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

合集下载

裴斯泰洛齐资料.

裴斯泰洛齐资料.
•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卢梭的自然教育论】
• 第二:人的发展必须通过教育
• A.他在《隐士的黄昏》中说,教育的一般目的是, 使人的 内在力量提升为纯洁的人类智慧。在他看来, 教育乃是 人类本质的改造, 没有教育教育没有文化。
• B.裴斯泰洛齐进而认为, 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获得静的 知识,而且是养成动的认识。这就是说, 教学的本质, 不仅 是自外而内的知识的传递过程, 而且是受教育者内在精 神的进展。
——为教育革新事业奉献的一生
全名约翰·亨利赫·裴斯泰(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 )
“国民教育之父” ※致力于教育的革新实验和教育理 论探索 ※其教育思想在许多国家得到传播, 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发80展0年历发程表的《方法》一文中,首次明确地提
出教学心理化。
1801年,其《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中又 重申这一思想,指出通过揭示人的基本心理规 律也就可能发现一种心理学化的教育形式和教 育方法。
19世纪初,他首次明确强调指出,教育作为一 种科学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
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目的
• 第一:教育的首要功能能促进人的发展, 尤其人的能力的发展
• A.他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 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 B. 他说,不管儿童的地位如何,教育问题的实质都是一样的,教育 问题不在于传授专门的知识或专门的技能,而在于发展人类的基本 能力。
作经验,写成了回忆式著作──《天鹅之歌》。
主要著作
• 《隐者夕话》(1780年) • 《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年) • 《论教学方法》(1800年) •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们》(1801年) • 《天鹅之歌》(1826年)等

第九章二节裴斯泰洛齐

第九章二节裴斯泰洛齐
途径:与家庭式“爱”的教育相联系 对母亲的爱 与母亲亲近的人 周围邻居 所有人 把家庭式爱的教育运用到学校教育中去,收到良 好的教育效果。


重视教师的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实际练习
3.智育

所有人生来就有各种才能和能力 任务:激发儿童天赋的才能和能力

最高目的:发展学生的心智(知识)
一、裴斯泰洛齐生平
幼年丧父,母爱中成长 加洛林诺学院 加入“爱国者协会”遭拘捕 新庄示范农场 新庄孤儿院 《林哈德与葛笃德》 1798年创办斯坦兹孤儿院 布格多夫寄宿学校 伊佛东学院 晚年回到新庄,写作《天鹅之歌》 安娜——裴氏的支柱和力量

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本县、本省、本国
世界地理认识 绘制地图 地
方法:观察用泥土塑造的地形 理挂图

对照:今天的小学各科教学法?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新庄孤儿院、斯坦兹孤儿院 学生一边识字读
书,一边参加农业、手工业劳动

目的:改善贫困现状,促进儿童
和谐发展

评价
三、评价
裴斯泰洛齐作为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 人道主义的教育家,长期从事教育活动,丰富、 充实了他的教育理论。 1.贡献(教育理论) 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 德、智、体、劳和谐发展的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要素教育理论为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了基础
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通过体育、劳动教育、 道德教育、智育,把与生俱来的各种力量 和才能的萌芽,充分发展起来。
(三)教学理论
1.教育心理学化

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提出“教育心 理学化”的教育家
教育心理学化: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 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 教育要遵从儿童本性的发展 教育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心理规律 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近代教育理论(下)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近代教育理论(下)

四、 教学心理学化和要素教育论
(一) 教学心理学化
教学心理学化是裴斯泰洛齐新式教学的总原则。他在《方法》一文中明确指出: “我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化。”只有使教学过程与儿童心理的自然发展相一 致,才能使儿童的天性及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裴斯泰洛齐反对机械灌输的旧式教学,不断在教育实验中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规 律及与之相适应的正确教学方法。
一、 生平、著作与教育研究的基本路径
1802年,赫尔巴特发表了《直观教学入门》,介绍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教学法。 1804年,他发表了《论对世界之审美描述是教育的首要工作》一文,阐述了教育 性教学的意义和途径。 1806年,其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问世。 1835年,他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
一、 生平、著作与教育研究的基本路径
一、 生平与教育著作
裴斯泰洛齐生于苏黎世的一个医生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加洛林学院学习法律, 在此期间受到卢梭的深刻影响。
1768年,他在家乡涅伊霍夫开办了“新庄”,进行新的耕作方法的实验,试图帮 助农民摆脱贫困。
1774—1780年,他在新庄创办孤儿院。 1780—1798年,裴斯泰洛齐陆续出版了《隐士的黄昏》、《林哈德和葛笃德》 和《我对人类发展中自然进程的追踪考察》。 1798—1825年的主要教育作品是《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孩子》、《早期教育通 信》和《天鹅之歌》。
裴斯泰洛齐认为,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完善的,在人的本性中具有一些优良素质, 也具有低级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教育的帮助,人从动物本能状态中解放出来是很 缓慢的。同时,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只是发展的可能性,有赖于合理的教育将 其引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三、 论普及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
(二) 论人的能力的和谐发展
近代教育理论(下)

裴斯泰洛齐生平简介

裴斯泰洛齐生平简介
(一)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1.教育对人的作用(教育适应自然) 2.教育的目的:发展人的天性,形成完善的人。 (二)和谐发展的教育 1.体育和劳动教育 2.道德教育 3.智育
(三)教学理论
1.教育心理学化
第一,是要求将教育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 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第二,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 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第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第四,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1827年二月十七日逝世,终年81岁。
主要著作178ຫໍສະໝຸດ 年《一个隐士的黄昏》1781年教育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 1801年又陆续出版了《葛笃德怎样教育自己的 子女》、《母亲必读》、《观察入门》、《教 学通论》等一套父母和教师丛书。
二、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裴斯泰洛齐所处时代,正是他的祖国处在从封建主 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处 于极其贫穷和落后的境地。在十八世纪启蒙思想的 影响下,裴斯泰洛齐认为,人们有了知识,就能认 清自己的本命和使命,摆脱愚昧,走向真理,从而 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好社会。
2.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3.要素教育理论
•德智体劳等方面的要素教育
4.各科教学法
•语言教学 •算术教学 •测量(几何)教学 •地理教学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新庄孤儿院、斯坦兹孤儿院,学生一边识字读 书,一边参加农业、手工业劳动。 目的:改善贫困现状,促进儿童和谐发展。
生平简述
1746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的一个医生家庭,毕业于一所拉丁学校。 1768年,在苏黎世的比尔村建立示范农场。后因经营不善五年后宣告 破产,他将农庄变成一所“贫儿之家”,生产自给。

【名人故事】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名人故事】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名人故事】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的一位著名教育家,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对当时的欧洲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后来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启示。

裴斯泰洛齐在瑞士一个贫穷的家庭出生,他的父亲是一名牧师,母亲是一名教师。

在家庭的影响下,裴斯泰洛齐从小就对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

裴斯泰洛齐年轻时受到了瑞士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影响,他赞同卢梭所提倡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即通过培养孩子自然的好奇心、热情和求知欲,让他们自然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应该是孩子们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老师单方面灌输知识。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当时的许多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赞赏和支持,包括德国教育家弗罗贝尔和瑞士政治家约翰·卡斯帕·拉文。

在他们的支持下,裴斯泰洛齐建立了一所孤儿院,试图用他的教育理念来帮助那些贫困孤儿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生活。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他采用了关注幼儿的生活,赋权孩子们自己学习的方式,孤儿院内的孤儿们的精神和身体状况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他的教育改革和科学研究,使得瑞士教育起了一段重要的飞跃。

裴斯泰洛齐的理念通过他的著作《情感教育》和《学习如何思考》得到了推广,后来被人们称为“裴斯泰洛齐式教育”。

这一教育理念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为许多后来的教育家和教育改革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念以及其个人经历,对于我们现代人仍具有启示意义。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在现代教育中还是十分值得借鉴的,而他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坚定不移的信仰,也成为了我们追求美好人生的熏陶。

裴斯泰洛齐PPT课件

裴斯泰洛齐PPT课件

教育方法
1 2 3
提倡直观教学
裴斯泰洛齐认为直观教学是教育的重要方法,通 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知识。
强调实践和动手能力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通 过实验、制作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应 用。
重视情感教育和道德引导
裴斯泰洛齐认为情感教育和道德引导是教育的重 要内容,通过情感交流和榜样示范,培养学生的 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的实施
需求分析
在课程设计前进行学生需求分析,了 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需求,为 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方案制定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课程设 计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方案实施
按照课程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实践,根 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
教育实践
在担任乡村牧师期间,开 始尝试开展贫民教育,并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 想。
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早期思想
强调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 作用,认为教育应该以儿 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的个 性发展。
中期思想
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 ,认为教育应该从最简单 的要素开始,逐步提高难 度,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晚期思想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教育实践意义重大: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争议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教育方法的适用性:有观点认为,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 可能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教育环境和对象,其适用性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教育目标的达成:对于如何具体实现裴斯泰洛齐所倡导的 教育目标,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教育学人物——裴斯泰洛齐

教育学人物——裴斯泰洛齐

教育学人物——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是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

他热爱儿童,对劳动民众非常同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

他的代表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是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天鹅之歌》等。

一、生平教育活动1774年裴斯泰洛齐在新庄开办“贫儿之家”,他力图把它办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构,他希望通过文化知识教育和农业、手工业技术教育,把儿童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以及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

他不仅亲自教授基础知识,而且教授和实践生产技艺。

在教育史上首次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尝试。

最后由于经济困难,孤儿院于1780年被迫停办。

1798年,裴斯泰洛齐被资产阶级新政府派去担任斯坦兹孤儿院的管理和领导工作。

他把多年孕育的教育理想在孤儿院进行实验,他的学校教育家庭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心理化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都在斯坦兹孤儿院的教育实验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由于战争的原因,1799年,斯坦兹孤儿院被迫关闭。

1800年,裴斯泰洛齐应朋友的请求到布格多夫城创办一所小学,在此他把全部精力放到初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上,确立了“教育心理化”的思想。

这所小学被视作欧洲近代初等学校的开端。

1801年,建立了著名的布格多夫学院,在这里他的“教育心理化”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实施并逐步完善。

1805年,迁到伊佛东城,建立了伊佛东城学院,1825年停办。

二、论教育的目的裴斯泰洛齐深受法国启蒙派特别是卢梭的影响,希望改善贫苦人民的生活处境。

他认为,穷苦人民的生活之所以贫困,是愚昧无知的结果。

因此,他主张教育应成为全民的财富,应让每个人受到教育,裴斯泰洛齐对大多数人根本无权受教育的现象极为不满,对于那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等级教育表示愤慨。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应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的本性包括智力、精神和身体三个方面,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他的教育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人。

裴斯泰洛齐综述

裴斯泰洛齐综述

裴斯泰洛齐综述中文名: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英文名: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性别:男出生年月:1746年1月12日去世年月:1827年2月17日职业:教育瑞士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成就: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他对人类教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代表作品: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介绍早年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放弃神学研究,38岁开始从事一项教育贫苦儿童的计划,让学童一面纺织一面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

他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这项计划最后终于失败了,只是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由于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他就转而从事写作。

《一位隐士的夜晚时刻》1780年出版的《一位隐士的夜晚时刻》概括了他的"教育必须顺乎自然"的理论。

他坚信人性具有无穷的应变能力;人的道德修养和知识造诣由他自己负责,而教育则应发展人的天才,使他能够独立思考问题。

在《格特鲁德是如何教育她的学生们的》一书中,详细讨论的虽然是智育的主要原理,但他却认为德育最为重要。

法国大革命后,年过半百的裴斯泰洛齐才有了实践自己教育理想的机会,开始致力于儿童教育。

他收养了许多战后孤儿;为了增强学生们的道德品质,他竭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家庭气氛的环境。

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期。

他还主办过两个学校作为教学实验基地,以证实他在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的教学法。

其中一个学校闻名世界,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往参观。

其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自给、自立、自助和助人能力。

当时这一教学法为教育界广泛接受,并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

他的很多教学原理贯注在现代初等教育中。

论效法卢梭裴斯泰洛齐的课程论效法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的计划,强调集体的而非个人的背诵,课程以学生喜欢的活动为主,如绘画、写作、唱歌、体操、模型制作、采集标本、绘制地图和郊游等等。

裴斯泰洛奇

裴斯泰洛奇

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史上的显著功绩,在于创立了一 个新的教育理论体系,特别是初等教育的理沦,并 在实践中予以贯彻。他关于教育的最基本要素理论, 奠定了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基础。此外,他在家 庭教育方面,世有许多很好的见解。裴斯泰洛齐的 教育思想对英、法、德、美等国的影响很大。清末 以来逐渐传入中国,对旧中国的初等教育也有相当 的影响。可以说, 我们今天仍可从中 获取有益的借鉴, 值得认真学习、深 入研究。裴斯泰洛 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人类文化的宝贵历史遗产。
德育
在人的各种能力的和谐发展中,道德力量是领先 的。因此,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在 道德教育实践上,裴斯泰洛齐把爱作为道德教育 的基础,重视家庭式的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教育 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在学校,教 师对儿童也要建立这种亲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 化于社会大家庭中。 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要发 展儿童对人们积极的爱 。道德教育的方式:着重 发展情感和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行为训练。 缺 陷:在论述道德教育时仍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教育思想
• 主张从教育实践中探讨和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并和教育 工作的具体改革结合起来,提倡依能力施教。裴斯泰洛齐教育思 想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情感教育。 • 在《林哈德和葛笃德》中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尖锐批评具有等级性的国民教育制度。在书中通过葛笃德对其 子女及其他贫苦农民的孩子的教育及其成就,展示了新教育的道 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成为所有人的财富,学校成为 改造社会的有力杠杆。 2.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它要求教育者对于儿童所产生的影响必须跟儿童的本性一致。教 师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当象当时学校那样压抑新一代的自然 发展,而应当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把足以阻碍它或使它 偏离正确方向的障碍和影响加以消除。 3.创立要素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必须从一些最简单的因素开 始,逐渐转到复杂的因素。 • 在本书中还提到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要素。

斐斯泰洛奇

斐斯泰洛奇
• 1825年伊佛东学校停办后,他悲哀地回到故乡,总结了一生的教育工 作经验,写成了回忆式著作──《天鹅之歌》。
主要著作
• 《隐者夕话》(1780年) • 《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年) • 《论教学方法》(1800年) •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们》(1801年) • 《天鹅之歌》(1826年)等
主要贡献
★ 救助很多困难儿童并教育他们;
☆ 裴斯泰洛齐关于教学心理化的思想和实践探索,开启了19世纪欧洲教 育心理化运动,揭示了教学过程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 教育心理学基础上创立的初等教育的各科教学法,为初等教育的发展 与普及作出了很大贡献。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
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利用典型 的实际生活,对儿童进行品质教育。
斐斯泰洛奇
——为教育革新事业奉献的一生
全名约翰·亨利赫·裴斯泰(Johan He※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教育改 革家 ※被称为“慈爱的儿童之父”、 “国民教育之父” ※致力于教育的革新实验和教育理 论探索 ※其教育思想在许多国家得到传播, 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 1768年,于苏黎世比尔村建立诺伊霍(Neuhof)新庄,帮助农民提高 生产技术,因经营不善,五年后破产。
• 1792年法国授予其法兰西“共和国公民”荣誉称号 • 1827年病逝,终年81岁。碑文称他:“涅伊果夫贫民的救济者,《林
哈德和葛笃德》里的国民导师,施坦兹的孤儿之父,布格笃夫及伊佛 东新式学校的创设者,善良的公民,为他人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一切。
主要生平
• 出生于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的家庭,5岁失怙,由母亲抚养长大,性 柔懦富于感情、柔中有刚。
• 幼时目睹农村破产的境况和农民的悲惨遭遇,从小就对农民的疾苦深 为同情。“消除苦难的根源”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裴斯泰洛齐PPT精选课件

裴斯泰洛齐PPT精选课件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并重
裴斯泰洛齐主张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并重,认为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一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有启示意义。
培养人的全面素质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包括道德、智力、身体和审美等方面的 素质,这一思想对当今的教育目标仍有启示意义。
01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在 当今的运用
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 2
幼儿教育理念
裴斯泰洛齐认为幼儿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道 德、智力和身体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追求学 术成绩。
强调游戏与兴趣
幼儿教育应通过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孩子 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3
家庭教育角色
裴斯泰洛齐强调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为他们提供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01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总结词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详细描述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全面能力、身体和灵魂和谐发展的人 。他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知识的追求,认为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内在潜力和 创造力的发挥,同时注重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和谐发展。
教育与国家的关系
总结词
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1800年组织“孤儿院”。
03
1805年组织“新教育制度”。
04
1814年组织“学校改革协会” 。
05
被尊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儿童中心教育学之父”。
06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心理学化
将教育提高到科学的地位,使教育科学化 。
教育民主化
主张教育机会均等,反对等级教育制度。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教育心理学化
强调教育应基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通过了解儿童的兴趣、需求和能力,制定适合 他们的教育方法和内容。
提出"要素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逐步引导儿童理解和掌握 更复杂的概念和技能。
主张教育过程应注重儿童的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通过培养他们的 智力、情感和意志,促进全面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目 录
• 裴斯泰洛齐简介 •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 •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影响 • 裴斯泰洛齐教育实践的反思与评价
01 裴斯泰洛齐简介
生平简介
1746年出生于瑞士的哈勒尔斯 登伯格,是瑞士著名的教育改革
家和教育理论家。
1798年,他创建了斯坦兹孤儿 院,致力于改善孤儿的教育状况。
孤儿院改革
01
02
03
建立孤儿院
为了照顾孤儿和流浪儿童, 裴斯泰洛齐在1804年建立 了孤儿院,为他们提供食 宿和教育。
实施全面教育
在孤儿院中,裴斯泰洛齐 不仅关注学生的生活需求, 还注重他们的教育需求, 实施全面的教育。
强调家庭教育
他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 重要环境,因此强调在孤 儿院中创造家庭氛围。
农业学校改革
建立农业学校
为了培养农业人才,裴斯 泰洛齐在1808年建立了农 业学校,为学生提供农业 知识和技能培训。
实施职业教育
他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认为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帮 助学生获得实用的技能和 知识。
促进农业发展
通过农业学校的改革,裴 斯泰洛齐促进了农业的发 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 平。

【名人故事】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名人故事】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名人故事】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教育改革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故事鼓舞了无数教育工作者,深刻影响了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裴斯泰洛齐出生于1746年,是瑞士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非常重视教育,给予了他充分的人生启蒙。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他最重要的教育基础,家庭教育为他的日后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时代,裴斯泰洛齐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家。

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深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社会的不公与贫穷,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知识和提高自己。

他一直坚持这个信念,努力追求教育事业。

裴斯泰洛齐曾在瑞士的一所乡村学校担任过教师,他深知教育事业的困难与挑战。

他看到很多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让他深感痛心。

他决心要为这些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也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于是,裴斯泰洛齐开始了他的教育改革之路。

他在瑞士乡村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创立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孩子的发展,强调教育的个性化和灵活性。

他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才能和能力,提倡培养学生的全部人格。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他的教育理念是革命性的,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但他坚持不懈,尽心尽力地实践他的教育理念。

他整理了大量的教育资料,撰写了大量的教育书籍,并亲自上课,带领学生们学习和成长。

裴斯泰洛齐的努力得到了一些人士的支持和认可,他的学校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

也有人不理解和反对他的教育理念。

有人认为他的教育方法太过激进,甚至有人对他进行了诽谤和攻击。

裴斯泰洛齐并没有被打倒,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前行,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裴斯泰洛齐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他的教育方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他的学校也越办越好。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念对整个瑞士乃至整个欧洲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教育革命的先驱”。

裴斯泰洛齐的名词解释

裴斯泰洛齐的名词解释

裴斯泰洛齐的名词解释裴斯泰洛齐(1810-1849)瑞士教育家,又译裴斯泰洛齐。

他生于瑞士北部山区的沙夫豪森,从小随父亲在农村生活。

16岁时丧父,继承父业。

23岁时因向官方报告当地农民所受之苦,被反动官吏诬陷,判入狱,后经辩护,无罪释放。

1844年创办了瑞士第一所正规的寄宿学校--裴斯泰洛齐学校。

该校实行完全的免费教育,采取由学校推荐、考试录取的办法招收学生,并亲自教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经过七年的努力,使1500多名原来智力较低的儿童成长为品德良好、体格健壮的优秀公民。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裴斯泰洛齐视为自己的老师和楷模,认为人类动机的研究历史就是裴斯泰洛齐研究的历史。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以培养优良的道德习惯为目标,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注重培养儿童对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坚毅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发现真理的探索精神。

裴斯泰洛齐将教育分为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方面,他强调在保证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

智育方面提倡“通才教育”。

他说:“只有当你获得全面的文化修养以后,你才能学会为社会服务,而不至于袖手旁观。

”4。

人的个性,我们应该尽量地加以发展,使它更完善;因为人与其它动物不同之点,即是他有丰富的感情。

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按照各人的特点给以[gPARAGRAPH3]、 Encouragement、 Education、Influence。

即我们的方法是:“个别指导”。

5。

天赋是人和万物所共有的特殊禀赋。

任何人不论贫富都是平等的,但有些人的禀赋是极其宝贵的,他们就是有创造力的。

5。

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的关系?合作与竞争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两种意识。

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培养人的合作意识。

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培养人的竞争意识。

在竞争中,人们往往更多地看到自身潜能,更能激发出自己的竞争潜能,表现出更大的创造性。

而在合作中,人们则容易走向自满和安逸,出现团队精神滑坡,表现出更多的依赖性。

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

三次教育实验
第一次教育实验
1774年起,新庄逐渐 变成“孤儿之家”, 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的初步实践, 1780年停办。
第二次教育实验
1799年受命组建斯坦 兹城孤儿院。1799年 因战争停办。
第三次教育实验
1801年在一所小学 附设培养初等学校 教师的训练班,即 后来著名的布格多 夫学院。1805年迁 至伊佛东城,建立 伊佛东学校,一时 成为欧洲“教育圣 地”。1825年停办。
论爱的教育与家庭教育
(一)爱的教育的提出 (二)爱的教育的主要观点 (三)如何实施爱的教育 (四)家庭教育的观点 (五)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影响
(一)爱的教育的提出
• 裴斯泰洛齐提出实施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包括 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他把道德教育放 在重要的地位,认为人的各种能力的和谐发展中 道德力量是领先的。 • 主张把道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主要 内容。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具有博爱的精 神,即爱全人类和爱上帝,因此要对儿童进行爱 的教育。 • 道德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发展儿童积极的爱。裴 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评价
• 但他关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不仅成为 他自己关于人的和谐发展论、要素教育论、 简化的教学方法和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 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对19世纪教育心理学 化在欧洲一些国家逐渐发展为一种思潮, 产生了重大影响。 • 由于时代的局限,裴斯泰洛齐对人的心理 的理解还不是真正科学的,甚至存在严重 的唯心论缺陷。
论教育心理学化
在西方教育史上,也可以说在世界教育 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教 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1801 年,裴斯泰洛齐在其《葛笃德如何 教育她的子女》这一重要着作中,更明 确地写道,他长期寻求一切教学艺术的 共同心理根源,因为他确信只有通过这 个共同的心理根源才可能发现一种符合 人类教养的自然规律的教育形式。

教育家.佩斯泰洛奇

教育家.佩斯泰洛奇

裴斯泰洛奇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出生于1746年1月12日,于1827年2月17日去世。

是瑞士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

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他对人类教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

一、人物生平介绍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早年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放弃神学研究,38岁开始从事一项教育贫苦儿童的计划,让学童一面纺织一面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

他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这项计划最后终于失败了,只是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由于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他就转而从事写作。

1. 《一位隐士的夜晚时刻》1780年出版的《一位隐士的夜晚时刻》概括了他的"教育必须顺乎自然"的理论。

他坚信人性具有无穷的应变能力;人的道德修养和知识造诣由他自己负责,而教育则应发展人的天才,使他能够独立思考问题。

在《格特鲁德是如何教育她的学生们的》一书中,详细讨论的虽然是智育的主要原理,但他却认为德育最为重要。

法国大革命后,年过半百的裴斯泰洛齐才有了实践自己教育理想的机会,开始致力于儿童教育。

他收养了许多战后孤儿;为了增强学生们的道德品质,他竭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家庭气氛的环境。

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期。

他还主办过两个学校作为教学实验基地,以证实他在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的教学法。

【名人故事】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名人故事】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名人故事】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故事鼓舞了许多教育者,并对现代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裴斯泰洛齐于1746年在瑞士巴登出生,家境贫寒。

他的父母早逝,年轻的裴斯泰洛齐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

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与毅力逐渐攀升,最终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

裴斯泰洛齐年轻时就有一颗坚定的理想,他希望能够帮助贫困的农民儿童接受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

他相信,教育是每个人追求幸福和实现自己潜力的关键。

于是,裴斯泰洛齐在一个农村建立了一所小学,为农民的孩子们提供免费的教育。

一开始他遇到了许多困难。

农民们对教育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们帮忙干农活。

裴斯泰洛齐不气馁,他给孩子们示范如何读写算数,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他也通过慷慨解囊给予了他们一些经济上的帮助。

在裴斯泰洛齐的努力下,农民们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的孩子们也渐渐有了改变。

裴斯泰洛齐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写作和数学能力的也注重培养他们的各个方面,包括道德品质、创造力、社交能力等。

他的教育方法强调实际操作和体验式学习,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技能并发展潜能。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受到了众多教育家的赞赏,他的学说也在欧洲得到了广泛传播。

他的思想和方法体现了“从心智到手脚”、“从整体到部分”、“从简单到复杂”等教育原则。

他认为,孩子们应该从他们已经知道的事物开始学习,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获得新的知识。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也强调个性化教育,尊重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他主张教育应该贴近孩子的生活和自然环境,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来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裴斯泰洛齐晚年继续为教育事业奋斗,他在整个生命的最后阶段都献身于教育事业,直到1827年逝世。

他的遗志和精神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教育家的形象,一个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人。

第七讲 裴斯泰洛齐

第七讲 裴斯泰洛齐
Page 22
五、 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初等教育:语言教学 算术教学 测量教学 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法 评价:现代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Page 23
要素 教学科目
语言 语言教学
数目 算术教学
形状 测量教学
建立要素教学法
各科教学法
发音教学(元音、辅音、字母、音节) 单词教学(名称教学、名称一览表) 语言教学(名称与事物) 数字“1”是最简单的要素 口头和文字的计算;四则运算;口算;关于分数的 观念。 直线是最简单要素; 测量;绘画;书法;初步几何知识。
一个人只有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才是个性完整的人
Page 13
讨论:
我国当前的教育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表现如何? 提示:
“三好”学生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体育是否受到足够的关注?
Page 14
三、论教育心理学化
专制主义和经院主义教育的弊端
违背儿童的天性,采用不适合 儿童的方法
Page 25
斯坦兹孤儿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要特点
把学习与手工劳动相联 系、学校与工场相联系
试图找到文化知识的学习 与手工劳动之间的结合点
以安排学习为主,参加 手工劳动为辅
深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对培养人的重大教育意义
Page 26
拓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 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平民教育之父 自幼由母亲和女仆抚育成人 受卢梭教育思想影响较深
Page 3
裴斯泰洛齐老爹
一个非常丑陋的男子,头发蓬松地直立着,脸上布满 了天花斑痕和雀斑,胡子尖出而脏乱;不系领带、裤子极 不合身,一双太大的鞋,袜子掉了出来;走路蹒跚不稳, 气喘吁吁;眼睛忽而又大又亮,一会儿又闭起来陷入沉思 。表情要么极度悲伤,要么十分幸福;谈吐缓慢而富有音 乐感,但是突然间又转为雷霆万钧之势。

裴斯泰洛齐生平简介

裴斯泰洛齐生平简介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应是促进人 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发展。这个基本教育思 想有其独特的丰富的内涵。首先,他接受了德国哲 学家莱布尼兹和法国思想家卢梭的思想影响,认为 人是由上帝创造的。第二,“人只有通过艺术,才 能成其为人。”第三,“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 展。”

三、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2.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3.要素教育理论
•德智体劳等方面的要素教育
4.各科教学法
•语言教学 •算术教学 •测量(几何)教学 •地理教学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新庄孤儿院、斯坦兹孤儿院,学生一边识字读 书,一边参加农业、手工业劳动。 目的:改善贫困现状,促进儿童和谐发展。
主要著作
1780年《一个隐士的黄昏》
1781年教育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
1801年又陆续出版了《葛笃德怎样教育自己的 子女》、《母亲必读》、《观察入门》、《教 学通论》等一套父母和教师丛书。
二、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裴斯泰洛齐所处时代,正是他的祖国处在从封建主 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处 于极其贫穷和落后的境地。在十八世纪启蒙思想的 影响下,裴斯泰洛齐认为,人们有了知识,就能认 清自己的本命和使命,摆脱愚昧,走向真理,从而 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好社会。
生平简述
1746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的一个医生家庭,毕业于一所拉丁学校。 1768年,在苏黎世的比尔村建立示范农场。后因经营不善五年后宣告 破产,他将农庄变成一所“贫儿之家”,生产自给。 1780年“贫儿之家”被迫停办。 1805年建立了伊佛东学校,设小学、中学和师范部。 1825年无奈停办了学校,回到他早年创办的新庄。 1827年二月十七日逝世,终年81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裴斯泰洛齐过去,中外教育家只认为裴斯泰洛齐是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教育理论家,只阐述他的基础教育理论,很少注意到他同时还是一个农村教育思想家。

关于他的农村教育思想在其生活实践和教育著作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当然这种思想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也是他的实践总结,因此对他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裴斯泰洛齐的出生和社会政治观约翰o亨利特o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是瑞士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

他出生与瑞士的苏黎士,祖父是一个牧师,裴氏从小常常与祖父一起接近贫苦农民,了解他们的疾苦。

父亲是一位医生,5岁时父亲去世,有其母亲和忠实的女仆抚养和教育他。

幼年时在外祖父的村庄里,目睹了农村破产的情况和农民的悲惨遭遇,萌发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裴斯泰洛齐受完中等教育后,进入了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加诺林诺学院,读完了语言学班和哲学班,但拒绝进神学班。

由于受学院优秀教授和一些进步同学的影响,产生了民主主义思想。

他广泛阅读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的著作。

卢梭的《爱弥儿》对他的影响非常深刻,卢梭最伟大的弟子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等人哲学思想和教育观点,也直接影响了这位苏黎士城公民。

在学院学习期间,他同情资产阶级革命,并加入了当时进步的青年学生组织“爱国者”小组,从事进步活动。

1767年,“爱国者”被取缔,裴氏被短期拘留。

获释后他毅然决定走上务农的道路,希望通过种田,通过自我牺牲,通过博爱,来为贫苦农民工作,决心通过教育改善农村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

1767年,裴斯泰洛齐在友人帮助下,用借来的钱在家乡购买了一块土地,办了一个示范农场,取名为“新庄”,企图以此来影响和帮助农民改进农业技术,改善生活。

但试验很快失败了。

1774年,裴氏在新庄创办了一个“贫民儿童教养院”,收容了50个孤儿。

在这里,他一方面组织儿童参加各种生产劳动,实行生产自给;另一方面又亲自教他们学习读、写、算等初步知识,力图通过教育把儿童培养成能够独立生活的人。

可是不久,贫民儿童教养院又因经济困难而不得不宣告解散。

在以后的日子里,裴氏曾专门从事著作活动,也继续从事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

裴斯泰洛齐之所以如此热心于贫民儿童的教育事业,是与他的社会政治观点分不开的。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瑞士由封建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过渡的时期,农民遭受封建主、旧教会和新兴资本家的双重压榨所形成的贫困、愚昧和奴性促进了具有深切同情心的裴斯泰洛齐的思想发展,形成了他通过教育来发展人性从而改造社会,消除农民贫困、愚昧和奴性的教育理想。

因此,他主张要“通过教育的方法来改变人的本性”,普遍提高农民的智力和教育水平,帮助农民改进耕作方法,提高生产技能,消除各种恶习。

二、革农村教育的设想裴斯泰洛齐的农村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他那本成名作《林哈德和葛笃德》里。

该书的内容和特色是它通过乌托邦式的构想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教育信念和理想---通过民众教育来发展人的智慧和品性,缓解农民的贫困,打开他们的眼界---“看到他们的使命,他们生活的价值,以及他自身被埋没的心灵”。

[1]他希望将改革农村教育,提高农民子女的教育水平、道德面貌和生产劳动技能,从而改善农民生活境况的理想公诸社会人士,以便号召社会人士共同来解决农村教育改革,振兴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的政治、法律、宗教、风俗、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这部著作中,详细阐述了他的构想。

a) 关于农村改革总的构想<br>裴斯泰洛齐深切同情当时瑞士的农民以及最下层穷苦人的悲惨境况。

他认为这些穷苦人们因未受过良好教育,极端愚昧落后,道德败坏,不善于耕作,加上受恶劣的统治者愚弄、盘剥,因而造成农村经济一片衰败景象。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设想了一个实行仁政,一心为改变穷苦人状况的县长,一个决定进行教育改革的校长和一个与县长思想一致的牧师对全镇的生产生活状况、教育、思想上进行全面变革,从而达到改造农村社会的目的。

b) 关于教育的目的根据他的总构想,他认为教育目的应有两方面:(1)社会目的:“为社会造福,使高尚的穷人和自己精神上渴望的天下得以实现,他至死也要争取实现人类得到普遍幸福的天下”[2](2)个人目的:把儿童培养成有切实知识,“具有一种可以谋生的手艺”、“在生活中表现为勤劳、节俭、家庭秩序、道德品质等的实质”的人,即“发育良好……人世间顶天立地地敢作敢为地男女”[3]。

根据这种教育目的的设想,他认为农村教育应是“使农民们毛羽丰满,不能让他们瘦弱下去,”“要使孩子们头脑清醒,教他们以农致富,”“促使农村的手工业和农业发展繁荣”。

[4]c) 农村教育必须改革裴斯泰洛齐认为“时代在进步,50年来,一切都变动了,学校教育还是依然故我,这哪能培养出现代的人才,哪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必须高歌旧的农村学校教育,希望农村也能跟上资本主义早期工业发展的步伐。

首先,裴氏尖锐地指责了当时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

批评旧学校里的“里里拉教规”即过分重视口头讲述,一切徒托空言。

指出这种教育“使孩子变痴呆了”“只能讲圣经上的许多道理”却“挤掉了人们对人世事务的全部思想”,“不事生计,以致家破人亡”。

[5]<br>其次,要求改革就的教学方法。

实行直观的实物教学,在实践中教学。

裴斯泰洛齐通过小说中的林哈德如何在实际活动中教育孩子的实例,小学校长如何组织学生从参观和实践中学习的做法,一再称赞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再次,裴斯泰洛齐批评只灌输教条而不培养能力的教学那是一种“怪胎”。

认为教学能培养能力,非常强调教学中的实践或行的环节,强调知和行的结合。

<br>d) 农村教育的方式<br>裴斯泰洛齐在《林哈德与葛笃德》这部小说中提出了关于农村教育中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在农村教学中,应把智育、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提出教育性教学的观点。

(1)教学要与手工业、农业生产相结合。

要达到培养既具有知识又有能力的人,必须通过教学与生产劳动想结合。

在他看来,教劳结合这个主张,抓住了人生的真正需要,找到了造成幸福与保证生活的根源。

具体做法是:孩子既要劳动纺纱,耕作,饲养动物等,也要学习识字、计算、写作。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他还特别指出,儿童劳动具有广泛的意义,劳动教会人蔑视那些跟现实脱节的语言,帮助人形成儿童与成人之间和儿童之间的合理的人际关系。

合理的组织劳动可以促进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力量的发展。

(2)农村教育应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

他认为,农村教育要根据本地的情况和需要,培养各种农业和手工业专门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为此,他首先提出,各村镇应开办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职业技术教育。

农村教育的宗旨既然是促进农村的手工业和农业的繁荣,就需要使农村的成年、青年男女和儿童学习生活和生产上的技能,必须多办训练职业技能的机构,培养各个行业的专门人才,使成人个个有专长有职业。

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开业能力以及传授的能力……裴斯泰洛齐在世纪末就已看出管理人才和专门人才在发展生产中的重要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贵的思想。

e) 农村教育的内容根据裴氏对当时农民的认识,他指出“训练”和“教管”便是农村教育的两大内容。

对此主要指两大方面的内容:(1)农村技术训练。

裴斯泰洛齐把农村技术训练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设想通过工艺来提高人民的生活,解除乡民贫困的桎梏。

但他十分清楚,单靠农业或以农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必须学会随大工业而来的新生产方式。

因此,他所设想学习的技术既包括纺纱等新工艺,也包括农业新技术的运用。

(2)农村道德教化。

通过教育发展人性从而改造社会是裴斯泰洛齐的理想。

如前所述,裴氏认为宗教的蒙昧教育和农民的劣根性是造成农民贫困、愚昧的原因,因此,他非常重视对农民的精神教育。

主要包括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和农村家庭教育。

通过以上两大类教育措施,裴斯泰洛齐不仅要使农民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更要改造农民的观念和精神,使其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成为理性的、自强的人。

三、裴斯泰洛齐农村教育的影响裴斯泰洛齐的农村教育思想是与劳动人们的要求紧密联系着的,适合当时瑞士农村教育改革的需要,有独创性的见解。

同时对现在的农村教育也有借鉴意义。

因此具有历史和现实影响。

1、历史意义裴斯泰洛齐的农村教育思想是近代欧美顺利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过渡的教育学解释。

裴氏农村教育思想不仅构想了授予农民在新型社会里生存生产的新工艺,而且着重阐述了对农民的道德教化以改造农民的旧观念和精神贫困问题。

社会转型必然带来技术、思想、道德的一系列变迁和更新。

农村是封建农业社会的基础,如果不对其彻底改造,必定会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受到旧思想观念的制约而步履维艰。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不仅需要产业劳动力,更需要改造农业社会的传统观念。

社会的进步,包括物质技术、制度和价值观念这三个层面的进步。

裴斯泰洛齐的农村教育思想折射出了西欧近代社会转型时期非农业化和都市化过程中的技术、道德和思想观念的变迁。

教育改造社会,即造新人创新社会,是近代西欧许多教育思想家的一致信念。

通过教育来发展农民的能力、品格和人性,从而改造社会,这是裴斯泰洛齐一生都为之奋斗的理想。

他的农村教育思想便是这种理想的早期大胆阐述。

2、现实意义裴氏的农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具体体现为:(1)农村教育应因地制宜,从农民的实际出发,处理好富之与教之的关系。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其根本在于对农民现代素质的培养。

学校教育是培养农村后备力量的基地,因此重视农村教育是实现我国农村改革的重点之一。

(2)裴氏的劳动教育在当时是对特权阶层设立的只读书的学校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对于全面的发展劳动能力,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的职业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对我国农村教育提出的一种有价值的参考。

在现行的农村中小学教学中,将教育与农业、手工业结合是培养农村实践人才,增强农民就业意识的一条途径。

(3)农村教育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是我国农村教育的目的,裴氏在当时就提出这样的思想是有预见性的,因此我们应对此加以借鉴,培养农村专门人才和各种管理人才,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村的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