会规律,达到教育目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掌握和运用学生学习的规律和人格形成的规律。

(三)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要具有教师职业所必须的职业素养。

(必看)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复习资料打印版(经典总结)

(必看)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复习资料打印版(经典总结)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qq 651100614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2)心理现象一般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

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两方面,1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观念、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

2人格特征。

人的能力、性格、信念、世界观逐渐形成。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2测验法。

测验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一致性程度。

效度测验结果的正确性、有效性程度。

3调查法。

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

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4临床法。

5个案法4)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任务(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描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活动机制3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研究领域,分为4个层次1基础研究2心理现象研究3心理对象研究4活动领域层次5)亚里士多德《灵魂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专著6)现代心理学的学派纷争。

1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开创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2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

3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科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史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4完形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默、考夫卡、苛勒。

格式塔。

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6人本主义心理学,用来访者中心治疗,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怀,使来访者实现自己,维持自己,提高自己。

7认知主义心理学8精神心理学。

当代心理学呈现出多种研究取向整合和分支学科繁茂发展的特点。

7)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2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的指导。

3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1描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活动机制3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8)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

1高尚的职业品德2广博的知识3完善的人格4全面的能力。

教师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之一。

系统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专业能力、信息资料的加工利用能力、创新能力。

5专业的技能。

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教学监控技能,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

包括关注技术,倾听技术,沉默技术,宣泄技术,探讨技术,面质技术,自我表露技术,行为矫正技术第二章中学生的身心特征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是心理产生的主要基础。

)和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脑由脑干、间脑和小脑组成。

脑神经一共是12对。

2)通常将生长和发育分为4个时期。

胎儿期,初生儿到成人的时期,成人期,老年期3)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

4)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

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只具有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而不具有反射能力。

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部分组成。

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暂时性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最早提出和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发明“斯金纳箱”。

5)广义的心理的发生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它包括动物心理的发生于发展和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分为10个阶段。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也叫学龄前期(3-6.7岁)童年期,也叫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也叫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也叫学龄晚期(14.15-17.18岁)青年中期(19-25岁)成年期(25-45岁)中年期(4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6)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的特点。

以及差异性。

个体心里发展的动力:教育和社会。

7)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包括遗传,教育,环境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扩展简答:为什么说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因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4个,相互之间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片面强调一个事错误的。

)一、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1遗传,指上代的许多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代的过程,通过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成为遗传素质。

2生理成熟。

指机体结构和机能发育完善的过程,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发展程序,有一定规律性,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自然环境因素,空气质量、噪声、拥挤和自然灾害对的人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很大。

8)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成为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第一个生长高峰在0-1岁)身高,体重,头面部发生明显变化。

青春期儿童的生理机能也迅速增强。

1初中生生理发育成熟,特别是性机能成熟,使初中生有成人感,独立倾向日益严重。

2心理发展有这样的特点: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初中生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冲动和草率。

情绪上心理活动强烈,固执,狂暴,自我意识发展的盲目膨胀,情感抗挫折能力差。

这些都会引起初中生产生逆反心理,盲目自尊或妄自菲薄,情绪易大起大落。

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是个人发展的危机期及如何度过答案为9-159)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过渡性。

从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表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在身体发育方面和思维水平的发展方面,具体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各种心理特征逐渐接近成人。

2闭锁性。

指思维的发展,青少年把探索的视线转向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在斯普兰格理论中叫做第二次诞生,而在汤姆利尔茨的理论中称作内部的获得时期。

记日记是青少年的共同特点。

青少年的闭锁性还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变得不那么坦率了,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做到毫无保留,有时可能以各种形式做回答而拒绝回答。

心理学家把这种特点叫做不坦率性,对成人闭锁对同龄人开放。

3社会性,观察、思考和判断社会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有自己的看法,社会情感性丰富和稳定,通过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而逐渐学会认识自己,了解别人。

10)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

1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

体现在: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

矛盾性体现在: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

2高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11)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

概念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运用逻辑法则的发展。

高中生的情绪的发展特点:1情绪的延续性2情绪的丰富性3情绪的特异性。

情感发展的特点:1情感逐渐由不稳定到稳定2情感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12)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与低级生理需要相联系)情绪特点: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情感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迫切需要2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

3情感容易受挫,忍受能力差13)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初中生。

1意识高涨。

大约在1-3岁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

2反抗心理。

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4岁之间,第二反抗期出现于初中阶段。

在结交朋友方面也有新特点:交友范围缩小,重视友谊,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与父母关系的变化,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14)高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高中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高中生逐渐学会了全面,客观,辩证的看待自己、分析自己。

2价值观的确立3自治需求15)(怎样度过初中生的危险期)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原则。

初中生:1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2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3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

高中生: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4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第三章中学生的学习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狭义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的获得社会及个体经验的过程。

2)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1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的2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3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全面发展4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实践做准备的。

3)学习的种类。

1依学习水平划分,加涅分成8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依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划分,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意义学习(理解性学习)的实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的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

实质性联系是指新旧知识间内在的有意义联系,非人为联系指新旧知识间存在的观念的一致性。

3依学习内容和结果划分,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4)学习理论1刺激—反应理论。

(外在行为解释人的行为获得的理论)由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鼻祖)。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即某种情境仅能引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

联结学习的公式:S—R。

三条学习的定律:准备律(有积极的学习愿望,激发学习的动机、心向),练习律(反复强化),效果律(强化物体对那个人本身有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